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教案

时间:2024-04-04 11:06:45 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级语文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二年级语文教案

二年级语文教案1

  一、导入

  播放课件。(画外音)1920年的一个夜晚,马金纳乘坐的轮船不幸在海上触礁了船沉了,落水的人拼命挣扎,等待救生船。过了很长时间,马金纳已经筋疲力尽,救生船却还没有来。此时的马金纳绝望了,他再也没有力气继续游了,马金纳最终脱离危险了吗?其他遇难的人获救了吗?《歌声》这个故事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再有不懂的问题可以向小组的其他的同学请教。

  2.同桌互读,相互纠正字音。

  3.小组分段练读。注意纠正生字读音的错误,把句子读流利。

  4.指名分段读,全班正音。

  (二)识字、写字

  1.小老师领读词语。

  2.抢答读字。

  3.交流识字方法。

  4.书写。

  (三)交流(学习第一小节)

  1.读第一小节,想象:夜时在,海上,落难在茫茫大海中的情景。

  2.理解“挣扎”“筋疲力尽”的`意思,感受到在这样的环境中,连马金纳这样的大男人也“绝望”了,而这种困境,对于10岁的小姑娘更加困难。

  3.朗读。学习第四小节。齐读。读出人们遇难被救的欣喜及对小姑娘深深的谢意。

  :航船遇险不是偶发事件,不是人人能遇到的,对于一个成人都做不到的事情,一个仅10岁的小姑娘用自己的歌声鼓舞着人们,她的乐观、镇定、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练习

  1.画出课文中带有下面词语的句子,再抄下来。

  挣扎 筋疲力尽 隐隐约约 激昂 聚拢 增添

  2.照样子写词语。

  断断续续 抹一抹

  3.填空。

  ( )歌声 ( )海面

  4.用“激昂”造句。

  四、实践

  班级举行歌咏比赛,在歌声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美好。

二年级语文教案2

  阳光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字及以下词语:乌黑、作为、怀里、房门、闪闪发亮。学习3个新偏旁:单耳刀、包字头、户字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3.体会佳子为什么要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理解“阳光都跑到我心里去了”的含义,教育学生关心长辈,为他人着想。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2.难点:体会亲情之爱。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拉开窗帘或打开窗户,指着射进教室的阳光。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板书:阳光)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第6课讲的就是这个故事。

  板书:6

  1.教学配乐朗读课文。

  2.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佳子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

  三、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

  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了。

  2.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

  3.课件或卡片出示生字词。

  (1)小老师领读生字词。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教师检查生字读音,发现读错的及时纠正。

  四、再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标自然段序号。

  (3)质疑。

  2.用手势告诉这课有几个自然段。

  3.请7人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学生质疑。教师梳理归纳问题。同学间能相互解决的先解决。重点提出以下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读文,讨论解决。

  (1)佳子为什么要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

  (2)跑到奶奶心里的阳光指的是什么?

  五、研读课文,感悟理解。

  1.研读第1—4自然段,解决问题(1)。

  (1)自由读第1—4自然段。想想佳子为什么要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你从哪些段落和句子中读出来的?

  (2)在小组里读自己找的段落和句子并谈感受。

  (3)集体汇报交流。

  学生结合问题读有关的段落和句子,谈自己的.感受。教师随机引导点拨,指导朗读。

  ①课件或挂图出示课文中插图1,指导学生读好第二自然段,想像佳子在草坪上享受金色的阳光的情景。

  ②指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中佳子的想法。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她会产生这种想法。(佳子在享受美好的阳光时,想到了奶奶需要阳光,但她腿不方便,所以产生了要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的想法。)

  ③从这儿看出佳子是怎样的孩子,你想对她说什么?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自然段。

  2.研读第5—7自然段,解决问题(2)。

  佳子决定把这美好的阳光包在裙子里带回家送给奶奶,结果怎样呢?

  ①自由读第5—7自然段,说说结果怎么样?

  (回到家,佳子发现阳光不见了,急得要哭,奶奶却笑着说:“阳光都跑到奶奶心里来了。”)

  ②再读这几个自然段,想想跑到奶奶心里的阳光指的是什么?

  (奶奶心里的阳光,指的是佳子对奶奶的爱。奶奶感受到佳子的爱,心里暖融融的,就像充满了阳光。)

  ③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体会奶奶为得到小孙女的爱而感到喜悦激动之情。

  六、表演感悟。

  自由组合表演让学生体会怎样做一个尊敬长辈,有爱心的孩子。

  七、总结读文,拓展思维。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喜欢佳子吗?为什么?

  2.请你对佳子说句赞美她的话。

  3.仔细想想:你周围的人,如:父母、爷爷、奶奶、老师??他们需要什么帮助,你想为他们做些什么事情。

  第二课时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指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学生认读、记忆。

  2.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按结构进行归类。学习三个新偏旁。

  3.教师范写难写的字,学生描红、仿写田字格中的字。

  四、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写在词语花篮里。

  2.请你像佳子一样,为你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课堂板书

  6.阳光

  阳光

  把送给

  佳子奶奶(心里)

二年级语文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自、己、吧、您、带、深、吗、学、会、那、景、美”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四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通过观察、表演、朗读、口语交际等途径学习感悟语言,体会课文的意思。

  4.通过阅读故事,领悟“应该自主学习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

  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在学习中领悟要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

  教学难点:

  懂得妈妈为什么要让小鸭、小鹰自己学习本领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字

  2、指名读课文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这一段又是写谁与谁的对话了?

  2、能自己去读好吗?

  3、展示并评读中,你又读懂了什么?

  4、试背课文。

  三、迁移训练:

  1.出示:小猫说:“ ?”

  猫妈妈说:“ 。”过了几天,猫学会了——。

  2.自己也选一件事情,试着说一说。

  3、学了这篇课文,你都懂了什么?

  4、最近你准备学什么?你准备怎样学?

  四、总结并进行课外延伸。

  阅读《自立歌》(《我爱语文》第54页)

二年级语文教案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组数量词归类识字。把数量词分类集中在四幅不同的图画之中,让学生在感受美丽景色、感受美好生活的同时,认识事物,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初步感知不同事物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1.认识“滩、艘”等12个生字。会写“园、孔”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仿照课文,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和学习数量词的运用;

  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生活当中恰当地运用数量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铜、队”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引导学生发现美,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上课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愿意吗?请你给我招招手,(我就跟你招招手)、点点头、笑一笑、去旅游。那今天老师就带大家跟随《场景歌》中的一群少先队员去旅游,好不好?(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少先队员分别到了哪些地方?板书:(海边、乡村、公园)

  三、随情境学文、识字

  1、学习第四小节:

  先来看看要做哪些准备吧。你看到了什么了?指名说,引导说出事物与数量词的搭配(出示图片:一面队旗,一把铜号,一群红领巾,一片欢笑。)

  师:要想去玩呀,得先拿生字参观券啊!

  (出示:“铜号”、“红领巾”)认识生字“铜、号、领”说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读对了,这张参观卷就送给你了。我们高举着少先队队旗,吹响铜号,戴好红领巾,欢声笑语的去郊游。大家是多么高兴啊!你能把这一小节读好吗?(互相读,指名读,齐读)

  2。情境延伸,学习第一小节:

  师:出发喽!我们先去海边,好不好?(出示:海边景色)预设学路1:

  师:(出示海边景色),你看到什么了?(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小朋友说的真好!这里啊藏着几个生字宝宝,说说怎么记住他们的(引导识记生字方法),记好了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卡片:海、鸥、滩、军、舰、帆)

  师: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一条彩色的小帆船在漂游着。一只雪白的海鸥从海面飞过,无数游客在美丽的沙滩上玩耍。好美丽的海边景色啊!(出示图片:一只海鸥,一片沙滩,一艘军舰,一条帆船。)

  你想读吗?(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赛读)

  预设学路2:

  师:前面是什么地方,到处一片翠绿鲜红?

  师:(出示:乡村景色),你看到了什么了?(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这里的生字宝宝也想考考你。通过了,我们就去下一个地方参观。(出示:稻(禾字旁跟禾苗有关)

  自主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师:一方鱼塘,小鱼们在快乐地游来游去。花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正向你们招手呢,小村子美吗?谁想用朗读来表现它。(出示:一方鱼塘、一块稻田、一行垂柳、一座花园。)(自由读、指名读、四人小组赛读)。

  预设学路3:

  师: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站。(出示:公园景色),你看到了什么?(尽量引导学生说出事物与量词的.搭配)。

  你会读这两个词语吗?(出示:石桥、翠竹)并且认识“桥”“翠”。特别注意“桥”的右边是“乔”而不是“交”。

  师:瞧,一竿竿翠竹修长挺拔,一孔石桥横跨小溪,溪水哗啦啦地唱着歌,歌声引来了一群快乐的飞鸟。

  (出示图片:一道小溪,一孔石桥,一竿翠竹,一群飞鸟。)

  同学们,我们一路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那那些认识的生字宝宝,你能认的出吗(开火车认读,玩摘苹果游戏,检查生字)

  四、诵读全文

  1。师:同学们,这些美丽的景色呀,都在我们的课文里。快来读读吧。(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生读,评价)

  3。多种形式读(对读,拍手读,男女生读)

  师:让我们想象着刚才看到的美景,尽情地读一读。(齐读)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玩得开心吗?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生活在这么多姿多彩,美丽的地方是多么幸福,快乐啊

  六、板书设计

  《场景歌》

  海边乡村公园活动

二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韵文。

  2.认识冬天得气候特征,不畏严寒生长得植物,在洞中过冬得动物及冬季得体育运动和相应得词语。

  3.能正确,美观地书写“蜡,梅,翠”等生字。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用“有得……有得……”说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图文结合,理解生字词得意思。有感情地诵读韵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 小朋友,你们现在都穿什么衣服啦?你发现周围有什么变化吗?

  2. 冬天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瞧(出示挂图)你们觉得冬天怎么样?

  二、看图说话学词语

  1.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挂图,说说图上都有哪些景物?(提醒:小朋友观察得时候要按照一定顺序,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上到下。)

  2. 老师这儿有词语卡片,能把它贴在相应得图下方吗?

  ⑴生读词卡,贴词卡。

  ⑵交流:冬天到了,天气怎样?

  哪些植物躲到洞里过冬了?

  哪些植物不怕冷呢?

  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你知道这12个词语中谁和谁是好朋友吗?组织学生通过“找朋友”游戏,把词语分类,分成冬天气候、植物、动物和运动项目四类。

  4. 学习生字词。

  ⑴想要读好韵文,必须把生字词语会读了,读准了才行。请小朋友根据拼音读准词语。

  ⑵“小老师”教学字音,必要时,教师帮助正音。“绳”是后鼻音;“滑”是三拼音节;

  “刺、翠”得声母都是平舌音。

  ⑶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直到所有学生都能读准每个字音。

  ⑷小朋友,有不理解得词儿吗?师生交流,共同解答。

  蟒蛇:我国最大得无毒蛇,冬天要冬眠。

  蜡梅:因为蜡梅在每年得冬末开放,所以人们又称它“腊梅”。

  5.练读所有词语。

  ⑴师先范读,以“词串”得形式读,每个词串内得词读得稍紧凑些。

  ⑵学生练读。

  三、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

  雪 蜡 翠 蛇 刺 滑 冰 绳

  2. 开火车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用编字谜、编顺口溜,换部件,分析结构等方式记忆字形。重点指导:

  翠:小卒字头上插羽毛。

  蛇:虫+它,虫字变得瘦一点。

  滑:三点水+骨(及时书写骨得笔顺)。

  绳:绞丝旁+口+电,注意右边部分要紧凑。

  刺:左边部分与木有关,中间不封口,口诀“刺字中间不封口,封口不成刺”。

  3. 指导书写前四个字。

  ⑴认识新偏旁“羽字旁”,出示“翠”与“羽”,启发学生观察比较,掌握两者得区别。“羽”字得第一笔和第四笔是横折钩,作偏旁时则都变成了横折。

  ⑵自学笔顺(见练习5)

  ⑶交流: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教师讲解并范写。

  ⑷学生认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姿势。

  四、布置作业

  1. 在《习字册》上书写生字。

  2. 诵读词串。完成同步导学1—6题。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 认读词语卡片。

  2. 说说你记住了哪些字,可以帮它找个朋友吗?

  二、朗读感悟

  1. 冬天到了,天气怎样?你从哪儿看出来得?

  ⑴引导学生看图说话。

  ⑵看看雪下得怎么样,风吹在身上怎样?指导读好词语。

  ⑶是啊,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鹅毛大雪下起来了,气温一下子下降了,让人感到特别冷。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出现呢?

  对,这是因为北方来了一股强冷空气,这种强冷空气就叫“寒流”。

  ⑷齐读三个词:寒流 北风 大雪。

  2. 在冰天雪地里,你看到了哪些植物?

  ⑴指名说,你们喜欢他们吗?那就好好读读这三个词,好好欣赏一下它们吧!

  ⑵这么冷得天,这三种植物依然挺立在茫茫雪地里,多坚强呀!你佩服它们吗?齐读。

  ⑶这三种植物不仅你们喜欢,还有很多人佩服它们,还给它们起了一个好听得名字,叫“岁寒三友”,人们还写了许多诗歌赞颂他们呢!谁来背背看!

  (相机提示:陈毅《青松》、王安石《梅花》等,引领学生熟读成诵!)

  ⑷冬天除了“岁寒三友”,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也不怕冷?

  3. 植物们不怕冷,可小动物却早早地躲进洞里去了,看(出示图片)它们是谁呀?它们在干什么呀?(指导说话)

  ⑴谁有本领读好这三个词得?指名读。

  ⑵蚂蚁躲在洞里多舒服呀!到了冬天,刺猬、蟒蛇吃得饱饱得,早早地躲在洞里睡觉了,它们要睡上一个冬天呢!我们可不要去吵醒它们!

  这种过冬方式叫“冬眠”,你还知道那些动物冬眠吗?

  4. 小动物们怕冷,你们怕不怕?看,小朋友在雪地里干什么呀?

  ⑴指名说,谁能用有得……有得……有得……”说一说。出示:今天早晨,小朋友们在雪地里锻炼,他们有得 ,有得 ,有得 ……

  ⑵你最喜欢哪种运动?读好这三个词。

  ⑶那你们能用读来表达对冬天得喜欢吗?

  5. 诵读词串。

  6. 试着课文中得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话,完成同步导学第8题。

  三、拓展延伸

  1. 小朋友,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冬天得气候、植物、动物、体育活动等方面得知识,还知道哪些描写冬天景物得成语和古诗?小组讨论。

  2. 学生汇报交流。

  四、学习生字

  1. 出示剩余得4个生字,认读。

  2. 检查,说说“刺、猬、冰、滑、绳”得笔顺。

  3. 你认为哪个生字最难写呢?学生提出难写得字,师生共同观察应如何写好它,师范写并提示间架结构应如何摆好。

  4.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5.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坐姿。

二年级语文教案6

  教材分析:

  《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 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关注身边的人,有“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主动地称赞别人”的意识。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老师夸奖学生。(你坐得真好!老师称赞你!)

  (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齐啊!我也称赞你!)

  (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我称赞你们!你们真棒!)

  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学生夸奖老师。

  3.小结:夸奖你们时,你们快乐吗?人和人之间要互相夸奖,小动物之间也一样需要互相夸奖,互相称赞。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

  4.正音“称赞”。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提示自由读时应该干些什么。比如标出小节序号,圈出生字,不懂的做上记号等等)

  2.检查词语掌握。出示词语,正音。(“刺猬”读轻声;“粗糙”平舌音;“小獾”是一种动物;“傍晚”在五六点。)指名读,同桌互读,读得好并用一句话夸奖。

  3.再读课文,想想课文是写谁称赞谁?出示:()称赞()

  4.反馈:小獾称赞刺猬,刺猬也称赞小獾,他们互相称赞。

  5.快速读课文,找到他们互相称赞对方的句子,划下来。出示句子,练习朗读有关互相称赞的句子。

  (1)他对小獾说:“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

  (2)小獾接过苹果闻了闻,说:“你的苹果香极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苹果。”

  师:称赞别人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呢?(愉快)那就带着这样的语气自己来练读是试试吧!(再请同学来读读)

  (老师注意到了,他把“真、一个比一个、香极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些地方读好了,一下子就读出了称赞别人的语气,真好!)(谁愿意再来试试)

  我们一起来朗读这两句话。(师生配合读,并随机称赞。)

  三、学习课文“刺猬称赞小獾部分”

  1.想看看小獾做的小板凳吗?(课件出示图片)你的心里在想什么?并指出哪个是第三个。

  2.小獾是第一次做小板凳,他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3.老师来做小獾,做木工很累,你们来称

  (师:“早晨,我在森林里做木工,哎哟怎么了,我扎到手了,没关系再继续做,不好了,流血了,哎,真有点不想做了,泄气了,你们来鼓励我吧。“)让学生说鼓励的话,学生可以说自己的或者是书上的句子。

  4.听了你们的话,小獾高兴极了,齐读第四自然段。

  5.听了刺猬的称赞,小獾不仅会做板凳,而且还会做椅子了。(出示生字卡片:“椅”、“板”)

  6.书写生字“椅”、“板”,交流。学生在书上插图的相应地方写上这两个字。

  7.正是听了刺猬的称赞,小獾不仅会做板凳,而且还会做椅子了。所以当他第二次遇见小刺猬时,它是这样说的,出示句子:

  在我有点儿泄气的时候,是你称赞了我,让我有了自信。瞧,我已经会做椅子了。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收下吧。(指导朗读)

  四、小结

  这节课的收获真不少,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知道了小刺猬的称赞,使原本想要放弃做板凳的小獾又重新燃起了信心,终于做成了板凳,也做成了椅子。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獾的称赞又给小刺猬带来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美丽的大森林,由于小刺猬的称赞,使小獾有了自信,不仅会做板凳,还学会了做椅子。

  二、学习课文“小獾称赞刺猬部分”

  1.读读5-----9自然段,找到小獾称赞刺猬的句子。

  2.出示第9自然段。指导朗读。

  3.小獾的称赞使小刺猬高兴极了。出示句子:“谢谢你,你的称赞消除了我一天的疲劳!”

  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第1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小刺猬从清晨出去采果子——傍晚才回来,肯定很累很累,腿也酸了,脚也疼了。刺猬听了小獾的话,一点也不累了,这是好心情带来的神奇效果。)

  还有什么不懂的?(消除、疲劳)

  三、分角色表演读课文。

  1.学生自由准备。(可以自己找伙伴组合)

  2.指名小组表演,评议。

  3.集体表演。

  四、总结

  有了小刺猬的称赞,小獾有了信心,有了小獾的称赞,小刺猬消除了疲劳。是啊!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哪怕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都会带给别人幸福和快乐,让我们以后多发现别人的优点,对别人多一份夸赞,让每个人都生活在爱里面好吗?

  五、书写指导。

  1.出示6个生字:采背但傍清消,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左窄右宽的字应该注意)

  2.觉得自己难以把握的生字写几个。有困难的老师可以范写。

二年级语文教案7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复习范字,读准字音,练习组词。指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

  (2)说说“铁、钻、饺”3个字的部首和结构特点。

  (3)指导书写金字旁的字:铁一钻。

  ①幻灯出示:铁一钻,引导学生观察,用比较的方法把“铁”的“韦”旁写得略窄一些,右半部分宽一些,把“钻”写为左右各半。

  ②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描写“铁一钻”。

  ③学生在田字格里描红生字。

  ④教师示范仿影,临写生字。

  ⑤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仿影、临写生字。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写“饺”。注意提醒学生“卞”部与右半部等长,这个字是左窄右宽。

  3.练习。

  让学生按照要求认真练习描红和临写,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进行个别辅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让学生凝神练字。

  4.反馈。

  教师相机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4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适当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3)指名读。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诵。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

  教师谈话,让学生弄清练习要求(一读二背)。

  2.指导。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试读。

  (3)教师范读。

  (4)教师结合插图,领悟人和自然是息息相关的,大家都要爱护美好的大自然。

  (5)教师再次范读。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教师注意帮学生纠正易读错的字音。

  “自”是平舌音,“哪”“能”都是鼻音)。

  (2)指名朗读(着重读好三个反问句,强调它们都表示肯定的语气)。

  (3)“开火车”接读。

  (4)看图练习背诵,指名试背。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第七题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香蕉。

  2.教师准备投影片、小黑板。

  一、审题

  指出言语交际的话题:我爱吃的水果。同学们,下面我们以香蕉为例,来说一说,写一写。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香蕉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什么词来说呢?(弯弯的、两头翘)

  弯弯的香蕉像什么呢?(像小船、像月牙、像镰刀......)

  香蕉是什么颜色呢?

  (2)你知道哪些表示黄颜色的词?(橙黄、橘黄、金黄......)

  (3)你能用哪个词形容你桌上的这支香蕉?

  (4)句子练习。

  我手中的`香蕉是——。

  我手中的香蕉穿着——色的外衣。

  2.指导说话。

  (1)说香蕉的形状、颜色:

  ①谁能把两个部分连起来说一说呢?

  ②你可以先说颜色,也可以先说形状。

  ③请学生上台介绍自己带来的香蕉。

  (2)说吃香蕉的过程。

  ①听了刚才几位同学的介绍,你们禁不住都想吃了。

  ②指导剥皮:先把顶端掰开,然后撕下香蕉皮。

  ③观察练说果肉的颜色和气味。

  ④品尝练说香蕉吃到嘴里的感觉。

  ⑤将吃香蕉的过程完整地说一说,注意要加上剥香蕉的动作。

  三、练习

  1.把香蕉的形状、颜色、味道等内容连起来练说。

  2.指导学生说一句赞美香蕉的话。(如:“香蕉真香啊!”“我真喜欢吃香蕉!”)

  3.你们能把刚刚说的内容写下来吗?下面我们就来试着写一写。

  4.创设情境,练习交际对话。(卖者介绍清楚香蕉的形状、颜色等特点,买者讲说品尝香蕉后的感受)

  5.指导学生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连起来说一说。

  6.让学生选自己最爱吃的水果,仿照上面的方法说一说,再写下来。

二年级语文教案8

  望庐山瀑布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朗读、背诵课文。默写《望庐山瀑布》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生紫烟”“挂前川”,体会“飞流”“直下”“落九天”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设备教学设计

  一、以旧引新,激发兴趣。我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有谁愿意来背一背你记住的古诗?有没有李白写的呢?(静夜思、夜宿山寺、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大家知道李白的诗还真多呀!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呢?

  (李白生卒年月701-761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号称诗仙现存诗900多首风格飘逸、豪放想像丰富、气魄雄伟)

  二、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1、李白五岁时就开始读书习字,读了很多书,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

  2、读题目,谁能用这个“望”字组词?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解释题目的意思。(指名回答)

  3、我们来看看庐山,看看庐山的瀑布。(看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4、都是静止的'图片,现代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在课堂里了能领略到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请看光碟。

  5、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的南边。庐山山峰重叠,非常雄伟壮丽。其中有一座山峰叫香炉峰,因为山上常有云雾笼罩,在阳光照耀下有紫色雾气升腾,像正在焚香的香炉一样,故取名香炉峰。

  看这就是著名的香炉峰。庐山一年四季景色优美??

  6、看了这些优美的风景,你想说什么?

  三、初读,检查预习

  1、全班自由读。2、学习生字,分别是庐、瀑、炉。

  3、师范读全诗。学生边听边学习老师的读法。

  4、指名读,师生纠正错误。

  4、全班齐读这首诗。

  四、合作探究

  1、师:刚才检查了同学们的读,老师看出同学们的预习做得很好。下面,我们该做什么

  了?(学生回答)理解诗意。好,下面我们分小组来合作学习。

  要求:四人一组,通过读注释、查字典、看插图来理解诗的意思,无法解决的问题记下来。

  2、学生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五、全班交流

  1、通过交流,你解决了什么问题?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来向全班同学汇报一下

  2、指名汇报。

  (1)日照香炉生紫烟“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日:太阳。香炉:香炉峰。紫烟:紫色的烟云。生:升腾起(变成了)。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师指导朗读,要读出如仙如幻的感觉。(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前:前面。川:河流。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没有,那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呢?为了表现山非常高,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古诗中经常用这种方法,比如我们学过的: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等??

  (4)疑是银河落九天“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九天:天的最高处。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师指导学生感受诗句所描写的壮观景象,朗读的时候要表现出气势。(5)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六、指导朗读

  1、师出示录象,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

  2、学完了这首诗,你的体会是什么?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注意古诗韵律和节奏。

  七、作业:

  给《望庐山瀑布》诗配画,或者将诗改为一篇文章。板书设计望庐山瀑布生紫烟

  挂前川气魄雄伟三千尺景象壮观落九天

二年级语文教案9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语文人教二年级上学期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

  ①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②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的读音,想想词的意思。

  ③自学课文,思考课后的问题。

  ④让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

  二、教学课题

  教养方面:

  1、学会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3、能正确完成课后第二题填空。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育方面:

  1、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热情。

  发展方面: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材分析

  说明教材版本、选取的教学章节、以及教师个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需要清晰的阐明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准备。

  小学二年级课文《回声》。这篇童话故事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同学们展示了一个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要理解它的产生原因是重难点,而低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如何理解这些抽象的文字,让静变动化难为易。

  《回声》一课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教学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教学难点是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回声》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在中小学教程网找到课文的朗读录音学习参考,课堂上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下载一段回声的录音,课堂放给同学们听,给学生听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回声》的示图,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百度在中教网搜索回声的实验,然后简化小学生能直观理解的实验,让同学们对回声的形成有切身体验。

  四、教学方法

  本课课文的语言浅显,内容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为了突出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把读贯穿全文。我在朗读教学中采用了齐读、默读、师生合作读、表演读、赛读、带动作读等等。让学生经历了一个自读、学读、练读、美读的提高过程。我在本课教学中还创设了一定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语境中边读边悟小青蛙的不同语气和青蛙妈妈的语气。读出青蛙妈妈耐心、亲切的语气。很多学生都能读出小青蛙的欢快和奇怪的语气,读出青蛙妈妈耐心、亲切的语气。学生各个都积极踊跃要参与分角色朗读,学习气氛活跃,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讲青蛙妈妈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进河里,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纹,又荡了回来。理解第四自然段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运用小实验,化静为动,突破难点,取得较好的效果。小实验的操作过程如下:先在投影仪上放一个水盆,盆内盛入适量带色的'水(清水中放入一两滴红墨水)。通过投影,学生观察并口述水面静止的状态。接着,我随手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进圆形水盆里,要求学生观察、口述水面的变化:盆内的水被小石子激起一圈圈波纹,波纹碰到盆壁,又荡了回来。随后,再要求学生朗读本段,找出动词,加以体会。演示实验,口述过程,想象回声并反复进行。演示小实验,展示水面波纹活动的景象,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五、教学过程

  说明如何导入该课程,主要教学点的设计,知识拓展等。

  第一节

  教学要点

  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理解青蛙妈妈的话从而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找一段回声的录音,课堂放给学生听。

  2.你觉得这声音有什么特别?你想知道些什么?

  3.设疑:你听过回声吗?在什么地方听到了的?回声是什么回事?

  4.板书课题、交待学习任务。

  二、检查预习

  提问: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引导细读,边读边议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

  思考:这段话有几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2.)观看示图,用导读的方法回答思考题:

  第一句告诉我们:小河上??

  第二句:半圆的??和水里的??连起来,好像一个??

  3.)指导感情朗读:你觉得这里的景色怎样?谁能把这美的感觉说出来?

  过渡:就在这个美丽的地方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请同学们读第二、三自然段,读完后用一、两句话告诉老师。

  2.学习二、三自然段。

  1.)小声自由读。

  2.)在这里发生了一件什么有趣的事?看谁能用一句话来告诉老师?(强调“桥洞”)

  3.)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把小青蛙和“看不见的小青蛙”的话用“___”划出来。

  4.)检查,示句:

  “呱呱呱,多好看哪!”

  “你是谁?你在哪儿?”

  5.)指导读句想一想:小青蛙两次说话的语气一样吗?从哪里知道的?

  a.指导按标点符号读好句子。

  b.分角色朗读:谁来当小青蛙?谁来当看不见的小青蛙?让我们听听“看不见的小青蛙”怎样学小青蛙说话的?(提示:学话的小青蛙要比小青蛙声音要小。)

  6.)(读小青蛙妈妈的问话。)听到有人在学自己说话,小青蛙心里非常奇怪,书上怎么说。理解:奇怪极了

  板书:奇怪

  示句:“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

  7.)指导读好这个句子。

  出示生字卡读读理解:

  cang

  藏

  过渡:多好向的小青蛙呀,桥洞里真的藏着一只小青蛙吗?让我们跟着青蛙妈妈一起去看一看。

  3.学习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

  思考:青蛙妈妈是怎样做的?

  2.)示第四自然段

  默读:把写青蛙妈妈动作的词用“.”把它点出来。

  示生字卡读读理解:

  jianreng

  捡扔

  (用做动作的方法学记这两个生字)

  3.)再找出写河水变化的句子,用“___”划出来。

  4.)做实验:利用玻璃缸投石演示,观察水面的变化。

  5.)刚才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刚才老师做的实验,跟课文所讲的现象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边读课文的句子,一边想象刚才的情景。

  6.)读句“??河水??荡回来”,出示生字卡读读理解:

  bodang

  波纹荡

  7.)演示动画“扔石头”,进行说话训练。

  8.)齐读这个自然段。

  9.)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小结板书:碰

  水的波纹河岸

  荡

  过渡: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回声到底是什么回事?看第五自然段,听听青蛙妈妈是怎样说的?

  4.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

  思考:青蛙妈妈一共说了几句话?

  2.)示青蛙妈妈的话:

  问: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什么?

  3.)示2、3句话,引导比较,理解。

  先引导学生从句子中找出相同的词,再引导悟出声音的波纹与水的波纹相似之处:碰到挡住它们前进的东西,都会回来。

  4.)引导学生板书:碰

  声音的波纹石壁

  5.)演示动画:青蛙叫的回声。

  练习说话:青蛙是怎样听到回声的?

  6.)填空练习:

  1.水的()碰到()又()回来。

  2.青蛙叫的声音的(),碰到桥洞的(),也要()回来。

  7.)小结板书:明白

  8.)分角色朗读这段。理解:一蹦老高

  过渡:回声多有趣呀,小青蛙又回到桥洞里听那有趣的回声了。

  5.情景导学最后一段。

  四、 小结质疑。(略)

  1、按板书小结。

  2、质疑:学习了课文,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第二节

  教学要点:

  巩固练习,训练提高。

  教学过程:

  一、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练习说话,用“因为()所以()”说说回声的形成。

  三、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分析生字的字形,指导田字格的书写,进行扩词,说话的练习。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百度视频】课文情景朗读(一)《回声》

  2.抄写生字词。

  附板书设计:

  17回声

  碰

  水的波纹河岸

  荡

  奇怪明白

  碰

  声音的波纹石壁

  返

  六、教学反思

  该教案是否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如果已经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有哪些环节可以继续改进;如果还没有用于教学,原因是什么,计划什么时间用于实际教学。

  《回声》是一篇科学性很强的文章,通过一个简单的童话故事,形象地告诉了学生,和回声有关的知识。网上找了很多教案,都是把重点放在了向学生介绍回声的形成这一块上。但是我认为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识字朗读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作为这课的第一课时,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识字和朗读上。本课的生字是“呱、哩、圈、纹、碰、返”六个子,相对

  来说比较简单。而且很有规律,呱(口+瓜)哩(口+里)圈(口+卷)纹(纟+文)返(辶+反),他们的读音有类似的地方。而且有三个口字旁的字,识字是很有规律的。我的教案中设计了两个合作的环节,小组合作识字和小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主要体现合作的是第一个环节――小组合作识字。在这节课中我花的时间最多的就是这个环节,总结了一下,觉得原因还是有很多:

  1、让学生把方法写出来比较耗时,可以改成口头交流,比较省时,效果也应该会不错。还有个别学生组词时有错误。

  2、反馈花了大量的时间,是否可以寻找更好的方法。

  3、学生对这个方法掌握得还是不够好。

  4、任务分配还没有到位。

  我想通过这堂课,在以后的班级小组合作中,我还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找一些更为省时的方法,学生之间的配合也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尝试琢磨。

二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懂、诵、段、糊、涂、胆、厉、详”等8个生字。积累“不懂就问、背诵、糊里糊涂、厉声、详细、摇头晃脑、鸦雀无声、一字不漏”等8个词语。正确书写“诵、断、糊、涂、厉、详”等6个生字。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

  3、学习边读边思考:想想为什么孙中山明知会挨打,还要向老师提问题。

  4、知道不懂就问是人的美德,更是学习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1、识记生字,能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认读。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不懂就问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我们在学校里学到了许多知识。而在古时候,人们把学校称为“私塾”。

  板书并学习:私塾

  师:以前,孩子们在私塾里是怎样读书的呢?

  2、学生轻声读读课文第二小节。

  (1)分句读。

  做到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2)知道每句话的意思。

  3、交流读后的感受。

  学习生字:诵

  音:平舌音

  形:右边的笔顺要书空;复习“言字旁”,课文中,还有一个生字也是“言字旁”,找一找,是哪个字?

  学习生字:详

  音:三拼音、后鼻音

  形:用加部首的方法来识记。

  4、师小结:那时候的私塾老师一般都比较严厉,谁不听话或不认真读书的话,还会挨老师戒尺的打。上课时,学生大多不敢向老师提出问题。可是,孙中山却敢于不懂就问。

  5、揭示课题。请1个学生读课题。

  6、学习生字:懂

  音:后鼻音

  形:形声字,部首表义,右边表音

  义:查字典(知道、了解)

  “不懂就问”的意思就是:不知道的、不明白的.就要问。

  7、齐读课题。

  8、过渡:这个故事到底讲了些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学生按照要求自学课文,教师巡视。

  2、指名学生读课文,每人1小节,教师随机正音。

  重点指导:

  糊涂:“涂”在词语中念轻声。

  详、段:复习三拼音

  理解:糊里糊涂,详细

  3、开火车读词语。

  4、选择两句句子指导学生朗读,知道对话的形式:

  媒体出示: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们背的这段课文是什么意思,请您为我们讲讲吧!”

  (提示语在前)

  “会背了。”孙中山说着,就把那段课文一字不漏地背了出来。

  (提示语在后)

  5、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认真读好每一小节。

  指导方法:

  谁在什么时候干什么,结果怎样?

  三、复习巩固

  1、复习字词:抽读词语。

  2、写字指导:

  (1)分别指导。

  诵: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断:左右结构,左右相当。

  涂: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厉:半包围结构。

  详: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重点指导“糊”:注意“左中右”三部分在田字格的位置。

  (3)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进行描摹、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结。

  孙中山不懂就问,真是一个爱学习的好孩子。

二年级语文教案11

  [教材概况]

  本篇课文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8课,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文中通过介绍小作者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马戏节目,赞扬了训兽人员对动物训练有方。文中写了六个马戏节目,其中前三个写得详细,动词和形容词运用巧妙,适合指导学生积累和运用。后三个写得较简单,适合培养学生进行说话和想象能力训练。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研读课文一、二两节。

  第二课时:巩固生字新词,研读课文三、四两节。

  第三课时:研读课文最后一节,完成相应练习。

  [设计意图]

  1、重视学生研读:给每位学生充分的读书、思考的时间,使人人都能读上几遍书,有时间想想自己都读懂了什么,在读中通过讨论和交流有所感悟。

  2、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基本功训练:教师讲解不面面俱到,抓住第二节中的重点动词,再反复又富有变化的读中,逐层了解。

  3、重视语言的积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本课第二小节“猴子爬竿”这个节目描写非常精彩,让学生复述这一节,既是一种语言的积累,恰当地运用了许多动词,通过让学生复述这一节,既是一种语言的积累,又是一种创新说话训练。

  [教学目标]

  1、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精彩、马戏、猴子、爬竿、圆溜溜、好奇、观众、顽皮”等词语意思。

  2、能读通课文,知道课文写了那几个马戏节目。

  3、能正确朗读、理解课文第二段,初步懂得这段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并能从读中体会出马戏节目的精彩。

  [教学重点]

  1、学会字词

  2、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从朗读中体会出马戏节目的精彩。

  [教学用具]

  1、用AUTHORWARE制作的课件。

  2、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_________的马戏”进行句式训练,让学生把说过的词语写到黑板上。

  2、揭示课题

  ①找一找这些词语中哪个最好,说说为什么?(精彩)

  ②板书“精彩的马戏”,朗读揭题

  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去看一场精彩的马戏。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听课文录音,要求:听准每一个生字和新词的音。

  2、首读课文,读准生字和新词的音,把你认为难读的字词多读几遍。

  3、反馈检查:

  ①抽生读,重点正音:“倒竖蜻蜓、跷跷板、插着”。

  ②请小老师带读。

  ③去掉词语上面的小帽子,同桌互读。

  ④请会读的同学自告奋勇站起来读。

  三、再次朗读读通课文

  1、再读课文,要求把文中的马戏节目名称用“——————”标出。

  2、选节朗读

  ①你最喜欢这三个马戏节目中的哪一个呢?就请你选择这个马戏节目所在的一小节读读。

  ②抽读中重点指导长句停顿:

  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好奇地望着观众。

  山羊小心地把四只脚/都踩在圆板上。

  四、选取例段重点指导

  1、课件演示,教师范读第一节。

  2、看后交流:

  看了表演,你觉得爬竿的这只小猴子给你总的印象是怎样的?

  3、研读关键句(二、三句)

  ①自由读,思考:哪几句话写出了猴子的顽皮,用“()”括出。

  ②齐读,思考:那几个词能够看出猴子的顽皮?用“**”标出。

  ③交流中读:

  *、理解“倒竖蜻蜓”。

  你能把猴子这种顽皮的样子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给“好奇”换个词语

  谁能把这种好奇的语气读出来。

  *、两句连起来读。

  4、研读第四句

  ①想象说话:如果你是观众,看着猴子那顽皮的样子,你会怎样?②理解“直笑”。

  ②朗读:让我们把观众的这种快乐之情用朗读表达出来。

  5、分句读,理清结构

  现在让我

  们来进行一次朗读比赛,请男同学读写顽皮的猴子表演时的'两句话,女同学做一回观众,读一读写观众快乐样子的这句话,老师来报节目名称。

  ①教师读第一句,男生读二、三句,女生读第四句。

  ②教师读第一句,女生读二、三句,男生读第四句。

  6、复述课文

  听了小朋友的朗读,老师仿佛看见了小猴子那顽皮的样子,听到了观众们那快乐的笑声,真精彩啊!这么精彩的表演,你们想把它记下来讲给爸爸妈妈听吗?

  7、小结

  “猴子爬竿”这个节目表演得很精彩,那其余的几个节目又表演得怎样呢?我们留到下节课再去学习。

  五、指导生字作业练习

  1、指导生字

  ①开双轨火车巩固生字

  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开双轨火车,一个读字,一个组词。可以组课本中的,如果能够自己想出来,那更好。

  ②记忆字形

  哪些生字你已经学会了,请你当小老师教给大家。

  ③书写指导

  2、句式训练:选择下列任何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精彩圆溜溜好奇顽皮直笑

  [板书设计]

  28、精彩的马戏

  猴子爬竿

  (顽皮)

  穿小孩衣服爬上竿顶

  倒竖蜻蜓 圆溜溜 好奇

  直笑

二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识记“封、削”等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封、信”等10个字,会写“出国、半年”等9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读出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

  3.学习边读边圈画的方法,梳理出第二封信的内容,体会信中表达的亲情。

  4.通过前后信件内容对比,说说自己更喜欢哪一封信,能说明喜欢的理由。

  【教学重点】能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读出第二封信中露西的喜悦。学习露西的乐观坚强。

  【教学难点】梳理第二封信的内容,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困难。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教师口述:

  1.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历史悠久,人们相互通信来往,一向注重格式和用语。通信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书信的格式、用语,自然显得高雅、生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2.有位露西小朋友给他的爸爸写了两次信。想知道她和爸爸说了什么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看吧!

  (板书:6一封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介绍信的有关情况,引起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生字,学会识记。

  ①注意读准后鼻音“封、灯、冷”,“束”是平舌音,翘舌音“朝重束”,前鼻音“肩团鲜”。

  ②识记生字

  运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锅、刮、”等字。

  联系生活场景识记:比如“期”在在日历和课程表中出现,“削”字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削铅笔、削水果”等。

  组词扩展:如“修”字,可组词“修改、修理”等识记。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削好削皮铁锅小锅朝着朝代刮风刮胡子胡闹修理修改寒冷冷冻肩上肩膀团结团圆重复重写写好完好期待期盼结尾结果一束结束鲜美鲜艳

  (2)学习多音字:、重、结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她朝窗外望了一眼。

  会议结束了,领导的温暖的话语还回环在耳畔。

  在这里,“朝”读“cháo”,意思是“向着、对着”,还有一个读音是“zhāo”,意思是“早晨”,“结”读“jié ”,意思是“结束、终了”还有一个读音是“jiē”,意思是“坚固、牢固、健壮”,组词如下

  朝cháo(朝向)(上朝)结jiē(结实)(结果)

  zhāo(朝阳)(朝三暮四)jié(结束)(打结)

  ②读一读:

  在朝(zhāo)阳的照耀下,院子里的太阳花慢慢地开了。

  奶奶的身子骨还挺结(jiē)实,生活还能自理。

  (3)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苹果就被摘下。)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冷清空气调节,就是调节房屋、机舱、船舱、车厢等内部的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气流速度等使达到一定的要求。

  肩膀人客来往少。

  空调人体颈下臂上部分。

  (5)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解决了阅读障碍,训练了学习生字的本领,增大了识字量。】

  三、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读课文,把这些字词带入文中读一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

  (1)露西第一次给爸爸写信提到了什么事?

  (爸爸不在我们不开心,家里的台灯坏了没法修,家里的冷清。)

  (2)在妈妈的帮助下,露西第二次给爸爸写信又写了什么事?

  (过得很好,小狗好,螺丝刀放哪里了,我们自己修台灯,下个星期去看电影)

  提示:作者情感学生可自由总结,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也可以用课文的语句,但必须符合文意。

  四、学习“会写字”

  封信今写支圆珠笔灯电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①运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圆珠灯”等字。

  ②形近字比较:封-街今-令电-龟

  ③熟字加部首或部件:“信写支笔”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今、写、支、笔”,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信珠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封”左右等宽,“圆”全包围结构。)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信、珠、笔”,学生练写。

  “信”右边的三横中,第一横最长,下面两横稍短。“口”要写的扁一些。

  “珠”王字旁的最后一笔是提。右边的“朱”上面的撇是短撇,下面的撇要穿插到王字旁的提下面;竖是最长的笔画,写在竖中线右侧。

  “笔竖弯钩是难点,竖要靠近竖中线,转弯要圆润你,下面的部分要平,钩朝上。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生字的书写指导,细致入微,规范学生书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得数量词:一封信、一支圆珠笔一束鲜花

  2.练习运用:练习用上面的量词说话。

  露西拿起(一支)圆珠笔,开始给爸爸写信,第二封)信,比较乐观、坚强,给爸爸说出现在生活得很好。

  六、课堂小结

  我们从本课中认识了小朋友露西,看了她写给爸爸的两封信,认识了很多生字宝宝,学会了正确的写字方法,科学的识字方法。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要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从露西写信中,你看出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出示教学目标,引出核心问题,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学习更有的放矢。】

  二、品读释疑

  1.读一、二自然段,说一说露西为什么给爸爸写信?

  (露西的爸爸出国了,要半年才能回来。)

  (板书:爸爸出国了,半年才能回来。——起因)

  第一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这句话是文章的总起句,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2.自由读读课文,找找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一封信的内容是什么?

  (1)学生自己边读边圈画出第一封信的内容。

  小组内汇报交流,代表展示如下:

  亲爱的爸爸:

  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板书:看不到爸爸台灯坏了)

  (2)爸爸看到后,会有什么感受呢?

  (会担心家里的情况,却又回不了国,会陡增烦恼!)

  (3)仿写: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示例:他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3.自由读读课文,找找露西给爸爸写的'第二封信的内容是什么?

  (1)学生自己边读边圈画出第一封信的内容。

  小组内汇报交流,代表展示如下:

  亲爱的爸爸:

  我们过得挺好。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3)从这封信中,你读出了什么?(板书:有小狗陪伴自己修台灯去看电影)

  (写出了露西没有爸爸在的日子里,在家里的生活很好,也很精彩!)

  (3)仿写:用“又……又……”写句子。

  预设:

  又冷又干燥。

  秋天的苹果熟了,一个个又大又红。

  【设计意图:圈画的方法,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并谈感想体会,注重学生自学自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

  4.小组讨论:你认为第一封信好些?还是第二封信好些?为什么?

  (第二封比较好,因为第一封是报告家里的坏消息,如“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只能让爸爸担心,陡增烦恼!而第二封是报告家里的好消息,“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这样可以让爸爸在国外放心工作,不用担心家里的情况!第一封信表现了一种被动、悲观、依赖的生活态度,第二种表现了一种主动、乐观、独立的生活态度。)

  5.通过学习课文,你认为露西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从露西写信中,可以看出露西在家里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懂得疼爱爸爸、妈妈;是一个活泼,天真的小姑娘。)

  【设计意图:通过两封信的比较,明白了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调整好情绪,乐观地生活,突破了本文的重难点。】

  三、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小猫咪写信》、《秋娃娃》

  听读《小猫咪写信》、《秋娃娃》,跟着录音多读几遍,试着背诵《小猫咪写信》,想一想秋娃娃还会写给谁,说给小朋友或爸爸妈妈听。

  四、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

  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小女孩露西给爸爸写信的事。露西前后写了两次,第一次的内容很伤感,第二次在妈妈的感染下,露西告诉爸爸,在家生活的很好。让我们明白了露西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

  五、学习写话方法

  学一法:正确使用量词

  量词是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本文中“一封信、一些土豆、一沓纸、一支圆珠笔”中的“封、些、沓、支”是量词,它们准确、生动地描述了“信、土豆、纸、圆珠笔”的数量。

  使用量词要注意:1.根据事物的不同特征来选择量词,如形体比较大的动物用“头”,体型比较小,行动比较灵活的动物用“只”。2.根据事物的具体差异来选择量词。如表示人或物的数量少,用“个”,表示人或物的数量多,用“群”。

  举一例:在那一座座雄伟的山峰下,两条相互交错的小溪欢快地流淌着,里面三五成群的鱼儿自由地游来游去。

  练一练:写一个场面,注意用上合适的量词。

  示例:我们继续前进,一片雪白的花海映入眼帘,啊!梨园到了!梨树上一簇簇雪白雪白的梨花,就像蓝天下的团团白云。在蓝天下,在梨花间,一对花蝴蝶正在翩翩起舞起舞,就像两只快乐的小精灵……

  六、课堂小结

  从文章生动的语言、动作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活泼、天真的小姑娘——露西。我们要像她一样做一个独立、乐观、坚强的人。

  七、主题延伸

  你给别人写过信吗?是如何写的?

  我给我的姑姑写过信,因为姑姑住在北京,上次我想姑姑了,于是给姑姑写了一封信:亲爱的姑姑,我好想你,你过过得怎么样?我在家特别听爸爸妈妈的话,在学校里认真学习,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每天的作业我都能按时完成。您什么时候回来,我好想见到您呀!

  八、当堂检测

  九、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爸爸出国了,半年才能回来。——起因

  看不到爸爸

  第一次很难过

  一封信台灯坏了

  第二次有小狗陪伴

  自己修台灯很开心

  去看电影

  画了一大束鲜花——爱爸爸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训练学生从文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课文主要讲了两封信的故事。我让孩子们仔细读课文,找出两封信的内容。

  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写上批语,做上记号;同座的两位同学读完了,互相议一议,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确。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同时鼓励孩子们只要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就会有收获。

  2.学会比较阅读。通过两封信内容的对比,表达态度的对比,看出第二封信更能表达查一种乐观、坚强地看待生活的态度。

  不足之处:

  1.课堂设计内容过多,不利于学生吸收。

  2.缺少“读”,孩子读得少。

二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认识“压、蝉、垂、户、扑”5个生字,会写“雷、乌、黑、压垂”5个字,会写词语“乌云、窗户、迎面”。

  2、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能说雷雨的景象。3、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压、蝉、垂、户、扑”5个生字,会写“雷、压、垂、乌、黑。“5个字。会写词语“雷雨、乌云”。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雷雨前的景色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今天准备了一个谜语让大家猜,希望大家好好动脑筋。谜语: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成串的泪珠伴着下。? 2、那你们知道雷雨有哪些特点吗?(雷雨下的很大,又打雷又下雨多发生在夏季)

  3、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结合生活实际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雷雨前周围的景物变化的可真快,这场雨下的真大,雷雨过后的景色十分迷人)

  4、有一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同学们想不想看?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雷雨》,板书。

  5、指导写字雷。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对照生字条圈出生字,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

  (1)同桌合作认读生字条中的生字,注意及时细正错误。

  (2)开火车认读词语:蝉鸣、窗户、垂下、压下、迎面扑来,注意读准准翘舌音“垂、蝉“,尤其注意“户”在“窗户”一词中读轻声。

  2、生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谁有好办法把它们记住?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教应相机指导。

  压:一间工厂把泥土压碎了。乌:小鸟没有眼睛变黑了。垂:睡觉的睡减去目。

  三、默读课文,梳理脉络 1、默读课文,课文写了雷雨哪些时候的景象,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分别是哪些自然段。

  2、指名学生回答。

  雷雨前(1-3)??雷雨(4-6)?雷雨后(7-8)

  3、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声也小了”这些关键词句,让学生明确四、五、六自然段写的就是雷雨中的景象。

  4、引导学生找到写雷雨前、雷雨后景象的相应自然段。

  5、小结:作者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出了不同的景象。

  四、了解雷雨前的景象 1.默读第一至三自然段,注意不动唇、不出声,圈一圈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2.师生交流:雷雨前,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对照课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板书相关景物) 3.结合语境理解词义,朗读句子。

  (1)出示词语:压下来、垂下来。

  学生读,提醒“压下来、垂下来”这两个词中的“来”读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

  (2)将词语放回句中读。

  ①出示句子: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②读句子,注意读好轻声词。

  (3)体会“压“的运用之妙。

  ①学生演示“压”的`动作。

  ②引导体会:抬头看见厚厚的乌云重重的压下来,你有什么感受?(有点害怕,有点透不过气来…)

  ③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对这个句子。

  ④指导写字乌、黑、压。

  (4)朗读: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①提问:这里的“垂下来”是什么意思? ②出示蜘蛛从网上下来的图片提问:把“垂”换成“落”或 “掉”行不行? ③指导学生对比理解 :在生活中还常常用到这两个词语。(出示)

  金黄的稻谷()下来 苹果从树上()下来 叶子从树上()下来 兔子的耳朵从头上( )下来 ④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蜘蛛垂下来的时候,被一根蛛丝连着,体会“垂”字用得准确,用得好。

  ⑤联系语境,体会蜘蛛笔直地降落,着急地想逃走的有趣模样,指导读出自己的感受。

  ⑥指导写字垂。

  4.理解并积累“越来越...” (1)提问:闪电、雷声有什么变化? (2)指导读好“越来越亮”“越来越响”。

  (3)出示“越来越...”并小结:两个“越来越”写出了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景象的变化。我们还可以说“越来越( )” 5.打雷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渗透安全知识)

  归纳:(1)打雷时,在室内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

  (2)打雷时,如果在户外,要远离大树。

  (3)打雷时,不要接打手机。

  6.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

  (1)提出要求:认真朗读第一至三自然段,闭上眼睛,想象雷雨前的情景,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可从乌云压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动物逃跑等方面引导想象,给人沉闷、不安,甚至有些害怕的感觉。) (2)学生交流感受,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

  7.借助板书,引导学生说一说雷雨前的景象。

  五、生字游戏 六、拓展 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天气变化记录下来吧。

  七、板书 16、雷雨 雷雨前 乌云压下来 叶不动 蝉不叫 刮大风 枝乱摆 蜘蛛逃 电闪雷鸣

二年级语文教案14

  《蜗牛的奖杯》是《国标本(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则寓言故事。讲的是善飞的蜗牛获得飞行比赛的冠军奖杯以后,自我陶醉,不思进取,结果翅膀退化,奖杯成了坚硬的外壳,只能在地上爬行。文中的第一幅插图形象地描绘了蜗牛“在天空自由地飞翔”和“在比赛中遥遥领先”的情景,与第二幅伏在地上爬行的两只蜗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本文的教学我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追求,探究有效的教学策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促使学生在趣味中发现、研读、品味,真正让学生在自主的阅读实践中理解内容,感悟形象,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激趣导入引导发现

  1、猜谜导入: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师相机板书:蜗牛)

  2、谁能向大家介绍介绍蜗牛?(板贴:蜗牛爬行图)

  3、师设悬念:蜗牛原来可不是这样的,它是什么样儿的呢?读读这段话大家就知道了!(多媒体显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4、学生交流(板贴:蜗牛飞行图)

  5、指导朗读一自然段。(突出“有力”“自由”)

  6、读到这儿,小朋友你们有什么想法呀?

  △蜗牛的翅膀怎么变成了一个硬壳?

  △蜗牛怎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翅膀怎么没了,硬壳哪里来的?

  7、蜗牛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同学们都想知道,读了《蜗牛的奖杯》这个故事你们就会明白的。(相机板书:的奖杯)

  8、读题

  [设计意图]:

  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对于教材,应敢于进行大胆的处理,以一自然段的`内容引发学生形成新旧认知矛盾的冲突,引领学生去发现,激发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强烈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自读课文(要求,放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小组合作读(分小节读),相互评价。

  4、小组展示读,相机评点。如:生字新词的轻声、前后鼻音的读法。

  5、默读,想想刚才的问题,能不能读懂?

  6、交流(蜗牛在一次飞行比赛中,夺得了冠军奖杯,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生怕被别人夺了去,晚上睡都睡在奖杯里,天长日久,蜗牛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设计意图]:

  在“我要读”这一动机的导引下,学生的初读是高效率的。同时,唯有在读准、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深入的对话。

  三、精读课文读中见悟

  过渡:蜗牛的硬壳原来是奖杯变的呀!让我们一齐好好读读故事的二、三、四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来写的。

  (一)品读故事

  1、学习二自然段

  ①指读二自然段、齐读

  ②假如你就是这只蜗牛,手棒着冠军奖杯你会怎么想?(多媒体显示比赛场面。)

  △相机感悟“遥遥领先”“甩”“所有”“……”这些词、标点的内涵。

  △师渲染:蜗牛凭着自己有力的翅膀,显示出了非同一般的飞行本领,捧到了冠军奖杯。此刻,它有激动、有兴奋、有得意、有自豪。

  △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三自然段

  蜗牛是怎样对待这来之不易的奖杯的呢?

  ①自由朗读三自然段。

  ②交流,多媒体相机显示:

  从此,蜗牛得意洋洋。它成天把奖杯背在身上,惟恐别人不知道它是飞行冠军。到了晚上,蜗牛就睡在奖杯里,生怕别人偷了去。

  △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多个学生交流

  a相机品悟“惟恐”“生怕”这一组近义词

  b相机指导朗读

  3、学习四自然段

  天长日久,沉重的奖杯变成了坚硬的外壳,同学们想想,课文最后小节该怎么读?

  ①试读→指读,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②有感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感悟出发,认知需求出发,推进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对话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培养语感。

  (二)创设情境体味形象

  1、多媒体显示画面:老蜗牛带着小蜗牛在散步,一群蜻蜓、蜜蜂、蝴蝶……飞来了,在空中你追我赶,翩翩起舞,这时老蜗牛叹了口气,对小蜗牛说:“唉,……”(配音)

  ①老蜗牛接着会说些什么呢?小蜗牛呢?

  ②同桌分别扮演老蜗牛、小蜗牛,说一说

  ③交流,评议

  2、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小朋友们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3、朗读全文

  [设计意图]

  凭借媒体的直观形象,创设情境,进行角色间的换位、移情体验,让学生在演、说、评、议中体味蜗牛的形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四、自主探究,识字写字

  1、在学习小组内自学生字,你认识哪几个生字,说说是怎样认识的?不认识的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2、自学笔顺在书上描红。

  3、交流书写体会,在田字格本上书写,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

二年级语文教案15

  教学要求: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课内外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主动识字的意义和应有的态度,结合勤的教学培养学生逐步养成主动识字的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和使用其他工具书以及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指导学生认真观察课本彩图或教学挂图,并结合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勤的重要性和应具备的态度。在掌握有关的方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逐步养成勤和使用其他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谈话导入。

  同学们,经过大家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的知识。可是知识是无穷无尽的,要学会更多的知识,我们可以请教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那就是——字典。

  指导看图。

  图1:图中是谁?她正在干什么?

  (一位老师正在向同学们介绍字典)

  图2,图3: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她们正在干什么?她们的态度怎样?

  图2:在小姑娘的房间里,妈妈正在指导她使用字典之类的工具书。

  图3:一位老师指导学生查阅字(词)典。

  你们还记得的方法吗?谁来说一说。

  (两种的方法都可以)

  看图,图上的小朋友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图4:同桌的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拦路虎”,他们就向字典请教。

  图5、6:在家中,两位同学读书时遇到了困难,都在查阅字典。

  你读过哪些课外书?你使用过字典吗?在什么情况下用的?

  同桌说一说,再指名说。

  四、比赛。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拿出你的字典,用你最熟悉的方法查一查,完成表格。

  生字、读音、组词

  拜、墓、端、团

  小结:

  字典等工具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遇到疑难问题,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可以自己、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我们只有勤于查阅字典等工具书,才能不断丰富知识,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教案07-13

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八教案07-15

二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教案02-16

二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12-02

二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案12-07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06-27

二年级语文《欢庆》教案07-14

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11-15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01-17

二年级语文教案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