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

时间:2023-10-31 11:02:15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科学教案(汇总6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教案(汇总6篇)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将有关联性的物体进行匹配。

  2、学习用连贯的语言表达相关联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活动准备:

  连线笔,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有好朋友吗?说一说好朋友是谁?为什么你觉得你们两个是好朋友?

  2、:好朋友都喜欢在一起,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和高兴的事情,愿意和好朋友分享;遇到困难的时候,好朋友之间会互相帮助。

  3、如果没有好朋友,会感觉怎么样呢?

  二、帮物品找朋友,理解关联性的含义

  1、小朋友们都希望自己有好朋友,但是不会说话、不会动的一些东西或物品,它们有没有好朋友呢?

  2、桌子的好朋友是什么?(椅子)为什么桌子和椅子是一对好朋友?谁是VCD机的好朋友?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可以依次说出碗、瓶子、电视机、录音机、画笔、锁等,请小朋友帮它们找一找好朋友,并说一说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3、:有的物品吸一个好朋友,有的.物品不止一个好朋友,如果这些物品的好朋友不在一起会怎么样?

  三、自主发现相关联的一组物品

  1、请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谁和谁是好朋友,并说一说为什么它们是好朋友。

  2、引导幼儿把是好朋友的几个物体连起来说一句话。

  四、出示挂图。完成上面关联性的对应连线

  1、请幼儿看挂图,让好朋友们拉拉手,完成连线。

  2、把三个好朋友连起来说一句话,再想一想每一组物品还有没有好朋友。如:雨—雨鞋—雨伞的好朋友还有雨衣。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餐巾纸若干,卷纸若干,箩筐若干,油桶若干(有重有轻)

  【活动目标】

  1、积极合作,体验团结起来力量大的快乐。

  2、大胆尝试,学习制作有力量的纸绳。

  3、通过实验,萌发探索纸绳承受力的兴趣。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过程】

  1.出示餐巾纸

  师: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师:这是我们生活中的餐巾纸,人们喜欢用软软的`餐巾纸擦脸、擦汗、擦手···师:你们玩过餐巾纸吗?

  师:那今天再跟老师一起玩一次。

  2.鼓励幼儿做纸绳,尝试提水桶。

  师:首先谁能把餐巾纸做成一个纸绳?

  师:它有力量吗?能拎起东西吗?

  师:有人说可以,有人说不可以,到底怎样,我们来试试吧!

  师:听清楚要求,小朋友在"1"号筐里拿一张餐巾纸,把它做成纸绳,然后来到这里拎起水桶,要这样拎,做好了就可以上来试一试了!

  3、谈论纸绳的秘密

  师:请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这边,暂时没有拎起水桶的小朋友站另一边。

  师:我给你们同样地餐巾纸做成的纸绳,为什么你们可以拎起来,你们暂时拎不起来呢?

  师:我们一起讨论下。

  师:那到底是为什么呢?你们像不像知道其中的秘密?

  (两边各拿一个纸绳)

  师:你们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同?告诉你们哦这里藏着一个秘密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啊?仔细看好啊!

  (教师示范做一个有力量的纸绳,延纸绳的不同边来做纸绳)师:现在你会做一个有力量的纸绳了没有?

  师:知道了这个秘密,我们再来试一试。

  师:纸绳一定要拧紧,越紧就力量越大。

  4、尝试拎水桶

  师:现在纸绳可神气啦!它想拎更重的水桶,谁来试试?

  师:想不想挑战更重的水桶?

  师:如果要提起更重的水桶你有什么办法?

  师:现在难度增加要提起两个水桶,我们可以用几根绳子来帮忙?谁想来试试的?

  师:团结起来的纸绳力量大!

  5、经验拓展

  师:你们想不想做一根有力量又长的纸绳?

  师:我们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一个又紧又长得纸绳,然后用你的这个纸绳去拎起更重的东西去吧!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在活动中大部分幼儿表现积极,但忽视了能力弱的幼儿的表现,在下次活动中需要个别指导。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人类运动方式的共同点,并模仿它们的动作。

  2、大胆联想人类的运动项目与动物运动的相似之处。

  3、乐于观察与发现,体验合作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动物图片的彩喷。

  2、动物运动和人类运动的影片

  3、多媒体课件,电脑

  4、《幼儿画册》(第二册P22)

  活动过程:

  1、幼儿观察老师收集的动物图片,初步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

  (1)师:“说一说图片上是什么动物?它是怎样运动的?”(幼儿可以边说边模仿动物们的动作)

  (2)幼儿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并模仿动物的动作,让其他的幼儿猜一猜。

  2、观察课件,引导幼儿大胆联想人类的运动项目与动物运动的相似之处,并模仿它们的动作。

  (1)观看动物运动的影片片段。

  提问:影片里都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

  (2)第二遍观看,学习它们的动作。师:“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它们运动时的动作。”

  (3)观看人们运动的影片片段。

  提问:你看到了人们在做哪些运动?

  (4)观看人的运动与动物运动穿插对比的影片。

  3、讨论动物运动与人运动有什么相似?

  小结:人们从动物的.运动中得到启发,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更加强壮,就模仿动物的运动,创造了很多运动项目。

  4、幼儿合作探索、发现、操作,进一步联想人类的运动项目与动物运动的相似之处。

  幼儿观看ppt,探讨有些活动项目是人们模仿了哪些动物的运动而创造的,相对应的连一连。

  5、交流、展示作品。

  课后请幼儿大胆联想,还有什么运动项目是模仿动物运动的?完成《幼儿画册》的连一连和画一画。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兴趣。

  2.提升幼儿的观察力和分辨能力。

  3.为实物匹配相应的点卡,依据出示的动物和水果图片,说出它们可以用几个点表示。

  4.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重点

  为实物匹配相应的点卡。

  活动难点

  出示动物和水果图片,说出它们可以用几个点表示。

  活动准备

  实物(动物和水果)卡片5张,点卡5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点数

  1.点数5以内数量。

  师:今天我带来了许多小图片,请宝贝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师(出示大象卡片)问:图片上有什么呀?有几只大象呀?

  师(出示小兔子卡片)问:这张图片上又有什么呢?它们有多少呢?

  师:真的有两只小白兔吗?大家一起来用手数一数。

  (幼儿手口一致地数数一只、两只。)

  以同样的方法出示小老鼠卡片、小蜜蜂卡片、小鸡卡片。

  师:这些动物卡片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大家愿意吗?

  2.按量排序。

  师:现在我们要来给这些动物卡片排排队了,记住,要按卡片上的'动物数量从少到多排一排。,那么哪张卡片排在最前面呢?哪位小朋友愿意到前面来排一排?

  师:哪张卡片排在大象的后面呢?(指名幼儿上前操作,强调边排边说什么排在大象的后面)

  师:你们看他排得对吗?

  师:接下来该怎么排了呢?指名幼儿前来操作。

  师:我们为动物卡片排好队了,现在请小朋友一起说一说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3.送圆点。

  师:接下来我们要给动物送圆点朋友,一只动物送几个圆点呀?

  师:我们要边送边说:一只大象,我送你1的点卡。那两只兔子呢?三只小老鼠呢?

  请幼儿前来送点卡,边送边说。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几只什么我送你几的点卡,行吗?

  二、操作活动

  1.提出要求。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许多材料,有的小朋友是水果卡片,有的小朋友是动物卡片(分别出示一下卡片),请你们先给水果卡片或动物卡片排好队,再给它们送上点卡,记住了,要边排边说,边送边说,听明白了吗?那就一起去操作吧。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师:宝贝,你在给谁送点卡?

  3.活动评价。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向大家说说自己是怎么操作的?

  三、活动结束

  师:今天,小朋友们都很棒,不仅给动物卡片和水果卡片排好了队,还给它们送上了圆点朋友。

  活动延伸:

  在区域里继续操做其他动物以及水果卡片与圆点对应的游戏。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物体放置方法、改变桥面形状、桥墩多少与纸桥承重力的关系。

  2.通过自我检验及与同伴之间的相互比对,不断探索增加纸桥承重力的方法。

  3.积极动手动脑,体验探索与交流的乐趣。

  活动准备:

  积木桥墩(桥墩固定)、白纸、雪花片插在小木棒上(每份数量相同,用于操作与测量)

  活动过程:

  (一)我的纸桥有多坚固

  1.介绍纸桥和测量方法,让幼儿猜猜:纸桥上能放多少雪花片?

  2.交代操作要求:

  (1)可以通过折一折,卷一卷的方法改变桥面形状。

  (2)雪花片可以随意摆放,但必须要放在桥面上。

  (3)听到教师的口哨声必须马上集合。

  3.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1) 提醒幼儿正确取放雪花片。

  (2) 引导幼儿尝试新的方法。

  4.交流。

  (1) 请成功的幼儿介绍优秀经验。

  (2) 对比和评价操作方法相似,结果却不同的纸桥,分析原因。

  (3) 让操作失败(桥倒塌,雪花片散掉)的幼儿分析失败的原因。

  教师小结,引出第二次操作。

  (二)谁的纸桥最坚固

  1.提出操作要求:让所有的雪花片都站在纸桥上就是胜利者。

  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1) 引导幼儿验证成功幼儿归纳的优秀经验。

  (2) 引导幼儿探索能让纸桥更坚固的方法。

  3.交流

  (1) 评出最牢固的纸桥。(如果成功者不多,教师可以演示桥面折成波浪的方法)

  (2) 请成功的幼儿归纳优秀经验,并记录在记录表上。

  A桥面更宽更厚能承受更多的力。

  B桥面折叠后拱起来能承受更多的.力。

  C桥面折叠成波浪能承承受更多的力。

  D把雪花片放在桥墩上能放更多。

  (三)我们的长江大桥

  1.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桥墩和纸,要求小组成员合作造出长江大桥,放上所有的雪花片。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 引导创新方法。

  (2) 引导幼儿相互合作。

  3.展示幼儿作品。

  4.教师小结:桥墩能起到支撑的作用,改变桥面形状能增大桥的承受能力,所以能让我们的纸桥更坚固。

  建筑师们也是根据这些原理,建造了许多坚固的桥,如美国的金门大桥和中国的赵州桥。小朋友只要多动脑筋多动手,也能成为伟大的工程师。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中继续探索桥的秘密。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来感知空气的存在;

  2、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重难点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2、对科学实验感兴趣,并进行积极探索。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植物动物都需要。(空气)

  2、(真能干,一下子就猜对了。)那么,你觉得空气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呢,它在哪里?

  3、是的,空气无孔不入,无处不在。那么,你能把空气找出来吗?说说你的办法。

  (二)第一次尝试:找空气

  1、介绍材料自由找

  这里有许多东西(逐一介绍),它们能够帮助你们找到空气,去试一试吧,想到的办法越多越好。

  2、集体交流:你是怎样找空气的,找到了没有?

  3、过渡:大家真会想办法动脑筋,陈老师也想给大家做个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

  (三)第二次尝试:纸团会不会湿

  1、教师演示将纸团塞进杯底,杯子直立倒扣在水槽中,并让幼儿猜猜杯里的纸团会不会湿,然后垂直提起杯子,让幼儿观察纸团有没有湿。

  2、讨论:纸团为什么不会湿?(辅助问题: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3、小结:原来杯子里装满了空气,水进不去,所以纸团不会湿。

  4、再次示范,请幼儿仔细观察实验操作方法。

  5、幼儿操作。(操作前先说明一下操作要求:每张桌子站三人,每人取一个塑料杯各自在面前的水槽里操作)

  6、集体交流:你成功了吗?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请失败的孩子上来演示一下,共同寻找失败的原因。)

  (四)第三次尝试:空气搬家

  1、过渡:刚才的小实验十分有趣,不仅让我们清楚地观察到了空气的'存在,而且也知道了空气会占位子。那么接下来我想请你们尝试做一个让空气搬家的小实验。

  2、师介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目的和方法:取两只杯子,其中一只装满水,将空杯和装水的杯子垂直倒扣在水中,然后想办法让第一只杯子里的空气跑到第二只杯子里去。

  3、幼儿尝试操作。

  4、集体交流:你成功了吗?你是怎样做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总结小朋友们都能积极动脑,真棒,通过今天的活动,了解了空气会占位子,也会流动。其实空气还有许多的秘密,我们在以后的科学活动课中再来探索。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0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7-2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8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7-29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9

(精选)大班科学教案08-04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10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1

【经典】大班科学教案08-02

大班科学教案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