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8-20 10:55:48 教案 我要投稿

美术教案6篇[精]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教案6篇[精]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学习设计名片。

  活动准备:

  教师--“名片树”两棵,上面悬挂各种各样的名片。

  幼儿--每桌上放有铅笔、彩笔、卡纸、剪刀;学习书写数字、名字。

  活动过程:

  一 、总结故事中名片的功能

  1提问:小老虎来到森林以后,是什么帮助它认识了那么多的新朋友?后来,小老虎生病了,又是什么帮助它请来了河马医生?

  2小结:有了名片真好,既可以用它认识许多新朋友,又可以根据名片上的电话号码、地址与朋友保持联系。

  二、欣赏名片树上的各种各样的名片

  1提问:小朋友,平时,你们见过名片吗?见过谁的'名片?

  2我这里也有名片,还有两棵名片树呢!(出示名片树,幼儿观察名片的形、色、装饰方法)

  3小结:名片树上有各种各样的名片,都装饰得很漂亮。

  三、 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和设计名片的要素。

  1提问:刚才,我们看了各种各样的名片,你们知道名片有什么用?

  2小结:名片有各种用处,认识新朋友、与朋友保持联系、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

  3请幼儿当设计师为自己设计名片。要求幼儿不忘名字、电话等设计要素,还可以写上自己的班级。

  四、幼儿设计名片

  教师巡回指导:名字、电话号码是否写清楚;是否会使用模具剪各种形状的名片;装饰得是否漂亮。

  五、相互交流

  1提问:你想把名片送给谁?为什么?(提醒幼儿可以把名片送给其他班级的小朋友。)

  2 幼儿,教师之间相互交换名片。

美术教案 篇2

  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在纸上进行印画,培养幼儿对印章画的兴趣,幼教小班美术教案-漂亮的花布。

  2、体验美术活动中的美感和快乐感。

  准备:1、胡萝卜印章、盘子各36个,红、黄、蓝颜料若干,

  2、范画一张,幼儿操作纸人手一份

  重难点:怎样使整个图形完整的印在纸上,把握好所蘸颜料的量和印时的力度。

  过程:(一)教师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以洋娃娃在哭”引出漂亮的花布(出示范画)

  2、引起幼儿兴趣“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花布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二)引导幼儿学习印章画,师生共同参与作画

  1、教师示范讲解(重点强调所蘸颜料的量和印画的.方法、力度)

  2、 请个别幼儿选印章进行操作

  (三)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让幼儿乘“快乐大转盘”进行印画,提出要求

  2、 重点提醒幼儿在蘸颜料时要适度,不要太多或太少,用力、方法到位

  3、 注意卫生,强调一个印章印过一种颜料后,不可以再去蘸其它颜色,幼儿教案《幼教小班美术教案-漂亮的花布》。

  4、 尽量多印,使画面色彩丰富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以“洋娃娃口吻”说:“今天我们小朋友为我设计了那么多漂亮的花布,我太高兴了,这些花布我都收下了谢谢你们。

  幼教小班美术教案-漂亮的花布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愿意为妈妈制作心愿卡,让妈妈感受自己对她的爱。

  2、能大胆画出图案,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大小肌肉的协调。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尝试大胆添画,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制作心愿卡,画出妈妈喜爱的图形

  难点:幼儿自由发挥构思图形

  活动准备:

  活动前了解妈妈的喜好,剪刀,纸,记号笔,蜡笔

  活动过程:

  出示卡片,引起兴趣→讲述妈妈的爱好→动手制作贺卡→幼儿交流,评比贺卡→回家送给妈妈

  1、出示卡片,引起兴趣

  ① 幼儿仔细观察卡片,说出图片上画了什么东西。

  ② 教师讲述为什么画了那么多的东西,引发都是妈妈喜欢的事物。

  ③ 启发幼儿有制作贺卡的欲望。

  2、讲述妈妈的`爱好

  ① 幼儿聚手发言妈妈的爱好,并在黑板上画下来。

  ② 同伴之间相互讨论,互相说出自己妈妈的爱好。

  3、动手制作贺卡

  ① 幼儿构思卡片的形状,想一下自己想画的图形。

  ② 构图好后涂上颜色,并展示作品。

  4、评比贺卡

  ① 把做好的贺卡教给老师,贴在黑板上进行评比

  ② 评出最漂亮奖、创造奖以及鼓励奖,提升幼儿学习的兴趣

  5、回家送给妈妈

  ① 让幼儿回去送给妈妈,并送上一句祝福语。

  来园之后说一下妈妈收到卡片的心情,使活动延伸扩展。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通过绘制自己的漫画像,学习漫画夸张、变形手法。

  作业要求:

  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张、变形的画法,画一幅漫画像。

  教学重点:

  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教学难点:

  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自己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准备,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 讲授新课:

  (一) 引入:

  出现一些人物的漫画像。

  提问: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

  小结:这些是漫画像。(出现课题)人们看了会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天也来画一画自己的漫画像。(再次出现课题)

  (二) 分析:

  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照片,再看一看他们的漫画像。你能找出漫画的特点吗?(同学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小结:漫画的特点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夸张变形了。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来。比如:带的.眼镜等。

  (三) 观察:

  你想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画什么样的呢?

  先来看看自己有什么特点。拿出镜子对照着观察自己,还可以同学间互相找特点。

  小结: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并画在黑板上。

  (四) 演示:漫画像,边画边告诉学生抓住突出的特点。从整体入手不要从小部分画。

  (五) 欣赏:

  出现几幅单线勾画的作品及添加少许色彩的作品。再欣赏一些学生作品。

  三、 学生作业:

  可以先用铅笔画一幅小草图再用深色的油画棒或彩笔放大画出来。画完后可以贴到前面来。

  四、 总结:

  展评作业。

美术教案 篇5

  学生带不齐或总忘带工具材料,是我们美术老师最为恼火的一件事了。没有工具材料学生就会无法实践创作,进而更容易说话、打闹、没事找事,这种情况下美术课堂的教学组织则就难上加难了。

  从学生角度分析看,由于课业负担的加重学习压力的增大,无形中使学生学习美术的时间、精力有所转移和减弱,再加上思想上对美术课认识不足,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忘带工具材料或完不成作业。对犯错的学生进行惩罚是必须的,但我们更需要的是如何避免学生犯错,如何帮助学生备齐根据材料,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1、课前提醒法。老师提前一天到班里通知学生:明天有美术课,请每位学生带齐所用的工具材料。最好能写到黑板上。当然这一工作也可以交给一个认真负责的班干部或课代表。因为多数原因是学生学习任务多,不是补作业就是改错题赶上各种补习班,常常是忙碌地忘记带了,所以老师提醒以下是非常有必要的。

  2、校信通提醒法。老师提前通过发校信通告知学生家长,请家长提醒学生或帮学生备齐一周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多数家长还是愿意配合的。

  3、开学打包法。每学期的开始常常是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较高的时候,也是家长为学生积极准备学习用具的时候,老师不如趁这个过程一次性布置好一个学期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请学生一次把所有的东西(如彩笔、油画棒、作业本、剪刀、胶、卡纸、彩纸等)带到美术教室放到固定的纸盒中,一个学生一个纸盒(如鞋盒)写好名字整齐摆放到教室后面的柜子里。这样就大大减少了日常学习中学生频繁准备工具材料的情况了。

  4、作业留校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室的学校,即统一收齐学生的作业本,课前发下去课后收上来,全部作业在课堂指导完成,这样所占用的`空间不是很大,有实施的可行性。对于课业负担较重的高年级学生来说,没有特殊情况是没必要让学生把作业本带走的。而对于手工工具等材料还需要老师提前通知提醒了。

  5、教学用具得分表。这是对学生积极备齐工具材料这种行为的鼓励和认可。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过程性评价。因此学生最后美术成绩的评定不能只看作业、技法掌握情况,要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情感、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而能否积极备齐工具材料则如实反映学生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教学用具得分表是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然有效的方法不只这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有校方组织准备每节课所需的工具材料,老师只需课前按需发放即可。但不论怎样我们的目的不是每节课检查出几个没带材料的,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帮学生备齐工具材料,这样才能为有效组织美术教学提供保障。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学习角色对话

  2、理解词:恶狠狠、撞、顶、扑等。

  3、懂得团结力量大的道理。

  4、通过本次活动,实现表演的愿望,增长表演阅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分角色对话

  活动准备

  大羊、中羊、小羊的卡片,背景图。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1、引入: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些动物朋友,一起用好听的声音请它们出来吧! (欢迎欢迎)

  教师逐个出示三只羊(引导孩子观察养的大小,并演示三只羊走路的轻重)

  师:出示大灰狼的图片,设下悬念:当羊遇到大灰狼会发生什么事情?最后谁赢了呢?(教师操作卡片,完整的讲述故事一遍)

  2、边出示卡片边完整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问:这个故事叫什么?故事有谁?发生了什么事?

  3、进行卡片表演,分段讲述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第一部分故事(从开头至“中羊听了很害怕,也赶紧往山下逃”)

  问:小羊上山吃青草,遇到了谁?

  大灰狼听到脚步声,是怎么说的`?小羊怎么回答?大灰狼又是怎样?(引导孩子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学习用“恶狠狠”,复述对话,中羊也类似提问)

  (2)教师继续讲述第二部分至结束,问:小羊、中羊遇到大羊,它们是怎么告诉大羊的?大羊怎么回答呢?

  三只羊怎么对付大灰狼呢?(学习词语“扑、顶、撞”)

  4、幼儿完整欣赏木偶表演,理解故事主题

  问:为什么小羊、中羊、各自上山的时候害怕大灰狼呢?为什么后来又不怕了呢?(理解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5、分角色表演故事,引导孩子说出故事里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