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12 10:39:45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推荐)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实用的大班科学教案(推荐)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目标:

  1、对声音感兴趣,了解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2、知道噪音对身体是有危害的,喜欢好听的声音。

  准备:

  1、声音素材:市场的嘈杂声、啸叫声、鸡鸣声、流水声、汽车声。

  2、豆子、棉花糖、罐子、玻璃杯、水。

  3、各种能敲击的物品:打击乐、积木、碗、瓶子、筷子。

  过程:

  一、导入 用猜测法导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播放声音(鸡鸣声、流水声、汽车声),用猜测的方法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依次播放)

  师提问:是什么声音呀?

  生回答:(鸡鸣、流水声、汽车声)

  教师评价:a 你听得真仔细b 嗯,流水声,呦,被你听出来了c(汽车声)这个声音,大家都很熟悉呢!

  二、活动展开

  1、找声音

  寻找生活中的声音,探索生活中的物品怎样才能发出声音,找出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了解“振动”。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物体能发出声音呢?

  瞧,今天,吉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你们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待会儿请你试一试、玩一玩,玩好之后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让它发出声音的?

  (2)幼儿探索游戏

  师提问:你是怎么让它发出声音的呢?

  幼儿讲述自己探索的感受。

  师:哦,他说敲一敲就有声音了。

  师小结:两个物体相碰撞产生振动,就发出声音了。

  2、了解声音强弱与用力大小和振动幅度的关系

  师提问:刚才啊,你们每个人都敲了一样东西,敲出来的声音一样吗?

  怎样敲可以使它的声音大一些呢?

  怎样敲可以使它的声音小一些呢?

  去试一试!

  教师下位即时指导。

  师提问:你是怎么让它的声音变大的呀?(用力敲)

  怎样敲可以声音小一些呢?(轻轻敲)

  教师在幼儿为难的情况下讲授一下振动幅度对声音强弱的影响。师:看,这个锣,我距离近点,远点敲,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师:用力大振动幅度大声音强;用力小振动幅度小声音就弱。

  3、了解不同物品的音色特点,谈谈对不同声音的感受

  师:这么多物品敲出来的声音一样吗?(不一样)

  我们依次按接火车的方式,一个一个接着敲下去。一起来感受一下不同物体敲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听听它有什么特点。

  敲声音游戏。

  谈感受:你对哪件物品敲出的声音印象最深?为什么?这种声音怎么样?

  教师引导:我对这件物品,音叉的声音印象深刻,它的声音很清脆。

  4、通过探索感受事物的相对性。

  通过两种不同情况的对比,提出疑问,激起幼儿思考的兴趣,引导幼儿答疑解惑。

  过渡:我这里有两个罐子,这两罐子一样,猜一猜,如果分别敲它们,声音会一样吗?(幼儿猜一样)

  请一位小朋友敲一敲(哦,一样)

  (1)教师出示两个相同的罐子,敲一敲(为什么我的罐子敲出来的声音不一样呢?)

  在此过渡中激起幼儿探究的欲望。想不想找出这个秘密呀!

  教师提供材料(豆子,棉花糖)(玻璃杯、水)

  (2)分组尝试:请你们二人为一组,二个好朋友拿同样的罐子,利用桌子上的材料,试一试怎样让相同的罐子能发出不同的声音。

  (3)讨论总结

  讨论:在你尝试之后,你有什么样的'发现,怎样可以改变罐子的声音呢?

  总结:原来,放置东西的多少,软硬也能使声音变化。

  5、分辨好听的声音和噪声

  师引导:装满东西声音发生了变化,用力敲打声音也会发生变化,不同的物体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声音真是有趣,在生活中,你会喜欢什么样的声音呢?

  (1)师:小朋友们,这样的声音你喜欢吗?

  教师放一段柔美的音乐

  幼儿谈感受(优美,听了舒服)

  师提问:这首音乐很优美,很好听。

  (2)听噪音,谈感受

  师:这样的声音呢?你也来听听看。(放市场的吵杂声、幼儿的啸叫声)

  幼儿谈感受

  师提问:听了这样的声音后,你有什么感受?(吵,不舒服)

  师小结:好听的声音不刺激我们的耳朵,使我们的心情愉悦,我们要尽可能的减少噪音。

  三、结束部分

  简单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作用,并作为本活动的延伸。

  师:声音很奇妙,还有许多作用呢?

  看ppt图片了解声音在生活中的运用

  (1)辨析熟悉的来人

  (2)挑西瓜

  (3)看病:听诊器

  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声音呢。

  活动延伸:回去后可以继续了解一些声音的作用,明天我们来分享你收集的知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为配合“远离禽流感”的宣传,我园设计了“病毒”这一科学活动,指在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以及自我保护的意识。

  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初步了解(流感)病毒,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准备:显微镜、录像、图片、细菌标本、病毒示意图、健康小卫士粘贴标志(幼儿人数相等)。过程:放录像(儿童医院门诊及有关禽流感的报道)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幼:小朋友生病了,禽流感为什么会生病?传染的禽流感?

  幼:因为感冒、怕冷、缺少锻炼,得禽流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幼:病毒二、播放病毒有关资料

  1、在显微镜下你看到了什么?

  幼:细菌?不知道是什么.

  2、你们观察到的是病毒,那什么是病毒呢?我们请医学院的叔叔给我们讲解一下好吗?

  三、医生讲解内容病毒是什么?有什么危害?病毒并不可怕,科学能战胜病毒例子禽流感病毒怕什么?

  小结:

  科学家本领真大,发现了这么多抵抗病毒的方法。你有没有想过为了人类的健康,也做一个科学家呢?我们应该怎么做?

  幼:不许禽流感病毒进入我们身体内、多锻炼、开窗、不到疫区、大预防针,幼儿制作宣传图片。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来预防禽流感的传播,其他的人还不道,你想用什么办法来告诉他们?(讨论:可以给他们看图片,给他们看预防禽流感的录象,可以直接说给他们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许多的材料,有图片有笔请你们来做宣传广告,告诉大家怎样预防禽流感,好吗?(分组合作宣传图)

  结束:

  现在让我们来做健康小卫士,每个小朋友贴上标志,让我们去告诉其他班的小朋友吧!幼儿拿着宣传画出活动室。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从生活或媒体中幼儿熟悉的科技成果入手,引导幼儿感受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崇敬。

  ——摘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课题生成:

  对幼儿进行科技教育,能让幼儿充分理解现代科技与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质量提高的关系。对“麦克博士的电话”这一活动构想,引发于孩子的身边,他们经常在家互通电话,外出活动当他们看到磁卡电话亭时,往往禁不住地想拨打,有的孩子竟然会拨打服务热线等等。电话已经成为孩子身边最常见的通讯工具之一,是孩子“身边的科学”。的确,身处在现代的城市里,孩子们对这一与他们生活有着越来越紧密关系的电话有着强烈的探索冲动,成为他们关注的一个热点。因此,我们紧紧抓住教育信息,满足幼儿的心里学习需求,开展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丰富幼儿对电话的认识,了解投币电话、磁卡电话的使用方法。

  2、运用多媒体电脑,了解一些新型、先进的电话,学习自我保护。

  3、激发幼儿对现代科技产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布置电话博览会,提供按键电话、拨号电话、无机、投币电话等实物及玩具电话若干。已初步熟悉电话形式和用途。

  2、制作电脑课件,电脑、投影仪、大屏幕。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教师:“小朋友看,我们的朋友麦克博士来了。”

  多媒体演示麦克博士出现在街道上:“小朋友,你们你们的朋友麦克博士,今天,我举办了一个电话博览会友来看一看,玩一玩,你们说好吗?”

  (这时,幼儿被这展示的多媒体课件吸引住了,调动。)

  (2)教师:“麦克博士邀请你们参加他的电话博览会吗?在玩的时候,小朋友动动脑筋,看看有些什么电话,种电话有什么不同,再把你的发现和好朋友说一说。”

  2、基本部分。

  (1)小朋友自选参加操作活动,老师个别指导。

  (当孩子看到这么多的电话时,一下子就投入到了活动中,有的孩子拿起了日常最常见的按键电话,和他的朋友玩游戏;有的孩子拿起了手机对身边的同伴介绍:我妈的摩托罗拉的.,在大街上都可以打呢。其中有一个孩子拔高高的、大大的电话,他就开始研究了起来。当他发现时,他很惊奇,连忙呼唤同伴共同玩一会儿投币、一会儿从里拿出硬币,玩得不亦乐乎)。

  (2)教师操作后的提问:

  ①“在玩的时候,你发现这些电话有什么不同?”

  幼儿1:它们的大小不一样,有的扁.有的高。

  幼儿2:颜色不同样。

  幼儿3:有几个电话里面有硬币,其他的没有。

  幼儿4:有的电话是有线的,有的电话没有线,我知道的是无绳电话。

  ②“电话有各种各样的,你最喜欢玩哪一种电话呢?为7

  幼儿1:我最喜欢无绳的,走到其他地方也可以打

  幼儿2:我喜欢投硬币的电话,我在饭店里见过。

  幼儿3:我知道有一种电话是传真电话,可以传信息。

  重点:投币电话。“你是怎么玩的?”(谁会玩投币电话)

  (3)请一名幼儿到前面来将投币电话的操作步骤操作;朋友看一看。

  (这时,在操作活动中玩得最高兴的小男孩上来了,他拿起从投币处投了进去,然后又挂上了,从下面的取币处又拿了出蓍教师提问:“×××小朋友刚才是怎样打投币电话的?”

  (根据幼儿回答,使用多媒体演示操作步骤,学习投币使用程序。)

  (当看到了图示,孩子们情不自禁,将图示的意思向大写没想到,不一会儿他们就理解了,拿起话筒一投币一拨号一音,按通话按钮。)

  教师:“你们还想去玩一玩电话吗?这次,请小朋友选没有玩过的电话玩一玩,还可以按照新学到的本领去玩一玩电话,玩的时候注意人多的地方不去挤,看看哪个小朋友玩,最谦让!”

  请幼儿操作两次,重点指导幼儿玩投币电话。

  (这时,选择投币电话的孩子多了好多,他们都想当一个孩子在操作,其他孩子都会提醒他,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4)操作后讨论:

  教师:“小朋友平时在哪里看到过投币电话?”

  (饭店、马路边、飞机场、爸爸妈妈的单位。)

  教师:“小朋友刚才说到的这些地方都是公共场所,除了有投币电话,你还看到过什么电话?”

  (传真电话、手机、无绳电话、录音电话、IC卡电话。)

  (5)多媒体演示:

  麦克博士使用磁卡电话的过程。

  (6)观看多媒体后提问。

  ①教师:“麦克博士是怎样来打磁卡电话的呢?请你们所看到的与好朋友相互说一说,你说给我听,我说给你听。两个两个小声讲话讨论。”

  (“他的用法好像和投币电话的差不多”,“他是用卡的”。再拨号的”。)

  ②教师:“麦克博士打好电话回来了,听听他说什么。”

  (多媒体演示麦克博士:刚才的电话,是我给在美国念书的儿子打的,好几年没有看见他了,也不知长高了没有,要是能一边说话一边看见他在打电话,那该多好,唉,真想看看他啊!)

  ③教师:A.“发生了什么事?”

  (“麦克博士想见他在美国的儿子”。)

  B.“要是能让麦克博士一边说话一边看见他的儿子那该多好,你有好办法吗?”

  (“我听说有一种可以看见人的电话”。)

  ④教师:“可视电话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图像”。

  (多媒体播放《威威阔少年》中关于可视电话的一段。)

  ⑤教师:“科学家们可聪明了,发明了各种各样的电话,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除了我们的所玩到的、讲到的,还知道哪些先进、有趣的电话呢?”

  (传真电话、卫星电话、录音电话、可视电话等。)

  请幼儿讲述(汽车、传真、录像、电脑、卫星、程控等多样电话。

  3、结束部分。

  (1)教师:“在许多紧急的时候,电话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呢!让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电话帮助你’。”(展示多媒体游戏话帮助你”。)

  (2)教师:(介绍游戏的规则,屏幕右边有三个电话号码:110、120)“小朋友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应该拨打哪一个号码。”

  (多媒体依次出示迷路、着火、生病、撬门、昏倒五个场景,幼儿想办法,熟悉一些特殊的电话号码。)

  讲对了,电脑会发出“收到,马上出发”的声音:讲错了,电话说“对不起,你打错了”。

  (幼儿非常感兴趣,对于119、110、120比较熟悉,准确率很高,对于110和120,119和120的共同使用,他们也能较全面的考虑事情。有的孩子还能出题给同伴做呢。)

  教师:“这个游戏你们还想玩吗?让我们到活动区的电脑房去玩一玩,好吗?”

  课题评价:

  一、分析

  1、幼儿现代科技教育是“问题和方法”的教育,相互作用的结果。我们以看得见、感受得到、经历过的对象,从幼儿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从而积累生活经验,主动学习的过程。我们设计的各个环节都把目标定位:体验共学习的快乐,如师幼共同发现探索电话的秘密,如何方便我们人类等等,在不断地互动中,思维不断地碰撞,激发有新意的想法和做法,从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2、多媒体现代化手段为此科技活动注入了生机和教育活动中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形象化,声、视、在孩子们的面前,使之与幼儿的认识特征相结合,教学增强。

  二、专家点评

  侨谊幼儿园的几篇科学活动的设计,将幼儿活动变录,让阅读者好似身处场景,眼前浮现的是活动中的画事先和事后交融设计、记录的方式,是十分利于执教者参考,也利于他人的借鉴学习。如果每个老师一学期的交融式设计,我相信,老师的观察、分析、评价乃至调整力会大大提高。

  三、反思与讨论

  试着用摄像机记录自己的一个教育活动,再尝试教育过程中的反应与行为。

  上述活动教育目标实现了吗?有哪些不足之处?如何弥补?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找一找、说一说、玩一玩中,感知光的直射、反射的传播特征。

  2.寻找方法逃脱“密室”,体验与同伴合作“逃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幼儿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用镜子玩过光的反射。

  2.物质准备:光线较暗的“密室”;PPT课件;手电筒5个,镭射手电筒1个;玻璃镜子(固定于架子上)6面;小镜子镜子16面;投影墙;兔子图画一幅;兔子玩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倾听规则,进入密室。

  1.密室外引导,了解游戏的要求。

  2.倾听“密室主人”的叙述,熟悉周围环境。

  3、讨论:要怎样才能逃出去呢?

  强调活动室的规则:听清密室主人的每一句话;开动聪明的大脑;请光来帮忙。(提醒幼儿活动中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避免光的直射。)

  二、数字解密,寻找密码。

  1. 出示密码锁,引导幼儿寻找密码。

  第一次探索:幼儿观察周围,寻找密码。

  第二次探索:请手电光帮忙,观察5个数字及“投影墙”,尝试获得新密码。(数字板上预留了数字小孔)

  2. 讨论得到密码的方法。

  师:你们是如何得到密码的?

  小结:光从有空隙的地方直直地射到投影板上,形成了光斑。这些光斑组成

  了数字。

  3. 输入密码,打开密码锁。

  三、收集光线,点亮屏幕。

  1.出示电池。引导幼儿将聚光灯的灯光收集到屏幕上的电池里,完成充电,点亮屏幕。

  讨论:光直直地射下来,怎么才能改变光的方向,让它射到屏幕上去呢?

  2.幼儿个别示范。

  小结:将镜面对准光源,找到反射出去的光斑,再调整镜子的方向,使光斑

  保持在电池格里,给电池充电。

  3.集体操作。

  幼儿操作手中的镜子,将光斑射到屏幕上,完成“密室主人”的要求,给电池充足够的电。

  4.完成收集,点亮屏幕。

  小结:利用镜子,将其调整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就可以改变光原本的方向。

  四、传递光线,找到钥匙

  1.最后一关:寻找钥匙。

  引导幼儿合作,利用镜子传递镭射光的方法找到隐藏钥匙的地方。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改变固定在架子上的镜子的'角度,完成多次光线的传递,直至光线传递至6号镜子(墙壁上)。

  2.讨论:光线射到哪里了?有什么秘密呢?

  利用兔子图画的线索找到兔子手里的钥匙。

  五、逃出密室,结束活动。

  带领幼儿“逃出密室”,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幼儿再探索的热情。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一共分为2大环节。导入环节确定了整个活动的基调和氛围,让幼儿感知“密室逃脱”的基本规则,为后续的活动环节和解谜做好铺垫。同时烘托活动的神秘气氛为幼儿制造紧张感,激发幼儿积极逃出“密室”的情绪。

  第二环节环节是游戏,有三个关卡等待孩子们去挑战。第一关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幼儿的前期经验: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并通过失败――尝试――成功的过程,激发幼儿的成功感和自信心,为后续活动的进行做好情绪上的铺垫。第二关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充分体验和感受光线改变方向的过程。通过提供镜子,让幼儿尝试改变光的方向,以提升幼儿关于光的反射的经验。第三关是活动的高潮部分,通过改变固定架子上的6张镜子的位置、角度来传递光线,完成解谜。经由“密室主人和教师的语言引导,提醒幼儿注意游戏规则,要通过合作才能完成任务。最后通过找到的兔子图画,找到钥匙,最终完成逃离密室的任务。

  活动符合大班下学期幼儿年龄特点,主要让幼儿感受光的2大特性:直射和反射,而活动中出现的时钟、规则要求等也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乐于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2、对身体的影子及其变化感兴趣,体验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喜欢参加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游戏快乐。

  难点:了解光和影子的关系。

  活动准备:

  投影仪、音乐《雨中旋律》、幼儿具备"影子"相关经验(事先准备好的寻找影子视频)、人站在太阳下影子图片一张、教师幼儿具备做各种手影的经验、画有每位幼儿影子造型的长轴纸卷一个、蜡笔。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音乐律动) 小朋友们,今天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请大家认真听,比比是谁第一个猜出谜底。我的谜面是:有个好朋友,天天跟我走,有时走在前,有时走在 后,我和他说话,就是不开口。(是一种现象,有阳光的时候就会出现)(影子)

  基本部分:嗯,小朋友们很棒,都猜对啦!我们的影子这么的神奇,那它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我这有一段小朋友们寻找影子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那我们要带着几个任务去看,第一个:你找到了那些影子?(在什么情况下找到的) 第二个:我们去了什么地方影子就突然消失了,为什么?(幼儿观看视频资料)(引导幼儿思考回答之前提出的问题)小朋友们回答得真棒,我们表扬下自己。接下来,我们再通过一张图片更进一步的了解光与影子的关系(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懂得在有光的情况下才会有影子,当光线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光线照不到的地方就变黑了,这就是影子)(发现光和影子的关系)好,下面张老师就带着你们一起来玩影子游戏好不好?第一个游戏:手影游戏(老师先做出几个造型示范,幼儿猜并模仿,再请7--8名幼儿分别在投影仪前做不同造型的手影,边做造型边学小动物叫声,其他小朋友来猜并模仿)第二个游戏:给影子涂色(教师将每位幼儿做的影子造型提前画在长轴纸上,请每位幼儿找到自己影子造型给影子穿上漂亮的衣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图案)

  结束部分:教师与幼儿一起分享欣赏影子作品并和自己影子拍照留念。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集体活动:

  科学

  活动名称:

  能滚的……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球体和圆柱体的主要特征。

  2、在探索、操作中,感知、发现球体与圆柱体的不同。

  3、乐意与同伴交流、讨论,能清楚讲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各种球状、圆柱状的物品若干。

  2、幼儿人手1个球状与圆柱状的物品。

  3、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幼儿进行探索活动。

  (1)交代活动要求,引导幼儿通过探索,寻找、发现可以滚动的物体。

  教师:请小朋友看看,这些都是什么物品?

  教师:这些物品中哪些是可以滚动的?请把可以滚动的物品装入小篮子中。

  2、幼儿交流、探索各自在活动的发现,感知球体、圆柱体的特征。

  (1)请幼儿相互交流各自寻找到的可以滚动的物体,并通过动作演示证明这些物体是可以滚动的。

  教师:这些能滚动的'物体是哪些东西?它们的形状一样吗?

  (2)请个别幼儿按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3)师幼共同概括球体与圆柱体的主要特征: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呢?(不管从哪边看都是圆的,我们就叫它球体;上下一样粗,两头是圆的,而且上下两个圆一样大的物体,我们叫它圆柱体。)

  (4)教师:球体和圆柱体都会滚,它们滚起来一样吗?

  小结:球体放在地上可以像各个方向滚动,而圆柱体放在地上却不是各个方向都能滚动的。

  (5)幼儿说说在周围环境中哪些物体像球体,哪些物体像圆柱体。

  3、幼儿分组操作活动。

大班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在农村的孩子,自然的环境资源还是比较充足的,在我们村里,植物茂盛,大树小树很多,学校里面也有粗粗细细的树木,小朋友们不管是放学回到家还是在幼儿园里,小树都是他们最亲密的`玩伴,有时候孩子们对季节引起小树的变化都非常的感兴趣,秋天的时候我们会组织孩子们去见落叶,夏天孩子们会在树下乘凉做游戏,现在正是春天万物生长的季节,结合孩子的好奇心,我组织孩子们用各种自制的工具来量一量校园的小树的粗细。

  活动目标:

  1、乐意用测量工具测量小树的粗细,并能进行比对。

  2、乐意合作探索,感受小树的成长。

  活动准备:

  表格6张、皮尺6根

  活动过程:

  1、导入

  小朋友,春天到了,小草绿了小花开了,不知道我们学校的小树有没有长大呢,你从哪里看出来小树长大了{长高了、变大了}

  2、讨论测量的方法

  我们可以用测量的工具来测量小树的粗细

  3、布置测量方案

  我们分为6小组,魅每组成员为6个,一个负责记录,其他成员负责测量和监督,测量好之后每组派一位成员进行解说。

  4、解说与评价

  5、活动延伸:小树每天都在长大,我们平时可能看不出来他的变化,需要利用一些工具来测量,我们把这次测量的结果保存好,等到明年春天我们再来测量,比一比他们长大了多少。

大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下雨前动物的特殊表现。

  2、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自己收集的资料,并与同伴进行分享。

  活动准备:

  课件、音乐;幼儿预先收集此类资料。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引出主题。

  师:"瞧,谁来了呀?""天气怎么样呀?"师:"真的要下雨了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往下看。"二、了解三个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播放课件后教师提问:"小兔碰到了谁?燕子为什么飞的'那么低?""小鱼怎么回答的?"(幼儿单独回答)继续播放课件, 教师提问:"蚂蚁在干什么呢?(搬东西)为什么要搬东西,搬家?"(幼儿猜测商量后回答)教师小结:"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三个小动物在下雨前的的表现,有哪些特别表现呀?有燕子飞得低,小鱼浮水面,蚂蚁忙搬家,天就要下雨。大家真聪明。"三、分享收集的资料,知道其他动物在下雨前的表现。

  师:"那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小动物在下雨前有特殊的表现?这么多小朋友知道呢,看来小朋友回家都认真的收集资料了,现在先请你跟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讲一讲。一会再来告诉其他小朋友。(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师:"现在哪个小朋友愿意把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我们大家一起分享的?"(幼儿在集体面前分享各种资料:尤盘、图片、绘画、口述……)教师补充介绍:"你们知道的可真多呀,除了你们讲的这些老师也知道一些哦,蚯蚓、蝴蝶、蜘蛛乌龟。

  教师小结:"小动物们真神奇,他们在下雨之前做出各种动作来提醒人们要下雨了。它们真是神奇的气象员!

  四、结束活动师:"今天我们玩得真快乐,一会请大家来做小老师,把知道的这些知识教给其他班的小朋友好吗?"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12-11

大班《风》科学教案04-19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1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2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8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9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9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