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7-26 10:04:09 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学活动教案(必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活动教案(必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泥,能愉快地学做泥球。

  2.了解泥的显著特征,感受湿泥的粘性。 活动准备: 用细泥铺成一泥地,人手一瓶水,(上面开一小孔)一个小盆,围兜,各种泥制品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受干泥

  1.带幼儿到泥地前,一起来玩泥巴。

  2.引导幼儿用手摸一摸,抓把泥吹一吹,用脚在泥里踩一踩,比较不同。(知道干泥是松松的,软软的。)

  二.尝试做泥球

  1.让幼儿自己尝试做泥球,发现做不成泥球,引出要加水。(将水放在一边,不做提醒。)

  2.幼儿加水继续尝试,观察幼儿是否加了适量的.水。(不做指导)允许个别幼儿尝试失败。

  3.请做成的幼儿来演示,讲解用什么办法,如何做成泥球。

  4.请幼儿用语言讲述如何做成泥球,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做泥球。故意加过量的水引导幼儿观察。从而引导幼儿发现要加适量的水,才能做成泥球。

  5.幼儿再次尝试: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泥湿了就会粘在手上,粘在一起。

  6.请幼儿将自己做好的泥球放在自己的小盆子里,比一比,看一看谁做的泥球最多,最圆。

  三.尝试讨论

  1.你还在哪里看见过泥?什么东西长在泥里的?

  2.泥可以做泥球,种树,花,西瓜等东西以外,还可以做什么?

  (让幼儿欣赏泥娃娃,泥做的花盆,砖等)

  四.延伸活动

  1.请小朋友回家去一起和爸爸妈妈妈找一找,还有什么别的东西是用泥做的, 带来给小朋友看。

  2.引导小朋友用泥做其他事物 。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并且了解动物与人一样也有家,有自己的生存环境。

  2.知道不同小动物有不同的居住地,能初步学习按动物的居住场所进行分类。

  3.培养幼儿爱护小动物,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动物的家》

  2.山林,土壤、草丛、水的大挂图。

  3.各种小动物的`头饰。

  活动过程:

  1.观看课件,并思考:

  (1)课件中有哪些小动物?说出动物的名称

  (2)这些小动物有家吗?它们的家都在什么地方?

  2.再次播放交互式白板课件,呈现不同动物居住场所的图片,请幼儿说说这是谁的家?并把相应的小动物送回家。

  3.学习按动物的居住场所进行分类。

  如:山林——狮子,老虎,熊猫等。

  土壤——蜗牛,蜈蚣等

  水——鲨鱼,鱼,虾等

  4.请幼儿戴上头饰,扮演小动物回自己的家,再次加深幼儿对不同动物的不同居住环境的印象。

  5.再次播放课件,请幼儿观看环境污染,小动物的家遭到破坏的情境,请幼儿讨论:

  “如果小动物们失去了家,会怎么样?”

  ——动物失去场所,会面临死亡。

  ——所以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小动物们的家,让小动物们生活得开开心心的。

  6.参与操作课件中的交互式游戏,指出哪些做法是正确的,送给他们小红花,哪些是错误的,及时进行制止。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颜色(主要是红、黄、蓝、绿)。

  2、引导幼儿探索周围事物的颜色。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 实物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自制的红、黄、蓝、绿色的小精灵各一只。

  2、 红、黄、蓝、绿色的地垫各20块。

  3、 幼儿用书(科学“美丽的颜色”)。

  活动过程:

  一 、展示各种颜色的小精灵,请幼儿说出各种颜色的名称。

  二、进行“颜色捉迷藏”的`游戏。

  1、 出示红精灵,然后请幼儿蒙住眼睛,老师把红精灵放在教室内某一有红色物品的地方,或者某位穿红色衣服的幼儿

  2、 放好以后请幼儿睁开眼,由老师提供线索,在请自愿的幼儿去找小精灵。

  3、 其他颜色的小精灵也同样进行游戏。

  4、 可请幼儿来藏颜色小精灵。

  三、 用投影仪展示科学“美丽的颜色”,请幼儿看看颜色小精灵还在哪些地方?

  四、 游戏“颜色找家”

  将各种颜色的地垫随意铺在地上,请幼儿听音乐做动作,边听音乐边在垫子外面随意走或跑。当音乐停止时,老师说:“到黄色的家”,小朋友要立刻找。音乐开始又重新进行游戏。

  五、 延伸活动“颜色寻宝”

  幼儿分组到户外比赛采集各种颜色的东西,看哪一组采集到的颜色最多为胜。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在看看、听听、猜猜、讲讲中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增进对向日葵、葡萄、草莓生活习性的了解。

  2、能认真倾听、积极思考、大胆讲述。

  3、积极探讨阳光与植物、动物、人类之间的关系,激发孩子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套。

  2、课前对向日葵、葡萄、草莓的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重点观看草莓的生长过程的录像,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

  3、丰富幼儿有关动物、植物生存、生长需要阳光的有关经验。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出示太阳动画画面:太阳公公呈动态,笑眯眯的',和小朋友打招呼。)

  太阳公公:嗨,小朋友们你们好!(太阳光芒一闪一闪的。)

  太阳公公笑眯眯的问: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我吗?为什么呢?

  教师请幼儿讲述喜欢太阳的理由!

  这时教师操作动态太阳,如果小朋友讲得好的、思维独特的,太阳发出“哈哈”的笑声,引起其他幼儿讲述的积极性。)

  导入下一环节:小朋友们都喜欢太阳,有一些小伙伴也喜欢太阳,他们是谁呢?

  2、教师边操作多媒体边讲述故事,引发幼儿积极对故事情节可能性进行猜测。

  A:点击动态画面一(配上同步配音,教师旁白补充。):

  师:清晨太阳公公起得早,他把金色的阳光撒向大地。(太阳徐徐升起,升到天空,放射出五彩光芒。)

  B:点击动态画面二:

  向日葵、葡萄、草莓(长得又瘦、又细、又矮)齐声说:“太阳公公,你照照我们吧!我们需要阳光!”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思考:

  向日葵、葡萄、草莓他们都需要太阳公公照照,可他们都长得矮矮的、小小的,想一想,他们有什么本领才能让自己争到更多的阳光,让自己长得高,长得粗,长得更健康呢?

  幼儿几人一组小声商量、讨论,根据这三种植物各自的本领进行想办法,出主意,来帮助它们。

  如幼儿:“我帮向日葵想了个办法!他可以一直把脸对准太阳,这样他就可以争到许多太阳光了。”

  3、根据幼儿讲述办法的次序先后,分别点击这三种植物,进行这三个片段故事欣赏。

  如幼儿讲到向日葵可以把脸对准太阳这一办法时,教师点击向日葵花朵,则向日葵笑眯眯的,夸奖小朋友真聪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随即教师点击向日葵叶子,则进行它的生长过程的动态画面:向日葵慢慢长高、变粗,花盘也更大。

  如幼儿讲到葡萄藤可以顺大树爬高时,教师点击葡萄叶子按钮,则葡萄叶一抖一抖的,笑眯眯地夸奖小朋友。然后教师点击另一按钮(可以装在大树上),进行葡萄的生长过程的动态画面:葡萄藤长高,慢慢爬树,爬到树顶上时接受阳光照射,结出一串串小葡萄,又慢慢变成大葡萄。

  如幼儿讲到草莓,则点击草莓的脸,草莓头一动一动的,笑眯眯的夸奖小朋友,随后教师点击叶子按钮,进行草莓生长过程的动态画面:草莓贴着地面,把藤蔓向四面展开,接受阳光照后,开出美丽的小花,结出红红的果实。

  4、从植物需要阳光中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思考动物与阳光的关系,思考小朋友与太阳的关系。

  教师: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那么想一想,动物需要不需要阳光,我们小朋友要不要晒太阳呢?

  幼儿思考,个别、集体回答相结合,说出需要太阳的理由。

  (1)引导幼儿从简单的食物链谈起,让幼儿理解没有植物,动物就失去食物来源,就不能生存。

  (2)在这一环节,教师根据季节把握尺度,如在秋冬季节,则引导幼儿多晒太阳,多在户外活动;而在5、6或9月份上这一活动,则必须提醒孩子,晒太阳要适量,过多在阳光下暴晒也会引发一些皮肤疾病;另外提醒孩子在太阳下活动出汗后应及时补充水分,以利身体健康。

  教学反思:

  活动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收获也很多。只是幼儿在做实验中急于想动手操作,没听清老师的注意事项,活动纪律比较混乱。可见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自从体育区有了各类民间体育玩具后,孩子们个个玩得不亦乐乎。在玩耍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对转陀螺游戏情有独钟。于是我便从幼儿的兴趣、需要出发,生成了主题活动“有趣的转动”,并在科学区提供了各种形状的纸片和积木,让幼儿制作、探究。有趣的是,我发现孩子们在制作、玩耍时,一般都会选择圆形的纸片制作陀螺,选择其他形状纸片的幼儿少之又少。其实,只要中心点确定正确,不管什么形状的纸片都能旋转起来,而且在旋转时都会呈现出圆形。为了使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得有关转动的感性经验,我设计了“旋转的纸片”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在猜猜、做做、说说中探索、发现各种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都会呈现出圆形,同时借助这一载体,使幼儿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活动目标

  1、探究、发现各种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都会呈现出圆形。

  2、在讨论、记录、交流中积累和提升有关转动的经验。

  3、乐意针对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究,体验愉快的情绪和探究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纸片(中心有小孔)、可制作陀螺的塑料小棒、蜡笔等各若干。

  2、实物投影仪。

  3、猜测记录表人手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探究兴趣

  1.投影展示各种图形,幼儿观察讲述都有哪些图形和我们玩转陀螺的游戏。

  2.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什么形状的纸片比较适合做陀螺。

  二、在做做、玩玩中发现圆形的纸片在转动时也是圆形的

  1、提出制作与观察的要求:先选一张圆形的纸片把它做成陀螺玩一玩,看看它转动起来是怎样的。

  2、幼儿制作、玩耍陀螺,引导幼儿观察陀螺转动起来是怎样的'。

  3、请幼儿说一说陀螺转动起来是怎样的。

  幼A:我的陀螺转动起来是歪歪斜斜、摇摇摆摆的。

  幼B:我的陀螺先是慢慢的,后来越转越快,最后就停下来了。

  幼C:我的圆形陀螺转起来也是圆形的。

  幼D:陀螺转动起来它的形状有点模糊。

  (评:在这里,教师因势利导,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先选圆形的纸片制作陀螺,这样既有利于幼儿习得制作陀螺的方法,也有利于引导幼儿更多地关注陀螺在转动时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为下面的环节作好铺垫。)

  三、在猜猜、试试、说说中发现不同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都呈现出圆形

  1、出示记录表,介绍记录方法: “问号”表示想一想,“小手”表示试一试。把我们的猜想画在问号下面,等一会儿把尝试后的结果画在小手下面。

  2、让幼儿猜一猜三角形、椭园形、正方形的纸片转动起来是什么形状的,并把自己的猜想记录在表格中。

  3、个别介绍自己的猜想。

  幼A:三角形转动起来是三角形、椭圆形转动起来是椭圆形、正方形转动起来是正方形,不会变的。

  幼B:它们转动起来都会变成圆形。 幼C:转动起来会变成花形。 幼D:正方形会变成圆形,三角形还是三角形.

  (评:“猜测与假设”有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动手前先动脑,幼儿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这无疑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里,我对幼儿的任何猜测都不作评价,而是留待他们在接下来的环节中,通过自己的操作来发现与验证。)

  4、实验验证并记录结果。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不同形状的纸片在快速转动时是什么形状的,并把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表达与讲述。一方面请猜想与实验结果一致的幼儿进行交流,另一方面特意请刚才猜想错误的幼儿到上面来展示自己的验证结果,从而帮助幼儿自我建构正确的知识。

  幼A:我试下来发现三角形、椭圆形、正方形的纸片转动起来都是圆形的。

  幼B:我猜对了,这些图形转动起来都是圆形的。

  幼C:我发现三角形转得很快很快的时候,当中是圆圆的,边上还有一圈花边呢!就像一个荷包蛋。

  幼D:三角形不容易转起来的。

  幼儿E它们在快要停下来的时候,就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了。

  (评幼儿在探究之后,都有一种表述的潜力’和倾向,通过对探究过程与结果的表达和交流,以及与同伴间相互的信息交换,孩子们不但建构了有关图形转动的正确知识。还在无形中获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6、结合幼儿的讲述,教师简单小结。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去活动区试试其他的物体在快速转动时,形状会发生什么变化。

  2、在纸片上涂上美丽的颜色,在区域中观察、感知陀螺转动后色彩的变化。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幼儿园喂养了许多小动物,幼儿纷纷从家里带来食物,有巧克力、有旺旺雪饼、有娃哈哈果奶,有小鱼、肉骨头等等。看着小朋友带来的这些食物,教师又高兴又着急。高兴的是孩子们愿意把自己爱吃的食物带给小动物吃,体现了孩子们对小动物的关爱之心;但这些食物是动物们爱吃的食物吗?实践出真知,本次活动让幼儿试试将自己带的食物分给小动物吃,通过小动物吃与不吃的选择,让幼儿明白不同动物有不同的食性。人与动物也有着很大区别。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动物有不同食性。

  2.有探索小动物食性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各种实物:小鸡、小鸭、小兔,小米、小鱼、小虾、玉米面、菜叶。

  教具:小动物图片,食物图片。

  活动过程

  1.带幼儿分别参观小鸡、小鸭、小兔的家,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外形、动作,鼓励幼儿用动作表现小动物的外形和动作,模仿几种动物的叫声。

  2.小动物吃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试一试:提供各种食物,幼儿依自已意愿选择食物喂小动物。

  4.交流:我喂小动物吃了什么食物。

  5.汇报:将动物爱吃的食物图片,粘贴在小动物图片下:小鸡爱吃玉米面和菜叶,小鸭爱吃小鱼、小虾和菜叶,小兔爱吃菜叶。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根据幼儿兴趣继续让他们探究其他小动物的食性。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给予幼儿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幼儿始终是主体,他们通过观察、动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2-21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07-25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11-27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05-05

科学活动大班教案07-06

科学活动教案【优选】07-20

科学活动教案[优]07-20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实用)07-21

(荐)科学活动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