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2-02 09:41:14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意图:

  幼儿的人际交往对象有同伴、教师和成人,交往及学习主要有语言、方法、主动性及情感等方面。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某一方面的能力,只要扩大交往范围,掌握交往策略,儿童的交往能力就能获得提高。开展此次活动。通过与新老战士的谈话、交流、结对子,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良好品行。

  活动目标:

  1、了解战士的生活对解放军的尊敬、热爱之情。

  2、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习惯。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1)事前和部队联系好参观联谊的事项。

  (2)幼儿每人制作一件半成品的手工制品。

  (3)每个班级准备1~2个儿童舞蹈。

  (4)每个班组绘制一幅“壁画”(课前请部分绘画能力较强,幼儿完成)。

  2、材料准备

  (1)各种纸张若干(卡纸、皱纹纸、彩色即时贴等)。

  (2)水彩笔、油画棒、胶水、抹布若干。

  (3)每人自带水果一个。

  (4)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盘、电话记录本一个。

  活动过程:

  1、参观前谈话。

  (1)老师:“新年快到了,今年元旦,我们要到军营和解放军叔叔一起过节,小朋友们一定非常高兴,解放军叔叔为我们准备了很多节目,我们小朋友送给叔叔什么礼物呢?”

  引导幼儿开动脑筋,激发幼儿对解放军的`热爱之情。想一想自己准备什么参加联谊会(如:唱一首歌,跳一个舞蹈,讲一个故事,仿编一首诗歌,画一幅画或制作一个小挂件、贺卡之类的等等)。

  (2)提出参观要求

  遵守纪律、懂礼貌、讲文明,要注意安全。

  2、组织参观军营。

  (1)认识军营外部特征:初步了解什么叫“哨位”,并看战型岗的过程。

  (2)观看解放军训练,体验其勇敢顽强的精神。

  ①军体拳表演。②礼仪训练。③队列操练等。

  (3)参观战士宿舍,体验其整洁有序的作风,学习一丝不不苟的精神。

  ①观察其物品的摆放(如:茶杯、毛巾的摆放,被褥床单的等)。

  ②请战士表演铺叠被子,并且手把手地教幼儿学习叠被子。

  3、同庆新年,互结对子。

  (1)幼儿和战士结成对子,共同活动

  ①推选出节目主持人。

  ②启发幼儿相互协调,分配角色,按意愿去表演。

  (2)现场制作礼物送给叔叔,表达对解放军的敬爱之情。

  ①重点指导幼儿学习分工合作,互相配合的能力。(启发幼儿制作贺年卡、爱心卡、红花、幸运星、千纸鹤等,鼓励幼儿勇于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

  ②鼓励幼儿主动、大方地与解放军交谈,并将自己制作的卡片和水果一同送给所结交的朋友,并且说一句悄悄话。

  ③互相签名留念。

  ④选派几名代表把“壁画”送给部队首长,表示全体师生一片心意。同时,《难忘今宵》音乐响起。

  (3)请解放军代表向幼儿提出希望:激发幼儿努力学习的愿望。

  (4)全体官兵回送幼儿告别军营、回幼儿园,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用绘画形式与战士通信。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选择幼儿身边熟悉的题材,引导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活动过程中幼儿大胆尝试探索:自己选择完成什么和谁一起完成,充分体现了幼儿的自主性和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与解放军战士交朋友结对子,激发了幼儿分工合作,愿幼儿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特点和能力安排活动,能跳的去跳,能唱的去唱,能画的去画等,给每个孩子充分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其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主动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有所提高。在活动中,通过战士和儿童的之间互相通信、问候等反馈,使幼儿获得了与解放军叔叔交往的信息,使其社会交往能力得到发展。在互动中学习与发展,让幼儿园的社会活动真正走进了“社会”。

大班教案 篇2

  作品赏析

  (一)内容简介

  小明有一双灵巧的手,他能用报纸做风筝、用废品箱里捡来的一堆东西做漂亮的火车。火车的一个车厢拆下来给妈妈装草莓,火车变成了汽车;汽车的排气管能给奶奶插花,汽车又变成了雪橇,小明又把雪橇做成了弟弟妹妹的玩具。现在,火车只剩下一个大纸箱了,小明又会做出什么玩具呢?

  (二)主题分析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生活中那些看似没用的“废品”,其实是可以重新利用,并发挥大用处的。只要你肯动脑筋,有新颖二奇特的想法,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来实现。鼓励幼儿养成利用废品、珍惜物品的习惯。

  (三)情节分析

  打开故事书,坐在各种物品中间的一个全神贯注的小男孩吸引了读者的视线,大家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小明那双手真灵巧。那份专注,活脱脱一个“小大人”。

  俯身在垃圾桶中寻找“废品”,小明踮着脚、差点要摔进去的样子;捧着一大盒“废品”拿也拿不下,却如获至宝的神情,一个执著的小男孩形象跃然纸上。

  随着故事慢慢的陈述,小明始终笑眯眯的,让我们感受到他创作的快乐、帮助别人的'快乐……

  故事的结尾,小明用包装纸做成了纸飞机。放飞纸飞机时的欢呼雀跃,一个顽皮孩童的形象又历历在目。放飞的是纸飞机,又岂不是满满的快乐呢!

  (四)角色分析

  故事中的小明,始终是笑眯眯的:做风筝时的专注、捡到一大堆“宝贝”时的兴奋、刊作火车时无所不在的开怀、给妈妈和奶奶盛装草莓与鲜花工具时的得意、改装小火车寸的认真、看着弟弟妹妹玩时的欣慰、折叠和放飞纸飞机时的憧憬…… 这笑眯眯,源于变废为宝创作的快乐!

  (五)画面分析

  1、画面构图、色彩

  一个场景一个跨页,随着故事中小明“能工巧匠”般地将一堆废品变成各种玩具、用具的同时,也让我们目睹了小明发现“宝贝”、制作玩具、帮妈妈奶奶想办法、和弟弟妹妹一起玩、放飞希望的快乐。

  画面的场景非常简单,使小明忙碌、快乐的形象凸显,更突出了主题。

  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小明衣服上遍布的花纹,五彩斑斓一如他丰富多彩的创意;那张笑脸,映衬着小明无限的快乐。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频繁出现反问语句:“废品可以用来做什么呢?”“箱子和易拉罐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小明要做什么呢?”“这个纸箱可以用来做什么呢?”以此引发小读者随着小明一起思考;这些反问句又是故事情节展开的一个个转折点,清晰细致地将小明创作的过程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活动设计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思路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经济给孩子们带来了层出不穷的新式玩具,孩子们想得到、想不到的玩具,在玩具商店里都能找到。孩子们在尽情享受的同时,又缺失了什么呢?

  故事中的小明,生活在和孩子们一样的现代社会,却有着一种不一样的执著:喜欢找来一大堆“废品”,在拼拼、剪剪、贴贴中,有趣的玩具诞生了;“废品”变成了妈妈和奶奶装草莓与鲜花的器具;“废品”又变成了弟弟妹妹玩耍的玩具……

  能不能让孩子们跟着小明一起,寻找那缺失的快乐呢?

  2.活动目标

  (1)在看看、猜猜、说说、听听中了解故事内容,并能完整讲述

  (2)在“变废为宝”的想象与创作中,感受发明的奇妙,激发好奇心

  3、活动准备

  图画书《小小发明家》、ppt课件

  收集废品:纸盒、易拉罐、玻璃瓶若干

  4、活动过程

  (1)兴趣导入

  ①出示第1、2页,介绍故事主人公。

  ②出示第3、4页

  —小明在干什么?

  —他找到了什么?

  (出示纸盒、易拉罐、玻璃瓶。若干。)如果你是小明,你会将这些“宝贝”变成什么呢?说说自己的设想。

  (2)看图片,猜故事

  —小明会将等这些“宝贝”变成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演示ppt课件。)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小明把这些“宝贝”变成了什么?

  —和你猜得一样吗?

  (3)听故事,动脑筋

  —小明用这些“宝贝”变成了什么?

  —分别用哪个“宝贝”变成了什么?

  (集体看课件。)看谁猜得最准确

  ②出示第7、8页:

  —小明的火车完成了吗?又发生了什么事?

  一小明给妈妈装草莓用了哪个“宝贝”?原来,这些“宝贝”还能给妈妈装东西。

  一如果你是小明,你会用剩下的“宝贝”做什么?你来变一变。(幼儿利用纸盒、易拉罐、玻璃瓶等动手操作。)

  ③出示第9、1 O页:

  一看看小明用剩下的“宝贝”做了什么?(这些“宝贝”又变成了不一样的玩具。)

  ④出示第1l、1 2页:

  一奶奶拿着一大把花进来了,小明怎么说、怎么做的?(噢,“宝贝”还可以变成花瓶。)

  一汽车上少了什么?还剩下什么?

  一如果你是小明,你会用剩下的“宝贝”做什么?谁来试试看?

  ⑤出示第1 3、14页:

  一小明叉把剩下的“宝贝”做了什么?

  一好玩的雪橇玩具到哪里玩最开心?

  ⑥出示第1 5、1 6页:

  一快看,小明来到了哪里?还有谁?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一小明为什么抓着头发直发愁呢?

  ⑦出示第1 7、1 8页:

  一小明怎么又笑了?他想了什么好办法?

  一弟弟妹妹在玩什么?怎么样?

  ⑧出示第1 9、20页:

  一好玩的雪橇只剩下什么了?

  一如果你也有这样的一个大纸箱,你会做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一小明会怎么办呢?

  ⑨出示第2 l、22页:

  一谁来说一说,小明叉怎么做了?

  一大纸箱变成了什么?

  一小明把这些“宝贝”分别变成了什么?

  一你家里有这些“宝贝”吗?平时,你会怎么做?

  小结:原来,没用的“废品”只要你肯动脑筋,就能变成好玩的玩具、装东西的器具……

  (4)活动延伸

  ①想一想:你能用这些“宝贝”变出和小明不一样的东西吗?

  ②试一试:回家用这些“宝贝”做成喜欢的东西,要和小明做的不一样。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知了声声唱》,感受歌曲优美舒缓的情绪。

  2、在图谱的帮助下理解记忆歌词,通过反思评价歌唱中的困难与不足,逐渐形成自我评价学习效果的品质。

  3、体验和同伴一起玩接唱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知了,有玩接唱游戏的经验。

  2、材料准备:与歌词匹配的图片,道具“知了”。

  活动过程

  1、故事导人,引出知了歌唱的故事

  2、倾听范唱,形成稳定听觉表象

  (1)是谁在唱歌?你还听到唱了什么?

  师:“歌里除了知了,你还听到了谁?它在干什么?”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2)幼儿在反复倾听后,逐步完善歌词,教师出示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

  师:“还有些歌词藏在我们的歌曲里,我们再来听一听。”

  (3)看看黑板上的图谱,我们的歌词都找出来了吗?怎样才能检查顺序是否正确呢?

  (4)幼儿验证歌词图谱顺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反思,知道用再次倾听边歌唱边排图的方法,检查歌词内容的'完整性。同时也是对图谱内容的再次理解和消化。

  3、接唱游戏:(2-3遍)

  (1)师:“歌里唱了这么多内容,小朋友都能记住吗?都会唱了吗?那现在我们来试一试接龙唱好吗?老师唱第一句,你们接第二句。

  (2)“接下来请一个小老师来带领小朋友接唱歌曲,谁愿意来挑战?”

  (3)反思性学习过程(贯穿在每一次接龙游戏后面)

  (4)小朋友们刚刚配合演唱这首歌曲非常好听,你们能试试自己完整的演唱吗?

  3、游戏“小知了找朋友”

  小知了听到了你们动听的歌声,现在要出来找朋友了,谁唱得好就会吸引它飞来哦!(每张小椅子下面提前隐蔽的點好一只“知了”)歌曲结東停在小椅子后面,幼儿开始找知了。

  有一只特别的“知了大王”我们还没发现呢,我们再试一次看看能不能把它找出来。幼儿开始找知了,发现知了大王的小朋友寻找礼物。

  4、放松游戏(老师吹奏陶笛,幼儿演唱歌曲)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并能说出电脑的外形特征,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知道电脑能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结合生活经验说出电脑的用途。

  活动难点:能够合理想象、设计电脑。

  【活动准备】 1、教具学具准备:电脑一台。

  2、知识经验准备:让幼儿自己尝试操作电脑,感知电脑的各种功能。

  【活动过程】一、引导幼儿观察电脑,说出电脑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激发幼儿对电脑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操作电脑,并让幼儿感知电脑能看光碟、听音乐、画画等功能。

  二、讨论:电脑能给人们带来哪些方便?爸爸、妈妈用电脑来做什么事情? 分小组讨论:我设计的'新型电脑。讨论结束后请各组推选一名幼儿说一说本组的想法。

  【活动延伸】 美术活动:让幼儿把自己设计的电脑画出来。

  情境延伸:将电脑放置在活动室一角,教幼儿正确操作,让幼儿操作电脑,玩简单的益智游戏。

  家庭延伸:家长可利用休息日带幼儿去逛电脑城,增加对电脑的感性认知。

  【活动分析】 电脑是与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之一,选择电脑作为主题谈话对象,能够让幼儿有话可说。活动中,幼儿通过倾听别人讲述和自己参与探讨,始终处于兴奋之中,在这样一个开放的全语言讲述的环境中,锻炼了幼儿的表达性口语能力,符合小班幼儿语言教育“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围绕主题谈话,能用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这一目标。

  【活动注意】 1、教师注意提醒幼儿使用电脑的正确操作方法。

  2、鼓励幼儿合理想象,设计出自己理想中的电脑。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并跟读《小小的希望》,初步理解《小小的希望》是对鸟类生存环境的.关注。

  2、感受作品对小鸟的关爱之情,表达爱护鸟类,保护鸟类的良好愿望。

  3、认读字词:“希望”、“这”、“那”、“往”、“张”等。

  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在仔细观察图片的基础上,鼓励幼儿大胆讲出故事的大概情节。

  活动准备:

  大范例、字卡、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

  你们听说过希望这个词吗?(出示字卡“希望”并解释希望的意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希望。在这幅图中也有字精灵竖竖的希望,你们能发现竖竖的希望是什么吗?

  二、出示大范例,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有谁?竖竖在对着谁说话?

  2、你觉得他们会说些什么?

  3、后来,竖竖带着小鸟来到什么地方?他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4、两幅图有什么区别?

  三、欣赏课文,理解散文内容。

  1、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作品。

  2、提问:谁知道小小的希望是什么?

  3、竖竖希望告诉小鸟什么(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示字卡“这”、那、往、张)

  4、竖竖希望和小鸟飞到什么地方去,去做什么?

  四、带领幼儿朗读散文。

  五、游戏:叫醒字宝宝。

  六、复习儿歌《,读书。。》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1-08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17

大班教案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