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教案

时间:2023-09-09 07:18:4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二地理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二地理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地理教案

初二地理教案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辽阔的疆域》是八年级第一章的内容,它是中国地理的基础章节。仅从教材内容看,它既是学习中国地理的起点,又是联系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桥梁。就本节课而言是学生认识中国位置特点的延续和深入。教材通过大量的读图活动让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日常生活和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濒临的海洋、领海、内海、岛屿、半岛及邻国,知道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能力目标

  通过阅读,查找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用图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中国辽阔的疆域及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

  1、重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优越性是本节的重点。

  2、难点:要求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和课后活动是本节的难点。(没有难以理解的知识,但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是难点)

  二、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在“世界政治地图”中查找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找出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对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2、讨论比较法:在学习我国的优越时,设置课本P3的活动,对比我国与俄罗斯等国位置的比较,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有一定的理解。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地图,记忆地理事物空间分布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地理空间概念。

  3、开展谜语活动,活跃课堂气氛。

  四、新课讲述:

  导入:用谜语导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洋,尾靠全球陆。”谜底是打一地理事物现象(中国的地理位置)。

  (一)、位置优越

  1、半球位置

  我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

  2、纬度位置

  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没有寒带。

  3、海陆位置

  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活动: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所说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图)

  答: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度,温带面积广大,有少部分在热带,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说说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图)

  答:我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东临世界的大洋太平洋,能带来丰沛的降水,使我国东部气候湿润,又有利于海上的对外交往。

  (二)、国土辽阔

  1、国土:是指主权国家管辖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总称,通常涉及领土和领海。

  (附图)我国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汇合处(东经135°),那里是祖国每天最先迎接太阳的地方,每年夏至日的日出约在凌晨2点20分。

  我国最西端:新疆乌恰县帕米尔高原上(东经73°),过国境线不远处是塔吉克斯坦的喀拉湖。

  我国最南端:海南省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附近(北纬4°)这里是一个隐没水下的珊瑚暗礁,暗礁点距离海面还有17.5米。我国渔民历来在这里捕捞作业,海军与科学考察船经常在这里巡行和调查。

  我国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北纬53°)夏至日白昼长达17小时,东至日白昼短至7小时,是全国白昼最长与最短的地方,有“北极村”之称。

  2、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俄罗斯1707,加拿大997)

  3、我国的疆域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家有14个。

  4、东临“四海一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太平洋。

  5、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000多千米,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

  活动:

  1、阅读世界政治地图,按逆时针方向沿我国陆上疆界找出14个邻国,沿我国海上疆界由南向北找出6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2、阅读下图,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并解释原因。

  (三)补充:我国的领海与内海

  领海

  1、领海是指毗连某一国家海岸的水域,这个国家对这些水域实行专有管辖权。世界所有国家领海宽度都是由各国自行确定的,从3海里到200海里不等。我国确定领海宽度为12海里,一切外国飞机和军用船舶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许可,不得进入中国的领海和领海上空。

  2、我国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

  3、我国领海及内水的面积为37万平方千米,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海洋大国之一。

  4、我国有美丽多样的海洋环境,有富饶多样的海洋资源。(参看教材上的阅读材料)

  自然地理学上:内海是伸入大陆内部的海,面积不大,仅有狭窄的水道与大洋或边缘海相通(如渤海)。

  内海

  政治地理学上:内海是指国家内水的一部分,,包括海港、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以及为陆地所包围但是入口较狭的海湾和通向海洋的海峡(琼州海峡是政治地理上的内海)。

初二地理教案2

  教学目的

  1、了解山脉的概念,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分布。

  2、通过上述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了解和分析山脉特征的能力。

  3、通过介绍我国登山健儿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动人事迹,激励学生向登山运动员学习,树立爱我中华,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的思想。

  教学重点

  我国山脉的分布。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

  “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空白图投影片、“中国政区空白图”(每位同学一张)

  课时

  1课时。

  教学提纲

  一、山脉的概念

  1、山脉的概念

  2、山脉的走向

  二、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1、东西走向的山脉

  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长白山、武夷山;

  台湾山脉。

  3、南北走向的山脉

  贺兰山、横断山。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阿尔泰山、祁连山。

  5、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

  三、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全国的2/3。众多的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格局的主要骨架,而且形成地理上重要的分界线,所以学习我国山脉的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叫山脉呢?我国山脉又有哪些特点呢?现在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学习新教材

  第二节主要山脉[板书]

  一、山脉的概念[板书]

  1、山脉:山地绵延很长、有一定走向,好像脉络似的,叫做山脉。[板书]

  [展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看“山脉走向示意图”,说明山脉走向的种类。(见图2)

  图2山脉走向示意图

  2、走向:山脉的延伸方向称山脉的走向。我国山脉的走向大致有四种: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

  例如:贺兰山脉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天山山脉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脉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提问]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说出我国山脉的主要走向是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我国山脉很多,从走向看,大致以东西走向的山脉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为主,这两类主要走向的山脉互相交织,大体构成了网格状排列。

  [教师讲解]我们学习山脉,不仅要记住主要山脉的名称,还要掌握它的走向和准确的分布位置。下面我们就介绍主要的山脉。

  二、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板书]

  1、东西走向的山脉[板书]

  [读图]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说出东西走向的山脉的名称。

  [教师讲解]教师在空白投影片上边画边讲,并且提示学生注意山脉的走向和分布位置。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

  天山—阴山[板书]

  昆仑山—秦岭[板书]

  南岭[板书]

  [填图练习]指导学生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画出上述三列山脉并注出山脉的名称。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板书]

  [读图]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说出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名称。

  [教师讲解]在空白投影片上边画边讲。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有以下三列: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板书]

  长白山—武夷山[板书]

  台湾山脉[板书]

  [填图练习]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出这三列山脉及其名称。

  前面我们介绍了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主要山脉。除此以外,还有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下面我们就继续学习这些山脉。

  3、南北走向的山脉[板书]

  贺兰山脉[板书]

  横断山脉[板书]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板书]

  阿尔泰山[板书]

  祁连山脉[板书]

  [填图练习]在“中国政区空白图”上填出这些山脉,并注出名称。

  [指导练习]利用“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没有山脉名称的空白图),帮助学生复习主要山脉的位置和名称。

  5、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板书]

  指导学生在图上找出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并将其填在空白图上。

  [读课文]指定学生朗读课本“读一读”中的短文“珠穆朗玛峰探险”。

  [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有关珠穆朗玛峰探险的彩色图片。(如条件允许,可放映幻灯或录相片)看完之后,可让学生简短发言,谈谈感想体会。

  [小结]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就像大地上隆起的一根根脊梁,它们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的主要骨架。

  三、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板书]

  [练习]完成课文16页“做一做”中的填表练习。

  复习巩固

  [课堂练习]在课堂上教师指投影片上所画的主要山脉,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走向和分布位置。(如果时间允许可反复进行巩固练习)

【初二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地理教案12-04

初中地理教案01-11

初二地理教学反思11-28

初二地理教学总结12-11

环境问题地理教案03-05

高中地理教案07-08

初中《西亚》地理教案08-25

日本地理教案08-25

初中地理教案【热】02-26

【推荐】初中地理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