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时间:2022-03-22 13:11:36 教案 我要投稿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1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合集15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蝙蝠的耳朵和嘴是怎样配合探路的。

  2、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交流仿生学资料,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与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科学家解开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的过程。

  2、弄清楚蝙蝠和雷达各自的探路原理及彼此的联系。

  课前准备:

  PPT课件、蝙蝠和雷达图片各一张、三次试验表格。

  教学过程:

  出示蝙蝠、雷达图片引入

  1、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器,它们有什么联系呢?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1课《蝙蝠和雷达》。

  二、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

  师: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通过研究蝙蝠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夜间飞行的安全问题。那么蝙蝠到底有什么本事能引起了科学家对它的关注呢?它夜间飞的本领有多强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描写蝙蝠夜间飞行本领强的句子并说说你的体会。

  2、学生汇报感受、体会。

  3、用关联词:即使.....也......,造句。

  师:蝙蝠夜间飞行的本领如此高强,到底靠的是什么呢?难道说蝙蝠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够看清楚夜间的所有东西吗?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科学家开始做什么?(试验)

  三:出示课文4到6自然段内容。(合作、交流)

  师:1、为了搞清楚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呢?默读课文找出相关句子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表格。

  试验顺序

  试验方法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2、学生汇报

  3、谈谈三次试验结果证明了什么?

  4、理解“配合起来”,对比读句子:

  (1)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2)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师:科学家三次试验证明蝙蝠是靠耳朵和嘴配合起来探路的。蝙蝠在飞行过程中它的耳朵和嘴是怎样互相配合的呢?

  四、出示课文7自然段。(PPT)

  1、齐读第7自然段,画出蝙蝠飞行过程的句子,体会蝙蝠飞行中耳朵和嘴的互相配合。

  2、学生汇报找到句子及体会。

  3、借助PPT图片来理解一下超声波。

  4、让学生画蝙蝠飞行的示意图并说说蝙蝠的飞行过程。

  5、角色扮演(请三个同学出来演示蝙蝠飞行过程)。加深学生对蝙蝠飞行过程的理解。

  五、探究原理,解读雷达。

  1、师: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发明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夜间飞行的安全问题。那雷达又是怎样工作的呢?请默读第8自然段,读后同桌互相说说你们的体会。

  2、学生汇报体会。

  3、学生写出雷达工作示意图,并讲解雷达工作的过程。

  4、思考蝙蝠和雷达有什么相似之处呢?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5、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从而使得飞机在夜里也能安全地飞行,假如有一天,蝙蝠和飞机相遇了,它们会说些什么话呢?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6、请学生汇报。

  六、交流仿生学资料。

  师:1、课前老师叫同学生收集了仿生学的资料,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展示一下你们找到的资料吧!

  2、学生交流分享课前找到的资料。

  七、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2、学生汇报。

  师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受到启示从而发明了雷达,可见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老师,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像科学家一样善于观察,发现秘密,长大了发明出新的东西为人类服务。

  作业。

  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你从大自然中得到什么启示,想要发明什么呢?以:我想发明......”为题目,写一篇小作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组织一次体验活动,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的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条理地描写出来,特别注意写下自己对这次活动独特的感受。

  2、通过阅读例文《“护蛋”》,了解只有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才能把体验写生动。

  3、激发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学会从日常生活的体验中去积累写作的素材。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动笔写作时需要的纸和笔。

  2、开展体验活动时需要的各种材料。(比如:鸡蛋、报纸、杂草等)

  3、学生六人一小组进行活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导语:

  同学们看过《小鬼当家》这部电影吗?平常大人们都喜欢叫你们“小鬼”,可他们不知道,你们“人小鬼大”喜欢体验各种各样的事情, 尝试各种角色,有个小朋友写了他护蛋的经历,请同学们注意看,老师有要求:等会把你觉得最有趣、印象最深的地方描述给大家。(放课件)

  2、学生介绍观看课件“护蛋”中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

  (二)例文引路

  1、出示例文

  护 蛋

  本学期一开学,老师布置了一个叫“护蛋行动”的活动。我们听到这消息觉得很好笑。可经历了第一天之后,我就觉得这是一件难做的事。

  第一天早上,我给准备好的鸡蛋足足裹了四个“保护层”。第一层是保鲜袋,第二层是软海绵,第三层是双层纸巾,最后一层是一个小布袋。心想,这样放到口袋里就会万无一失。

  来到学校,我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鸡蛋。送语文本的时候,由于是下课,走廊里走来走去的同学很多,好不容易才走过了“危险区”。下课时,为了鸡蛋的`安全,我一直坐在座位上。同学们都笑话我,说我快成一只“小母鸡”了。说话间,一名同学大喊一声:“完了!”我忙上去看个究竟,一位同学正对着地上打碎的鸡蛋难过呢。又有一位同学大叫一声:“我的鸡蛋也报销了!我赶紧退出“包围圈”,乖乖地在自己的座位上做起了“小母鸡”。真不知道,明天这只鸡蛋的命运会怎样!

  2、学生自读例文

  (1)教师导语:这个小朋友已经把护蛋经历写成了文章,也就是《习作七》的例文,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朗读。

  (2)谁能把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大声读给大家听。(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关注例文中小作者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

  教师小结:这篇习作之所以写得这么生动有趣,那是因为小作者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等的描写,不仅把体验的过程写清楚了(板书:过程清楚)而且还能以情动人,写出了他的真实体验。(板书: 体验真实)

  (三)活动激趣,关注内心感受

  1、小作者千方百计地护蛋,但同学们看如果这时老师把手松开,会有什么结果?

  2、怎样才能让它不破呢?听到老师的游戏要求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3、学生畅谈感受。4、学生分小组做活动

  5、请每组的小代表站起来把蛋举起,老师采访: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6、各组开展体验活动。7、学生说活动过程并谈自己的内心体验。

  (四)汇报实验结果,关注多元表达

  1、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话训练

  (1)你们小组是怎么做的?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2)你们小组是怎么做的?成功后最大的体会是什么?

  2、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表达,并融入自己的感受。

  (五)学生动笔习作

  教师提出本次的习作要求:加上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把活动写清楚,并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六)习作点评

  1、巧设关卡:根据这次习作的要求(加上动作,语言,心理等的描写把活动写清楚,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和以你平时的经验说说怎样的作文才算是一篇好作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总结)

  2、过关斩将:

  第一关,毛遂自荐。学生自读习作,选取自己最满意的片段在小组内交流。

  第二关,慧眼识珠。小组长推荐出最优秀的习作片段,参与全班讨论。

  第三关,群雄鉴宝。投影展示各组推荐的习作片段,师生互评。

  3、学生自改习作,教师巡堂指导。

  4、交流与评价。

  (七)总结并布置作业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学习课文内容,感受不同天气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描写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气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文

  1、今天,我们来学习巴金的一篇著名写景散文《海上日出》,一起去领略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

  二、朗读课文,畅谈感受。

  1、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2、这篇文章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谁来说下自己的感受?(生自由发言:我觉得课文写的非常美;我觉得巴金的文章语言很生动;这篇文章用了很多的动词,把太阳怎么升起来写得栩栩如生,像亲眼看到一样……。)

  3、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好吗?

  三、精读课文,感受壮观

  1、对于一篇课文来说,我们不仅需要尽情朗读,同时也需要用心思考。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具体描绘海上日出景象的是哪几个自然段?(2-5)

  3、作者观察到几种情况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4、天气晴朗时的日出和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把你有感受的词句画下来。

  5、汇报学习的情况,要求尽量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来说。

  (一)天气晴朗时的日出

  ①太阳快升起来的情景,“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目不转睛地望着那里。”“转眼间”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速度很快,“慢慢地”“加强”写出了太阳升起时的变化。

  ②“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红得很,却没有亮光。”这句话写出了太阳特别可爱。引导读出太阳的可爱。(学生读句子。评议。)

  ③重点理解: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与“太阳慢慢向上升”进行比较,体会书上的句子好在哪儿。(“负着重荷”“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冲破了”“跳出了”这些词语很形象,把太阳拟人化了,写出了太阳的一种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

  如何读好太阳升起来的这段话呢?试着读一读。(同桌互相读)指导读。

  ④“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这句话写太阳升起来了,同时也写出了作者的欣喜。

  四、拓展、作业

  1、观察日出或日落,把观察到的景象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说一说二、三自然段写了什么?

  二、学习四五自然段。(有云的情况下的日出)

  听老师读课文,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学生想象描述) “透过云缝直射”“镶”“透出重围”“染成” 体会太阳的顽强、光亮的美和作者用词的准确。

  用什么语气朗读这一段呢?每一位同学都小声朗读一遍,找同学谈朗读的感受。

  (这一段应该以振奋、轻松的语调朗读。)

  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7、师读巴金的一句话:我的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

  从这篇文章当中,你读出他的什么感情呢?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

  最后作者发出了由衷的赞叹“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齐读。

  三、总结全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在西边落下,似乎是很平常的事,我们好像都没有去特意地注意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刹那间的景象,而巴金为什么能将日出的过程写得这样精彩呢?你能从课文当中找到一些原因吗?(开头的“常常”“我知道”“目不转睛”“果然”等词可以看出巴金坚持仔细观察、用心揣摩)正如他说的那样,巴金是在用他的感情在写作。

  我们也要多观察生活,只有亲身经历才能写出生动感人的好作品。同时我们都应该学习文中所赞叹的太阳这种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用这种精神去对待我们学习中、生活中的一切困难。

  四、作业

  背诵课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模仿、显然”造句。

  2、理清课文层次,给课文分段。

  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体会船长在危急中果断处理问题的方法,教育学生懂得遇到危险情况要沉着冷静,果断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表现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船长的智慧,冷静的处事方法。

  教具准备:

  媒体课件:(镜头一、一望无际的大海、一艘轮船,甲板上水手、孩子、猴子;镜头二、孩子追赶猴子走向横木摇摇晃晃;镜头三、船长举枪要射击情景;镜头四、孩子跳入大海被水手救上?醢宓那榫啊#?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谈话导入

  1、师:课前老师已布置大家阅读了《跳水》这个故事,你对故事有了哪些了解?

  (学生纷纷发言,各抒已见)

  2、课文是怎样记叙这个故事的呢?老师要请同学来读读课文,注意要读得正确流利。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理一理: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的?

  (1)个人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小组内交流,这个故事的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学习第4―6自然段。

  (1)师:这篇课文的人物有很多,不知同学们能否找出来?

  老师相信你们,请行动吧!快速浏览课文。

  (板书:孩子猴子水手船长)

  (2)师:(出示课件1。边放课件边解说)有一天,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一艘帆船正往回航行,水手们正悠闲地站在甲板上欣赏着美丽的大海。瞧,一只猴子出来了,正和水手们取乐,可事隔一会儿,这里却发生了让人心惊肉跳的事。

  (3)(出示课件2:一个孩子摇摇晃晃地站在桅杆的顶端)

  师:同学们,你们的神态、语言已经告诉我,你们都感到这个孩子的处境太危险了。

  师:请打开书本快速浏览课文,看看课文里哪几个自然段描写这个孩子处境很危险,找到了可以大声告诉同学们。

  (4)师:现在请大家小声读文,边读边画出这三个自然段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小孩子处境危险,找到后可以和同桌议一议。

  师:找得十分准确,请再读课文中描写男孩处境危险的句子,试一试你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些句子。

  (5)师:思考好了,请找自己的学习伙伴交流、讨论。

  (学习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其中的二、三个小组学习讨论)

  (6)师:现在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预设1:若学生抓住文中关键词““放开绳子”,摇摇摆摆”,“走上横木”,感受到孩子处境十分危险时,教师可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联词“只要……就”这段话,更深层的.感悟到“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更体会到孩子处境的危险,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文。

  预设2:若学生只抓住了正面描写的句子,没有发现“这时候,甲板上的人都在望着……全都吓呆了”这个侧面描写的句子时,引导学生再读文,抓住“吓呆”一词,从中感悟这些经历许多困难的水手已被眼前情境(太危险的情境)吓得不知如何是好,只知道傻站着,更深入感悟了孩子的处境太危险了。

  (7)师:同学们把刚才对课文的感悟用朗读的方式再现出来,就更棒了!

  (生朗读师引导学生对朗读情况进行评价。)

  师:用什么样的语气读更能够表现出孩子的处境危险呢?

  (引导:语速再快一点、声稍高一些,突出重点词语。生练读文。)

  师:你们读文的技巧掌握得真好,太令老师欣赏了!

  (8)师:我知道此时你们非常想救这个孩子,谁有好办法?

  (学生各抒己见,进一步体会当时情况的危急。)

  师:大家的办法,到底行不行呀,为什么呢?我现在不替你们作评判,因为学习原本就是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请再读描写孩子处境危险的句子。

  师:那个孩子摔到甲板上了吗?

  2、理解文中第7、8自然段。

  师:谁救了他?请同桌一起读7、8自然段,把能作为你的理由的句子划下来。

  (同桌读书讨论,生汇报。)

  师:请自己读读描写父亲和水手的句子,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师:能把你们的体会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吗?

  四、畅谈收获,拓展延伸

  1、师:学习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生交流)

  2、拓展练习:孩子被救上来后,船长、水手、孩子又会说些什么?说一说,再写下来。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5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千里马等词语在生活中的引申义

  2、积累和动物攸关的气象谚语

  重难点:

  1、 能够通过工具书、查阅资料等办法了解千里马等词语的其他含义。

  2、 2、能够抓住自己喜欢的动物的 特点来写写出动物让人觉得新奇有趣后印象深刻的内容。

  3、 课时划分: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温故知新

  1、 出示题目中的词语,让学生读读

  2、 指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中都有动物的名称)

  3、 教师:能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这些词语的字面意思吗?

  4、 教师导读,其实这些词语还有其他的比喻义。例如:千里马就是比喻有才能的人。

  5、 引得学生借助资料和工具,了解其他词语的意思。

  6、 集体反馈。

  7、 补充练习:连一连

  孺子牛 比喻没有骨气,摇尾巴乞怜的人

  笑面虎 比喻在当地称王称霸、胡作非为的人

  地头蛇 比喻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人

  丧家犬 比喻外表善良,实际是心狠手辣的人

  二、 语海拾贝

  1、 学生自由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

  2、 指名第一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好“焦、雷、响”等字

  3、 大家一起读一读

  4、 教师:同学们,这些都是通过动物预报天气的谚语。读了这些句子,你知道哪些动物都有预报天气的`本领吗?他们又是怎么预报的呢?

  5、 指名反馈

  6、 拓展: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气象谚语?引得学生反馈他们手机的资料。

  7、 再读句子,熟读成诵。

  三、 点击成语

  1、 教师出示成语“熟能生巧”。指导学生读一读

  2、 指名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熟读了就能找到窍门)

  3、 教师导读:关于这个成语还有一个故事呢!生读故事,想一想: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

  4、 学生自读短文

  5、 指名反馈

  6、 教师:同学们,从这个故事中,你们受到 了什么启发呢?只要勤学苦练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四、 自主阅读园地

  1、 教师导读

  2、 指名反馈

  3、 教师:同学们,本文的作者不仅为我们介绍了可爱的绿毛龟,还流露了自己以及家人对绿毛龟的喜爱之情。请大家读书时读出感情

  4、 集体反馈,指导朗读有关的词句

  5、 教师小结: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他们都有的憨厚可掬,有的机灵活泼,有的姿态优雅,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他们吧

  五、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兴趣

  二、词语接龙,说含动物的的成语

  活动规则:以小组为单位同时进行竞赛,时间为一分钟。小组成员一个接一个说成语, 内说的与动物有关的参与最多的小组获胜。

  三、积累歇后语

  1、指名说一说收集到的和动物有关的歇后语。

  2、教师出示常见的和动物有关的歇后语,大家一起读一读。

  1)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2) 牛鼻子穿环------让人牵着走

  3) 老虎嘴边的胡须---------谁敢去摸

  4) 兔子不吃窝边草---------留情(青)

  5) 鲤鱼跳龙门--------高升

  6) 蛇头上的苍蝇------自来的食

  7) 马槽里伸个驴头------------多了一张嘴

  8) 羊群里跑出个骆驼-----抖什么威风

  9) 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10) 鸡毛炒韭菜-----------乱七八糟

  11) 狗逮老鼠猫看家------反常

  12) 猪嘴里挖泥鳅--------死也挖不出来

  3、再读,积累歇后语

  四、 猜谜语

  学生出谜面,同学们互相猜一猜。

  五、 自由汇报

  六、 布置作业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独立认识汉字3个,学习会写5个汉字,在阅读过程中有重点地识记“蕊”字。

  2、根据课文内容理解词的意思,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3、能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全诗内容,体会诗中蕴含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精神。教学重点:

  1、本篇课文的前四节内容十分简单,通俗易懂。重点理解第五小节“一切有生命的精灵都是我的宝贝;一切宝藏都在我的体内……”这句话。

  2、学会仿照诗歌说话、续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教师直接板书“话”,提问:这是什么字?(话)一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师再板书“大地的”,要求学生思考:大地会与谁对话?

  3、师:大地要说的话很多很多,它到底和谁对话了,说了些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大地的话》。(多媒体出示课文内容)

  二、品读悟情。

  1、教师配乐范读。

  师:现在老师配上音乐把诗歌朗诵一遍,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大地在和谁说话?指名学生回答。(板书:种子、飞鸟、游鱼、小草)

  [设计意图:指导阅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范读,这非常符合诗歌的特点,要在读中体会诗歌意境,教师饱含感情的范读,再加上音乐,让学生很快进入诗歌意境,对诗歌有个整体感受。]

  2、学生自由读诗,自学生字词。

  (1)自由地轻声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并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3)同位检查生字词的认读以及理解情况。

  (4)全班交流。(课件出示生字词)纠正容易读错的音,比如“嘟噜”、“吐蕊”、“驱赶”等;重点识记“蕊”字。

  3、默读诗歌,理解内容。

  (1)默读诗歌,并在书上做些批注,批注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或读后的体会,也可以是自己不懂的的问题。

  (2)学生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4、分角色读,指导学生用“心”说话。

  (1)看看大地都想和种子、飞鸟、游鱼和小草说什么?并选出其中的一节练读。

  (2)指名四位同学扮演大地朗读课文的前四节,想象自己就是大地母亲,你想对种子、飞鸟、游鱼、小草说些什么?其他同学就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仔细听大地的话,看能否听懂大地想对你说些什么?

  (3)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接读课文前四节,教师点击相关课件(每一小节都制作动画课件),读后其余学生评价。

  三、换位抒情。

  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或大地体内的其他生灵,听了大地母亲的话,你有什么想对大地母亲说的?你能说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听吗?

  2、四人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

  四、总结升华。

  1、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

  2、再回想刚刚大地的一句句真情的话语,你能感受到大地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吗?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

  3、随机设疑:最后一句话中的省略号有什么含义?(板书:……)(还有许多大地体内的生灵,比如:落叶、石子……)

  4、听课文录音,放动画课件,再次欣赏诗歌,感受大地的宽广胸襟。

  五、以说促写。

  1、(课件出示)如果你是大地母亲,你一定还有很多话语倾诉,你还想对谁说什么?请敞开心扉,大胆地说出来吧!(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2、(课件出示)仿照诗歌前四节的结构和语言风格,将自己要倾诉的话语写一节小诗。全班展示交流。

  六、课后拓展。(课件出示)课后继续修改自己写的小诗,准备活动课上评比展示

  教学目标:《语言的魅力》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衣衫褴褛、无动于衷、良辰美景等)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切实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重点:

  理解第六自然段的内容,感受“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感悟其打动人心的原因,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具准备:图片(春天美景)、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魅力”这个词语,谁能上黑板写一写?(可以让曾经写错过这个词语的学生板演,从书写是否正确、规范上给以评价。)

  2、谁能说一说“魅力”是什么意思?(很吸引人)在现实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事情很有吸引力?(启发学生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认识。如:学生说春天的景色很吸引人,教师要引导学生简洁地描述一番,并注意相机地给以总结:这是大自然的魅力(书的魅力、网络的魅力、电视的魅力……)

  其实,你知道吗?有时候语言也有它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语言的魅力》。(板书:语言的魅力。学生齐读课题。)

  究竟是哪句话有这么迷人的魅力呢?让我们赶快打开书,去寻找一下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出示小黑板:衣衫褴褛头发斑白无动于衷良辰美景绅士嬉戏)

  (1)学生自读、同位读、开火车读。

  (2)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处理方法:一要注意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如:衣衫褴褛,在学生说出词语的意思后,可再结合插图加深理解;二是将字典适当的引进课堂,区分“良辰美景”中的“辰”与“晨”在意义上的不同;三是注意评价,如:绅士,提议男生都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正音时,可以强调:穿着(zhuó)华丽)

  4、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2、3名学生)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无动于衷什么也没有得到

  春天到了,可是……得到的钱多极了

  随机理解:无动于衷)

  三、再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

  过渡:同学们,随着木牌上的字的变化,人们由无动于衷到纷纷解囊相助,老人乞讨的钱也由无到有,而且还多极了,一天之中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可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从早到晚什么是不变的?

  1、默读课文,找一找什么情况没有变?(还是那个盲老人,身旁还立着一个木牌子;还是在巴黎繁华的大街上。)

  2、既然还是在巴黎这条繁华的街上,还是那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还是旁边立着一个木牌子在乞讨,可是为什么人们的变化这么大呢?

  过渡:这一切一切的变化,只是因为木牌上的字变成了――

  (学生齐读。老师范读。注意把握“可是”的语气。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

  3、品读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让学生结合板书,发挥想像,充分发言。如果学生说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可让他们自读第六自然段再来体会。)

  4、(出示图片)是的,看到这句话,我们想到了春天的万紫千红,它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是那么的令人陶醉。

  (合上图片)可是,这良辰美景,(引读)――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

  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就(引读)――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板书:产生同情)

  5、一句充满魅力的语言,唤醒了人们的同情心,让我们饱含感情的读一读第六自然段。(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拓展延伸

  过渡:一句有魅力的话有着神奇的魔力,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试着发挥语言的魅力,写几句话?(出示图片:1、不要踩草坪!2、浪费水罚款!)

  请你用有魅力的语言说说,注意语言要少而精。

  (对于学生那些有创意的语句,教师可鼓励他们制成卡片,贴于宣传栏上。)

  五、课下延伸:

  在我们新建的校舍里,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了黑黑的脚印,请你设计一个警示语,好吗?如果你认为在新校舍的哪些地方还需要警示语,也请你动动笔,运用恰当的语言,让每一个学生都来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

  一、设计理念

  生命的真谛是什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这是人类思考的永恒主题。本组教材,就是围绕“生命”这一专题展开的,选编的四篇中外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感悟。《触摸春天》告诉我们:谁都有热爱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编组这组教材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二是深刻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词句的意思,发现并引导总结体会句子的方法,培养理解语言的能力,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学生年龄较小,对生命的意义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本组课文就是从过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物来体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感悟、品读课文语言文字,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3领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内涵。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读、悟、品读课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的美。

  教学难点 感受盲童对生活的热爱,领悟“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内涵。

  四、教学方法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活动中,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句子。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在春暖春开的季节,很高心和大家一起来上课。同学们你们高兴吗?用你们的方式表示一下对康老师的欢迎好吗?大家的掌声包含了欢迎,也包含了对老师的鼓励。老师为了表示谢意,送给大家一首歌,会唱的可以小声跟着唱。

  (二)导入

  1 歌声好听吗?那老师太高兴了。我们可以开始上课好吗?小朋友在寻找春天,因为春天是美丽的,春天在你们的眼中是什么样的,可以用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 (学生自由说)(板书春天)

  春天在同学们的眼中真美啊!那同学们是用什么方式发现春天的美呢?(学生自由说)是呀我们可以用明亮的眼睛观赏美丽的春色,用鼻子感受花草的清香,而我们17课主人公安静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触摸到了春天。(板书触摸)

  2齐读课题

  (三)整体感知,回顾课文内容。

  1概述文章内容

  谁能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

  安静这样的举动,作者感叹到:这真是一个是奇迹!(板书奇迹)作者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奇迹?这不是我们很容易做到的吗?(学生说)

  那安静创造了那些奇迹呢?

  2接读课文,边听课文边思考,把你认为与奇迹有关的语句画下来。

  (四)细读课文,深入品析。

  1、盲女孩安静创造了那些奇迹?把你画出来的语句读给同学听听。

  2、指名说(板书奇迹内容)

  3、相互说一说安静是如何来创造的这些奇迹?你从奇迹中又体会到什么?

  预设(一)安静在花丛中穿梭,她走得很流畅,没有一点磕磕绊绊。

  1、先读出这个句子。

  2、安静是如何做到到的?同学们印象中盲人是如何走路的,而安静却可以做到“流畅”?

  3、想一想安静为什么在这里穿梭呀?(感受生活的美好,安静的开心。)

  4、带着这样的感觉来读第二自然段,(对春天的热爱、安静的开心)

  预设(二)安静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来,她慢慢地伸出双手,在花香的引导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沾着露珠的月季花。

  她是怎样做到的?她要干什么?

  同学们请注意安静在花香的引导下,如此准确地知道月季花的位置,她是怎样伸出双手的?从这个细微的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带着这种美好的感觉来读第三自然段,点名读。

  安静爱花,爱春天和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让我们一起读第三自然段,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她的那份爱。

  预设(三)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捉住了。

  你认为安静是如何拢住蝴蝶的?

  你认为作者是怎样的感觉?(整天穿梭在花丛中,她的身上一定拥有了浓郁的花香,蝴蝶以为她就是一朵花。)

  “神奇的灵性”源于什么?那安静又是什么感觉?(她是那样的热爱花朵、春天,才伸出双手。)

  假设情境,同学们现在就是安静(教师配乐范读),体会安静的内心在想什么?

  看到这样的一幕,作者“我”是什么感受?

  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作者看见了安静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你们看到了吗?那她的内心世界有什么?(学生说)

  预设(四)在春天的深处,安静细细地感受着春光;对于手中的这一只蝴蝶,安静是如何对待的?

  许久,多长时间,说明了什么?

  放飞蝴蝶,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张望”什么意思,安静又在张望什么呢?(安静用她的心在张望。)

  课件3、安静放飞蝴蝶的那一刻,仰起头来张望,她仿佛看到 ,她想 。(对光明的渴望,对飞翔的渴望)

  4带着这样的渴望,我们读一下第六自然段,点名读。

  (五)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安静对生活的热爱,对生活得独特感受,感受着你也深深地感动着作者,难怪作者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课件:谁都有生活得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这句话中,“谁”指的是什么?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来谈一谈(。一定要热爱生活、生命。)

  老师这里也有一个例子。

  课文链接

  海伦·凯勒从19个月时,就双耳失聪,双眼失明,却依然是快乐的,她也创造了自己的缤纷世界,我们来阅读一下。

  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海伦·凯勒给你留下的印象,我们看一下课本链接,体会海伦·凯勒的心情是如何的。

  生命是美好的,只要你热爱她,她就会给你机会,创造自己的缤纷世界。但并不是每一个都拥有享受生命的权力。我们不会忘记去年的今天,四川省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就夺取了无数人的宝贵生命,一位幸存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早晨醒来时,我又看见了初升的太阳,我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说到这里,相信你对生命一定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和理解,那么就拿起笔来,写下你心中的感概吧!

  泡泡语还告诉我们……我们能办到吗?让我们下课就开始行动吧,办一期关于“热爱生命”的墙报,同学们,我们应该从哪寻找资料呢!好,老师等待你们的好消息。谢谢同学们的合作,再见!

  六、板书设计

  17、触摸春天

  流畅

  奇迹 伸向 生命是美好的

  拢住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8

  复习内容:《学标点》。

  复习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常用标点符号。

  2、通过学习,懂得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复习重难点:通过学习,懂得运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复习准备:小黑板、相关练习题。

  复习过程:

  一、故事导入主题。

  二、进入标点符号的`王国。

  1、出示标点符号,介绍它们的特点。

  2、出示句子,说明常用标点符号的用途。

  三、进入实践阶段。

  根据教师出示的句子,理解意思,填入相应的标点符号。

  各小组进行比赛。

  四、进入训练场。

  五、教师巡堂指导。

  六、教一首有关标点符号的儿歌。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能通过关键句子的把握,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能对文本中的关键字词进行细读品味,从而理解“马”的形象和内涵。

  通过比较、思考、讨论,能理解“自由”的内涵,初步形成尊重天性、崇尚自由的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今天早上咱们做了预习,从头到尾读过一次的同学请举手,从头到尾读过两次的同学请举手,从头到尾把段落序号标号的同学请举手!同学们的做法很棒!很对!因为,今天这篇课文可不一般哦,它是被人们公认的写马写得的一篇文章;今天这位作者,被称之为与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这马的世界,去领悟天才带给我们的人生启迪。

  二、感受自由

  1、文中写了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分别是什么马?请用尽可能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分别在课文的哪几段?

  明确:驯养之马(家马)天然之马(野马)

  2、作者更喜欢那种马?哪一句话直接表明了作者的态度?请找出文中的语句作为依据。

  明确: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3、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这是一种____之美?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分析。

  生:自由之美、奔放之美、团结之美、协调之美……

  师:这些美都是天然之马所固有的,所以,这是一种天性之美,自由之美。

  集体朗读——(注意语气——赞美,语调——轻快)

  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

  三、受尽束缚

  1、这就是天然之马的美,美得自由,美得奔放、美得自豪、美得高贵。难怪作者说:人类所曾做到的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

  豪迈而剽悍的野马被人类给征服了,它变成了什么马呢?请结合课文前两段内容,从用途上说一说。

  野马——战马、(赛马)、役马、宠马

  2、征服后,它又是一种怎样的马?请对这两段的关键词进行圈点勾画,来说说——“一种可____的马”?

  生:役马——可怜、

  师重点引导细读,并作出改动

  原文——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

  改文——嘴巴被衔铁勒得歪在一边,腹侧留下好多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好多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打穿了。

  (讨论后,要求带着重要朗读)

  生:宠马——可悲(可笑)(可耻)

  师引导——丧失自我,成了主人手中的万物。

  生:战马——可敬(可怜)(可叹)

  师:对主人而言固然可敬,但对自身而言显得可怜。

  3、适时介入资料——臧克家《老马》全班学生朗读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这就是人工驯养的马,这就是一辈子在人工驯养下的老马,他的身体受到了——?(束缚、摧残)他的精神显得——?(麻木、不自由),好可怜的马!

  四、回归自然

  1、同学们,此时,老师突然想到,我们有必要赶紧放开这些被人驯养的家马,放掉手中的缰绳,松开他们身上的束缚,卸下他们背上的鞍辔,放开它们,让它们重回自然中。我想,这或许可以让它们在自然界寻找到久违的.自由和天性……

  2、学生讨论,能,不能,要求结合文中相关句子说说。教师适时做好评价。

  五、思考原因

  1、介入《肖申克的救赎》影视片段,思考:老布自由了吗?既然自由了他又为何自杀?难道是疯了?

  2、学生思考发言,共同探讨“自由”的内涵,形成“真正的自由是精神的自由”的共识。

  3、介入“狱友”的话:“老布没疯,他只是体制化了。起先你狠它,后来你习惯它,到最后你离不开它——————”——长期的束缚,使其丧失了精神的上的天性和自由。家马如此,老布也如此;动物如此,人也如此。

  六、结课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明白了《马》这篇作品的真正好处,作者其实在通过马来写——人,其实,马只是一个比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匹马,我们都有野马的天性,但我们或许都正受到某种束缚,怎样才能不丧失自我的天性和自由呢?布封没有讲,但他用自己的行动作了解答:(学生齐读)

  布封的时代是一个神学时代,人们的思想被挟制在不自由的空间里……

  在“离经叛道”的声音中出版《自然史》……

  在风格趋同的文坛中发出“风格即是个人”的声音……

  让我们与布封一样,与野马一般——尊重天性、崇尚自由!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生字。

  2 、了解本课内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自读理解,讨论交流,朗读感受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2、学习列宁自觉锻炼意志,培养良好的品质。

  3、以读为主,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联系列宁走险路的经过,体会最后一段的含义。

  教学难点

  弄清列宁为什么还要走那条险路。

  教学准备

  课文插图字幕投影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背景介绍,倒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预习了关于伟大导师列宁的文章《登山》这一课,这个故事发生在1917年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之前,列宁因从事革命活动被当时的反动政府逮捕,就改名换姓来到波兰,继续革命工作。这个登山的故事,就是写他在波兰时和波兰的革命者巴果茨基一起登山看日出的情景。现在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想知道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正音正字。

  (1)刹(cha四声)的刹闪烁(shuo四声‵)的烁解释(shi‵四声)的释

  (2)区分多音字。

  刹薄似得

  2、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发言,老师总结几个问题。

  (屏幕)1、从哪看出路险?

  2、列宁第一次是怎样走小路的?

  3 、课文的题目是登山,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在山上看到的美的景色?

  4、下山时列宁为什么还要走那条险路?这两次走有什么不同?

  “一个革命者不应该让害怕压倒自己自己,咱们得每时每刻锻炼自己的意志。”这两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学生四个人一组,自读以后,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探究。

  2、集体交流。

  (1)师:列宁和巴果茨基为了看日出,他们只有走小路才来得及。从哪里看出路的`险?

  生: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路太窄,又太危险,要经过深渊边上。”师点评

  (2)师:列宁第一次是怎样走小路的?谁来读一读?(生读,评价读的怎么样。)生:列宁动作的词:贴、扭、不去看、移动。列宁的感觉:“头晕目眩”。

  师:读这一段你有什么感触,你想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师:走完小路列宁的心情怎样?生:高兴、激动。

  (3)师:第三个问题明白了吗?大家一起读一读,和列宁一道欣赏美景。(出示幻灯片)(齐读这一段)使我们感悟到:鸟儿的歌唱,不仅是为列宁看到自然风光而唱,它仿佛为列宁勇敢地走过小路而庆贺,更使人体验到了“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境。作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了列宁为自己走险路,饱览到美丽景色而欣喜的心情。

  (4)重点理解列宁的话。

  师:请学生读课文,数列宁说的几句话,怎么理解?生自由回答,老师总结:

  A 、列宁坦率承认自己害怕走这条路;B、作为一个革命者,要勇于战胜困难,而不是回避困难;C作为一个革命者要时时处处锻炼自己的意志。

  第二次走险路,与第一次不同:A、不必走,而列宁仍旧走;B、列宁先走;C、列宁在最先的地方没有停下来,毅然决然地走了过去。

  师:大家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课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三、深化内容,拓展延伸。

  1 、师:面对困难不要逃避,你在生活中怎么做的,谁给大家说一说?生自由回答(利用课间改错题,想玩没去;帮小同学往楼上提水;双休日作业一股作气写完再玩……)

  2 、师:坚强的意志,对与一个人的成功很重要。在生活中我们要像列宁那样时时锻炼自己的意志,又要注意安全。我认为这就是作者选编这一课的目的。

  最后送给大家几句名言共勉: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_

  对于一个意志坚强的人来说,无事不能为。——海伍德

  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并能终于克服障碍,达到期望的目的。 ——爱迪生

  人最凶恶的敌人,就是他的意志力的薄弱和愚蠢。 ——高尔基

  板书设计:

  登山

  看日出(必须)走险路

  列宁回去(不必走)仍走险路锻炼自己的意志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文章所蕴涵的深意,感受作者情怀。

  2.领悟文章运用拟人及层层衬托塑造百合形象的写作手法。

  3.品味并积累作品中清新质朴、意味深长的语言。

  教学重点

  把握作品形象,品味文章语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设计一)

  在我国浩瀚灿烂的古诗词园地里,有许多描写花的诗句。请你从记忆的宝库里,找寻写花的诗句交流一下(丰富文学积累)。

  参考: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乱花渐欲迷人眼,小草才能没马蹄。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篇写百合花的散文。(板书课题)

  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有什么感受或疑惑呢?(预计困惑:百合花为什么会开在心田上?)请同学们到书中找答案吧!

  (设计二)从题目入手,激发阅读兴趣:花儿大多开在园地里,田野里,有一株花儿却绽放在人的心田上,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品读林清玄的美文《心田上的百合花》。

  二、走马观花悟形象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你在文中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百合?用一个词来概括,并说明我在_____段中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的百合花。

  学生交流:

  我在第一段看到了一个执著的百合形象;我在第三段里看到了一个自信的百合形象;我在第六段里看到一个幸福的百合形象;我在第八段里看到了一个淡泊的百合形象。

  三、花团锦簇品语言

  1.自由勾画,评析喜欢的语句或段落。

  2.小组合作学习。

  3.交流。

  预期交流成果:

  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深深地扎根,直立地挺着胸膛。

  (方法指导:抓住关键词语品味,分析百合形象。如,努力地、深深地写出了百合与自然环境所做的顽强地抗争;从直立地、挺着能读出百合自信的神采。)

  百合说:我要开花,是因为我知道自己有美丽的花;我要开花,是为了完成作为一株花的庄严生命;我要开花,是由于自己喜欢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没有人欣赏,不管你们怎么看我,我都要开花!

  (方法指导:可从排比修辞的'角度,品读百合的自信与执着;还可引导学生从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品读语言的深层内涵,如从不管有没有人欣赏里,读出百合的淡泊、沉静。)

  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极深沉的欢喜所结的泪滴。

  (方法指导:运用联系语境的方法。联系上文,面对风言风语的打击,面对孤独与寂寞,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可以知道百合花的绽放,凭的是坚韧与执着的毅力,沉静的心态,艰辛的付出获得的。)

  许多孩童跪下来,闻嗅百合花的芬芳;许多情侣互相拥抱,许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方法指导:抓住写作角度进行品味,了解文章层层衬托的写作手法。)

  不管别人怎么欣赏,满山的百合花都谨记着第一株百合的教导:我们要全心全意默默地开花,以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

  (方法指导: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全心全意,紧扣上文百合努力开花时专心执着的特点;默默暗示百合不张扬、不炫耀的品质。)

  在野草和蜂蝶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释放内心的能量。有一天,它终于开花了。

  (方法指导: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用野草的讥讽和蜂蝶的嘲笑,更能衬托出百合坚忍和自信的形象。在此结合林清玄的成长经历进行点拨林清玄人生有很多转变,对于那些恶意攻击他转变的人,林清玄总是淡然一笑:他们给我一面镜子,他们也显露了他们自己。任何的成功都来之不易,从年轻到现在,我每天写作从不间断,这是我成功的原因,那些攻击我的人的努力程度都比不上我。林清玄就是靠自己的执着从一名非常优秀的年轻记者,成功转型为个性鲜明的作家。有人说,其文如莲花开落,荡漾一瓣幽香,滋润读者情怀。)

  4.读书要读出情感,带着我们刚才在品读中领悟的收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且进一步思考:百合花开在山谷里,文章为什么取题为心田上的百合花开?

  5.交流。

  可从书上找到答案:无数的人看到这从未见过的美,感动得落泪,触动内心那纯净温柔的一角。

  深入探讨:百合花带给作者的是心灵的震撼和人生的感悟。百合花的成功让作者意识到,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不放弃,相信自己也会开出世界上最靓丽的花朵。

  四、百花齐放说感受

  有许多思想,会随时间变迁在生命里沉淀,在你的生命里是否也有生命的花点染了生命中的亮丽?

  你从______

  人(或物)中领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哲理。

  学生交流。(在此教师可穿插自己见过或亲身感受过的情感故事,或者从自己读的林清玄的作品里找到沟通的契合点)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心灵的土地都是湿润而肥沃的,只要你肯付出勤勉与努力,生命的百合花就会对你绽放。许多的努力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到结果,需要你耐心对待,辛勤付出,并坚持下去,相信你也会品尝成功的甜蜜。

  只要你能坚忍面对,相信你就能看到成功。

  师生一起朗读集中体现百合精神的句子。我要开花

  六、作业

  1.写自己心田上的百合花开的故事。

  2.比较阅读《丑小鸭》。

  3.选读林清玄的散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愚公移山的。

  3、学会本课应识会写的字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启发质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后,启发学生理解“愚公”本意指是“愚蠢的人”。教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提出问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层次;按照“移山”问题的提出,移山的过程,移山的结果这样的顺序理清文章的层次

  三、再读课文,解决疑问。

  1、读课文学生体会两场争论的内容: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争论,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争论。引导学生体会两场争论的区别。第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争论,大多数人都同意,其妻子的献疑是出于关心。是一场民主的.讨论;第二场争论是与智叟的对话,是针锋相对的。

  2、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愚公与智叟两种不同的态度,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引导学生体会:智叟惧怕困难,而愚公有不怕艰难、锲而不舍的。

  3、读课文,引导学生自学。老师设疑:参加移山的人有哪些?移山过程中,开始是家里人,后来是邻居,四面八方的人,最后是夸娥氏的两个大力士儿子把山搬走了。

  四、学生讨论:如果玉皇大帝没派夸娥氏的两个大力士儿子把山背走,愚公的后代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移走吗?

  五、归纳通读全文,组织学生讨论,这则寓言的题目为“愚公移山”,其中对“愚公”并没有讽刺的意味,看似愚,实则不愚;智叟的“智”就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暴风骤雨,但没有克服困难和智慧的勇气,目光短浅。

  六、拓展延伸,升华主题。读了这则寓言之后,引导学生谈对愚公移山的体会,并向课外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找资料,加深对愚公的理解。

  七、积累内化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提示学生可以选四个字的词语。2、完成课文后的练习。3、识字写字。认读本课生字。运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字形。形声字:霄、渤、痴、娥。“寡”的写法。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3

  一、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体会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句子,从中感悟人物形象,懂得什么是尊严。

  二、学习重难点:

  体会什么是尊严,学习通过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的语言,表现人物的品质。

  四、学习准备:收集有关做人方面的人生格言,了解哈默的生平。

  五、学习时间:2课时

  六、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古人有饿死不吃嗟来之食的名言,讲做人要有尊严。今天老师介绍给大家的是一位外国的年轻人,从他的行为和做法中,会给我们许多新的启示。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2、质疑问难。

  3、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和理解。

  2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指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短文主要写了一个逃难的年轻人,在饥肠辘辘的情况下,没有接受人们送给他的`食物,而是执意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食物,赢得了做人的尊严。)

  四、课堂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概括地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爱因斯坦平凡而伟大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

  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使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理解。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体会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执著追求。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想成为成功人士吗?那么,请记住这条秘诀吧!(出示名言: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不说空话)

  (学生齐读名言)

  2、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吗?

  生:这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的名言。

  (板书:爱因斯坦)

  3、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爱因斯坦吗?

  4、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呀!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

  (板书完整课题: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齐读课题)

  5、看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师在课题处适时打上大小不同的?)

  过渡: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揭示课题”这一环节对整堂课的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由“揭示成功秘诀”的“名言”引出“名人”——爱因斯坦,让学生介绍一下爱因斯坦,对其有个大概的了解,初步奠定情感基础。第二步让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在你问他问大家问的热烈氛围中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意在激发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的欲望,吸引着学生非读下去不可。

  二、检查朗读情况,反馈自读效果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看看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师巡视。)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愿意读哪部分就读哪部分,我们其他同学可以来当小评委。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相机正音再读)

  3、请我们的小评委们作一番评议吧!当然,可以是值得发扬之处,也可以指出欠缺地方。

  4、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大家可自由发表观点。

  (学生针对课题疑问交流初读感受,擦去相应的?)

  5、请大家速读课文,找出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三次交往的起止。

  6、(生速读课文找出有关段落,交流三次交往的起止)

  [“初读”阶段留足读书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扎扎实实抓好“初读”,完完全全让学生“自读”,使阅读教学的过程真正变成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课堂上呈现了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状态,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主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上下文,整体把握课文

  1、请大家再读读每次相遇的第一句话及最后一部分的第一句话,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的。

  (出示四句话:①1940年的一个下午,一个12岁的小姑娘边走边玩,一下撞上了迎面而来的一个老人。②第二天,女孩又遇上了那老人。③第三天下午,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放学回家的小姑娘。④从此,小姑娘每天放学回家,都要到爱因斯坦的工作室坐坐。)

  2、学生交流发现(要点:a、第一段是说小女孩“撞”上了一个老人;第二段写女孩又“遇”上了那位老人;第三段写爱因斯坦在路边“等待”小女孩。 b、 这四句话有时间先后的顺序:一个下午、第二天、第三天下午、从此……)

  3、你很会动脑筋。还有不同的体会吗?

  生:第一次是小女孩无意撞上爱因斯坦的;第二次是小女孩主动向他问好的;第三次是爱因斯坦专门邀请小女孩去作客的;第四次说小女孩每次都要到爱因斯坦工作室坐坐。

  板书如下(用箭头表示关系):

  撞

  (爱因斯坦遇小女孩)

  等

  3、 联系前三句,最后一段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小女孩与爱因斯坦之间由不熟悉,到越来越熟悉)。

  a、他们最后熟悉到了什么程度,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b、你看到了吗?都看到他俩在做些什么呀?

  [教师用抓住段首主题句联系上下文对照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揣摩、发现作者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法,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从整体结构上把握课文,并用“你看到了吗?都看到他俩在做些什么吗?”启发学生想象,间接地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把握程度。]

  二、通过朗读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1、请大家再读课文,自由选择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一次交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看看能读出哪些新体会?(学生自找、自读、自练,准备交流;师来回巡视)

  2、交流读后的体会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次交往:爱因斯坦在“冷不丁被小女孩一撞”的情况下,“抬起头,友好地冲小女孩一笑:‘对不起,小姑娘,是我不小心。’”他有着宽容、坦荡的胸怀。

  师:那就请你来为大家读一读这部分吧!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三次交往:爱因斯坦作为世界著名的大科学家,虚心接受小女孩的“教诲”,穿戴得整整齐齐,还在“请”小女孩作客,多么平易近人啊!我想读读这一部分。

  (指导生有感情地读第三次交往的有关句子。)

  生: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第二次交往。我最想读的是“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这一句。(该生有感情地读这句)

  3、(出示句子:听了这话,爱因斯坦那深陷的眼窝里突然放射出温柔的目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装束,两手一摊,肩膀一耸,冲小姑娘做了个鬼脸:“你说得对,我是不会对付衣服鞋子这类玩意儿,但愿你肯教我。”)

  a、读了这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爱因斯坦对小女孩的回答很满意。

  b、他的目光那么温柔是因为听到了小女孩在说(引导生齐说:“我说也是吗,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出示句子:“我说也是吗,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怎么谈得上伟大?”)

  c、小女孩认为(引导生为反问句换个说法)

  生:小女孩是说:“我说也是吗,瞧你,穿衣服还不会呢,谈不上伟大。”

  4、对此爱因斯坦感到(生说:很欣慰),因为他也需要一种平等的交流,他认为自己碰到了知音。那么,试想一下,在小女孩的想象中,伟人又该是怎样的呢?

  生: 衣着整洁 知识渊博 完美无缺……

  5、而眼前的爱因斯坦的装束却是(出示图片),你能用个词来形容他吗?

  生:衣衫不整。

  6、能结合上文说具体些吗?

  生: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出示句子:他穿的衣服又肥又长,整个人就像裹在一张大被单里,脚下趿拉着一双卧室里穿的拖鞋。)

  7、你能演示一下爱因斯坦当时的言行举止吗?

  (指名表演)

  8、你认为他会对付的又是什么呢?

  9、他是怎么对付的?能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吗?

  [创设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教学目标对所有学生来说是开放的,学生的需要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目标,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读什么、怎么读,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表达、思考、表演、想象能力。]

  三、拓展延伸,丰富课文内涵

  1、能说说爱因斯坦对待科学事业的事例吗?

  生:年轻时的爱因斯坦推着儿子的小车在街头边走边思考问题,差点被马车撞了。

  生:在桥头等一位学生时,爱因斯坦掏出纸进行计算,雨水淋湿了他的衣服也没有觉察。

  生:躺在病床上,朋友问他最需要什么?他双眼闪亮,低声说:“我现在只希望有几个小时时间把一些稿子整理好”;直到逝世前他仍在忘我地工作、工作、再工作……

  2、是啊!爱因斯坦就是这么一位惜时如金的人,他几乎分分秒秒都用来探索自然奥秘。读到这,你想对老人说些什么?

  生:我想对爱因斯坦说:“你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上,潜心于科学研究事业,你是我们学习上的榜样。”

  生:我想说的是:“爱因斯坦先生,你是那么平易近人,我们敬仰你!”

  生:……

  3、多可敬可爱的老人,态度又是那么的诚恳,让我们再次来感受一下吧!(齐读第二次交往部分)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创设实践情境,让学生用心倾诉,真情流露,既是心灵的独白,又是个性的张扬,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的内涵。]

  四、分角色朗读

  1、下面就请大家同桌分角色选读其中一次相遇。

  (同桌分角色读)

  2、哪一桌愿意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当评委。

  (指名分角色朗读)

  五、小结:我们只读了一节课,大家就有那么多的感受和体会,相信通过下一节课的朗读,定会读得更好,定会有更多的收获的。那么,爱因斯坦到底是不是最伟大的人呢?这个问题我们放在下节课讨论。

  板书设计

  2、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衣衫不整\精神憔悴 小姑娘的教诲

  爱因斯坦虚心接受 整洁 有精神

  (伟大,不拘小节)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1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10个生字,学写8个字。

  2、读懂课文,了解人物的不同特点,使学生体会作者对邪恶贪婪的人愤怒鞭挞的思想感情,认识真善美,憎恨假恶丑。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难点

  了解诗歌中的人物特点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普希金的有关资料、磁带、录音机。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作者,揭示课题。

  1、让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普希金的资料。

  普希金(1799—1837),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出身贵族,童年时代开始写诗。1820年,因《自由颂》等诗篇反对沙皇暴政而被流放。1826年被赦免回到莫斯科。他一生写了800多首抒情诗和十几篇叙事诗。共创作了6部童话诗。他的优秀作品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他的抒情诗内容丰富、感情深挚、形式灵活、结构精巧、韵律优美。他的散文及小说情节集中、结构严整、描写生动简练。他的创作对俄罗斯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高尔基称之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朗读。

  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答思考题。(渔夫打到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渔夫的妻子老太婆向金鱼提出各种要求,金鱼一一答应了她。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时,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3、分组分节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清线索。

  1、快速阅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全诗线索。

  第1节:交代故事的起因。(老头儿打鱼网上了一条会说话的金鱼,金鱼哀求渔夫放了它,并许诺要用贵重的报酬答谢老人。)

  第2—9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经过。(老太婆向金鱼提出要木盆、要木房子、要当贵妇人、要当女皇,金鱼一一答应。)

  第10、11节:讲述事情发展的结果。(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老太婆回到了从前,变得一无所有。)

  2、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重点注意“砖、奴、槛”的读音。

  2、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脾”字要注意右边“卑”的写法。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提问激疑。

  1、复习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激疑:课文中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二、细读课文,探究人物特点。

  1、自由读课文。

  思考:①课文的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②用“”标出老太婆提出要求的诗句;用“”标出老太婆态度变化的词。

  2、讨论交流。

  (1)研读描写老太婆的诗句。

  ①老太婆向金鱼提出了几次要求?每次的要求是什么?(五次。她向金鱼“要新木盆——要木房子——要做贵妇人——要做女皇——要做海上女霸王”。)

  ②她的态度有哪些变化?(指着老头儿就骂——骂得更厉害——指着丈夫破口痛骂——打了老头儿一个耳光——脾气发得更厉害。)

  ③老太婆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贪得无厌、凶狠残暴)

  (2)研读描写渔夫和金鱼的诗句。

  ①渔夫做了哪些事情?说明了什么?(帮助老太婆做了不安守本分的事。如:帮助老太婆向金鱼不断地索要不属于自己的物品、权力、地位:要洗衣服用的木盆子;要住的木房子;要贵妇人的名分;要女皇的地位;要女霸王的权力,甚至要求金鱼供她使唤。说明他心地善良,但对老太婆一味迁就,显得过分软弱。)

  ②金鱼面对老太婆的要求是怎样做的?(老太婆提出的前四次要求金鱼都一一答应了。当老太婆提出要当海上的女霸王,金鱼收回了她的一切。)

  3、课文中的几个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老太婆凶狠残暴、贪得无厌;渔夫心地善良,但过分软弱;金鱼心地善良,知恩图报,并信守诺言,言而有信。)

  4、引导学生了解“大海”在诗中的态度变化和它的象征意义。

  (1)用着重点标出描写大海风浪变化的语句。(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水变得阴暗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

  (2)理解“大海”的象征意义。(诗中“大海”没有说一句话,但在全诗中它是“正义”的化身。“蔚蓝的大海”有强烈的爱憎情感,随着老太婆“蛮横无理、贪得无厌”一步步升级,大海随之变化:轻微地起着波浪——海水发起浑来——海水不安静起来——海水变得阴暗起来——海面上起了黑色的大风浪,激怒的波涛翻动起来,奔腾、狂吼。它在诗中的态度变化既代表着金鱼姑娘,也代表着人世间一切正义人们的共同心声。)

  三、表演故事,深化理解。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组合,自选角色表演全诗。

  ①指导学生把握诗中不同人物形象的语气,展开想象,补充情节、补充语言。

  ②在小组内表演。

  ③指名表演,评议。

  四、总结全诗,拓展延伸。

  1、读了普希金的这首诗,你体会到了什么?(贪得无厌终归是没有好下场的。美好的生活要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2、如果请你去和课文中的角色交谈,你准备和谁说些什么?

  五、作业。

  1、朗读课文。

  2、续编故事或改写课文。

  板书设计:

  32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老太婆 木盆→木房子→贵妇人→女皇→女霸王(贪得无厌)

  骂→骂得厉害→痛骂→打耳光→差点砍死(凶狠残暴)

  渔夫: 心地善良、过分软弱

  金鱼: 心地善良、知恩图报、言而有信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语文下册教案12-10

语文下册教案12-14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8-19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13

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12-18

四年级语文下册经典教案12-09

语文下册《望月》教案02-16

语文下册优质教案12-13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三》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