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工作阶段性总结

时间:2022-12-31 17:22:26 教学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师教学工作阶段性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教学工作阶段性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教学工作阶段性总结

教师教学工作阶段性总结1

  课程改革是系统工程,同时也是校本工程,脱离校本实情是行不通的。我校在实施体育艺术课程改革时立足校本实际,校本教研积极引领,开展专项课题研究,从而制定出科学规范、切实可行的选项课程改革方案。针对学校的教学计划,我如其开展了近一阶段的教学工作,并总结如下:

  1、设定体育课程总目标

  ①爱好运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并能熟练掌握1-2项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②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增强身体素质。

  ③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通过体育活动自觉改善心理状态,运用适宜的锻炼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④理解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知道参加体育活动所带来的`益处与潜在价值

  ⑤在运动活动中表现出负责任的社会行为,并理解尊重所有人的重要性。

  2、确立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

  新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划分课程学习维度,按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划分学习水平,并以五个方面的目标和水平的目标统领学习内容,建立了全新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

  ①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运动技能传授为载体,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建立新的课程结构。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体育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现行体育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④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的评价过分强调运动成绩的现象和过于注重甄别的功能,发挥体育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教师教学工作阶段性总结2

  1、符合初中学生身心的发展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对体育不断实践认识、尝试,学生逐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或是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课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体育专长,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体育技能的形成和提高;有利于教师专长的发挥和教师的成长;有利于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2.与新的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精神相符

  根据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以及体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在今后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大幅提高了选用教材的课时比例。学生将成为选择教学内容的主体,鼓励开展选修课,研究性学习。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内容进度形成自己的特色。

  3、我校实施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我校虽然是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虽然处于地区内劣势,与新课程实际要求相距甚远。班小,人少,体育课程资源短缺,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手段单一,原来的以行政班为单位的教学模式,一个教师代一个班,难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需要,特别是场地器材有限,还不能得到优化使用,教师的个人专长也没有发挥的空间,加上应试教育的痼疾,长期以来,是学校常规管理和教学研究的盲区,也是遭到校长批评最多的.学科领域。如何改变这一局面,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

  时值新课程改革,学校和体育组都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于是在教科研室和教务处的领导下深入调查研究,对学校的体育师资力量、场地器材、学生现状进行了数量统计分析,结合新课标要求和学校的总体发展,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体育新课程实施方案。通过一段时间实际运行,学校体育课完全改变了过去操场全面“开花”的混乱局面。彻底改变了学校体育课落后现状,每位教师发挥着自己的特长,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充分训练,每个场地每种器材物尽其用用,操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得到了师生与家长的肯定。

教师教学工作阶段性总结3

  一、课程标准的宽泛影响了学校体育水平阶段的发展。

  自新课改以来,课程标准明确了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标准,所以教学内容缺乏规范定性,大家尝试着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导致教学内容选择随意性大,加上体育教师教学起点不一,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健康第一”诱导了体育教学的“安全”管理。

  新课程提出“健康第一”,但在现实常态体育教学中却在执行“安全第一”。身体锻炼是实现“健康第一”的基本途径,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增强学生体质。然而,只要身体活动,难免有磕磕碰碰。但在现实中哪怕孩子擦了点皮,家长都会小题大做,甚至是找学校找老师,最后的责任难免要落到学校和体育老师的头上。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体育老师在体育课首先想到的是“安全”,这种“安全”意识已不同于一般的安全意识,而是演变成需要保护的教材内容不上;有身体碰撞的体育活动不开展;有可能会摔倒的项目不教。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体育课的锻炼密度和强度,最后导致体育课上是安全无事故,但在实际生活中孩子们的健康却“不安全”了。

  三、学生的水平阶段增加了体育教学的难度。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但小学生有一种天性就是爱玩好动,且不太喜欢听从教师的细心讲解,不太喜欢按照老师所规定的练习方式和要求去做,他们总爱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想象来进行体育活动,这又为体育课堂教学增加了难度。

  四、现行的应试教育制约了学校体育积极健康的发展。

  现在的升学压力、生源压力,校与校之间的竞争压力及校长的政绩工程等门槛设置,让学校挖空心思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升升学率。而在家长的心目中,则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形中家长的观念影响了孩子对待体育学科的态度。他们看来体育无非就是跑跑跳跳,技能成绩的.好坏无关紧要,重要是有的玩,玩得开心。

  五、教学任务重导致懒惰现象自从教育部的“阳光体育”盛行以后,

  小学体育课课时飙升等同于语数学科,而因为义务教育的编制问题,体育教师的配备很难跟上教学班级数,所以绝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满课时甚至是超课时。由于体育课本身的特点,耗能是非常大的,这就导致了部分教师在超负荷工作下往往有疲惫感和懒惰感,所以在上体育课的对候,有的老师就随便安排一些内容,或者给学生一个球让学生自由活动,采取放羊式教学。有的教师头脑中缺乏内容又不肯刻苦努力探索,课堂缺乏创新等等。

  六、体育不同于其他学科,

  是一种激烈、对抗性强、极具竞争色彩的竞技活动,再加上其授课和活动场地大,器材多样化,又不可避免地会有身体碰撞的接触等,难免会出现种种意外。而孩子又很喜爱体育课,比较单纯,对于问题的思考不会像成人一样全面,更加不会考虑后果,如:有的学生上课调皮,站队时相互推撞认为好玩,他们根本也不知掌握力度和分寸,另外加上有的孩子本身平衡协调能力就差,很容易因碰撞而摔倒,造成身体损伤等安全事故。又或者体育游戏中孩子们往往由于兴奋过度忽视了安全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