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时间:2024-02-24 07:35:0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优质课《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优质课《荷塘月色》教案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优质课《荷塘月色》教案设计

优质课《荷塘月色》教案设计1

  一、教材分析

  1、课文的特点与地位

  《荷塘月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的代表作。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在这篇散文里,作者给我们描绘一幅月色下的荷塘的美丽景象。语言优美、典雅,是一篇著名的美文。本文构思巧妙,写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所写的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作者将描写荷塘与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突出优雅、朦胧、幽静的意境之美。语言优美,恰当地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手法,是本文一大特色。学生仔细阅读,反复品味,领悟渗透在文章中的作者的情感和匠心独运的构思,以及语言艺术的魅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课文四、五、六三段的赏析。通感的修辞手法学生第一次接触,也是重点之一。难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作者为什么会有“颇不宁静”的心情,二是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二、目标分析

  (1)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所流露的彷徨苦闷的心境和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本文写于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陷于一片黑暗之中。读课文理解作者内心“颇不宁静”的原因。)

  (2)知识与能力目标: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揣摩语言,体会语言的抒情性,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同时,学习本文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教师恰当的提升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语文课具有开放性。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法分析

  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讨论——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课前让学生查找收集资料。倡导教师必要的牵引到放手,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适时的启发点拨,使整个教学导之有序,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五、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学生从朱自清的《匆匆》、《春》到《威尼斯》,对语言美、意境美有所领会,但由于我们的学生认识问题肤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他们的阅读还停留在泛读和初读上,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培养形成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具有宁静的、适宜接纳美的事物的心胸。

  2、学习方法: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质疑法等指导学生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的散文,如何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

  教具的使用:收录机、朗读带、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分析

  (一)激趣

  1、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在夏季的一个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轮圆月,我们的主人公心情郁闷,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像一幅静谧、安详、优美的图画。作者将这幅画给我们描摹了下来,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们读他的文章就像看到了那幅画一样。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2、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

  (二)感知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在交流听读的感受基础上确定阅读的感情基调,在老师指导朗读方法后,再来齐读重点段落。

  2、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轻声朗读,配以轻音乐,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自读,学生初步感知了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样设计遵循渐进原理,由浅入深,为品读课文做好铺垫。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取感受和认识,并用精练准确的语言加以概括。同时教师可提供以下问题供同学思考:

  (a)文中所写的景物有哪些?

  (b)文中内容直接与题目相照应的段落有哪些?

  (2)分组交流讨论各自的认识及相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参与交流讨论。

  (3)教师主导,师生互答。

  主导问题:

  (a)、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

  (b)、文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是浓还是淡?作者感情发展的脉络是怎样的?(明确这些问题后,从4-5段切入)

  (三)品读--赏析

  1、局部研讨,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1)学生朗读4-5段,借助图片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

  (2)赏析月色下的荷塘,品味语言的妙处,体会景物特点。

  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荷香,把荷香若有若无、远远才能闻到的这种感觉与渺茫歌声相通,作者就这样抓住荷塘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形象逼真的写出景物形态美、动态美、静态美。

  此段作者集中笔墨描写月下的荷塘,但已远不是平日走过的'荷塘了,而是作者心中的荷塘。通过这些景物作者表现了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和洁身自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情怀。景物描写融进了作者的感情,景物便有了生命力。

  (3)荷塘月光的赏析

  1、在第四段分析基础上由学生自由讨论品味几个动词的妙用,再次明确通感修辞手法的作用。教师可出示课件帮助学生体会。经过探讨,荷塘月光朦胧和谐美便也呈现于眼前

  2、小结。教师总结本文语言的特点,点明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四)讨论

  重在理解作者情感,在阅读欣赏4—5段基础上以讨论形式完成教学内容。(课件展示)

  讨论一:

  回想4—6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景物特点?找出表示作者心情的句子。理解作者情感

  讨论二:

  结合时代背景思考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缘于何?

  讨论三:

  作者引用《采莲赋》《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五)拓展延伸

  (语文学习要出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引导)

  课后练习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七、板书设计(略)

  八、教学反思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散文的经典之作,其清新的语言、灵巧的构思、写景状物的高超技艺让人叹服!经常听老师上《荷塘月色》的公开课,没发现好的使人难忘的好课,自己上来也觉得无趣。一篇如此优美的抒情散文到了老师手里怎么就变样、变味了呢?

  抒情散文不好上,我想是许多老师一致的看法。原因不一:情感不好把握有之,分析不到位有之,不知从何讲起有之,等等。而《荷塘月色》是众多散文中比较难上的一篇,不好找突破口,我上课喜欢找突破口。你从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始,但不好继续讲下去,想去开导学生,课堂死气沉沉。你从作者行程开始,显得单调肤浅。你从朗读开始,课堂重点不突出。难,真的难。大多老师上公开课喜欢分析描写荷香月色的那几段,因为比较好驾驭。

  现细细想来,觉得有几点值得我好好反思的。

  1、语文教学要加强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这节节课在这方面表现得十分突出,语文教学的多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关键的语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语境中理解、品味、鉴赏,感悟是灵动的,具个性色彩的;配乐朗诵,动画欣赏随文入境,营造美的氛围。研究作者与创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写作意图与价值取向,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与思想情操陶冶融为一炉,发挥了语文的实用功能、发展功能、审美功能,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多方面获得培养。

  但学生互动稍显不足,听课老师多,学生有些紧张。引导还需要大胆一些。

  2、教师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探究气氛浓郁,学生个性获得发展,潜能得到开发。这一节课教学处处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为本,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对语言的揣摩,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悟,均能打开思想的闸门,知无不言,又言无不尽,再佐以教师的推敲,因而,精彩纷呈,常闪发智慧的火花。教师始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权威”自居,而是作为学习课文的一员,积极参与讨论,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有时要言不烦,意在点睛,给学生以深深的启迪;有时明说“不过我也不知道,因为这可能永远是个迷”,(绝非搪塞,而是列举种种研究成果),意在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继续学习的空间;有时提出“现在,我能不能也提几个问题啊”,意在深入开掘,弥补学生探究的不足。教师、教材、学生三维空间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谐的语文交响乐。

  3、教师不仅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循循善诱、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师能把自身的文化积淀融合于教学之中,提高课的质量与品味,提升学生的思想情操。对课文作者的总体认识与评价,对课文意义的阐发,对通感收发的比拟,对重点词句推敲的延伸,对媒体相关报道的评论等,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平日勤于阅读、积累文化的必然展现。而这些挥洒自如的讲解,对学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启发性,也是课最能发光的亮点。学生以学为主,教师不学无以为师,教师学识丰厚,学生终生受益。

  4、随着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语文教学的天地大大拓张了,影像、图片、音乐、文字资料更是让语文教学左右逢源,于是在《荷塘月色》教学中我也寻觅了大量的图片影像资料,有夏日荷叶荷花,有雨中月下荷花,有特写的荷花,有古诗意境的荷花,现代气息的荷花,还配上了许多古人咏荷之诗句,还有动态的荷叶荷花影像。有清华园朱自清夜游的荷塘,我精选采用了一些用于《荷塘月色》教学中,学生对那精美的图片,鲜活的影像确实很感兴趣,注意力大部分被画面所吸引,结果在《荷塘月色》文本的解读和鉴赏上反而图片化、浅表化,难以入情入境,体味不出其意境之美,对作者心理的微妙变化,语言的品味也难以披文入情。

优质课《荷塘月色》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的有关资料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2.赏析本文的画面美、语言美、情调美,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3.体会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

  4.欣赏本文的语言风格。

  重难点

  1.把握写作脉络,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2.赏析文中的画面美;

  3.学习本文朴实清新的语言风格。

  教学用具

  录音机朗读带多媒体

  课型诵读鉴赏课

  课时1

  教学流程

  月,引人无限的遐思。古往今来,月成了情感的载体。月下漫步,情思无限,人生的万千思绪纷涌而来,也会缓缓散去。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散文佳作。作者在一个静谧的月夜,独自一人来到清华园的荷塘。静望明月,细嗅荷香,沉浸于无边的荷香月色中了。

  出示课题:荷塘月色

  知识积累

  1.作者作品

  朱自清,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是位有骨气的文人,1948年8月,因贫得病逝,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气概。”(毛泽东评)

  2.创作背景

  作于1927年,当时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作为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找不到出路,一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面对现实的黑暗,却又无法安心于这种“超然”。

  整体感知

  听录音,感知大意,理清线索。

  1、路线:家小路荷塘小路家

  2、情感:不静寻静得静失静

  分析:

  开头不宁静,文中贯穿着淡淡的哀愁和淡淡的喜悦,愁绪难消中又向往着自由美好的生活,最后回到现实:不宁静。

  文本赏析

  (多媒体展示相关画面,形象直观,引发学生联想)

  一、阅读第一段,思考: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么理解?(引导学生结合背景和全文的情感线索来分析。)

  明确:

  揭示全文主旨,“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1、对现实的不满;

  2、对个人和国家前途的忧虑;

  3、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第三段:月下荷塘

  1、一生朗读,体会本段的景物描写的精妙之处。

  作者向我们展示出月下荷塘的静谧、美好、朦胧之美。由荷叶到荷花,接着荷香到荷波,最后到流水,写出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特别是比喻手法的运用,带领学生重点分析。

  示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化嗅觉为听觉,把荷香和歌声联系在一起,取其若有若无的相似点,可谓精妙。

  三、第四段:荷塘月色

  一生朗读,其他学生体会荷塘中月色的特点。(生回答,师总结归纳)

  明确:动词“泻”写出了月光的鲜明欲滴的奶白色的实感,“浮”的运用写出了月下荷花缥缈轻柔的姿容,“笼”写出了月光的朦胧轻柔。

  “酣睡”喻朗照,“小睡”喻被一层层淡淡云遮住的月光,恰到好处。

  本段从不同角度,描写出不同景物上的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四、第五段:荷塘四周

  生齐读,思考:荷塘四周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杨柳、烟雾、灯光,阴暗、低沉。水里的'蛙声和树上的蝉声,反衬出作者内心的失落和淡淡的忧愁。

  五、朗读《采莲赋》《西洲曲》

  思考:作者回家的路上,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生回答,师点拨、归纳)

  明确:

  荷塘的美景引动作者内心的乡思,青年男女美好的情思引发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探究延伸

  这是一篇散文佳作,写出了一位知识分子当时内心无法释然的苦闷之情。学完本文之后,对“我”是怎么认识的?(组织学生讨论,自由发表评价)

  言之有理皆可,不必苛求同一。

  手法鉴赏

  本文的语言朴素典雅,清新自然,蓄满诗意。作者融情于景,即景抒情,向我们展现出一幅幅令人陶醉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学生互动交流,总结文中精彩句子的特点,试做归纳、发言)

  明确:

  1.比喻的运用;

  2.通感手法的运用;

  3.叠词的运用。

  课堂小结

  在我们的眼前,展现出这样的画面:荷叶田田,荷花朵朵。明月泻银辉,清风送荷香。这清新、神秘、静谧的荷塘就是作者心灵的避难所。暂时的宁静让作者获得了精神升华,引发出他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希望同学们能常走近自然中,用善感的心灵去体会,以自己独特的角度去发现万物之美。

  课后作业

  1.写篇读后感放在周记本上;

  2.阅读朱自清的其他散文,思考:有人认为他用的比喻取材狭窄、阴柔,缺乏想象力,你认同吗?为什么?

优质课《荷塘月色》教案设计3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文中“我”与世界的关系。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语言的审美情趣。

  预习学案

  1.请多遍通读全文

  2.了解作者以及相关写作背景

  3、字音辨识

  探究学案

  导入:说起我国的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起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走进他为我们营造的散文天地

  有人说文中写了很多东西,而我看到了是作者与一方荷塘不断博弈的心。在他的世界里,有荷塘,月色,有妻儿,有家乡。

  前节课我们一起预习了课文,我希望大家将探究题的第一题课前完成后相互交流整理好答案,填在后黑板上

  一、脉络梳理

  文中有哪些词语能表达出“我”的心情?“我”之外的世界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大家梳理分别概括地写在下列表中。

  我与妻儿(1)我与曲径(2.3)我与荷塘和月色(4.5)梳理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

  “我与荷塘月色”是公认最美的段落,没有直接描述“我”心情的语言,只有进入画境后去揣摩作者的心情,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幅淡雅、朦胧的荷香月色图诉说着怎样的情语呢。第四段请同学们读一下,进入画境(生读)同学们的概括是否准确?我们一起再来学习。

  下面老师对四段做了些修改,请注意老师打横线的地方,思考下修改后与原文有什么不同?效果上有何变化?

  二、感受语言之美

  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美丽的(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刚出浴的美人,又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顺序)。微风过处,送来阵阵(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静静的(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分析:

  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此段作者集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叠字的运用(板书),展现了月下荷塘的'清新素雅(清新素雅的荷塘。主板书)之美,此时的作者心情还依然颇不宁静吗?与世界的关系是对抗还是融合呢?

  下面老师为你们读下第五段,同学们思考下,月光是无形的,作者是怎样描绘它的呢?你最欣赏哪一处?注意画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第五段:(老师展示四处,第五处学生可以自己发挥选择)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淌(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飘(浮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浸(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印(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5.自选

  分析:

  再来看“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后黑板上与前副黑板)因为融合,我们的文章表现手法有了融情于景,因为对抗,也就有了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的乐景衬哀情。他对抗是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绪不宁,是家事?是国事?(结合背景,蒋介石叛变革命,百姓处在白色恐怖中,作为爱国民主战士,他是非常苦闷彷徨,希望借一方荷塘寻求解脱),当作者已然把自己和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了,心灵得到了极度自由的舒展,进入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中去,然而这种臆想式的超然物外注定是短暂的,作为一个誓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始终是他不能抛弃的情怀。所以这篇文章的文眼应该就是“颇不宁静”.

  小结:朱自清的散文之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但指清秀、素雅的文字,恐怕清洁,纯真的品质(板书主黑板)都包含在里面才是。

  能够徜徉于文字中的人是丰富而优雅的儒者,能够沉浸于美中的人是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智者!

优质课《荷塘月色》教案设计4

  教学目的:

  1、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2、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

  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教学方法:

  分析、鉴赏

  课时安排:

  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李白《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苏轼《水调歌头》──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一下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

  二、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三、写作背景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四、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五、课文解读

  通过预习,同学们能给课文划分层次吗?能讲出划分的原因吗?

  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分析课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找出作者写作的线索。

  1、“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家里有矛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希望反抗,但是又没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希望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不是家里的矛盾,“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里明显可以看见孩子安详地谁着,妻子在哼眠歌,一切都很安静,很温馨;

  在“带上门出去”中的“带”,有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假如是有矛盾的话,关门是就不会那么轻,体现作者对家人的关心、

  2、第二句可以看到作者希望排泄自己苦闷的心情,使自己心情得以平静、作者想起荷塘,给下文游荷塘埋下了伏笔、

  3、“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句从“已经听不见了”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体现了环境的宁静,更反衬出作者的“颇不宁静”,促使作者希望借助宁静的环境,而得到心里的宁静、

  【小结】本段中的“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这写叠词,产生一种韵律美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本段有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含义:“文眼”是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也是组织散文结构的重点线索,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

  哪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部分(2~6)荷塘的月色(文章的主体)

  这一部分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试把它整理出来。

  路上(2-3段)——月色下的荷塘(4段)——荷塘上的月色(5段)——荷塘四周(6段)

  第二段

  1、小路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小路的呢?

  曲折、幽僻、树多、寂寞是小路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幽僻又引出了寂寞、

  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描写、白天(少人走)和黑夜(更寂寞)对比;

  没有月光(阴森森)和淡淡月光(很好)对比、

  2、作者为什么用对比的手法来衬托月下的小路呢?作者就说“这条小路很少人走,加上又许多树,显得阴森森的,当有月亮的晚上就很好”,不就可以了吗?

  这是关系到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作者通过对比就会更显得当天晚上的宁静与自己内心的寂寞、后面两句更通过对比,更显现出特殊的环境中的特殊的氛围,特殊的心情,“淡淡的月光”有一种朦胧感,这种氛围把以往阴森森的阴冷气氛打消,更能体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3、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

  淡淡,朦胧的感觉;

  作者这里没有用上热烈、激昂的色调,突出他的淡淡的哀愁、

  第三段作者去荷塘的感受、

  1、若把“踱”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心里若有所思,若有所感,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踱”的这些性质,更能体现下面的“天地好像是我的”,作者在享受这一片自由的世界,在幽闲、超然中,淡淡三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

  平常的自己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

  我们从下面可以看到,自己现在是自由的人、

  3、从现在开始作者开始发生了变化,本段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心情产生了变化,并且得到暂时的解脱的呢?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里作者借助了宁静的小路,宁静的塘岸,开始排除烦闷、彷徨的心情、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作者真是一个“自由人”吗?

  作者这里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在现实上作者并不是自由人、

  4、“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

  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作者的心情开始融进了荷塘中、

  【小结】这一段作者的心情开始得以解脱,从淡淡的忧愁到淡淡的喜悦、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

  “田田”——多,连绵不绝。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

  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才会联想到舞女的裙、

  3、“层层”——高低有序、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拟人;

  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

  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

  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6、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里作者使用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第三、四课时

  教学目的:

  分析《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教学重点、难点:

  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语言特色、

  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

  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

  “泻”。“浮”。“洗”。

  1、第一句写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能把“泻”改为“照”吗?

  前面写“月光如流水一般”,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平淡、

  2、若把“浮”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

  “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亲”的感觉、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中的“牛乳”、“轻纱的梦”,回应了第二段中的淡淡的月光,把叶子和花都蒙上了一种朦胧的诗意,也显示作者淡淡的`喜悦、用“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

  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再一次强调了淡淡的月光,一切显得朦胧,作者说“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这样的景色恰是符合了作者但是淡淡的喜悦心情、

  5、下面是通过树来描写月色的、

  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

  这里用了反衬的手法来描写月光、

  6、“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6、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1、“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重重围住”,写出了树的多,并且有层次,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

  2、下面作者从树色、树姿和树梢上的远山来写树,虽然写出了一种朦胧的意境美,但是这里却开始隐隐约约地表达出阴暗、沉郁的色调、我们可以从这些词看出,“阴阴的”,“烟雾”,“隐隐约约”、

  3、最后两句,从“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这些微弱的路灯光联想到“渴睡人的眼”,作者巧妙地把景的描写回复到人的描写、作者上面是沉浸在一片宁静当中的,但是现在热闹的蝉声和蛙声打破了周围宁静的环境,它们的声音惊扰了荷塘和作者的超然、宁静的境界,使作者脱离了“另一个世界”不再是“自由的人”,而又回归到寂寞,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4、文中用了两个“漏”字的作用是什么?

  借用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表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小结】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三部分(7~8)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1、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作者的故乡在江南)

  2、面作者描绘了江南采莲的具体情况、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

  《采莲赋》译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嫩花儿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3、采莲的场面在作者心中又是“另一个世界”,又是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再一次发出感叹。

  4、《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可以从“这到底使我惦着江南了”看出作者从古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作者当时面对黑暗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而面对荷塘,作者派遣不到自己的忧愁,现在就借思乡来派遣、作者当时这些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5、“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表明了作者陶醉在宁静之中,极不情愿回到现实。

  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这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全文总结: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优质课《荷塘月色》教案设计5

  一、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精练准确、清新隽永、优美动人的语言

  二、教学重点

  1、结合语境揣摩词语、语句的含义,体味作品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感悟景语和情语浑然一体的妙处。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我们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初中时学过他的什么散文名篇?  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学们对他的生平经历还知道些什么?

  教师: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资产阶级出身的知识分子锻炼成长为“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著名诗人、作家、学者,经历了艰难曲折的道路。今天学习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从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败的日子悲愤彷徨的复杂心情和了解他为什么要在对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当然,教学重点应放在:作品结构、语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从而认识本文主旨。

  (二)板书课题

  作者、写作时间地点,荷塘月色朱自清1927年7月,作于北京清华园

  (三)作品结构分析

  教师启发指导:从作者行踪变化看,让学生提挈每段内容,进行归纳。

  第1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第2段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3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第4段观荷塘,写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5段写流泻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观察、感受到的)

  第7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显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体内容”(写景状物)第7—8段由现实而思古,再返现实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结构为:第一部分(第1段)写“观荷缘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写“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写“景中人”(情)

  (四)行文线索

  从以上结构分析,可体会到全文写景是为抒情服务,而贯穿全文的是一条,前后心情变化的思绪线索。情—景—情,这正好像一条经线,而对荷塘景色的描写犹如一条纬线。因此,本文有两条线索,一明一暗。

  明线:游踪(带上门——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旧俗——回家)

  暗线:情感(心中颇不宁静——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乡愁——不宁静)

  (五)找出全文的文眼、脉络,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里颇不宁静

  脉络:心里颇不宁静——觉得是个自由的人——我什么也没有——想起采莲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对黑暗现实不满——寻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现实——对美好追求的寄托

  ‖           ‖               ‖

  反映淡淡的哀愁得到淡淡的喜悦仍是淡淡的哀愁

  (六)语句赏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语句进行赏析:

  1、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起笔的目的是什么?可联系撰文时间启发学生讲讲有关大革命失败情况,说明作者思想状况,弄清他为什么要写荷塘月色之美,发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此段抛开了写景,是否偏离了文章的中心呢?抛开了写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态,蕴含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实际上,这“情”离不开“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发“独处”之情。

  (七)布置作业

  重点阅读课文四、五、六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旧知识,导入新授

  1、背诵第4段(集体背诵、提名背诵)

  2、答问:第4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依怎样顺序写的?(以此引入新课)

  景物描写

  (一)解析第4段:

  作者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茂密荷叶→多姿荷花→缕缕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作者笔下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散文神韵。荷叶田田,满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却断定叶下的水“脉脉”有情,这由叶子的“风致”引起的想象。

  认识“通感”:通感”指“一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点是“感觉的转移”。相似处: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作用:用“歌声”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把它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使其转化为听觉的形象,把视觉、嗅觉、听觉交织在一起,启迪读者更加深远地想象和联想。)

  这也恰恰说明“人在景中”。再引出第5、6段中“通感”的句子,也可引导鉴赏5、6段中比喻、拟人句。(此环节可采用讨论式)

  (二)分析第五自然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若换用“淌”字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泻”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强的动感与立体感;“淌”虽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泪或汗等顺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来,而月光是从空中照下的,并无依附任何事物。)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浮(若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牛乳”和“轻纱”的本体是什么?梦的本体又是什么?析:薄薄的青雾;叶子和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本句描写了哪两种树影的哪些特点?“画”字对表现这些特点有何作用?析: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5、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运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辞格,本体和喻体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什么?是从哪两种感觉的互相转移?析:本体——月色;喻体——名曲;相似点:和谐;是视觉与听觉的互换。)

  (评:这一段写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写,如流水,泻;也有用景物进行反衬,如写青雾、叶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令作者与读者如痴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三)分析第六自然段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描写出树的哪些特点?析:连绵成片、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而杨柳最多。

  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在总体写树中又着重写了杨柳的丰姿,这是一种怎样的写法?析:点面结合)

  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是怎样由景写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么变化?析:由路灯光联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会联想到人的心,一想到个人,热闹的蝉声与蛙声自然会惊扰了荷塘和作者内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慨叹。作者的心绪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哀愁。)

  (四)重点句子赏析: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析:“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3、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析:思乡之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4、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时此刻的作者为什么会惦着江南呢?析:触景生情,独在异乡为异客,面对黑暗的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借思乡排遣忧愁)

  5、——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析: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二、收束及思考

  结束对前所提问题的讨论,提出关于语言美的思考题,让同学课下欣赏,并写一段文字表述自己的理解。

  三、布置作业

  完成《成才之路》上的练习

优质课《荷塘月色》教案设计6

  教学目标:

  1、欣赏作者所描绘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品味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荷塘月色》导入新课学习。

  二、简介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俄死,不领美国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毛主席

  三、整体感知

  (一)听录音朗读,想一想文章写了作者一次怎样的经历?(月下散步)

  (二)抓住“文眼”,探讨作者情感;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

  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插入写作背景:

  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以失败告终,全国出现了白色恐布的情景。作者不满这样的黑暗现实,追求自由光明,但一时又看不清前进方向,心情苦闷而彷徨,思想是矛盾而复杂的。本文正是他当时生活处境和思想状况的真切而委婉的写照。

  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请看第3自然段是作者的内心独白。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个自然段。

  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明确:

  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

  问:第3段中的哪句话最能体现出作者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呢?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5、幻灯片出示课文心情的脉络

  四、赏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

  (一)诵读、鉴赏第4段

  1、学生齐读第4段

  2、提问:这一段写什么景,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明确:月下荷塘美景,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荷韵)五个方面。

  3、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请同学们从中勾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明确:

  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写出了荷花的神韵。

  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缕缕清香”与“渺茫的歌声”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轻淡飘渺、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想象的跳跃“清香”与“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

  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流水(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4、观看第4段月下荷塘美景视频片段,感受其意境美。

  五、课堂总结

  1、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特点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

  2、齐声朗读课文第4段,结束本课堂。

  六、布置作业

  熟读全文,并背诵课文第四、五段。

【优质课《荷塘月色》教案设计】相关文章:

荷塘月色(人教版教案设计)04-14

《荷塘月色》的优秀教案设计08-29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教案设计)04-14

《荷塘月色》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4-14

荷塘月色(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4-14

荷塘月色(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4-14

荷塘月色(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4-14

荷塘月色(苏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4-14

《荷塘月色》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