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作文

时间:2024-02-13 11:26:02 初中作文 我要投稿

中学生作文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学生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学生作文

中学生作文 篇1

  “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两百多年前,当法国正规武装组织站在巍峨的阿尔比斯山下,望着漫天风雪瑟瑟发抖时,拿破仑坚定地说出了这句流传百世的豪语。后世的画家将当时的他描绘成了一个身跨白马,身着战袍的领袖。在画中,马儿扬起前蹄向高山嘶鸣,奋然前行,英雄驾于马上,驰骋着勇气,右手指向天顶,指挥者大军前行,又仿佛是在向天空宣战。

  几百年过去了,当人们瞻仰英雄时,只感慨拿破仑的传奇人生和其创下的丰功伟绩,但又有多少人知道面对百万将士的抱怨和反对,他是以怎样的信心和勇气去创造一个所谓的“奇迹”?如果当年拿破仑选择将士们的决定,放弃翻越阿尔卑斯山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今天又是什么样?多少人面对选择时,往往都听从前任的.劝告,认为这是先代的经验,但却从未想过,这些经验也是无数次实践后才得出的结论。那么,你为什么不愿意去试一下?

  当你失败时,你会比别人收获更多的疼痛,所以你比别人更加懂得吸取教训;当你成功时,无数人会以你为榜样,打破陈旧,走向新的领域。所以,面对难以预料的前路,众人的叹息不能说明前方多远,那只是失败者和懦者的叹息,成功的人才不会陪着他们望洋兴叹,那些翻过高山、越过深海的人仅仅是多了点勇气。

  当法国正规武装组织翻过高山,站在山的另一端时,人们把拿破仑视如神人。崎岖的山路、陡峭的斜壁,一不小心就是万丈深渊在迎接自己,加上冬天的北风和暴雪,这座山成了禁区,翻过它只是自寻死路。但事实胜过一切解释,当拿破仑走过一生的回忆后,这也许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件小事而已。在别人眼里仿佛做不到的事,兴许是他们压根就没做过。

  百年后的今天,科技发达,许许多多的往日艰险也随时间变得不值一提,但人性却从未变过。当我们再次面临麻烦,仍有着“走为上策”的必杀技。我们从未面对过困难,只是从老人口中听说过“困难”是一个什么样的怪物,它总守在成功的前面,像一座大山,威势难挡。于是,有人想出了绕路的办法,一遇上“困难”就绕路,花去了十几甚至几十倍的时间却仍未找到通路。那我们就一辈子在绕路吗?不,有更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变成勇者,任何胆小鬼面前的鬼怪都会成为勇气的试金石,因为对于常人而言,那是高不可攀的山,而对勇者来说,那只是块石头。

中学生作文 篇2

  我的家乡在永和镇。“吉州窑”是那里著名的景点。令我最难忘的就是吉州窑里的那座桥。

  吉州窑是宋代时期制造陶瓷的地方,山青青的,水静静的,远处有一座又尖又高的.宝塔靠着湖岸,湖中间架着一座桥。

  这座桥并不像长江大桥那样雄伟,也没有石桥那样精致,它是一架普通的木桥,一千多年来一直伫立湖水上,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沧桑感。几根用短木桩拼成的长木桩,夹在两岸之间,上面铺了一块块长短不一的木板并用钉子固定着,桥身下还有着距离相等的木桩,竖直着插入水面。

  特别在雨天,迷迷蒙蒙,树木仿佛变成一片绿色的墨,水面泛起了涟漪,桥直直的,像一条线,把吉州窑装点的更像一幅山水画了。

  桥不仅美而且险。小时候,妈妈带我过这座桥,我看着这座桥,心情很轻松,觉得应该很简单。刚上第一步,还觉得很快乐,多走几步,木板和木板之间的间隔越来越大,我有些害怕,一动一动的湖水,让我犯晕,还没走到中间,我便想回去,妈妈却不答应,并鼓励我努力前进,不要退缩。我咬了咬牙,尽量控制自己的脚不要抖,我不再去看前方还有多远,忘却一切,专注地踩着木板,终于走过了桥,我回头一望,我已走过了很远,原来,在桥的另一头,有着不一样的景致,我开心地笑了,我学会了战胜自己。

  难忘那桥,我难忘那桥的美,难忘那桥的险,难忘那桥教给我的人生哲理,我永远难忘那静静伫立在湖水上的桥。

中学生作文 篇3

  “娘,我回来啦!” “呦 , 小丫回来啦。”(这么多年,叔一直亲切的叫我小丫)应声从屋里出来一个七十多岁,佝偻着腰的老人。 “叔 , 我娘呢?” “恁娘上茶园采茶去了,小丫快上屋哈水来。”被我称呼为叔的人, 是我的继父,是比我亲生父亲还亲的人!

  这样的称呼,我一直觉得心中有愧,我五岁那年,生父就因病去世了,娘带着我和两个哥一个姐,我们姊妹四个,嫁给了现在被我称作叔的人,叔那年36岁,因家中兄弟姊妹多,没娶上媳妇,一直打光棍儿,我二姨就把娘介绍给了他,那个年代,谁家的生活都不宽裕,有人就劝叔:“老四啊 (叔在家排行第四)可不敢啊,宁愿打光棍儿也不能要啊,这么多孩子,你都弄来吃啥啊?”叔嘿嘿一笑:“ 没事儿,我有手有脚,饿不着她娘们 ”。

  就这样,娘带着我们来到了现在的`家。叔是个忠厚老实的人,嘴笨,不善言辞,整天就知道默默地干活。那时 还没包产到户,靠叔和娘两个人挣工分养活一大家子,生活还很艰苦,农闲时叔就去山上采石场干活,钻眼儿、放炮,都靠人工,那么累的活儿,他一直默默地干着,回家来面对我们的都是笑脸,从没听他在我们面前抱怨过苦和累。四个孩子上学,农活一点儿帮不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哥快到娶媳妇的年龄了,叔就上山采石头,一车一车的推回来,给大哥盖起了三间玻璃门窗的大房子,没过多久哥就和本村一个姑娘成了亲,叔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紧接着是姐姐出嫁,二哥盖房子、娶媳妇,花钱的事儿一件接着一件,叔从没怨言,就这样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着。

  其实我早就该叫他一声爹,这个称呼他当之无愧,姊妹四个我是最小的,叔疼我就多一点儿,冬天天冷,我和姐俩人盖了一床棉被,每天晚上临睡时,叔就给我冲上个热水瓶,(那时候没有暖水袋,就是用打完吊针的玻璃瓶灌上热水),又把他唯一的一件棉大衣脱下来给我们盖上。记忆中最深刻的:那时七八毛钱一斤的黄煎子鱼就是美味啦,每逢家里煎了鱼,叔和娘谁都不肯先吃,总是让来让去的,最后叔推辞不过,把鱼头吃了,鱼身子就到了我的碗里,家里偶尔买点儿点心,也总是留给我。

  十六七岁的时候,我叛逆心极强,总是和娘顶嘴,一次吃晚饭时,娘说了我几句,我筷子一撂就跑出去了,农村的夜好黑啊,我独自坐在村后的大水库旁掉眼泪,远远的谁打着灯笼走过来了,近了一看是叔,他知道我害怕,就来找我了:“小丫, 别和你娘治气,她也不容易,说你都是为了你好,快回家吧。”我二十七岁才出嫁,在叔身边呆了二十几年,从小到大,他没吵我一句。

  我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按说叔该享享福了,我们也该孝敬他,可每次回家我买点儿东西,叔就吵我:“小丫, 你又花钱!你自己两个孩子呐,别乱花钱,留着给孩子买点儿好吃的,我和你娘还能挣!”临走时,叔又吩咐娘,把家里的鸡蛋给我装上,园子里的土豆、芸豆、辣椒、黄瓜满满一大袋子,都给我装到车上:“自家地里种的,吃着放心!”

  看到两鬓斑白,佝偻着腰的叔 ,在我车前忙来忙去,耳边响起刘和刚唱的那首《父亲》

  ……这辈子做你的儿女

  我没有做够

  央求您呀下辈子

  还做我的父亲

  ……

  叔,下辈子我还做您的女儿!

中学生作文 篇4

  遗憾是人生的一部分,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减少遗憾,这是我们获得幸福与快乐的关键。初一时,一节普通的数学课。上课铃声刚响,肖老师走上讲台,拿出花名册,对我们说:“学校要建立一个数学培优班,同学们要踊跃报名。

  到时会举行一次选拔考试,你们不用害怕,题目不会很难。好,要报名的同学现在举手。”不少同学举起了手,其中不乏平时数学成绩没有我好的同学,我却没有举手。“数学培优班”这名字听起来很高级,如果我进去,老师讲的课我都可能听不懂,这样同学会嘲笑我。

  更恐怖的是,如果我选拔考试都不能过,那岂不更丢脸?我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肖老师笑眯眯的,显然对我们班报名情况非常满意。她那锐利的眼光在没有举手的.同学身上扫过,停留在我身上的时间似乎格外的长。我低下了头,的目光。

  下课后,肖老师让我去她办公室。“我看你数学学得不错啊?为什么不举手报名啊?”肖老师和气地问,“现在报名还来得及。”面对肖老师的邀请,我再次选择了拒绝:“肖老师,我觉得自己可能无法通过选拔考试。”肖老师没有放弃,继续鼓励我:“你数学基础不错,通过考试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退一步说,即使没有通过考试,你也没有任何损失啊!就当是一次锻炼。”我有些犹豫,但还是摇摇头。肖老师很惋惜地说:“你如果进培优班,将难题做好,那数学满分指日可待啊!老师不想看到你将来遗憾啊!”后来,我们班报名的同学有三分之二都考上了。经过一学期培优班的培训,以前数学成绩略逊于我的小昌反超我。

  跑到前面去了;与我旗鼓相当的小西,已胜我一筹;而小雨,数学成绩本就比我好,上了培优班后,他如鱼得水,很快在各种数学竞赛中获得佳绩??我不得不感到遗憾,因为我放弃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机会的出现同时伴随着遗憾。机会不会在原地永远等着我们,一旦我们犹豫,遗憾可能就出现了。但我们也不能一直停留在遗憾中,总结过去,告别遗憾,我们能收获新的希望。

中学生作文 篇5

  不久前,我在柬埔寨旅游,遇到一件小事。

  从金边到暹粒的途中,我们的大巴车在某个加油站暂停了一刻钟。我和闺蜜下车去卫生间,登时就有一群孩子像急浪一般涌上来,七嘴八舌地兜售着他们的水果。我早就听说,只要买了其中一个孩子的,便会被其他孩子缠着不放,很难脱身。为了避免纠缠,我根本不想理会他们。

  可是有一个小男孩一直追在我后面,偏就认定我不放了。他一连用好几国语言向我叫卖,听到我和闺蜜在讲中文,立马改口用半生不熟的中文对我说“姐姐,买我的水果,买我的水果!”

  他只有七八岁,看上去瘦极了,一件脏兮兮的T恤旧得不像样。他没有鞋,脚丫巴细细小小。上帝给了这可怜的孩子辛苦的生活——或许是作为补偿,也赐给他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所有的灵气与活力都凝聚在这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里了。

  当时我才吃饱饭没多久,也不渴,压根就没有吃水果的欲望,更不想惹麻烦。我原以为,我对这个孩子不理不睬,他很快就会去缠上别的游客的。没想到,我从卫生间出来时,小男孩仍然站在门口等着我。在墙边,他的眼睛因为有阴影的投射,显得更大了。

  我一恻隐,就蹲下身握住他的手问:“小朋友,你多大了,上学没有?”孩子并不回答我的问题,也许是他根本就没听懂。他只是睁着一双可怜巴巴的大眼睛,连续不断地咕哝道:“姐姐,买我的水果吧!我的水果甜!”我摇摇头,说:“我真的'不需要。”然后,我就上车了,低头翻看相机里的照片。几秒钟后,我听到有人在轻轻地敲打窗玻璃,抬头一看,这孩子正努力地踮着脚站在车外,伸手敲打窗户,不屈不挠。我向他摇摇头,便不再看他。

  接下来的一幕,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钟,却使我从此不安起来:汽车启动时,我不经意朝窗外一望,只见这孩子仍在看着我!他嘟着嘴,脸上浮现起一片忧伤的乌云。他的眼神是非常失望的,而这失望却依然清澈无比!刹那间,我感觉到这种清澈的失望是源于他心底的自然流露,正因为如此纯净而不含杂质,我不敢再看他的眼睛!

  愧疚感马上就跟随而来,赶都赶不走。我问闺蜜:“你看到那个孩子的眼神了吗?”她说:“他确实挺失望的,还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刻。”——她和我一样,什么水果都没买。

  我心里不安,后悔没有听从朋友建议,随身携带一些送给孩子们的小礼物,比如糖果、钥匙扣、硬币之类的。我想,这件小小的事,看来要成为我在柬埔寨最大的遗憾了。

中学生作文 篇6

  上个星期在食堂班长与我聊天时候对我说的一句话一直让我难忘,引发我无限联想。

  那天,我和班长一起在食堂吃饭,班长突然问我:“张韵端,你不是学了乐器吗?是什么呀?”我看了看班长,微微一笑说:“是民乐,你猜吧。”班长一下子说出了许多民乐种类,可就是没有猜中。我心中好生奇怪,想:咦?我学的乐器很常见啊,很生活化啊,班长怎么猜不中呢?我对班长说:“是二胡。”班长惊讶地说:“啊?——不是吧,为什么要学二胡呢?那么多民乐,为什么要选二胡呀?我家楼上有个姐姐,整天拉二胡,那声音,跟杀猪似的!还有呀,在路边乞讨的人可都是拉二胡的!”我听了班长的话后,心中很不是滋味。尽管这样,也只是对班长耸了耸肩。

  晚上,与妈妈外出吃饭,心中不由得又想起此事,不禁埋怨妈妈为我选的乐器不好,又埋怨大家的不理解,真是百感交集。

  这事既不能怪班长无知,更不能怨妈妈为我做的选择。因为我觉得这是社会的'审美出了问题。现在的人们普遍存在这样的一种心理——一味注重外国的东西,不再愿意推崇本国的文化。这就不仅仅在音乐方面表现出来,各个方面都有这样的情况。油画比中国画好看;中文歌中一定要加进几句英语;彩色头发就比黑色头发时尚……如果人人都去效仿别国文化,那么自己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就会消失。

  据一个报道说:“现在世界上每天都有民族文化在消失,那就意味一种民族特色消失了。我认为我们不仅仅在音乐上,在任何方面都一样,要将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这也并不是说不需要去了解别国,只是说外国有好的东西我们要加以学习,同时要保留自己的东西。民族的,世界的。我们要纠正社会上的这些媚外思想,竭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中学生作文 篇7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日历似乎又翻回了那一页,往事历历在目,虽已逝去,却叫人难以忘怀。

  对于我们这些城市中的长大孩子来说,“学农”无疑是一个新鲜而陌生的词,第一次走如此崎岖漫长的山路;第一次手握工具接触土地;第一次生火做饭,体会家长的辛苦??多少个第一次深深印刻在我心中。

  还记得儿时与伙伴一起玩过家家,用沙土、石子就能做出“美味”的“饭菜”。可如今,野炊可是真实操练,着实让我累了一回。

  切土豆可是一门细活,胸有成竹地揽下之后才发现并不容易。没有过多的工具,我只好就地取材找来玻璃片一点一点地刮,别说,还真干净,但削了皮的土豆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在案板上滑来滑去。说是土豆丝,就是讲究切出来的土豆细如丝,可再一看我的,有高有矮,有胖有瘦,真所谓千姿百态啊!咦,仔细一瞧,刚切好的土豆怎么都泛红呢?组里的`同学各抒己见,最终一致认为土豆里有淀粉,应该是被氧化了,平日里,妈妈总是将切好的土豆丝泡在水里,应该就是这个理儿吧。果然,水中的土豆丝又恢复了原来的光泽。没想到,做菜也有这么多学问啊!

  油热了,我将土豆丝倒进锅里,小心翼翼地拿着筷子的根部在锅里搅动了两下,只听“吱吱”几声,吓得我将筷子扔了,用袖子捂着脸,急忙后退几步,好在有惊无险!

  经过努力,我们的压铀菜终于出锅了,盘子在桌上刚一放,同学们就手拿筷子伸了过来,不一会儿就被抢了个精光,连锅底的几条“漏网之鱼”也被一个不剩地吃掉了,而我呢?还没尝着几口呢!不过看着自己的“杰作”那么受欢迎,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五天,说长不长,在白驹过隙的时光里,我懂得了有一份骄傲来自团结,有一份美丽叫做坚强,有一份自信叫做勇敢。我们手提着来时的行李,却觉得沉重了许多,那是因为我们带回了——心灵的感触,忘不了,忘不了,这儿的生活,这儿的笑脸。

中学生作文 篇8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文人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少年时期正是读书的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性,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

  徐谓以此告诫子孙珍惜时光,趁早好好读书;林则徐也十分重视家教,其家教联写道:“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其晚年因病辞官回乡,俭朴生活,对子孙要求甚严,处处言传身教,时时督促教导,乡亲们无不称赞他是做人的楷模;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有着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以“勤”字为人生第一要义,自己身体力行,教育子女也养成勤劳作风。他曾告诫子女:“不为圣贤,便为禽兽;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曾国藩作为封侯拜相之人,对子女的“日课”定期检查,亲自抓落实。俗话说,“人贵勤”,曾家的“崇勤”家风着实可赞。自古文人重“家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这些家教对联,底蕴厚重,韵味深长。于家,这是风范;于国,那是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