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2-10 07:32:44 教案 我要投稿

[优]小班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教案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优]小班教案3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对身边的东西有所认识,培养幼儿观察能力。

  2、 让幼儿感受不同的色彩。

  3、 培养幼儿的审美感。

  活动准备

  1、蜡笔,打印好的糖果图片。

  2、彩色糖果的PPT课件。

  活动过程

  1、老师提问引出话题。

  教师:“小朋友喜不喜欢吃糖果啊?”

  老师接着提问,小朋友知道糖果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吗?

  2、播放PPT,让小朋友观察糖果的颜色以及不同的形状。(教案:)引导幼儿观察,糖果是有很多种颜色的,五颜六色的。

  3、教师示范,给糖果穿漂亮的衣服时,不能把颜色涂到糖果的外面去,而且要给它涂不同的颜色。

  4、每人一张印有糖果的图片,用蜡笔时尽量不要弄到自己的身上,注意卫生。

  5、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6、作品展示,好的给予表扬。

  7、请小朋友把把画笔和纸收好。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操作游戏中感知、比较物体的大小,并能进行大小对应。

  2、让幼儿初步感知理解简单的对应关系,并培养幼儿比较对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实物:熊爸爸,熊妈妈,熊宝宝图片。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今天小熊一家要到我们小(1)班来做客,我们和他们打个招呼!

  出示熊的背影。

  师:小熊一家要来考考小朋友了,他们背对着我们,想请小朋友猜一猜谁是熊爸爸,谁是熊妈妈,谁是熊宝宝。

  引导幼儿进行大小比较。

  二、师生互动

  1、出示三张大小不同的椅子

  师:我们请小熊一家坐下来,但是谁坐最大的?

  师:谁坐最小的`?

  师:谁坐不大不小的呢?

  请个别幼儿出来分别请小熊一家入座。

  2、送礼物

  师:老师准备了礼物要送给他们,是什么?

  教师出示三份大小不同的蛋糕。

  师:我们比一下,最大的送给谁?

  师:小的送给谁?

  师:不大不小的呢?

  三、操作部分

  师:一阵大风吹过来,把熊妈妈晾在外面的衣服都吹乱了,老师捡到三件衣服,我们来看看是谁的?

  师:他们掉在地上的衣服,老师也捡起来了,请小朋友帮帮忙,把衣服送给他们好吗?

  四、活动延伸

  师:小熊一家谢谢你们的帮忙,我们和他们说再见,欢迎他们下次再来做客,好吗?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塑料的特点。

  2、尝试用塑料袋设计工作衣。

  3、养成认真观察、实验的习惯。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手偶一个、布袋、纸袋、塑料袋、海绵人手各一块、一盆水、白色塑料袋人手一个、装饰材料若干。

  ◆活动与指导:

  ☆谈话出示布偶,进行对话,激发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手偶布布今天要请小朋友帮忙。布布说,他在用颜料作吹画时,把衣服弄湿、弄脏了,很心疼。想请小朋友帮忙做一件工作衣,这样,他再做这样的活动时,衣服就不会弄湿弄脏了。你们愿不愿意帮忙?我们来想一想,用什么材料来做工作衣才能保护布布的衣服不湿呢?"幼儿按自己已有的经验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

  ☆辨别出示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操作。

  1、出示操作材料,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是什么材料?(自己摸,互相摸,明确不同材质的袋子)

  2、请幼儿拿起小海绵,摸摸是湿的还是干的?并鼓励幼儿把小海绵装进自己的袋子里。

  ☆实验

  1、指导幼儿选择一种材料的袋子,将海绵放入袋子中,观察其放入水中的'变化。

  教师:把装有小海绵的袋子放在水里,看看你的袋子能不能保护好小海绵。

  2、分别请拿不同材料袋子的小朋友到前面进行实验,找到可以保护小海绵,适合做工作衣的袋子。

  教师:请一个拿纸袋子的小朋友到前面再试一次,我们一起看看纸袋子能不能保护好小海绵?

  再来看一看布袋子能不能保护好小海绵?

  看一看塑料袋子有没有保护小海绵的本领,☆制作1、教师示范,给布布做一件工作衣,并建议幼儿给自己做一件漂亮的小小工作衣。

  2、请幼儿用塑料袋根据自己的爱好,设计漂亮的雨衣。

  3、幼儿穿上设计好的小工作衣,老师带上小喷壶,到外面去试一试工作衣能不能保护我们的衣服不会被弄湿?

  ◆活动建议:

  本活动是科学领域中物质方面的探索活动,旨在让幼儿在制作工作衣的过程中,感受塑料、纸以及布袋的不同,从而发现塑料不吸水的特性。因此,该内容是活动的重点,而制作工作衣环节是艺术领域在本活动中的渗透,不能因此偏离活动的主要目标。

  活动中,教师可将幼儿分成三人一组,每个幼儿一种材料,一名幼儿参与一种材料的实验,然后进行分享,这样的教育策略,不仅可以使幼儿有意愿去分享别人的实验,也使有限的材料多元化。实验环节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操作时间,让幼儿有时间去尝试操作,同时,教师要进行个别化的指导,引导幼儿观察并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思考。

  教学反思:

  《我的衣服》是一节以涂色为主的美术活动。在绘画工具的选择上,我使用的是幼儿前两天用过的蜡笔。因为小班的幼儿刚刚来到幼儿园,他们对于课堂的纪律、生活的常规都不是很熟悉。所以,我不能对他们有更细致的要求,只能让他们慢慢形成上课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