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文章

时间:2023-07-15 07:04:29 教育资讯 我要投稿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1

  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归根到底是为了给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那么,对这样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未成年人有什么要求,有什么企盼,有什么意见,关乎这一项工作能不能做到对症下药、能不能真正取得实效。因此,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我们有必要“放下架子”、“弯下身子”,听一听孩子们的心声。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

  倾听孩子的心声,要有平和淡定的心态。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是人与人心灵的最微妙的相互接触。”由于从身体的发育到人格的完整,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此,长期以来,世俗社会、家庭长者,对未成年人持有的,往往是一种居高临下式的对待与教育。这种对待与教育,由于年龄差异、形体差异而表现得十分的不对称,社会、家长是主动的,未成年人是被动的;社会、家庭是强势的,未成年人是弱势的。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未成年人的表达就显得那样的无力,未成年人的表达就显得那样的被动。放下架子才能获得真情,换位思考才能加深了解,板着面孔只会招来白眼。要了解孩子们的心愿,就必须改变这样一种现实状态,使“居高临下”的大人们,和孩子的成长密切相关的社会各个环节,放下“架子”,弯下“身子”,持着平等平和的心情,建立平等的语境,去和孩子们交流,倾听孩子们的表达,了解他们的意愿,触摸他们的感受。进而根据他们的要求建立一种适宜、有利于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

  倾听孩子的心声,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同样,一千个孩子有一千个甚至更多不同的意愿。这些意愿,有大的有小的,有短期的有长远的,有物质的有精神的,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对于一个未成年人,我们社会、家庭不能苛求他的每一个诉求都是冠冕堂皇的,每一个愿望都是合情合理的。关键是我们要秉承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在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以后,认真梳理、科学分析,看这些诉求是不是合理,需不需满足,能不能实现,再去和孩子沟通,尽量满足他们积极向上的要求,引导他们剔除诉求中的不合理成分。

  倾听孩子的心声,要有孜孜不倦的情怀。孩子们的意愿,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新月异;成长的烦恼,也只会随着成长而与时俱增。“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孩子的心愿,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与孩子的成长“如影随形”的社会和家庭,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做到诲人不倦。关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态,及时作出应对:或支持鼓励,或耐心开导,或坚决制止。这样,孩子才不会误入歧途,才会走上人间正道。

  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了解孩子们的真情实感,我们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就有了目标,建设积极文明的社会文化环境才有了方向。因此,弯下您的身子,把耳朵贴近孩子的小嘴,把心贴近孩子的心灵吧。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2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妨适时地改变一下自己的方式,不要总是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孩子,这样孩子就会觉得这些好东西是很容易得到的,一旦他有一天得不到了,心理上就会产生很大的落差,这绝对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想要让自己的孩子最优秀,这是每个父母的共同心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将最好的都给孩子,而应根据孩子成长的实际情况,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时下,年轻人轻易不要孩子,一旦要了,就希望“一切都是最好的”。奶粉,喝就得喝进口的;尿布,用就得用专卖店的;衣服,穿就得穿名牌的;玩具,买就得买最时髦的。好像要是在孩子身上不花个万八千的,在孩子面前都抬不起头来,做父母的就是失职。这种观在现代非常流行,以至于年轻父母不惜血本也要给孩子最好的东西。

  月月是一名普通的医生,薪水并不高,结婚的时候为了省钱连婚纱照都没舍得拍。可自从宝宝出世后,月月完全变了个人,花钱似流水,宝宝百日照,2000元,而且还另外交了5000元,是摄影机构提供的“随时服务”,孩子什么时候再来拍照都行。宝宝的外婆非常担心:月月一个月的工资也没有7000元,这样下去,日子怎么过啊,岂不是要累坏了自己的女儿吗?

  时下父母大多觉得最贵的就是最好的,为了孩子,拼了命也得买最好的,月月就是这样的典型。或许有些其他因素在作祟,比如下面这位妈妈:

  阿华的宝宝已经满8个月了,但她仍然在家陪孩子,也不去上班。阿华其实不是不想上班,而是感觉孩子还小,自己还需要照顾孩子。她认为自己怎么能因为上班而耽误了孩子?虽然自己现在没上班,可是并不比上班清闲,每天要带宝宝去早教班练习,一堂45分钟的课就要200多元,贵是贵了点,可人家的孩子都上,自己的宝宝当然也不能落下。

  200多元一堂课,别人的孩子都在上,自己的孩子不去那不是丢人吗?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这种攀比心理会蒙蔽父母的双眼,再也无法体会生活中的快乐和宝宝给家庭带来的幸福。

  家长们总想“给孩子最好的”这种心理,是一种“育儿强迫症”,容易让孩子今后无法承受挫折和失败。此外,不顾家庭实力创造种种最好的环境也会给家长带来很多不必要的负担,从而加大了心理压力,这对孩子也是没有好处的。

  育儿专家说:“现在七八岁的小孩就知道跟同学比谁爸爸的汽车漂亮,谁爸爸的汽车贵。其实,最好不要让小孩享受太优越的物质生活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式的太周到的服务。要把孩子培养成才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很重要,并不是‘给他最好的’他就能成为最好的。”很多孩子都表现得自私,不懂得分享;攀比,做事讲排场。孩子的成长轨迹已经完全脱离了父母的期望。

  在世界上,物质并不能代表一切,“爱”才是最美好的东西。对孩子来说,一次拥抱,一个眼神,甚至只是一个微笑,比拥有更多的物质财富更为珍贵。毕竟每个家庭的环境不同,不可能做到“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盲目的攀比并没有必要。经常带着孩子去公园,在家里举行小聚会,多和孩子谈心,和他们一起玩游戏等,对孩子的.心灵成长更有帮助。

  有些孩子不愿意与他人分享,作为家长就应该积极引导,鼓励孩子在同伴的交往中,体验分享的快乐。比如可以利用节假日、过生日等机会邀请其他小朋友,让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玩耍,并鼓励孩子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让他体验与别人一起分享玩具的快乐。

  一天傍晚,妈妈答应儿子买冰淇淋吃。可是妈妈突然想到儿子的咳嗽还没好,所以总想方设法让他少吃点。

  于是,妈妈便对儿子说:“妈妈也想吃冰淇淋,行吗?”儿子很不情愿,但还是给了妈妈一口。但是儿子却开始哭闹,嘴里嘀咕:“跟原来不一样了,这个我不要了。”妈妈意识到这是儿子不愿意和她分享冰淇淋,他这么小就这样,长大还不一定怎样呢。看着儿子哭哭啼啼,妈妈很冷静地坐到沙发上,开始吃起了儿子不要的冰淇淋。儿子见状,立刻跑来抢妈妈手里的冰淇淋,没抢到,只是小手上沾上了一点,他就舔着吃。“妈妈,冰淇淋我要吃的”,儿子开始妥协,妈妈把吃剩的给了他,他吃完了,说:“妈妈,我想睡觉。”其实,妈妈知道这是他躲避妈妈的一个借口。故意说:“不想搭积木了?”平时儿子最喜欢和妈妈一起搭积木,当时,他点头了。

  搭完积木后,妈妈问儿子:“今天,是谁错了?”他不说话。妈妈严肃地跟儿子说:“好吃的东西要一起分享,在幼儿园里,你不是把糖分给老师和小朋友吃吗?那就是和别人分享。可是,今天你不愿意和妈妈分享一个冰淇淋,你说,对吗?”“妈妈,下次吃好东西我要给你吃,还有爸爸。”儿子笑着说。妈妈开心地笑了。

  或许,正是妈妈的坚持,才拗过了年幼的儿子,让他明白了好东西要与人分享的道理。在日常家庭教育中,父母就要重视培养孩子乐于分享的习惯。例如,在家庭聚会,可以让孩子主持,让他来分桌子上的美食,鼓励他先分给别人,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责任心,还有助于孩子养成与人分享的良好习惯。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3

  众所周知,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要知道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的功底,它需要父母全程都参与,而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接下来我们一块来探索为什么说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的功底呢。

  一位妈妈向我慨叹:当妈的都像我这么累也够烦的……我追问了她一个问题:你说怎样不累呢?

  而大多数的家长呢,对孩子、对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猛然意识到,赶紧管一下,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开始忧虑孩子十年后的高考,十五年后的婚姻,以及二十年后的事业……

  而这个忧虑本身,就会毁掉孩子的未来。家长之所以忧虑,是因为一直在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孩子有问题,就关注多一些,没有明显的问题,便关注得少。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宏观的掌控,对于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自己心里也没底。因此,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走向,就缺少了一份确信。不确信,就会慌张。

  那么,为什么许多妈妈没有确信与笃定呢?

  许多妈妈,结束了读书生涯,有了工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达到了一种表面上的“圆满”,便放弃了自我探索。生活遵循“最安逸原则”,看上去悠然自在,轻松洒脱,生活稳定,令人羡慕。

  其实,很多人生议题并没有完成,而是搁置在那里。打个比方,这很像“成长的断崖”。很多妈妈自认为选择了一条安逸的路,结果却被动地陷入烦恼的泥沼。到头来,付出的不是更少,而是更多。

  我有很多年长我十岁左右的朋友,我们常常在一起聊天,也会说到她们同龄人的状态。发现这个年龄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走,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窄,与外在世界非常疏离。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四十岁死,八十岁埋”来描述这种状态,读来让人倍感凄凉。

  当然,选择最安逸的生活状态,也不是错误。不过,人生的议题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回避而远离。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写道:“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是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 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对于新的信息和资讯,他们也没有多少兴趣,似已疲惫不堪。只有极少数幸运者能继续努力,他们不停地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分别是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那么,也有很多逃避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并保持现状。

  许多人不接纳自己,常常会自我否定和自我攻击,却放弃了内在探索,而选择忍耐和逃避。面对人际关系中存在的障碍,不是去化解,而是把人际关系简化,有的索性只剩下亲人关系。在家人面前,就算任性为之,也会获得包容。对世界的看法,则保持不变,不再对世界产生好奇。

  许多妈妈埋头于柴米油盐的生活,最大限度回避了这三组关系。派克的另一句话,说得言简意赅: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

  如果说,大部分情况,我们都可以逃避的话,那么,孩子的到来,则让妈妈们无处可逃。亲人和朋友会包容我们,但孩子只是凭天性和直觉生活,亲子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人际关系。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我们处理亲密关系的能力,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

  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他来到这个世界上,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程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如果我们处理不了与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怎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如果我们对这个世界不再好奇,怎么能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这句话,如果不是养育他遇到困难,我不会去探索,不会深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在走向开阔,这是孩子带来的改变。

  如果我们抗拒成长,就会把成长的任务转嫁到孩子身上。如果我们不能接纳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就格外需要一个令人满意的孩子。如果我们不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心中就会有一个“理想小孩”的形象,希望孩子主动符合我们的期待。

  于是,几乎和孩子绑定在一起,共进退,同悲喜。孩子被老师夸奖了,这一天就非常愉悦;孩子考试考砸了,心情顿时灰暗下来。如此一来,孩子就会变成人生最大的“创可贴”。一个孩子,很难担负两个人的成长任务,这样的状态,注定会出问题。

  选择与孩子一起成长,意味着我们要重新审视三组最基本的关系,要面对人生的问题,寻求答案,完善自我。我们并非过了18岁,便是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在某些时刻,我们只是大号的孩子。我们成长中积累了很多暗伤,许多成长任务并没有完成,与孩子相处,这些问题再次浮出水面,这也是很好的线索。当我们感到困顿、力不从心的时刻,不妨停下来,看看到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

  当我们不再逃避,勇敢面对问题,也意味着离开心理舒适区,进入不确定的状态。世间最美的花朵,都开在最艰辛的枝头,成长就是一个破茧成蝶的过程。成长意味冒险,也伴随着苦痛,这也是我们回避成长的最主要的原因。

  这个过程,会有煎熬,也会迷茫和焦虑,但只要我们坚持思考,终究会找到解决的途径。面对困惑的时候,阅读会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庆幸的是,现在通俗心理学著作的质量越来越高。我们会发现,每个问题解决之后,我们的人生都变得更通透,更顺畅,不会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而每个困境背后,都隐藏着人生的礼物。

  我始终觉得,教育的方法和技巧,只是孩子成才的冰山一角。有时候,孩子的教育,拼的是功底,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妈妈承担的教育责任更重一点。所以,我总是劝妈妈,人到中年,路要越走越宽才好。低到尘埃里,洗手做羹汤,本来是很幸福的事情。但是,仅仅懂得柴米油盐,会离孩子的精神世界越来越远。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的,我们也懂,至少,我们要与孩子有交集。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既是为自己,也是为孩子。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如此说来,孩子永远不会有相同的起跑线。

  所以,我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

  因此,孩子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人生感悟的功底,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到教育中来。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4

  江淮晨报所谓小学教育的人本理念,也就是强调人的培养,关注小学生们的个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应“以人为本”。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我们不能把学生当成一个容器,用来灌输知识,我们也不能把学生当成一块毛坯,用来机械加工什么器物,我们更不能把学生当成考试机器,用来应付考试。

  教师作为学习环境的构造者,应当在教学中发展自己的独立人格,让他们有机会尝试主动求知,独立思考,不盲从,勇于质疑;让他们有机会自己判断和选择,给他们一个相对宽松的能激发他们潜能的学习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许多学生能背出三角形的定义,但有时不会做三角形的高,尤其是在钝角三角形中由锐角向其对边做高。陈旧的教育观念才是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是教师“唱主角”,教师讲,学生听,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根据定义公式照搬照套,机械做题,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到最后,弄得学生成了只会背死知识而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书呆子。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习是学生的自主活动,这种活动在教育过程中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谁也不能代替,因而只靠课堂上被动的听是不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要切实改变教师在课堂上唱主角的现象,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应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体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将教科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强调学生围绕感兴趣的课题动手动脑,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亲身体验与感受。这种学习立足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立足于学生兴趣与潜质的开掘发挥,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5

  棍棒打不回逃学的孩子

  问:儿子小明今年十二岁了,读小学四年级,他本是我们全家的骄傲,因为他听话、成绩又好。可是,最近我却发现他有逃学现象,老师也多次找上门来向我们反映他的逃学劣迹。为此,我打过他好多次,每次他都保证不再逃学,却总是重蹈覆辙。您说,我们怎么办才好?

  答:孩子逃学的确是件令人焦虑的事情。但是,用打骂的方式来制止孩子逃学,很可能将孩子原本不多的求学热情扫荡得一无所存。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逃学现象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儿童行为问题。无论是什么原因引发了儿童的逃学行为,都说明儿童本身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所以、做家长的万万不可只看孩子逃学的现象,而无视孩子逃学的心理原因。

  一般情况下,家长在发现孩子逃学问题以后,往往顾不上考虑太多,先是气愤地训斥一顿,如果仍然解决不了问题、就会“动用武力”来教育孩子。孰不知,这样做的'结果,非但不能使孩子改掉逃学的缺点,反而易把孩子推向堕落的深渊。这并非耸人听闻,而是因为逃学是一种较为复杂的问题行为,它的产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家长要想正确地教育孩子,能有的放矢地说服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发现孩子的逃学行为后来个“冷处理”。所谓“冷处理”不是说对孩子的逃学行为不闻不问,视而不见,而是说要先平息自己心中的怒气,然后再积极地去了解孩子逃学的原因。

  逃学的原因有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1.学习上压力太大,感到有些承受不了,于是便以逃学的方式来回避压力。例如,有的孩子原本成绩就不太好,家长不是想办法帮他赶上去,而是不断地给他加压,用奖惩制度来要求孩子,约束孩子。这就易使孩子对学习失去信心,从而走上逃学之路。2.因贪玩而逃学。小学的孩子,多比较活泼贪玩,如果遇到有趣的活动,或小朋友一怂恿,就很有可能忘乎所以地走出校园,痛痛快快地玩一场。3.学校生活使孩子感到恐惧而逃学。现在,有的老师对孩子不能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而是用罚站、谈话、在同学面前严厉批评等教育方式对待孩子,这种做法易使孩子对学校生活产生恐惧心理,并因此选择了逃学。另外,也有的学生在学校经常受大同学的欺负、打骂,回家后又不敢告诉父母,只好用逃学来躲避某些同学的攻击。4.社会上一些不良分子的勾引和教唆,也易使孩子走上逃学之路。这是逃学行为中较难处理的一种,建议家长一定要慎而又慎。刚上小学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是很差的,他们很有可能被几句好话、两本好看的书、一点儿好吃的零食引诱过去。如果家长对孩子的逃学不问青红皂白,就是一顿很接,便易使孩子因怕被接而撒谎,编出一些理由来搪塞家长。再者,如果家长揍得太重了,就会给那些不良分子以可乘之机,使孩子更快地向那些人靠拢,这样做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分析了孩子逃学的种种原因之后,您或许对如何教育逃学孩子有了新的认识。我想,打骂不是办法,用棍棒更不可能收回逃学孩子的心。您首先应做的,弄明白您的儿子为什么由一个听话,成绩好的孩子变成了爱逃学的孩子。我想,他的转变一定是有其原因的,是因为学习上遇到了困难?还是因为有人教唆引诱?抑或是学校里有人欺负他?弄明白具体原因之后,再对症下药,并选择处理办法,或与他谈心,请学校,老师配合。

  逃学是很复杂的心理异常行为,家长不能不加分析地就惩罚孩子,更不能只“惩前”,不“毖后”,还要在问清原因以后,注意引导孩子不再犯。

  多给孩子些爱和理解,相信您的儿子一定会变成从前那个爱学习的好孩子的。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6

  儿子今年上小学一年级,班里有70多个学生,老师顾不过来,批改家庭作业便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从此,我跟着儿子学起了拼音。

  一次,儿子学了“吞”字,他注拼音为“tūn”。我读了多少年,都读“tēn”,马上对儿子批评了一通。妻子也与我的意见一致,二比一,少数服从多数。然而,儿子却极力争辩,说就是读“tūn”,是“tūn”下去,而不是“tēn”下去。我拿出字典来证明他的错误,然而一翻,却让自己难堪,儿子读的完全正确,只好反过来对他表扬一番。

  还有一次,儿子在作业本时把“一”字注成了二声,我印象里 “一”字都是读一声,怎么就变成了二声。我问儿子,他说是多音字,既读一声,又读二声。有了上次的教训,我也不敢肯定,赶快翻开《现代汉语词典》求证,一翻大吃一惊,原来最简单的“一”字,竟有三个读音:单用或在一词一句末尾念一声,如“十一”、 “一一得一”,在四声字前念二声,如“一半”、 “一共”,在一二三声字前念四声,如“一天”、“一年”、“一点”。我在脑子存了20多年的.概念,在跟着儿子学拼音中失去了平衡。

  在辅导儿子作业中,他曾多次反过来纠正我的发音,说我的普通话不正确,而且每次都切中要害。我由此进一步推敲,深究读错的原因,终于发现,原来我出生几十年来一直z、c、s和zh、ch、sh不分或分不清楚。很多字音的读法都带着地方口音,而非标准音。如“闸”读zhá不读zá,“翟”读zhái不读zái,“瘦”读shòu不读sòu等等。

  看来要改正这错误的老观念,我还得多向孩子学习学习。家长辅导孩子写作业,不仅是监督孩子学习,有时候还能从孩子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7

  前几天,我推荐朋友读小学六级的女儿去参加新东方扬州外国语学校“美国康考杰大学国际语言村夏令营”的选拔。结果,因演讲分数太低,这位同学落选了。其实,这位同学各方面表现相当不错,当我问及朋友为何不助她一臂之力时,朋友说:“能选上,当然是好事;万一落选,也不是坏事,让她受一点挫折未必不是好事。”

  朋友的做法无疑是明智的。生活中有意无意地为孩子设置一点困难和挫折,这对他们的成长十分有利。

  在这些方面,西方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美国不少学校和家长都非常重视对青少年的抗挫能力的训练,每到节假日,教师和家长都支持和鼓励中小学生主动去谋求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去做。在求职和工作中,学生无疑会遇到各种困难,遭受各种挫折,在他们克服困难、排斥挫折的过程中,无形之中也就锻炼和提高了解决困难、承受和排除挫折的能力。日本的学校也经常有目的地为学生设置障碍活动,如经常让学生赤着脚在布满碎石瓦块的地上走,冬天让学生穿着单衣在雪地里锻炼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

  其实,没有挫折的人生不能算是美好的人生。俄国科学家列别捷夫说:“平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伟人。”孟轲也曾说过,一个人成才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些都说明挫折式磨炼一个人的.意志,使人走向成熟和成功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我工作的学校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前一段时间,班上有一位姓朱的女孩子别的学生老叫她“猪八戒”,其实她是班上长得最漂亮的一个学生。同学们这样称呼也许是出于闹着玩,这个学生就受不了,当天打了3个电话回家哭着对奶奶诉苦,这一下我倒成了罪人,奶奶一个电话接一个的打到我的办公室说:“这件事情处理不好,我的孙女就要转学!我的孩子怎么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我当时心平气和的和家长沟通,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她:“教育孩子在相处时要互相尊重是我们的责任,但孩子在学校遇到了挫折要让她自己去勇敢的面对,尽量去调整心态。倘若是在这个问题面前家长表现得比孩子还要敏感,今后孩子的依赖性会更强,会变得更加脆弱!”孩子毕竟是孩子,过了几天经过老师的教育班上再也没有人拿这样的外号开玩笑了!举这个例子我想说的是家长和孩子连这点小小的挫折都受不了将来如何去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俞敏洪老师在给我们作讲座时提到他和夫人教育孩子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借鉴。俞敏洪老师和夫人经常带着自己那不满两周岁的小儿子到外面去散步,夫妇比肩缓行,那学步不久的孩子摇摇晃晃地跟在后面,突然,儿子一个趔趄跌倒在地哭了起来,夫妇俩听到响声,回转头看了看孩子,却一声不响继续向前慢行。小家伙这时看见父母不来帮自己马上就不哭了,自己乖乖吃力爬起来,跌跌撞撞赶上前去。今后出现类似的情况孩子再也不依赖他们了。

  别小看这一跌一起,或许,当孩子艰难地从地上站起来的时候,一颗自强自立的种子已深深地种在了他幼小的心田里。愿我们那些只知为孩子营造安乐窝,舍不得让孩子受苦受累受委屈的父母们能从中得到一点启示。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8

  陈明说,他是刚从外地到厦门来的,他为6周岁的儿子联系了一所小学上一年级,但被要求出示一张智力测试表。8月7日,陈明的妻子带着孩子到厦门一家医院做智力测试,结果是孩子的智力偏低。平常活泼可爱,与同龄孩子比起来一点笨的迹象都没有的儿子怎么会是智力偏低呢?陈明十分不理解,他甚至怀疑智力测试的科学性。

  昨日,记者采访了给陈明儿子做智力测试的那家医院的相关医生。据称,他们用的是“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这是全国通用的标准。这位医生说,在智力测试过程中,是可能存在系统偏差的,但是每个孩子都在相同的环境下进行智力测试的,都会存在害怕等现象,因此从这方面来讲,一般结果不会存在太大的偏差,他们会为测试结果负责任的。

  十几年前,本报一位同事大姐也遇到过这样的苦恼,她的儿子智力测验的结果也是智力偏低。她当时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坚持乐观地培养儿子。后来事实证明,她的儿子成绩非常好,大奖不断,去年考上了重点大学。所以,本报同事大姐宽慰这位家长不用太着急。

  “真的不用太过担心吗?”当家长的心里始终不是滋味。昨日下午,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市妇联巾帼园心理咨询中心教育学硕士、高级心理咨询师杨素晖。她说,“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既测量孩子的言语智商也测量其操作智商,在实践中已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作为家长和老师都需要进一步增强对心理测量意义的认识。比如,测量儿童的心理年龄就出现同样是6周岁生理年龄的孩子所测出来的心理年龄有的只有3周岁,而有的已是10周岁的情况。从这个角度来看儿童的心理年龄确实有发育早晚之差,学校了解儿童的'智力水平及其心理特点是为了更好地营造出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教育环境。当然,家长担心自己孩子的智力分数不高可能会在学校里受到老师的歧视等想法是可以理解的。

  “但量表结果只能作为参考。”杨素晖说。每种量表都有其测试的侧重点,而对于人的智商的评估,杨老师比较认同哈佛大学霍华德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即智力有九种,包括:1、言语/语言,2、音乐/节奏,3、逻辑/数理,4、视觉/空间,5、身体/运动,6、自然观察,7、人际交往,8、自我反省,9、生命存在。从这个角度看每个人的智力侧重点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个体的个性特征有其先天的倾向性,各人有不同兴趣爱好也就有不同的发展潜力。所以,作为家长大可不必为自己孩子的心理测量结果焦虑,应当是非常乐观才对,因为心理学家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所以,对儿童发展潜力的信任与良好的关爱、期望,并有适时的智力开发练习都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因素。况且,个人的发展也有不同的模式,有的是“天生早慧”,有的是“大器晚成”,所以,只要学会了学习,他的一生肯定会是闪亮的。

  杨素晖老师诚挚地希望大家能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孩子,要有这样的信念:对孩子的爱与信任能创造奇迹!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9

  有这样一个故事:上课时,一位老师拿着一叠卡片走进教室,欣赏孩子是教育成功的过程。把卡片分发给学生们后,他微笑着说:“请把你认为别的同学的优点写在这张卡片上,好吗?”第二天,这位老师又给每名学生发了一张卡片。与第一次不同的是,这张卡片写的是全班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同学们拿到卡片后都很兴奋,没想到自己会有那么多优点,在别人眼中自己是这么美好。然后,这位老师要求学生每天大声地读读卡片,并写下读卡片的体会。一个月后,大家纷纷表示读卡片,自己感觉很开心,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处事也都力求做到完美。

  看似不起眼的活动,对学生们来说,却起着巨大的影响。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滴水用放大镜来看,也是一个大世界,家长之友《欣赏孩子是教育成功的`过程》。”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人关注、被人欣赏,孩子们更是这样。一旦得到别人的肯定、赞赏,他们会更加奋发向上,更渴望成功。用皮格马利翁效应解释就是,只要你从心理上得到一种积极的暗示,那么你的生命状态就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之中,从而不断成长。欣赏就是这种暗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也曾说过:“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从相信孩子到欣赏孩子,就是教育的过程。

  每个孩子的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可惜的是,这些潜力往往被父母、老师恨铁不成钢的“爱心”给扼杀了。爱之深、责之切,常常适得其反。学会欣赏孩子,给孩子一种暗示,就有可能使他成功。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成功之道,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有一位相信他、欣赏他的好母亲。

  教育是一项关注生命的工程,即将不完美的生命趋向完美,将不辉煌的生命铸造得更加辉煌。而我们过去对教育的理解是太浅太浅了。其实,世界上并不缺少金子,缺少的是发现金子的眼睛,而欣赏就是帮你擦亮眼睛发现金子的那块擦眼布。为人师者,最好经常问问自己,我找到那块擦眼布了吗?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10

  春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也是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好时机。现在很多独生子女认为,接受父母给他们准备的一切是理所当然的,却不知道要去帮助人。很多父母不遗余力地爱自己的孩子,甚至超出了他们的能力,不仅没有换来孩子的满心感激,孩子还总觉得自己不幸福。稍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的教育忽视了什么?我们又该怎样从小在孩子的心田里播撒下感恩的种子?为此,本版组织了一组文字,让我们听听专家和家长的观点。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一首饱含深情的歌曲,已经在中华大地上传唱了多年,时至如今,依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可见,感恩的观念正在日益深入人心。

  中华民族是个感恩的民族,自古就有“饮水思源,知恩图报”,“羊羔跪乳,乌鸦反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优良传统。然而,近些年来,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父母等长辈对孩子的娇生惯养,许多家长在对孩子的培养上,往往只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一个人有没有感恩的心,通常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第一,认知因素。俗话说“知恩图报”,只有知道了别人对自己的付出和关爱,才会产生报恩的意识。第二,要亲身体验。只知道父母给我吃,给我用,如果体验不到关怀和爱等情感,认为那就是父母的义务,也不会产生感恩的心。第三,感恩的想法是否受到过鼓励。父母为孩子做事,许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您辛苦了”的时候,父母往往说“你把书读好就行了”等,这就把孩子自发的`感恩之心给扼杀掉了。第四,家庭和社会氛围的影响。

  很多时候,孩子没有感恩之心,是因为父母在生活中对他没有这方面的要求,没要求他对父母付出感恩。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呢?

  首先,父母要为孩子做出榜样。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对夫妻嫌弃年迈的父母,他们做了一副箩筐,在一个深夜把父母放在箩筐里,挑到深山中,把父母丢弃了。不料他们的小儿子偷偷地跟在他们身后,悄悄捡回了箩筐。夫妻俩发现后,问儿子这样做的缘由,儿子理直气壮地说:“留着给你们年老的时候用呀!”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种行为对孩子美好心灵的建立无疑会起到破坏作用。只有父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思想、心理和行为上的影响,这是感恩之心形成的感情基础和重要保证。

  其次,教会孩子说“谢谢”。谢谢是一句单纯平实而又撼天摇地的话,她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有时候,一句“谢谢”是说不尽的盛意,道不完的感恩。当父母为你端上可口的饭菜时,不要忘了说声谢谢;当老师为你讲解题目而延迟了下班时间时,不要忘了说声谢谢;当同学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时,不要忘了说声谢谢;当出租车司机将你送到家门口时,不要忘了说声谢谢……当孩子学会了发自内心地对身边所有人表示感谢时,感恩的心态已经渗入了他的每一个细胞。

  再次,选准时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现在的小孩子,从周岁开始过生日,家长动辄兴师动众,这样的行为,不但助长了孩子的虚荣心,增强了他们的自我中心意识;而且还浪费了物力财力。其实,孩子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母亲在这个过程中忍受了多少辛劳和苦痛。因此,家长要抓住孩子生日的契机,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还可以利用清明节、母亲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潜移默化地让孩子由关爱单独的个人扩展到关爱个人所属的团体或集体乃至社会。

  最后,当孩子做出某些爱的表示的时候,作为父母你要坦然地接受、重视、珍惜孩子的爱的表达。要真诚地表示感谢,最好能明确地告诉他,你也很爱他,很需要他。这样的环境,才可能生出感恩的心和责任心。

  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常怀感恩之心的孩子,更能得到幸运之神的垂青。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11

  在即将踏入为人母的行列中,我忽然意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当有人问谁决定了孩子的成长?谁影响了孩子?我发现父母才是孩子的导师,是孩子寄予的希望。“父母”多么伟大神圣的字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陪伴孩子的内心世界管好自己的情绪。给予孩子尊重,制造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从自身做起,孩子从出生到咿呀学语,陪伴孩子身边的是父母。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好与坏是靠父母的引导与教导。“身教大于言传”,对于孩子我们学会赏识对方赏识孩子,做孩子的伯乐。同时做一个好妈妈好老师好朋友。

  孩子是家长父母的最大事业。人生在世,由少看老。父母可谓原件,孩子就是那复印件。孩子的一生都是在父母的引领下,家长是孩子的表率。孩子处于学习探究阶段,没有光明的那盏灯,孩子会慢慢走向黑暗。父母是孩子的未来,孩子是父母的未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所谓优秀就是要当能力不够的时候,勤劳来凑。有些人,生而会之,学而会之,觉而会之。而我们不管处于那个层次,都要时刻提高自己,无论修养,知识,智慧,境界,胸怀,那么孩子才会有所影响,也会变得优秀。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他人,感恩社会,感恩过去,感恩现在所拥有的。人活着呢,不要因为没有的而生气,要为拥有的而感恩。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具有重大的影响。不管是生活还是在社会中,我们做父母的要经营好自己的家庭,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庭经营是生活的一种手段,家庭好了,人也就好了,日子也就过好了。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12

  有关专家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从幼儿期开始到小学阶段是孩子个性形成和矫正的关键时期。如果在这个阶段,家长能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孩子的个性以及行为习惯方面,就会进入一种良性的循环。反之,如果错过了这个“最有效教育期”,即使付出十倍的努力,也极有可能是无效的。

  在此,母亲们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常常认为“孩子还小,没关系,长大了就好了。”一位母亲,就曾在自己的日记中悔恨地写到:

  孩子小的时候,就十分不爱学习,教他数数都不愿意学。对此,我也没在意,心想,这些知识很简单,孩子大了自然就懂了。

  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十分贪玩,作业只有在我的严格监督下才能完成。我心想,等孩子长大了,自制力提高了,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了,自然就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方面。

  可是,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所有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孩子小学毕业进入中学后,本就不爱学习的他对学习更是提不起一点兴趣,上课睡觉、逃学,成了家常便饭。我急了,骂也骂了、打也打了,我甚至把孩子关在房间内令其闭门思过……可孩子依然我行我素。

  在上文中,如果在刚刚发现孩子不爱学习的同时,妈妈就能够加强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采用多种方法去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许,事情就不至于发展到难以收拾的地步。

  教育孩子,除了注重方法,还必须及时。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都有这样一个共识:此时的孩子,往往会更多地顺从家长和教师的意愿,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一个孩子是教育不好的。这,也恰恰说明了,孩子在13岁之前可塑性是极强的。

  研究表明,孩子90%以上的素质,是由妈妈决定的!在此结论之上,我们不妨加上这样一个教育期限——13岁。也就是说,母亲在孩子13岁以前的有效教育、优良教育,必将改变孩子的一生!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13

  应孩子老师之约,今天有幸作为孩子学校家长的代表,参加了区政府的“优秀家长巡回报告会”。会后颇有感触。本来对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我就深感头疼,现在的孩子一个个精灵古怪,那花招更是层出不穷,作为一个六岁孩子的家长,我就已渐感招架不住,不知如何是好。时代不同了,所以我们的观念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脚步,对于我们而言,子女的教育问题就象一座大山一样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甚至比孩子还茫然失措。

  我有几个朋友也曾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发表过一些看法,大多都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真是幸福,都是一大家子人围着一个,如同众星捧月。从出生到成长的每一天,哪样东西不是给孩子用最好的,惟恐孩子受了一丁点的委屈。不有人说么,再苦不能苦孩子!

  每个家长都对家里的“小太阳”寄予了深切的厚望,每个家长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所以大凡会说几句话的孩子,都已经早早地被家长送去了各种学习培训班,努力为自己的孩子创造各种机会,恨不得自己的心肝宝贝可以一夜之间可以成为一代伟人!

  我家的孩子聪明伶俐,很多人对我没送她上任何兴趣班深感不解,甚至还有不少人劝解我,叫我别舍不得那几个钱,都说我家的孩子这么聪明,应该要让她多上几门特长班。我闻言哭笑不得,虽然我家并不富裕,可也没达到要苛刻孩子来节约的地步。只是我一向都认为,既然是兴趣班,首要条件就是要孩子自己有兴趣,今天沿湖路小学的发言家长的论点就颇得我心,他主张对待孩子要抱有一颗平常心,学习特长不能强求,但要针对孩子的兴趣。最让我感动的是他提到的人生的.幸福观,何为幸福?他说了六个字:平安、健康、快乐!我认为全面概括了幸福的整体,颇为欣赏!

  对于孩子的特长,我一向是“听之任之”,孩子从小喜欢看书,从刚识字起就喜欢“抱”着书看,所以每次逛街,我都会带着她去逛书店,只要是她喜欢的书籍,我都会毫不犹豫地为她买下来,回家我也不会逼着她看,什么时候她有兴趣了,自己就会拿出来看,每每看见她这小小的人儿捧着一本本或厚或薄的书,那种专注的神情,总是让人看了忍俊不禁。四岁的时候她就已经自己读完了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现在她虽然只有六岁,但在文字水平上,起码已经可以达到十岁孩子的标准了。(呵呵,孩子是自己的好,作为母亲,总是对自己的孩子看得要高些哈)。以前她是自己看,从上了一年级后,我就开始有意无意地让她读给我听,这孩子的记忆力很好,读过几遍后,就会有个大概的印象,我就会让她用自己的语言再讲给我听。孩子毕竟还小,有时候说不出来,自己就气恼起来,偶尔还会大哭一场。我也不予理会,让她去做别的事,等她自己什么时候自己想明白了,就又会来找着来说给我听。

  该家长还说,“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我认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应该只是拘泥于学习,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现在的孩子自理能力越来越差了,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很大,导致他们在家里几乎什么家务也不做,家长们也早已习惯了只要看到孩子在学习,就什么活也不让他们干,甚至还端茶到水、桌旁椅边的伺候着,生怕伺候得不周影响了孩子的学习。试问,将来孩子离开父母,走向社会,谁再去伺候他们呢?我深感我们目前急需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独立能力。

  今天参加这个交流会,让我感受到如今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这个问题已经升华到了一个社会问题,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一个家庭里对孩子的教育态度是怎样的,关乎于我们的社会和未来。社会公德和孩子的素质问题,谁能衡量?又有谁能说现代的孩子聪明,社会就是在进步了?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14

  孩子的成长需要的爱的呵护,这种爱需要完整的父母之爱,双方任何一方都不能缺失。缺失的爱会对小孩心理甚至产生严重影响。 美特斯·邦威的创始人周成建说:“父亲是一个意志力非常坚强的人,而母亲对事物的变化感觉很敏锐,美邦(美特斯·邦威)能走到今天,这种执着、这种坚持是父亲给予我的,而对时尚、市场的敏感度则是母亲给予我的。”

  崔永元曾用一个精彩的比喻形容父爱与母爱的不同:“父爱就像日出,那样光明磊落,真挚情深;母爱就像月亮,那样温柔无私,慈爱无边。” 如果你承认男性与女性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是不一样的,那么你就很容易理解母教为什么难以替代父教。父亲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是男性,他向孩子展现了一个不同于母亲的世界。

  对父亲的独特之处,美国《父母》杂志这样总结: 1.父亲跟母亲是不同的。 2.父亲更爱与孩子玩闹。 3.父亲对孩子的推动作用更大。 4.父亲使用的语言更复杂。 5.父亲对孩子的约束更多。 6.父亲使孩子更社会化,为他走进现实世界作准备。 7.父亲向孩子介绍男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行为。 …… 父爱与母爱是不同的,母教与父教也是不同的。

  从本质上来说,父亲是帮助剪断母亲和孩子之间过度依赖“脐带”的人。父教的重要使命就是让孩子从对母亲的依赖关系中分离而独立出来。孩子有两次诞生,第一次是生理上的诞生,与母亲脐带分离。第二次诞生是在青春期,剪断过度依赖母亲的脐带,发展成为真正独立的人。一些母亲可能会有一个致命的错觉,总意识不到孩子已经长大,甚至有的母亲不希望孩子长大,习惯于被孩子依赖。而父亲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领域,陪伴、引导孩子独立的过程,代替了母亲的一部分角色,使孩子能与母亲有序地分离,建立独立的意识,并且成为孩子通向外部世界的桥梁。因此,男孩有了父教更像个男子汉,而女孩有了父教则更有自立精神,这就是父亲给予孩子的特别的东西,所以仅有母爱是不够的。

  对于父爱与母爱的差别,北京师范大学的家庭教育专家陈建翔副教授有过很好的论述。 父性教育与母性教育的特点,与男女性别的特质是对应的。我们自古有“天父地母”、“严父慈母”的说法。父亲与母亲在孩子的教育上方式不同,特点各异,作用有别。母性属于“地文化”、“坤文化”,相对阴柔,具有慈祥温柔、亲切文静、细致体贴、注重感性的.特点;父性属于“天文化”、“乾文化”,相对阳刚,具有刚毅果断、强健有力、不拘小节、注重理性的特点。这样一种阴阳两极性,对于完整人性的养育而言,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

  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同时汲取父性、母性的养料,才能秉承天地和谐之气,达到感性与理性统一的美。缺失了任何一方,人性发展都是不完整的。 如果说,母性教育是一种“叶根”的教育,目标是达到生命的滋润、丰满,那么,父性教育就是一种“主干”的教育,目标是建立人生的“主心骨”,实现生命向空中的充分伸展!

  当孩子既享有母性教育,又享有父性教育时,他就同时兼备了慈爱与尊严,就拥有了完整的人性;他既可以脚踏实地,又可以展翅高飞!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15

  让孩子自己往前走

  随着这个时代的发展,呼唤人的主体性是一个最强音。教育已经逐步从他人教育为主,转为自我教育为主,教为主转为学为主。但是这个转变是在亲子关系中、师生关系中逐步展开,也就是孩子是在“互动中走向独立”。因此家长和老师的主导作用非常重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那么成人做什么?我认为主要起“号角,放大镜,镜子和灯塔”作用,用学术的语言就是起“唤醒,发现,反馈和价值引导”作用。

  我们要相信孩子的潜能,但是并不等于消极地“守株待兔”,我们需要探索成人如何科学地提供条件,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以利于孩子的主动发展。下面这十个策略,也是总结了家长、老师的经验写成的。欢迎大家展开讨论,我深信,我们这个时代家长和老师不仅仅都是实践者,而且都是研究者。

  一、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谁都知道,孩子的成长,没有空间是不成的。过去西部地区有一个落后的'习俗,生下来的孩子,放在一个紧紧包裹的沙袋里,虽然孩子不缺吃喝,但是这种“沙袋儿”十之八九都成了痴呆,可见缺少活动空间将会出现多么可怕的后果。

  这样显而易见的低级错误,现在的家长虽然很少重复,但是由于家长包办过多,禁止过多,使得孩子缺少自己活动空间的现象,仍然比比皆是。

  所以,要想培养健康的孩子,尤其是想培养有自我教育能力的孩子,首先,要给予孩子空间,而且还要不断扩大孩子的空间。

  有一位模范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去逛公园,到了该回家的时侯了,家长没想到,这个四岁的孩子竟然提出要自己骑着小三轮车,沿着人行便道回家。看着孩子热切的目光,家长犹豫了,孩子这么小,路又那么远,万一累坏了这棵独苗苗……但是又一想,自己可以走在孩子身边,安全没有问题。为了培养孩子,应该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闯一闯吧。在家长的支持下,这个四岁的孩子,用了45分钟,骑了7里的路程,完成了自己的小长征。

  我十分佩服孩子的顽强精神,但我更佩服这位家长的魄力,他为了培养适应21世纪的人才,敢于支持孩子合理的愿望,并协助他取得成功。

  把一面墙交给孩子

  在家庭中,能不能给予孩子空间,并不缺空间这个物质条件,关键是家长头脑里没有这个意识。比如每个家庭至少有一间房,房子总有四面墙,问题是,家长愿不愿意、能不能给孩子一面墙,由他自己使用?

  有的家长会惊恐地说:“哪敢给啊!现在孩子就是到处乱画、乱写,难看的很……”。这就是问题的根源,为什么孩子乱写乱画?因为家长没有给他空间,缺少成才的客观条件啊!如果大胆地交给他一面墙,可以展示他自己创作的作品,也可以悬挂他所崇拜人物的图象,甚至是把墙壁装点得象美丽的夜空,幻想着自己在太空中遨游,都应该表示支持。家长可以当裁判,当欣赏者,这样孩子的写画能力才能够慢慢提高。如果家长担心孩子水平低,装饰墙壁总是家长自己动手,天长日久,家长布置家庭环境的水平可能越来越高,但孩子却永远不会布置自己的居室。

  如果想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有理的习惯,那最好给他一张书桌,要求他自己管理好。即使不能给他一个桌子,也应该给他一个抽屉,供给他全权使用,当然,同时要求他把里面的文具、书本整理得干净整齐。总之,要给孩子空间,这样他的责任感、独立性,才有条件得到发展。

【教育孩子的文章】相关文章: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07-14

教育孩子的励志文章02-21

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18篇06-12

教育孩子的励志文章7篇02-21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教育文章02-28

孩子心理健康需精心培育的教育文章05-05

家长对于孩子学习的反思文章02-24

浅谈教育思考的文章05-03

关于对教育的思考与忧虑的文章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