《蚕姑娘》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14 15:03:13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蚕姑娘》教学反思通用1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蚕姑娘》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蚕姑娘》教学反思通用15篇

《蚕姑娘》教学反思1

  蚕,对于城市孩子来说,是不易接触到的昆虫。这对教学《蚕姑娘》这篇知识性较强的文章来说,是一个难以回避的缺憾。学生没有感性认识,再是费劲口舌,也无法体会到课文的精妙。但学校的多媒体教室一天都有人在上课,如何解决这棘手的问题呢?上课铃一响,灵感几乎也由此催生:用简笔画为孩子们画出蚕的生长过程吧!

  在黑板的正中央写下课题,开始了授课:蚕姑娘从哪里钻出来的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小节。这个问题简单,孩子们很快说出是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我随即在课题的上方画了一张纸,纸上点了很多小点儿。根据我童年的记忆,蚕卵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孩子们不知我要来这一招,立刻睁大了眼睛,想看看下面还有什么奇妙的事发生。课堂进入了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这让我想起窦桂梅的“站在讲台上,我就是语文”这句话,更激发了我把课上好的斗志。于是,开始领着孩子们用朗读走这一趟蚕的生长过程。而我手中的粉笔,则随着孩子的朗读画着蚕从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到又白又嫩、又白又胖,直至结茧成蛾的状态。此时再看黑板,围绕着课题,已有了六个小圆,用箭头把这六个圆连起来,就成了蚕的整个蜕变过程。告诉孩子,这时蚕又开始周而复始地繁殖起来。孩子们更吃惊了,对这未知的昆虫充满了兴趣。

  在兴致勃勃的图解完全文后,我给了学生一分钟,让他们试着背诵。居然大多数同学都会背了。假装夸张地问他们怎么这么快就会背了呢?孩子得意地回答:看着图背,一下子就记住了。

  反思这一课的.教学,虽然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背景,也没有多媒体把形象直观的蚕呈现给孩子,甚至我的没有经过训练的简笔画还显得那么拙劣,但学生却很感兴趣的接受并很快的内化。想起思维科学家张光鉴先生在《相似论》中指出:“客观对象只有和大脑中已有的概念和存贮的信息(即相似块)相互和谐共鸣才能产生美的感受。”本节课,架起这两者桥梁的便是这图了。当学生声音、图像合成一体时,在他们头脑中产生了相应的意象,也就进入了课文的情境。

《蚕姑娘》教学反思2

  《蚕姑娘》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科普性小文章,形象地介绍了蚕一生的四个变化:卵——蚕——蛹——蛾,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蚕的了解,有几个小朋友家里正好养过蚕,说了不少关于蚕的知识,然后出示了四幅蚕在不同阶段的图片,再让学生用一段话说一说蚕的生长过程,在第一课时小朋友就对蚕的生长有了深刻的了解。课文的难点是了解蚕的整个生长过程及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第二到第五自然段正是向我们介绍每一阶段的特征。

  文章中的四个自然段是极其相似的',因此,我在教学时采取了先教后放的方法,重点教学了第二自然段,总结了学法后,后面几个自然段让孩子自学,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加大了课堂密度,也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学的乐趣。学完整篇课文后,我出示了一个填空:从()里钻出来()的蚕姑娘,一共睡了()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第二次变得又();第三次变得又();第四次身体一天天()。它吐()结(),最后()开了窗,飞出了()姑娘。这样的填空,等于给孩子们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让他们在轻松愉悦中理解了课文。反复的朗读也为背诵打好了基础,三堂课下来已经有不少小朋友能全文背诵了。

《蚕姑娘》教学反思3

  蚕姑娘本文生动形象的介绍了蚕孵化的过程,在设计上我首先创设昆虫观察小组的情景,让学生以观察员的身份观察蚕,并通过卡通形象帮助学生理解变化过程,学生理解上没出现问题。当然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譬如在课文最后两段的处理上我过于慌乱,对于主题的升华迁移的有些牵强,过渡句没有设计好。在板书的处理上没有及时的书写,在深化学生产生观察研究昆虫兴趣这没有及时的`引申造成一种虎头蛇尾的感觉。而且在理解文本中也出现字词不扎实的现象。在填表格这一环节中我应该让学生练习背诵。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加强自身情感渲染的基本功,在教学设计上更加精细。

《蚕姑娘》教学反思4

  本篇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从第2自然段到第5自然段有着几乎一样的结构,连文字都大致雷同。面对这样的文章,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方法,一味的抓重点词,训练朗读,是肯定不行的,也是相当无味的。因此, 我在教学时采取了先教后放的方法,重点教学了第二自然段,后面几个自然段让孩子自学,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加大了课堂密度,也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学”的乐趣。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也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找找蚕姑娘每一次蜕变,要经历哪些过程,做哪些事情,原来以为孩子会把“不吃也不动”中的吃,动也作为动词找出来,于是,我在提问的'时候,多说了一句:“注意,蚕姑娘没有做的事情你可不能画进去。”这样简单的一个提示,给了孩子们很大的启发,最后,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成功找出了5个动词,疏通了文章内容。可见,老师的提问对于孩子来说有着很大的引领作 用,因此,我们在预设问题,分析教材的时候,都应该多从孩子出发,多考虑,争取提出有效,实际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加“严密,顺利”。

《蚕姑娘》教学反思5

  上《蚕姑娘》一课之前,我反复钻研教材,上网多方查找资料,浏览优秀老师的教案,但还是觉得不太容易把握。因为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跟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科学性较强,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点是本文的`重难点,怎样化繁为简,使学生轻松掌握这一变化过程呢?我收集了许多形象直观的图片,一开始我通过课件出示长大的“蚕”让学生观察,学生因为从来没见过,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为上好这一节课打下了基础。

  紧接着我趁热打铁抓住课文的第二段为切入口,让学生反复朗读、思考:蚕姑娘是如何从又黑又小变成又黄又瘦的,她在这一过程中都做了哪些事,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把描写蚕的一些动词归纳在黑板上,吃 睡 脱 醒变。在此基础上我让孩子们不看书看着板书复述课文,没想到竟然大部分孩子都能熟练地背诵这一段。由于这篇课文段式回环往复,结构基本相同,所以第二段是学习的重点,这一段掌握了,后面各段我主要放手让学生自学,不懂的地方相机给予指导。并抓住不同点让生比较异同,这样一来,本来担心要花费许多口舌学生又未必明白的蚕的生长过程和变化特点学生轻松地就掌握了,而且一课时下来,学生不看书就能根据板书内容描述出课文的内容。我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肯钻研的老师。只要肯在“钻”字上下功夫,每一节课都会是趣味盎然的!

《蚕姑娘》教学反思6

  《蚕姑娘》这篇课文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由于我们一年级的时候已经养过蚕宝宝了,所以几乎每一个孩子讲起来都很熟悉,都能说出一二三点来。

  课文第2--5自然段写了蚕的四次蚕眠,语句基本上相似。所以我重点教学第2自然段,出示表格,让孩子通过读,然后了解蚕的头眠:吃——睡——脱——醒——变以及变化之前和变化之后的模样。接着我请学生合作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这里我重点让学生体会了“就”和“又”的区别,学生明白了第一次要用“就”,第二次的时候就要用“又”了。并进行比较课文后的句子,了解前两个句子写的.都是“蚕姑娘”,把两个句合成一个句子时,可以省去第二个句子的“蚕姑娘”承接第一个句子,并要把句号改成逗号。

  蚕姑娘从又黑又小到又黄又瘦,到又白又嫩,再到又白又胖,然后吐丝结茧,最后破茧而出。整个过程是多么神奇!又是多么漫长!“神奇”和“漫长”都是孩子说出来的,我想大概是他们也回忆起了自己养蚕的过程。相信通过以前的经历和这堂课的学习,有一些“种子”已经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蚕姑娘》教学反思7

  本课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抓住蚕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让人了解了蚕的一生。

  一、树立整体意识

  段落结构的分析虽不是低年级教学的特点,但从整体把握,提纲挈领的概括能力还是要渗透在其中的。本文脉络清晰,就让让学生试着对全文进行一个梳理:卵——蚕——茧(蛹)——蛾,在黑板上形成一个循环的板书,让学生一下子就把握了蚕的生长,对蚕的一生有了清晰的认识。

  二、注重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本文中的词语主要有两个很显著的特点,一个是ABB式的',如暖洋洋,一个是“又……又……”式,文中有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除了以上词语的积累,然后让学生找找这些词中的规律,并再创造了很多词语,还明白:一对意思相反的词是不可以用这样的词式来表达的,如:又大又小之类,一定要两者能在同一事物身上展示出来的。

  三、注重构段的训练

  本文的构段方式很简练,第二至第五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基本相同,若让学生死记硬背那就等于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找出每个自然段相同于不同的地方,再适当板书,没花多少时间就把文章背下来了,等于正是给学生一个广阔的阅读、发现、探索的舞台。学生们在自读、勾画、感悟之后,每一个人对蚕姑娘的四次蜕皮都有了自己的独特印象。因此抓住重点词语进行辨析、背诵,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紧密联系学生生活

  在一年级时曾经全班参与养蚕活动,至今说来还是津津乐道。在课上回忆起养蚕生活的点点滴滴,找桑叶的辛劳,看着蚕逐渐长大的欣喜,蚕儿不小心死了的痛心,以及蚕的一些生活习性等。学生们都乐于表达和跟大家分享,这是一个很好的说话训练的机会。

《蚕姑娘》教学反思8

  《蚕姑娘》一课是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课文,介绍了蚕一生的生长过程。教学完毕,觉得课堂上有许多环节值得我反思。

  一、找规律,抓线索,巧背诵

  在教学本课之前,我反复钻研教材,上网多方查找资料。因为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跟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科学性较强,蚕的生长过程和形态特点是本文的重难点,怎样化繁为简,使学生轻松掌握这一变化过程呢?我收集了许多直观的图片,一开始我通过出示长大的“蚕”让学生观察,学生因为从来没见过,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为上好这一节课打下了基础。紧接着我趁热打铁抓住课文的第二段为切入口,让学生反复朗读、思考:蚕姑娘是如何从又黑又小变成又黄又瘦的,她在这一过程中都有哪些变化?然后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把描写蚕的一些动词归纳在黑板上“吃 - 睡 - 脱 - 醒 - 变”。在此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看着板书复述课文,没想到竟然大部分孩子都能熟练地背诵这一段。由于这篇课文段式回环往复,结构基本相同,这一段掌握了,后面各段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学,不懂的地方相机给予指导。这样一来,蚕的生长过程和变化特点学生轻松地就掌握了,而且一课时

  下来,学生不看书就能根据板书大致把课文的'内容背诵下来了。看来,只要肯动脑筋,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多些信任,多些机会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我对就课题质疑这一环节心存疑虑,认为孩子问出的问题大多是无效的,又何必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呢。但在学《蚕姑娘》的课堂上出现的一幕却让我改变了看法:

  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蚕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想知道桑叶是什么样的?

  又问了几个,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我心想果然是白费时间。这时,又有一个学生举了手。

  她说:我想知道,为什么把蚕叫蚕姑娘呢?

  我眼前一亮。

  师:你很会思考,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在后面画个?。 生:我还有个问题,为什么后面叫蛾姑娘呢?

  师:你也很会思考。

  我在标题下面写上“蛾姑娘”,也在后面画个?。

  师:为什么把蚕叫蚕姑娘,把蛾叫蛾姑娘呢?请大家读书,到书中寻找答案吧。

  学生读书,提问。大多都说“把蚕、蛾当作人来写了”,我追问:为什么把它们当作人来写?教室里静了几分钟,这个时候,有个学生

  举手了:我知道,作者把它当作人来写,是因为她觉得蚕很可爱,像个小姑娘。

  “你怎么知道的呢?”我紧追不舍。

  “我读了就知道了,还有我看画上也知道了。”

  我鼓起了掌。

  师:那蚕姑娘和蛾姑娘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一时答不出,便埋头读书。这也正是我想要的效果。 一会儿有学生站起来了:蛾姑娘就是蚕姑娘变的。

  我在黑板上写上“变”字。

  师:那蚕姑娘是怎样变成蛾姑娘的呢?总共变了几次? 学生接着便沉浸课文中了 ??

  经过这一次,我明白了给学生多一些信任,多一些机会,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更多精彩!

《蚕姑娘》教学反思9

  课文《蚕姑娘》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了蚕的相关知识,语言活泼生动,充满情趣。我们知道到蚕的生长要经历“卵——蚕——蛹——蛾”四个阶段,蛾交尾产卵后,数日自然死亡,蚕的一个生活世代至此结束,可谓神奇而短暂的生命。课文重点描写了蚕的四次蜕皮过程,而每一部分的变化过程主要如下:“吃——睡——脱——醒——变”。孩子们能不能从课文中得出上面的信息呢?教材的设计者可能也考虑到了这样的问题,因此在22页和23页安排了四幅插图,再现了四次蜕皮的样子和蚕蛾产卵的情景,与课文内容相应。尽管文章用了如此直观的图片展示,用了如此生动细致有趣的文字进行描述,但是,但是第一课时上下来,发现这些蚕的相关知识,对于我们班级的小朋友来说,还是很陌生,很抽象的,班级中只有两三个学生在别人家看见过蚕,也仅仅是一面之缘,而这整个神奇的过程对于没有这方面生活经验的孩子们,似乎感觉还是那么模糊,他们仅能感觉到的是蚕就像一位魔术师,在不断地变化着自我。

  为此,我特意为学生做了一个课件,收集了蚕宝宝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清晰的图片。在第二课时教学的时候,我打开课件,通过大量丰富的图片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再加上老师煽情的文字解说,孩子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教学过程中,听到他们不断地感叹着:好可爱啊,好有趣啊,好奇怪啊……因为课文的内容讲到蚕吐丝结茧,变成蛾为止,所以引发了学生的极大的好奇心,看着学生不解的神情,我问了一句:“你有什么疑惑吗?”问题就接踵而至了,整理如下:

  (1)如果天气冷的话,蛹能变成蛾吗?

  (2)蛾是怎么从茧子里钻出来的.?

  (3)蛾妈妈产卵后为什么会死呢?

  (4)蛾爸爸也要死吗?

  看看几个问题,我真切地感觉到了其中流露出的学生对蚕姑娘短暂生命深深惋惜,是啊“春蚕到死丝方尽”,生命是多么可惜,于是我赶紧抛出一个问题:蚕姑娘的生命只有两个多月,太短暂了,蚕姑娘她后悔吗?(此问题是拷贝来的)一下子把学生的情感扭转了过来,在交流中,我又给学生展示了一组图片,都是丝制品:柔软的蚕丝被,漂亮的丝巾,高贵的丝制服装等,在看这些图片的时候,学生的眼中更流淌出了对蚕姑娘深深的敬意,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扎跟在学生的心里。叶澜教授认为:在课堂里的教师和学生,“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引领学生捕捉生活中的亮点,才能让他们发现生活之美,生活之乐,让他们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生命成长的快乐。回到课文中来,起初的“又黑又小”的蚕姑娘吞食蜕变,变的“又黄又瘦”,在重复吃睡,变的“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自然讨人喜爱,可喜的是终于结成了“漂亮的茧子”,有了漂亮的茧子又怎么样——一声也不响,这就是奉献者的高贵品质。蚕姑娘为了漂亮的茧子,四次“醒了,醒了”,为的是最终的“成了,成了”如此急迫,她的生命仅仅是两月左右,学生再学习的时候,更表达了对蚕姑娘的喜爱。

《蚕姑娘》教学反思10

  今天的语文课学习第2课《蚕姑娘》。检查学生读书情况时,我和学生商定,采用了一种新的方法——以开火车的'形式读,如果读错了就要停下来换下一个人。

  由于采用新方法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我发现听的同学特别认真,读书的同学更认真,这是我始料未及的。当前两个同学由于多字或少字被叫停后,第三个同学是周瑶,一个很内向的男孩,平时不爱读书,从第三段开始,他居然非常流利地一直把课文读完了,同学们不由自主的为他鼓掌,他自己也非常激动。我更为之激动——为周瑶同学的认真读书、为同学们喜欢这个新方法!我不由得为孩子们鼓起掌。

  以前,我总是担心用这种办法会扼杀孩子读书的欲望,总是要求学生耐心听等同学读完在指正。今天一试“遇错叫停”使读书的孩子更认真了,听的孩子也非常专注,忽然觉得自己真是杞人忧天,惭愧惭愧!相信出现错误的同学一定能知错就改的。今后还是把这种方法发扬光大吧!

《蚕姑娘》教学反思11

  《蚕姑娘》是介绍有关蚕的知识的文章,借助童话这种儿童喜闻乐见的体裁,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虽然孩子们生活在农村,但是对蚕还是比较陌生的,只有少数孩子看见过蚕。在教学一开始,我就让孩子们观察书上的插图,把学生带入了蚕的'世界,看到了各个生长过程的蚕宝宝。 学生们对于蚕姑娘的生长过程是十分感兴趣的,但又是比较陌生的。由于课文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构段方式基本相同。所以,第一次蚕眠,指导学生仔细阅读、体会,了解蚕“吃——睡——脱——醒——变”的成长过程,同时掌握好两个句子的表达方式,熟读成诵。学好了这一段,后面就逐步放手让学生自学了。用图示、提炼重点词的方法来把第二自然段至第五自然段的内容联系起来学习,在此基础上指导朗读,背诵,事半功倍。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了解了蚕“从蚕卵到蚕,经过四眠到蛹,最后再变成蛾飞出来”这一生长的过程,对蚕产生了喜爱之情。有的小朋友说:“好可爱的蚕宝宝呀!老师,我也想养几只蚕。”我说:“好呀,过一段时间,就让大家来养。”

《蚕姑娘》教学反思12

  课文最大的特点就是从第2自然段到第5自然段有着几乎一样的结构,连文字都大致雷同。面对这样的文章,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方法,一味的抓重点词,训练朗读,是肯定不行的,也是相当无味的。因此,我在教学时采取了先教后放的方法,重点教学了第二自然段,后面几个自然段让孩子自学,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加大了课堂密度,也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学”的乐趣。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也大胆放手,让孩子自己找找蚕姑娘每一次蜕变,要经历哪些过程,做哪些事情,原来以为孩子会把“不吃也不动”中的吃,动也作为动词找出来,于是,我在提问的时候,多说了一句:“注意,蚕姑娘没有做的事情你可不能画进去。”这样简单的一个提示,给了孩子们很大的启发。

  最后,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凭借自己的力量,成功找出了5个动词,疏通了文章内容。可见,老师的提问对于孩子来说有着很大的引领作用,因此,我们在预设问题,分析教材的时候,都应该多从孩子出发,多考虑,争取提出有效,实际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教学更加“严密,顺利”。

《蚕姑娘》教学反思13

  基于对课文的理解,我确定的教学流程是,首先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了解卵、蚕、茧、蛾之间的关系。然后开展对课文的精读,重点放在蚕生长过程的变化的理解上,让学生抓住“又黑又小”、“又黄又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一天天发亮”等关键词语理解蚕生长过程中四次大的身体变化。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适当为学生解惑,如“蚕为什么要睡这么多次?”、“蚕为什么身体会发亮?”等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是要把准语文课的`主旨,要让学生通过读来体会理解,通过读来表达对蚕的喜爱,通过读来激发他们对昆虫的兴趣。各种媒体的使用也要尽量少一些,不可用媒体的展示来代替学生的感悟体会。

《蚕姑娘》教学反思14

  《蚕姑娘》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介绍了蚕孵化出来后生长、结茧、由蛹变成蛾的过程,文中生动形象的插图体现了蚕不同时期的变化过程。在教学中,我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图文结合,了解了不同时期的蚕的样子。对本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孩子们虽然身处农村,但他们对蚕知之甚少,仅有的知识也是在课前搜集资料获得的。这篇课文通过插图及文字介绍了蚕的一生。但对于孩子们来说,蚕仍是十分的`陌生,尤其是蚕床、蚕山、蚕茧。因此,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先通过搜集资料去了解,为学习课文时降低难度。

  在新课伊始,我向学生展示了蝉的蜕变过程。学生在欣赏时,不时发出惊叹声。抓住这个契机我问他们:“蝉的蜕变过程有谁亲眼看过,能说一说吗?”这时学生的兴趣来了,纷纷把蝉的变化说了出来。蝉的变化是他们能观察到的,在不同的时间段,它的样子也不一样。这时我再引入到本课的教学,学生能很快的接受蚕也会变化,不同的时间他们也会有不同的样子。降低了学生感官认知的难度。

  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得知识。本篇课文第二自然段2——5小节有着几乎一样的结构,我选取了第二小节作为重点讲解,教给学生解读的方法,其他的小节放手让学生自学,学生也能有模有样的提炼出重点信息,介绍蝉在不同时期的样子。后面几个自然段让学生自学,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让孩子感受到了“自学”的乐趣。在了解每次蚕眠的过程,让学生通过多次朗读,体会“醒了,醒了”的兴奋,领悟到生命成长的快乐,感受到生命的音符,对生命充满不尽的敬意。

《蚕姑娘》教学反思15

  看过很多课例,对就课题质疑这一环节心存疑虑,一直认为,孩子问出的问题大多是无效的,又何必花时间在这上面纠缠不休呢。但朋友的建议和纵容,又让我对自己的思考产生怀疑:不试过怎么知道?没给学生锻炼的机会,学生又怎能从课题找出有价值的东西来?

  于是,在学《蚕姑娘》的课堂上,便出现了这样一幕:

  师: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生:我想知道蚕是什么样子的?

  生:我想知道桑叶是什么样的'?

  又请了几个,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我有些蔫了,心想果然没意义。这时,钟玉花举了手。

  她说:我想知道,蚕就是蚕虫,为什么叫蚕姑娘呢?

  我眼前一亮。

  师:你很会思考,提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在后面画个?。

  生:我还有个问题,为什么后面叫蛾姑娘呢?

  师:你也很会思考。

  我在标题下面写上“蛾姑娘”,也在后面画个?。

  师:为什么把蚕叫蚕姑娘,把蛾叫蛾姑娘呢?请大家读书,到书中寻找答案吧。

  学生读书。提问。请了好几个,都说“把蚕、蛾当作人来写了”,我对这样的答案并不满意。追问:为什么把它们当作人来写?教室里静了几分钟,这个时候,有个学生举手了:我知道,作者把它当作人来写,是因为他觉得蚕很可爱,像个小姑娘那么可爱。

  “你怎么知道的呢?”我紧追不舍。“我读了就知道了,还有我看画上也知道了。”

  我鼓起了掌。

  师:那蚕姑娘和蛾姑娘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一时答不出,便埋头读书。我知道,他们是企图在书中寻找让自己也满意的答案的。

  这时有学生站起来了:蛾姑娘就是蚕姑娘变的。

  我在黑板上写上“变”字。

  师:那蚕姑娘是怎样变成蛾姑娘的呢?总共变了几次?

  学生接着便沉浸在蚕的人生起伏里了。

  经过这一次的尝试,我知道自己原来一直在犯一个错误:就是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我想,也许因为这个低估,不知错过了多少精彩!

【《蚕姑娘》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蚕姑娘》教学反思10-13

《蚕姑娘》教学反思(15篇)03-01

《蚕姑娘》教学反思15篇01-21

《蚕姑娘》说课稿01-03

《蚕姑娘》教案07-22

《蚕姑娘》教案03-08

《蚕长大了》教学反思09-16

弹琴姑娘教学反思01-27

柳树姑娘教学反思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