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与倍数教案

时间:2024-04-12 18:11:52 教案 我要投稿

因数与倍数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因数与倍数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因数与倍数教案

因数与倍数教案1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2、20以内有哪些质数?

  3、判断下列各数,哪些是质数?哪些是合数?

  23 30 47 52 33 71 85 97 98

  指名说一说23为什么是质数?97为什么是合数?

  二、指导练习。

  1、介绍分解质因数。

  每一个合数都可以由几个质数相乘得到。师介绍短除法。利用短除法,我们可以知到30=2*3*5。

  师:将合数分解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就叫做分解质因数。请大家根据分解质因数的概念判断以下几种写法对吗?为什么?

  30=2*3*5*1

  30=6*5

  2*3*5=30

  请下列各数分解质因数:24 27 32 36

  2、理解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既不是质数,又不是合数的数是几?

  最小的质数是几?它是偶数还是奇数?

  最小的合数是几?

  一个数既是合数,又是奇数,这个数最小是几?

  P25第1题。

  3、P25第3题。

  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最后全班汇报时,请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4、P25第4题。

  观察图画,理解题意。问:从图上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小猴遇到了什么问题?独立解答,全班订正。

  5、P26第5题。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先由老师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同学们找出和为这个数的两个质数,看谁能找得又对又快。

  教师分别说出下列各数,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8 12 14 20 24

  组织学生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说一个大于2的偶数,另一上人找和等于这个数的质数,找出后,两人一起讨论是否正确,然后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师:举例只能举出有限个,是不是所有大于2的偶数都满足这一结论呢?这就是“哥德马赫猜想”,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你知道吗”。

  教学反思:

  “你知道吗”仅仅是知道就行了吗

  对于新课标教材许多章节后面的“你知道吗?”如何把握标高,是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即可,还是必须掌握?对于这一问题,我区教研员曾作过解释。新课标教材中“你知道吗”从内容划分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教材内容的延伸,另一类则是相关数学史或小知识的简介。根据内容的不同,对于“你知道吗”的教学标高定位也应有所区别。如本册教材中24页的“你知道吗”是关于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这部分知识点是后续学习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基础,学生必须掌握。还有教材81、83、92页的“你知道吗”也属于这一范畴,必须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至于26页的“哥德巴赫猜想”属于数学小知识,62页分数记数法则属于数学史的介绍等,这些内容学生只需了解即可。

  《教参》中明确指出:分解质因数不作为正式教学内容,但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技能,教材还是把它安排在“你知道吗?”中进行介绍,供学生阅读参考。那么分解质因数是否真的有必要让学生掌握呢?我想这个问题还必须联系本册教材第四单元的学习来分析。

  首先,让我们从解决问题的策略方面来比较。

  教研员建议学生掌握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是为了使他们能够通过分解质因数,快速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如果按教材例题方法,先写出两个数各自的因数(或倍数),再通过观察找出公因数(公倍数),最后确定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虽然方法可行,但效率确实太低。特别是遇到如教材82页中30和45、24和36,要找出他们的最大公因数,由于两个数据之间不存在倍数关系,且每个数的因数又较多,学生必须完整找出它们的所有因数后,才能准确找出最大公因数。又如教材91页中8和10要找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学生必须列举出较多的倍数后才能找到他们的最小公倍数。如果这些题能够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最大公因数或最小公倍数就方便快捷得多了。

  其次,让我们从知识的应用价值方面来考虑。

  学习最大公因数是为了约分,那么约分是否必须要用到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呢?其实不然。根据以往教学经验,更多学生在约分时会主动采取逐次约分的方法,因为这样比找最大公因数来得容易一些。看来,“公因数”概念的学习对约分十分关键,但找最大公因数的'知识在这部分所起的作用并非那么明显。

  再来看通分,学习最小公倍数是为了通分。通分时,是否一定要用到找最小公倍数的知识呢?在以往批改作业中,我常常发现学困生是将两个分数的分母相乘作为通分后的分母。在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时,这样的方法同样能够正确比较出结果,只是计算时数据稍大了些。但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如果还按上述方法则明显不妥。因为将两数相乘的积作为通分后的分母,计算后分子和分母的数据都较大,且必须约成最简分数。而约分对学困生而言又是最容易忽视和出错的地方,所以相对而言,最小公倍数的应用会比较频繁,因此在教学中也应更为重视。

  最上所述,“分解质因数”虽然作为“你知道吗”中补充拓展的内容,但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其方法技巧。这里的教学不必要求学生掌握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概念,不必引导学生比较因数和质因数的区别、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的联系,只要学生掌握用短除法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即可。在第四单元,学生应该了解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全体学生必须掌握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来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质数和合数的意义,会根据质数和合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经历概念的辨别和指导练习的过程,体验比较、分析、练习提高。

  教学重点:

  1、掌握质数、合数、偶数、奇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运用质数和合数解决实际问题。

因数与倍数教案2

  课前考虑:

  1.概念揭示变“逻辑演绎”为“活动建构”。因数和倍数,保守教材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除法整除约数和倍数)来布置的,这种概念的揭示,从笼统到笼统,没有同学亲身经历的过程,也无须同学借助原有经验的自主建构,同学获得的概念是刻板、冰冷的。假如能借助同学的'操作和想象活动,唤起同学的“因倍意识”,自主建构起“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那么同学获得的概念必定是生动的、有意义的。

  2.解决问题变“关注结果”为“对话生成”。要找出一个数的几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找出这个数的所有因数。这里有一个方法问题。是把方法简单地告诉同学,迫切地寻求结果,还是给同学充沛的探究时间,让他们通过独立考虑、交流讨论,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呢?很多胜利的教学标明,在教学中为同学营造出一个“对话场”,在生生、师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对话中,能让师生相互分享经验、沟通考虑,生成新的看法。

  3.教学宗旨变“关注知识”为”启迪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从知识课堂走向智慧课堂,为同学的智慧生长而教,应成为我们数学教学的倾心追求。怎样通过对“因数和倍数”内涵的深度挖掘,在教给同学数学知识的同时,更教会他们数学考虑的方法,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释放潜能,开启心智?这是我设计“因数和倍数”这堂课的宗旨所在。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建构”,使同学领会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独立考虑、交流谈论,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所有因数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同学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同学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

  3.通过教学,让同学从中感受到数学考虑的魅力,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

  练习纸、学号卡等。

  教学重、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所有因数的方法,学会有序地进行考虑。

因数与倍数教案3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18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

  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

  1.会判断一个数是否能被2、5整除。

  2.会判断奇数、偶数。

  3.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2、5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走进课堂

  1.前面我们学习了自然数、整数、因数,后来又学习了倍数,我们都说自己学的很棒,今天我就考考大家

  出示:1~100的自然数。

  2.导入:

  这是1~100的自然数。

  你能很快找出2的所有倍数吗,并用蓝笔圈出来。试一试!

  3.同桌结组,比试结果。

  二、探究新知

  1.2的倍数的特征。

  你们圈出的这些数和2有什么联系

  为什么它们都是2的倍数

  这些数是分别用2X1 2X2 2X3 2X4 2X5 ……得来的

  请大家观察这些数,你发现这些数有什么特征?

  这些数个位上是0、2、4、6、8中的一个。

  这个规律正确吗?请同学们任写一些大一点的数验证一下。(学生写数验证,小组内讨论)

  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看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的个数是不是0、2、4、6、8就可以了。

  三、练习 出示课本第20页第一题

  自学 奇数、偶数

  1、关于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还有很多知识,你想知道吗?请你打开课本第17页自学。

  你们从书上还知道了些什么?

  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因为0也是2的倍数,所以也是偶数)

  双数指的就是偶数,那么单数指什么呢?

  学生说:奇数

  2、巩固练习 出示课本第17页做一做

  学生口答

  根据上面的学习,你们还能想到哪些数学知识呢?

  自然数根据是不是2的倍数,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因为0、2、4、6、8都是偶数,所以也可以说“个位上是偶数的数都是偶数”。

  3、联系生活

  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还见过奇数和偶数?

  我的身高148厘米,148就是一个偶数

  20xx是个偶数

  同学们真有心,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用奇数、偶数对事物进行分类。

  看来奇数、偶数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少方便呢。

  2、5的倍数的特征。

  自主探索5的倍数的特征。

  在课本上有100以内数的表格,请同学们打开书,找出5的倍数,看看有什么规律,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并想办法验证你所发现的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3、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判断: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哪些数既是2又是5的倍数?(60 30)

  60、75、106,30,521

  ①引导学生思考:一个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有什么特征?

  ②汇报结果: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

  ③引导总结:个位上为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三、巩固发展:

  (1)套圈游戏:把下面的数填在圈里。

  18 24 25 30 35 36 40 42 45 46 50 65 80 100

  ①2的倍数:

  ②5的倍数:

  ③同时是2和5的倍数:

  (2)判断。

  ①一个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 )

  ②能被2除尽的数都是偶数。 ( )

  ③同时是2和5倍数的数,个位上的数字一定是0。 ( )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因数与倍数教案4

  教学内容

  教材第6页例3及练习二第3~8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自主探究,找出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然数之间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概括、分析和比较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因数和倍数两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0,28,42的因数有哪些?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这些数的因数个数的?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大的是几?最小的是几?

  二、新课讲授

  1.探索找倍数的方法。(教学例3)

  出示例3:2的倍数有哪些?

  师:你会找2的倍数吗?给你们1分钟的时间,看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多!准备好了吗?开始!

  师:时间到,你写了多少个2的倍数?生1:15个。生2:24个。

  师:大家都是用的什么方法呢?

  生1:我是用乘法口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这样写下去的。

  生2:我也是用乘法,用2去乘1、乘2……

  师:哪些同学也是用乘法做的?

  师:你们都是用2去乘一个数,所得的积就是2的倍数。还有不同的方法吗?www.xkb1.com

  生3:我用的是除法,用2÷2=1,4÷2=2 ,6÷2=3,……依次除下去。

  师:很好!如果给你更长的时间,你能把2的倍数全部写出来吗?(不能)

  师:为什么?(因为2的倍数有无数个)

  师:怎么办?(用省略号)

  师:通过交流,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初步体会2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追问:你能用集合图表示2的倍数吗?

  学生填完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核对。

  (4)即时练习。让学生找出3的倍数和5的`倍数,并组织交流。学生举例时可能会产生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错例进行适时剖析。

  4.反思提炼。师:从前面找因数和倍数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组织全班集体交流,通过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点:

  (1)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三、课堂作业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8页练习二第3~8题及思考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部练习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订正。

  集体订正时,教师着重引导学生认识以下几点:

  (1)第4题“15的因数有哪些?”和“15是哪些数的倍数”答案是一样的。

  (2)第5题中的第(2)小题是错的,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第(4)小题也是错的,因为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不含小数。

  (3)思考题:两数如果都是7(或9)倍数,它们的和也一定是7(或9)的倍数,即如果两数都是n的倍数,它的和也是n的倍数。

  2.利用求倍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出示:妈妈买来几个西瓜,2个2个地数,正好数完,5个5个地数,也正好数完。这些西瓜最少有多少个?

  理解题意,分析解答。

  教师提示“2个2个地数,正好数完,说明西瓜的个数是2的倍数,5个5个地数,也正好数完,说明西瓜的个数是5的倍数,所以西瓜的个数同时是2和5的倍数。

  交流汇报: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20,…

  5的倍数有5,10,15,20,25,30,…

  2和5共同的倍数有10,20,…所以2和5共同的倍数最小的是10。

  答:这些西瓜最少有10个。

  四、课堂小结

  1.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交流)

  2.让学生自学“你知道吗?”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2×1=2 2÷2=1

  2×2=4 4÷2=2

  2×3=6 6÷2=3

  2×4=8 8÷2=4

  2的倍数有2,4,6,……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因数与倍数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好处,会决定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潜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2、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

  生:父子(父母、母子、母女)关系。

  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齐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4、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二)、学习求一个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A、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能够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齐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样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样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能够吗?为什么?(不能够,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能够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必须是(),而最大的必须是()。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取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能够用集合表示。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向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B、找倍数:

  1、我们一齐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样找到这些倍数的(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汇报3的倍数有:3,6,9,12

  改写成:3的倍数有:3,6,9,12,你是怎样找的.?(用3分别乘以1,2,3,倍)

  5的倍数有:5,10,15,20,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状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能够用集合来表示

  2的倍数3的倍数5的倍数

  师:我们明白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样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三、课堂小结

  我们一齐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因数与倍数

  因数与倍数指的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

  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教学反思:

  教材上,探究因数这部分的例题比较少,只有一个:找18的因数。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进行了重组教材,先让学生根据乘法算式一对对地找出15的因数,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探究18的因数。透过质疑:有什么办法能保证既找全又不遗漏呢?让学生思考并发现:按照必须的顺序一对对的找因数,能既找全又不遗漏。进而又借助体态语言打手势,让学生说出30和36的因数,到达了巩固练习的目的。又明确了像36当两个因数相等时,只写其中的一个6。这样设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贴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

因数与倍数教案6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通过动手操作,借助几何直观,认识和理解因数和倍数,体会一个数的倍数与因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经历“活动建构”和“自主探索”的过程,发现并掌握寻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及个数特征,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数学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及相互依存的关系。

  2、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因数与倍数的意义及相互依存关系。

  教学设计:

  一、认识因数和倍数

  1、分类感知。

  出示例1.

  12÷2=6 8÷3=2?????????2 30÷6=5

  19÷7=2?????????5 9÷5=1.8 26÷8=3.25

  20÷10=2 21÷21=1 63÷9=7

  师:谁来读一读这些算式?如果让你把这些算式分分类,你准备怎样分?

  生1:分成两类。第一类:8÷3=2?????????2 19÷7=2?????????5他们商是有余数的;第二类:12÷2=6 30÷6=5 9÷5=1.8 26÷8=3.25 20÷10=2 21÷21=1 63÷9=7商是整数和有限小数。

  生2:分成两类:第一类12÷2=6 30÷6=5 20÷10=2 21÷21=1 63÷9=7商是整数;第二类:8÷3=2?????????2 19÷7=2?????????5 9÷5=1.8 26÷8=3.25商是小数或有余数。

  ……….

  师: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的方法也不同,今天我们就在第二种分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

  师:说一说第一类的每个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生尝试说一说。

  师:在12÷2=6中,能简单地说12是倍数,2是因数吗?

  生:不能这样说,要说请12是谁的倍数,2是谁的因数,因为在这个算式中12是倍数,如果在24÷2=12中,12就变成因数了,所以,到底是因数还是倍数是相对不同的数来说的,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

  2、练习

  说说下面四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师:需要注意的是: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是指非0的自然数。

  二、找因数

  1、师:刚刚我们认识了因数,18的因数有哪些呢?你能把他们都找出来吗?自己在练习本上试着找一找。

  生独立试做,师巡视指导。

  2、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我先想18除以几能得到整数,18除以1得整数,1是18的因数,18除以9得整数,9也是18的因数。

  生2:我觉得应该一对一的.找,18除以1等于18,所以1和18都是18的因数;18除以2等于9,所以2和9都是18的因数,18除以3等于6,所以3和6是18的因数。

  师:他找全了吗?他找得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

  生:他找的有顺序,就会不遗漏、不重复。

  师:说得真好,我们再找因数的时候,要有序,要找全。

  3、30的因数有哪些?36呢?

  师:观察几个数的因数,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1: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生2: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三、找倍数

  1、师:在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时候,我们要想除法算式,而且要有序,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呢?试着找出2的倍数。

  生在练习本上找。

  2、师:谁来说说你找的是哪些数,是怎样想的?

  生1:我想几除以2得整数,2÷2=1,4÷2=2,6÷2=3……….,2、4、6……这些数就是2的倍数。

  师:他是从除法的角度想的,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我想的是乘法:2×1=2,2×2=4,2×3=6,2×4=8.......所以2、4、6、8.......都是2的倍数。

  师: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找出了2的倍数,找全了吗?

  生: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是找不全的。

  师:最小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生:最小的倍数就是这个数本身。

  3、找出3和5的倍数各5个。

  四、巩固提高

  1、把中间符合条件的数填入相应的椭圆框里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5 16 18 20

  24 30 36 60

  36的因数60的因数

  师:怎样才能找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习惯。

  2、(1)写出下列各数的因数。(各写5个)

  10 17 28 32 48

  (2)写出下列各数的倍数。

  4 7 10 6 9

  设计意图:巩固找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3、下面说法正确吗?正确的请在()里划√。错误的请划“×”。

  (1)1是1,2,3...........的因数。 ( )

  (2)8的倍数只有16,24,32,40,48。 ( )

  (3)36÷9=4,所以36是9的倍数。 ( )

  (4)5.7是3的倍数。 ( )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今天我们学习的因数和倍数跟以前学习的因数和倍数一样吗?

  师:这节课我们借助除法算式认识了因数和倍数,并学会了怎样找一个素的因数和倍数,需要大家明确的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因数和倍数不同于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表示几倍的倍数,而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

  12÷2=6,我们就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一个数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因数与倍数教案7

  教学内容:倍数与因数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重难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教材情境图,从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引出算式。

  9×4=36(人) 5×7=35(人)

  说说在算式中每个数字的名称及所表达的意义。

  2、认一认。

  以9×4=36这个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即36是9和4的倍数,9和4是36的因数。

  这里出现了两个新的概念:倍数和因数,今天我们就来学校倍数和因数。(板书课题:倍数和因数)

  二、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1、师:根据5×7=35,你能说出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又是哪个数的因数吗?

  在利用乘法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如18÷2=9,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说明: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2、根据算式说一说。

  出示25×3=75,20×5=100.

  师:25和3是75的什么?75是3的什么?也是25的什么?(抽生答)

  师:如果我们说25是因数,75是倍数对吗?为什么?

  一、谈话引入。

  师:老师有一项特殊的本领,就是你随便说一个数,我能马上判断出是不是2或5的倍数。

  学生说数,老师判断。

  师:你们想学这个本领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2、5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

  1、探究5的倍数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33页,这是一张百数表,请你按一定的顺序把5的倍数用红笔圈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师:观察百数表中和同学们圈出的5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

  生:个位上要么是0,要么是5。

  2、解释与验证。

  师:那是不是所有5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0或5呢?你能举出一个个位上是0或5的多位数来验证一下吗?

  学生举例验证。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验证,你们能说说5的倍数的特征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探究2的倍数的特征。

  师:我们在百数表中探究了5的倍数的特征,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找到2的倍数,探究一下2的倍数的特征吗?

  学生自主探究

  师: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说。

  指名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

  2的倍数都是双数,2的倍数个位上是0、2、4、6、8等等

  师:我发现刚才我们研究的这些2的倍数都是一位数或两位数。是不是所有2的倍数的个位上都是0、2、4、6、8呢?你们能举一个多位数来验证码?

  学生举例验证

  总结:无论是几位数,只要个位上的数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师:那么判断2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的哪一位就行了?

  生:个位

  师:2的倍数与十位上的数有关吗?

  生:没有

  4、认识奇数和偶数

  师:在自然数中,像2、4、6、8、10、12这样的数,是2的倍数,叫做偶数,也就是我们说的双数。而像1、3、5、7、9、11这样的数,不是2的倍数,叫做奇数,也就是我们说的单数。

  师:同学们观察奇数和偶数各有什么特征?

  小结: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9;偶数的个位上是0、2、4、6、8。

  三、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3的倍数的特征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的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

  1、前面我们研究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能用你的话说一说他们的特征吗?指名说

  2、请你举例说明。(请学生说,教师把学生的举例板书在黑板上。)

  3、说说同时是2和5倍数的数有什么特征?(观察特征。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可能会猜想:个位上是3的'数就是3的倍数

  二、探索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1、你们的猜想对吗?在书上的百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并做上记号。

  2、观察3的倍数,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完成,看谁找的快

  教师参与到讨论学习中。

  先独立思考,想出自己的想法,然后与四人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的发现。

  3、建议学生将每个数的各个数字加起来试看

  4、你发现的规律对三位数成立吗?找几个数来检验一下。

  在下面数中圈出3的倍数。

  53 87 36 65 60 128 453

  三、试一试。教材第36页第1题。

  请将编号是3的倍数的气球涂上颜色。自己独立完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36 17 54 71 45 48

  四、练一练

  1、准备卡片:3、0、4、5 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分别满足下面的条件。

  (1 )是3的倍数。

  (2 )同时是2和3的倍数。

  (3 )同时是3和5 的倍数。

  (4 )同时是2,3和5的倍数。

  独立完成,说说你的窍门和方法。边摆边想,再交流讨论思考的过程。

  (1)30、45、54 (2)30、54 (3)30、45 (4)30

  2、在书上第36页第4题。

  1)在百数表中找出9的倍数,观察9的倍数,它们有什么特征?

  2)这些数的排列有什么特征?

  3)如果这个百数表扩充到200,并找出99后面是9的倍数的数,它们将在表中的什么位置?做一做,检验你的答案。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找因数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写出指定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教学重难点: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做拼图的游戏吗?请你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形拼一拼,看谁拼出的长方形种类多。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学生用12个小正方形自由拼长方形, 教师巡视)

  1、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拼了几种长方形?

  (学生一边汇报,一边将所拼的图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你是怎样拼的,说说好吗?

  2、你能把这些摆法用算式写出来吗?

  1×12=12 2×6=12 12×1=12

  6×2=12 3×4=12 4×3=12

  3、请同学们观察一下,哪两道算式的因数一样?这6个算式最少能用几种算式表示出来?

  4、同学们观察一下,12的因数有哪些呢?12共有几个因数?

  拼长方形与找因数有什么关系呢?(指名说一说)

  师:根据刚才的操作交流,大家思考:怎样找一个数的因数呢?

  学生组内交流,小组汇报。

  三、引导学生得出“有序思考”的方法

  师:通过拼长方形的方法,我们知道了寻找因数的方法。那么找一个数的因数怎样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得出结论。

  小结:找一个数的因数,要用“有序思考”的方法,即用乘法依次一对一地找,这样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就不会重复,也不会遗漏了。

  师:请同学们按照这种方法找出18的全部因数,并与同桌交流。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介绍教材第37页的算式,引导学生观察,用除法来找一个数的因数。

  四、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找因数

  1×12=12 2×6=12 3×4=12

  12的因数有:1、2、3、4、6、12.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找质数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拼图游戏,你们愿意吗?

  二、自主探究

  (一)拼一拼,填一填。

  1、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看谁拼的方法多,动作还快。

  2、师:下面我们用不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来拼长方形,学生边拼边汇报,教师填表。

  (二)找一找。

  课件出示表格,引导学生观察。

  1、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组内交流

  2、为什么2、3、5、7、11只能拼一种长方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它们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

  师:(指着合数说)为什么它们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呢?它们有什么相同

  点吗?(它们都有两个以上的因数)

  师:请你仔细观察因数的特点,并把这些数进行分类。小组讨论

  (三)认一认,填一填。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

  出示: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师:你现在能迅速判断出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了吗?

  出示一组数字,让学生判断。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是1。

  师生小结:根据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自然数分为:质数、合数和1 。

  三、课堂小结: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找质数

  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叫做合数。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是1。

因数与倍数教案8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知道因数、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学会用因数、倍数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工具

  课件、投影

  教学过程

  一、迁移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互依存的关系,如:佳爸是佳佳的爸爸,佳佳是佳爸的儿子。其实在我们的数学王国里,数与数回见也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请看大平米,认识这些吗?(课件出示:0,1,2,3,4,5……)

  这些自然数。(课件去“0”)

  去0后这又是什么数?(非零自然数中。)这节课我们就在非零自然数中来研究数与数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板书:因数和倍数

  二、情境创设,探究新知

  1、理解整除的意义。

  (1)出示例1,在前面学习中,我们见过下面的算式。

  12÷2=6 8÷3=2……2 30÷6=5 19÷7=2……5 9÷5=1.8

  26÷8=3.25 20÷10=2 21÷21=1 63÷9=7

  你能把这些算式分类吗?

  (2)分类所得:

  第

  一

  类

  12÷2=6 20÷10=2

  30÷6=5 21÷21=1

  63÷9=7

  第

  二

  类

  8÷3=2……2 9÷5=1.8

  19÷7=2……5 26÷8=3.25

  (3)观察发现,合作交流。

  观察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约数。

  2、理解因数、倍数的意义。

  12÷2=6中,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所以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由此可知:(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3、总结归纳

  (1)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

  (2)因数与倍数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4、注意:

  为了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5、做一做。

  下面的4组数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4和24 36÷13 75÷25 81÷9

  6、教学例2

  18的因数有哪几个?

  18的因数有1、2、3、6、9、18。

  也可以这样用图表示。

  18的'因数

  1,2,3,

  6,9,18

  30的因数有哪些?36呢?

  7、教学例3

  2的倍数有哪些?

  2的倍数有2、4、6、8……

  2的倍数

  2,4,6,

  8,10,12,

  14,……

  3的倍数有哪些?5呢?

  8、小组讨论,归纳总结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课后小结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课后习题

  1、填空。

  (1)36是4的( )数。

  (2)5是25的( )。

  (3)2.5是0.5的( )倍。

  2、下面各组数中,有因数和倍数关系的有哪些?

  (1)18和3 (2)120和60 (3)45和15 (4)33和7

  3、24和35的因数都有哪些?

  板书

  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倍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因数与倍数教案9

  教学目标:

  1.结合整数乘、除法运算初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2.自主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方法;

  3.在认识倍数和因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倍数或因数的过程中,感知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自主探索并初步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略)

  二、新课引入:

  1.师:同学们的桌上都放着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请你每次用这12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注意你不同的摆法?(每排摆几个?摆了几排?)看谁的方法多?速度快?会用算式表示你的摆法吗?

  学生交流几种不同的摆法。随着学生交流屏幕上一一演示。2.进行交流:

  如: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你会用算式表示吗?

  师: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的长方形,可以用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来表示,千万别小看这些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我们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屏幕出示)

  43=12,

  师:在这个算式中,你认为4、3、12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因为:43=12,

  所以: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

  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

  读读看,能读懂吗?

  继续出示:因为:62=12 ,所以

  因为:121=12 ,所以

  谁也来出个乘法算式说一说。(略)

  三、探索研究:

  1.师:我们刚才初步认识了因数和倍数,下面要进一步来研究因数和倍数。(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

  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 谁是谁的倍数?

  4、5、18、20、36

  师: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4、18都是36的因数,你也发现了吗?

  师:4、18、都是36的因数。

  师:36的因数只有这2个吗?

  师:看来要找出36的一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你能不能把36的所有因数全部找出来(既不重复又不遗漏)?请你选择你喜欢的方式,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独立完成,找出36的所有因数。如果能把怎么找到的方法写在纸上更好。

  学生填写时师巡视搜集作业。

  2.交流作业。(略)

  板书:36的因数:1、2、3、4、6、9、12、18、36。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有办法了吗?有没有方法不重复也不遗漏?试一个。

  15的因数有 再试一个:

  16的因数有

  观察36、15、16的所有因数,你有什么发现吗?

  边交流边板书:

  个数 最小 最大

  因数 1 它本身

  倍数

  3.师:找一个数的因数掌握的不错,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吗?

  3的倍数:(找不完怎么办?) 有小巧门吗? (略)

  板书:3的倍数:3、6、9、12、15

  找出7的倍数:7、14、21、28、35

  交流方法。在找一个数倍数时发现:板书:

  个数 最小 最大

  因数 有限的 1 它本身

  倍数 无限的 它本身 (没有的)

  30以内5的倍数:(注意反馈)5、10、15、20、25、30

  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不是正确?)

  ⑴ 12是4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⑵ 8是16的'因数,8又是4的倍数。

  ⑶ 1没有因数。

  ⑷ 5是倍数。

  小结:倍数或因数都是指两个数之间的关系,不能单独说

  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板书完整: 不是0的自然数

  四、实践应用

  师: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运用。

  1.春游。

  乘坐小艇每人应付4元,你能把下表填写完整吗?

  24个同学表演团体操,把队伍的排列情况填写完整。2.做操。

  表中的排数和每排人数与24都有怎样的关系?反馈:表中的应付元数都有什么共同特点?(都是4的倍数)

  排数是24的因数。每排的人数呢?(也都是24的因数。为什么?)

  3.存钱。

  有一位青年志愿者要省下30元生活费,买学习用品送给生活困难的同学。他每天存出一样的钱数,请问有几种存法?

  (30的因数:1、2、3、5、6、10、15、30)

  师:看来因数倍数大量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五、课堂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研究、认识了倍数和因数,你学得怎样?

因数与倍数教案10

  教学内容:国标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70页--72页倍数和因数,想想做做第2,3题。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情感与态度方面: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的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倍数和因数的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解决问题,引入新授

  1、你们学校有冬季运动会吗?现在体育老师有个数学问题需要你们帮忙解决,愿意吗?(课件出示例题)

  体育老师要将12名女生分组训练跳绳,要求每组人数相同,可以怎样分?

  (学生读题,指名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完整的再补充,共有6种)

  提问:你能用乘法算式将这几种方案表示出来吗?

  (指名口答,教师进行整理,有序用课件呈现:1×12=122×6=123×4=12)

  在学生口答时说明:1×12=1212×1=12用一道算式1×12=12来表示。

  请学生总结各个算式表示的方案。

  2、教学倍数和因数的意义

  1)、揭示课题

  教师指着3×4=12

  提问:这是一道什么算式?(整数乘法)

  这道算式向学生说明:根据3×4=12我们今天要学习一个新知识--倍数和因数。(板书出示课题:倍数和因数)

  课件出示:根据3×4=12可以说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4和3都是12的因数。

  (指名一位学生复述,再全班齐说)

  提问:你能根据1×12=122×6=12这两个算式和你的同桌照样子说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再指名说,注意倾听学生发言)

  2)、你能在小组内举一些这样的算式,让其他的同学照样子说一说谁是谁的倍数,谁是谁的因数吗?

  (四人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巡视进行指导,再指名全班2-3人说一说)

  注意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错误引出,或由教师出示“100×20=20xx所以20xx是倍数,100和20是因数”请学生判断。倍数和因数相互依存的关系,即甲数是乙数的倍数,那么乙数必定是甲数的因数;

  3)课件出示: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倍数和因数时,所说的一般指不是0的自然数。

  二、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

  掌握了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我们要来学习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了。

  1、出示例题:你能找出多少个3的倍数?(指名读题)

  出示:“3的倍数有:“

  提问:3的倍数有哪些?

  (指名说,教师板书)

  提问:你是怎样找到这个数的倍数的?

  (教师随机指着3的两个倍数提问,并相应板书算式)

  最后整理完成板书:3×1=33×2=63×3=93×4=123×5=15

  说明: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明白了3的倍数应该是3与一个数相乘的积;找3的倍数时,可以按从小到的顺序,依次用1、2、3------与3相乘,是吗?

  提问: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有条理的说出3的倍数吗?

  学生在找3的倍数时已经感觉找不完,那么老师追问:你能把3的倍数全找完吗?所以后面就用”------“表示,一般情况下写出5个就可以了。

  板书添上”------“

  2、小结

  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来找3的倍数的吗?(学生如又困难,可以同桌间先说一说)

  (找3的倍数时,可以按从小到的顺序,依次用1、2、3------与3相乘,而每次乘得的积都是3的倍数)

  那么你能以此类推说说怎样找其他的数的倍数吗?(指名学生说,可以举例)

  小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可以按从小到的顺序,依次用1、2、3------与这个数相乘,而每次乘得的积都是这个数的倍数

  3、”试一试“:(任选其中两题完成)

  出示:2的倍数有:

  5的倍数有:

  7的倍数有:

  9的倍数有:

  (要求学生任选其中两题进行练习,速度快的同学可以完成剩余的题目)

  (投影出示学生的作业,集体订正)

  提问:谁能选择一题说一说,你是怎样来找这个数的倍数的?

  4、发现特征

  课件出示:3的倍数有:3,6,9,12,15------

  2的倍数有:2,4,6,8,10------

  5的倍数有:5,10,15,20,25-----

  7的倍数有:7,14,21,28,35------

  9的倍数有:9,18,27,36,45------

  提问:观察上面几个例子,你能发现这些数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将你的发现告诉小组同学。

  (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指名两人说一说,并用课件突出重点显示)

  (扑捉学生发言中有用的'话,如:“最小的倍数”,“后面都有省略号”等等)

  教师再用课件出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了,下面我们要学什么呢?

  三、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

  1、出示:你能找出36所有的因数吗?

  提问:你能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想一想怎样来找36的因数吗?会的同学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

  (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教师巡视认真倾听并加以指导,再分别指名不同方法进行介绍)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共同认可的方法(乘法或除法)进行教学:

  1)、“乘法找”: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来找36的因数的?教师将其方法进行整理板书:

  板书: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根据算式,一对一对的写)

  1×36=36

  2×18=36

  3×12=36

  4×9=36

  6×6=36追问:找完了吗?

  提问:你认为怎样才能不重复,不遗漏的找出36所有的因数?

  (指名回答,板书强调:有序)

  注意提醒学生再写的时候也要一对一对的来写。

  提问:怎样利用乘法来找一个数的因数?

  (利用乘法算式,按一个因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一组一组的找,两个乘数就是积的因数)

  2)、“除法找”若有学生提出就让学生说说想法,若没有学生提出那么老师就提出来做一个相应的介绍,用36依次去除以1,2,3,等能被它整除的数。

  出示:36÷1=36

  36÷2=18

  36÷3=12

  36÷4=9

  36÷6=6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提问:怎样用除法来找一个数的因数呢?

  (利用除法算式,按除数从小到大的顺序,一组一组的找,除数和商都是被除数的因数)

  2、小结

  你能根据我们找36的因数的过程来说一说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总结,教师加以补充和肯定。

  3、“试一试”(任选其中两题完成)

  15的因数有:

  16的因数有:

  18的因数有:

  24的因数有:

  (要求学生任选其中两题进行练习,速度快的同学可以完成剩余的题目)

  (投影出示学生的作业,集体订正,任选两题说说是怎样来想的)

  4、发现特征

  课件出示:

  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15的因数有:1,3,5,15。

  16的因数有:1,2,4,8,16。

  18的因数有:1,2,3,6,9,18。

  24的因数有:1,2,3,4,6,8,12,24

  提问:观察上面几个例子,你发现这些数的倍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四人小组进行讨论,指名两人说一说,并用课件突出重点显示)

  若学生说的正确,随即表扬,并请学生阅读“数学知识库”中的相关内容,再指名读一读,教师再用课件出示: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5、掌握了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特点后老师要考考你们了!

  课件提问:一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这个数是()。

  四、巩固练习(试时间而定,留做课堂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先看题目。

  提问:谁能说说从表格中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全班汇报交流)

  提问:表中的“应付元数”都是4的倍数吗?4的倍数还有哪些?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先看题目。

  提问:怎样来求每排的人数?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全班汇报交流)

  提问:排数都是24的因数吗?每排的人数呢?你是怎样想的?

  五、课堂总结

  谁能说一说在这节课上你都知道了哪些有关倍数和因数的知识?

因数与倍数教案11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理解因数与倍数的含义。

  2.会有序地思考,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3.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学习重点】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根据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算式0.7×6=4.2中的0.7和6都叫_________,4.2叫做_________。

  2.认真阅读课本,我又有了新的收获。

  (1)在算式2×6=12中,我们说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因数,也是_________的因数;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倍数,也是_________的倍数。

  (2)从算式3×4=12中,_________和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因数,_________和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倍数。

  (3)除了2、3、4、6是12的因数外,_________也是12的因数。

  3.我的小问题: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这里讲的因数一样吗?

  (1)我的`想法:_________。

  (2)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2.自学课本例题,思考:

  (1)18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有_________个。

  (2)18的最小因数是_________,最大因数是_________。它的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_的。

  (3)也可以这样表示:

  18的因数

  3.组内交流并讨论:怎样找最快,而且不容易遗漏?

  我的想法:_________。

  4.小组代表汇报,总结。

  三、过关检测。

  1.填空我最棒。

  (1)根据3×9=27,我们说_________和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因数,_________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倍数。

  (2)15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3的因数共有_________个,最大因数是_________,最小因数是_________。

  (4)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4,这个数是( )。

  2.我是小法官。

  (1)在14=2×7中,2和7是因数,14是倍数。 ( )

  (2)一个数的因数总是比这个数小。 ( )

  (3)1是所有非0自然数的因数。 ( )

  (4)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 )

  3.1的因数有_____个,7的因数有_____个,10的因数有_____个。

  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我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2.我能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倍数。

  3.我能理解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4.了解什么是完全数。

  【学习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

  【学习难点】

  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倍数。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_的,最小因数是_________,最大因数是_________。

  2.因为72÷8=9,所以_________和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因数,_________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倍数。

  3.24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因数是_________,最小因数是_________。

  4.从3×2=6、3×3=9、3×4=12中,我发现6、9、12都是3的_________。还有________等数也是3的倍数。

  5.我的小问题: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探究。

  1.自学课本例题,思考:

  (1)2的倍数有_________

  (2)2的最小倍数是_________,有没有最大的倍数?

  (3)也可以这样表示:

  2的倍数

  2.组内交流并讨论:

  (1)怎样找最快,而且不容易遗漏?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同学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

  (2)2的倍数为什么找不完?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代表交流汇报。

  4.梳理总结。

  三、过关检测。

  1.猜一猜,填一填。

  (1)15的因数有__________________,15的倍数有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是1,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18,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4)一个数是42的因数,又是7的倍数,它还是2和3的倍数,这个数是_______________。

  (5)一个自然数比20小,它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7,这个自然数是__________________。

  2.我是小法官。

  (1)一个数,它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它本身。 ( )

  (2)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这个数的因数。 ( )

  (3)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

  (4)因为36÷9=4,所以36是倍数,9是因数。 ( )

  (5)57是3的倍数。 ( )

  (6)12的倍数只有24、36、48。 ( )

  (7)1是1,2,3,…的因数。 ( )

  3.一个数是42的因数,同时也是3的倍数,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四、自我评价。

  今天我学会了:__________________。我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表现很好,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因数与倍数教案12

  【教学内容】

  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51-52页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本节内容位于冀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第三个课时,这部分内容在掌握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将为以后学习3的倍数打下基础,同时它也是学习分解质因数、通分和约分的重要基础知识。因此,掌握本节课的内容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

  从学生年龄特点看,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还比较弱。而本节课的内容比较抽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讲授这节课时,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自己去思考。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探索5和2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

  2.知道2和5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自然数是否是2或5的倍数。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发现的结论,并尝试用语言描述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重点】

  归纳、概括2和5的倍数特征。

  【教学难点】

  通过探索2和5的倍数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2、5的倍数。

  【教学准备】

  课件、数位表纸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旧知铺垫

  1.说出1到30以内2所有的倍数(点名让学生回答)。

  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

  二、探索新知

  (一).2的倍数的特征。

  1.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30以内的数)

  师:同学们,2的这些有倍数有哪些特征?(用红颜色把个位上的数字强调出来,方便学生更清楚观察出来)

  生:这些数的个位上是0、2、4、6、8。

  师:那同学们这些数都是什么数?

  生:这是数都是偶数。

  师: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什么数?

  生:不是2的倍数的数是奇数。

  2.师总结:(板书)

  2的倍数特征l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l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

  3.课件出示数字卡片;

  例一: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2的所有倍数,用黑笔圈出来

  师:不用计算,谁能快速说出来?并且向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方法(点名让学生回答)

  生:(说出具体数字)我是根据2的倍数特征的得出来的。

  (二)5的倍数的特征:

  1.师:同学们学完2的倍数特征,我们再来一起探讨一下5的倍数有哪些特征?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写出50以内5所有的倍数。

  师(点名让学生分享自己写出的数)

  生:5、10、15、20、25、30、35、40、45、50

  师:这些数字有哪些规律?(把个位上的数字用红颜色表示出来,方便学生观察)

  生:这些数的末尾不是0就是5。

  2.教师总结:(板书)

  5的倍数特征个位数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课件出示数字表

  例二,在同一张数字表上(2的倍数已经在例一的时候圈出),圈出5的倍数

  师:提出要求,不计算,快速准确的圈出来,并且分享方法。

  生:根据5的.倍数特征,快速准确的圈出来。

  4.师:同学们,在这张数字表上有哪些数比较特殊?为什么它们同时拥有两个圈?

  生:因为它们既是2的倍数,同时又是5的倍数。

  (三)2和5共同的倍数特征:

  师:这些数有哪些特征?生:这些数的末尾是0.师总结:板书2和5共同的倍数特征:末尾是0。

  三、巩固练习,学习课堂检测。

  1.圈出2的倍数。

  3246938035772.圈出5的倍数9099651305212853.说出2和5共同的倍数。

  243567909915607510613052128

  四、进入游戏环节,此阶段共分两个游戏:

  第一个游戏:

  请四位同学上台,每人拿一个数位,每人说出一个不大于9的自然数,让其他同学判断是不是2的倍数,或者是不是5的倍数。(此游戏主要是加深学生对于判断是否是2和5的倍数时,个位的重要意义。)

  第二个游戏:

  找三名同学,一名同学出题,一个同学答题,最后一名同学来判断答题人答题是否正确,出题人考察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

  【作业布置】

  课本“练一练”3、4题。

  【板书设计】

  2和5的倍数的特征

  1.2的倍数特征:

  1)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2)2的倍数都是偶数,不是2的倍数就是奇数。

  2.5的倍数特征:个位数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3.个位上是0的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教学反思】

  通过整节课的观察和实际,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但是语言组织能力较弱,不能完全和准确的表达出来。对游戏环节的设计,深受学生的喜欢,调到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以后教学中要多增加此类环节。

因数与倍数教案13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主要教学内容和重难点。

  主要教学内容:

  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五年级下册的重点难点:

  1.图形的变换。重点掌握一般几何图形的对称轴,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2.因数与倍数。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概念较多,需要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能死记硬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概念,并学会灵活运用。数论本身就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有时不太容易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如质数、合数等概念,很难从生活实际中引入。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

  3.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表面积公式,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这一部分难度最大,因为是刚刚开始形成理性的空间观念。建议:(1)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结合平时生活的实体观念物体。如长方体的顶点,棱,面,表面积,体积,容积。如火柴盒。(2)加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做纸盒。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是学生从直观数学到抽象数学的转变,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概括出分数的意义,比较完整地从分数的产生,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进而学习并理解与分数有关的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我会要求熟记常用的分数与小数互化。如24X0.875。这些知识在后面系统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及其应用时都要用到。因此,学好本单元的`内容是顺利掌握分数四则运算并学会应用分数知识解决一系列实际问题的必要基础。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相对简单一些。本单元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的一项重要尺度。

  6.统计。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7.数学广角。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渗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3.三年级下册青岛版数学第二十三页导学稿如何解决估算方法

  估算,拼音 ɡū suàn,意思是大致推算,近义词:预算。

  1.四舍五 入:0,1,2,3,4,均不进位,5,6,7,8,9,进位。

  2. 进一法: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1。

  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例如,一条麻袋能装小麦200斤,现有880斤小麦,需要几条麻袋才能装完?用880除以200,商为4,余数为80,即使用4条麻袋不可能装完,因此必须采用进一法用5条麻袋才能装完。

  3.去尾法:去尾法是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部分的常用的数学取值方法,其取的值为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小),这种方法常常被用在生活之中。

  4.数量单位估计法:用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去感知数量单位,实际体验数据的大小多少。

  5.小学数学因数与倍数怎么进行导入呢

  《倍数和因数》这一内容与原来教材比有了很大的不同,老教材中是先建立整除的概念,再在此基础上认识因数倍数,而现在是在未认识整除的情况下直接认识倍数和因数的。数学中的“起始概念”一般比较难教,这部分内容学生初次接触,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掌握的内容。首先是名称比较抽象,在现实生活中又不经常接触,对这样的概念教学,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判断,需要一个长期的消化理解的过程。

  这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同时,也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在本课的教学中体现了自主化、活动化、合作化和情意化,具体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 操作实践,举例内化,认识倍数和因数

  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数形结合,变抽象为直观。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把12个小正方形摆成不同的长方形,再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借助乘法算式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这样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从动手操作,直观感知,使概念的揭示突破了从抽象到抽象,从数学到数学,让学生自主体验数与形的结合,进而形成因数与倍数的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了“因数与倍数”的概念。这样,充分学习、利用、挖掘教材,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引出了新知识,减缓难度,效果较好。

  (二)自主探究,意义建构,找倍数和因数

  整个教学过程中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整节课中,教师始终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的动口、动手、动脑中自主获取知识。

  新课程提出了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教学中的多次合作不仅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发表意见,参与讨论,获得知识,发现特征,而且还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初步形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难点,如何做到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36的因数对于刚刚对倍数因数有个感性认识的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这里我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讨论交流,学生对自己刚才的方法进行反思,吸收同伴中好的方法,这时老师再给予有效的指导和总结。

  (三)变式拓展,实践应用

  练习的设计不仅紧紧围绕教学重点,而且注意到了练习的层次性,趣味性。在游戏中,师生互动,激活了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思维不断活跃起来,学生不仅参与率高,而且还较好地巩固了新知。课上,我能注重自始至终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自信等情感因素的培养,并及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享受数学,感悟文化魅力。

因数与倍数教案1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章《因数和倍数》第1节例1(教材第13页)及练习二的第2题,第四题的前部分。

  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因数和倍数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运用乘法算式及除法中的整除自主尝试、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使学生能熟练找全一个数的因数。另外,通过引导学生用集合的形式表示一个数的因数,一方面给学生渗透集合思想,更重要的是为后面教学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做准备。

  教学目标:

  1、应用尝试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尝试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及规律特点,并能熟练找全一个数的因数;

  2、逐步培养学生从个别到全体、从具体到一般的抽象归纳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及规律特点。

  教学难点:

  用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熟练找全一个数的因数。

  教具准备:

  投影仪、小黑板、卡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设想:

  运用尝试教学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学例1,自主尝试、探究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方法,并能运用所获得的方法、经验找全一个数的因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前面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老师很想考考你们学得怎么样,可以吗?

  生:(预设)可以!

  师:出示小黑板。

  1、利用因数和倍数的相互依存关系说一说下面各组数的相互关系。

  21和7 2×7=14 30÷6=5

  2、判断。

  (1)12是倍数,2是因数。 ( )

  (2)1是14的因数,14是1的倍数。 ( )

  (3)因为6×0.5=3,所以,6和0.5是3的因数,3是6和0.5的倍数。( )

  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表扬激励,同时进入新课教学:……

  二、新课教学

  过程一:尝试训练。

  (一)出示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新问题,想请大家帮助解决,行吗?

  生:行!(预设)

  尝试题:14的因数有哪几个?

  (二)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并根据实际适时辅导学困生。

  (三)信息反馈。

  板书:

  1×14

  14 2×7

  14÷2

  14的因数有:1,2,7,14

  过程二:自学课本(P13例1)。

  (一)学生自学例1。

  教师提出自学要求(投影):

  1、18有哪些因数?

  2、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找出18的因数的?他们找完了吗?如果没有,请帮助他们完成。

  3、你还有别的找法吗?请试一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出18所有的.因数。

  (二)信息反馈

  1、反馈自学要求情况;

  板书:

  1×18

  18 2×9

  3×6

  18的因数有1,2,3,6,9,18。

  还可以这样表示: 18的因数

  2、知识对比,探索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根据求14和18的因数时获得的体验,再思考下面问题:

  投影出示问题:

  思考一:你用什么方法找出?

  (2)学生思考,教师适时引导。

  (3)同桌交流思考结果。

  (4)师生互动。总结方法、点出课题。

  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用乘法计算或除法计算(整除)

  过程三:尝试练习

  (一)用小黑板出示练习题

  1、找出30的因数有哪些?36的因数有哪些?

  2、结合14、18、30、36的因数个数,请你谈谈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提示:一个数的最小因数是( ),的因数是( )。〗

  (二)信息反馈:师生互动总结特点。

  板书: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它的最小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

  三、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2题和第4题前半部分。

  四、课堂延伸

  猜一猜:(卡片)只有一个因数的数是谁?

  五、课堂小结

  师:今天你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吗?你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特点吗?

  生:……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14

  14 2×7 方法:用乘法计算或除法计算(整除)

  14÷2

  14的因数有:1,2,7,14

  1×18

  18 2×9

  3×6

  18的因数有:1,2,3,6,9,18 特点: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

  还可以表示为:

  它的最小因数是1,的因数是它本身。

因数与倍数教案15

  1.创设教学情境,揭示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在教学中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本设计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设置在具体生活情境之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明确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自主探究,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掌握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学科的后续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在学习公因数的过程中,把8和12的公因数用集合图的形式表示出来,向学生渗透了集合思想,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卡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复习。

  教师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倍数有哪些。教师再出示一组卡片,让学生说一说卡片上各数的因数有哪些。

  2.导入。

  师:我们学会了求一个数的因数,想不想学习怎样求两个数或三个数公有的因数呢?今天我们就通过游戏来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今天我们来玩一个找伙伴的游戏。

  (课件出示游戏规则:学号是12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左边,学号是16的因数的同学站到讲台右边)同学们想好了吗?

  1~16号同学现在开始找伙伴。学生开始找伙伴,站好后发现问题,有三个同学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师:你们3个为什么没有找到伙伴?

  生1:我的学号是1,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生2:我的学号是2,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生3:我的学号是4,既是12的因数,又是16的因数,不知道该站在哪边才好。

  师揭示概念:1,2,4是12和16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自学教材60页例1。

  设计意图:游戏环节的设计在教学中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们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既体验了成功的快乐,又提高了自己的判断能力。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1.明确方法,提出要求。

  师:先找两个数的因数,然后圈出两个数的公因数,再找出最大公因数,这就是我们求最大公因数的一般方法。那么你会求下面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课件出示教材60页例2:怎样求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

  2.学生试做后,组内交流。

  3.讨论:如果只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你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吗?(先找较小的数18的因数,再看因数中哪些是27的因数,最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4.反馈练习。完成教材61页1题。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学生做完后,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师:做完这道题,大家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后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设问引导学生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通过交流思考、师生讨论让学生的推理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因数与倍数教案】相关文章:

《倍数与因数》教案03-14

因数和倍数的教案03-10

公倍数和公因数教案12-19

《倍数和因数》说课稿02-17

倍数与因数听课反思05-05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06-16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0-11

《因数和倍数》教学反思10-19

《倍数和因数》教学反思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