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3-09-01 09:00:58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语言教案优秀[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语言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语言教案优秀[7篇]

大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1。学习用适当的方式帮助、安慰他人,表达自己的爱心。

  2。能感受他人的不同情绪。

  活动准备:

  1。前期积累的天气预报经验

  2。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幼儿播报天气预报引入活动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怎么播报天气预报,现在请小朋友来播报今天的天气预报。(若干幼儿)

  二、幼儿观看视频,认识“心情预报”

  师:天气预报能让我们知道每一天的不同天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还有一种预报也很有趣、很特别,它叫“心情预报”。森里电视台每天都会播报心情预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幼儿观看PPT,初步认识“心情预报”。

  2。教师提问:

  ——心情播报说小兔子今天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雨天”是指心情怎么样?为什么说小兔子今天的心情是雨天呢?

  ——小动物们听到这则心情预报是怎么做的'?如果你听到了这则心情预报,你会怎么做呢?

  ——为什么小兔子的心情又变成了晴天呢?

  3。连线游戏——表情连线

  请幼儿将小兔子的表情和相对应的心情图片连线。

  三、我的心情

  1。教师出示不同心情的图片,提问:

  ——在这些心情中,你喜欢哪种心情?为什么?

  ——你的心情有哪些不同的变化吗?什么时候是“阴天”,什么时候是“雨天”?

  ——心情不好的时候,你有哪些方法使自己的心情变好呢?

  四、幼儿观看PPT

  教师出示各种场面的图片,提问

  ——他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

  ——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让他们的心情稍微好点呢?

  五、活动延伸

  幼儿绘画——怎样奉献爱心。

大班语言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和图片大胆联想,尝试为生活中的常见实物寻找相关联系,发散幼儿的思维和想象力。

  2.让幼儿能用比较完整的语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一些想法。

  二、活动准备五个花瓣的花。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我的好朋友》,说说自己的好朋友及理由。

  提问:小朋友你们有自己的好朋友吗?为什么他是你的好朋友?(幼儿根据自己的情况用句子:我和××是好朋友,因为我们会一起做游戏等等,所以我们是好朋友

  (二)基本部分《花的好朋友》

  1.出示花,请幼儿帮花找朋友。

  提问: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位客人,你们看看是谁(花)。小花花今天来到我们班上,想请小朋友帮助它找好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以后呢,这朵花他会变美哦。

  2.幼儿自由想象,用完整的语句大胆讲述。(幼儿自由举手回答,教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讲述。如我帮花找小草做好朋友,因为花的旁边总有小草的陪伴,所以他们是好朋友。)

  教师小结:你们帮花找了那么多的朋友,有的是帮助花生长的朋友,像泥土、水、阳光。还有是和花儿做朋友的,像小草。花儿找了那么多的朋友以后变得美丽又开心啦。它说谢谢你们帮他找了那么多的朋友。

  (三)结束部分(好朋友)

  1、今天,老师为大家每人准备了一张小图片。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等下老师请你们就每人拿一张图片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然后看看你拿的是什么,还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互相看看说说你拿的是什么?提醒幼儿每人只能拿一块。

  2、幼儿拿图片。

  师:你们拿到了图片看看自己的事什么,再看看旁边的小朋友的是什么。(教师巡视一下)

  3、介绍自己拿到的小图片。

  教师请幼儿介绍自己拿的小图片是什么?幼儿从左往右一个一个的说。我的图片上是"一盆花、一个树子等"引导幼儿用量词介绍。并提醒小朋友注意听别人图片上的'是什么?

  4、游戏:找朋友

  下面老师要请大家玩一个游戏,要为你的小图片去找一个好朋友。找好了以后好朋友要手拉手(自己想办法),好了以后要放在我的桌子上,幼儿自由为小图片找朋友。提醒幼儿找好了以后要说出理由,为什么它和它是好朋友。教师巡回指导。

  5、介绍好朋友请幼儿介绍和谁找到好朋友了,为什么你帮他们做好朋友。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介绍讲述:如我帮一个雨子和一片雪花做好朋友,因为下雨了,学会就会融化,所以他们是好朋友。你们同意吗?教师小结:今天你们为图片上的实物找到了朋友,你们真棒。他们能做朋友有的是因为有共同的地方、有的是因为他们相互需要、也有的是因为他们都有共同的朋友。

大班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向朋友表达自己真正的想法才会避免误会,即使好心做了错事也要道歉等道理。

  2、能与同伴合作表演故事,体会说出真正想法,与同伴和睦相处的愉快心情。

  3、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真正的想法》教学挂图、教师教学资源、语言CD(盒带)

  活动过程:

  1、分段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请幼儿听故事到"他手指轻轻一勾,就能帮小乌龟提起书包"。听完后请幼儿说一说这时候皮皮狗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幼儿学一学用手指勾、用手拧、踮脚尖的动作。学一学开心、自豪时的表情。

  (2)幼儿继续听故事到"可是你瞧瞧,他们几个的小嘴噘的比我的嘴还尖呢"。听完后再次讨论:皮皮狗这样做对不对?说一说这时候皮皮狗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什么时候受过委屈?受委屈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幼儿学一学拽、推、扯的动作。做一个难过、委屈的表情。

  (3)幼儿继续听故事到"'我明白了。'皮皮狗点了点头"。请幼儿讨论:皮皮狗是不是在欺负小伙伴?他真正的想法是什么?猜一猜接下来他会怎么做?

  (4)幼儿继续听故事到结束,请幼儿说一说,皮皮狗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小结:和朋友相处时,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即使好心做了错事也要道歉。

  2、看图片或教师教学资源欣赏故事,并进行表演。

  (1)观看教师教学资源,完整欣赏故事。

  (2)两人一组分角色,学说山羊老师和皮皮狗对话的部分。

  活动延伸:

  利用生活环节,请幼儿阅读幼儿学习资源(1)第26至29页,倾听语言光盘;区域活动时表演故事;以"皮皮狗说出真正的想法"为内容改编故事后并进行表演。

  活动反思:

  次活动通过分段讲述故事情节,设计相关提问,引导幼儿展开讨论,让幼儿学做动作等,帮助幼儿理解了故事情节,让幼儿懂得了和朋友相处时,要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才不会被别人误会,即使好心做了错事也要道歉的道理。幼儿在掌握故事的基础上,学说表演故事对话环节,掌握的不够好。还需在区域活动时继续进行合作表演。

大班语言教案 篇4

  我想……

  (大班)语言活动执教者:周桂芳

  活动目标:1.观察动物的明显特征,理解诗歌的内容。

  2.感受诗歌的稚拙美,学习创编诗句。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动物图片

  1.出示大象图片。问:这是谁?大象的什么地方最好玩?为什么?

  假如你有长鼻子你想干什么?

  2.出示小猴图片。问:这是谁?小猴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假如你有长尾巴你想干什么?

  3.出示长颈鹿图片。问:这是谁?长颈鹿的`什么地方最好玩?假如你有长脖

  子你想干什么

  二:学习朗诵诗歌

  1.有一首诗歌,写的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事情,名字叫《我想》

  2.教师示范朗诵一编。问:诗歌的题目是什么?有哪些词重复出现?

  3.师幼一起朗诵2编,边朗诵边表演。

  三:创编诗歌

  1. 幼儿以4人一组合作创编一段诗歌。(讨论)

  2.每组选一代表进行创编一段诗歌。(创编)

  3.师幼整理诗歌。

  四:小结

  附诗歌:

  我想……

  我看见大象

  我想有个长鼻子

  我用长鼻子……

  我看见小猴

  我想有个长尾巴

  我用长尾巴……

  我看见长颈鹿

  我想有个长脖子

  我用长脖子……

大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辨识不同的人形符号。

  2、用清楚的语言表述符号所表示的意思。

  3、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有趣的人形符号》

  教学电子资源

  活动过程

  1、出示教学电子中的各种人形图卡,请幼儿辨认。

  出示男、女的“人形”符号,引起幼儿的兴趣。

  引导语:这是什么?这是男的还是女的?

  2、引导幼儿分辨人形符号中男女的不同特点。

  引导语: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幼儿:符号的颜色不一样,衣服也不一样小结:这个蓝色的人形符号是男孩,这个红色的人形符号是女孩。

  3、出示全部的人形符号,引导幼儿分辨老幼病残孕的特点。

  引导语:接下来要来考考小朋友,看看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些人形符号,这些符号里哪些是大人?哪些是孩子?哪些是需要帮助的?

  小结:刚刚小朋友都说了哪些是大人,哪些是小孩,哪些是需要帮助的人。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人形符号,看看小朋友说的对不对。

  4、出示单独的人形符号,观察和分辨人形符号的不同姿态以及所表达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他坐在轮椅上,这个符号是残疾人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他穿了三角裤,这个符号是小宝宝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他们手牵手在走路,这个符号是大手牵小手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妈妈抱着小宝宝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老爷爷和老奶奶在走路,是老人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这个符号是孕妇的意思。

  引导语:这个人形符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幼儿:他的脚受伤了,这个符号是受伤的意思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人形符号?

  幼儿:残疾人设施,男性,女性,孕妇,大手牵小手,老人,小婴儿、幼儿,受伤的人等。

  5、游戏“会变的人形符号”:通过演示图卡组合,让幼儿感受到符号的组合变化以及所代表的意义。

  引导语:小朋友们都这么厉害,那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这个游戏叫做“会变的`人形符号”。

  引导语:这是一个小人,再加上一个方框和箭头,变成了什么?

  幼儿:请搭乘电梯。

  引导语:这也是一个小人,当他转过身加上一个扶梯,变成了什么?

  幼儿:请搭乘扶梯。

  引导语:这是一个男小人,当再加上一个女小人和一条线,变成了什么?

  幼儿:服务台小结:刚刚小朋友又认识了三个人形符号。

  6、引导幼儿自由创想,激发幼儿的表现欲望。

  引导语: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人形符号,小朋友可以来学一学他们的样子,把这些符号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7、结束。

  结束语: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幼儿园里有没有人形符号,会有哪些人形符号。

  活动反思

  象形是一种最早的也是最简单的造字方法。它用最简单的线条描摹客观事物的形状,使人一看就能把字形和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知道它代表什么东西。由于这些文字与所代表的事物在形状上很相像,也能突出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所以看起来就是很有趣味性的图形。本课设置正是凭借象形文字的图形趣味性及线条在文字与图形之间的关联性,让学生学习用简洁的线条表达和概括事物特征,是提升学生艺术感受力与创造性的新课型,也是发挥和体验线条造型语言魅力的创新实践活动。

  小百科:有趣,多指某事或物对你很有兴趣。

大班语言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母鸡萝丝去散步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2、通过倾听教师对图书书面语言的朗读,提升依据画面展开想象并用较丰富的语汇进行表述的能力。

  3、参与阅读与讨论,体验母鸡萝丝去散步故事的奇特与幽默,初步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一步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

  教具:图书《母鸡萝丝去散步》一本,幻灯片一套。

  学具:幼儿人手一套小图片(6幅)

  活动过程:

  1、介绍书名,观察封面。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本书,书名叫《母鸡萝丝去散步》。

  看看,封面上有谁?

  2、幼儿讲述小图片。

  (1)教师:萝丝散步的时候经过了许多地方,在这些地方发生了一些奇特的事情。那到底她经过了什么地方又发生了什么样奇特的事情呢?老师给你们提供了六幅图,请你们仔细的看并且轻轻的说一说。

  (2)幼儿看小图说故事。

  (3)教师:萝丝散步的时候经过了哪些地方?请小朋友说一说。

  (4)教师:萝丝散步的时候在经过这些地方发生了奇特的事情,你对哪件事情最感兴趣,请你说一说。

  (5)请幼儿逐一说六幅小图。

  3、幼儿给小图排序

  (1)教师:萝丝散步,先经过了哪些地方,后经过了哪些地方,又经过了哪些地方,是有顺序的?请小朋友看一看幻灯,要仔细的看,等会要给你的小图进行排序。

  (2)幼儿观看幻灯。

  (3)教师:你记住了吗?请你按顺序排一排。

  (4)教师与幼儿一起说一说萝丝散步的路线。

  4、幼儿两两说小图。

  教师:萝丝散步的时候经过了哪些地方?发生了什么奇特的事情?请你和旁边的朋友说一说。

  5、教师阅读图书。

  教师:那到底书上是怎样讲这个故事的呢?

  讨论:你们觉得书上说的和你们说的哪个有趣?为什么?

  6、幼儿仿照书面语言再次讲述小图片。

  7、讨论:萝丝散步的`时候,狐狸始终跟在后面,萝丝知道吗?

  狐狸只要一扑就可以捉到萝丝,为什么它一直没有捉到?

  教师:小朋友讨论的非常激烈,我们将通过下次阅读,再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设计意图

  《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外国经典图画书,它的文字与画面形成一种非常滑稽的对比:文字讲述的是母鸡萝丝去散步的平淡无奇的故事,而图画则还讲述了狐狸追逐猎物却屡屡受挫的故事。为了引导幼儿在笑声中理解故事内容,重点讲述出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故事。我决定分三个环节来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分析故事,并感受、体验故事所带来的乐趣:看图听故事学动词——自主阅读、大胆讲述——作品欣赏与经验分享。

大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阅读画面内容,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体验故事情节的幽默、滑稽,感知啤酒桶滚动的有趣现象。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啤酒桶图片,激发幼儿兴趣

  1.你们发现了什么?幼儿答:一个桶。他是什么样子的?

  2. 是啊这是一个圆圆的啤酒桶。你们知道啤酒吗?幼儿答:爸爸喝的.酒。是的这个啤酒桶就是装爸爸喜欢喝的啤酒的,他会有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来看吧!

  二、阅读画面内容,感知故事

  1.(出示图1)发生什么事了?(一个啤酒桶滚了下来)

  —对啤酒桶滚下来了,他会发出什么声音?

  —“骨碌碌,骨碌碌”,我们一起来学学。(幼儿跟学)

  2. “骨碌碌,骨碌碌” 啤酒桶滚了起来,你们猜猜会发生哪些事情呢?(清-4个幼儿回答)

  —你们真有想法,现在我们一起来啤酒桶到底发生哪些事情?

  3.(图2)你发现了什么?(请2-3个幼儿回答)

  —我们把这句话说完整,“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到了理发店,剃了半边头发的人跑出来追啤酒桶。

  4. (图3)“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又发生了什么事情?请你完整的说出来。(2-3个幼儿回答)

  —我们一起来说,“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过修鞋铺,修鞋的人没穿鞋就去追啤酒桶。

  5. (图4)“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又滚了?这回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了?(请幼儿互相说说,再请个别幼儿回答)

  —“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过澡堂,没穿好衣服的人从澡堂里追了出来。

  6. (图5)哇,实在太有趣了,有剃了半边头的,有光着脚的,还有没穿衣服的,好热闹啊,大家都来追啤酒桶了。猜猜他们会追到啤酒桶?

  7. (图6、7)谁愿意来讲讲这里发生什么是呢?

  —幼儿答:“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滚到了一座房子前,这下总算停了下来,追的人都走了。师:为什么走了,他们开心吗?(幼儿回答)哦,原来啤酒桶是空的大家没有喝到啤酒所以不开心的走了。

  8. (图8、9)这时又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呀?(幼儿回答)

  —一个小孩钻进了啤酒桶,“骨碌碌,骨碌碌”地滚了起来,你也滚一个,我也滚一个,他们玩的可开心了!

  9.这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小朋友讲得很棒哦,苏老师吧你们讲得事情编成了一个故事,一起来听听吧!—教师边播放ppt边讲述故事。

  三、故事续编

  1.小孩们钻进了啤酒桶里,“骨碌碌,骨碌碌”地滚了起来,啤酒桶又会滚向哪儿,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谁愿意动动小脑筋再来编一编。(一名幼儿续编)

  2.你编的很棒,还有很多小朋友想编,这样吧请你先和你旁边的好朋友一起来编一编,等一下告诉大家吧!(两分钟)。

  3.刚才我发现很多小朋友都编的不错,谁愿意来讲给大家听听。(最多两个孩子)

  4.“骨碌碌,骨碌碌”,啤酒桶的故事真有趣啊,等一下我们回到教室可以编其他小朋友听听,也可以把你变得故事会下来,下一次再来讲给大家听好吗?

【大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语言教案:古诗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的教案06-27

大班语言教案:拼小人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野猫的城市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吹泡泡_大班语言教案07-05

花的语言大班语言教案04-03

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小火车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教案:不怕冷的大衣_大班语言教案07-05

大班语言落叶教案01-10

大班语言教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