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04-27 09:51:12 教案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

大班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学会复韵母ai ei ui及其四声,读准音,记清形,正确书写。

  2、学习声母与ai ei ui组成的音节,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音节。

  3、知道ai ei ui的标调位置。

  4、能够看图说话,根据音节拼读句子。

  5、能够自己拼读儿歌,做到词语连读。

  6、认识“你、他、水、白、皮、子、在”7个生字,并能在一定的语境中使用。

  学习重点:

  学会复韵母ai ei ui,明确单韵母与复韵母之间的不同之处。

  复韵母既不能读成两个音,也不能不表示口型变化的过程。

  学习过程:

  (一)复习检查。

  1、用卡片认读6个带调单韵母。

  2、说说单韵母发音时要注意什么?(强调口型不变)

  3、看口形,猜一猜老师读的是哪一个单韵母?

  (二)提出学习任务。

  今天我们要学习3个复韵母和它们的拼音。单韵母a e u最喜欢和i做朋友了。你看,它们在一起就成了ai ei ui,它们都是由两个单韵母合起来的,我们给它们取个名字叫复韵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复韵母。

  (三)学习复韵母ai。

  1、看插图说话引出ai:图上画了什么?(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谁个儿高?谁个儿矮?(姐姐高,弟弟矮。)

  2、ǎi是第几声?第一声该怎么念?板书:ai

  3、学习 ai的发音,认清字形。

  ai 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复韵母,“复韵母”念两遍。

  复韵母 ai 是哪两个单韵母组成的?怎么把a和 i合成 ai 呢?

  教师示范,告诉学生,复韵母发音时口型要变。a读重些,i读轻些,两个音要连在一起,不能分开,读 ai 时可体会一下 “矮”的读音。(教师领读三遍,学生各自模仿着读,集体读,指名读。)

  4、对比读,a---ai,让学生看老师发音时的口型,听清发音,说说老师刚才发的是什么音。

  5、四声练习。

  学儿歌:a母出现a上标,a母不在找 o e,i 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点去掉。

  让学生注意,ai的调号标在a的.头上,因为a发音时的开口度比i大。结合口语训练进行四声练习: 我挨着你,你挨着我,āi āi āi。旧社会,孩子常挨饿,ái ái ái。姐姐高,弟弟矮,ǎi ǎi ǎi。我爱爸爸,我爱妈妈,ài ài ài。

  (四)学习复韵母ei。

  1、看插图说话引出ei:图上画着谁,在干什么?(丁丁砍柴,发出ei ei ei的声音。)

  2、教师范读ei,谁能说说口形是怎样变化的?(先发e音,很快地向i滑动,e重i轻。)

  3、学生领读,指名读,齐读。

  4、给ei标调,进行四声练习。

  (五)学习复韵母ui。

  1、看插图引出ui:图上画着什么?你能从图上找到复韵母ui吗?

  2、ui,u在前,i在后,读的时候口形应该怎么变?谁会读?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发ui这个音的?(先发u,口形慢慢变小,变成i。u重i轻,一口气连成。)指名读、齐读。

  3、告诉学生ui的声调标在i上,运用顺口溜:i、u同在标在后。进行ui的四声练习。

  (六)巩固练习。

  1、卡片认读复韵母ai ei ui。

  2、打乱次序带调读ai ei ui。

  (七)书写指导。

  这三个复韵母都是由两个单韵母组成的,单韵母在四线格中写在什么位置,复韵母也写在什么位置。两个单韵母组成一个复韵母,是读一个音。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相关信息。

  2、能按动物的特征或习性进行分类,尝试创编自己喜欢动物的谜语。

  3、萌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PPT。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主题,

  一物长来真奇怪,肚皮下面长口袋,孩子袋里吃和睡,跑得不快跳得快。(打一动物)谜底:袋鼠,耳朵像蒲扇,身子像小山,鼻子长又长,帮人把活干。(打一动物)谜底:大象,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打一动物)谜底:螃蟹师:刚才我们猜出来的谜底它们共同的名字你知道叫什么吗?

  二、自由交流。

  1、你最喜欢什么动物?说说喜欢的理由。

  2、你知道关于它的有趣的事吗?(幼儿结伴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三、提升经验。

  1、教师展示动物图片PPT。

  2、请个别幼儿讲述,教师指导,提升谈话经验。

  四、尝试分类。

  1、引导幼儿根据空中、陆地、水生分类,或根据家养和野生进行分类。

  2、引导幼儿从动物的食性(食肉、食草)、习性(温顺、凶猛)等方面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毛茸茸的动物、皱皱皮的动物来分。

  五、互相交流,尝试给自己喜欢的动物编谜语。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思考对折剪出对称物体的方法,在学折纸“东南西北”的基础上,探索五官粘帖的方向及位置。

  2、观察了解精灵脸部的不同特征,并运用剪贴的方法制作小精灵。

  3、在大胆创意中,体验制作大嘴巴精灵的快乐。

  活动重点:

  注意观察出剪贴添加不同特征变成动物的方法。

  活动难点:

  思考对折剪出对称物体的方法以及注意耳朵和嘴巴的对应位置,添加出形态各异的精灵。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会折“东南西北”

  2、物质准备:(1)ppt课件(2)已经折好的大嘴巴精灵(两个)(3)彩色正方形纸(若干)(4)各种彩色碎纸(5)剪刀(人手一把)(6)双面胶(若干)(7)胶棒(若干)(8)彩色水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境导入,调动幼儿兴趣,创设游戏情境。

  1、师:绿绿的草地上,谁来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出示大嘴巴螃蟹精灵,引导幼儿观察螃蟹精灵的特征)

  2、教师用螃蟹精灵和小朋友打招呼、介绍自己身体特征、做游戏、说话等。

  师:小朋友好,我是螃蟹精灵,瞧,我的嘴巴多大呀,大家都喊我大嘴螃蟹。把你们的大嘴巴张开和我比一比,谁的大,啊……,恩,你的大,你们真是一群大嘴巴小朋友。

  3、师:我一个人在草地上玩真没劲,朋友们你们快来陪陪我吧,看看谁来了?(从而引出课件中的各种精灵)

  二、基本部分

  (一)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

  1、师:谁来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幼儿:小猫咪,喵喵的尖耳朵长长得胡须。)

  2、师:你们看,我还有好多的好朋友呢,你们喜欢谁,它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发现各个小精灵的特点:如,呱呱的大眼睛、喵喵的尖耳朵长长得胡须。注意观察出剪贴添加不同特征变成动物地方:眼睛、耳朵、胡须、卷舌和帽子等)(你的眼睛真能干、真亮、观察的真仔细,如果幼儿有遗漏的地方,教师补充:我喜欢……)

  教师总结:这些小精灵们的眼睛有的是大大的,有的是半睁着的,有的眼睛贴脸的边上,有的眼睛贴在中间一点。他们的耳朵有一样长长的(问像什么小动物),也有尖尖的,还有的圆圆的。他们的嘴巴里面有的有长长卷卷的舌头,有的有尖尖的牙齿。还有的精灵长了长长的胡须。每个小精灵都有自己的特征,我们一看到这些特征就知道他是什么小精灵。

  (二)探索大嘴巴精灵的制作方法

  3、师:这些小精灵是怎么制作的呢?(出示步骤图)幼:东南西北师:我们来看看东南西北是怎么折的?(请幼儿示范)

  4、探索对折剪的方法。

  师:大嘴巴做好了,怎样把他变成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呢?

  师:原来我们可以彩色纸画出来,然后剪下贴在大嘴巴精灵的.脸上,给精灵添上不同的眼睛、耳朵、胡须和卷舌等等,把它变成不一样的精灵。

  师:我要问小朋友剪小精灵耳朵和眼睛的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好的方法呢,怎么让它同时剪出两个相同的形状呢?(将纸对折,剪出来)师:你来试一试剪出大眼睛。(请一名幼儿演示,其余幼儿观察)师:真棒,一下子就剪出了两只眼睛,我要帮它打扮一下。(添画出眼睫毛,眼珠)(强化难点)

  5、思考耳朵眼睛的黏贴位置师:我这里有一对小耳朵,你们来帮我贴一下,看看贴在哪里。

  (三)幼儿剪贴操作

  1、介绍材料,交代要求。师:我在后面给你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请你们自己选择,做一个你喜欢的小精灵。

  2、幼儿操作,老师观察指导,帮助幼儿实现想法。(通过实践探索,引导幼儿解决耳朵、眼睛的对应位置。)

  三、结束部分

  (一)欣赏作品

  师:做完的小朋友,可以拿着自己的小精灵和其他小精灵说说话,并向别人介绍一下你的精灵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集体小结:请一位出现贴的位置错误的小朋友说说看自己制作时出现的困难,已经解决方法。

  师:这是你一开始折的吧,我们玩玩看,出现什么问题啦,(耳朵/眼睛贴反了),那你是怎么解决困难的呢?

  (二)开拓思维出示大的可以带到头上的精灵,启发幼儿。

  师:我们来看看,这还有一个大精灵呢,下次我们一起合作制作一个精灵王国的国王吧!

  活动延伸:

  1、在美术区,几人合作,制作大精灵。

  2、在表演区利用自己制作的小精灵创编小精灵的故事。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区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型。

  2、能根据音乐配上合适的乐器及创编优美的动作,并能愉快地参与游戏。

  活动准备:

  1.表示时间的图片,小闹钟一个。

  2.音乐《快乐的时间》

  3.乐器若干:小铃、圆舞板、双响筒、锣等。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论述生活中的各种声响节奏,复习基本节奏。

  1、提问:平时在家里都能听到哪些声音?(师举例: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敲门的声音是怎样的?)

  师幼讨论各种敲门声的节奏,复习节奏××∣×××∣和×××∣×××∣××××∣×—∣

  2、引导幼儿回忆厨房里的各种声音,比较“切菜”和“剁肉”声的不同(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两种节奏型)

  二、欣赏音乐《快乐的时间》,引导幼儿选器伴奏。

  1、出示闹钟,复习其特征。

  你们听过钟的声音吗?里面都有哪些针?秒针是怎么走的?(不是直线走,

  而是绕圆圈走),那么到点的'时候,有一种大钟,它能发出什么声音(当当….四分音符节奏),1点时敲几下?3点、六点呢?

  2、听音乐,辨别不同的声音。

  提问:请听这音乐里,哪里有秒针滴答滴答的声音,哪有当钟到点时当当

  的声音,而且来听听这些声音里告诉你是几点了?

  附节奏词:

  小小闹钟滴答滴答,××××∣××××∣

  陪我说话滴答滴答,××××∣××××∣

  夜晚陪我入梦乡,早晨催我早起床,××××∣××××∣(此句重复一次)

  ××∣××∣××∣××∣××∣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

  3、引导幼儿选择合适的乐器为音乐伴奏。

  那你觉得秒针的声音用什么乐器来表示最合适?钟报时的声音呢?(幼儿

  自由讨论,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演奏)

  分组演奏(双响筒/锣)

  三、通过图片复习原有认知经验,为游戏作准备。

  1、在老师提供的图片中,找出音乐里演绎的钟点(3点、6点、12点)

  2、请幼儿用肢体动作模拟这三个时刻,选出最合适的动作集体练习,并御

  用到游戏中。(请个别幼儿练习表演)

  不错的

  四、音乐游戏

  幼儿围成圆圈,老师站在中间。音乐开始,小朋友转动手臂像木偶人一样模拟“滴答滴答”的节奏,嘴里说着“滴答滴答”;当钟声“当当”响起,老师(或请一名幼儿)敲锣,问:“几点了?”,所有小朋友用肢体动作摆个“POS”,或者全体一起挥拳头“敲钟”并一起数“当当”声,根据小朋友现场的意愿进行游戏。

  五、结束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幼儿对于“年、月、日”这样抽象的概念掌握起来有很大难度。因此,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幼儿识字较多,每周值日生工作,已掌握了“星期”这一概念),我在活动设计中,人物化的将“年、月、日”融入故事中,使原本抽象、复杂的概念变得具体、简明、易于理解,为幼儿主动学习留下余地。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感知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一年又12个月,一个月有30(31)天,一年共有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等是记录或查看时间(日期)的工具;学习查看的他们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1。大字卡(年、月、日)各一张;自制外形状房子装的20xx年1月——12月的月历(大月、小月、2月的数房子大小有区分);小字卡和数字(12、30、31、28、365)人手一份。

  2。各类挂历、台历、月历等布置的展区。

  【活动流程】

  1。幼儿观察十二座“房子”,引起兴趣。

  (1)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那几座房子大,哪几座房子小,最小的是哪一座房子?

  2。出示数字卡(12、30、31、28、365),猜猜与“房子”有什么联系,明确探索的`任务。

  (1)幼儿摆弄数字卡并认读。

  (2)你认为数字与房子有什么联系?(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3。讲述故事,回答问题,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字之间的关系。

  (1)教师利用大字卡(逐一出示)讲述故事,在讲述过程中,设置问题,引导幼儿发现大“房子”里日娃娃数量的差异和联系(大月31日、小月30日;均从1日开始)。

  (2)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来回答问题:年妈妈的孩子叫什么名字?年妈妈为日娃娃盖了多少座房子?大月房子有哪几月?小月房子有哪几月?大月有多少日?小月有多少日?顶小的月是几月?有多少日?年妈妈共有多少个日娃娃(用不同的数数法了解)

  4。学习查看挂历的方法,练习查找日期。

  (1)教师任意说出某月某日,启发幼儿说出怎样才能在“月房子”上找出来。

  (2)猜谜语并组织幼儿讨论日历的作用,引导幼儿说出日历作用相同的其他种类。

  (3)参观展览会。引导幼儿观察展品是哪一年的,台历、挂历、日历的区别在哪里,你会用吗?

  【活动延伸】

  1。组织幼儿观察闰年挂历,引导他们发现二月,从而了解了“特殊”一年会有366天,每4年就有一次。

  2。自制小挂历。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水有浮力。

  2、幼儿通过活动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光碟“里莫”

  2、鱼缸每组一个,鱼儿若干条,木块、泡沫、铁钉、玻璃球、气球或小塑料口袋…..

  活动过程:

  一、开始导入

  1、幼儿音乐游戏《鱼儿水中游》

  2、设疑:(师)在蓝色的大海里住着许许多多的海底生物,其中最熟悉不过的.就是一群群可爱的小鱼儿了,瞧,老师也将他们请来了,请它来和我们一起做做科学游戏。

  二、观察活动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鱼儿外观和游动形态

  师:小鱼儿长得怎么样?大家给他起个名字吧?

  你看见小鱼儿游动时哪些部位在动呀?

  2、启发式提问:鱼儿为什么能在水里游来游去?

  三、师幼尝试活动(浮力的作用)

  (一)、幼儿分组自由试一试,将各种材料(树叶、木头等)放入水中

  1、教师引导性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请幼儿尝试讨论(为什么?)

  3、集体得出结论:水有浮力

  (二)、教师试一试

  1、教师出示各种材料(铁钉、石头等)

  引导性问题:老师来试一试,看看水的浮力让我手中的这些东西能浮起来吗?

  2、教师尝试,出现争议

  引导性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

  3、集体讨论得出结论:木块、树叶比水轻,所以能浮起来;可是铁钉、石头等比水重,所以它们要下沉。

  (哦,原来是这样呀!你明白什么了呀?)

  四、探究为何能鱼儿自由上下浮动

  (一)、放光碟

  师:小鱼儿之所以可以在海水里自由的游戏来游戏去,一方面是因为水有浮力,另一方面因为小鱼儿肚子里有个神奇的器官宝贝可以改变鱼儿在水中的相对重量呀?知道它是什么吗?

  (二)、认识鱼膘

  师:这个鱼膘一会大一会小,可是会产生神奇的力量的,小朋友们你们相信吗?不信我们来做个科学小实验吧~

  (三)、气球装珠子集体实验

  问题1:没有吹气的口袋装上珠子一放入水中就会怎么样?

  问题2:将口袋里吹满气你又发现了什么?

  问题3:放了气之后口袋又会怎么样?

  (四)、结论

  教师引导:我们人是靠肺呼吸,而鱼儿是靠腮呼吸,当小鱼儿身上的腮用力呼吸空气时,它的鱼膘象小气球一样涨气,鱼儿就会升到水面,而当鱼儿想下游时,它就用力的将鱼膘中的空气排出,这时,鱼儿的体重就会加重而沉到下面。

  四、扩散思维

  生活中你还会看哪些浮沉的东西?

大班教案 篇7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水粉画用笔的重要性。

  2基本掌握用笔的基本规律,学会用笔触来造型并营造画面的气氛

  (二)教学对象:职二年级

  (三)课业类型:色彩写生技能课

  (四)教学模式:多元化教学模式。

  (五)教学重点、难点:水粉绘画用笔的基本规律及练习

  如何显示笔触及熟练的运用各种笔触。

  (六)解决难点的方法:

  1、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水粉范画,结合范画分析笔触的运用

  2、讲解两种基本用笔规律。

  3、示范两种基本用笔,在一张写生作品中同时展出两种用笔规律不同的效果。

  4、在示范的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显示笔触的.条件是什么。

  5、通过长期的绘画练习达到用笔的熟练。

  (七)教具准备:水粉绘画工具等。

  (八)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用外国印象派画家凡高的<星夜>风景绘画作品来提问学生,

  该画引人注意的地方(色彩与笔触),导出课题。

  2、讲授新课:A欣赏几张用笔出色的水粉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归纳出作品

  的特点。

  B进一步分析作品的主要物体得用笔得出用笔的基本规律

  第一根据物体的结构块面用笔

  并举例加以说明显示笔触的条件

  C教师示范用笔的第一种规律

  3、学生运用第一种规律做练习,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4、评讲学生练习。

  5、讲授新课:D学生朗读课文中有关内容,引出第二规律,

  根据主体与非主体用笔,并举例说明。

  F教师示范用笔的第二种规律

  6、学生运用第二种规律做练习。教师指导学生练习。

  7、评讲学生练习。

  8、小结。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8-15

(精选)大班教案08-27

【精选】大班教案08-17

大班教案【精选】08-22

大班教案(经典)08-28

大班教案(精选)08-28

(经典)大班教案08-16

大班教案03-27

大班教案[精选]08-04

大班教案[经典]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