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二三事》说课稿

时间:2024-01-17 09:11:3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爱因斯坦二三事》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因斯坦二三事》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因斯坦二三事》说课稿

  一、教材内容分析。

  《爱因斯坦二三事》是上海二期课改实验教材五年级第一学期第45课,讲述了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工作、生活中的三件小事,颂扬了爱因斯坦勤于思考、爱惜时间和生活简朴的优秀品质。实际上,这也点出了爱因斯坦之所以成为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的真正原因。本教材是这个单元的打头文章,本单元课文都是写名人,爱因斯坦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因此,从这样的课文导入单元学习,学生感到亲切。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对学生进行爱科学方面的教育。相比较而言,这也是本单元最简单的一篇文章,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确这一类课文的基本学法,从而高质高效地完成本单元余下课文的学习。

  本课内容比较浅显,通篇采用“概述+具体叙述”的形式在写人物,学生通过事例可以准确把握人物精神品质。如果说稍有疑难的问题,当属课文第一节写爱因斯坦伟大,他竟伟大在什么地方?从全文来看,爱因斯坦似乎又很普通,这个普通与他的伟大又有什么联系,都是学生读了课文后要感到困惑的。由此来看,结合学生实际,教学内容重点确定为:感受爱因斯坦的伟大与普通,概括几件事,学习“概述+具体分述”的写法;教学难点确立为:概括节意;理解爱因斯坦伟大的习惯造就了他的伟大成就。

  二、教学对象分析:

  1.学生在学习本课教学内容的知识(指原有知识)准备状况:学生概括节意的能力具备一些,但是这当面的能力还不强,还需要教师加以点拨与引导;另外,学生对爱因斯坦这个人了解不多,因此理解爱因斯坦的伟大与普通都有一定的难度,有必要让学生在课前找有关资料,全面走进爱因斯坦。

  2.学生在学习本课教学内容的学习(指学习积极性等)准备状况:课文是写伟人爱因斯坦的,学生应该都是感兴趣的;在探究爱因斯坦如何能从普通走向伟大,更会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对于爱因斯坦穿着方面的事情,可以在课余讨论、交流。

  三、教案设计思路:如何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组织编排教材,设计练习,选择教学方法,根据课文特点以及学生实际,设计这样的教学思路:

  1.导入新课,学生默写“爱因斯坦”,教师板书,学生自己批改;教师介绍爱因斯坦,让学生初步感受爱因斯坦及其伟大,并多媒体出示爱因斯坦的照片,使学生识其人。

  2.理解“二三事”,读全文,概括课文写了爱因斯坦几件事,发展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

  3.学生继续读书,谈自己佩服或感动之处,结合学生发言总结出爱因斯坦伟大之处:勤于思考;爱惜时间;生活简朴。感悟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朗读好课文。

  4.结合课文探究爱因斯坦为什么穿得如此普通?适当拓展,教师提供几则课外资料,学生阅读后,对这个问题继续发表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5.理解“伟大”与“普通”之间的联系。出示爱因斯坦的名言学习。

  6.教师把自己阅读《爱因斯坦传》时的感动与学生分享。讲述爱因斯坦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准备继续研究演算,讲述其葬礼的简单,多媒体出示亲人送别爱因斯坦的小诗,师生齐诵。

  换画沉思时,勤于思考

  从梯上摔下;

  爱因斯坦应约等学生,爱惜时间

  二三事得到金点子;

  穿戴很普通,生活俭朴

  回答有哲理。

  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走近爱因斯坦:

  默写:爱因斯坦。第一次给大家上课,送大家一份见面礼,想要吗?我们来默一个词语。教师板书:爱因斯坦。请学生自己批改。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对的同学请举手,老师还没教,就能默对,说明你们善于学习,老师为你们竖一个大拇指,你们给自己一点掌声。

  爱因斯坦,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你们见过他吗?百闻不如一见,现在,我们就来一睹他的风采,(多媒体出示:爱因斯坦一生的照片。)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小时候的爱因斯坦不善于说话,却有着强烈的好奇心。1905年,26岁的爱因斯坦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布朗运动和量子论三大理论,震撼了科学界。1921年,爱因斯坦因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1955年,爱因斯坦在美国去世。他的一生是光辉的,犹如划过夜空的星星,留给人类无限的遐想和怀念,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学文,走进爱因斯坦。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爱因斯坦的世界,走近爱因斯坦的生活,板书:二三事。齐读课题。

  课文究竟写了爱因斯坦哪几件事?请你拿起讲义,浏览全文,试着用自己的话概括。(教师相机完成板书:)

  换画时沉思,从梯上摔下;

  应约等学生,得到金点子;

  穿戴很普通,(朋友劝添衣,回答“没关系”)

  回答有哲理(回答有意思;回答很幽默)。

  这几件事似乎都那么微不足道,这就是生活中的爱因斯坦,这就是爱因斯坦的生活。请大家再细读这几件事,看看什么地方打动了你,让你深深地佩服?(学生默读。)

  学生自由发言。

  过渡:来吧,我们先来看第2、3两节,交流一下:你觉得爱因斯坦什么地方打动了你,让你深深地佩服?

  第2节:我佩服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做家务还在思考;我佩服爱因斯坦,当他梯子上摔下来马上想到自己的问题,得到答案后又马上一瘸一拐地记录下来。

  A.出示第二节,[结合学生发言进行]抓住“沉思”来理解。请给“沉思”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深思)爱因斯坦怎么样深思的呢?我们来读书,引读:有一次,爱因斯坦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换下来,就(),然后()。突然,他又想起了(),就沉思起来,忘记了自己()。你读“沉思”这个词语,仿佛看到了当时爱因斯坦怎样的神情和动作?

  小结:这就是爱因斯坦,时时思考,处处思考,事事思考。板书:勤于思考。

  B.结合学生发言进行。这里出现了两个“马上”,联系上下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遇事爱思考,探究很投入,足见对研究的专注、投入,忘我)。

  C.来吧,请大家自己读吧,把你体会到的读出来,指名读。

  第3节:

  过度:爱因斯坦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这无疑会让我们深深地敬佩。来,我们来看读第3节,读了这一节,你又有什么新认识?(多媒体出示第3节)

  我佩服爱因斯坦,佩服爱因斯坦应约等一个学生,等了很长时间,他没有虚度这段时间,思考问题,得到出色的想法。(见机板书:爱惜时间)

  爱因斯坦呢?应约等学生,等了很长时间,朋友都说“你不可惜你的时间”,爱因斯坦可不这样认为,他说——(引读),他会用怎样的语气说这话呢?请你联系上下文,填上一个恰当的词语,说说你的理由。

  多媒体出示:爱因斯坦举起手中的卡片一晃,__________地说:“不,不!我非常有益地度过了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得到了一个出色的想法呢!”(笑着说,认真地说;一点也不遗憾地说、大度地说等等)

  “兴奋”之类词语的评价,听老师来读,你们觉得前后连贯吗?得到金点子,固然开心,现在回答的是朋友的问题——不可惜你的时间?;

  “大度”之类的评价,从“不”可以看出,教授对学生的宽容,自己守时,讲信用。

  “笑着”“笑了笑”之类的评价,这个笑,有得到金点子的欢乐,有对学生的宽容,还有性格里的幽默,一切都在里面。送一份礼物(爱因斯坦给的礼物)

  选最好的一个词(笑着说),学生齐读这句话,不要旁白。

  第4节:

  过度:爱因斯坦如此地珍惜时间,如此勤于思考,读了第4节,我们的敬意又会多一层,重一分。多媒体出示:第4节,读一读,说说你的佩服吧。

  佩服大科学家生活简朴,穿戴普通,走过繁华的大街;佩服科学家面对朋友的劝告,做出如此幽默地回答。

  结合学生发言进行。爱因斯坦未成名时,穿的大衣破旧极了;数年后,爱因斯坦成了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还是这样。赫赫有名是什么意思?请你想想,爱因斯坦走在繁华的纽约大街上,人们会有怎样的表现?是啊,这就是赫赫有名。赫赫有名了,穿戴还这样普通,你佩服,足见他生活俭朴。板书:生活简朴。

  情境对话:这一节写到爱因斯坦的朋友两次遇见他,每次都建议爱因斯坦换件新大衣,朋友如何劝说的,课文没有直接写,而是由作者转述了,挑战智慧,你们能不能把这转换成朋友直接说的话?行,那就请你们来设想吧,试一试,四人可以分两组,三人就一起合作,旁白、每个人说的话,分工合作,再现多年前的一幕。(多媒体出示)。

  在纽约繁华的大街上,朋友碰见了爱因斯坦,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因斯坦笑着说:“没关系,反正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

  数年后,爱因斯坦已经成为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工作、待客仍穿那件旧大衣。凑巧,两人又相遇了。朋友劝爱因斯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爱因斯坦双手一摊,又笑了:“没关系,反正这里的每个人都认识我!”

  注意:人物性格、问候、对前后文的理解与运用。读出幽默,读出味道。注意后读同学对前面同学的学习借鉴。

  想得好,说得也好,谢谢你们把我带到了几十年前。请慢点坐下,老师有一个疑问了,据我所知,当时爱因斯坦的薪水足够他提前进入小康社会,他何必要穿得如此普通呢?

  (生活俭朴,不讲究穿着;专注研究,没有时间和心思去打扮自己)

  请阅读老师补充的材料,你又有什么新想法?(生活简朴,物质需求地,是为了投入的研究)我们再来认识一下。

  多媒体出示:

  当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的高等科学研究所工作时,当局给了他相当的高薪──年薪一万六千美元,他却说:“这么多钱,是否可以给我少一点?给我三千美元就够了。”

  爱因斯坦在外出时经常坐二、三等车,平时只吃一些简单的食物。

  相当了解爱因斯坦的英费尔德教授说:“爱因斯坦把自己的物质需求压缩到最少的限度,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扩大自己的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状态。……”

  对,这就是爱因斯坦,一个对物质需要甚少的人的人,一个爱惜时间,勤于思考,专注研究物理的人,一个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人。

  拓展延伸,深入爱因斯坦。

  今天,我们借助三件小事走进了爱因斯坦的生活,这些事情都很细微,实在算不得伟大,课文的开头怎么还用“爱因斯坦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呢?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多媒体出示

  我真为你们的发现感到高兴。伟大并不高不可攀,伟大就来自于平凡,爱因斯坦便是这样的,小时候连一个凳子做不好,年轻时差点找不到工作,但是他爱惜时间,专注研究,终生努力,成为了伟大的人。

  爱因斯坦最伟大的发现是相对论。著名物理学家玻恩这样评价道:“对于广义相对论的提出,我过去和现在都认为是人类认识大自然的最伟大的成果,它把哲学的深奥、物理学的直观和数学的技艺令人惊叹地结合在一起。”

  因此,世人把爱因斯坦称作天才,爱因斯坦对此是怎么看得呢?他说,请在心里默默地诵读。——多媒体出示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甜菜来自后天的努力,这也是牛顿等许多很多科学巨匠共同的感受,共同的心得。爱因斯坦用简练传神的话,告诉了我们成为天才的秘密!这也许是爱因斯坦送给我们的最好的礼物,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节课就要结束了,最后我想把自己阅读《爱因斯坦传》时自己的一份感动与大家分享。在生命的最后一个夜晚,1955年4月17日,爱因斯坦还在自的病榻旁还放着一叠统一场论的未完成稿,准备第二天早晨醒来再继续演算。18日凌晨1时25分,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这个伟大的人,永远停止了思考。当天下午,遗体火化,按照爱因斯坦的遗嘱,不举行公开葬礼,也不建坟墓,不立纪念碑,葬礼上没有任何花卉布置及音乐。送行的人也只有爱因斯坦的妻子、儿子、儿媳等12人。简简单单的生活,简简单单地离开,这就是爱因斯坦;亲人们用歌德的诗为丝印斯坦送行。让我们一起来吟诵,来铭记伟大的爱因斯坦:

  我们全都获益不浅,/全世界都感谢他的教诲;/那专属他个人的东西,/早已传遍人间。/他像行将陨灭的彗星,/光辉四射,/无限的光芒/同他的光芒永相连结。

  教后反思:

  抓住文本,体味爱因斯坦。语文课姓“语”,要抓住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人物,学习语言。教学时,我能抓住课文的语言,带领学生慢慢走近,进而走进爱因斯坦。通过对三件事的整体把握和具体分析,学生能够感悟到爱因斯坦伟大爱因斯坦。通过对三件事的整体把握和具体分析,学生能够感悟到爱因斯坦伟大;

  适当拓展,进行情感教育。语文教学要依据文本,但又不拘泥于文本;语文教学要帮助学生认知、理解,也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应该说,《爱因斯坦二三事》一文对学生情感冲击比较大的是第三件事,这么伟大的科学么回穿着这样普通?利用学生情感上的这个疑惑点,引导学生回顾全文,让学生认识到这样做是因为爱因斯坦爱惜时间、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思考和研究上。对此,我补充了几则材料,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特别是最后对爱因斯坦葬礼的一番叙述,对学生形成了巨大的情感冲击,使得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得到情感的熏陶。

  也有不足。比如在学生展开想象,再现爱因斯坦与朋友对话情境的时候,学生的回答比较生活化,也比较随意,教师并未特别注意到人物角色的问题,没有从“爱因斯坦的朋友大多也是科学家”的角度来评价,来引导。另外,设计“爱因斯坦的哪些地方使你特别感动或佩服”这个问题来引领全篇的学习,感觉比较平,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

【《爱因斯坦二三事》说课稿】相关文章:

同学二三事作文初中11-27

二三事作文写人02-22

写人二三事的作文11-09

一去二三里说课稿05-08

《叶圣陶二三事》教学反思03-31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案08-29

我和蝈蝈二三事-写事作文01-15

居家学习二三事写事作文12-20

萧乾学术道德二三事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