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说课稿

时间:2022-12-13 11:49:3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精选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精选15篇)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

  一、教材内容分析:

  “我想飞”是一个从“飞行”切入的主题,其更深层的内涵是:激发孩子朦胧的渴求意向,使之升华为鲜明具体的“飞天”理想,并进行顺势引导,让孩子们的创造想像以及如何实现理想的.现实认识都获得发展。活动的重点和难点让幼儿大胆想像,激发他们想“飞”的欲望,并在想像的基础上,愿意用语言或绘画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二、幼儿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探索欲望增强,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成人进行沟通与交流,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

  三、活动目标

  通过以上活动教材内容和幼儿情况分析,结合新《纲要》精神,满足幼儿认知、能力、情感发展的需要,确定本次活动目标为:

  1、大胆想像,激发幼儿想“飞”的欲望。

  2、在想像的基础上,愿意用语言或绘画表达自己的奇思妙想。

  3、萌发探索未知事物的愿望,相信通过努力,想像会变成现实。

  四、活动准备

  为顺利达到活动目标,在活动准备方面,特作如下安排:

  1、幼儿知识经验准备:请家长和孩子共同查阅有关飞行器的知识。

  2、教具准备:为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显示飞行器的光盘、准备了孩子们绘画的纸、笔,以及展示绘画作品的展板。

  五、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分为三部分:一、我们现在这样飞;二、未来的飞行设计师;三、“我想这样飞”画展。总体设计思路以新《纲要》为指导,由浅入深,由表入里,从感官到体验到创造,使原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探究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中发展孩子们的观察力、感知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2

  设计思路:

  情感教育无论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教育中还是主题活动教育中,都应是一个不被忽视的主体,而且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重视。我们结合主题活动“下雨啦”,在使幼儿知道天气预报会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加强情感教育,我们本着如何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别人的情绪情感,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互爱、互助情感的目的,生成了综合教育活动《心情预报》。我想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并逐步引导他们的心灵更加美丽、友善。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故事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充满童趣,幼儿极易接受并产生浓厚的兴趣。以故事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活动,不仅能使幼儿增长知识和明白事理,而且能发展幼儿的听说能力。

  大班幼儿对故事尤感兴趣,特别是有他们喜欢的小动物做为主角,演绎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片段。故事《心情预报》题材新颖,构思巧妙,情节生动感人。运用天气预报的形式来引出“心情预报”,揭示了森林中各种小动物和平相处,互相关爱的一种温馨的场面,使幼儿感到亲切、温暖,并迫切地想要融入到故事当中去,并引起了幼儿想要去探索求知的欲望。

  (二)教学目标 语言故事活动的目的不仅是让幼儿听懂、理解故事情节,还要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更要让幼儿从故事中体会明白事理,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我确定本次活动的目标为:

  1、通过看看、想想、议议、编编心情预报,帮助幼儿理解和体验别人的情绪感。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互爱、互助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理解事故情节,能讲述画面内容及表达自己的心情。

  难点是: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培养互爱的情感。

  因为大班幼儿对故事活动的学习,已不仅仅是局限于听故事,已由原来的喜欢倾听故事逐渐过渡到想要加入到故事中,想要参与故事角色的行为、语言。所以通过让幼儿从有疑问到自己去分析、推理、讲述、表达等活动中,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二、说教法

  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刺激幼儿的听说能力。主要采用直观法、设置疑问法、观察想象等。并通过了看电视、画面讲述,播心情、说心情的主题活动方式,使活动流程层层有主线,体现目标和过程的整体性。

  为什么要使用以上方法呢?因为直观法是由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决定的。通过观看电视画面,让幼儿直接感受到故事中形象的人物化、灵活化。引起学习的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有助于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同时为幼儿口语讲述做充分准备;其次通过设置疑问法,引导幼儿想问题并回答问题。再次通过观察想象,让幼儿通过观察动物的心情与自己的心情实际联系到一起,使幼儿的“说心情”成为探索、发现的过程。

  三、说学法 为了使目标真正落实到孩子身上,通过以上教法,由“看电视——分析、讲述画面内容——播报心情——表现心情——情感体验”的主题活动方式,引导幼儿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始终以听说能力贯穿整过活动过程,以此来推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四、说活动准备 大电视一台;猴子玩具一只;背景图一幅;小鸟、小兔、绵羊、松鼠、梅花鹿、小鸭动物图片各一;猴子、大象、青蛙、刺猬的心情图各一幅。

  五、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谈话引题。 以聊天谈话的形式,建立一种亲切温馨的氛围,让幼儿了解天气预报的基础上提出模仿,引起模仿的兴趣。通过模仿活动,让幼儿感知“心情播报”,然后设疑引起探索欲望到揭示答案,很自然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把幼儿带故事情节当中。

  第二环节:分析、推理故事。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主体部分,通过教师的提问,结合图片,请幼儿进行大胆地猜测、想象和讲述中引发相互议论,并在议论中得到启发,活跃了思维,把故事后半部分推理讲述出来。这样做给予幼儿高度的想象空间和发言自主权,克服了以往故事活动中,只求听不求解的习惯。最后,根据幼儿推理出来的各种合理的故事情节,以设置疑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在已有情感经验上去寻求答案,初步萌发互相关爱的情感。

  第三环节:情感教育。 这是本次活动的巩固阶段。通过当主持人播送别人或自己的心情,要求幼儿必须在听懂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完成,还要求幼儿具备认真观察,并用连贯、完整的语言来表达的能力。让幼儿的兴趣再度进入高潮,逻辑性思维得到了锻炼,使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通过“看、想、表演、听、说”中思想得到了提高,关爱帮助别人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本环节中特地加入了用肢体语言来表现心情。引导幼儿通过思考,让自己的思想来驾驭自己的动作表情,尽情地把自己的心情表现出来,但这种“尽情”是有条件的,那就是动作必须让别的'小朋友看出来你表现的是哪一种心情。

  第四环节:延伸活动 这是本次活动的延伸阶段,在幼儿已经了解种心情及表现方式后,让幼儿经过观察心情栏上自己或他人的心情,在心情栏上把它画出来,让大家一起来关心和帮助心情不好的小朋友。绘画内容完整正确地进行讲述。在画之前要求幼儿先好好想一想,自己准备如何画,并让幼儿加入到所画的角色中去,以此来形成心画合一,达到巩固的目的。

  总之,本次活动将天气和心情结合起来,巧妙地将幼儿感受别人情绪与天气预报联系起来,同时设计提出问题,让幼儿投入到情景中去,更好的体验和感受。在设计此活动时,我考虑到这是个偏重语言领域的活动,于是我把幼儿的“注意听”与“大胆说”作为设计这次活动的重点,力争在问题的设计和提出上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同时,注重了语言、艺术与科学不同领域内容的整合和同领域的不同方面内容的整合以及多种活动方式的整合。活动过程中,我注意用我的语言和眼神与孩子进行交流,为他们创设了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老师的随机教育能力和指导性语言的运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我会在平时的日常教育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理论,努力使自己的摸索、实践过程缩短,以便自己不断地、迅速地得以提高。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3

  孩子是认知的主体,但作为大班的幼儿,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意识、能力还不是很强,尚处于探索的状态。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大班关于左右的说课稿,希望对老师有帮助!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数学《区别左右》,它是继中班数学《区别上下前后》又一个空间概念的认识。下面我将从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来展开我今天的说课。

  一、说活动内容:

  科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实际需要、发展能力为基础,又要根据《纲要》对科学领域目标的要求,即“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这两个教育理论的支撑使我强烈地感到:“数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静态知识的传授,而是注重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提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班幼儿对空间方位感知经验不一样,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在内容的设计上尽可能考虑到寓教于乐,让幼儿在积极的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的乐趣。

  二、说活动目标:

  《纲要》中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针对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我将从幼儿的认知、情感、能力的发展需要,拟订了以下三个目标:

  1、以自身为中心区分自己身体的左右,分清自己的左边和右边。

  2、知道站的方向变了,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

  3、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活动的重难点:

  大班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为主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其意识、能力还不是很强。因而本次活动的重点我确立为:发展幼儿空间方位的知觉和判断力; 活动难点为知道站的方向变了,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

  四、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教学成功与否的有力保障。因此本次活动我有场地准备和实物准备

  1、场地布置:在活动室的左右挂上一些东西;

  2、实物准备:红绿带子43条。

  五、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属于空间概念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次活动我采用了引导法、激趣法、赏识激励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根据教学方法的运用本节课将使用如下学法让幼儿达到学习目的:

  1、观察法:让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它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欢愉的气氛中参与、体验、感受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因此,活动中我尽可能地将学习的内容转化为游戏的形式,如在活动中我就采用与幼儿玩肢体游戏进行引入,让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有了“左”、“右”的空间概念经验。

  3、多通道参与法: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幼儿分清左右。

  六、说活动过程:

  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活动的目标要求,我把此次活动分为教学三部曲。即开始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

  (一)开始部分:谜语导入

  教师出示谜语:“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能算会写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引导幼儿说出谜底:手。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开始,我就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谜引出主题,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部分。(分四个环节完成)

  环节一分四步:第一步找出左右手 ;第二步说出左右手能干的事;第三步师幼互动游戏我说你做;第四步幼幼互动将动物进行左右摆放。

  【我从左右手入手,引导孩子知道左右手并说出右手会帮我们做很多事,如:写字、画画、拿筷子、提东西等,对左右手的掌握概念会比较容易,以此实现活动目标一,为下一环节认识身体上的左右部位做好铺垫,】

  环节二、区别身体其他左右部位。

  环节三、感知空间方位的左边和右边 。

  (以上三个环节的设计都为我的教学重点体现给予了极大的保障。)

  环节四:知道站的方向变了,左边和右边的方向也会变。

  1、幼儿改变方位后再说说自己的两边各有什么?

  2、相对站立,观察幼儿同时伸出左右手时出现的现象。

  【设计意图: 让数学来源于生活,最后又回归于生活。以此来实现我的目标二同时突破本次教学难点。】

  (三)结束部分。

  请男孩子站到老师的右手边,女孩子站到老师的左手边。跟随音乐走出教室。【结束部分其实也是一个检测部分,检测幼儿对本节课的认知水平。同时做到学以致用。】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4

  教材分析:

  自然界中充满着神奇有趣的科学现象,就拿“风”这一自然现象来说,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们会面,是孩子们从能来到户外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的现象。现在正值春天,是孩子们探索风的好季节。我们江南春天的天气,就如娃娃的脸说变就变。白天的气温很高,到了晚上却会突然刮起大风来,气温也骤降。在幼儿园,会听到大班孩子们在议论:我看见迎春花的花瓣被风吹到了地上;大风把垃圾吹得到处都是,清洁工人又要重新打扫了;今天有点冷,妈妈又给我多穿了衣服……从孩子的话中,发现“风”是孩子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追随孩子的经验和生活,就让大班孩子围绕“风”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风的奥秘”的活动。

  幼儿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有些幼儿能初步运用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但孩子有时会对事物现象凭主观臆断,缺乏科学性。希望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探索,培养幼儿对现象能进行客观描述,以事实为依据得出推理,懂得科学存在于客观事实,而不是教师的头脑之中。

  说目标:

  考虑幼儿对风的已有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制订了以下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探究和判断风的方向,并尝试制造风。

  2、初步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辨证地看待事物,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3、在活动中能和同伴能协调配合,会在合作中互相学习。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1)幼儿每日记录天气预报,并着重关注风的内容;

  (2)根据风力的不同,让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和体验用图画的形式进行记录。

  (3)请家长予以配合,和孩子事先一起收集一些关于“风”的资料和知识。

  2、物质材料的准备:

  (1)每组一块分类板

  (2)吹风机、扇子、垫板、打气筒、纸板、书、气球、风车、鸡毛、棉花、小纸船等

  (3)“笑”与“生气”的脸谱图各一张。

  3、环境资源的准备:

  选择有微风的天气。

  设计思路:

  教师在幼儿探索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孩子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关于风,幼儿无法真正了解它的形成,但是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来证明风的存在,通过实验来证明风的大小、判断风的方向,甚至可以尝试着用常见的工具制造风,使孩子真正接触自然,发现自然界的奇妙。在这个活动中,遵循幼儿自主探索的原则,设置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幼儿自主地收集信息(书、网络、实验或询问家长),让幼儿在动眼看、动嘴说、、动耳听、动手做、动脑想的过程中不断丰富、扩展有关“风”的经验,并自己想办法来解决一些问题,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习得方法。

  活动过程:

  一、自然导入,激发兴趣

  师:过几天我们就要去出游了,我知道大家都和关心天气情况。那么,谁来向大家来介绍一下这两天的天气情况呢?

  师:“偏北风2—3级”,我们从哪儿可以看出?你怎么知道有风?

  我的提问可能会使孩子回忆以往的经验会说“国旗、树叶……”这时孩子的讨论中对风的感受肯定还不充分,适时地带孩子到户外去感受风的存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风来的时候自然界有着各种奇妙的变化:花瓣迎风飞舞,池中的水会泛起波纹,彩旗会迎风招展。

  二、感受发现风力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幼儿归类、集体检查。

  在对微风进行探索的基础上,激发了孩子关注风力变化的积极性。这就自然地生成了以后的探索活动,在中级风、大风到来时,让他们自发地到户外去感受,然后将自己的体验与发现用图画、表格的.形式记录并分类。

  师:风有风级,不同的风级表示风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三、探索判断风向

  师:天气预报说今天是北风,这是什么意思?

  “用什么方法判断?”用这样的话题引发孩子的小组讨论,然后到户外活动,引导孩子用他们的方法证明风来的方向。如:观察旗杆上的国旗飘动;让孩子将羽毛、塑料球放在操场中间,让它们随风滚动……让孩子通过活动,真正明白“风真的从北边来”。

  了解风是有方向的这一特征后,鼓励孩子想办法把“风向”记录下来。就方法让孩子展开讨论:可以标汉字,也可以标箭头,记录不求精确,只要初步学习使用科学的记录方式。

  四、尝试制造风的方法

  师:(拿出风车)这些风车在活动室能玩吗?

  孩子们肯定会疑惑地说“怎么玩,没有风!”我就一句话燃烧孩子制造风的热情:“没有风不可以制造点儿风啊?”怎样制造风呢?带着这个问题,让孩子自己寻找材料,如吹风机、电风扇、扇子、气球打气筒……孩子们可以用纸板、扇子扇,把气球吹鼓后撒气……鼓励孩子用各种方式尝试制造风。虽然他们没有真正看到风的形成过程,但是我想这些生动有趣的探索活动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将具有深远意义。

  活动延伸:

  师: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制造了风,那你们喜欢风吗?为什么?

  课后通过孩子自己不断地收集信息与资料,让孩子逐步发现风能帮人类做许多事情,利用风可以发电、传播种子等等,但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我想,了解风的利与弊有助于孩子辨证地看待事物,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大班语言《我的幼儿园》。

  一、说设计意图

  《指南》中明确指出:学前语言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文学活动、讲述活动和听说游戏活动。《我的幼儿园》是一首语句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的儿童诗,是学前语言活动中高质量的文学活动的典型。

  《纲要》中要求教育工作者要能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大班幼儿好学、好问,思维积极、活跃,富有创造性,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幼儿园”是幼儿日常生活、学习、游戏的地方,他们非常熟悉,并且对幼儿园有深刻的感情。因此,我选择了语言领域诗歌《我的幼儿园》作为教育活动内容。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语言教育总目标中指出“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所表达的情感,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根据该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本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几点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歌中出现的排比句式。

  2.情感目标:能迁移生活经验,大胆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

  3.技能目标:体会长大的快乐,激发热爱幼儿园的情感。

  三、说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学习诗歌,理解诗歌含义、感受诗歌的美感。

  【分析】:语言领域强调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口语交流能力,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习惯以及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大班的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也开始萌芽。在此次活动中我利用图片呈现的方式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诗歌、感受诗歌语言美。

  2.活动难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仿编诗歌。

  【分析】教育工作者要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的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在活动中,为了突破此难点,我在幼儿熟悉诗歌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并且使用多种方式进行表达。

  四、说活动方法

  适宜的教学方法可以能够最大化发挥活动效果。学习者同时可以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同时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因此,我根据幼儿的,活动中,我利用多种教学形式,发挥幼儿学习的主体地位:

  1.教法

  (1)观察讨论法:出示直观形象的教学挂图,符合幼儿这一阶段年龄特点的思维特征,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能发散幼儿的思维,是发展幼儿言语的重要方法。观察讨论法的运用,有利于幼儿更直观地理解诗歌内容。

  (2)图片记忆法:利用图片,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结合由浅入深的问题启发幼儿积极思考。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幼儿能更容易记住诗歌相关内容,并且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诗歌的学习和创编,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

  2.学法

  (1)整体与部分相结合教学法: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文学作品也是整体的。首先,教师配乐朗诵诗歌,让幼儿对整首诗歌进行整体感知,接着分段引导幼儿深入理解诗歌每个部分,最后再请幼儿整体朗诵诗歌,符合幼儿学习经验的规律。

  (2)多感官参与法: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具有主动性的,他的活泼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本次语言活动,通过让幼儿听一听、说一说、看一看、画一画等方式,多通道、多感官参与,体会到诗歌的美感,发挥更大的创造空间。

  五、说活动准备

  为了将教育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提高幼儿的兴趣,活跃活动的气氛,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结合幼儿们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我将活动准备如下:

  经验准备:幼儿有在园内生活、活动的经验

  物质准备:幼儿园照片、自制图书、相关PPT

  六、说活动过程

  依据《纲要》、《指南》精神,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如下活动环节,力求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在互动、开放式的教育活动中可以进行愉快的自主、能动、创造地学习。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6

  我班有部分幼儿信心不足不愿意表演给别人看,特别是韵律活动中,孩子们大部分趋向模仿教师的示范,创新意识不强。

  说教材

  《采茶》是大班下学期的韵律活动,这4曲子分为四个乐句,讲述了春光明媚,采茶姑娘高高兴兴走到茶园,忙着采茶的欢快场面。音乐节奏欢快,每一句都以长音结尾,让幼儿比较容易地区分乐句。现在正是春暖花开,茶香飘逸的时期,苏州名茶“碧螺春”已家喻户晓。前两天还组织了幼儿到东山茶庄去亲自尝试了采茶、制茶、品茶的活动。为了能进一步深化这次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表达幼儿的内心体验,我选择了这个教材,让幼儿将生活化的动作向着细腻化的表达。

  说目标

  《纲要》明确地强调,丰富幼儿的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我班有部分幼儿信心不足不愿意表演给别人看,特别是韵律活动中,孩子们大部分趋向模仿教师的示范,创新意识不强。所以结合《纲要》的要求和本班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在幼儿熟悉音乐旋律和结构的基础上,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

  启发幼儿创编不同节奏、方位及幅度的采茶动作,根据图谱组成一只完整的舞蹈。

  通过活动让幼儿体验到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采茶的活动录象资料

  采茶课件一个

  茶园情景布置

  摄象机一个

  活动过程:本节课的主要步骤分为四个。

  1、看采茶活动的录象资料,讲述自己是怎么采茶的,学习采茶的基本动作。

  2、听音乐,了解音乐的性质。

  3、看图谱创编动作。

  4、拍摄录象自由表演。

  观看录象,讲述生活经验,重点学习采茶动作。

  1.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电视里是谁呀?在干什么?那你们都是怎么采茶的?请你用动作试一试。

  (这个录象资料是小朋友在采茶时拍摄的,当他们看到自己的影象后会非常高兴,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有的幼儿会说“我是两只手同时采摘的”有的说“我是左右手交替采的,一根一根放……艺术允许幼儿自由参与,自由发挥,容许参与者将自身内在信息与外在信息广泛交流,这种开放性特点给幼儿的自我表达提供了丰富而广泛的天地。

  2.学习采茶动作,将动作细腻化,体现教师的引导功能。教师除了要不断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之外,传播性内容也要把握好。所以将镜头定格在采茶姑娘的手部动作上,让幼儿观察她们是那两个手指动的,向什么方向动的,怎么动的?可以运用示范、讲解、练习的方法来学习基本动作。特别致意”凤点头“的手型和拇指、食指的曲伸节奏,接受力强的还可以提示他们通过提压手腕来夸张动作,将韵律感表现得更优美、柔和,协调性差的就将手关节动起来就行了。

  熟悉音乐,了解音乐性质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名字就叫《采茶》想听吗?让幼儿对音乐有一个初步、完整的感知。

  3.听了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根据幼儿的回答总结:听了这首曲子就能想到茶园里非常热闹,有的托起茶篓,幼儿忙着采茶,有的寻找茶叶忙碌得很。通过提问总结将抽象的音乐,情景化、具体化,有利于幼儿有内容有动作可表达,而不是空洞的,将音乐于生活经验相结合,儿发展规律中的”建构性“原则。

  仔细听曲子的`节拍,并用基本动作打拍,

  在幼儿创编动作的基础上,尝试采用采茶的动作打拍,将基本动作的训练渗透在其中,要求手指曲伸的节奏、速度与音乐相吻合,根据把握的程度来限制练习的遍数。

  4、区分乐句,了解节奏谱

  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我把抽象的音乐、节奏用具体的画面来表示,既降低了接受新事物的难度,又有利于表述,提问:

  |1、听一听,看一看这首曲子有几个乐句,(出示四根茶枝)小朋友就说有四句。

  2、根据节奏谱打拍(让幼儿在复习动作的过程中熟悉图谱的作用、变化)

  3、谁来说说为什么有的地方会冒一个芽?有的地方会冒两个芽?(根据音乐幼儿会说快慢不同)总结:原来这四句中第二句最快,其他三句的速度是一样的。

  出示图谱,创编舞蹈动作,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提问:

  1今天我们要编个采茶舞,那快的地方用什么动作表示,慢的地方用什么动作表示,(让幼儿根据冒芽数量的变化,结合音乐来感受到乐曲旋律的变化,引导到动作、情绪上的不同。请小朋友自己根据音乐动一动,并且个别幼儿示范,体现幼幼互动的原则。最后总结,节奏快的地方采茶的速度要快,手甩的范围要小些,否则来不及。

  出示一片高低、疏密不同的采摘画面,认识图标,创编有序的动作。

  1、请你们看看学一学这些阿姨是怎么擦小哈的,为什么这样采,通过画面的不同,激发幼儿在不同方位创编动作。有的会说在采矮一些的茶树时要蹲一些的弯着腰,在高好的地方还要踮着脚,太高了需要用搭勾把它拉下来,幼儿长的少需要挑开数值找一找,有的还戴了草帽,幼儿在卷衣袖……根据幼儿说的形象出示图标,让幼儿了解图标的含义,将幼儿的认识转换成长时间的保留没,广泛了创编的素材,缩小了动作同化趋向模仿的可能性。

  2、幼儿知道舞蹈的创编步骤,一师幼互动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幼儿自由选择图标并表演,用摄象机拍摄。能力弱的可以编一二句,然后几个人组合,幼幼互动体现合作的快乐。

  请部分幼儿讲解自己是怎么排列图标的,并表演,带领大家一起跳。

  (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意,肯定和接纳他们的独特审美的表现方式,分享他们的创造快乐。)

  播放录象将幼儿的情绪提升到了高潮,那些平时不愿意表现的孩子看到,自己也能优美的表演以后,增强了信心,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指出舞蹈中的不足,提出新的要求,如表情、节奏上的把握,同伴间太挤等。

  为了让活动的激情继续,在教学手段上就要带给幼儿一种新鲜感,在提出舞蹈要求后提供一个场景、道具等让幼儿在情景中体验劳动的快乐,激发了孩子的表演欲望,而且通过场景有机的布置。有效地控制了同伴的碰撞。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7

  一、说教材

  在日常生活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方式,他们活泼,对此非常感兴趣,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接受能力想吻合,以引导幼儿向最近发展区发展。大班幼儿的认识水平在不断提高,且处于语言迅猛发展时期,但对数量词的掌握、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为了顺应幼儿的发展需要,我想通过幼儿最喜欢的游戏,让幼儿在掌握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数量词,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根据纲要中的语言领域目标要求及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通过语言智力游戏提高幼儿对学习数量词的兴趣。

  2、提高幼儿在活动中快速倾听和应答的能力。

  3、引导幼儿练习正确使用数量词。

  这三个目标蕴涵了语言能力的培养,知识经验的`获得,体现了目标的综合性和层次性,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通过语言智力游戏,提高幼儿对学习数量词的兴趣上,”从第一、四环节的逐步深入,将知识进行迁移,将重点逐渐攻破,活动将难点定在“正确使用数量词,”从以下几点突破:

  1、让幼儿参观“物品展览馆”,讨论图片上物品名称。

  2、做游戏“玩转盘”“造火车”

  为了完成本次活动目标,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准备:

  (一)、环境创设与区域活动相结合

  为了让幼儿不再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而转为主动吸收,我整合了区域活动,根据教育目标,有机渗透教育内容,使幼儿获得更多更有益的知识经验,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发发展,因此,我在区域中准备了:美工区:投放白纸、彩笔。阅读区:投放数量不等的物品名称的图片。

  (二)、知识经验准备:

  利用各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丰富词汇和生活经验。

  (三)、物质准备:

  1、老师、幼儿、家长共同搜集各种物品名称图片布置一个“物品展览馆”

  2、转盘,上面贴有各种数量不等的物品名称图片

  3、各种数量不等的物品名称图片反贴在黑板上。

  这些准备,一是丰富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幼儿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便于幼儿在和同伴讨论中大胆、自主、快乐的交流,二是能在活动中突破难点,便于幼儿理解。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本次活动教师除了和幼儿一起准备丰富的活动材料外,还挖掘此游戏的活动价值,采用游戏组织教学,运用了观察法、游戏法、讨论法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我变以往教师说教的传统形式为以幼儿为主体教师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游戏的方式贯穿活动始终,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习得经验,真正体现玩中学、学中乐。

  在活动过程中,我渗透了多元智能理念,将各领域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如:在语言领域中渗透社会领域内容,感受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在玩转盘和造火车游戏中让幼儿感受数量的概念,在音乐游戏开火车中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

  三、说学法

  幼儿是学习的主人,以幼儿为主体,创设适宜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次活动采用游戏操作法、观察法、讨论法,让幼儿在看看、说说、听听的过程中学习更多的数量词。

  四、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6分种)

  带幼儿参观“物品展览馆”,启发幼儿相互讨论,图片上都有什么?

  此环节中,教师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同伴之间交流,体验交流的乐趣,在交流中获得新的知识。

  (二)、游戏:玩转盘(8分钟)

  转盘上是一些图片、上面分别画着数量不等的苹果、书本、眼镜、尺子、树、电视机等物品,幼儿自己将转盘的指针转起来,指针指到哪张图片,幼儿就说出它的名称并在前面加上数目和单位,如:一辆汽车等。

  此环节让幼儿分组进行,每组一个转盘,尽量让每个孩子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参与活动,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三)、游戏:造火车(8分钟)

  一名幼儿做“火车头”,“火车头”拍手念儿歌“嗨嗨,我的火车就要开”小朋友就问“哪里开?”

  火车头回答“***小朋友那里开”,被“火车头”点到名字的幼儿到黑板前翻一张图片并快速说出图片上的物品,前面要加上数量和单位,如:五头牛等,说对的幼儿站在“火车头”后做一节车厢,说错了,坐回座位,“火车头”重新寻找车厢。

  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正确运用数量词,并提高幼儿在活动中快速倾听和应答的能力。

  (四)、听游戏音乐“开火车”(3分钟)

  幼儿随音乐自由组成几节火车做动作,并随音乐将火车开出活动室。

  五、说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准确运用数量词。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8

  幼儿大班语言活动说课稿《小兔子开铺子》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朗诵儿歌,并能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表演。

  2、能正确掌握儿歌中出现的一些量词,并在游戏中学习接触新的量词,练习完整讲述。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会说儿歌。

  活动难点:能说准量词。

  【活动准备】

  1、售货厅,儿歌中所需的用品以及其他一些物品

  2、兔子头饰一个猴子头饰五个

  3、儿歌录音磁带一份

  【活动过程】

  一、 情景表演,幼儿熟悉儿歌内容

  读白:在一座大森林里,小兔子开了一家铺子。(边说边拉开帷幕,幼儿看见的是小兔子在铺子里。)

  小兔子:小朋友们好,我是小兔子,今天新开了一家铺子,欢迎大家光临。

  (师出场):哇!小兔子家开了铺子,老师带大家去看一看,铺子里有些什么东西。(转身向兔子,指着袜子)这是什么东西?一共有多少?(请幼儿回答,学习正确使用量词:三双袜子) (再指着一排瓶子)这一排是什么?共有几个?(请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练习:四个瓶子) (教师转身对兔子)小兔子,这桌子也卖吗?

  兔子:卖,当然卖咯!

  师:哎,我看这桌子挺好的,小朋友们看看铺子里有几张桌子?(指导幼儿正确运用量词:张)

  (师拿起两把塑料的椅子)你们看漂亮吗?我们来数数一共有多少,然后告诉大家。(指导幼儿学习用“把”这个量词)

  师:还有些什么?(老师寻找别的东西,突然发现)瞧,这些帽子可真多,有大有小,有白的有花的,一共几顶,我们来数数。一顶、两顶、三顶、四顶、五顶,一共五顶帽子。(幼儿练习顶这个量词)这里的东西可真多呀!

  (突然来了五只小猴子) 之一:小兔子,我要买五顶帽子。小兔子:啊?是几顶?我没听清楚。

  师:小朋友,小猴子要买多少帽子,告诉小兔子。(幼儿齐答:五顶帽子)

  之二:小兔子,我要买四个瓶子。

  之三:小兔子,我要买一张桌子。(老师帮小猴抬下)

  之四:小兔子,我要买三双袜子。

  之五:小兔子,我要买二把椅子。

  小兔子:我的东西卖完了,明天再来开铺子。(拉上帷幕)

  二、 引出儿歌

  1、随着拉上帷幕的同时播放录音磁带,第一遍欣赏儿歌。 (主要集中幼儿注意力) 师:是谁把刚才的是编成了这么好听的儿歌?他到底编的对不对,我请小朋友再仔细听一遍。

  2、第二遍欣赏儿歌

  3、理解儿歌内容

  (1) 是谁在森林里开了一家铺子?(幼儿完整讲述)

  (2) 铺子里有些什么东西?(要求正确运用量词)

  (3) 东西被谁买完了?小兔子怎么说的?

  三、 幼儿学念儿歌

  1、 放慢速度,幼儿跟老师一起念一遍。

  2、 提示要求,会的小朋友念响点,不会的.轻轻念。

  3、 分组练习,加快速度。

  四、 游戏

  1、 教师指导幼儿游戏,出示一些儿歌中没有的物品,引导幼儿用“我要买XX的”句式,并能正确使用量词来参加活动,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如果有幼儿没有正确运用量词,可以请其他幼儿帮助他。

  师:“小朋友们都会念这首儿歌了,你们会不会买东西呀?好,小兔子的铺子又要开了,如果你能像小猴子一样,说清楚你要买什么?小兔子就会卖给你。”

  2、 游戏扩展:开放幼儿的活动空间,增加互动。

  兔子:“今天的生意好极了,我的货这么快就卖光了。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9

  【活动目标】

  通过对各种物品的尝试,培养对幼儿的探索精神。

  感知动画片中的各种声音,学习用自然物所发出的音响为动画片配音效。

  【活动准备】

  木偶架、各种废旧材料、动画片段

  【活动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引发探讨

  师:“我知道你们都喜欢动画片,今天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好吗?”、“你在动画片里听到了哪些声音?”、“这次动画片和上次有什么不一样?你喜欢哪次播放的动画片?”

  二、探索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模拟动画片中的声音

  1、引发探讨,尝试配音。

  师:“动画片没有声音真没趣,我今天想让你们做小小配音师,给没有声音的动画片来配音,愿意吗?”

  师:“那你们想怎么给动画片配音呢?”

  小朋友们会积极的.回答。

  师:“你们的方法真多,今天我就为你们准备了很多材料,你们可以用这些材料来给动画片配音,看看谁配的最好?我这里有四部动画片,你可以找几个好朋友朋友组成一组,选择其中的一部动画来配音,然后把你们选择的配音材料和声音都画在记录纸上。”

  2、个体操作探索

  幼儿自选各种材料进行探索,或与同伴自由组合一块探索交流,(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启发幼儿猜想、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方法模拟动画片中的声音。)并将发现简洁地画在记录卡相应事物的下面。

  三、模拟表演,体验成功

  以小组为单位自选动画片中的场景和最佳材料与方法,依次随教师的旁白进行模拟配音表演。

  1、这两组小朋友表演的是同一个动画片,你们喜欢谁的?为什么?

  2、猜猜他们记录的是哪一个动画片?你怎么知道的?

  3、你觉得他们的表演还需要有什么改进的地方吗?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最近几天:孩子们时常把报纸带到班级中,剪下重要的新闻贴在墙上,剩下的废旧报纸就堆放在一边。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我惊奇地发现,小朋友们玩起了那堆废旧报纸,有的用报纸折飞机,有的把报纸撕成碎片,还有的用报纸团成球。在成人眼中不起眼的废旧报纸却成了孩子的宝贝。因此,我开始有目的地观察孩子的反应,发现在后来的活动中孩子们对于报纸的玩法比较局限,但是兴趣依旧浓厚。新《纲要》指出:幼儿是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活动内容必须与幼儿兴趣、需要及接受能力相吻合。我想,作为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原有经验,引导幼儿走向最近发展区。由此产生了大班综合活动——《有趣的报纸》。

  二、说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我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能尝试多种废旧报纸再利用的办法。

  2、增强爱惜报纸、保护环境的意识。

  以上制定的活动目标贯彻了新纲要的精神: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倡导自主的学习,注重能力的培养,促进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

  三、说活动准备

  活动准备是为了完成具体活动目标服务的,同时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来获得发展的。活动准备必须与目标、活动主体的能力、兴趣、需要等想适应,所以我既进行了物质准备:新、旧报纸许多,胶水,剪刀,水彩笔,白纸等,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听读过报纸、剪报的经验。

  四、说重、难点

  重点: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

  难点:想方设法利用废旧报纸做成各种东西。

  如何突破重点?我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资源,丰富有关报纸的知识和阅读报纸的'经验,再进行集体讨论、交流,积极有效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如何突破难点?我注重营造宽松的活动氛围,运用表扬鼓励、榜样示范、个别指导等方式,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引导幼儿人人动手,大胆尝试,让他们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五:说活动过程:

  1、通过交流已有的经验,初步感受报纸的用途。

  教师出示一张报纸,提问:

  (1)这是什么?

  (2)你在哪里见过?

  (3)你见过哪些报纸?你家里的谁最喜欢看这种报纸?为什么?

  (4)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都喜欢看报纸?

  教师小结:报纸的用途可真大,报纸上有新闻,它让我们了解国内外的大事;报纸上有知识,它可以帮助我们学到更多的本领;报纸有广告,它让我们了解最新的信息。

  (活动开始通过出示实物,直接进入主题,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考虑到幼儿对报纸的认识有限,特意提出了比较贴近幼儿的问题:你家里的谁最喜欢看报纸?为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也就是为下一个问题作铺垫。在幼儿各抒己见后老师进行了总结概括,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

  2、听故事《报纸的烦恼》,感知报纸的不同情绪。(主要教法:故事教学法)

  (1)师:报纸真好,能给我们带来那么多好处,请听故事《报纸的烦恼》。

  (2)幼儿欣赏故事表演《报纸的烦恼》,充分体会报纸的情绪。

  (为了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充分体会报纸的不同情绪,故设计了报纸这一生动的形象,给幼儿一种直观的印象,再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故事情节,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

  (1)报纸最喜欢谁来拿它?最不喜欢谁来拿它?为什么?

  (2)小朋友该向谁学习?如果你有一张报纸,你该怎样对待它?

  教师教育幼儿:看完的旧报纸也要好好利用,不能扔掉。

  (这一环节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让幼儿懂得该怎样对待废旧报纸,以引出下一环节。)

  4、尝试操作,能想方设法利用旧报纸。

  ( 1 )先引导幼儿讨论:用旧报纸可以做些什么呢?

  ( 2 )幼儿自由操作、创造。师:今天,请各位小组将收集的信息变成一份小报,要求图文并茂且给小报取一个名字。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报最有特点。”

  (3)、小组设计编制小报:请小组成员拟订方案。请幼儿分工合作制作小报。

  (4)、交流小报内容:请幼儿欣赏个小组设计的小报。请幼儿夸夸其他小组小报的特点。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先通过让幼儿自己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尝试。只要是幼儿自己尝试操作的、创造的,老师就会给予肯定。其中教师还很注重幼儿的合作,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倡导的是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化儿童学习方式。)

  5、组织幼儿用旧报纸玩游戏。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1

  一、 设计意图、说教材

  磁铁,作为幼儿科学教育领域的内容之一,历来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孩子们的喜爱,几乎所有的教材中都将探讨磁铁吸引贴这一基本特性作为研究的重点。因此,幼儿对“磁铁吸引铁”的基本特性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已经有所了解,但是这一基本特性却远远不能满足大班的孩子对于科学探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的要求。所以,我开展了这节以探究磁铁其他特性为目地的科学探索课,目地就是培养幼儿科学的态度、精神、品质,使他们成为主动的学习者。

  二、活动目标

  根据以上设计意图,结合大班年龄段幼儿积极探究的特点,确立本次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运用各种感官集中观察、体验磁铁的磁性及磁铁的用途;

  (二)、能力目标:、学习通过预测、实验的方法探索磁铁的各种特性(两极性、穿透性、磁化性、磁力大小等)。

  (三)、情感目标:培养乐于探究的品质,体验探索的乐趣 。

  根据目标及幼儿特点,将重难点定位于:

  学习通过预测、实验的方法探索磁铁的各种特性(两极性、穿透性、磁化性、磁力大小)。

  三、 活动准备

  (一)、经验准备

  完成一次教育不是一节课、一个活动就可以了,而是与其前延后续密不可分,所以作了如下经验准备:

  在活动前让孩子明确“任务”,请孩子猜想“磁铁有什么本领?”并将自己的猜想画在记录纸上表述自己猜想的理由。孩子将磁铁和记录纸带回到家中进行观察试验并记录。为了保证孩子的探究是自主的,教师提醒家长尊重孩子的猜想和发现。开展活动前将孩子们玩磁铁的记录张贴在主题墙上请幼儿介绍,为活动向深度、广度发展打下基础。

  (二)、物质准备

  学习的最大动力就是对所准备材料有兴趣,做了如下丰富的准备工作:小动物图案若干 (背面粘着铁制品或不是铁制品的物体)、纸板、大小标记纸若干、彩笔若干,大小磁铁若干、有标记的.磁铁若干、回形针、螺丝、碎纸、棉花、塑料、玻璃、木头、水、沙盒、铁制品、陶瓷、毛巾等

  四、 教法学法

  在活动设计中运用先预测后实验、先试验后总结的尝试性原则组织教学,先预测可能性——充分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后实验——让幼儿通过看一看、试一试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试验后再总结——是教师给予幼儿操作者的正确指导、启发、评价与鼓励。

  五、 活动过程

  根据幼儿经验准备的结果(在家中观察记录的结果),教师从中发现幼儿记录中反应的问题,根据幼儿在试验中的认知情况和活动目标设计活动内容、准备材料。活动时让孩子自己动手实验,亲手验证猜测结果并记录下来——让幼儿在完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学习。根据以上思路将本节课设计如下:

  分为三步:

  ( 一 ):激发探究欲望、了解磁铁基本性质;

  ( 二 ):先猜想后动手实验,验证猜测的结果;

  ( 三 ):展延拓伸,探索磁铁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详案如下:

  出示磁铁、海洋背景画和小动物(背面粘有铁制品和非铁制品),向孩子介绍:我有一幅神奇的画,我想让画中的小动物动起来。请利用老师给的工具让小动物动起来。(邀请孩子观察、使用工具,利用磁铁让小动物动起来)

  引导孩子回答磁铁能吸引铁制品

  可是有一条小鱼却不肯动,小朋友发现了么?为什么有的小动物能动,有的却不能动?

  引导孩子观察鱼的背面有什么不同(铁制品和非铁制品)强调:非铁质的金属不能被磁铁吸引。

  小结:让孩子根据已有的经验总结铁质东西能被磁铁吸引,非铁质的东西不能被吸引。

  (二)、先猜想后动手实验,探究磁铁的其他特性,验证猜测的结果;

  让孩子自由发言、讨论、猜测磁铁的其他特性,由于孩子们在家中已经进行猜测和实验,因此这一部分就较容易向预设方向展开(在磁铁各个磁性特征和日常应用等方面,都会产生有深度和广度的见解)。根据幼儿的猜测方向和结果在大标记纸上做结果,用实验验证猜测的结果并记录,自主选择材料和伙伴做实验:

  1、磁铁的两极性

  材料:标有n级、s级的磁铁若干、笔、记录纸等

  2、磁铁力量的大小

  材料:回形针 、大小不同的磁铁、笔、记录纸等

  3、磁铁的穿透性

  材料:磁铁,若干纸板、木头、塑料、石头、沙盒、水杯、回形针、笔记录纸等

  4、磁铁的磁化性

  材料: 磁铁 、回形针、不带磁性的铁制品、笔、记录纸等

  根据实验和记录结果 验证猜测结果 并做大标记(在全体孩子面前做,方便总结磁铁特性)和小标记(将孩子的标记展示以便鼓励他继续探索)

  和全体孩子一起根据大小标记总结磁铁的各种特性。

  (三)、拓展延伸

  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磁铁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交待任务:磁铁能帮助我们做什么事情?请小朋友将所观察到的内容做成图片带来,我们一起分享。

  六、 活动延伸

  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磁铁的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将小朋友搜集的图片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探讨这些图片中的内容分别应用了磁铁的那些特性。对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提高。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2

  一、教学背景分析

  ㈠说教材:《汉语拼音h》,本课包括两部分的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由图画引出声母h的发音和字形。。第二部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学习儿歌。

  ㈡说幼儿:我班共有28名幼儿,有些上过中班,有些未上过中班,部分儿童能够认读声母h,普遍对于声母的发音的方法掌握不够好,有的字母书写不规范,因此针对幼儿的学情,我将在教学设计中给出相应的对策,来帮助幼儿来进行矫正。

  二、教学目标制定

  (1)知识目标:让幼儿掌握声母h的正确读音。

  (2)技能目标:能用标准的占格正确书写h,。

  (3)情感目标:让幼儿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收获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重点:掌握h的发音难点:能用标准的占格正确书写h教具准备:拼音h的卡片,图片,。

  三、说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

  (一)教学流程围绕以上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幼儿的学情,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

  1、律动{小白小白上楼梯……}

  2、借助情景图引出字母3、通过教师示范,幼儿模仿的形式认读字母。

  4、利用标音标图利于记忆的特点,识记字母。

  5、利用“语境歌”巩固字母的认读。

  6、通过描红练习,帮助幼儿学会书写h。

  7、游戏激趣,巩固拼读。

  (二)、说教法和学法

  1、寓教于乐,趣味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实施建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应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根据这一要求和学前班小朋友活泼好动,易于接受直观,生动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努力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将抽象枯燥的汉语拼音同有趣的游戏、儿歌、故事、比赛等结合起来,把幼儿带入一个“有声有色”的拼音乐园中去学习,如:在课堂上让幼儿开火车拼读音节,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寓教于乐,使拼音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充满吸引力。

  2、幼儿主体,先扶后放。

  幼儿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幼儿,让幼儿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我力求做到:要扶的扶,要放的放。采用“先扶后放”,逐步放手的方法,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自主探究新知识,如:在教学与单韵母拼读的.时候,我先领着幼儿读,当幼儿基本掌握发音方法后,我通过“当当小老师”的形式鼓励幼儿来领读,这不仅让幼儿潜能得到发挥,让他们的自信得到飞扬,而且他们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加激起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

  3、联系生活,学会应用。

  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从言语实践中来,又回到言语实践中去的过程,在教学中,我努力为幼儿创设一种语言环境,让幼儿在具体的语言情景中学习音节,如:当学完了声母相应的音节后,让幼儿用这些音节组词,造句,还通过读儿歌帮他们进行巩固强化,通过调动多种感官,再现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将所学新知识与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幼儿的头脑中建立起一座抽象汉语拼音符号与具体事物之间的桥梁。这样他们才会学得更主动、更快乐、更有信心。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3

  各位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语言活动《春天》。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说说这节活动。

  第一个方面,说教材

  教材分析:《春天》这篇是个运用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把春天的景物写活了,让小朋友在学习这篇诗歌的同时感受到了春天特有的气息。他把春天比喻成了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通过一段段的描述给小朋友看春天为什么是彩色的,会笑的和会唱的。诗歌语句生动活泼,符合大班的年龄特点。

  学情分析:打扮小朋友抽象逻辑思维正在发展,这篇诗歌则采用了一系列的修辞手法来告知小朋友。让小朋友在脑海中获得概念,再体验到了诗歌中的情感,鲜活得把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在小朋友面前。

  第二方面,说目标

  《纲要》指出要让小朋友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指体验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方式表达出来。所以我从技能,知识,情感三方面来提出以下目标。

  1.学习诗歌朗诵,并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技能)

  2.初步感知诗歌,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知识)

  3.通过诗歌的学习,升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情感)

  其中重点是:学习诗歌朗诵,并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难点是初步感知诗歌,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第三个方面,说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事先画好的三本书封面上画好标记,彩色笔,关于散文内容的图片

  2.精神准备:陪小朋友看过春天的景色

  3.教学方法:在这里我将用到提问法,画图法,视听讲结合法来进行以下活动。

  第四个方面:说活动过程

  1.引出春天的话题(采用提问法来引起小朋友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

  (春天)

  师:“小朋友们在春天里看到了什么?”

  师:“你们觉得春天是什么样的呀?”

  (小朋友讲一些在春天讲过的东西,如花、小鸟、嫩芽等,再讲春天对于自己的感受)

  师:“你们觉得春天像什么呀?”

  (小朋友抒发自己的想象,讲自己觉得春天像什么如花布等)

  2.引出诗歌(这部分采用视听讲结合法)

  师:“老师这里有一篇好听的诗歌名叫《春天》,它觉得春天像一样东西,我们来看看它觉得春天像什么?”

  (教师讲一遍诗歌)

  讲完后提问

  师:“诗歌中说春天像什么呀?”

  (像一本书)

  师:“你们听到了春天像什么羊的书呀?”

  (彩色的书,会笑的书,会唱的书)教师把三本书拿出来,不翻开。

  师:“我们再来听一下书中有些什么东西?”(教师再次朗诵诗歌)

  小朋友讲自己听到的东西教师按照顺序来将图片贴到对应的书上。

  师:“小朋友们再想想看春天还有什么东西是彩色的?”

  (还有绿的莲叶,粉的莲花,黄的菜花等)

  师:“小朋友们再想想看春天还有什么东西会笑呀?”

  (小青蛙会笑,小燕子会笑)

  师:“小朋友们再想想看春天还有什么东西会唱歌呀?”

  (春风会唱歌,小溪会唱歌)

  小朋友回答教师用彩色笔在书上面用简笔画画上图画

  3.小朋友学习朗诵

  师:“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来朗诵这首好听的诗歌。师:“

  (教师放慢朗诵的速度让小朋友能跟上速度)

  小朋友自己看着图片朗诵

  师:“现在老师不读了,请小朋友们自己看着书把它朗诵出来。”

  教师帮小朋友翻书,小朋友看着书朗诵。

  (全班朗诵完后可以叫几个小朋友上来朗诵)

  4.最后:师:“我们大家可以去外面找找看在春天还有什么东西我们没发现师。”

  第五个方面,说课后延伸

  可以讲诗歌朗诵给爸爸妈妈听

  将书放在图书角供课后翻阅。

  以上就是我对这篇诗歌的理解和做法,谢谢!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4

  一、说教材

  《冬天在哪里》是来源于幼儿生活的教材。一年四季,交替变换,孩子在春夏秋冬的循环往复中渐渐地长大,他们感受着周围生活环境及自然变化的规律,新纲要提出:“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的对象”。《冬天在哪里》是以幼儿身边的事物,用一种孩子能积极参与的寻找方式,来让幼儿了解自然界的变化,进一步加深并感知冬天的特征。

  二、说本班幼儿的特点

  大班幼儿探究欲望强,生活经验越来越丰富,他们能较好地运用语言与同伴及成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并乐意表达自己对某一现象的认识和情感。本班幼儿思维活跃,且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他们平时关注身边环境的变化,每天轮流做值日生记录天气与气温,孩子们对冬天有一定的认识基础,因此在我班开展《冬天在哪里》这一活动,幼儿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活动中,孩子们将对冬天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和提高。

  三、说活动的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冬天的主要特点,体验发现的乐趣

  难点:对感知的内容用流畅的语言表达,并学习用概括性的语言对冬天的景象进行初步总结,在活动中利用图片,散文和有趣的游戏通过视觉、听觉的冲击和享受,来开发幼儿思维,促进幼儿拓展词汇,从而突破活动的重难点部分。

  四、说活动目标

  新纲要中明确提出:“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因此目标应注意全面性,它包括情感、态度、能力、技能等方面,促进幼儿主动和谐发展,本活动中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学会寻找并感知冬天的主要特征,初步体验观察发现的乐趣。

  2、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冬景,并初步学习对某一事物和现象进行总结。用画笔描绘自己认识的冬天。

  3、培养幼儿不怕寒冷,战胜困难的优良品质

  目标一渗透了认知和情感内容,使孩子愿意并积极地投入到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去。目标二是能力目标,这里鼓励幼儿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习对某一事物用语言描述并概括的能力。发挥想象,发展幼儿绘画技能。目标三是社会性目标,培养幼儿一种优良的品质。

  五、活动准备

  平时,我要求孩子在来园的路上,或者休息日去公园玩时,观察路边的树,花园里的花草有什么变化,人们的服饰、平时的生活随着季节的`变化又有哪些变化,给孩子一些冬天的初步认识,为本次活动作好铺垫。

  1、入冬后,鼓励幼儿观察自然界的变化(包括自然风景、人们的服饰等)

  2、有关冬天里人们的生活图片;

  3、课件:散文《冬天》

  4、纸、笔等作画工具

  六、说教法

  (一)、谈话法

  以平等地进行交谈的方式开展活动,既可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拉近教师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久而久之,便可以形成一种宽松的语言氛围。我认为,谈话法是一种直接且能有效把握幼儿心理的方法。

  (二)、欣赏法

  利用课件,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冬天,生动的图片加上优美的音乐,使孩子得到视觉上的冲击和听觉上的享受,借助图片和课件,拓展了幼儿的原有经验,丰富了孩子的语言。

  (三)、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儿感兴趣的形式,他们可以把自己的想象,以及对事物的理解通过材料充分表现出来,进行自我意识的实现,也是幼儿与同伴交流、合作的平台。

  七、说教学过程

  (一)、引题

  以提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引题,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来幼儿园的路途中观察到的冬天的景象。让幼儿充分表达自己对冬天的认识。(马路两旁的树叶都落了,有些树干用草包起来保暖,人们穿棉衣,戴帽子、手套、口罩、围巾等;北风呼呼吹,吹在脸上身上感觉到冷等等)

  (二)、寻找冬天

  1、组织孩子在幼儿园里找冬天,老师说:冬天也把秘密悄悄地藏在幼儿园里了,你找到了吗?师生共同在幼儿园里寻找冬天里的变化,并说出发现:小草枯黄了;落叶树的叶子都掉了,光秃秃的;太阳光没有照射到的地方冷;小朋友们都穿上了棉衣等等。

  2、在冬天里,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结合图片,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发挥想象,鼓励幼儿用流畅的语言进行表述。(比如:人们取暖,锻炼等,教育幼儿不怕寒冷,培养幼儿战胜困难的优良品质)

  (三)、欣赏课件:散文《冬天》

  1、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幼儿身临其境,优美的文字和音乐,不仅能让幼儿加深对冬天的感受,还能激发其观察的兴趣。

  2、学习用概括性的语言对冬天的景象进行总结。

  (四)、幼儿操作活动

  幼儿操作活动可作为活动的延伸部分。幼儿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也是充分体现其主体地位的活动形式。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15

  一、说设计意图

  普洱民族文化多元丰富,是云南的独有民族之一,而我所实习的幼儿园就在普洱西盟自治县,每年4月16-18日普洱西盟县自治县都举办木鼓节。合理地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挖掘本地的优秀民族文化艺术,将其融合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丰富幼儿的认知,从而使幼儿逐渐对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我所在实习幼儿园一直尝试研究的园本科研课题内容。“木鼓舞”是从人民祭祀、生活、生产劳动中演变出来的,是普洱西盟文化中一块瑰宝,咚咚的木鼓声和不时的高吭歌声、欢呼声,伴着充满激情的舞蹈,强烈地表现了人民纯朴的乡土情感和执着追求的民族精神。舞蹈节奏强烈有力,声响浑厚高亢,非常热烈而具有感染力,能激发孩子参与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我从最具特色的木鼓舞第三段“敲木鼓”中提炼出适合大班幼儿学习的内容,试图通过与“敲木鼓”的接触,让孩子在热烈、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木鼓舞的艺术魅力。

  二、说活动的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因此,整个活动都是在以幼儿前期对民俗风情、木鼓舞的产生背景以及表现风格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新纲要》强调指出“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发挥艺术的情感教育功能,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以及本班幼儿实际情况,我从认知、情感、能力方面设计了适宜的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木鼓舞中相互配合,合作舞蹈的快乐,进而产生对身边民族文化的喜爱之情。

  2、技能目标:初步学习木鼓舞---敲木鼓的典型敲打法,鼓励幼儿大胆运用肢体动作表现敲木鼓,尝试舞蹈创编。

  3、知识目标:复习运用舞蹈以甩手、走步和跺脚为主的基本舞步。

  三、说活动重点和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木鼓舞---敲木鼓的典型敲打法。

  活动难点:能结合节奏谱,准确的进行敲打并有所创新。

  四、说活动准备定下目标后,我做了如下的精心准备:

  1、经验准备:

  ①已观看了影像《西盟佤山》,初步了解西盟人民的生活习俗,了解木鼓的作用。

  ②已学会舞蹈以甩手、走步和跺脚为主的基本舞步。

  2、物质方面

  ①和幼儿人数相当的自制小型木鼓与鼓槌;

  ②音乐《阿佤人民唱新歌》、《加林赛》;

  ③图谱一张;

  ④牛头贴画若干

  五、说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新《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教师要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幼儿,时时有教育,以互动的、开放的、研究的'理念,让幼儿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我运用了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在活动中以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为幼儿搭建了一个自我表现,自我创新的舞台,让孩子们通过发现、欣赏、探索、创新,从而获得成就感。在潜移默化中使幼儿的节奏感、乐感、表演及自由创编能力相应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舞蹈艺术的憧憬和热爱!本次活动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示范法:是根据舞蹈的难易,幼儿接受水平及教学阶段目的的不同,我采用完整示范和局部示范。示范前对幼儿提出要求,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模仿。

  2、练习法:是指幼儿亲身参加到舞蹈艺术创编活动中来的一种基本方法,它是幼儿学习舞蹈的基本知识技能,陶冶情感、性格的基本途径。在教师指导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基本动作、难点动作、分乐句和完整串排练习方法。在幼儿练习、掌握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分组、分角色、单独练习方法。

  (二)学法教学中,根据大班幼儿爱动、爱表现的心理特征,我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为主线,以生活为源头,创设了多种感受、表现的形式和渠道,让幼儿自主探究与学习,发展自己的综合潜能。借助木鼓,音乐、课件等手段,引导幼儿参与、模仿、表演,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主动学习。

  六、说活动流程

  好的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积极引导孩子们去探索,去尝试,让他们在活动中真正的动起来、跳起来,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中,为达到本节课的预期目标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教学环节。

  (一)活动导入把孩子带入一种特定的学习环境中,让幼儿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轻松、和谐、愉快的学习氛围,能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主动学习。所以我在《阿佤人民唱新歌》的音乐声中,带幼儿跳着基本的舞步进入“村寨”(活动室)这样的形式导入课题。

  (二)、教师示范,幼儿学习基本动作

  ⑴、首先请幼儿欣赏活动室里摆放的小型木鼓。

  这里我采用的是启发提问法,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大胆的想象。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看到的、想到的具体事物用语言描述出来或动作表现出来。之后我用简洁的语言,引出学习内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2)、教师演示敲木鼓的典型敲打法。讲清跳木鼓舞的要求:敲的时候注意握着鼓槌的中间,不能伤到旁边的小朋友;二是在敲木鼓的过程中可加上双膝弹动;三是在起始部分添加欢呼声“喔呵|喔呵|”表示欢庆,最后结束时添加“喔呵”,动作均为双手持鼓槌两侧上举。教师喊口令,练习两次。这个环节我根据木鼓典型敲打法的难易,大班幼儿接受水平及教学阶段目的的不同,我采用完整示范法。示范前我对幼儿提出要求,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模仿,突出了本次活动的重点“学习木鼓舞---敲木鼓的典型敲打法”。

  (3)、请幼儿取出鼓槌,站到木鼓前跟着老师学习敲木鼓。

  (4)、请幼儿六人一组自由组合,分组练习。

  (5)、鼓励幼儿进行新的创编,给予幼儿牛头贴画奖励,带领幼儿一起尝试表演。这个环节我用的是有针性的别指导法,运用这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我从动作美感,自主创编、大胆表现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然后请他个别示范,达到“以强带弱”、“互相学习”的目的;对于能力稍差的幼儿,我从动作规范、完整连贯等方面给于个别指导,缩小了全班幼儿学习舞蹈的水平差距,增强幼儿对学习舞蹈的积极性。对本次活动的难点“准确的进行敲打并有所创新”得于突破。

  (6)、最后播放《敲木鼓》音乐,师幼共同表演木鼓舞:幼儿带着喜悦的心情,加大动作幅度和力度,添加一些表现激情的动作敲木鼓,教师在幼儿的鼓点声中跳起木鼓舞中女角的舞蹈动作,进一步丰富幼儿对木鼓舞的艺术认知。下面我给大家展示几个舞蹈片段。

  七、说拓展延伸

  将小型木鼓、鼓槌和相关道具投放在活动区角“阿瓦部落”,鼓励幼儿尝试木鼓的其他玩法。幼儿的兴趣未尽,这样的设计可以引领幼儿继续学习木鼓舞,为新的艺术活动生成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