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12-28 13:46:27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说课稿范文锦集9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内容

  《细胞中的无机物》是高中《生物》必修1中的第二章第五节的知识,即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的最后一节内容,在本章的前几节内容主要学习了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以及细胞中的蛋白质、核酸、糖类等有机物,本节学习细胞中的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的相关知识。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知识在生物一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本章一至四节的知识点;下启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中无机盐Na+、K+等离子的运输方式,以及无机盐在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渗透平衡等方面的知识。因此,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既可复习巩固组成细胞的分子的相关知识,又可为《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的学习打下基础。

  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大纲对本节知识水和无机盐的作用有明确规定,要求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要求级别为Ⅰ级。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高考要求、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确定本节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

  (1)、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解释生命活动为什么离不开水和无机盐

  2、能力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学习、归纳的思维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2)、通过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水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向学生进行拯救地球,节约用水的环境意思教育

  (2)通过无机盐对生命的作用及其在生物体的生化反应,向学生传达健康生活的方式

  (3)、能够关注人类健康,树立节水意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四)、教学重点

  水和无机盐在细胞中的作用

  (五)、教学难点

  (1)、水的存在形式,结合水和自由水的区别

  (2)、无机盐的作用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二、说教法

  前面几节内容已经对组成细胞的分子方面的知识有了系统的`讲述,本节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较为紧密,课文中有大量的素材供学生去探究、讨论和思考。新课标理念强调教学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因此,教学中首先要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提取与生物学相关的、可探究的问题,运用于教学中,服务教学;其次,充分利用课本的资源,鼓励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对各种现象加以理解和分析,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教师加以适当的指导,起到画龙点晴的功效。

  总之,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适宜的情感激励,促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教学氛围。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无机物并不陌生,但对此理解很多都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性认识有待提高;同时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在心理发展上呈现出思维活跃,肯动脑子,善于怀疑,不满足现有结论,对一些问题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的特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明确结合水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无机盐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学生对水的认识多半来自“自由水”,而对于“结合水”不太了解,要通过一些已有的化学知识来理解。在学习无机盐的作用时,可以列举各种实验来加深感性认识。

  (二)、学法分析

  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特点,在学生的学法上可才用观察与比较、思考与讨论、分析与归纳三种方法。

  四、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

  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时间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去年和今年,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都遭受了严重的干旱,特别是在一些缺水较为严重的地区,河流、湖泊干涸,人畜饮水困难,农作物收成减产,甚至发生颗粒无收的情况,这些事实说明水对于生命的重要性。究竟水在细胞和生物体中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板书:细胞中的无机物

  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回答问题

  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分

  细胞中的水

  含量

  介绍正常生长和干旱死亡的农作物,主要原因在于含水量的不同

  们常说,水是生命之源,所以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细胞中的水

  板书:一、细胞中的水

  板书:含量

  小组讨论,得出结论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一般为60%-95%,不同生物的含水量不同,且水生生物的含水量多于陆生生物,同时同种生物,在不同的组织、器官中的含水量不同,而同种生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含水量也是不相同的

  认识到水的重要性,水是生命之源

  4分

  存在形式

  这是细胞中含水量的多少,而我们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存在形式有气体、液体、固体,那么水在细胞中以什么样的形式存在呢?

  板书:1、存在形式

  自由水:

  结合水:

  为使学生充分理解,让我们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加深对水的两种存在形式的理解

  1.

  血液是流动的,心肌是坚实的,为什么两者含水量这么接近?

  血液主要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

  心肌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

  2.农民晒干葵花籽与炒干葵花籽主要失去的是什么形式的水?

  自由水 结合水

  3.比较新鲜种子和干种子谁的新陈代谢相对旺盛?

  一般而言,代谢越旺盛,自由水含量越高

  4.同体积的水和同体积水的果汁放入冰箱中谁最先结冰?

  5.根据问题(4),自由水多还是结合水多生物体的抗旱、抗寒、抗热能力强?

  结合水含量越高,抗性相对较强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我们通常理解中的水,以游离的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我们称之为自由水。

  一类则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相结合,叫做结合水。细胞内部一部分水主要以氢键的形式与蛋白质,多糖、磷脂等固体物质相结合,这部分水不蒸发、不能析离,失去了流动性和溶解性,是生物体的构成物。

  小组讨论,回回答问题

  加深对细胞中水的存在形式的理解

  通过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细胞中水的作用

  做笔记

  理解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

  通过提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加深学生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问题的能力

  10分

  作用

  通过前两节知识点的讲述,引导学生归纳整理细胞中水的作用

  板书:2、作用

  自由水:

  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为细胞提供液体生活环境

  参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结合水: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通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1-5,归纳总结,得出细胞中水的作用

  引导学生自我归纳

  锻炼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6分

  细胞中的无机盐

  无机盐的存在形式

  列举学生耳熟能详的广告语:高钙片,一片顶两片;健康体魄,来源于“碘碘”滴滴;补铁、补血效果好,朴雪口服液,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书:二、细胞中的无机盐

  1.存在形式:离子形式

  2.含量:很少,仅占1%-1.5%

  回到问题

  参与教学

  归纳总结

  做笔记

  阳离子:Na+、K+、 Ca2+、Mg2+、Fe2+、Fe3+等

  阴离子:Cl-、SO42-、PO43-、HCO3-等

  激发学习兴趣,引出无机盐

  5分

  无机盐的功能

  板书:3、作用

  实例1:

  图示:叶绿素分子、血红蛋白分子

  (1)为什么缺铁会导致贫血?

  (2)植物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为什么?

  实例2:

  人若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大量排汗,该怎样做?

  实例3:

  食物(蔬菜、水果)中往往含有一些碱性物质(如Na2CO3 ),人吃后体内血液的pH值会不会有较大的变化?

  小组讨论

  回答问题

  归纳整理

  1.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笔记)

  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笔记)

  3.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笔记)

  人体内存在缓冲对:H2CO3 NaHCO3NaH2PO4Na2HPO4

  引导学生自我归纳

  锻炼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10分

  练习

  布置课后练习

  完成练习

  巩固知识

  加深理解

  8分

  五、说板书

  板书设计简单明了条理清晰,学生学习完一堂课后回顾板书便会连贯的回忆起今天所学的类容,帮助学生提高对本节内容的整体知感。

  在板书书写过程中,应注意正副板书的区别,注意文字和语言的示范性设计板书时应注意启发性,条理性和简洁性。

  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

  一、 细胞中的水

  1、存在形式

  自由水:可以自由流动,以有力形式存在,

  占细胞内全部水的95%以上。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他物质相结合,约占细胞内全部水的4.5%。

  2、作用

  自由水:运送养料和代谢废物;

  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为细胞提供液体生活环境;

  参与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结合水: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二、 细胞中的无机盐

  1、 无机盐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离子形式(主要)

  阳离子:Na+k+Ca2+Mg2+Fe2+Fe3+

  阴离子:Cl-SO42- PO43-HCO3-

  2、 含量:很少,仅占1%-1.5%

  3、 作用: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2

  教材分析:

  本节课《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义务教育新课标实验教材P84例2的(1)与(2)及练习十五相关内容。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掌握《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及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为学生主动、自主地学习本课打下基础。学习本节课之后将为以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及分数小数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先呈现教师购书地情景,从中提出一本《作文书》多少元?地实际问题,引出算式:8421=;把21看成20进行计算学习。然后出示五入的例子展开学习。

  学生分析:

  对于四(1)班学生预设大部分的学生已经对《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了一定的接触能利用除数是一位数除法进行正迁移,从而更有效的进行学习,其中大概有三分之一学生能独立解决此类问题。

  设计理念

  在本节课中,力图体现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在自主、探究、合作中学习。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想办法解决,并能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合作完成;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初步掌握试商调商的方法。

  2、培养学生估算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归纳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激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在学生讨论和交流中,促进学生之间在交流中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通过生活实例的估算,理解、掌握试商和调商的过程。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景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对于这样的题,你会做吗?13320=(一生扮演,其余学生看大屏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所学《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正迁移主动、自主地学习新知识。]

  2、根据情景图,你能发现哪些有联系的数学信息?

  (王阿姨有84元钱,买《作文选》21元/本;李叔叔带了196元钱,买磁带39元/盒)

  3、你能对有联系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选择2个:84元能买几本作文选?196元能买几盒磁带,还多几元?)

  二、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一)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

  1、你能解决这些数学问题吗?列出算式。(板书)

  预设:8421=()19639=()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问题从生活中来。同时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更乐于自己解决。】

  2、我们先来看一看,刚才扮演的这位同学,请他说说计算过程。

  3、同学们今天要学习的除法中的除数和上节课的除数有什么不同吗?(上节课的是整十数,今天的不是整十数。)对,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猜一猜第一题可能是多少?(8421=4)

  4、你的口算能力很强,能把你的想法用竖式来表示吗?同时检验你的口算是否正确。(独立完成,一生扮演)

  5、刚才我们遇到的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你是怎么想的?

  做题的学生汇报(本节课的重点)

  预设:把21看成20

  (也就是说你把除数看成了整十数(板书,除数看成整十数)这样能更快、更准确地试出商是几。)

  (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五入)

  1、现在我们来算一算19639的商是多少?

  教师建议:

  (1)独立竖式计算(一生扮演)

  (2)与同桌说一说你的计算过程

  (3)全班汇报(本节课的重难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与合作交流的精神。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注意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还注意算法的优化,使学生从比较中选择更简便的方法。】

  (教师巡视,并找出错误资源。如:余数比除数大时,没有调商。汇报时先请正确的同学说说它们的想法,然后出示错误算法并改正。)

  预设:

  生一:19639我把39看成40(板书),40乘5正好等于200,比196要大,因此商要小一点变成4。

  生二:19639我把39五入看成40,400乘5正好等于200,确实比196要大;但是39乘5结果是195,比200小,所以商还是5。

  (此时必须明确余数比除数大时,还可以商一个39,因此商要调大一些。)

  (四)教师总结

  在竖式计算时,我们通常利用四舍、五入法把接近整十的除数看成整十数进行计算,使计算比较快速、准确。在试商过程中发现商太小时,就把商改大一个数;商太小时,就改大一个数。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说课稿 篇3

  本节课时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主要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四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方程在小学乃至初中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方程的意义”这一节内容是学习其他方程知识的基础。本课只要求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知道什么是方程,能判别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整个教学过程先通过天平演示引出等式和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然后对一些不同的式子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对其进行分类,最后归纳、概括出方程的意义,培养了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创新等能力,为以后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法

  本节课自始至终都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做课教师只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是教学内容,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及教材特点,课堂教学先后采用演示、实践等教学方法,尽量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自主、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充满趣味性、挑战性的各种数学情境中,充满自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本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现丰富多彩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突出本课重点,使用实物投影教学,形象生动直观的`展现了学生对式子的分类情况,达到了有效的交流,有效的突破了本课的难点。从而促使本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说学法

  教师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提供合适的数学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又要掌握所学基本知识,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等能力。激情与理想,困难与挫折,成功与欣喜,学生的百感滋味在小小课堂学习过程中四处交汇。

  四、说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根据教学要求,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成教学目标。

  一、导入新课:

  1、游戏:请同学们拿出你们的数学和语文课本,找两本一样的课本,分别端在两只手上,两手要一样高,你有什么感觉呢? (一样重或平衡)。同桌再交换左手中的课本,又有什么感觉? (一边重一边轻或不平衡)。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平衡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方程的意义)

  2、现在我们来进一步认识什么是平衡?

  首先我们要认识一种称量工具,它是什么呢?对,它是天平。天平用于计量物体的质量。它是由天平称与砝码组成,左边托盘放物体,右边托盘放砝码。当两边托盘所放物体的质量相等时,天平就会平衡,从而称出物体的质量。

  二、探究新知

  1、演示称量,体会平衡:

  学生活动(一) 要求:

  请在右边托盘里放入100g的砝码,你有什么发现?你能想办法用手中的砝码使天平平衡吗?根据天平平衡的原理,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吗?学生得出:略。

  学生活动(二) 要求:

  (1)请把左边托盘里的一个砝码换成不知道质量的①号米袋,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并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想一想:不知道质量的米袋该用什么来表示?)学生得出:略。

  (2)请把左边托盘里的①号米袋换成不知道质量的③号米袋,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并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学生得出:略。

  学生活动(三) 要求:

  请把左边托盘里的③号米袋换成不知道质量的②号米袋,观察天平有什么变化,并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物体质量的关系。学生得出:50+x=100。

  2、通过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学生分析概括出:今天所探究的是:像50+x=100这样的等式!那么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对,叫方程。(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请同学们在阅读中找出这句话的关键词,并用着重符号记录。

  4、我们可以用方程的意义来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三、知识应用

  1、判断哪些是方程,是的打“ √ ”,不是的打“×”并说明其理由。

  (1)35+65=100 ( ) (2) X-14>72 ( )

  (3) y+24( ) (4)5x+32=47 ( )

  (5)28<16+14 ( ) (6) 6(a+2)=42 ( )

  小结: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关键是看式子中有没有未知数,式子是不是等式。

  2、提问:方程与等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3、判断下列各题,对的 “√”,错的“×”。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

  (2)、1.5+X是方程。 ( )

  (3)、3x+2=15 是等式。 ( )

  (4)、23+37=60是方程。 ( )

  (能根据你的判断写出两个以上的方程吗?)

  4、现场调查:

  我们班级里总共有多少个学生?男生有多少个?请你用一个方程来表示男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之间的关系。

  5、仔细观察下面每个情景中的数量关系,看看哪些能列出方程,哪些不能,为什么?

  四、思维拓展:

  你有好办法使天平平衡吗?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方程,谁能说一说你的认识?读“小知识”,了解方程的历史。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阐述选定课题的教学内容在本单元、本册教材、整个教材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内容的关联。)

  第六单元的教材大都以动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在孩子的眼中,小动物是他们最亲近的朋友。这种类型的课文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又容易让孩子展开联想,学生很乐意学。《荷叶圆圆》就是其中一篇和小动物们相关的有趣的文章。

  在《荷叶圆圆》一文中,荷叶圆圆的,荷叶绿绿的,荷叶是夏天里一首清凉的小诗,荷叶是阳光下跳动的绿色音符。小水珠喜欢荷叶,小蜻蜓喜欢荷叶,小青蛙喜欢荷叶,小鱼儿也喜欢荷叶。能让我们在这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里,去感受充满童趣的夏天,去触摸生机勃勃的荷叶,去体味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们快乐的心情!

  本课内容是基于学生学习了拼音、有了一定识字量后进一步借助拼音,识字、正音、朗读课文。在识字正音的同时提高拼读能力。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体会自然的美好。

  二、说目标(全面描述三维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拼音读准“荷、摇、篮、晶、停、台、放、朋、友、红、油”11个生字的字音,尤其注意读准后鼻音的字,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些生字。

  2、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田字格里认真描摹“荷、朋、友、油”。

  3、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过程与方法:看图展开想象,练习把话说完整。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感受荷叶给大家带来的快乐、大自然的美好。

  三、说学情(阐述学生已有的学业情况以及认知特点。)

  学生从刚入学开始对语文学习的半知不解,到现在已经逐步掌握了一些语文的学习方法、达到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学生在教材“读儿歌识字学拼音”中已经完成了拼音学习,可以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在生字学习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生字的一些好方法:分析结构、好办法记住它、找好朋友等,可以在生字教学中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自学并进行一些拓展。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黑板

  2、教学流程(围绕教学设计思路,说清楚教学活动安排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一】、猜谜语,引入新课

  小朋友,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就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猜一猜!(出示谜语)池中有个小姑娘,从小生在水中央。绿色圆裙随风摆,露珠把它当摇床。这是什么?(出示谜底:荷叶)

  学习生字“荷”。

  小朋友,你们见过荷叶吗?它长什么样子呢?荷叶儿,圆圆的,绿绿的。学习“绿”多漂亮的荷叶呀,在荷叶身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37课,荷叶圆圆的学习。

  [说明:一年级的学生喜欢猜谜语,喜欢新奇的事物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采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让孩子觉得新奇又有意思,又了继续学习的欲望。通过随文识字进行生字教学,是因为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方法和技巧,不用刻意将生字罗列出来进行教学,学生已经有了学习生字的能力。随文识字也能够帮助学生在优美的语境中理解生字的含义,更好的记忆和使用生字。]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角色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2、自学生字:台、放、油、还(分小组进行生字自学,交流学习生字的好方法)每小组根据自学情况进行全班交流,教师进行一定指导,如:“绿油油”中“油”的发音。

  3、听录音,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哪些荷叶的小伙伴?

  交流时先请5名学生按段落读课文,再讨论荷叶的小伙伴有哪些。

  板书: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朋友

  学习生字:朋友(关注点:“朋”是后鼻音,可以分析字形来帮助记忆。)

  用“朋友”来说一句话。( )和( )是朋友。( )是( )的朋友。

  [说明:在初读课文时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读正字音,了解课文大致内容。通过分析荷叶有哪些好朋友对课文的脉络可以有一定了解。此部分主要是生字教学,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自学让学生自主掌握生字,既节约了时间又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生字学习时因为学生思考毕竟不够完善,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进行不成,帮助学生拓展和完善生字。]

  【三】、整体感知、研读课文

  1、荷叶有这么多的好朋友,他们都把荷叶当作了什么?

  板书:摇篮 机场 歌台 凉帽

  2、引读句子:你知道什么是摇篮吗?(课件)大家看,小水珠正舒舒服服地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这么舒服的摇篮,让我们和小

  水珠一块再去感受一下吧!一起再读读这段话。现在,让我们也来做小水珠,一起体会体会,轻轻闭上眼睛,想像一下躺在摇篮里是什么感

  受呢?现在小水珠睁开亮晶晶的眼睛了,一定看到了了好多,说说看到了什么呢?请你说一说。

  小水珠说——……。

  刚才读了“小水珠躺在荷叶上”我这有个“躺”字,我把它贴在这,我这里还有“停、蹲,藏”谁来贴一贴?

  过渡:池塘里的荷叶真美啊,小水珠喜欢它,把它当作了摇篮。

  出示: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

  小水珠把荷叶当作了摇篮。

  还有好多小动物也喜欢荷叶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其它的小伙伴说了什么?

  小蜻蜓说——……。

  小青蛙说——……。

  小朋友说——……。

  3、小组表演: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小节,读读演演。

  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你也可以眨一眨眼睛,把小水珠调皮的样子读出来。读到小蜻蜓,你们

  可以一边读一边展开胳膊。读到小青蛙可以呱呱叫几声,读完后叫。最后,小朋友戴上荷叶,一定很高兴,我们应该怎么样?对,该笑得时

  候笑,该眨眼的时候眨眼,小组中比一比。

  4、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师引读,学生跟读。

  荷叶儿圆圆的,……。

  小水珠在圆圆的荷叶上滚来滚去,高兴极了,小水珠说:……小水珠……

  荷叶圆圆的,平平的,就像飞机场,小蜻蜓快乐地说:……小蜻蜓……

  荷叶圆圆的,就像圆圆的歌台,小青蛙在荷叶上地跳来跳去,兴高采烈地说:……小青蛙……

  荷叶圆圆的,就像一顶好看的凉帽,为小朋友挡住了刺眼的阳光,小朋友笑眯眯地说:……小朋友……

  [说明:一年级学生的朗读教学需要通过形式的多变达到训练的效果。单一的朗读会使学生厌烦,也不容易帮助记忆。通过句式说话练习、表演朗读、教师引读等形式带领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朗读课文,帮助记忆,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会一些句式的运用。]

  【四】、说话拓展

  1、圆圆的荷叶绿得可爱,它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朋友带来了欢乐。其实啊,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些东西也会给我们带来意想

  不到的乐趣哦!

  (出示课后练习)进行说话训练。

  媒体出示:

  (1)蘑菇是小白兔的_____。

  (2)_____是小蚂蚁的_____。

  (3)_____。

  2、媒体出示:小鱼图和小蚂蚁图练习说话。(可以选做)

  例:小鱼说:“荷叶是我的阳伞。”小鱼游过来,躲在下面。蚂蚁说:“荷叶是我的操场。”蚂蚁爬在上面,伸伸手,弯弯腰。

  3、圆圆的荷叶绿得可爱,它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朋友带来了欢乐。这么有意思的故事啊,当然也要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喽!今天我们回家去把这故事演给爸爸妈妈看好吗?

  [说明:学的最终目的是用;语文学习的价值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的表达上。根据句式进行多形式的说话训练是一年级孩子刚接触语文学习时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有想象的基础后再进行说话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联系学生的生活。]

  3、板书设计(如没有板书,此项可不写。)

  小水珠 摇篮 躺

  小蜻蜓 机场 停

说课稿 篇5

  本节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第一学期课本第77页。在学习本知识之前,学生通过学习,已经理解了乘法的含义:几个几、几的几倍。掌握了乘法口诀,因此,本节课“新”的地方是:当每一份的个数相同时,可利用乘法分配律合起来算,渗透乘法分配律的思想。但本节课又不是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从教材的意图来看,本节课应该更多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进一步“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与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学生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合适自己的算法,为不同的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提供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理解“5个3加3个3等于8个3”的算理,充分体验乘法分配律的思想。

  故我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通过情景,提出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2、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学生养成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并形成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

  教学重点:在体会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的思想,并能进行相应的计算。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乘法分配律思想。

  为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并能很好地与课题联系起来,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1、在解决问题情景中,计算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以一开始,我以“圣诞节”引入,请学生计算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你能用几种方法计算的?

  设计一连串的.问题情景,蕴含了对学生而言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即如何计算“几个几加几个几”,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2、在自主探究算法中,充分体验理解算法的算理。

  所以在探究算法的时候,我给了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交流中,我也充分放手,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然后帮助学生把思考的过程通过板书展示出来,但当学生表述不完整或错误时,及时给予帮助或纠正。让学生在群体中呈现自己的算法,从中使学生体会到算法多样化,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3、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思想。

  在计算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的过程中,我提供了三个类似的情景

  5盘青苹果 3盘红苹果 每盘3个

  5盘青苹果 3盘红苹果 每盘2个

  5盘青苹果 3盘红苹果 每盘4个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加了体验的机会,也在脑海中对解决这个简单的生活问题的数学模式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记。如果说“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还是解决生活问题的话,我接着引导学生观察3个算式,比较等式两边,什么不同,什么相同?通过板书整理,有意识的在生活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搭建起了桥梁。

  4、认知构建体现算法优化过程中。从刚几个情景问题中,学生能出不体会到算法多样化中存在的规律性,但这种规律有没有普遍性呢?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题。

  3盘青苹果 每盘4个

  2盘红苹果 每盘3个

  让学生的认知产生冲突,从而理解,当每份的个数相同时,才有“5个3加3个3等于8个3”这样的规律。

  5、在学生掌握了以上知识后,我又设计了书上题2这类的题目,从倍的关系上学生再一次体会乘法分配率的思想。

  6、练习巩固

  在练习中,我先设计了让学生直接计算结果,通过比较体会左右两边在计算过程的不同和结果的相同,体验到选用不同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的计算更

  快速。而接着两题的设计,便是今天所学内容的应用及拓展。探究感悟“几个几加几个几等于几个几。”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要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经历从生活问题――数学模型建构过程构建认知,也让学生从知道――体验――理解,经历具体――抽象――构建的过程。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好山好水好地方》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主题《这一方水土》中的活动一。该教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精神编写,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具有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本活动通过介绍我国不同地域的地理特点,让学生从我的家乡这一范例出发,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已经比较深入地接触了一个又一个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加深了他们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了较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了一定的是非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由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观察我国不同地域的地理特点,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发现祖国地形复杂,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美丽,激发其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说学习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分析与学情的分析,我这样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了解我国地形地貌的基本特点及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过程与方法:亲近祖国的山山水水,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活动重点:了解我国地形地貌的基本特点

  活动难点:知道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四、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认知特征,采取适合于他们的表现形式,使学生学习教材没有枯燥感、恐惧感。我运用地图、图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我国地形的特点;找一找,说一说,赞美家乡的美景;通过课前收集、课中展示,感悟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特点;开展自己喜欢的活动,让学生亲近祖国的山水,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学法

  品社学科要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生活,反应儿童的需要,强调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和其他同学合作探讨问题。因此,在本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主张学生通过自己去看、说、找、贴、颂进行有目的的交流、探究活动,从而

  获得思想的升华,了解我过地形地貌的基本特点及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五、说教学程序

  依据“以发展为主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教材为主源、以生活为主线”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观,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为:

  (一)大中国:感受祖国的山河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人的情感波动、不同体验归根到底是客观事物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新授课时,我首先给学生观看课件,在大中国这首歌的背景音乐下,引出山、水,并板书,同时展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中国地形的特点,在欣赏各地的自然风光图片的同时引导学生讨论不同地区有什么特点,在教师小结辽阔的平原土地肥沃,江南水乡河流交织、风景秀丽,导入下一环节:我们家乡在哪里?

  (二)“家乡美”:赞扬家乡美景

  品社课学文明理的过程就是让学生感受、体验、领悟的情感过程,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学生边看边思考,找出家乡的位置,然后分小组讨论并介绍自己家乡的山、水,赞美自己的家乡,明白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教师相机完成板书:好山好水好地方。

  (三)“走四方”:感悟不同的美丽

  《课程标准》指出,教育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抓住学生学习的契机,更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于是我趁热打铁,来个锦上添花,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找到的'反映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图片、

  文字资料,贴在中国地形图上。让学生从活动中真正感受并总结我国的地形特点复杂多样,整体以山地为主,地势为西高东低。各地自然环境千姿百态,既有着西部壮美的高原奇景,东部美丽富饶的平原大地,又有着南部河流交错的梦里水乡,北部千里冰封的雪域风光,不同地区、不同地形都有各自独特的美,都是好山好水好地方。如此一来,学生既可以在课堂上有互动交流的机会,也可以在激烈的知识碰撞中有所收获,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自主探究归纳学习的内容。

  (四)“祖国颂”:表达心中的祝福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童年生活的价值,尊重儿童的权利”。我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注重学生在开放式的课堂活动中的感受、体验、领悟,让其获得多元发展的机会。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开展活动:

  (1)读一读:描写我国各地区山山水水的诗歌、文章;

  (2)唱一唱:反映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歌曲;

  (3)还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

  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了祖国山水的美丽,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最后,分组展示活动成果,教师进行评价鼓励。至此,本堂课圆满结束。

  篇五:古井

  一、说教材

  《古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冀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村”的乡亲们怎样从古井里取水,又从中受到教育的事,赞美了古井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课文先写古井的位置和作用,接着写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文章的后半部分写乡亲们对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的帮助以及“古井”带给我的启发。文章感情真挚,文辞朴实,内容深刻,教学中要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课文以古井为线索,选择有关材料,表面上讲古井,实际上是赞扬具有古井那种无私奉献精神的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无私奉献的思想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读课后11个二类字,正确读写田字格中11个一类字。

  能力目标;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从古井得到的启迪,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教学难点;

  综上所述,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①学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②理解课文开头“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和结尾“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的意思。因为这两句较难理解,所以我又把它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我采用创设情景教学法,以读带讲法,品读感悟法,自读自悟法,体验文章真挚的感情,优美的`文字。这篇课文的难点就是如何把古井和人联系起来。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谈谈古井在他们心中的印象。然后抓住重点句子“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谈体会,了解古井是怎样为乡亲们提供生命的泉水,如何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最后理解“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儿女”的含义,并与课文最后一句话联系起来合成一句话,加深对整篇课文内容的理解,深化了主题,使同学们懂得做人就要像古井那样无私奉献。

  三、说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相互促进活动,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完成教学任务,我主要采用以下学法:

  1.品读法 《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这篇课文写的是故乡的一口古井,是一篇回忆故乡的文章,文字优美,故事生动而感人。我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读课文,在读中理解、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2畅谈感悟与体验法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重视阅读感受和情感体验,是《语文标准》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古井》这篇文章感情色彩浓厚。在阅读中学生肯定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 导语:有这样一个美丽而又古老的小山村,那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木,潺潺而流的小溪,勤劳而又朴实的村民在田里辛勤地劳作:耕田、插秧、收割。在村东头的大树下,有一口古老的水井,井水清凉可口,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村民。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跟随作者记忆的脚步走进他的家乡,听那口古井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想想古井古井在自己心中留下怎样的印象。

  (三)品读感悟古井与乡亲们的无私奉献精神

  1出示句子: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

  2思考:从课文当中哪些部分可以看出古井为人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

  3自读课文指名说。

  4品读第二段,学生畅谈感受和体验。

  5过渡:古井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一无所求,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无私奉献)古井把无私的爱奉献给乡亲们也陶冶着乡亲们的品格,使他们懂得应该怎样做人。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想古井是怎样陶冶乡亲们的品格的。

  6学习3、4、5段,了解乡亲们是怎样帮助两位有困难的老人,感受乡亲的善良、无私奉献。

  (四)总结升华,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1过渡:古井不仅为乡亲们提供着生命的泉水,还用它无私奉献的精神影响着人们,使他们懂得应该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所以古井被亲切的称为“一位温情的母亲”。

  2出示句子:古井像一位温情的母亲,用她的甜美的乳汁哺育着她的

  儿女。

  3学生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把这句话与课文最后一句话合成一句话。

  古井像( ),不仅( ),还( )。

  5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6布置作业:查找借物喻人的文章。老师推荐两篇:《白杨礼赞》《荔枝蜜》,再次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

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塑造人生》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个框题内容,在学习了文化影响的特点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从个体角度,学会利用文化塑造人生。它是本课知识的落脚点。同时,也为下一单元学习作准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好这堂课能进一步明确学习《文化生活》的目的意义,对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因此,该内容在第二课甚至说在全册教材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课程标准基本要求出发,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高二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拟定如下具体“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赏析优秀文化作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理解优秀文化如何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2、能力目标:结合文化塑造人生,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展现优秀文化作品带来给人们的精神享受,感受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体验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端正对文化活动的态度,体认先进文化对中华民族的巨大鼓舞作用,树立不断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远大理想,形成正确的个人发展观。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

  依据: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这是本课重要的教学目标,明确文化对人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学以致用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看,学生真正从情感上接受、认同并实践这一观点,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对于文化的意义,高二学生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有些学生甚至可以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但是要把这种认识内化为一种情感认同,从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并践行文化生活的必要性就成为要突破的难点所在。

  【教材处理】

  由于教材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原则上遵循教材的原有结构,结合我校、我市文化活动开展探究,所以对教材部分探究活动进行适当的取舍与调整。

  二、学法指导

  【学情分析】

  针对高二学生普遍具有视野开阔,思维敏锐,接受性强的特点,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综合能力,他们对文化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但这些认识都还停留在浅层次,必须引导他们全面的了解文化对个人成长有深刻的影响。因此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文化的重要性,能积极去体验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和塑造健全人格的过程,从而使自己全面发展。

  【学法指导】

  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重点理解社会主义条件下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的重要性。对于增强精神力量这个重点,主要从文化的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作用把握。用辩证的观点掌握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知识点,可从原因、表现、结果、作用综合把握。

  【学法设计】

  本堂课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以下学法:

  (1)小组合作学习法。(2)讨论法:把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加以讨论交流,达到明辨是非,提高认识。(3)赏析法。(4)实例分析法。运用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5)反思评价法。

  依据:①“教会学生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创造条件”,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教师的职责。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注重每个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觉悟的提高,反映在课堂上就是要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三、教学手段及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依据:恰当使用,会给教学带来活力,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动漫、图片资料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去解决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合作探究法。围绕本课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成长的实际、关注校园社会热点问题,组织探究活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3)明理导行法。政治教学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要教会学生“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格健全的人”。在学习中,使学生相信文化塑造人生的观点,并外化为行为。

  依据:(1)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2)学生的实际。学生经过一年多的高中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学科分析和概括能力,适合采用“探究”的教学模式和讨论的方法;学生的发现和认知活动离不开一定的情境(3)教学的实际。没有无教育的教学。要发挥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功能,坚持教书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用具与相关准备工作】

  1、班级布置:张贴两副书法作品:一本好书可以改变若干人的命运,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席勒言);“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目的:增强教室文化氛围)

  2、学生准备:学生制作有关“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格言卡;分组收集校园廉洁文化活动的相关照片资料;拟定倡议书。

  附:板书设计(教学提纲)

  二、文化塑造人生

  (一)文化丰富精神世界

  1、文化与人的关系:人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

  2、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1)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途径

  (2)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对真善美的追求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精神世界

  (二)增强精神力量

  1、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

  2、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3、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过程

  设计思路:以我校就近开展的“廉洁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为主线与切入点,从身边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提升到晋江市慈善文化的影响,从某些侧面体现出优秀文化对人全面发展的塑造作用。由点到面,从小到大,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并引导学生积极传播优秀文化,力争使学生在愉快中得到发展,在发展中获得愉快。力争突出思想政治课堂的“三性”:时代性、生活性、实践性。拟订为按“情境感知――合作探究――点拨升华――体验交流――拓展深化”的环节来开展教学。

  五、教学小结与反思

  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把教学的内容和学生身边的“校园文化”,“慈善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以小见大,由近及远,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做到了动眼看、动口议、动耳听、动脑思、动手做;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得到了加强;自主学习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立足于课堂开展探究式的教学;帮助学生理清知识思路,拓展思维,真正做一名学习的“主人”。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把握,运用多媒体手段,但又不拘泥多媒体,有板书、探究活动等;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真正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说课稿 篇8

  一、PPT情景导入:

  师:宝贝们,今天来了这么多的老师,快和老师们打个招呼吧!

  幼:老师好!

  师:森里王国里动听的声音响起来了,听(播放伴奏音乐)

  树叶宝宝也跳起了快乐的舞,(播放PPT落叶)猜一猜,会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唱歌跳舞啊?

  幼:小白兔(小白兔蹦蹦跳跳的来了)

  小青蛙(小青蛙呱呱叫着来了)

  大象(大象忽闪着耳朵来了)

  大老虎(大老虎张牙舞爪的来了)

  小鸟(小鸟轻轻的飞来了)

  狮子(嗯,有可能是它来了)

  小鸭子(小鸭子摇摇摆摆的来了)

  小猫(喵喵叫着来了)

  小狗(这也有可能哦)

  师:到底是谁呢?听(播放鸟叫声)

  幼:小鸟

  师:我们请它出来吧!(PPT)咦?它是什么颜色的?

  幼:红色的小鸟。

  师:(PPT)又飞来一只,什么颜色的?

  幼:蓝色的小鸟。

  师:他们都有个好听的名字,红色的叫叮叮,蓝色的叫咚咚,跟它俩打一下招呼。

  幼:叮叮你好!咚咚你好!

  师:这两个好朋友会发生什么事情呀!竖起小耳朵听一听,一会告诉老师哦!

  二、学唱歌曲(完整的欣赏CD歌曲)

  师:(提问)小耳朵听到了什么?

  幼:小鸟(有几只小鸟呢?)

  小鸟(小鸟坐在哪里啊?)两只小鸟坐在小树上

  小鸟(它叫什么名字啊?)

  小树(两只小鸟坐在小树上)

  叮叮(一只小鸟名字叫叮叮,另一只叫什么啊?)

  咚咚(咚咚在做什么呀!动作引导,飞走了又飞回来了。)

  师:你们的小耳朵真厉害呀!我们把听到的.连起来说一说吧。

  (带上指偶,完整有韵律的说歌词)

  把你的小手也变成叮叮、咚咚,跟着老师唱一唱吧。

  (跟钢琴唱两遍,指导语:谁飞走了,谁又飞走了,我们叫它回来了。)

  师:宝贝们,(慢慢走近孩子,蹲下)让我们用轻柔好听的声音再来唱一唱吧。(钢琴伴奏两遍)

  师:我们站起来了,一边唱一边加上你好看的动作表演表演吧!

  (播放CD音乐,完整表演唱)提示好朋友拥抱一下。

  师:你们的声音真动听,动作也很优美。

  三、游戏巩固

  师:刚才叮叮、咚咚在树林里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我们也跟着玩一玩吧。

  谁来当叮叮?当叮叮的来老师这边

  谁来当咚咚?当咚咚的站这边了。(钢琴伴奏)

  (指导语:当唱到“叮叮飞走了”,叮叮快找棵大树藏起来;

  当唱到“咚咚飞走了”,咚咚快找棵大树藏起来;)

  师:叮叮咚咚都飞走了,找不到他们了,好着急啊,叮叮、咚咚快回来吧!

  师:叮叮咚咚都回来了,好朋友拥抱一下。

  师:我们再来玩一遍吧。(钢琴伴奏)

  师:叮叮和咚咚交换一下,再玩一玩吧。(钢琴伴奏)

  师:好朋友抱一抱,叮叮咚咚你们玩得开心吗?

  幼:开心

  师:那我们去请森林王国里其它的小动物也来和我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吧!

  幼:好啊

说课稿 篇9

  《登高》选自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3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深邃的人生感悟。本诗是作者晚年流落夔州,重阳节登高远眺的感怀之作,饱含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身世的感慨。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体会作者沉郁顿挫的词风。本课计划用时1课时。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古诗文知识,但鉴赏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本节课的三维学习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品读语言,学习诗歌的鉴赏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词作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深沉的苦痛和无尽的哀思。

  教学重点:赏析语言,体悟情感。教学难点:通过意象鉴赏词作。

  中国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文化,因此,本课将采用情境教学,以情促读、以读促思的教学方法;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法、问题探究法完成学习目标。

  为实现高效课堂,课前准备多媒体、微课视频。

  本着“育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拟定以下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激趣导入,用时约3分钟

  古人云:“未见兴趣,必不乐学。”多媒体播放一段秋日悲歌的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同学们,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展现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景象,马致远的《秋思》描绘了古道西风瘦马的萧条,那么,杜甫笔下的秋日又将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顺势导入新课。

  第二环节:初读品析,用时约10分钟,分2步展开

  1.学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字词问题,我将对易读错、易写错和难理解的字词进行讲解。

  2.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我将播放一段名家范读的微课视频,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思考: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师生讨论,共同明确,本诗是作者晚年流落夔州,在祈求长寿的.重阳节登高远眺,国势艰危,身世飘零,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这位曾高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人,不禁生发无限感慨,极为沉郁。

  第三环节:精读探究,用时约20分钟,分2步展开

  1.读中悟情,深入文本。我将播放一段微课视频《诗歌中的意象》,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共描写了哪些意象?小组讨论、展示,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总结补充:这首诗前两联写景,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而颔联只选取了落木和长江,由落木联想到自身孤苦伶仃,人难免一死,而滚滚长江又摆脱了上联悲哀之调,显出豁达、开阔的意境。

  2.以情促读,探究文本。本诗的文眼是“悲”字,是什么使诗人感到“悲”呢?小组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加以分析。

  第四环节:拓展升华,课堂小结,用时约5分钟

  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通篇关目,全在一“悲”。古往今来,身世家国,荣辱人生,沉浮世态,得失人心,杜甫一肩挑起了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的千斤悲愁。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怎样的体会?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畅所欲言。

  预留3分钟,让学生回顾当堂所学。我将进行课堂巡视,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整堂课,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作用,落实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完成课前预设,促进精彩生成。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比较赏析本诗与《沁园春·长沙》的异同。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板书设计如黑板所示。课后我将及时进行总结反思。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擦黑板,道别)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小班健康说课稿04-14

小学音乐说课稿 《故乡的小路》说课稿11-02

小班常识说课稿 动物的尾巴说课稿11-03

牛津8A说课稿 Online travel说课稿11-02

高教版乐理说课稿 跳动的节奏说课稿11-03

《比尾巴》说课稿08-21

《燕子》说课稿08-23

翠鸟说课稿08-19

左右说课稿08-19

春晓说课稿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