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30 09:57:41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汇编十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0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中班语言活动教案汇编十篇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冬天到了,下雪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下雪以后,幼儿可以感受雪景的美,也可以体验玩雪的乐趣,在各种各样的玩雪活动中,堆雪人又是幼儿最感兴趣的,通过这节课让孩子们简单的了解雪遇热融化的现象,所以我设计了本节活动课。

  活动目标:

  1、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和讲述图片内容

  2、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想象思维能力,体验学习的乐趣。

  3、初步了解雪遇热融化的现象。

  活动准备:《雪人不见了》课件

  活动过程:

  1、谈话:孩子们,你们喜欢堆雪人吗?

  教师:今天有几个可爱的小客人,它们也很喜欢堆雪人,我们来看一看吧。

  2、放课件:引导幼儿逐幅观察

  (1)观察图1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天气怎样?它们在干什么?

  小结:冬天了,下雪了,小猴和小熊在一起堆雪人。

  (2)观察图2

  提问: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猴和小熊感觉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观察图3

  提问:小猴和小熊把雪人抬到屋里小雪人怎样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4)请幼儿连贯讲述1-3幅图片

  (5)让幼儿想象雪人不舒服又流汗、流泪,到底这样了呢?

  a、展开讨论,发散幼儿思维……

  b、出示图片4,让幼儿尝试讲述故事内容。

  c、课件:以雪娃娃来信的形式,教师讲述信的`内容(雪人怎样融化),孩子们同时看课件雪人融化的过程,初步了解雪遇热融化的现象。

  (6)老师完整的讲述故事。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给故事起名字,师生最后给故事定下名字《雪人不见了》。

  (7)根据故事创编歌曲,用孩子们熟悉的旋律《新年好》来演唱,幼儿很感兴趣,更容易记住故事情节。

  3、结束部分:教育孩子冬季不怕冷,多锻炼身体。听音乐《雪人不见了》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活动,让幼儿先看,再想,然后说,最后再听,始终将幼儿放在主体地位,使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创新之处是将故事编成歌曲,配上幼儿熟悉的《新年好》的旋律,唱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孩子记忆故事内容,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在完成第三个目标“初步了解雪遇热融化的现象”时受条件限制,无法制作实物“小雪人”有些遗憾,但我们制作了精美的flash动画,设计了雪娃娃来信的环节,教师以雪娃娃的语气讲述雪人遇热融化,变成水蒸气到太空旅行的过程,孩子们都很感兴趣,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能理解画面内容。

  2、体验花斑马帮助别人自己也得到快乐的情感。

  3、乐意在集体面前大胆地讲述画面内容。

  活动准备:

  将故事内容制作成PPT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花斑马,师:今天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引导幼儿向花斑马问好!花斑马有一辆漂亮的汽车,我们一起来看看。

  2、逐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1)、出示图一:花斑马的汽车漂亮吗?有几个轮子?花斑马开着汽车出去玩,心里很开心,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花斑马在路上遇到了许多事情,我们一起来看看。

  (2)、出示图二:这是谁?小猪的车子怎么啦?怎么办呢?请你来帮小猪想想办法。看看花斑马是怎样帮助小猪的`?

  (3)、出示图三:花斑马想了一个什么办法?你们看,小猪的车修好了,花斑马汽车的轮子到哪儿去了?花斑马的汽车现在还有几个轮子?花斑马把汽车改成了三轮车,花斑马帮助小猪修好了车子,心里觉得怎么样?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逐一出示图片用同上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画面,大胆地在同伴面前大胆讲述。

  (5)、引导幼儿完整地讲述画面内容。

  3、小结:花斑马把轮子都送给了小动物,却依然开心地唱着歌,开着想象中的车子继续上路,花斑马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得到了快乐。

  4、情感迁移:你的好朋友遇到了困难我们应该怎样做?(我们也要向花斑马学习,经常帮助别人,你再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快乐。)

  5、游戏“开汽车”,跟着花斑马一起开汽车。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欣赏理解故事内容,在看看、听听、想想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从故事中知道遇事要勇敢。

  教学准备:

  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短短的尾巴像小雪球,圆圆的眼睛亮晶晶,长长的耳朵真灵活,走起路来蹦蹦跳跳",是谁啊?(请出小兔)

  2、教师:这只兔子长得怎样?它是森林里最可爱、最聪明的小兔,可奇怪的是它却没有朋友,所有的小动物都不愿意和它一起玩,还给它起了个古怪的名字,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们一起来听听看。

  二、故事欣赏

  1、教师讲故事【小兔怕怕】至"流着眼泪跑回家去了",幼儿欣赏

  2、教师:为什么大家都叫小兔怕怕?小兔怕怕遇到了什么事情?

  三、继续欣赏故事《小兔怕怕》

  1、教师讲【小兔怕怕】至结尾。

  2、教师:小兔回到家,妈妈是怎么说的'? (请幼儿用完整的话说一说)

  3、教师:从那以后,森林里再也没有谁叫它小兔怕怕了,猜猜小动物们会给它重新取个什么名字?(幼儿交流)

  四、联系自己

  1、小朋友在生活中有没有害怕的时候呢?什么时候你会害怕?

  2、讨论"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自己变得勇敢?"

  小结:当你害怕的时候,你可以给自己加油鼓劲,告诉自己我要勇敢;还可寻求身边的大人、朋友来赶走害怕,做个勇敢的宝贝。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铅笔盒――是幼儿生活中常用的学习用具,它具有设计巧妙、拿取方便的特点,而且铅笔盒上面的图画丰富有趣,能引起幼儿联想,扩散幼儿思维,因此,我们以铅笔盒为素材,精心设计了本次语言讲述活动――“铅笔盒上的故事”。活动中我们希望通过讲述、做推销员等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乐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根据铅笔盒上的.图画,通过想象,创编一个有情节的故事。

  2、 通过讲述活动和做推销员等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语言组织能力及乐于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3、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爱护文具的良好习惯。

  4、 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

  1、 收集各种各样的铅笔盒,布置铅笔盒展销会会场。

  2、 幼儿课前设计制作购物券若干。

  3、 投影仪与电视机。

  活动过程:

  一、 参观铅笔盒展销会,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 师:“嘿,小朋友,铅笔盒展销会开始了,我们一起到里面参观吧。”

  2、 交代参观要求,幼儿自由参观,教师巡回指导。

  3、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喜欢的铅笔盒。

  二、 教师引入课题。

  师:“这些好看的铅笔盒里,每个都藏着动听而美妙的故事,你们想听吗?”投影仪展示铅笔画面,教师示范讲述故事。

  三、 幼儿观察、想象,讲述铅笔盒上的故事。

  师:“你们也想为铅笔盒编一个好听的故事吗?请你认真观察铅笔盒上的图画,想一想,把它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吧!”

  1.提示幼儿根据自己的铅笔盒上的图画展开想象,编讲故事,教师巡回指导。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互相交流,讲述自编故事。

  3.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讲述字编故事,教师进行简单小结。

  四、 推销铅笔盒。

  师:“展销活动开始啦!学派台,把我们的铅笔盒介绍给客人吧!”幼儿邀请客人参观并向他们推销铅笔盒。

  五、 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们,今天的推销活动可成功啦,卖出了好多铅笔盒。我们大家一起去庆祝吧!”播放欢快音乐,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我设计本活动方案重点是让幼儿学会做有礼貌的小客人,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教育的特点我设计了这个富有时代感、实际性、活泼有趣的教学内容与形式,在组织活动中,贯彻师生同构的原则,既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注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对情境进行观察、想象、思考、探索、发现、以促进幼儿智能发展,让幼儿说出表演中用到的礼貌用语,并练习礼貌用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设计本活动又及时地对幼儿进行思想教育。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着重引导幼儿感觉散文重蕴含的对待生活积极向上的美好情感。

  2、启发幼儿理解散文所描绘的画面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学习“她把×颜色给了××,××××象××”的这样的句式。

  3、让幼儿学习按照散文的结构形式,运用个人的经验想象画面,仿编新的散文。

  4、引导幼儿在散文中学习,感悟生活。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配乐散文

  2、以有秋游的经验

  活动过程:

  1、让幼儿倾听配乐散文。

  2、帮助幼儿理解散文的画面及修辞手法。

  3、引导幼儿从散文中的颜色、气味等不同角度去感受秋天的美、秋天的丰收、秋天的快乐。

  4、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理解散文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1)提问:秋天的雨,真的是一把钥匙吗?为什么散文中说它是一把钥匙?

  (2)帮助幼儿理解散文“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呢?”、“秋天的雨,有一支金色的小喇叭”等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3)组织幼儿说说:散文中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快乐的歌”?

  5、学习朗诵散文,引导幼儿把散文中表达的情感通过语言再说出来,教师注意要进行一定的渲染。

  6、引导幼儿回忆讲述自己看到的'秋天的色彩用散文中“她把×颜色给了××,××××象××”的这样的句式。这样的句式,简括自己所述的内容。

  7、引导幼儿想想:人、动物、植物是如何过冬的?

  8、教师指导幼儿仿编散文

  活动反思:

  使幼儿在一个情景交融地虚拟的感觉世界,同时感受到了散文诗中语言、文字所表现的韵味,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对比讲述,理解故事中的大大(大熊)和小小(小熊)在一起做过的很多事情。

  2、能有兴趣地参与到讲述活动中,尝试用短句能……,我也能……来描述想法。

  3、在倾听和讲述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小的,是美好的",培养幼儿自信快乐的积极情绪。

  活动准备:

  1、故事绘本一本。

  2、大、小差异大的生活物品若干:如爸爸和宝宝的鞋子、皮带、手套、帽子、衣服等。

  活动过程:

  一、物品分类,体验大小的不同。

  1、请幼儿观察物品,找找有什么不同,并按照大小进行分类。

  2、猜猜这些物品是谁的?你是怎样知道的?

  二、交代故事名称,出示故事绘本,欣赏理解故事内容。

  1、观察封面:你看到了谁?猜猜看大熊要去干什么?小熊呢?它在想什么?(感受故事开始对比幽默的特点)

  2、用幼儿参与阅读的方式逐页观察讲述,教师提问引导:

  (1)大大(熊)和小小(熊)都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情?

  (2)小小(熊)是怎么说的'?

  (3)什么地方只有小小(熊)能去,大大去不了?后来怎么样了?

  (4)你觉得小小(熊)开心吗?为什么?

  教师在幼儿阅读完后用简单图标记录故事的场景、情节,帮助幼儿理解记忆。

  3、师生回看绘本,再次讲述故事,帮助幼儿体会"小的,也是美好的"。

  三、谈话

  "我也能"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教师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进步和自己的独特之处,尝试用"×能……,我也能……"描述想法。

  四、小结讲评

  教育幼儿要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活动延伸:

  1、美劳区:绘画"自画像"或"独特的我"。

  2、将绘本投放进图书角供幼儿自主阅读。(有条件的班级可以组织绘本漂流活动)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7

  教育目的:

  让幼儿理解并运用“越……越……”的句式描述物体的变化,知道形成事物发展的概念。

  教学准备:

  每组一盒七巧板,彩笔一套。

  教学过程:

  一、组织幼儿。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

  1、教师击鼓,鼓声由重到轻,速度由快到慢。

  2、组织幼儿练声,声音由高到低、速度由慢到快。

  三、启发幼儿用“越……越……”的句式描述声音的变化。

  1、提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这些声音是怎么变化的?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说说这些声音的变化呢?

  2、启发幼儿用“越……越……”的句式描述声音的变化。

  四、交代游戏的规则。

  1、每人必须用“越……越……”的句式说话。

  2、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述,不能重复别人的语句。

  五、教师指导幼儿游戏。

  1、幼儿主动运用“越……越……”的句式描述物体和现象的变化。回答正确的`奖励一块七巧板。

  2、根据幼儿的讲述将“越……越……”和“越来……越……”两种句式进行比较鼓励幼儿用“越……越……”来讲述。

  六、竞赛活动:看谁说的多。

  1、教师启发幼儿从大自然动植物和天气的变化、日常用品的变化、人体特征的变化等方面来思考。练习说话。

  2、分组运用“越……越……”的句式创编语句,讲的好的又不重复别人的语句的幼儿奖励一块七巧板。

  3、统计谁说的多,给予奖励。

  4、总结。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谈西藏美食的话题,对西藏美食感兴趣。

  2.能积极地倾听并能围绕话题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3.了解西藏饮食文化,重点了解糌粑的文化。

  活动准备:

  1.实物准备:糌粑、奶渣、黑马茶或酥油茶。

  2.图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幼儿表达自己的见解。

  指导语: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吗?

  指导语:是的,(第一张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吗?它和湖南的建筑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来自西藏,湖南人喜欢吃。。。。。,可是我们西藏的人们喜欢吃。。。。。。那你们知不知道我们西藏人都吃些什么不一样的东西呢?

  二、欣赏西藏饮食图片,并围绕话题谈论。

  1.出示图片,引发幼儿观察、猜测、讨论,控制集体和分组讨论时间后单独请个别发言。

  指导语:那我们看看西藏人经常吃些什么?

  2.教师结合图片总结并分别指出:我们西藏人喜欢吃青棵面、酥油茶和牛肉、羊肉、奶制品。

  指导语:藏族的饮食,牧区与农区稍有不同,但也有共同点,都喜欢吃青棵面、酥油茶和牛肉、羊肉、奶制品。

  三、出示糌粑的图片及实物糌粑,一次讲解糌粑的由来。

  1.引导孩子们跟随教师说一遍:糟粑,同时可加入教师夸张表情和动作形容它的美味。

  指导语:这是西藏人喜欢吃的青棵面,藏语叫糌粑。白白的,味道香浓,你们跟随老师说一遍:糌粑。你们想想它是用什么做的?

  2.教师清晰地提出倾听要求,幼儿欣赏以及观察。

  指导语:那我们看看糌粑到底是怎么做成的?看图片的同时倾听老师讲,待会儿我要请你们来回答问题。

  3.引导幼儿回答发现不一样的工作的地方。

  指导语:请谁愿意告诉大家做糌粑的过程中要做哪些工作?

  小 结:糌粑是将用青棵炒熟后磨成的细面之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所以做糌粑时很辛苦。

  四、引导幼儿谈论糌粑的用途。

  指导语:你们在看图片时看到那些人是怎么吃糌粑?我们来模仿画面上的西藏人吃糌粑吧!可以加入动作,来孩子们动作做起来吧。

  指导语:糌粑除了好吃、饱肚子外,糌粑对糖尿病有好处,它可以治病。

  五、介绍食用方法和进行示范,幼儿品尝西藏美食,体验吃糌粑的.感受。

  1.激发幼儿对品尝西藏美食的兴趣,体验吃糌粑的感受。

  指导语:云彩老师带来了好吃的西藏美食,小朋友们想不想尝尝?

  指导语:请小朋友们注意听老师的要求,先请男孩子轻轻的搬椅子,再请女孩子轻轻的搬椅子后洗手、拿杯子。我们要品尝西藏的糌粑、奶渣、茶。

  2.介绍食用方法和进行示范。

  指导语:它可直接放入口中吃,称糌干粑。在家中吃牛肉时候想吃糌粑的话,奶茶烧开后倒入碗中,加入酥油、奶渣,待化开后,加入格粑粉,迅速用右手4个手指将其搅拌均匀,团成一个个小团,边团边吃,边喝酥油茶或奶茶。你们以后想要来西藏旅游必须了解的藏族饮食文化。

  活动延伸:

  幼儿品尝糌粑、奶渣、茶。

  指导语:每个人都尝一点,可以直接吃,谁先尝完了,告诉大家你吃糌粑有什么感觉?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9

  小老鼠钻出洞口,摸摸肚子,“肚子好饿,找点东西吃吃!”

  “甜滋滋的萝卜,我喜欢!”“红彤彤的苹果,我喜欢!”“香喷喷的大米,我喜欢!”

  呀!好大的蛋!嗨哟,嗨哟,使劲儿拉。嗨哟,嗨哟,使劲儿推。嗨哟,嗨哟,使劲儿扛。小老鼠累得满头大汗。

  “卡嚓”一声蛋壳破了!小老鼠大喊大叫:“这是一个大坏蛋!”

  “我不是大坏蛋,我是一只小鸵鸟,我把蛋壳送给你荡秋千!”小老鼠坐在蛋壳秋千上,荡呀荡呀,心里真高兴!

  活动目标

  1.幼儿能根据认知经验对图片进行观察、猜测、联想并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

  2.幼儿能积极参与创编讲述活动。

  3.感受故事的趣味、幽默,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故事图片5张,幼儿创编图书人手一本。

  2.布置运蛋场景,“大蛋”一枚。

  3.水彩笔人手一盒。

  活动重点

  幼儿能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猜测、联想,大胆表述对图片内容的理解。

  活动难点

  能用故事中的.语言模式“×××(ABB式形容词)的××(食物)我喜欢”进行表述;能发挥想象,表述小老鼠将大蛋改造成各种物品进行游戏的情景。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鼠洞图片(图片的一大半)。

  师:小朋友,看,这是什么?(洞。)这会是谁的家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师打开图片l/3遮挡处,出现小老鼠。)

  评析:当一个黑黑的大洞呈现在幼儿面前时,孩子们立劾被吸引了:这是谁的家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猜测着,随着小老鼠的出现,孩子们对图片观察的兴趣被瞬间点燃。

  2、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1)观察完整图

  师:这一天,小老鼠钻出洞口,摸摸肚子,肚子好饿,得去找点东西吃!小老鼠喜欢吃哪些好吃的东西?

  幼:香蕉、苹果、饼干、面包……

  (2)观察理解图片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老鼠究竟想吃什么?

  (师边讲述边出示相应的小图片。)小老鼠边走边想,甜滋滋的萝卜我喜欢,红彤彤的苹果我喜欢,香喷喷的大米我喜欢。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选择雄饰大胆表演。

  2、能用相应的动作表示三只羊及大灰狼。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材料提供:

  (1)布置成草地,用雪花片当成草地。

  (2)雄饰有小羊、中羊、大羊、大灰狼

  (3)一张小椅子装饰椅背当作大山。

  2、材料使用:

  (1)将大灰狼雄饰挂在胸前,坐在“山上”,小羊、中羊、大羊饿都带好雄饰,先小羊上去与大灰狼对话,小羊把走路声音说出来,中羊大羊也相同。

  (2)最后大羊、中羊、小羊都用手指扮演成“羊角”与大灰狼拼命。

  3、教育功能:

  (1)情景式的教育便于幼儿大胆自由讲述

  (2)能模仿出三只羊走路的不同声音,小――中――大

  (3)使幼儿明白有团结起来才能打败大灰狼的道理。

  指导要点:

  1、当幼儿在故事表演不讲述只做动作时,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进行讲述。

  2、大羊讲话声要有力度,教师提醒幼儿。

  活动反思:

  通过故事三只羊战胜大灰狼的情节,了解大羊、中羊、小羊的不同特征,激发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并知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动脑筋勇敢地面对,与同伴商量,就会战胜一切困难。同时体验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11-03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5-09

中班语言活动信教案04-06

中班语言活动借车教案04-06

中班语言活动设计教案05-11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微笑》03-18

秋天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20

中班语言活动春雨教案12-21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家03-02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热门】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