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2-10-21 08:24:25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班教案汇总六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小班教案汇总六篇

小班教案 篇1

  目标:

  1、欣赏26―29课,重点欣赏28课,复习欣赏常规。

  2、认读生字词:多;少;买。

  3、复习本期幼儿已识汉字。

  准备:

  1.《幼儿听读游戏识字》第二册[人手一本],录音机,磁带。

  2.第28课大范例,大字卡“多”“少”“买”。

  3.花盘5个,大花枝字卡5枝,相应小花枝字卡,数目与幼儿数相同。字条“安静”“种花”。

  过程:

  一:欣赏

  1. 出示“安静”字条,让幼儿安静下来。

  2. 发书,复习欣赏常规。

  3. 放录音,欣赏26―29课,教师巡回指导。

  4. 重点欣赏28课,教师出示字卡“多”“少”“买”,请幼儿在儿歌中找出相应字认读。

  5. 教师出示大范例,带领幼儿朗读,强调生字词。

  6. 收书。

  二:游戏――种花 玩法:

  1、将花枝字卡发给幼儿每人一张,告诉幼儿玩的游戏名称,出示字条“种花”。

  2、教师出示5个花盆,在每个花盆里插上一枝花的`字卡,引导幼儿认读大花字卡和自己手中的字词[可互相帮助]。然后请幼儿将漂亮的“花字卡”种到相应花盆里。

  3、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每枝花种得对与错。

  4、游戏可反复进行。

  三:复习已识汉字

  1、教师:看到小朋友们种的花那么漂亮,还有好多字宝宝想和小朋友们玩,我们请这些字宝宝出来,和他们打声招呼吧。

  2、教师出示字卡,请个别幼儿认读,也可大家一起认读。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及蜕变过程。

  2.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将幼儿收集的蝴蝶标本、图片布置成展览台。

  2.幼儿用书、挂图。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和蝴蝶的趣事。

  2. 阅读幼儿用书《美丽的蝴蝶》,引导幼儿用简单饿语言描述自己饿观察结果阅读幼儿用书《美丽的蝴蝶》,引导幼儿自由描述观察到的蝴蝶的外形特征和翅膀上的花纹特点,了解有关蝴蝶的生活习性。

  教师小结:

  蝴蝶是一种昆虫。蝴蝶的种类繁多,爱吸食花蜜。蝴蝶的翅膀阔大,颜色美丽,静止时四翅竖于背部。蝴蝶的腹部瘦长,翅膀和身体上有各种花纹。

  3.初步了解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阅读幼儿用书《毛毛虫变蝴蝶》。

  教师: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

  幼儿尝试讲述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教师提升幼儿的认识结果。

  幼儿用图片排序,了解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用书《美丽的蝴蝶》,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云南大理蝴蝶泉的风景。

  资料包

  云南大理蝴蝶泉位于苍山云弄峰下,泉水清澈如镜。每年一到"蝴蝶会",成千上万的蝴蝶从四面八方飞来,在泉边漫天飞舞,大如巴掌,小如铜钱。无数蝴蝶还钩足连须,首尾相衔一串串地从大合欢树上垂挂下俩直至水面,五彩斑斓,蔚为奇观。

  最大的蝴蝶展翅是可达24厘米,最小的蝴蝶展翅是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更引人注目,专门有人收集各种蝴蝶的标本。

  蝴蝶翅膀上的鳞片不仅能使蝴蝶艳丽无比,还像蝴蝶的一件雨衣。因为蝴蝶翅膀上鳞片里含有丰富的脂肪,能保护蝴蝶,所以,即使下小雨是,蝴蝶也能自由的飞行。

  教学反思:

  由于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从孩子的兴趣点生成的,所以幼儿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活动中蝴蝶图片的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游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幼儿了解了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使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得到很好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

小班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日常用语:Good moruing……

  2、初步学说动物名称:Chick、Cat、Dog、wolf

  3、增减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含有小鸡、小猫、小狗和大灰狼的形象和声音,设计成按钮属性,用鼠标点到哪一个,就能显现哪个动物的形象和声音。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日常用语

  师生相互问候:Good morning句型练习,如师:Good morning XX!幼儿:Good moring Mr Hu!

  2、引发兴趣,引入课题

  师:今天,有许多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你们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3、学一学,做一做

  (1)学习“Chick”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听一听,看一看,这是谁来了?(点出小鸡)从而引出新单词“Chick”,教师和幼儿一起用手做成小鸡尖尖的嘴巴一起学习“chick”,教师注意每一个幼儿的发音,及时纠正。

  (2)向小鸡问好:“Good morning chick”

  (3)依次学习Dog、Cat,每次都让幼儿学一学,做一做

  (4)学习“Wolf”

  师:听,这是谁的`声音?(点出大灰狼的声音)真可怕,这是谁?学习单词Wolf,

  问:wolf真凶,你们害怕不害怕?(师生一起做害怕的样子)大灰狼来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大灰狼来了才不会发现我们引导幼儿想出解决的办法。

  4、做游戏,(Animal and wolf )巩固所学英语单词。

  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来做小动物,一起出来玩吧!(伴随着轻松的音乐,幼儿一边做小动物的动作,一边说出小动物的英语名称)突然,响起了大灰狼的声音,引导幼儿做出不让大灰狼发现的动作,这时,配班老师扮大灰狼入场,去捉还在动的

  幼儿(如果大灰狼没捉到幼儿就离开场地,如捉到了就引导幼儿一起赶走大灰狼,游戏可进行两到三次)。

  5、结束活动,

  师:不动物玩累了,我们一起开汽车回家吧!(听音乐做开汽车律动出活动室)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运用多种感官感知8以内的数,理解数的实际意义。

  2、培养幼儿对计算活动的兴趣。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屏风一个,纸箱制操作人手一个,上有魔法书(红、黄、绿、黑)4本及圆点卡片(2-8)一套,内藏一串珠子(4颗)、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语言引导、激发兴趣表情娃娃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动动脑筋把它们找出来。

  (二)感官练习、感知数量

  1、运用视觉感知数量。

  (1)、打开红色的魔法书:6只苹果,找出6号房间的.娃娃:鬼脸娃娃。

  (2)、打开绿灯魔法书:8条鱼,找出8号房间的娃娃:惊讶娃娃。

  2、运用听觉感知数量。打开黄色的魔法书,请小耳朵帮忙一起找娃娃。

  (1)5下鼓声,举起5点卡片,找出5号房间的娃娃:开心娃娃。

  (2)7下鼓声,举起7点卡片,找出7号房间的娃娃:生气娃娃。

  3、运用触摸觉感知数量。打开黑色的魔法书,请小手帮忙一起找娃娃,摸出箱子内的珠子数(4颗),举起4点卡片,找出4号房间的娃娃:伤心娃娃。

  4、请宝宝们学做各种表情,随着音乐欢快起舞。

  5、教师小结。

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讲述、猜测画面中发生的事情。

  2、感受故事情节中的趣味,乐意用语言和肢体动作表达。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认识小鼹鼠

  1、认识地底下的小鼹鼠。

  带孩子听音乐入场。师:春天来了,小草绿了,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咦?绿绿的草地上怎么多了一堆黑黑的泥。

  2、播放声音(啪啦啪啦),猜测声音来源。

  师:这堆黑黑的泥里怎么还传出“啪啦啪啦”的声音?谁在里面呢?(猜测两三个,若幼儿猜小蚂蚁,师:你怎么知道是小蚂蚁呀?你学会了仔细观察画面中细小的地方,你真棒!)

  我们来问问“请问谁在里面呀?”(播放声音,出现小鼹鼠:是我呀,我是小鼹鼠,我正忙着挖土呢。)

  师:小鼹鼠啪啦啪啦忙着挖土,我们一起看看它为啥这么忙?

  二、说一说:故事中的精彩。

  (一)小鼹鼠搬家的原因

  1、认识小鼹鼠的.家。

  师: 这是谁的家呀?原来小鼹鼠的家在地底下呀。

  2、观察小鼹鼠家里发生的意外,了解小鼹鼠搬家的原因。

  师:你看小鼹鼠在哪里?它的家里怎么了?(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水漏下来是什么声音?(鼓励幼儿观察画面中的细节,引导幼儿讲述画面中的简单情节。)

  3、教师小结:下雨时,雨水滴答滴答地从上面落下来,小鼹鼠拿着瓶瓶罐罐乒乒乓乓地忙着接水,可是这个家还是被水淹了,它不能再住下去了。那怎么办呀?(幼儿大胆猜测,猜测两三次。若幼儿猜对,直接说明:真的被你猜对了,小鼹鼠准备去找一个新家。它会到哪里找家呢?我们一起跟着它看看。

  (二)小鼹鼠找新家

  1、小鼹鼠出发了。

  (1)观察画面,了解小鼹鼠在做什么。(播放声音“啪啦啪啦……”)

  师:小鼹鼠在地底下干嘛?我们帮它一起挖。(幼儿挖)

  (2)猜测小鼹鼠撞到的东西。(播放“砰”)

  师:小鼹鼠怎么停下来了?它撞到了什么东西?(幼儿大胆猜测)

  (3)观察画面,猜测故事情节。师:让我们看一下它撞到了什么发出砰的声音?

  (4)了解大概故事情节。师:小鼹鼠啪啦啪啦挖地洞,砰得一下撞到大萝卜,你们猜猜小鼹鼠接下来会怎么做?你们听!(播放吃的声音)小鼹鼠啪啦啪啦挖地洞,砰得一下撞到大萝卜,啊呜啊呜,真好吃!

  2、小鼹鼠又继续向前找家了。

  (1)观察画面,猜测故事情节。

  师:(配声音)又怎么啦?

  (2)观察画面,猜测小鼹鼠撞到的物体和将发生的事。

  师:小鼹鼠啪啦啪啦挖地洞,砰得一下撞到什么了?(幼儿若大多猜测地面上的物体,教师提醒:“小鼹鼠是在地底下啪啦啪啦挖地洞,会撞到上面的**吗?)小鼹鼠会怎么做?

  (3)猜测还会撞到的物体。

  师:小鼹鼠啪啦啪啦挖地洞,砰得一下撞到大红薯,咔嚓咔嚓,真好吃!它继续出发。它还会碰到什么吗?

  (幼儿若大多猜测地面上的物体,教师提醒:“小鼹鼠是在地底下啪啦啪啦挖地洞,会撞到上面的**吗?)

  (三)鼹鼠和他的好朋友。

  1、猜测谁也在挖山洞。师:小鼹鼠继续往前啪啦啪啦,它已经挖了一条长长的地洞了。突然,他听到对面也有啪啦啪啦的声音,是谁也在挖地洞呢?

  2、猜测好朋友见面会讲什么。师:噢!原来又是一只小鼹鼠也在啪啦啪啦挖地洞找新家呢!两个好朋友见面会如何打招呼呢?请你和边上的伙伴试试。

  小结:原来和朋友见面可以握握手,点点头,咪咪笑,互相问声“你好”。

  三、扮演小鼹鼠,完整讲故事

  师: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啪啦啪啦—砰》。

  师:我觉得你们都很喜欢这只小鼹鼠,谁愿意来扮演小鼹鼠,把它挖土的动作、表情表演给大家看?

  师:我特意为你们准备了道具地洞,谁愿意来挖一挖,说不定也会挖到你想不到的东西呢。我们一起讲故事吧。

  师:(故事)下雨了,雨水滴答滴答落到了小鼹鼠的家里,小鼹鼠拿着瓶瓶罐罐乒乒乓乓地忙着接水,可是这个家还是被水淹了,他不能再住下去了。于是他啪啦啪啦挖地洞找新家。小鼹鼠啪啦啪啦挖地洞,砰得一下撞到大萝卜,啊呜啊呜,真好吃!小鼹鼠啪啦啪啦挖地洞,砰得一下撞到大红薯,咔嚓咔嚓,真好吃!小鼹鼠啪啦啪啦挖地洞,砰得一下撞到好朋友,你好你好,真开心。

  师:小鼹鼠和好朋友一起啪啦啪啦找新家真开心,等会我们也和伙伴一起去草地上玩玩,也去啪啦啪啦钻钻地洞吧。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小小运动会》

  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看小小运动会

  1、导入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好!(老师好!)

  今天,树林里可热闹了,原来是小动物们正在举行小小运动会。小猪乐乐说:“你们人类去年举办奥运会,今年又举办亚运会,我们动物界也要开个小小运动会,比一比,赛一赛。”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

  2、出示教学挂图,启发幼儿完成问题。

  哇!这么多小动物参加运动会,好热闹啊!我都看花眼了,那谁看清楚了告诉我:

  a、运动会上有哪些小动物?(小鸟、小马、乌龟、小鱼、兔子)

  b、他们分别在做什么?(小鸟在飞,小马在跑,乌龟在爬,小鱼在游,兔子在跳)

  c、谁来表演一下:小鸟怎样飞,小马怎样跑······

  3、教师小结,即兴编出儿歌。

  a、教师边朗诵儿歌边表演动作。

  小鸟飞,飞得高。

  小马跑,跑得快。

  乌龟爬,爬得慢。

  小鱼游,游得欢。

  兔子跳,跳得远。

  b、听音乐,大家一起来表演。

  二、互动学习

  1、我来做,你来说。

  教师室内转圈做动作,转到谁那里谁来回答。

  (除了上述儿歌中的动作,还可适当增加小猫走、袋鼠跳等。)

  2、我来说,你来做。

  教师说出动词,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拓展延伸

  教师和幼儿一起来做韵律操《我真的很棒》。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走一走,我走呀走呀走。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转一转,我转呀转呀转。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拍一拍,我拍呀拍呀拍。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扭一扭,我扭呀扭呀扭。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跑一跑,我跑呀跑呀跑。

  我真的很棒,我真的很棒。我可以跳一跳,我跳呀跳呀跳。

  活动目标:

  1、学习日常生活中常用动词,如:飞、跑、爬、游、跳、走等。

  2、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