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下册的教案

时间:2022-06-03 09:28:18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下册的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下册的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下册的教案15篇

  语文下册的教案1

  教材分析:

  《神奇的书》是一首短小精悍却富有哲理的诗。作者以形象的比喻、简明的语言,热情的讴歌了书的神奇、书的魅力、书的美丽。在教学时,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旦拥有了它,就会获得幸福。激发学生热爱读书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学会生字新词。

  2、边读边想像,理解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热情讴歌书的神奇、美丽的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仿照前两段的写法再写一段。

  4、体会作者对书的讴歌,培养学生对书的热爱。

  教学重点:

  想像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书的神奇。

  教学难点:

  发挥想像仿写诗歌。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粮食”同学们你们爱书吗?都读过哪些类型?在读书中你获得哪些乐趣?

  书是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神奇的书》这首诗歌吧?

  2、扣题质疑:书神奇在哪?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里寻找吧!

  二、初读诗歌,了解大意。

  1、自读诗歌,读准了字音,了解大意。并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诗歌,师巡视。

  3、指名朗读。

  4、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再读诗歌,品味体会。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节,说说你的理解。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为什么这样说书能带我们到浩瀚的天地呢?

  2、自由读第二节,说说你的理解。

  (1)理解词语。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想想书为什么能带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

  3、默读第三节,想想为什么说“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呢?

  4、同桌互读第四节,说说这节诗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书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的含义。

  四、三读诗歌,领略神奇。

  1、让我们带着对书的喜爱之情再一次走进书的世界,去领略书的'神奇。

  2、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自读讨论,围绕“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这一问题组织学生学习,既突出了重点,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读文——谈理解——再读文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五、拓展延伸,升华感情。

  1、你读过哪些书?书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看来大家都对书有着深刻的认识和体会,现在请大家拿取手中神奇的笔,仿照诗歌的前两节,抒发你对书的感情。(学生进行仿写)

  (设计意图:让阅读与美丽地携手,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有机地进行了习作能力的训练。)

  3、交流点评。

  :读书使我们变得豁达,变得高尚,让我们逐渐深刻,目光更加深远;让我们继续多读书,读好书,与书为友,在书的陪伴下快乐生活,健康成长!

  4、有感情的齐读课文。

  六、作业设计,夯实双基。

  1、抄写文中的好词,背诵诗歌。

  2、收集一些与读书相关的名言、谚语。

  板书设计:

  神奇的书

  到浩瀚的天地

  神奇的书 领略人世的真谛

  遨游书海 → 上的富翁

  装载美丽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外国的儿童诗,读时琅琅上口,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全诗4个小节,短小精悍却富有哲理。作者以形象的比喻,简明的语言,介绍了书给人们带来了乐趣,讴歌了书的神奇、书的美丽与魅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是理解诗歌的最佳手段,所以在本节课我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设计了自由大声朗读、自由读、默读、齐读、同桌合作读、接读、比赛读等各种形式的读,学生在读的过程中领悟了感情。

  在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仿照前两段写一写。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虽说孩子们的语言还很稚嫩,但是表达了他们的心声,体现了孩子们对诗歌的理解。现摘录一首如下

  没有一艘飞快的潜水艇,

  能像一册书籍,

  带我们遨游知识的海洋。

  语文下册的教案2

  一、教材分析:

  课文写了丹顶鹤的美丽外形以及它们每年到黄海之滨越冬的迁徙习性,引起读者对丹顶鹤的喜爱之情,渗透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课文在介绍丹顶鹤美丽外表,表现人们对丹顶鹤喜爱之情的同时,还通过介绍丹顶鹤冬天向黄海之滨迁徙时数量众多、歌声嘹亮,告诉读者这是因为黄海之滨的人们不仅喜爱丹顶鹤,而且保护丹顶鹤。

  本文文字优美,将丹顶鹤写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很适合欣赏、朗读。

  二、学情分析:

  本文文字优美、语句生动。课文没有特别难理解的地方,只需要对文中的“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稍加理解。教学时的重点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丹顶鹤的美丽与人们对它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飞翔”等词语的意思。

  3、学习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

  4、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朗读,能够完成说话。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丹顶鹤美丽的外形及幸福的生活。

  2、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二)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趣。

  (1)在我们的动物王国里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今天老师带大家去和丹顶鹤交朋友,好吗?

  (2)在你的印象中,丹顶鹤长得怎样?

  (3)板书:美丽的丹顶鹤

  (4)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丹顶鹤的故事吧!(师配乐范读全文)

  2、初读课文,交流。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③用横线画出描写丹顶鹤美丽外表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检查读书情况。

  ①指名分节读课文。评议。

  ②交流找到的`描写丹顶鹤美丽外形的句子。

  “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它的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

  ③指导朗读——小小组朗读——推荐代表读,评议——齐读。

  3、学习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读准字音,巩固生字的字音。

  (2)自己想想,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呢?

  (3)观察字形,结构,有什么发现?

  (4)教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美丽的珍禽,初步树立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过程 :

  1、导入。

  (1)小朋友,昨天我们认识了一群新朋友(点图片1:配乐)。

  (2)它们是(板书:丹顶鹤)。

  (3)你觉得这群新朋友怎么样?(点图片2)(板书:美丽的)

  ①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群美丽的丹顶鹤到底美在哪。(指课题)

  ②齐读。

  2、新授。

  (1)教学第一自然段。

  ①丹顶鹤呀丹顶鹤,你是从哪儿飞来的呀?(遥远的北方)

  ②(点图片3)师述:冬天到了,一群群美丽的丹顶鹤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它们边飞边鸣,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③(点示第一自然段)谁来读好这句话。指名读,评议。(老师从你读的“一群群”这个词听出来丹顶鹤真多呀!)(丹顶鹤还会边飞边鸣呢,那“嘹亮的歌儿”多好听呀!)谁再来读读。齐读。

  (2)教学第二、三自然段。

  ①让我们赶快来欣赏这美丽的丹顶鹤吧!(点图片4)

  ②瞧,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真美呀!

  ③请小朋友拿起书,自由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丹顶鹤那与众不同的模样。

  a、(点示第一句)看,雪白雪白的羽毛上带着一点儿黑色的边儿,多么纯洁呀!谁想来读,谁来和他比比。我们一起来。

  b、(点图片5)瞧,它的头顶多漂亮呀,鲜红鲜红的,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谁来读好这句话(点示第二句)。真美呀,(点: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板书用红笔描“丹”)

  c、快给你身边的丹顶鹤头上也加一颗红宝石吧!(生涂色)

  ④小朋友让我们举起手中的丹顶鹤看:这一身洁白的羽毛配上黑色的边,再加上那颗鲜红鲜红的宝石多美呀!(指板书,齐说真是一群“美丽的丹顶鹤”)让我们再来读读第二自然段把丹顶鹤美丽的样子记在脑海里。齐读。

  ⑤现在你们就是那一只只可爱的小丹顶鹤,你愿意在小组里夸夸你长得有多美吗?(生小组练说)哪只丹顶鹤先来夸夸自己?(请2个上台说)

  ⑥每个学生夸完后,师:这么美的丹顶鹤,让它飞起来吧!你想飞到哪儿?快去吧!

  a、看它们回到了清清的湖水边,飞到了蓝蓝的天空中,多么悠闲自在呀!哟其他小丹顶鹤也等不及了,赶紧也飞上来吧!它们正在召唤你们呢!(其余生上台贴丹顶鹤图,师略作指导)

  b、你最喜欢哪一只或哪几只?它、它们在干什么?说给你的同桌听。

  c、谁愿意到上面指着图向大家介绍你最喜欢的?

  ⑦师指图总结性描述:

  看,这些丹顶鹤在清清的湖水边,在碧绿的草丛中有的在悠闲地散步,有的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有的相对翩翩起舞,有的低头在水中觅食,还有的展翅飞翔在蔚蓝的天空,它们是多么高雅

  ⑧(点图片6、7)指导读好:引吭高歌、展翅飞翔(做动作读)丹顶鹤不论是在地上引吭高歌,还是在天上展翅飞翔,都显得那么高雅。(点图8,示句子)指名读,齐读。

  ⑨(点图9)丹顶鹤的高雅还在于它腿长、脖子长,嘴巴也长,真是逗人喜爱。(点示1—3句)齐读。

  ⑩传说丹顶鹤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们又叫它“仙鹤”(点示完整的第三节)

  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大丹顶鹤那高雅的姿态,逗人喜爱的模样,深深地印在大家脑海中。齐读第三节。

  (3)教学第四自然段。

  ①你们喜欢丹顶鹤吗?黄海之滨的人们也很喜欢,他们早早为丹顶鹤准备好了家(点图片10)

  ②江苏省的盐城沿海滩涂珍禽自然保护区是丹顶鹤的第二故乡,这儿有水有草,高高的芦苇丛使它们相当快活要在这儿居住整整一个冬天。(点地图)丹顶鹤原来的故乡在黑龙江扎龙,它们秋天飞过来到第二年的3月上旬再飞回故乡。

  ③(点图片10 )瞧它们在第二故乡生活得多好呀,它们(点:三五成群、无忧无虑)谁能读好这两个词。

  ④(点示第四节)一起读好这一自然段。

  3、总结。

  (1)学到这儿,丹顶鹤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让我们一起把课文完整地读读边读边想像丹顶鹤那高雅的姿态,美丽的样子。齐读。

  4、延伸。

  (1)今天我们看到了丹顶鹤美丽的外形,优雅的姿态,可是这么美的丹顶鹤全世界只有1200多只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2)在黄海之滨的盐城已经设立了一个丹顶鹤的自然保护区,在那里曾经发生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点图片11)听歌曲。

  (3)这个真实的故事非常让人感动,相信在座的每位小朋友都会像歌中的女孩那样关心、爱护丹顶鹤,在大家的努力下丹顶鹤一定会生活得越来越好。

  (4)老师这里有一些丹顶鹤的资料大家可以看看,上面还出了一些知识问答,大家课后可以上网或查阅图书来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了解丹顶鹤。

  语文下册的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7个生字,会写本课9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课文中的药房是什么。

  2.过程与方法:并让学生懂得:在生活中,不要歧视艾滋病患者,要给他们更多的关心与帮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故事中人性的善良和伟大,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情谊,懂得珍惜生活的美好,并对周围的人回馈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

  感受伟大的友情给一个人的力量。

  教学难点:

  理解德诺妈妈的话,真正体会这种伟大、无私的友情。

  教学方法:

  自读感悟,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艾滋病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 学 程 序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红丝带(关于艾滋病的标志),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关爱艾滋病患者的标志。每年的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全世界的人都来关心爱护艾滋病患者。

  可以让学生说说他们所知道的关于艾滋病的知识,教师相机出示课题,理解课题。

  二、读文,学习生字

  1.默读课文,圈出生字,思考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字。

  (1)个人自学。

  (2)同桌间汇报。

  (3)关注字词在这一课中的意思。

  3.做课后习题(一)。

  4.指名读课文,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5.快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6.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后,下节课文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三、作业:

  写生字。

  熟读课文,画出文中令你感动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读题、回忆。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生命的药方》。上节课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里生命的药方是什么?

  默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句来理解。

  二、品析课文

  这里生命的药方是什么?默读课文,结合具体的语句来理解。

  三、交流自学的感受。

  1.(1)第8自然段。

  (2)读一读,德诺妈妈的话。

  (3)重点体会生命的药方是什么?感受“泪如泉涌”。

  2.为什么德诺是孤独的?

  (1)快速默读用“------”画出相关句子。

  (2)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第一句话。

  a.指名读。

  b.哪个词中体会到了他非常孤独,非常无助?

  3.虽然他是不幸的,伙伴们全都躲着他,但他又是幸运的。你又从哪看出来的?

  如果你是德诺:

  当你身患严重的疾病是一种什么感受?

  难道你真的不怕被传染吗?

  面对不幸染上艾滋病的德诺,作为他唯一的伙伴,艾迪又是如何做的呢?

  4.自由再读课文画出艾迪是如何给他快乐,给他友情,使他因为有艾迪而满足的。即求医过程使自己感动的句子。

  5.四人小组交流。

  出示要求:

  (1)读画出的句子。

  (2)说说自己的感受。

  6.全班交流出示有关句子:品读,引导体会情感。

  7.师小结:德诺得病是痛苦的,但艾迪给他的帮助与关怀,使他离开人世时依然快乐!这怎么不让德诺妈妈----“泪如泉涌”。好动情地说……

  课题不单单指艾迪为德诺寻找(指板书:治疗艾滋病的药方),还指艾迪给了德诺(指板书:医治心灵的药方),那就是(友情),是这份友情让德诺感受到了(快乐),不再(孤独)。

  三天后,德诺静静地躺在了长满青草的地下,双手抱着艾迪穿过的球鞋。他说……过渡:德诺还有两个心愿,希望我们帮他实现。你愿意吗?

  四、作业

  请为我写一封感激我的好朋友艾迪的信。谢谢!

  请把我与艾迪的故事讲给你的父母或朋友听,让爱温暖更多的人。

  放手让学生自学,发挥小组的作用,让学生互帮互学。

  抓住重点词和生活实际进行理解。落实语言文字训练。

  引导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从感悟交流中实现与文本、与文章主人公的对话。

  结合课题深入延展,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语文下册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田字格内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激发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读好人物对话;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感悟大自然的神奇美丽;激发兴趣。

  教学准备:

  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导入课文

  1.逐次出示蝴蝶和毛毛虫图片,让学生比较认识。

  2.小蝴蝶和毛毛虫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

  (3)标出自然段。

  2.指名朗读,随机学习字词。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及时纠正读音;

  (2)出示并学习生字词。

  二类生字词:趴在 惊讶 认识 糊涂 委屈 骗人 爱抚 产卵 孵出

  脱去 一段

  一类生字词:漂亮 引起 惊讶 认真 回答 认识 相信 产卵

  三、再读课文,找出小蝴蝶和毛毛虫的关系(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两种小动物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让我们再读课文,去找一找。

  2.引导发现其发育过程并汇报交流:(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四、小结

  师结: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了毛毛虫还真是小蝴蝶的弟弟!看来昆虫世界里也有许多奇闻怪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语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小蝴蝶和毛毛虫》。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蝴蝶为我们带来了一些好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用课件逐个出示词语)。

  1.指名读。

  2.齐读。

  二、细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边读边用笔勾画出毛毛虫和小蝴蝶的对话。

  2.指名读出具体段落,细细品读。

  出示对话部分的第一段:毛毛虫抬起头来惊喜的喊:“妈妈,妈妈!”毛毛虫说话时的语气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毛毛虫会“惊喜”?并读出毛毛虫的惊喜。

  3.分小组讨论找出像“惊喜”这样表示语气的词语,依次体会并读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4.了解蝴蝶的发育过程。

  (1)糊涂的小蝴蝶和委屈的毛毛虫都想知道是怎么回事?是蝴蝶妈妈的一番话,揭开了小蝴蝶心中的迷团,也使我们了解了它们的发育过程。

  (2)在文中找出蝴蝶妈妈的话。

  (3)指名读、齐读。

  (4)听了蝴蝶妈妈的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5)小组讨论,选出代表用自己的话说出蝴蝶发育的过程。同时

  出示蝴蝶发育变化的过程,板书:卵——毛毛虫——蛹——蝴蝶

  5.在熟读和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戴上蝴蝶和毛毛虫的头饰加上动作,进行朗读表演,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拓展激趣

  小蝴蝶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小时候和长大了不一样吗?大自然中蕴含着无数秘密,只要你仔细观察细细去想,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读书推荐

  《丑小鸭》

  《小蝌蚪找妈妈》

  板书设计:

  7.小蝴蝶和毛毛虫

  卵——毛毛虫——蛹——蝴蝶

  语文下册的教案5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外国的儿童诗,它借诗歌的形式,用富含哲理的语言。介绍了书带给人们的是乐无穷,它是知识的海洋,给予人世的真谛、净化人的心灵。全诗共有4个小节。读时琅琅上口,同时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儿。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中感知、体味、鉴赏,感悟这首诗的内涵。

  2、抓住能唤起学生相似感受的关键语句,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来丰富对课文中富有人文气息的内容理解。

  3、了解诗歌的语言风格,学习诗歌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谈谈书带给人们的实际效用——举例说明,从而激发同学们读书的热情。

  教学准备

  教师:作者简介,文章拓展资料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与书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提问导入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中书带给你了什么?从而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清诗的脉络

  认字环节

  点出“履”“扉”这个字,并解释以及这几个词浩瀚、一贫如洗、朴质无华

  初读课文,回答问题

  为什么说书是神奇的?

  (建议:由学生说出书的作用,然后教师可以伺机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练读:齐读、指明读、比赛读、男女生读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书的神奇。激发读书的热情)

  谈一谈你对每一小节诗的理解

  (诗中之字贵如金,浓缩就是精华,每一小节短短的诗文都可以成为每一位学生发挥想象力的源泉,他们可以给每个人带来一个与书结伴的故事,从而升华自己的感性认识。重点对2、3、4小节加强理解)

  三、激发对读书的热爱之情

  你曾经都读过什么书?有什么感悟?

  (学生从读诗、体会诗、再到讲故事经历了这样步步洗礼,感情的升华,让学生脱口而出自创得诗歌,有了这一步,是至关重要的)

  你能尝试着背诵本篇诗歌?

  (从读诗、悟诗、讲诗再到背诗学生已经对本课诗文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为下步的仿写诗歌做好了充分准备)

  四、拓展延伸

  拿起手中的神奇之笔,续写《神奇的书》这首诗,抒发你对书的感情

  (通过阅读得步步熏陶,感情的积淀,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发挥自己的想象翅膀,给他们一次创作自己诗歌的机会,为以后的作文教学找到了切入点,逐步建立对诗歌的敏感,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此环节是一个拓展环节)

  第二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粮食”同学们你们爱书吗?都读过哪些类型?在读书中你获得哪些乐趣?

  书是多么神奇,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神奇的书》这首诗歌吧?

  2、扣题质疑:书神奇在哪?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里寻找吧!

  二、初读诗句,了解大意。

  1、自读诗歌,读准了字音,了解大意。并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诗歌,师巡视。

  3、指名朗读。

  4、指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

  三、指导理解诗意: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节,说说你的理解。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为什么这样说书能带我们到浩瀚的天地呢?

  2、读第二节,说说你的理解。

  (1)理解词语。

  (2)说说这节诗写什么?

  (3)想想书为什么能带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

  3、读第三节,想想为什么说“即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履”呢?

  4、读第四节,说说这节诗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书装载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的含义。

  四、再读诗歌,说说收为什么是神奇的?

  1、指导读,划出能体现书神奇的词、句。

  2、汇报交流。

  五、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语文下册的教案6

  学习目标:

  1.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能正确描写6个生字;认识“皿”。

  2.能熟练地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里查找“盘”和“滋”。

  3.能熟练地朗读全文,并能根据提示语读出一定的语气。

  4.能读懂父亲要说这段话的目的。

  重点和难点:

  1.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能记住“尝、委、那、样”这四个生字;认识“皿”。

  2.能读懂父亲要说这段话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实物李子核。

  2.师: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学习生字:核(书空)

  3.师:除了李子之外,还有哪些水果也是有核的呢?(交流)那么,我们平常吃这些有核的水果,要注意什么呢?有个叫万尼亚的孩子,从没有吃过李子,一天,妈妈买回了一些李子,结果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听课文录音,说说你听到了一件什么事?

  2.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过渡:母亲买了万尼亚从没吃过的李子回来,他会怎么呢?

  三、学习课文及生字

  1.学习课文第一小节

  (1)轻声自读,学习生字:算盘尝滋味

  (2)看到母亲买回从没吃过的李子,万尼亚他想怎么样呢?

  示句子:万尼亚从没吃过李于,很想尝尝李子的滋味。他在李子跟前走来走去。当屋里没有人的时候,他忍不住拿了一个李子吃。(指名学生读一读教师适当指导朗读)

  (3)齐读第一小节。

  2.学习课文2—4小节。

  (1)当父亲询问这件事时,大家都说没有吃过,万尼亚怎么说?

  出示:万尼亚的脸涨得像海虾那样红,可他也说:“没有,我没吃过。”自读,学习生字:涨、那、样

  (抽生读。)此时,万尼亚的脸为什么涨得像海虾那样红,他会想些什么呢?(指导朗读,读出语气)

  (2)没有人承认吃了李子,那怎么办呢?听听父亲是怎么说的?

  (3)听了父亲的话,万尼亚的脸色有什么变化呢?

  出示句子:万尼亚脸色发白,说道:“我没有把核咽下去,我把它扔到窗子外边去了。”男女赛读,体会此时万尼亚的心情

  (4)大家都笑了,可万尼亚却哭了,他为什么要哭呢?(5)有感情地朗读2—4小节

  四、描一描,写一写

  五、复习巩固

  1.“摘李子”游戏,复习生字及词语。

  2.小组分角色演一演。

  六、师:学了课文,你想对万尼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

  语文下册的教案7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透过生活中的小事表达自己以母亲的怀念,从而培养学生关心长辈、尊敬长辈的。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感受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概括母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

  教学难点:

  从一件件小小的事情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课前准备:

  投影片,挂图。

  教学流程:

  共性教案个性教案

  一.谈话导入:

  母亲重病缠身,还想要推着下肢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怎样呢?作者又是

  怎样怀念母亲的呢?

  二.通读课文,检查至课文内容的理解。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预设:生:母亲重病缠身,还要推着下肢瘫痪的“我”去北海公园看花,结果花还没看,母亲却离“我”而去了。

  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预设生1:作者对母亲的爱。

  2: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问: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预设:生3:我是从课题“秋天的怀念”体会到的。

  理解课题。

  母亲是在秋天(北海的菊花开了)去世的,作者怀念秋天,就是怀念母亲。

  三、细读课文,说说母亲怎样关心我的,即从哪些事上可以看出母亲对我的关心。

  1、读课文,用“用——“画出与问题有关的语句。

  2、反馈:

  预设:

  生1:当我摔砸东西时,母亲便躲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注意我的动静;

  生2: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养的花都死了;

  生3:母亲肝病严重,还要推我去北海公园看花,还要带我去吃我最喜欢吃的豌豆黄儿;

  生4、我双腿瘫痪后,母亲对“跑”“跳”之类的字眼不敢提;

  生5:诀别的最后一句话念着我。

  四、反复朗读课文,通过事例,从中受到教育。

  1、联系生活想一想,作者所写的这些事情都是一件件怎样的事情(小小的事情)

  2、一件件小小的事情能不断地在作者的笔下涌现,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是怎么体会到的?

  预设:

  生1: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的怀念。

  生2:我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来体会。

  3、母亲在世的时候,作者想过母亲的感情,关心过母亲的身体了吗?为什么?

  (这个环节通过讨论,懂得应该怎样尊敬长辈,关心长辈,关注生命的价值,热爱生活。)

  四、加强有感情的朗读训练。

  五、课外拓展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给妈妈写一封信。

  板书设计:

  我摔东西时,躲

  照料,花都死了

  秋菊绽放怀念母亲病重还摧我,去看菊花爱“我”

  不提“跑”“跳”等

  语文下册的教案8

  一、丑小鸭留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可板书学生的精彩发言)

  1、能够勇敢地离开那个让他饱受欺凌的出生之地,走向一个未知的世界。

  2、能够舍弃所谓的温暖舒适的生活,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3、它对自己的认识发现过程说明,没有对美好境界、理想生活的追求,不经历那么多的磨练,就不会发现自己其实也可以成为生活的一个奇迹。

  二、拓展引申:

  1、在我们的现实 生活中,也有许多丑小鸭, 他们经过自己的拼搏奋斗,最后也成为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欣赏----<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钟>、<命运无轨道>

  2请学生谈谈自己听了两篇的感受。

  三、作业布置:从以下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

  A命运无轨道

  B丑小鸭的梦

  板书设计:

  丑小鸭 ------------ 白天鹅

  要有一颗 好的心:善良、宽厚、有理想、勇敢地追求美与幸福

  丑小鸭告诉我们:

  1、成为“白天鹅,要经过自身的努力,重要的是要有天鹅一般 高 贵的灵魂。

  2、命运无轨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自己。

  3、在拼搏中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原来也可以变成“白天鹅“

  教后记

  1、教学按照 理线索--明结构--知内容--辨形象-- 悟主题的`思路进行,各环节 衔接紧凑,思路清晰,学生在“辨形象“一环中,表现出了一定的思想深度,在探讨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真正原因的辩论时,气氛热烈,思维敏锐,水到渠成地完成了对主题的认识。两则课外选文朗读,使学生对丑小鸭的现实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眼神告诉 了我他们内心深处的感动。

  2、分角色朗读对学生理解人物形象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3不足:在处理“知内容“这一环节时教学时间偏多。以至于文中精彩片断朗读不够充分。

  语文下册的教案9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

  了解马克土温的相关资料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预习探究

  1.孩子们,前段时间老师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奶奶在一家电器商店选电冰箱,当她向服务员咨询时,却遭到白眼。后来这个老奶奶到旁边的一家百货商店去为她的儿女买了两台电冰箱,先前那家商店的服务员看到后瞠目结舌,不后悔莫及。

  听了这件事后,你们有什么想法?

  2.嗯,刚才孩子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马克吐温笔下的人物在金钱面前是怎样的反应,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二、合作交流

  1.孩子们自己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准生字读音,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蹩脚、刻薄、武断、窘况、兴致勃勃、撵跑、妙不可言、十全十美)

  3.根据词语理解再读课文,同桌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主要讲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

  三、品读体验

  1.出示自学提示:

  (1)在“我”拿出钞票前后,托德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老板看到钞票后又是怎样的态度?

  (3)从他们俩的态度,你体会到他们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2.汇报讨论结果,相机理解重点语句。

  (1)“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这话说得很刻薄,充满了歧视与轻蔑。“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只会带大票子”,说的是反话,意即你根本没有钱,挖苦、讽刺至极。透过这句话,一个藐视穷人,在穷人面前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

  (2)“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作家用夸张和辛辣的笔墨,先写托德见钱后的笑容,笑容遍布满脸,里面还有“纹”──折纹、皱纹、螺旋纹。一个见钱眼开的家伙,托德见是大钱后的笑容,牢牢地凝结起来,像一片一片的熔岩。这“凝结起来的笑容里”有难堪,有窘迫,更多的还是对钱的贪恋,可能托德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钞票,已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马克·吐温先生不愧为语言大师,简单几笔,则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托德这个势利的`拜金主义者令人作呕的丑态。

  (3)“您说得很对,先生,您说得很对。您请稍等一会儿──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见,先生,再见。”(此时站在老板面前的是位百万富翁,见钱眼开的老板已语无伦次,极尽奉承之能事,反反复复,啰啰唆唆,透过这言语,不难看出老板那副奴才相。)

  3.请孩子们再看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作者受到的待遇怎样?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

  四、巩固延伸

  作者通过了哪些描写,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来把文中的人物形象写得如此鲜明?

  (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堂作业:

  1.看《百万英磅》全文。

  2.照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一次人物描写。

  板书设计金钱的魔力

  老板:见钱眼开、金钱的努力

  托德:以貌取人、刻薄世故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能感情朗读课文,把握托德、老板的性格特点;了解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前后对比,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语文下册的教案10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学习诗歌理解内容。

  2、个性化体会诗歌情感,用朗读表现自己的理解。

  3、提升学生对诗歌的解析能力,并发展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节奏的朗读并能背诵这首诗。

  2、能想象并说出《村晚》所描绘的景象。

  教学难点:

  个性化理解诗歌。

  教学设计:

  一、游戏引入,营造情境

  1、我们先玩个游戏。

  举个例子,我这儿有个词:树,我给它前面加个词儿:高大的树

  大家懂了吗?好,现在开始,准备,想到了就站起来说。

  草——青青的草

  池塘——碧绿的池塘

  水——清澈的水

  山——巍峨的山

  落日——红红的落日

  放牛娃——快乐的放牛娃

  牛——悠闲的牛

  ……

  2、很好,现在换一种方式,把要加的词放在后面,比如:树——树长得根深叶茂

  学生说。

  3、我们再加大难度,现在把所给出的词语前后都加上一些修饰性词语,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

  学生说。

  二、初感诗歌,激发疑问

  1、我们今天要去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震(板书)。

  指名解题: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

  (“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这首诗老师想请我们班书法最棒的一名同学写在黑板上。

  学生上黑板板书古诗: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其他同学可以先打开书本,自己来读读这首诗,要求:读流利,有问题可以在书上做个记号。

  学生自由读古诗,可分组讨论或同桌共同学习。

  2、好,诗已经写完了,现在谁能愿意来为大家读一下这首诗呢?

  (指名读)

  读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评点一下朗读情况。

  3、激发疑问。

  读了这首诗,谁有问题吗?

  让学生阐述自己想到的疑问,教师则在黑板的诗歌上用红粉笔打上相应的记号。

  问题假设:

  1)、诗中的“陂”和“池塘”意思一样吗?(明白它们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包括了池塘和池边上的岸上两部分)学生找出诗句中和图画上想对应的地方,看看图,再说说诗句的意思,理解这一行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样子,写得生机勃勃。

  2)、这一行里的“山衔落日”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意思是山叼住将要落下去的'太阳)为什么要用“叼”字呢?找出社区动画上和诗句内容相对应的部分,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理解寒漪,(指的是清凉的水面波纹。)“浸”是什么意思?(倒映在水中的意思。)从图画上能看出这句诗的内容吗?为什么?你能相象出这部分的图画吗?(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比如可以说说图画上没有的内容是怎样的)

  4)、“牧童”是指什么人?(指放牛放羊的儿童,这里指的是放牛娃。)“归去”是指去哪里?(去村里)“横牛背”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该词的意思。)看看牧童在牛背上干什么?哪一句诗和这个画面是对应的?(理解“短笛无腔信口吹”,明白这句的意思是:手里拿着短笛不成腔调地在吹。)听一支牧童短笛。

  师:好,还有问题吗?(肯定已经没有学生再有问题了)如果没有,那我们就要开始运用我们的智慧来解决这些问题了。

  三、指导学法,理解诗歌

  1、同学们,研究问题就好比打仗,一切只有运筹帷幄,最终方能决胜千里。让我们想一想,怎么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谁有好的建议?

  让学生讲讲解决的办法。

  比如,查字典、同桌讨论、查找课外资料、结合课文插图其实,还有很多办法,荀子曾说过:“君子生非异也,善借于物也”,今天我们周围有许多老师,我们也可以问问他们,更要告诉大家的是,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一个网络社区,上面稍微有一些资料和动画,可供大家学习时参考,你们可以把自己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解决的问题答案回复到社区里,这样,我们大家资源共享了,呵呵~

  学生开始尝试通过各种方式解决问题。

  2、集体交流。

  3、谁能将自己对整首诗的理解说说看?

  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四、深入诵读,表达感悟

  1、诗歌讲究音律美,我们读诗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指名说)

  2、提出要求:应该把这首诗的韵脚“陂、漪、吹”读得清晰、响亮。

  3、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读,学生评议。

  教师根据评议在社区中划分出这首诗的节奏:

  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5、教师分行领读,学生跟读。

  草满池塘——

  山衔落日——

  牧童——

  短笛——

  6、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7、背诵古诗。

  语文下册的教案11

  一、学习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出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22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

  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4.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以及作者细致观察和描写生动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身边春天的景物。

  2.收集有关燕子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人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

  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

  (l)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汇报交流自读情况。

  (1)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三、深入探究,质疑解疑

  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

  子怎样的特点?

  2、小组内讨论交流,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记下来,待全班交流时共同解决。

  3、全班交流,合作解疑。

  (1)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燕子的外形、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燕子的飞行、燕子的停歇)

  (2)说说你最喜欢燕子哪个方面的特点,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4、汇报交流对第1自然段的理解

  (1)?凑?是什么意思?

  (2)指导感情朗读:谁能把小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读出来?

  (3)背诵第1自然段。

  语文下册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2.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3.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

  教学重点

  略读课文,粗知大意,抓住只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抓住只要内容和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激励、点拨相结合;自读自悟体验。

  教学准备

  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读诗导入,揭示课题

  童年是最纯真、最令人难忘的岁月。上一篇课文,冬阳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今天,我们要走进《祖父的园子》,与作者一同感受童年在园子里的心情。

  二、初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按阅读提示再读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文。

  2.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先自己练读,再读给同伴听。

  3.想一想,你什么喜欢自己读的段落?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四、汇报交流

  1.文章开头的描写:“我家有一个大花园……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花园里边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新鲜漂亮。”

  (1)从这几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预设的答案可能有:祖父的园子里昆虫丰富多彩;昆虫非常可爱;“我”对它们非常喜爱;作者描写这么细致,说明祖父的园子给了“我”一个美好的童年,让“我”对那里的.一切都难以忘怀。等等。学生回答后,追问从哪些句中体会到的。)

  (2)有感情地读这几句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

  2.你觉得“我”在祖父园子里做的事情哪一件最有趣?说说为什么?

  (1)预设学生喜欢的事情可能有:①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有的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踢飞了。理由是多元的,可以是:“我”爱祖父的模仿行为;“我”的举止很天真、幼稚;“我”的举止很可爱;等等。②其实哪里是铲;……把狗尾巴当做谷穗留着。

  理由可以是:“伏在”“乱勾”,说明“我”的举止很天真可爱;把“谷穗”割掉,把“狗尾巴”留着,这样的举止让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干的傻事;等等。③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于是丢下黄瓜追蜻蜓了。理由可以是:“我”“见异思迁”,是“我”对园子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都非常喜爱的缘故,这样的事情,在孩子中间是经常发生,读了这样的句子,能引起我们的共鸣;“我”在园子里的生活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等等。

  ④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

  理由可以是:“我”很天真、顽皮;祖父对我十分宽容、喜爱和呵护;“我”在园子里十分自由快乐;等等。

  (2)作者为什么能写得这样有趣?

  在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过程中相机归纳:作者把“我”──一个小孩做的、想的、说的,如实地写下来;哪些事,只有小孩会这样做,这样说,把孩子的天真、顽皮写出来,具有真情实感。作者写得很具体,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语言,描写的具体生动,使我们好像就看到“我”一样。等等。

  3.文章后面的几段话:“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

  (1)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预设的答案可能有:写园子里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达“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快快乐乐的心情;“我”内心充满了快乐和自由,所以,在“我”的眼里,园子里一切都是自由、快乐,都是那样美好,充满活力。

  (2)有感情地读课文的后面三段话,要求通过适当的语气把“我”的快乐心情读出来。

  五、朗读全文,布置作业

  1.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童年的纯真和美好。童年是一幅画,绚丽多彩;童年是一首诗,耐人寻味。让我们齐声有感情地朗读这篇文章,再次感受童年的美好。

  2.摘抄课文能体现童真童趣的句段。

  3.课后小结。

  语文下册的教案13

  教学设想

  一、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创造等能力。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学生质疑、讨论、表演与朗读以及讲故事的课堂教学形式。

  二、 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在课前鼓励学生他们查找资料,自主探索科学知识,并且根据学生爱动手做手工的特点,让学生做青蛙、小鱼的头饰。

  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青蛙和小鱼是怎样成为朋友的?

  2、 了解青蛙既可以在水里游又可以在岸上跳,而小鱼只能在水里游。

  3、 学会编故事,模仿青蛙的.语调给小鱼讲故事。

  4、 熟读课文。

  二、 教学过程:

  1、 兴趣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哪些动物,能模仿出它们的叫声吗?

  2、 引发学生质疑:

  池塘边的叫声是谁发出来的?

  三、 初读课文、认字。

  1、 学生自读课文,自己解决不认识的字。(可以看上下文猜字、可以问同桌)

  2、 听课文录音,进一步熟悉课文。

  3、 检查生字:

  4、 看动画,进一步熟悉课文。

  学生一边看动画,一边听老师复述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

  5、 让学生第二次质疑:

  (1) 青蛙的眼睛为什么转了一下(两下)?

  (2) 青蛙为什么不怕累,每天都会给小鱼讲故事?

  (3) 青蛙会给小鱼讲什么故事?

  6、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以上问题。

  7、 指定小组汇报。

  8、 分角色朗读课文。

  (1) 自愿结合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

  (2) 指定小组反馈。

  9、 学生表演青蛙给小鱼讲故事。

  10、 想一想,填一填。

  只有尾巴没有腿。

  只有腿,没有尾巴。

  只能在水里游。

  能在水里游,也能在岸上跳。

  长着大眼睛。

  11、总结拓展:

  学了这个故事后,我们知道了如何交朋友,朋友之间如何友好相处。请你们好好想一想,在生活中,你是如何跟朋友相处的?

  语文下册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父亲不怕辛苦和困难、坚持不懈的好品质。

  2懂得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努力。

  3自学生字和新词,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能抓住描写父亲言行的词句,体会它的作用。

  2、学习从课文内容理会思想的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都去过素质教育基地,在那里,我们很多同学都尝试了种白菜,挖红薯。也许你们认为很好玩,可是你们要知道,你们仅仅只干了十来分钟,其间的艰辛你们并没有尝到。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父亲的菜园》,体会种菜的辛劳。

  2、板书课题。

  合作交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们喜欢的读书方法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找工具书解决;遇到读不通的句子,反复读读。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通过自学,你解决了哪些问题。

  (1)出示生字课件,认读、组词、注意写法。

  狰狞炒伺蚯蚓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父亲不怕艰难险阻,开垦自己的菜园,在付出艰辛劳动之后,终于使一块贫瘠的荒地变成了翡翠似的菜园。)

  板书:贫瘠的荒地翡翠似的菜园。

  品读感悟:明确目标,体会思想。

  合作交流

  1、读阅读提示,看看有几个要求。

  2、结合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在小组内学习,要求每位同学都发表自己的意见。

  3汇报学习情况。

  (1)学生汇报,各小组成员补充。

  (2)老师出示多媒体:(朗读下列句子)

  1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荒!”

  2每天天还没亮,父亲就扛着锄头、箢箕上山去,直到傍晚,才挑着一担柴草回家来。

  3父亲正在吃午饭,把碗一丢,,抓起锄头冲进了暴雨中……

  4父亲……,信心十足地说:“当然能!”

  5父亲说:“我们不能光顾眼前。也真难为了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养出这片豌豆来的`。就这样榨干它,以后就别想吃瓜吃菜了。这一季豌豆就用来肥土吧。”

  (从这些淳朴的言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亲那坚持不懈,面对困难毫不气馁的精神以及作为一位父亲的责任心是多么的强)

  板书:不怕困难坚持不懈

  4、出示多媒体:说说你对下面几个句子的理解

  1没有了新鲜蔬菜,对一个普通的农家来说,就像婴儿断了奶。

  (2)远远望去,父亲的菜园就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嵌在荒凉的山上。

  (二)、感受父亲的智慧

  [教学反思]

  语言文字是工具,不练难以深刻理解,不练难以熟练运用。但是,有些教师迷醉于“花样翻新”、“多多益善”,于是便大搞题海战术,孩子上起课来“真没劲”。要上好一节语文课,教师要精心设计,因课设练,拓展探究。一句话,就是要把训练练在点子上,练到孩子的心里去。本篇为略读课文,应把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上,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阅读活动中,去理解和感悟“父亲”的精神。本设计按照“提出疑问—梳理问题—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组织学习,把朗读课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与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重点结合“父亲”在开荒、填土和育肥中,所表现出的坚定不移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付出,引导学生来畅谈读后的感受。对课文题目《父亲的菜园》,要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作者所以将这块菜园命名为“父亲的”而不是“我们的”“我家的”,正是因为这块土地是父亲同恶劣的自然环境(荒蛮多石,暴雨冲土,贫瘠无肥)进行抗争,付出艰辛努力的结果,才拥有了这块“翡翠般的菜园”。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作者在对父亲一言一行的描写中,都表现出了这位普通农民勤劳朴实,执著自信的品质。父亲创造的不仅仅是荒凉中奇迹,而且是顽强意志与不懈努力的胜利。

  语文下册的教案15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能正确认读。

  2、在想象中感受彩虹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感受彩虹美。认识生字。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后题。

  四、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小黑板。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听儿歌《彩虹》。

  2、谁见过彩虹,说一说彩虹的形状、颜色。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美丽的彩虹》。

  (二)学习新课。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互教互学生字。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

  虹、晴、空、神、遥、银、仙、女、戴、定、顶、滑、巨、颜、淡。

  4、给生字找“邻居”。

  5、熟读课文。

  6、分角色读课文。

  7、说一说丁丁的眼里的`彩虹像什么?冬冬的眼里的彩虹像什么?小弟看到彩虹想到什么?小妹妹看到彩虹想到什么?

  8、他们的眼里彩虹这么美?你觉得彩虹像什么?

  9、学生自由想象,然后说一说。

  (三)巩固复习。

  1、读课文。

  2、开火车游戏。(看生字卡片组词)

  3、找朋友游戏。(音节和生字)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美丽的彩虹,你喜欢彩虹吗?回家以后画一幅彩虹图。

  (五)板书设计:

  美丽的彩虹

  虹 晴 空 神 遥 银 仙 女

  戴 定 顶 滑 巨 颜 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学习写字。

  二、教具准备:

  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读。彩虹 晴天 天空 神奇 遥远 银河 仙女 戴上 一定 顶上 滑下 巨大 颜色 越来越淡

  (二)学习写字。

  出示生字:美 丽 空 河 定 七 巨 笔

【语文下册的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

语文下册教案12-10

语文下册教案12-14

语文下册《望月》教案02-16

语文下册优质教案12-13

《中彩那天》语文下册教案02-17

语文下册教案(15篇)12-13

语文下册教案15篇12-10

初三语文下册教案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