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教案

时间:2022-09-11 20:33:03 教案 我要投稿

《天安门》教案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安门》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天安门》教案15篇

《天安门》教案1

  活动目标:

  1、了解天安门的结构特征,运用排列、组合、连接、拼插等技能,搭建天安门。

  2、与同伴合作、协商共同模拟构造天安门,体验合作的乐趣。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收集天安门的图片,并让幼儿观看过这些风景点的录像。

  2、物质准备:中型花片、方块积塑、各种名胜古迹等提供各种游戏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

  结合上次的美术活动以他们已有的经验进行谈话,激发他们对天安门结构特征的回忆,接着出示天安门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天安门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建构的愿望。

  讨论:它们分别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二、教师范例。

  指导幼儿观看教师的范例,运用各种形状的积木搭成天安门的基本构架,用花片、胶粒进行点缀布置。在拼搭的同时,提醒幼儿是否牢固。

  三、分组建构。

  幼儿分组建构,教师观察指导,启发幼儿事先商量好建构的整体方案和顺序,然后分工协作,分组,自选材料,自由拼搭。教师指导能力强的幼儿选用不同的`材料搭建屋顶,引导能力差的幼儿掌握基本图形拼接的技能,共同建构。

  四、互相检查。

  建好后,启发幼儿互相检查自己建出来的天安门是否牢固。

  五、师幼共同欣赏、交流建构的作品。

  师:你这组是用什么材料搭的?你们合作得怎么样?还需要什么材料?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建构《天安门》的第一次,在建构前已经有上过美术活动让他们对《天安门》有更深的了解,在讲解天安门的结构以及形状时孩子们都能顺口地回答,但是在建构的过程中孩子们都不会只会把下面的5个门拼出来,还有胶粒更本没变法满足他们一人一份,只能通过全组讨论,在讲评的环节中很多孩子都说太难了根本没见过天安门所以就没办法拼出来,还有说时间不够,我想既然这样那我就得继续在原本得基础上在上一次。

《天安门》教案2

  一、创设情境自由表达

  1、自由读

  2、出示图片

  3、组织交流

  4、为什么“五星红旗要与旭日一同升起?”

  5、创设:你们看,东方又露出了第一缕曙光,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面对国旗,,你们心中有什么话想说

  6、组织齐读。

  二、合理想象自主学习

  1、每当节日来临,天安门穿上了盛装,如同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如果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上什么?

  2、师板书:花、灯、礼花、人们

  3、每一个成语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你划了你喜欢的,读给大家听或说给大家听。

  4、出示黑板

  5、齐读

  6、根据成语引背

  三、表达心声自然总结

  1、亲眼见过天安门广场的同学,一定有许多的感受。

  2、没有去过的同学也一定有了一个美好的心愿。

  3、播放《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广场》思索:

  本课是一篇写景的,有着写景文共同的特点,一是景观方位清楚,二是语言优美。但也有其特殊性,就是本文景物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如果在教学中只是关注用词用句,那就不能很好的表现主题,但是如果过于关注历史,写景文的.特色就会丢失?如何协调好这样的关系呢?

  一、思想上,明确了历史背景是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才会吸引这样多的游客。所以在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先调查学生去北京的人数,在统计去天安门的人数,提出疑问:为什么到北京来的游人都要去天安门广场呢?学生自然运用生活积累谈到了景色的同时,也涉及到历史。

  二、教学时,扣住历史和自然的美使得景观更加动人的点。

  在教学课文第四、五段时,通过,将开国大典的情景再现给学生,庄严而热闹的氛围,感染了学生,然后我不失时机引导到了天安门城楼的景色,也就是再回到第二段。再读这一段,提出疑问:这时的你对天安门城楼是不是有了特别的感受呢?学生水到渠成的谈到了,景美、历史意义更加吸引人。而后,通过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引申到升旗仪式,请学生介绍亲身参与的升旗仪式,和观看升旗仪式的画面,体会升旗仪式的庄严和美。同时突破课后“为什么说天安门广场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

  反思:

  问题一:课堂上有些散

  课堂上我尊重了学生,但是有些忘却了自己的引导作用,在学生扮演导游介绍景点时,学生说得比较散,景点之间的跳跃很大,在介绍时,由于其他学生看画面去了,而忽视了“导游”的朗读。使得“导游”“游人”之间缺乏交流、共鸣。使整节课得结尾显得散乱无章。

  问题二:画面代替了学生思维想象

  因为有着较好的,在教学中充分运用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但是没有意识到有些地方我用画面代替了学生应有的思维。思维是学生对书面语言的再创造,此时,我将大量图片出示后,学生只是认识了,而丧失了想象。

  问题三:激励语太多,显得虚

  课堂上,我运用了较多的激励性语言,虽然琐碎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兴趣,但是没有把握好课堂的节奏,没有将学生思维引向深处。使得对学生评价浮在表面的同时,拖沓了课堂。

《天安门》教案3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及演奏,让幼儿充分感受乐曲高低起伏的旋律,掌握乐曲的节奏。

  2、通过身体模仿动作的练习,熟悉节奏,学习看图谱演奏。培养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及演奏,让幼儿充分感受乐曲带来的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通过身体模仿动作的练习,熟悉节奏,并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乐曲伴奏。

  活动准备:

  节奏谱、提示图片若干、CD、多媒体、打击乐器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听音乐学解放军进教室。

  2、教师谈话,引出课题《我爱北京天安门》。

  二、基本部分

  1、教师与幼儿共同复习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调动幼儿已有学习经验。

  2、欣赏音乐,播放CD。

  听后提问:

  A这首乐曲是几拍子的?

  B乐曲的节奏感怎么样?

  C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干什么?

  3、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演唱学习拍节奏。

  4、出示图谱,教师引导幼儿看图谱分声部练习拍节奏。,!来源:屈,老,师教、案网"2/4 X X|X X|X X|X — ||

  2/4 X —|X — |X — |X —|XXX|X — ||

  5、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图谱选择乐器演奏乐曲。

  (1)完整看节奏谱用手拍出节奏型

  (2)教师指着示意图谱并放慢速度,让幼儿尝试演奏。

  (3)教师指导幼儿看指挥完整演奏乐曲。

  6、自选打击乐器看节奏普进行演奏。

  7、看指挥用乐器演奏一遍。(提醒幼儿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这首原本就很快乐的乐曲让我们用打击乐器配上伴奏,显得更加热闹、活泼起来,生活多美好啊,小朋友高不高兴啊?

  2、收拾用具,下课休息。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是一次家长开放日活动,孩子们在家长面前显得更为兴奋,并为自己的表现而自豪,使我们的本次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得到了交流。

  节奏乐活动虽说平时进行得不太多,但为什么在今天的活动中孩子们将看谱子打节奏的技能掌握的如此轻松呢,我认为,这与节奏谱的设计有很大关系。我在展示完自己打节奏的方式后,问幼儿老师为什么这样打,幼儿很快就能认识到“因为老师在谱子上画了太阳和月亮,还有汽车,太阳就要拍手,月亮就要休息,而汽车就要拉长”。这种直观的教学符号我们平时应多受启发,可用于多种活动之中。

  最后的.互动环节孩子们和家长都很兴奋,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打节奏时反应比家长还快,虽然是一次打击乐的新授活动,孩子和家长是一起开始进行的这次活动,通过一节课的时间,孩子们已经掌握得游刃自如,可家长们却手忙脚乱的,看来“学”和“不学”就是不一样。活动结束后,我还开玩笑地告诉家长,回去一定要请孩子们当你们的“小老师”,由此看来,我们都要在学习中共同成长才行!

《天安门》教案4

  教学内容分析:

  “天安门广场”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从三个方向观察立体图形和了解了观察点、观察角度对观察范围影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首先呈现了天安门广场的主题照片,并在主题照片中标出4个观察点,接着出示两幅照片,让学生根据照片中建筑物的位置和形状,确定照片的拍摄位置,体会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从而进行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观察想象能力,让学生认真观察教材中所提供的照片或画面,要看懂图中各个拍摄位置与天安门广场中主要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正确识别和判断所拍摄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及判断照片的前后顺序,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发展空间。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照片,能够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

  2、通过观察连续拍摄到的一组照片,能够判断照片的拍摄位置和方位。

  3、通过探索辩认照片拍摄位置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辨认一组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相应画面,正确判断连续拍摄的某一景物的先后顺序。

  教学难点:

  让学生根据画面的变化想象位置的变化。

  学情分析:

  “天安门广场”这一节是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内容,这个内容的学习需要学生展开观察、想象、推理等思维活动才能完成的。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十分差,也缺乏相应的观察现实空间的直接经验,所以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虚拟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解决从画面观察物体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

  二、板题,出示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

  三、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活动一:

  在讲台中间摆放三样物品让学生观察,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学习,完成以下3个问题:

  1、请你从不同的位置(左面、正面、右面)观察老师给出的这一组物体。

  2、说说你从三个位置看到了哪些物体?

  3、你从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这一组物体画面有什么不同?

  请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作点拨,引导学生说出不同位置观察到物体的画面是不一样的,最后小结归纳板书黑板:

  同一组物体,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

  (设计意图:用实物设置虚拟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体验,丰富、发展他们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为下面解决从画面观察物体的问题打下基础。)

  创设情境,引入课本例题

  1、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旅游吗?那你们知道北京有个很雄观的天安门广场吗?

  2、谁能说说你对天安门广场有哪些了解?

  3、天安门广场这么雄伟壮观,你们想不想去参观呀?现在,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参观天安门广场吧!

  活动二:

  1、刚才,我们了解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大小等知识,老师这里还一张天安门广场的照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1)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张图上还有①②③④这四个数呢?你能分辨出课本36页这四张图分别是站在哪个位置拍摄到的.?

  四人小组讨论:这四张图分别站在哪个位置拍摄到的,你是如何观察的,请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想法。

  (2)淘气在这四个位置拍了四张照片,请先看第36页中间两幅

  2、提问:这两幅图分别是从天安门广场的哪个位置拍摄的呢?请同学们仔细辨认。

  (1)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并说出判断的依据和方法。

  (2)评价学生回答,学生互评或教师评。

  3、请同学们看一看,课本36页下面的2幅图,哪幅图是从位置②拍摄的?哪幅图是从位置③拍摄的?你有什么好办法?(课件出示图)

  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再作提示和补充。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发现,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位置拍摄到的画面不同,说明观察角度对观察的效果影响非常大。(补充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析判断,寻找相似位置拍摄出照片的细微差别,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再通过对同一位置能看到的物体和不能看到的物体进行分析,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想象等过程,建立学生空间想象的意识,培养想象能力,真正体现“做数学”的理念。)

  四、应用方法,提升能力

  1、课本练一练的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订正。

  2、判断拍摄顺序。

  我们到一个地方参观或者旅游,拍摄照片的时候很常会进行有顺序的拍摄。现在淘气带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个地方。

  课件出示教材第37页“试一试”主题图,把下面四幅照片按照拍摄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是什么样的?

  课件出示a、b、c、d四幅图片。

  (1)先让学生根据想象独立填一填,并从A处出发,看一看船在“河”航行时所看到的三个建筑物之间的位置关系是否与自己填写的一致。

  (2)学生小组里讨论交流。

  (3)学生反馈汇报。

  3、

  课本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的练习,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从而进一步掌握了节课所学知识。)

  六、作业

  完成金牌学案的相应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完成作业,使学生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相对位置

  同一组物体,不同的位置看到的画面不同

  (景物)

  (拍摄到)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学习观察点所处的位置不同,观察到的形状也会不同的内容。教学时,我先用实物设置虚拟的现实情境,让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和体验,丰富、发展他们观察物体的直接经验,为下面解决从画面观察物体的问题打下基础。这样,在教学天安门广场时,学生就较容易理解了。在学生的学习中,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互相学习,相互提高,弥补不足,增强力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这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就是在练习中,发现有些学生对观察点较近时,拍摄照片的细微差别分辨不清,接下来要让学生多做这方面的练习。

《天安门》教案5

  师:晨曦中天安门广场是如此庄严肃穆,那么节日的广场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出示:节日的广场是 ( )的地方。

  请同桌一起读读课文最后一节。

  同桌齐读

  生1:节日的广场是个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地方。

  生2:节日的广场是个花灯齐放,礼花飞舞的地方。

  生3:节日的广场是个翩翩起舞、纵情歌唱的地方。

  ……

  师根据生的回答一一出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花灯齐放、礼花飞舞

  五彩缤纷、犹如花园

  翩翩起舞、纵情歌唱

  鲜花与彩灯辉映,

  礼花伴歌声齐飞

  辉煌、 沸腾

  生齐读这些词

  师;同学们,读了这些词,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生沉默一会,有生陆续举手)

  生1:老师,这些词都是描写节日的欢乐场面的。

  师点头表示同意。

  生2:老师,这些词前面三行是写景物的,后三行是写人们的活动。

  师:(很激动)这个同学,你真了不起!懂得节日的广场除了景美还有人欢,同学们,你们还能说说类似描写热闹的词吗?

  (生纷纷举手,很兴奋)

  生:张灯结彩、欢天喜地、喜气洋洋、人山人海、车水马龙……

  师:这么多描写热闹场景的词,聪明的同学们,请你们选择其中一些词说一段话,好吗?

  (生思考,个别生动笔写)

  生1(上课比较好动)国庆节到了,街上人山人海,到处张灯结彩,花灯齐放,礼花飞舞,人们个个喜气洋洋、在纵情歌唱。

  师大大表扬,生很得意。

  生2:(一直举手);中秋节到了,街上到处张灯结彩,人们纷纷出来赏花灯,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纵情歌唱,鲜花和彩灯辉映,礼花伴歌声齐飞,好一派沸腾的场面。

  ……

  师:此时此景,我们可以用这段话中的哪两个词来概括?

  (师画出:辉煌、沸腾)

  师:你们知道“辉煌”“沸腾”什么意思吗?

  生1:“辉煌”意思是到处很都和华丽漂亮。“沸腾”指人们都在欢呼,跳跃。

  师:同学们,如果你此时在天安门广场,你最想干什么?

  生又纷纷举手

  生1:我想唱歌。

  师:你要唱什么歌?

  生1(高兴):我要唱周杰伦的歌。

  生2:我要拍手,欢呼。

  生3:我不走,留在那儿。(师补充:真是留恋忘返)

  ……

  师:多么辉煌,多么沸腾的时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和节日的北京欢腾吧!把这个美景和欢乐记在心里吧!

  全班齐读

  教后感:“节日的广场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这个看似浅显的提问,却是起了“牵一而动全身”的作用。正因为我以问导读,以读促思,以思促说,才有了学生直面文本,充分读书的动力,我不由想到,当今越来越多的教师,为了所谓课的`拓展,不断的引入相关的链接知识,而忽视了文本本身的挖掘,本末颠倒,这是不对的。

  “此时此刻,你如果你在广场,你最想干什么?”这个问题抛出,引起了学生极大兴趣,产生要说的冲动,学生纷纷敞开心扉、自由倾吐,与文本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使自己的情感和文本作者的情感一致,有了这样的情感铺垫,朗读这段时,学生的情感才能达到饱和。所以读书时,学生的表情是兴奋的,目光的热烈的,真好!

《天安门》教案6

  活动目标

  1、理解并学习诗歌,感受诗歌中优美的词句。

  2、丰富相关词汇:雄伟壮丽、向往、迎风飘扬等。

  3、萌发对北京天安门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学习诗歌。

  难点:掌握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自己游览北京天安门的照片。

  2、挂图:天安门。

  3、天安门的碟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首都在哪里吗?”“那你们知道北京都有哪些有名的建筑?”“你们去过北京吗?”“你们想不想去北京天安门?”

  2、教师:“没有去过,但我们很想去,‘首都北京天安门是我们最向往的地方。’”

  3、出示天安门挂图。提问:“看一看天安门上有什么?”

  二、分段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沈老师曾经去过北京天安门,听一听,我看见的天安门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朗诵诗歌3—6句,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3、教师:

  “沈老师,看到的天安门城墙是什么样的?”“天安门的琉璃瓦是什么颜色的?”“这是什么?怎样的国徽?”“国徽是一个国家的标志。”“你们知道领袖指的'是谁吗?他的画像挂在哪里?”理解诗歌7—8句,“在天安门的两边还有宫灯和红旗。”

  三、学习诗歌。

  1、配乐完整欣赏诗歌。

  2、幼儿学念诗歌。

  3、引导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四、活动延伸:

  看天安门碟片。

  师:“天安门上除了有城楼、国徽、红旗等,周围还有许多东西,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天安门》教案7

  教学内容:

  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要求: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升旗仪式的过程,理解“我”的所想所感,体会“我”爱祖国、爱国旗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本课含义较深的句子,体会感情。

  设计思想:

  这篇课文通过“我”的所见所闻,记叙了天安门广场庄严的升国旗仪式,写出了我的联想,表达了“我”爱国旗、爱祖国的情感。教学中,我运用音乐、图像等形式为学生创设情景,在学习中学会质疑、解疑并运用搜集的相关资料破除难点,优化课堂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同作者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亲身感受它的神圣。我们来学习《天安门广场观升旗》的课文。

  二、理解课文内容:

  (一)整体感知课文:

  默读课文,说说这课书讲了一件什么事?

  哪几个自然段介绍升旗的全过程?(2——8)

  这篇文章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做一件事有先有后,我们在学习时,一般情况下也应遵循这个规律。

  (二)精读课文

  1、 分段读课文,文章哪段重点写了观升旗的经过。

  2、 默读这一段,思考:在升旗过程中,“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什么?用不同符号画在书上。

  预想:讨论积极性不高,或,说不到真点上,不注意方法。

  措施:讨论前讲明要求,适时进行指导,巡视。

  3、 集体讨论

  4、 指导朗读:联系实际生活想一想,表达激动、兴奋的'心情应怎样表达?自己读一读。

  5、齐读最后两句:

  “蓝天下,国旗像一团火焰。国旗啊,国旗,你永远在我心中!”这句话什么意思?表达了“我”什么感情。

  5、 想象你就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包含感情地再读最后两句!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

  2、你认为这篇课文哪最值得你学习?(哪写得最好?)

  3、这篇课文,作者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十分清楚、有条理的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介绍升旗的全过程,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的思想感情。

  三、 作业:

  1、有感情的读课文。

  2、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1、天安门广场观升旗

《天安门》教案8

  活动目标:

  1、加深对我国首都北京的认识,激发幼儿热爱祖国的情感。

  2、发展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3、学画天安门三层梯形的主体结构,初步掌握建筑物由下往上画的基本方法,引导幼儿能对称、均衡的安排画面。

  活动准备:

  画纸,彩笔,天安门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哪?(北京)北京最有特点的地方是什么,你知道么?(天安门)

  二、展开

  1、提问:谁去过北京,见过天安门?请见过天安门的幼儿讲述一下天安门是什么样的。

  2、出示天安门的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请幼儿仔细观察,天安门的整体外形是什么形状?(重点提醒幼儿看出天安门的梯形结构,下边长,上面短。)请幼儿想一想,如果请你画天安门的时候,你应该从那画起?画出它的什么特点?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动笔的.时候一定要想好:我从哪画起?应该注意什么?要注意天安门的梯形结构,要画出它的这一明显特点。

  提醒幼儿画的线要直,涂色的时候要均匀。

  三、结束

  展览:将幼儿的作品排在一起,看看谁画的天安门最好。

  以天安门的结构画的准确为主要标准。

《天安门》教案9

  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时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降低学生对空间想象的难度。

  1、利用已有的教学资源唤起学生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打下基础。

  上课伊始,让学生听录音回答问题,将语文学科融入到数学当中,学生会感到新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注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第2课时只出示一组连续拍摄的照片,没有提供与之相关的其他信息,让学生推断照片拍摄的先后顺序。这样会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缺少的必要条件,知道这些条件对解决问题的必要性,那么在学习新课时就会留意观察,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培养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对于新知识的探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尤其对于本课时的内容,更适合动手操作加想象。学生用学具代替图中的建筑物摆一摆、走一走,在头脑中想象一下当时的情境,把自己当成坐船游览的人,这样多方面结合,解决问题就会变得容易一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观察用的各种实物一组从不同角度拍摄到的景物照片若干张照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听课文录音,谈感受。

  师: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与语文也密不可分,请听录音,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录音播放课文《画杨桃》)

  (1)引导学生说一说“我”把杨桃画成了什么形状,“我”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2)引导学生明确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2、结合实际举例。

  你在日常生活中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谁能举例说一说?

  3、引入新课。

  小玉假期到天安门广场去参观,她分别站在4个不同的位置进行拍摄,我们来看一下她都拍到了哪些景物。(板书课题:天安门广场)

  设计意图:听课文录音,回答问题,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到数学学习中,能够调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兴奋活跃的气氛中了解物体的形状与观察角度有关,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识别和判断拍摄地点与照片的对应关系。

  1、课件出示教材36页上面的大图。

  提问:这幅图上有哪些建筑物?小玉分别是从哪个位置拍摄的?

  请学生说一说图上有什么,增进对天安门广场的了解,同时明确拍摄的位置。

  2、课件出示教材36页中间的两幅图。

  提问:这两幅图分别是从哪个位置拍摄的?你是怎么区分的?

  (学生观察,与同伴交流后汇报)

  预设

  生1:第一幅图是从位置①拍摄的,因为这幅图拍到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的前面。

  生2:第二幅图拍到的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的前面和右面,是从位置④拍摄的。

  小结:只要抓住照片中主要景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就能判断照片的拍摄位置。

  3、课件出示教材36页下面的两幅图。

  提问:哪幅图是从位置②拍摄的?

  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看一看,再互相交流一下,然后汇报。

  (在位置②和位置③都能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前面和左面及毛主席纪念堂的前面,但在位置③看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范围要小一些,且看不到毛主席纪念堂的左面。因此,左边这幅图是从位置②拍摄的)

  小结:抓住图中主要景物的距离不同来确定拍摄位置。

  4、想一想,从位置③拍摄,可以拍到什么?拍不到什么?

  学生用学具代替图中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进行模拟拍照。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观察的结果来进行充分的空间想象,进行判断或排序,真正从生活体验中建构出数学知识,体现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互动是数学学习的基本途径。同时利用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掌握判断方法,使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天安门》教案10

  活动目的:

  1、跟着音乐学唱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尝试用拍手动作拍打音乐的节奏

  2、感受歌曲愉快、跳跃的情绪

  活动准备:

  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天安门挂图

  活动过程:

  一、 交流喜爱天安门的理由

  1、昨天夜里老师做了个很美很美的.梦,梦到自己变成了一个孙悟空,乘着筋斗云去了北京,北京好大好大,景色可美了,你们猜猜看我到了北京的哪些地方?

  2、我梦见我去了天安门,那你喜欢天安门吗,为什么?

  教师小结:喜欢天安门的理由有许多,不仅我们喜欢,所有中国人都喜欢,因为天安门是我们中国最大的一个广场,它也成为了首都北京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二: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1、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2、这首歌里唱了些什么?

  3、尝试用双手拍打节奏。

  4、讨论:这首歌中唱了几遍我爱北京天安门?唱的旋律一样吗?

  三:学唱歌曲

  1、跟上乐曲的节奏学唱歌曲

  2、有表情地歌唱,表达热爱天安门的感情。

《天安门》教案1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诗歌,理解并学习有关的词,如:向往,雄伟壮丽。

  2、进一步认识首都北京,增强对祖国的情感。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5、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天安门图片一张。

  2、认识过首都,对天安门有所了解。

  3、绘画用纸、笔,配合使用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谁去过北京天安门?天安门是什么样的呢?

  2、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边看图。

  结合诗歌内容谈谈天安门城楼上的特征,学习“琉璃瓦”、“雄伟”、“壮丽”等词。

  二、学习诗歌。

  1、教师示范朗诵诗歌两遍。

  2、幼儿跟念诗歌2~3遍。

  3、幼儿学习朗诵。重点提示幼儿吐字清楚,发音正确。

  三、鼓励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对天安门的认识。

  1、请能力强的幼儿在集体面前示范,增强幼儿绘画的`兴趣。

  2、幼儿集体作画。(使用幼儿用书)

  3、展览幼儿作品。

  四、边念诗歌边欣赏绘画作品。

  活动评价

  1、能响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表达出对北京的向往之情。

  2、能结合诗歌内容大胆作画,表现出天安门城楼的主要特征。

  活动反思

  活动中,我紧紧围绕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展开了教育活动。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下来很顺利,幼儿的兴趣极其浓厚,课堂氛围较活跃。也达到了之前制定的目标。

《天安门》教案12

  【活动目标】

  1、在粘贴、画画打扮天安门的过程中,知道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

  2、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进一步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感。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初步了解天安门,知道一些北京的标志建筑。

  2、操作材料、蜡笔。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了解北京

  1、你们知道中国的首都是在哪里吗?

  2、北京还有哪些著名的建筑?

  3、小结:中国的首都是北京,北京有许多著名的地方:天安门、长城、鸟巢等。

  二、做一做——装扮天安门

  1、我们知道10月1日是祖国妈妈的.生日,到处张灯结彩,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打扮天安门。

  2、你们说说可以怎么打扮?

  3、我今天为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看看都有些什么?

  4、一会儿就请你们一起用这些材料来打扮天安门,看哪个小朋友打扮的天安门最漂亮。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找一找哪些地方左右相同?(对称)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

  6、小结:在操作过程中,我们注意要用对称的方法来装扮天安门。

  三、评一评——欣赏不同装扮的天安门

  1、请个别幼儿介绍,你们是怎么打扮天安门的?

  2、评出最佳的作品进行展览。

  3、小结:你们把天安门打扮得真漂亮,祖国妈妈谢谢你们,你们帮她庆祝生日。

《天安门》教案13

  【教学思路】

  在主题《我是中国人》中,咱们班的幼儿经由过程各种渠道相识了一些有关中国的文化,他们晓得了京剧脸谱是中国的国粹,蓝印花布是咱们的平易近间特色等知识,当然,中国的代表性修筑——天安门,同样成了孩子们原料采集的一部门,孩子们能够考试测验在区角中画画天安门。然而,从幼儿的画面中发现,孩子们默示的天安门特征其实不显然,欠缺细致察瞅,是以,为了帮忙能更好的默示天安门,并我预设了本次教学。教学的内容重要围绕“天安门前照张相”贯穿全部教学,在向导幼儿表达默示自己以及天安门的同时,激起幼儿爱祖国的情绪。

  教学分为三个枢纽关头,第一枢纽关头是向导幼儿鉴赏、感知天安门的重要特征,并经由过程做一做、摆一摆的形式帮忙幼儿直不雅感知人物照像时不同的动态;第二枢纽关头幼儿绘画默示不同人物动态以及天安门的重要特征,表达自己以及祖国的意味修筑一块儿照像纪念的快乐情绪。第三枢纽关头鉴赏、交流中,选拔幼儿有关人物动态的.阅历。

  【教学目标】

  一、斗胆勇敢默示人物在天安门前摄影的教学情景。

  二、经由过程绘画,默示表达自己深嗜祖国的情绪。

  【教学豫备】

  纸、暗记笔、蜡笔、天安门图片

  【教学入程】

  一、鉴赏感知——经由过程鉴赏天安门的照片,向导幼儿重点相识天安门

  1、出示幼儿在天安门前照的照片这是谁?他在那里拍的照片?以及谁一块儿拍的照片?

  2、天安门是什么样子容貌像貌的,有几层,每一层有什么同样以及不同样之处?

  3、请幼儿上来摆不同的姿势:

  (1)往过天安门的孩子:说说在天安门前照像的感触传染,并摆不同在天安门前照像时的姿势。

  (2)没有往过天安门的孩子:假定你往天安门你会拍一些若何如何样的照片。

  4、重点树模手以及脚的行径,如:拍手、叉腰、抬腿等。

  小结:天安门是咱们中国颇驰名的修筑,代表了咱们庞大大年夜的祖国,不少人到了北京,都要往亲眼瞅瞅,并会在天安门前照像纪念,代表喜欢以及爱自己的祖国。

  二、察瞅树模——经由过程察瞅,向导幼儿相识天安门以及人物的画法

  1、创作要求:那克期咱们到天安门前拍张照片纪念吧!

  2、幼儿作画,师诱导:

  (1)你想在天安门前哪个地方照像呢?中间?照旧两边?你以及谁一块儿拍了照片?他是什么行径的?

  (2)向导默示人物的不同特征以及动态,默示你最喜欢的手以及脚的行径。

  (3)天安门是什么样子容貌像貌的呢,你画明白明确然吗?

  小结:图画中,咱们人物在前面,所以画的大大年夜一点,然后再画违面的天安门。

  三、鉴赏交流——经由过程鉴赏大大年夜师的作品,彼此入修大大年夜师的益处。

  谁照像的时光行径最神态,他是什么行径的?谁以及他不同样?谁跟不少人一块儿拍了照片?天安门拍明白明确然吗?

  小结:正本经由过程不同的曲线,可以表达手、脚以及身段的不同的行径。

《天安门》教案14

  教学目标:

  1、了解天安门广场的构造,欣赏天安门广场的宽广、壮观。

  2、感受天安门的历史价值,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四、五、六自然段。

  教具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轻松谈话,检复导入。

  1、上课铃响了,知道我们这节课要干什么吗?请读课题。

  2、汇报一下上节课的学习收获好吗?用“天安门广场”这一词组说一句话。看谁说得精彩。

  3、听着同学们的介绍,你们知道老师现在有一个什么心愿?

  4、我们是知心朋友,我想请你们做导游行吗?怎样才能做好导游?请按你的'想法努力。

  二、学习2、3节,了解天安门广场概况。

  1、仔细读文,先找一找天安门广场上有哪几种典型建筑?用序号标出。

  2、这些建筑在天安门广场的布局是怎样的?(仔细读文,找到根据,划下相关词语。)

  3、请一学生上台为我们指点游览路线。请介绍经验,你是一位出色的导游。然后同桌互说。让我们来欣赏,播放.课件。

  4、你对其中哪一建筑最感兴趣?把它介绍给老师听。抓紧时间准备。

  你的介绍可与文中内容有所相同,也可进行补充,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目的只有一个,令人心驰神往。

  三、学习4、5、6节,感受其历史意义。

  1、天安门广场闻名于世,仅因为这一个原因吗?你还知道天安门为什么令全国人民向往吗?

  2、是的,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让我们追溯历史,再看那庄严的历史时刻。播放.课件。从此,天安门广场成了全国各族人民无比向往的地方。

  3、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现在让我们用我们的声音向在坐的各位老师再现这辉煌的历史场景。

  4、也正因为此,全国人民无比敬仰它,只要有机会到北京就一定会来到天安门,参加庄严的升旗仪式,以表达自己对它的挚爱之情。请看(播放.课件)

  5、仔细读文,请你为这一场景配上解说词。

  6、每逢节日,全国各族人民来到天安门广场就象扑进母亲的怀抱,尽情抒发着自己的情感。请用心读第六节,圈划出让你感受到天安门广场壮美的词句,并在脑海中想象画面。

  7、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觉得天安门是花的海洋,是歌的海洋,是人的海洋,是欢乐的海洋……

  四、课外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的好奇心得到彻底满足了吗?

  2、老师认为最佳导游奖现在还不能评,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写导游词,要引人入胜。

  3、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请你给同学提个醒。

  4、我们于八月三十一日评选并举行隆重的颁奖大会。

《天安门》教案15

  设计思路:

  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孩子们必须了解的一个常识性问题。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我是中国人》的主题,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祖国和首都,我们组织开展音乐活动《我爱北京天安门》。

  本节活动主要利用音乐、乐器等手段。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可以感受到歌曲的欢快情绪,更是可以通过不同乐器进行打击表现。也能通过视频对天安门有更多的了解,知道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北京有天安门。

  活动目标:

  1、感受3/4拍的节拍韵律,尝试用自然、协调的肢体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强拍。

  2、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尝试用不同的乐器有节奏的进行打击乐表现。

  重点:

  感受3/4拍的`节拍韵律,尝试用自然、协调的肢体动作表现强拍。

  难点:

  对3/4拍的节拍韵律有初步地感知。

  活动准备:

  音乐(视频)铃鼓、三角铁、圆舞板若干节奏卡。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我们国家的首都是哪里?北京的天安门你知道是怎么样的呢?

  出示天安门图片,幼儿看看讲讲

  2、、幼儿学唱歌曲

  二、欣赏歌曲

  1、提问:你喜欢这首歌吗?为什么?听了以后什么感觉?

  小结:小朋友欢快的歌声唱出了我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为我们的天安门感到自豪。

  2、再次欣赏歌曲

  3、幼儿学唱歌曲

  4、幼儿用动作表现歌曲中的强拍。

  三、打击乐表演

  1、出示节奏卡,幼儿选择乐器后分组

  2、幼儿拍手打节奏

  3、幼儿根据老师的手势指挥分组进行乐器打击

  4、幼儿分成三组合作表现歌曲。

【《天安门》教案】相关文章:

《天安门》教案10-09

天安门大班教案11-09

大班《天安门》绘画教案08-25

大班语言天安门教案04-01

大班主题教案:天安门03-16

我爱北京天安门大班教案(精选10篇)09-14

中班社会教案:我爱北京天安门(精选10篇)09-20

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教案《天安门》含反思08-11

天安门广场教学反思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