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时间:2022-03-26 19:52:2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一、教材分析:

  根据本节教材对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的要求本课将重点安排在对读图技能的训练,以及人地协调观念的树立等方面。读图技能的训练主要通过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无论是了解大气的组成还是大气的垂直分布,还是大气的受热过程都注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感性知识入手,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并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分析大气各组成部分所起的作用、各层大气气温分布特点以及大气运动状况、大气的受热过程与人类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低层大气的组成成分及其所起的作用;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以及各层大气的特点;能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道理

  2.能力目标:通过对图表的分析,训练学生阅读图表分析问题的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原理

  四、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理论性较强,所以对知识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时可借助教具或电脑模拟演示,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并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与大气的受热过程、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首先提问:[导入]探究1:读P36图2-2-1回答问题;(学生回答较多的是飞机飞到了云的上面。教师设问为什么下面由云雨而上面没有呢?)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与大气的受热过程、

  我们来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导入]探究1:读P36图2-2-1回答问题;(学生回答较多的是飞机飞到了云的上面。教师设问为什么下面由云雨而上面没有呢?)

  (板书课题,以及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1、含义:

  2、组成:

  3、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组成主要作用

  干洁空气N2

  O2

  CO2

  O3

  水汽和固体杂质

  4、大气圈的结构——大气垂直分层

  (教师点拨,学生阅读课文和图2-2-2大气的垂直分层,完成表格。)

  依据分层温度变化大气运动对人类的影响

  学生回答探究1;点评略。

  探究2:人造卫星为什么能安全的运行在高空大气层?

  探究3:在“大气的垂直分层”图中,气温随高度的变化为什么会呈现出这样一种竖起的“W”的形状。(由探究3引导学生理解大气的温度变化取决于大气的受热状况。引出下文)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根据课本图2-2-4,分析说出

  探究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哪些?南极地区臭氧层空洞的出现,对当地有何影响?

  探究5:大气的受热过程

  探究6:解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探究7:在图“2-2-4大气的保温作用”上,标出长波辐射,解释保温作用的道理。

  探究8根据活动题2-2-5温室保温示意图,试解释温室保温的原理

  集体讨论:根据所学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2、初春的早晨,为什么农民在田埂上放烟雾驱赶昨夜的寒气?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与大气的受热过程,那么,大气受热后会产生怎样的变化?在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大气的运动。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着重分析热力环流的成因和不同条件下风的变化。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九、板书设计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与大气的受热过程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1、含义:

  2、组成:

  3、大气圈的结构——大气垂直分层

  4、低层大气的组成及作用: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受热过程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本节课时间45分钟,其中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检查预习5分钟,探究讲解18分钟,反思总结当堂检测5分钟左右,其余环节17,能够完成教学内容。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望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十一、学案设计(见下页)

  学校临清一中学科地理编写人肖玉荣审稿人胡玉芹

  第二单元第二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一课时)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相关文章:

天气与气候教案01-05

《气候的威力》教案08-31

中国气候说课稿12-23

气候的威力教案03-16

《世界的气候类型》教案02-23

《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07-29

世界的气候教案02-28

气候特征地理教案12-09

世界的气候教学反思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