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10-21 09:00:45 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5篇[必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5篇[必备]

语文教案 篇1

  “巧借境象,妙造自然”,是我近几日从有关唐诗研究理论中“挖”出来的,用在这里评价这些年轻的教师似乎过高了点。但我认为人对美的追求大抵会是殊途同归的,那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作为教师的他们似乎正孜孜于追求更高的境界,正向这个方向迈进。

  现从中撷取几朵不是很娇艳却可赏心悦目的花以飨读者。

  一、识字可以这样教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新教材识字量多了,可一周安排的节数反而少了。如何掌握得了这么多的字?这令很多任课的老师,甚至一些富有经验的老师们担忧不已。有时候,不得不借用其他课程的时间。这样做却是有悖于新课标的理念的。其实新教材的大部分字是识得就可的,一小部分的字词才是必须会写的。崔峦老师曾经提出“反复见面”的说法。但到底如何具体操作呢?我们又不得而知。这次其中有几堂低年级的课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的例子。

  《识字(4)》

  课件出示小动物,并逐个配音:你好,我是_______。

  师:谁想给它们打招呼?

  生:(句式可以是:你好,_____,我是________)

  师去掉小动物图,只留生字,引导读。

  读后问:读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发现?有几个发现就用几个小指头表示。

  于是生说出:

  1、都是虫字旁。

  2、都是动物,都是昆虫。

  3、都是夏天里的动物,蜻蜓、蝴蝶长大后都会飞;蝌蚪长大了会帮人们捉害虫等。

  ……

  师适当提示:

  小朋友,你们发现了吗?这些字当中,有很多的都是形声字。

  哪些字是形声字?比如蜻,哪部分是整个字的读音?还有哪些字也是形声字?“蚁”是吗?

  根据这种识字法,猜字的读音,并说说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蚊蟑虾

  复习生字时,该老师采用的是做游戏,你演我猜,从背后猜字。

  《荷叶圆圆》

  课件中打出“识字乐园”

  自己学会好吗?(生自读)

  学习生字组词连句。

  比如:

  珠小水珠晶亮晶晶

  读,出示有这两个词语在内的句子,指名读句子,领会其中的意思。

  复习生字时,出示课件:

  荷叶中藏着生字,鼠标点出,限定时间,时过消失。指名学生到台上,学生必须在限定时间内认出字,增加了识字时大脑反应的紧迫感。其他学生也不闲着。当学生能快速认出时,他们要说:对对对,就是——。错了,就说错错错!不是——。

  二、抓切入点其实很容易

  一篇课文摆在我们的面前,该如何教?从哪儿教起?便成了当务之急。我们把这个称之为切入点。切入点抓准了,再根据切入点理清线索,就比如一条线把散在地上的珍珠有先后地串起来,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一篇课文的切入点不只一个,这是由研究教材的老师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对教材的不同理解而决定的。这次面向整个温州地区开的课,当然不会只是个人的看法,而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对教材的处理,对一堂课的如何切入应该是深思熟虑的,应该有它过人的地方。

  作文《笑脸》

  寓写作于过关之中,一节课几乎没有说到写作两个字,却处处是说、写的.训练。

  摹仿“幸运52”的过关形式,营造过关的气氛。

  成功第一关

  笑脸图

  请说出这是谁的笑脸。

  成功第二关

  请说出这是谁的笑,它为什么笑了?

  成功第三关

  请将想像到的写成一个有趣的故事。时间限为10分钟,句子通顺,意思说明白,即算闯关成功!

  这里以“闯关”为切入点,以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关卡为线索,成功地引领了整堂课,简单而又实在,既充满活力,又能学有所得。

  《我为你骄傲》

  以“写便条”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回归文本。通过学生写的便条生成新的教学切入点,这点完成了,又产生了新的一点。如此点点推进,完成对全文的阅读、领悟。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以一张履历中的三个!!!为切入点,反复出现钱学森心理活动的句子,从而更深入理解课文,深入了解钱学森这个人。

  三、作业也要花时间好好设置

  这次听课中,我看到了几个可以将现行老浙教版教本配套作业本弃之高阁的作业设置。虽然也曾经在网上看到过几份,虽然也为他们的新颖别致而喝彩,但自己却是因为现实的关系不敢有所奢想的。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课堂中的训练是写出读了文章后自己的感受,且名之曰“真情告白”,奇特处是师生共写。老师在电脑上写,学生在下面写,写后共享。

  课外的作业是三个

  1、再找一找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2、办一张有关钱学森的手抄报。

  3、在学校网站的论坛上出一个讨论钱学森的主题。

  《绿色的卫兵》其中有一道题是:

  请给小树浇浇水

  不管是识字也好,作业布置也好,还是引导学生探究文本也好,他们都力求立足于学生,从学生这个主体出发,努力增强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更好地张扬他们的个性。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5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体会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 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海滨小城景色的特点,学习作者按地点转换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记叙的方法。

  教学准备

  投影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 指导自学。

  这座海滨小城将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以下几项任务:

  1.自学生字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 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说明这是一座怎样的海滨小城。

  三、 汇报自学情况。

  1. 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2.找出概括说明这是一座怎样的海滨小城的一句话,并指导朗读。

  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座海滨小城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四、 小组合作学习。

  1. 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海滨小城的?

  2. 课文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这座海滨小城的美丽和整洁?

  五、 展示学习成果。

  引导学生汇报:

  1. 作者通过描写天、天上的海鸥和云朵,海、海面上的船只等景物我色彩,以及这些景物在早晨时的色彩变化来表现大海的美。

  2. 沙滩的美主要通过描写贝壳的多,出海捕鱼队归来时的情景来表现的。

  3. 小城庭院的美主要写栽了很多树。

  4. 小城的公园美主要写榕树茂盛,给人们提供了休息的好去处。

  5. 小城的街道不但美,而且很干净。街道是用细沙铺成的,它干净到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六、总结。

  如此美丽又整洁的海滨小城究竟在哪里呢?

  感情朗读课文。

  七、复习巩固生字。

  八、布置作业。

  抓住景物特点记叙的方法,观察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物,再说给同学听。

  13 五彩池

  教学目标

  1. 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12个。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四自然段。

  3. 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五彩池的特点成因,从而感受叁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投影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读题,引导学生质疑。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 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自然段之间的停顿。

  2. 检查读书情况。

  3. 出示本课的生字,让学生当小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字形。

  四、 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1. 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2. 讨论课文记叙的顺序:让学生用先接着最后的句式来说。

  五、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五彩池究竟在什么地方?自读第一自然段,找答案。

  2. 找出作者概括五彩池特点的一个词。

  3. 朗读第一自然段。

  六、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1) 放投影片,教师以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加以解说。

  (2) 交流观看后的感受。

  2.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出重点词句,思考:这一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五彩池哪几方面的特点?

  讨论交流,这一自然段介绍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形状。

  (2) 朗读体会句子的意思。

  ① 这段第一句话介绍了五彩池什么特点?

  ② 指导朗读理解第二句比喻句,展开想像,体会五彩池的晶莹耀眼的美。

  ③ 通过导读、用手比划、简笔画,引导学生理解五彩池的大小、深浅、形状等不同特点。

  (3) 讨论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水池还像什么。

  (4) 朗读第二自然段,感受五彩池的神奇。

  (5) 背诵第二自然段。

  七、课堂练习。

  1. 抄写生字。

  2. 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第3题的(1)、(2)。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新课。

  二、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更让作者感到惊奇的是什么?指名读。

  2. 指导朗读,抓住三个却字,让学生理解池水的颜色发生的神奇变化,体会作者见到这神奇变化时的惊叹。

  3. 小结:

  4. 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 学习第四自然段。

  1. 池水为什么会显出不同的颜色来呢?

  2. 让学生自读课文,对这一自然段进行质疑。

  3. 引导学生讨论,探究池水颜色变化的原因。

  (1) 学生分小组读书、讨论。

  (2) 推选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同学给予补充或纠正,教师做适当的点拨。

  (3) 小结讨论的结果。

  4. 熟读成诵。

  5. 说说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可以用书上的句子说,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

  四、 学习第五自然段。

  读出恍然大悟和赞美的语气。

  五、 总结全文,再次调动学生激情。

  看到这神奇的景象,每个人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

  1. 学生自由发言,抒发情感。

  2. 作者也情不自禁地赞叹:原来五彩池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

  3、学生齐读。

  六、 布置作业。

  1. 读课文第二、四自然段。

  2. 向父母介绍五彩池,并说说颜色变化的原因。

语文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对三年来的有关学习、生活等各种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让学生重温初中生活的欢乐与美好,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2.创设一个学生才艺展示的空间,让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得到表现;

  3.营造一个情意融融、心灵相通的环境氛围,提供学生自主组织、积极参与活动的机会,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活动课程设计

  一、成立活动小组

  1.教师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介绍本次综合性学习中他们需要搜集的资料,活动的目的,活动的程序,并就这些内容同学生进行探讨,实现师生间的互动与合作。

  2.有效合理的分组。

  根据活动的需要,成立若干专项小组:

  策划组(2~3人):负责对本次综合性学习的策划、组织和调度,管理和督促其他各小组的工作开展。

  产生方式:提出要求(明确本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有参与活动的热情,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创新的意识,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调度能力)。同学自荐(学生根据要求自我推荐),师生考评(由教师和全班同学根据其以前的各次综合性学习的情况,进行考核确定)。

  班史编写组:主编一名;编委五名,负责资料的整理、有关图片的搜集和处理、撰写班级英才小传、版面设计等内容。要求有工作的热情、较好的文笔、能熟练操作电脑等;顾问(教师及编写组邀请的有关人士,如出版社的工作人员等);资料提供;全班同学。

  毕业晚会筹备组:主持同学由策划组同学担任。

  节目组:由全班同学根据其志趣、爱好自由组成,每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9人,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负责准备本组的节目。节目要求主题突出、形式多样、有感染力、有创意。并要在一周内将其确定的节目报策划组同学处,以供其统筹安排。

  二、活动准备时间:2~3周

  三、课堂活动

  导入:播放电影《城南旧事》里的那首毕业歌。同学们,听着这熟悉的旋律,大家一定记起了我们在刚跨入初中学习的第一学期学过的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吧,在课文中,当英子小学毕业时,就是伴着这首骊歌和老师、同学们告别的,一眨眼,初中三年的时光已悄悄过去,我们也站到了分离的路口。本次综合性学习,是我们在初中三年的语文学习中的最后一次学习活动。既是对初中三年生活的一次愉快的.回顾,又是对即将展开的新生活的一番美好憧憬。下面,就让我们再次回眸那些一起欢笑共同奋斗过的难忘岁月,重温那份永存于心的旧日温馨吧。

  活动一:往日重现

  主持人现场采访。

  1.说说你在三年里碰到的最高兴或印象最深刻的事。

  2.校园剧表演:初中三年学习生活的片断(初中生活第一天、八年级的那次运动会、九年级的一次考试)。

  3.佳作朗诵:《我的初中生活》、同学小传──《我班的“体育明星”》。

  活动二:今宵难忘

  1.唱表现青春和中学生活的歌曲(形式上可以是合唱也可是独唱,还可以挑选一些曲子自己填词唱)。

  2.表演学生自编自演反映中学生活的相声、小品。

  3.让学生以舞蹈的形式来反映其学习生活和情感世界。

  活动三:同一首歌

  1.说句心里话(与任课老师深情话别)。

  2.带着祝福远航(师生临别赠言)。

  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结束本次活动。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认识“飘”“鲜”等7个字,学写“北”“家”等5个字。并能积累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说话。

  3、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使学生了解“我们的祖国真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流程:

  直接导入,巩固生字词。

  1、出示本课词语认读。

  2、说出北 家 爷的笔顺。

  3、和老师一起积累五个字的词语。如丰富的物产

  4、教师小结字词的.巩固情况。

  学习儿歌,体会情感。

  ☆自由轻声读儿歌,这首小诗一共有几小节?

  ☆分小节朗读儿歌

  ☆体会内容 冬爷爷的家

  1、第一小组齐读第一小节

  2、出示课件冬爷爷的家

  3、生活在冬爷爷的家的小朋友,冬天下雪了可以做什么呢?你的心情怎么样?

  4、带着快乐的心情一起读第一小节。

  春姑娘的家

  1、第二小组齐读第二小节

  2、出示春姑娘家的图片,你都看到了什么?

  3、多么美丽的景色,请大家带着愉悦的心情一齐读第二小节。

  学习第三小节

  1、齐读第三第四小节

  2、多媒体出示括号题

  3、出示“有的 有的 有的”练习句式

  4、出示同一季节不同的生活

  5、尝试填写书中的句式。

  ★拓展关于祖国你还知道什么?

  ★教师总结

  ★五齐读儿歌结束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复习生字、生词,写“刮”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小猫的胡子的作用,明白“不能见到什么学什么,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的道理。

  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写“刮”字

  1、师出示小猫图(没胡子)引出课题,并贴在黑板上(板书:小猫、胡子)。

  2、请一生上台写“刮”,补充课题,其余生书空。生评,读课题。

  二、复习生词。

  1、分别出示两组生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2、选择其中的一个或者几个词来说话,指名说。

  三、细读课文,品味感悟。

  1、自由小声地读课文,找一找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小花猫,并且在这些自然段的前面标上三角符号。(生说,师相机在自己的书上标)

  (1)第2自然段。

  ①指名读,其他小朋友边听边想: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花猫?

  ②生答,师相机板书:认真看。再读并指导朗读。

  ③除了“认真”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漂亮)哪个词能看出?

  ④出示:“碧绿、碧绿碧绿的`”,生读。出示“火红、金黄、雪白、乌黑、粉红、湛蓝”生仿照例子说新词,再读!

  ⑤生站起来加上表情一起读这一段!

  ⑥小花猫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会想些什么呢?(出示“小花猫一眨不眨地看着主人,心里想:……”的句式)用句式说话!

  (2)第4自然段。

  (生齐读)这只爱美又爱模仿的小花猫就这样跟着学主人把胡子给刮掉了。(板书:跟着学)。

  (3)第5、6、7自然段。

  ①(出示小猫被撞图)生看图,说一说发生什么事了?那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幅图?自由大声地读课文。

  ②分别指名读五、六自然段,并指导朗读,再齐读。

  ③(师戴头饰扮小猫,表演小猫被撞后的情景)生与“小猫”对话,说说为什么会撞。

  ④(出示猫妈妈的话)指名读,相机指导朗读。齐读。

  ⑤现在小花猫总算明白了,它的胡子好比…(生说“一把尺子”)(出示“你的胡子好比一把尺子”)指名读,出示“松鼠、大象”的图,用“好比”说话。

  ⑥猫妈妈不光是要让小花猫明白自己胡子的作用,还要让它明白一个道理,是什么道理呢?齐读课文,生说(板书:想明白)。

  (4)第8自然段:听了猫妈妈的话,(出示这一段,师引读“从那以后……”)。

  四、小结,作业

  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不久,小花猫的胡子又长出来了。(在黑板小猫图上画胡子)一天晚上,小花猫又发现了一只老鼠,这一次,它能捉到老鼠吗?(四人小组讨论,指名说)回家先读读课文,再想一想,最后写下来!

  板书设计:认真看

  小猫(刮)胡子小猫图跟着学想明白。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09

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02-20

语文园地语文教案04-04

语文下册语文园地教案11-21

语文天地教案01-05

语文绿教案03-04

语文下册教案12-10

语文《江南》教案12-10

语文基础教案12-12

语文下册的教案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