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记叙文

时间:2022-07-01 10:01:16 记叙文 我要投稿

父亲记叙文14篇

  相信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尤其是在写作中有着很重要地位的记叙文,记叙文以记叙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可能有截然的划分。写这类作文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父亲记叙文,欢迎大家分享。

父亲记叙文14篇

  父亲记叙文 篇1

  这些年,经常梦到去世了的父亲,死而复生。

  记得小时候,大概4.5岁,父亲经常带我去瓦厂(烧青砖和瓦的砖窑)。从村子到瓦厂,大概有2公里的路程,每次走不到1/3的路,我就假装脚痛走不动,父亲就把我放在肩膀,我骑在父亲的肩膀上,一路得意自己的诡计得逞。其实,这点小九九,怎么能瞒得了父亲,只是父亲是个随和的人,热心喜欢帮人,又不怕吃亏(这点性格,长大后的我,和他越来越像)。何况,我是他的儿子。记得有一次,父亲骑着自行车带我去瓦厂,骑了一半路,他使劲蹬车瞪不动,他下来检查,看见我的小脚丫塞进自行车的轮圈上,把他吓的,以为我的脚丫要废了,我当时也不哭也不叫痛,父亲说我怎么那么傻。这次意外之后,父亲骑车带我就把我放前面,而我,也因为这次意外,脚板上的某处骨头,明显凸出。

  兄妹四人,我排老幺。父亲也没有特别的疼我,他对待子女,基本上一样。说没有特别被照顾,也不全是,他每次出门,差不多时间,我都会跑村头等他回来,每次,父亲都会带些食的给我,基本上没有让我失望。我最喜欢,就是他在看书的时候,我爬在父亲的大腿上睡觉。

  上小学读书之前,我和父亲感情都比较好,从小学开始,我就是学霸,不是学习成绩好的学霸,是学校霸王。调皮捣蛋,打架逃课,欺负同学,顶撞老师,在学校,只有不想干的,没有不敢干的。同学老师在搞建设,我专搞破坏。因为成长在农村,很野性,就想野牛野马,不受管束,不像城市的孩子,那么矫情。老师经常找到我父亲,投诉我在学校的种种劣迹,父亲也没有过多的责备,总是淳淳善诱的教导我,我不以为然,我行我素。

  12.13岁,还在读小学,我就进入叛逆期,各种叛逆行为。14岁那年,我上中学,报名那天,我没有去报到,到处玩,我老妈知道后,等我回家,揍了我一顿,在我身上,抽断两条棍子。我一怒之下,竟然离家出走,在我怂恿之下,我一个同村的小伙伴,跟着我,今夜,不回家。那个晚上,父亲在村子里,足足找了一个晚上,我带着那个小伙伴,躲在猪栏,第二天,因为肚子饿了,我那个小伙伴哭哭啼啼的闹着要回家,最终,理想的叛逃输给了现实,我投降了,乖乖的回家。回家之后,父亲没有责怪我,反而,和我老妈大吵一架,我心里暗自高兴,父亲骂我老妈,看你以后还敢打我。

  出来工作之后,我很少回家,虽然,离家不远,生长在农村,野性惯了,习惯也喜欢那种无拘无束的生活。父亲的唠叨,我听腻了。所以,和父亲的交流少了,话也说的很少。回了家,父亲总想跟我说点什么,但,从我进入叛逆期开始,我和父亲,就再在没有像我童年时候那样,那么亲密。

  一直到那年,父亲病重住院,我突然感觉,那么多年来,我没有好好的陪伴过他,甚至没有好好的陪他说说话,我发现,我是个不折不扣的不孝子,每天,我到医院照顾他,可惜,留给我尽孝的时间已经很少,不到半个月,父亲就病重由普通病房转入ICU病房,父亲再也没有开过口说过话,半个月后,父亲永远闭上了眼睛。

  每年的清明扫墓,我只能在父亲的坟前,和他聊上几句。偶尔,也只能在梦里陪陪他和他说说话。我的话依然不多,我只想,听他说话,听他的唠叨,可惜,永远只能在梦里听到。

  我的父亲不是个伟大的父亲,他很平凡,没有什么本事,也没给我留下什么,但,他是个好父亲,是个好人,对待子女,不偏不倚,对待朋友和他人,他随和善良,他淳淳善诱的教导子女如何做一个好人。“受人点滴恩,当必涌泉报”,“给人施于援手,不要求回报”。这些话,是父亲生前经常和我们兄妹说的,我姐说,兄妹四人,我最像父亲,我的性格也越来越像父亲。

  父亲记叙文 篇2

  随手翻看杂志,一幅很常见的木版画吸引着我。画中的男性老者面部沟壑纵横,一种中国式农民的沧桑感突显在文字中。

  蓦然间,我想到了自己年老的父亲。

  这么多年,我一直没有感到父亲在老去,也没有觉察到他的衰老,可能是他一直驮着的背,也可能是他长着一张固有的沧桑的脸。

  我对他年龄的记忆一直处于50岁的阶段。发现父亲变老是今年那一瞬间的告别,那一刻我猛然觉得父亲是真的老了。

  我对父亲的印象一直是模糊的。在年少的回忆里,与父亲共有的部分很少,很少。貌似,母亲的陪伴是我成长记忆的主体,而父亲也许可有可无,他的地位和作用远远没有母亲那么显现。

  父亲是甘肃秦安人,今年已过了70岁古稀的年龄。他在家中的八个姊妹中排行老二,排行决定了父亲吃苦耐劳,甘于隐藏在他人身后的性格。

  1958年,身为村干部的爷爷被当做资本主义尾巴投进了监狱,家里一下就断了生计。为了能让家里人有口饭吃,为了给自己能讨条活路,14岁的父亲和大伯,从秦安老家一路几乎是讨着饭走到了兰州。

  父亲没有多少文化,只读过小学三年级,他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挣钱养家,养活自己。他从工厂里的小工做起,跟着师傅拼命的学,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电焊工人。电焊这个工种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他落了一身职业病才从这个行当里退出。

  性格内敛的父亲从来没有标榜过自己的电焊技术有多高超。而我却从母亲那里得知,父亲的技术在厂里是数一数二的,很多别人做不了的活都是靠父亲的技术和耐心一个焊点一个焊点完成的。厂里的人只要说起冯师傅的技术都是要翘大拇指的。我也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才得知,兰大那个极具苏式风格的礼堂,父亲就参与了其中的建设。

  父亲是个爱认死理的人,只要是他认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80年代中后期,人们从文革的读书无用论中不断觉醒,开始用知识文化填补自己的缺失。那时厂里鼓励大家踊跃报名去参加文化学习,而且可以免费参加厂里组织的文化补习班。

  在大环境的影响和免费学习的诱惑下,只上了三年小学的父亲决定报考文科类的自学成人考试。当时所有的人都觉得父亲是在开玩笑,以他的文化程度去参加考试那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可是父亲却只用3年的时间就拿到了大专的自考文凭。

  那3年里,父亲的所有生活就只围绕着工作、吃饭、睡觉和学习,这4件事。他把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让渡给了学习。父亲笃信着书抄百遍其义自现的说法,一遍遍地在字条上抄着书中的内容。然后将字条随身携带,只要一有空闲就拿出来背诵学习,包括做饭、坐车时间。

  那时家里到处都是他抄的字条.在当时我的眼中,那些字条就是他的生命,是他的一切。

  因为父亲,《中国文学史》、《中国通史》、《中国古代史常识》等这些关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书籍便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我日常阅读读物。可以说,父亲当年的选择,深深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以至于当年在学科选择时,我不顾母亲的极力反对,紧跟父亲的脚步选择了文科。

  父亲的性格很粗暴。母亲因为父亲的粗暴没少跟他生气。而我也因为不听话更没少挨父亲的揍。揍,不是简单的在屁股上打几巴掌,而是用麻绳和皮带的抽打。

  因为揍我的方式和手段太过粗暴和野蛮,我总是记恨着他,用冷战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不满。我认为,揍我是你的权力,而不理你也同样是我权力,所以在家里经常会出现我和父亲面对面,怒目而视的擦肩相过。时间久了,父亲就会主动来找我搭讪说话,我也用他的主动自我安慰着自己惨不忍睹的伤痕。

  父亲的粗暴,让我对他总是敬而远之,尤其当他心情不好唬着一张阴沉的脸的时候,我更像一只兔子般连蹦带跳地离他八丈远,生怕自己惹爆父亲——这个充满着炸药的火药桶。

  父亲叫我起床的方式也是不一般,至今记忆犹新。上学时的我,瞌睡总是很多,响一遍的闹铃往往像蚊子嗡嗡一样对我丝毫不起作用。在父亲看来闹铃响过就该起床,睡懒觉只有挨巴掌的份。一双干惯了体力活的手的分量是何其的重,一声“啪”响之后,我的屁股上就多了五个略微浮肿的红彤彤的手指印。随着钻心的痛感,我的瞌睡也立即抛向了九霄云外。这招父亲百试不爽,我却抵不住床的诱惑不长半点记性。

  记得我还上初中的时,父亲那会已经从电焊工岗位退了下来,在退管站上班,主要任务就是每天组织一帮退休的老人们东玩西玩。于是他工作的办公室经常是人来人往,而父亲又是一个极其马虎的人,脱下的外衣经常是随便在椅背上一搭。

  一天,父亲猛然发现自己装在外衣口袋里的钱不翼而飞,他的第一反应是我偷拿了他的钱。下班后一脸怒火的冲进姥姥家,二话不说抽起皮带就打,边打边说“让你偷钱,让你偷钱”。 要不是姥姥连拉带跩地阻止,还不知道我被揍成什么惨烈状。 姥姥事后形容我当时是被打的上窜下跳,惨叫声、哭嚎声充斥着整个巷道。事后,他才知道是一个手脚不干净的退休工人偷了他钱,而我却白白挨了一顿揍。

  反而是父亲年老了,粗暴的脾气也渐渐被岁月抹平了,任我怎么顶对他,他也没了半点脾气,总是笑呵呵地看着我。

  父亲当过兵,工程兵,60年代后期,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父亲当兵的时间很短,只有三年。三年的时间里他学会了打快板,学会了双手擀饺子皮,学会了电焊的手艺。那时的他是连里的文艺骨干,仅凭着自己肚子里的那点墨水自编自演的快板、三句半经常参加团里的文艺演出。

  以前我总纳闷年轻时母亲怎么会看上木讷的父亲,既没有英俊的相貌也没有一个会讨人喜欢的嘴。直到我翻出了一张父亲当兵时的旧照才明白了当年母亲的选择。

  照片里的父亲一身戎装,英姿奋发,帅气而又彰显着男性独具的特质。在那个尚武崇兵的年代里,年轻的母亲肯定会喜欢那个当年颜值数颇高的父亲的。

  父亲和母亲是1971年结婚的。

  那年父亲27岁,母亲22岁。一个是刚退伍复原的工人,一个是厂里的会计。他们是八一建军节结的婚,下着大雨,父亲借了厂里的一辆小轿车将母亲娶进了家门。

  从那一天开始,他们在一起吵吵闹闹,琐琐碎碎地共同生活了31年。31年里,母亲忍受着父亲的`暴脾气和父亲无法更改的生活习惯,父亲则忍受着母亲的要强和唠叨。

  在我的记忆里,他们磕绊的日子要多于和谐的时光。直到母亲去世的那一刻我才从父亲婆娑的眼泪里,无法自持的悲伤里了解到父亲对母亲那种浓浓的依恋感。

  父亲是个粗枝大叶的人。在工作中,他可以用一个个焊点耐心细致的缝合着接口,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但是在生活中父亲却是一个没有耐心,粗心的人。无论是生活还是日子,都是琐碎的,无穷无尽的家务、无休无止地一复一日的吃喝拉撒睡,这些对于父亲来说都是不愿意面对的,他总是厌烦着家务的琐碎。他宁愿一遍遍的外出买东西,即使是只买一棵葱,一头蒜,都不愿意留在家里帮助母亲处理家务的琐事。母亲絮絮叨叨的埋怨往往就演化成了他们之间的争吵。争吵,冷战,和好,他们之间的关系总是在这三点之间循环往复。

  高中的时候,我有一次因为发高烧不得不请假回家。我头痛欲裂、浑身酸痛,到家后便窝在床上不再动弹。中午时分,父亲回到家竟然没有发现我的存在,依旧像往常一样唱着歌为午饭做着准备,直到母亲回来才发现了躺在床上烧的浑身滚烫的我。

  其实无论父亲是多么暴躁,多么的粗心,他都是爱我的。因为他是我的父亲。自从搬到临洮街后 ,我就一直喜欢吃门口的那家擀面皮,其实这也是当初没得选择的选择。上学那会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买一个回来解馋。考上大学后上班后,随着觅食范围的扩大我的味觉也越来越挑剔,那家酿皮的味道也越来越让我觉得不再那么诱人,不再那么想念。可是,父亲并不知道我这一口味的变化。以至于我每次回临洮街吃饭,餐桌上总会有一份擀面皮等着我,他一直觉得这是他的女儿最爱吃的。吃饭的时候,他会笑呵呵地给阿姨说,姑娘最喜欢吃这家的擀面皮了,今天回来吃饭我就顺便给她买一个。我不忍心破坏父亲的那份惦记,总是硬撑着吃完那份爱意,那份来自父亲的深埋的爱。

  记得有一个公益广告,儿子生气的埋怨患了老年痴呆症的父亲总是不分场合地往裤兜里藏饺子。患病的父亲已记不得眼前的这个高大的男子是自己最疼爱的儿子,但是却记得儿子最爱吃饺子,这些藏在裤兜里饺子是给儿子留着的。画面里的儿子泪流满面。

  那份永远存在在餐桌上的擀面皮其实就是那些一个个藏在裤兜里的饺子。

  我不跟父亲一起生活已经13年了。偶尔的回去就像走亲戚一样匆忙和短促,仅仅是一顿饭和一些偶尔的交谈。而父亲每次总是要陪我一起出门,看着我坐上车离开后才回去,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每次看着他在车下等待的身影,我总是让自己的眼泪忍了又忍。而我又是一个讷于言的人,总是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只是每次用几近一样的言语告诉父亲,每天遛弯要注意安全、天气多变要注意添衣、要多体谅阿姨不要冲阿姨发臭脾气……。父亲总是喏喏的答应着,便催促我们赶紧上车,一路注意安全。

  现在想想,父亲离我那么近,又那么远。我们很近,那些我们之间的细微历历在目,小时候他带我去书店淘旧书,花一元钱买回十本小人书就可以把我哄的兴高采烈;我们又很远,虽然我们是父女,他看着我长大,我看着他变老,但是我们却很少有父女之间的亲昵,我们之间仿佛总有一道摸不见、看不着的栅栏,关心却无法触及,只能远远地望着对方看到彼此安好就可安心。

  文字写到这里就该落幕了。我依旧无法细致地描述自己的父亲,也许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父亲,一个爱而深埋的父亲。

  父亲记叙文 篇3

  你试过大手牵小手上学的心情吗?

  你尝过巴掌打在脸上的感觉吗?

  那————是爱的味道。

  儿时的我总喜欢握着父亲那宽大、温暖的手在田间的小路上散步,安适、愉快,仿佛忘却了一切的不愉快。

  我一天天地长大了。我经常帮下班回家的父亲提鞋;吃饭时为父亲夹上一块他爱吃的红烧肉;替疲惫的父亲捶捶背……久而久之村上的人都称我为孝女。

  现在的我整日忙于学习,渐渐地淡忘了父亲宽大温暖的手。

  父亲记叙文 篇4

  我父亲总有那么几个“想当年”。口里唠叨着,手指比划着,把那些爷爷辈们陈谷子烂芝麻的事都扯出来,放在手心里板着手指头一一讲给我听。

  夏日吵闹的蝉鸣此时反倒是显得安静,大家转过头来,将不满的目光聚集于一点。转角处,一位中年男人眉飞色舞的嚷嚷着,因太激动把脸涨的通红。一旁的少年带着耳机,若无其事的摆动着双腿。感觉到脸上的火辣,我皱了皱眉头,将音量开到最大。

  我拉着父亲躲躲藏藏越过人群,摘掉了耳机怒视道:“爸,别讲了!真烦。”父亲顿了顿,又道:“怎能不讲呢?你爸小时候让你爷爷讲他都不肯呢,你看你……”

  “是作业。”我补充道。“哦,我的?我能有什么故事,我跑外地跑了十余年,吃了不少苦头,哪来的故事?没有的,”他摆了摆手。“还是讲讲你吧……

  “算了,这作业我不做了!”平时这么能说,现在反倒好了。“啪”的一声关上房门。里头还传出声音:“唉,还是讲讲你吧!”

  父亲的每一次“想当初”似乎都有的前奏。我,我母亲,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似乎都有他值得回忆的事,似乎我们所做的是都是为了提供他反思。

  十六岁:十六岁也就没有了,我选择了沉默,却不知父亲这词已显生涩,却不知反复的唠叨后,拖拉着很大一段叹息,更不知父亲没有故事,我们的故事才是他的故事。父亲早晨睁开眼看不到他自己,他只能看到我们……

  父亲记叙文 篇5

  父爱如山,执着、坚定。父爱如海,浩瀚、博大。

  拐弯处的回头,使我发现了父爱的执着、坚定。那一次,我和您闹别扭了,我连头都不回的摔门而出。您并没有追我,我气急了,加快步伐,可不知怎的,我总感觉有人在看我,回头的一瞬间——您站在拐弯处看着我,脚步放慢了,回过头,我的眼泪不停的往下流,大声喊:“爸爸,我错了,对不起!”我在心里默默自责:你怎样当女儿的?街上的人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我并不在乎,跑到拐弯处失声痛哭。您用手摸着我的头:“别哭,听话!”

  严厉的爱,让我感受到了父爱的浩瀚、博大。那一次,我做错了一道题,您对我又是批评又是责怪。我控制不住自我的情绪,冲着您吼了一句:“不就一道题,用得着吗?”说着就跑出了书房,把自我锁到了厨房里。仔细听着外边的动静——是脚步声,您出去了,我想您是去散步了。心中更是委屈,那个题老师根本就没有讲嘛!过了一会儿,您来了,您站在厨房门前说:“对不起,是爸爸错了,你的数学本太旧了,我买了一本新的,出来吧,爸爸错怪你了。”

  厨房里,我早已泣不成声,小声说道:“对不起,爸爸,是我错了,请原谅我!”我打开门,突然间,发现又细又长的皱纹爬上了您的眼角,原本乌黑的头发里出现了一根根白发……

  您慈爱地说:“你看,这道题是这么做……”虽然话中略带严肃,但我并不在意,因为我明白这是爱。

  当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时,我要对所有熟睡中的小花、小草和天上眨着眼睛的星星说:“爸爸,我爱您!”

  父亲记叙文 篇6

 

  小时候,"父亲"这个名词在我心中是那么疏远,那么隔膜。印象中,他总是那么忙忙碌碌,匆匆忙忙,很少与孩子亲近,甚至不苟言笑。母亲解释说:爸爸出差奔波,太累了。于是,母亲成了孩子们生活中的主心骨,培养,教育我们。对于我们三个难以驯服的孩子,打和骂是少不了的。可也正应了那句老话——"打是亲,骂是爱"。对于母亲,我总怀有一种特殊的依恋。相形之下,我与父亲之间总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我很少或者说简直就不敢与父亲说话。每到非说不可时,母亲就充当我们之间的传声筒:"妈,跟爸爸说……"。遇到母亲心情不好时,回一句:"自己跟爸说去。"我便陷入了极度尴尬的境地。记得诗中写道:"距离是一种美",可我觉得"距离是一种淡漠,一种残酷。"我常常远远地用一种陌生,胆怯的目光打量父亲,思量着:"他到底靠什么力量,让我害怕他 他凶吗 他打我吗 不,一点都不,他甚至从来都没骂过我。"哦,这对童年的我来说,真是一个谜。幼稚的心灵这样想过:也许所有的父亲都要用他们各自的方式,在孩子面前保持特有的威严。嗯,也许,父亲就该是这样子。

  父亲在我脑海中的影子是淡淡的,我很少思考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不得不说是我的悲哀。直到读大学开始,我才渐渐读懂了父亲,甚至于一度产生恋父情结。今年春节,有一个很强烈的愿望——想为父亲写一篇文章,于是便有了这篇《感悟父亲》。

  父亲记叙文 篇7

  父亲写的一手好毛笔字,在我们临近的几个村也算是位小有名气的“秀才”。无论是过年的对联,或者是结婚的喜联,我们村甚至邻村,都有拿着自己买好的一张张大红纸,来请父亲为他们写楹联的。所以,春节是他最忙,也是最快乐的时候。

  等父亲把大红纸,裁成一副副对联形状后,他便坐在左边的太师椅上写,我则跪在右边帮他。把纸在八仙桌上放好,父亲让我按着对联是上边,他用左手从上到下把大红的对联纸抚平。然后,在桌子上按住了,右手拿起毛笔,在早已倒满墨汁的砚台里润好笔,再在砚台的边缘刮去沁出笔尖的墨汁,凝神屏气笔走龙蛇。他写三到四个字,就松开按纸的左手,让我把纸往上拉一下,以便他好写下面的字。写好一联,我就小心的把它拿到一边去晾干墨汁。父亲嘱咐必须把对联放平,否则墨汁在字上流下来就不好看了。不一会便满屋的对联,空中飘着浓浓的墨香。等凉干后我便拿着对联,乐颠颠的挨家去送,换回一把糖果吃。

  望着灵床上躺着的父亲,嘴张开着,好像有许多话要嘱咐。可是,最终竟然连一句话也没有跟我们交代就走了。是牵挂太多无从说起吗?还是走的太过匆忙,话语都哽在喉咙没来得及出口?!手垂在两边,那双牵着我走过童年的手,曾经哪么温暖,为什么现在却变的冰凉?80年代年轻的你,常常一手牵着我,一手拉着弟弟去大队部办公。忙完后就教我们打算盘。父亲是有远见的,我们那时随然生活不好,他也硬撑着让我们兄妹四人完成了学业。父亲是宽容的。记得有一年,他给我买了一条当时最流行的红丝巾,我高兴的围上和几个同学去电影院看电影。没想到看完电影出来,发现丝巾不见了。我急哭了,赖在影院门口不走,幻想着拣到的人能给我送回来。

  等啊,等啊!真的有一条鲜红的丝巾在眼前飘起来。原来是父亲听到同学说了事情的经过后,又给我买了一条,拿着来接我回家。他没有一句怨言,笑着说:“纱巾围在谁的头上都一样好看。你看咱们又有新的了。”我笑着抹去脸上的泪珠,跳上父亲的自行车回家转,一路上右手一直紧紧的抓住红丝巾飘在胸前的两个角,生怕它再飞走了。

  在父亲的关爱下我们都长大了,成家立业离他远去。很少回家和他相聚。望着父亲满头的白发,我竟想不起父亲的头发是什么时候开始白的?只知道遇到沟沟坎坎的时候,来向他诉苦,发牢骚。他总开导我们:凡事都有两面性,就象你们学过的塞翁失马的故事。所以,遇到事要想开,顺其自然不要强求。

  父亲付于了我们宽阔的胸怀,仁慈的性格,让我们活的开心,活的无怨无悔。父亲去了,没有接受我们的一点孝敬之心。我突然想起上次我来看他,他曾说过,“现在不见那种泯姜了”这句话,我不知道他说的泯姜是什么,也没问他,当时根本就没在意他说的话。现在想来我真是太傻,为什么就没反应过来,父亲肯定是想吃他说的那种泯姜了。我却没做出应。这是父亲一生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一点小小的要求。我却没有满足他。想起来愧悔之余,恨不得一头撞死在父亲灵前。我怎么会这么傻哪?这么粗心,若有父亲爱我的百分之一甚至是千分之一之心,去关爱父亲,也会理解父亲当时说这话的含义啊!我犯下了我今生无法弥补的错误,让我悔恨,遗憾到终老。虽然,我知道这是父亲不愿看到的,我知道他只想看到他儿女的笑脸,看到他儿女们幸福,是他最欣慰、幸福的事。至于我们的失误,我们的过错他都宽容的笑着忘记。

  现在才觉得有点理解父亲了。弟弟因在大学受了点刺激,导致精神分裂,一直在家养病,家未成业未立。父亲为此整日烦愁,觉得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颜面无光。又加上现在也没有几个人再在过年时请他写对联了。更有,他早已不再任村里的任何职务。曾经的人人敬仰,到老来却失落到整天面对有病的弟弟,没有了众人追捧的失落。再加上母亲的唠叨,父亲的心里承受了怎样地压力啊?!他无处发泄、无处诉说、没有寄托、对现状无可奈何。一个老人的心灵怎么能承受的了这一切。我可怜的父亲、我可敬的父亲、我智慧的父亲。我怎么忘记的了,你临终前那句无可奈何的话。“天天起床就是这些事,你说咋办?”那无助、祈求、迷茫的目光让我无论如何也走不出去。你走前的那个晚上,我守在你的身旁,第一次感觉到你是那么瘦弱,你整个人仿佛小了一圈。你的骨头嶙峋、凌厉地刺痛了我的心。我为什么早没有发现?!我被你娇惯的不知道疼爱、体谅、理解你的心,只一味的向你诉说我的哪一些琐碎的烦恼,你笑着劝慰,最后总忘不了问一句;缺钱吗?咱家里有。

  去了,你怎么舍得你最疼爱的儿女们哪?如果我的泪、我的忏悔、甚至我的生命能换回你慈祥的笑脸的话,我愿意!我愿意交换!!我们欠你的太多太多。你怎么舍得让你心爱的女儿在心灵悔恨、纠结中来过每一天?你为什么不来梦中与你女儿见一面哪?我去那里再找回哪只有安全感的大手?把我的手放上,然后就被温暖包围,多么安全、舒适、幸福,我去那里才能找回那不求一点回报的爱?!我去那里再能体会那全心全意为我着想的关心。我任性的惹你生气,我撒娇的和你争吵,这一切你都包容了。任然那么无私的把你的爱心全部倾注在我们身上。人真的有前世今生吗?让我们来生还做亲人,让我在来生回报你的恩情好吗?

  我不敢想象,以后再回那个养育了我,空气中飘着童年欢乐音符,小径上刻印儿时足迹的家时,我的失落将怎样掩饰?我的泪水该如何控制?我空空的心,如那人已去的空屋,该怎么填补?我刻骨的寒意又有谁给一点温暖?我把那种感受小心的珍藏起来。把心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留在黑夜,默默承受所有的悲哀、疑惑、苦闷。另一部分努力把灿烂、愉悦、喜乐呈现在阳光下, 让父亲的在天之灵为他的儿女骄傲,让父亲放心的在天堂享受一份安逸。

  既然,死是人的最终归宿,是在未知的或朝或夕的事。那么,还敢把时间浪费在郁闷上吗?事实说明:一切痛苦、烦恼都是时间在愚弄那些无知的人们。健康、长寿永远属于乐观、积极向上者。让我们都以快乐微笑来抚慰那些仙逝的父辈们吧!

  父亲记叙文 篇8

  我要讲一个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爸爸。

  1973年,他出生,当时家里已经有了五个孩子,他是第六个。

  没米下锅。他的到来无疑成了压垮这个家庭的最后稻草,于是家人一致决定将他送人。就这样,他被领到了一个全新的家庭,而令人难过的是,这家人也很贫穷,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孩子传承所谓的香火。

  那个时候住的是土坯房,门上有道门槛,据后来邻居们说,他们经常看见当年三四岁的他乖乖地坐在门前看门,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

  他很乖,即使小朋友们嘲笑他是捡来的,也不哭。

  他唯一一次不乖,是上完小学,养父母决定让他辍学打工养家的时候。他哭了一天,保证即使上学也不会花家里的钱,他们商议了很久才答应让他去读书。

  从那天开始,他每天走十几里路去学校,没有午饭,只能偷偷啃地里挖来的生番薯,然后在下午步行十几里路回家,帮父母干活到晚上八九点,然后看书复习。

  他东拼西凑来的学费不够,他就去打短工,帮别人搬砖扛水泥,就这样,一分一分凑齐了学费。

  初中毕业,有一个对于当时的他来说很好的机会,好像是考过某一次试,就可以分配到一个什么厂(具体的我不知道),是国家单位,有稳定工资。

  他成绩一直是班上前几名,所以他很有信心,也一直在很努力的复习。

  然后,考试结果是,他过了线。

  老师把他叫到了办公室,恭喜他,想必当时老师也很喜欢这个安静上进的学生吧。

  只是第二天,颁发证书的时候没有他,他的名额被另一个当时家中还算有一点钱的人顶包了。他难过,他理论,没有用。就是这么残酷,或许能改变他一生命运的机会,别人塞两块钱,就可以夺走。

  我不知道当时的他有多难受和绝望,我只知道,没过多久,他一边打工一边准备自考。

  半年还是一年后,他去考了师范院校,他想要接受教育,他需要一份稳定的工作。他的责任,不允许他毫无保留地为梦想奋斗。

  他在师范学院念书期间,虽然日子还是苦了一些,虽然还是饥一餐饱一餐,但他已经能够养活自己,并给家里寄去费用了。

  他在大学里的日子,大概是他这一生最幸福的时光之一了。

  他名列前茅,同时爱好写作和看书,发表了很多首诗歌和小说。我小的时候,读完满满一柜子的书,都是他留给我的。他省吃俭用买了吉他,天赋极好,自己学会了弹奏。他嗓音极妙,吸引了一大帮姑娘,其中包括我的妈妈。他有三两好友,时不时小聚一番,即使不吃饭干说话,也是人生一大快活之事。

  他遇见我妈妈的时候,正弹着吉他唱着歌,典型 80年代文艺青年。

  他们相爱,他载着她满县城地跑,笑声在阳光里飘荡久久不散。

  然后,快谈到结婚的时候,双方父母都不同意。

  他的母亲嫌弃女方家里穷没权势,那个时候他已经是国家教师,一个村里的荣耀,在他母亲看来,理所当然要娶一个给自己家长脸的媳妇。

  她的母亲也嫌弃男方家里穷,那个时候他们还是土坯房,但她家里已经有了两层带小院的楼房。

  据我妈妈所说,当时她被打到快死,怀着我还从山上跌下去过一回。

  幸而最后,他们还是在一起了。

  结婚以后,他自考南昌大学,并拿到了证书,同时不停地工作和写作,好像还拿了钢笔硬笔书法一等奖。具体的我并不是很清楚,我只知道家里有很多他的奖杯和获奖证书。那个时候的奖杯还真的就是一个搪瓷杯……上面刻着字……

  我的大姨,我妈妈的姐姐,初始有一个服装厂,日子还算富裕。我妈妈还曾经在她那里打过工,至于遭遇我就不说了,只是并不美好温暖。

  后来,由于大姨夫赌博,大姨生病,这病一直持续到现在,只是那个时候,她刚查出病情时,需要钱医治,我父亲将所有的钱都给了她,包括建结婚新房的钱。

  我一直觉得这是很了不起的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这么对待曾经刻薄自己的人的。

  我爸爸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这样的事情实在太多。令我妈妈印象深刻的就是,有一日,他和她下班回家,路过商城一家卖烤鸭的店,香气萦绕,他看着那个烤鸭店说,好想吃啊,我还没吃过烤鸭呢。我妈妈就让他去买,他走到店门口,伸着脖子看了看,又回来了,说太贵了我不吃,你要吃我买。

  那时一只烤鸭大概三块钱,他一个月的工资两百多块。

  第二天,他给大姨打了一千多元钱。

  有一次,他和妈妈在大街上,看见一个人瑟缩在墙角,冬风阵阵。他走过去询问,知道那人是外乡人,被偷了钱包,那人一直在哭,说身无分文没有人帮他。在现在这应该是很蹩脚的骗人手段,我妈妈当时也不信,一直在扯他衣角让他快走。可是他只是略微迟疑了一下,然后给了那人五十块钱当车费。

  这件事的最后,是后来他收到了这个人的感谢信。

  这是妈妈后来告诉我的,我想,或许就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关于他的事情,让我一直努力地用温暖的目光来看世界吧。

  20xx年开始,家里的日子有所改善,我在上小学二年级,偶尔会被巨多的抄写作业逼到哭,他在工作写作的同时,备考律师证,妈妈开了一家小小的幼儿园。

  20xx年5月9日,暴雨。

  下午一点钟,他从家里出发准备去学校上课,车祸。

  彼时他还很清醒,捂着后脑勺不断流出血的伤口求旁边的人借给他电话打120,和打电话给我妈妈。

  他还记得号码。

  将近两点,他终于上了救护车赶向医院。

  下午两点多,妈妈赶到医院,却因为还没有凑齐手术的钱,医生拒绝开始手术。

  下午四点多,他开始神志不清,呕吐,拉着我妈妈的手哭着说胡话。

  下午六点多,凑齐医药费,开始手术。

  下午七点多,因为延误了救治时间,抢救无效,死亡。

  我至今记得小小的我缩在墙角里,看见我妈绝望地跪下去的样子。

  我是哭着打完这段话的,你问贫穷有多可怕,这就是贫穷的可怕。

  这么好的人,我最爱的人。

  父亲记叙文 篇9

  在我心中,我爸爸是一个又高大、又强壮的人。只要他举起一只手,就像警察一样威武,只要他抬起一只脚,就能够把各路神仙都集中在一起,你们说我爸爸厉害不厉害呀!

  我爸爸就像一盏油灯,每当我需要照亮的时候,他都能够给我光明,每当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他都会给我一双温暖的大手。

  当我生病的时候,他抱着我千里迢迢来到医院给我看病,把我从病痛中拉了回来,这真是一个伟大的父亲啊!

  我爸爸的理想是当一名警察,可是因为家里没有钱,就没有考上警察,现在他还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他还是一个执着的人。

  在我们家里生活困难的时候,是他用自己的双手,为我们家挣了很多很多的钱,而自己却累的生了病,我们家真的很需要他,没有了他,我们母女就生活不下去,所以我长大以后,我一定要孝顺我的爸爸。

  在我心中任何人都比不上我亲爱的爸爸。我的爸爸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我的爸爸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爸爸。

  在生活里,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我们着想,这是我最幸福的。有一个这么好的爸爸,我的要求就像天帝说的话一样,谁敢不尊从,那就是“杀无赦”。

  我爱您爸爸,我的爸爸,我心中的爸爸。

  父亲记叙文 篇10

  虽然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孩,父亲好像从来没有显出特别的喜爱来,在地里干活,偶尔捉只小兔或鸟儿,回来也是送给两个哥哥。

  小学和初中在父亲的不经意间过去了,上学和放学就像他的出工和收工一样,只是顺其自然的事,他不关心我的学习一如我不关心他的收成。

  可是我考上了县一中,这就意味着父亲的大半收成都得被我一个人吃掉,母亲望着不太年轻的父亲逐渐弓起的背,幽幽地说:“要不,别让妮子上学了?”父亲脸上刀刻似的皱纹突然地一跳:“哪能?再难也得让她上学。”就为这一句,我第一次被感动了。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父亲一头挑着我的行李,一头挑着一筐桃子,送我去上学,跟在父亲身后,望着颤悠悠的扁担和父亲那被扁担磨出老茧的双肩,我又一次被感动了,在心里默默发誓:不学出样子来,无颜面对父亲。

  到学校门口,我一个人进去,父亲则去卖那筐桃子,等我安排好住宿后,去城里找他,父亲已经走了。我想,他肯定是饿着肚子走的,翻山越岭,还得走二十里啊!

  三年高中,我很少回家,父亲总是隔三差五地给我送来干粮和桃子,当然都是些歪七扭八卖不出去的小桃,冬天天短,父亲每次来都得起个大早,见到我,往往是胡须上结了一层白霜,掏出母亲烙的白面饼,硬邦邦的全是冰渣儿,中午,我们父女俩把饼泡在开水里,就着父亲带来的咸菜,吃的有滋有味。夏日,父亲捎带着卖桃,二十里的山路把父亲的脸晒成了酱紫色,赶到学校已近中午,我把早已凉好的白开水递过去,父亲一气儿就喝了一大缸子。父亲向来是当天来当天走,三年里,他走了他几十年走不完的路程,我对父亲的情和爱,也在这三年里变得缠绵与圣洁。

  三年后,我由县城考到省城,也和三年前一样,父亲挑着扁担送我去上学,所不同的是这天不是骄阳似火,而是阴雨绵绵,火车上,父亲递给我的桃子又红又大,我倒有些不习惯,怪父亲有些奢侈。“你都成大学生了,吃个好桃子,配!”并且,不停地催促我快吃,我双手捧着桃子,一口一口咽下去的却是父亲的心啊。

  安排好住宿后已经很晚了,我要送父亲到学校的招待所去住,他说什么也要自己去,他说他怕我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宿舍,我知道,那样父亲会一夜都不安心的,所以也只好随他去了。下过雨后,气温骤然下降了许多,一天的颠簸,实在是太累了,躺在床上不一会儿就进入了梦乡。突然,辅导员老师把我叫醒,她说,你父亲为节省十五元的住宿费,竟然睡在外面的水泥乒乓球台上。此刻,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感动,我扑过去抚摸着他那青筋凸起的双臂,哭着求他:“为了我,父亲,请你爱惜自己。”同宿舍的姐妹齐刷刷地站在我的身后,哽咽着说:“就住在我们宿舍,我们可以两个人睡一张床。”“可你们是女生宿舍呀!”辅导员老师还很年轻,和其他人一样眼里噙满了泪水。“那又有什么,他是父亲。”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是啊!他是父亲,他是勤劳又质朴的农民。

  父亲记叙文 篇11

  我们都是最幸运的精灵,穿梭在父爱深沉的云层里。——题记

  天渐渐凉了。立在路边的梧桐树再没了秋初的妩媚,巴掌大的半黄半青的叶子蜷缩成一团,轻飘飘地落在湿漉漉的人行道上。空气透着丝丝凉气。没有寒霜,没有大雾,但人们依旧感受到冬天正一步步走近,脚步逐渐清晰。

  我把手缩在衣袖里,低着头跟在父亲身后。父亲阴着一张脸,两道浓浓的眉毛皱在了一起。我有些不安地回想起昨晚的事。一切源于我不服于父亲的管教,出语顶撞。我想父亲是失望的,因为昨晚我起身喝水时,听见了父亲轻轻的叹息。

  “把背挺直了,女孩子家的没一点样子,出去不怕被人笑话!”父亲突然转过身来,对着我呵斥了一句。我吓了一跳,连忙站直了身子,缩在袖子里的手也慌忙伸了出来。父亲转过头去,没有再理我。

  在惊慌过后,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脚边的落叶被风刮得在马路上打起了滚,一个接一个,十分有趣。我侧目看,风却伺机钻进了我的衣服,我下意识地想缩紧身子。但父亲却突然转头,目光中是分明的严厉。我立刻停止了动作,任冷风包围。

  前面就是一个路口。我看到父亲的手臂动了动,手掌放在两侧,微微弯曲。这个动作我早已熟稔于心。因为我的毛躁,父亲每次带我过马路时都会拉住我的手,从未变过。这逐渐成为一种习惯。父亲的手很宽大,哪怕手上拎着东西只能拉住我的一根手指,也握得很紧。我知道父亲在等我去拉他的手,但不知怎么的,面对这样严苛的父亲,我却一下子没了伸手的勇气。

  但父亲的手一直固执地放在那,等待着我。我犹豫而害怕地伸出手。父亲温暖的大手一下子握紧了我的手。我心中一热。

  身旁的父亲拉着我看着左右的车流,沉默的样子像一座高大的山。他什么都没说,也不必说。他要表达的我已了然于心。

  无论什么,都不会改变他坚定的爱。我一直都是父亲心中最珍贵的宝贝,他细腻的爱给了我足够的温暖,让我懂得了坚强。在这样的父爱中,我永远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

  父亲记叙文 篇12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可在我看来,我的父亲对我的爱,并非完全如山那样严峻,有时却如水那样温柔。

  父亲是位有文化,品德高尚的人,虽然他不像别的家长那样富有,但他为我付出的绝对不比别的孩子差,甚至比他们还好。每当谈起我的父亲,我不禁流泪。他平时工作很繁忙,但无论如何,每一天坚持问候我有关学习、生活上的事情,只要我学习上有问题,他都会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去辅导我。从上学到此刻,每一次家长会他都从未缺席,他曾说过:“无论再忙,孩子永远是我思考的第一位”。

  每个周末,我都去父亲工作的地方。有时,去到时,看到他在工作,不忍心打扰他,就在一旁看着,看着那渐渐变老的父亲,两鬓又多了一丝白发,我又一次不禁落泪了。看着那身体一日比一日瘦小,我的心万分痛苦。想起了父亲当年是如何挨过来的。而我对我父亲的爱,比对母亲的爱更为重要。自我懂事以来,父亲已是我生命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学习上他是我的好老师,在生活上,他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我做错事了,他的第一反应不是打、骂我,而是心平气和地教导我。无论我做错了什么,他都从自身发掘问题后,再去教育我。他十分注重我的一切,所以对我格外严格。但我不恨他,因为父亲是在关心我,怕我走歪路。

  我以我父亲为荣。他在生活中十分注重形象。所以他的衣着十分整齐。他曾说过:“一个人的形象代表一个人的品质”。

  十几个春秋已过去了,我对父亲的爱也加深了。我也很清楚,我这一生中,没有谁能代替他在我生命中的地位。父亲,您放心吧,我必须会不负您的重望。长大后依然清楚记得归家的路如何走。

  父亲记叙文 篇13

  是那几疏头发

  雪的银丝

  那一件淡蓝色的衬衣

  黝黄的肤色

  粗糙的手

  凝望的眼神

  --题记

  8-1一瓶酸奶

  “老爸,等等我。”

  “快点,快点,要跟我出门还那么磨磨蹭蹭的。”平平淡淡的日常,和父亲放完家里的小狗之后便准备出门去继续追踪【这里有问题】了。

  说不出是什么感觉,我平常是不太喜欢出门的,特别是和父亲这样单独的出门。就为了这样一个“社会实践报告”。

  打开箱子,取出酸奶,贴贴脸,嗯还是冰的。

  8-2两鬓白发

  老爸是骑单车去上班的,健康又环保。

  我很怕坐单车啊摩托啊之类的这样没有窗子的出行方式的。所以我选择了去站台等车。

  “刺——”双脚一点地,单车停在马路旁,我从手机中抬起头来。“你真的不跟我骑单车去?”有点失望的语气,“嗯,我坐公交去,没事儿你先走吧。”

  “我还是陪你等等吧,”怎么说不听呢“哎哟不用啦,你在这儿停着其他车多不好动又危险,快去吧快去吧,公交车比你快哦。”

  “哎,好吧。那我先去了。”

  “嗯嗯拜拜,你小心点啊。”真拿他没办法,这么大了还是一副孩子心性,上次还非要学人家来个单车秀说是要回忆青春结果摔得膝盖上留了个疤。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呀。

  公车上,我带着耳机听着歌。一抬眼,哎呀看见老爸了。

  早晨的清风吹起老爸的衣角他卖力的蹬着自行车上坡,手撑着脸,视线慢慢的往上移,是老爸那微躬起的背,愣了一下,明明,小时候还是那么挺直的。

  似乎,小时候一直跟在老爸身后屁颠屁颠的我,现在,一直走在他的前面,竟没有发现,他的背何时已开始驼了。

  又想起了朱自清的那篇背影,“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没有流下眼泪,只是眼睛随着公交行驶得越来越快,一直向后望着。

  8-3三抹茶香

  老爸比我略晚些到,我站在他办公手门口,搓搓手,这里最阴冷了。

  “冷了吧,让你大清早不多带件衣服来。”一边笑着一边向我走来,我点点头“嗯,下次就知道了嘛。”

  “啪嗒——”打开办公室的门,阴冷的气息朝面扑来,哆嗦了下,随便找个地方坐下,老爸在泡了杯热茶给我暖手后才拿出老花镜,戴上看那些昨天还没做完的报表。

  我呼出一口气后拿出手机,点开昨晚熬夜看的小说。时不时抬头看看老爸的表情如何,也时不时听到他戳计算机的声音和吐痰的声音,皱了皱眉,起身给他泡了杯甘草茶,“回家记得吃药啊,早上是不是又没吃啊。”“我知道了。”他尴尬一笑。

  一切都那么真实,平淡的让我开始犯了困。

  8-4四根莴苣

  一觉醒来就到了午饭时间。

  扑哧扑哧的跑到菜场,菜场这东西很奇怪,你去或不去,这里永远脏兮兮的充满着讨价还价的声音。

  我皱着眉头跟着老爸跨过一滩脏水,凑上去问他今天吃什么。

  他问“那你想吃什么,我好买。”“我不知道啊。”他回头看了我一眼,走向附近一个菜摊“算了,你们娘俩永远都是问吃什么都说不知道,我做出来又嫌弃。”

  “哈哈,家里人都这样,我家里人也这样啊,做什么都说不好吃,问了又说不知道,真是的。”旁边一个大婶听到后哈哈笑着。

  ‘哟,有人帮嘴啊,’我只好摸摸鼻子嘿嘿笑笑低下头看地下那些烂菜叶。

  “对啊就是这样啊,这些人就是欠扁。妹,给我来四根这莴苣,我家崽最爱的就这个了。”

  8-5五个微笑

  一回家我就蹭蹭蹭的跑回房间去,扑上我的小床,半天不见有点想它。

  下巴搁在枕头上,听着厨房哒哒哒的切菜声看着漫画,突然停下来冒出一声哎哟,便听到老爸叫我,“小韦棋,家里还有创口贴没?”

  我迅速爬起来去拿创口贴,抱怨着给他撕创口贴,“哎哟你怎么隔几个月就伤到次手,做饭多少年了老不小心!这么大个口子痛不痛啊!”

  他摸摸手,特牛的笑着说,怕什么,你爹我伤过的口子多了,这个点都不痛。

  我瞪了他一眼就跑回房间了。

  嘟嚷着“这么大个口子还不痛,要是我早就嗷嗷叫了。”拿起手机,却发现怎么都看不下去。

  便翻个身,好像,自己到现在,只看过爸爸他哭过一次,在我出车祸的第二年,爸爸的爸爸去世了。

  那是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我面前嚎啕大哭叫着爸爸,像个孩子一样,好像,天塌了。

  边抱着我边对不懂事的我说,爷爷去世了,爷爷去世了。

  之后,便再也没看见过他哭,哪怕是在灵堂,哪怕是送爷爷去火化,哪怕是一切我认为我该哭的事,他依然都是笑着面对。他便是那个我所知道的,憨厚,小气,自以为是,爱老婆,不懂什么礼仪甚至能说是有点粗俗的父亲。在看他那时的背影更是伟岸,可那微驼的身躯却表达着别的意思。

  那天中午,我坐上了好久没坐上去的饭桌。久违的,陪父母在一张桌上吃了一顿饭。

  8-6六声呼噜

  午饭后许久,我出来倒水。听见老爸的打呼噜声便走过去看,他歪斜着躺在床上,肚子露在外面,我摇摇头,拿过一边的毯子,给他盖在肚子上。

  8-7七次日落

  虽然是傍晚,可是这时的天色居然格外好,天空澄澈湛蓝,那一轮落日带着朦胧的黄,一丝丝令人平静的紫和不再夺目却依然散发着热的红。落日缓缓落下,天空渐渐变得灰蒙起来,就好像,

  我看了一眼父亲,抽了抽鼻子,向他走去。

  我曾经,甚至在这不久之前依然很羡慕傅聪和傅敏,认为他们的父亲真的是世上最尽责的父亲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挪移,心智的成熟,似乎也没有那么羡慕了。

  有人说“家书,顾名思义,是指家人、亲人之间往来的书信,每一封家书都是文化遗产。虽然我们没有家书,没有像傅雷那样知识渊博,是著名文艺评论家又是文学翻译家。我们的父亲很普通,但是我们拥有的父爱却是不能用这些社会上的名衔来衡量,每一个父亲都是他们孩子的力量支撑。我们没有家书,但是我们有的是对父亲的惦念,对家的依恋,那是我们精神的最终去处,也是一样的永恒!”

  父亲记叙文 篇14

  为乐趣而读书。——题记

  不好意思,盗用了毛姆说的话,不过我对此句感到十分赞同,因为我就有这种经历。书使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这句在我身上就很好的体现了。

  我小时候是一个十分调皮的孩子,很爱玩,成绩无论如何也上不去。为此,父母对我很是揪心,但也无可奈何。对他们的劝告,我总是左耳进右耳出。那是一个秋天,我的爸爸陪着我在窗前一句话也不说,就那样傻傻的站着。不错,对于一个天性好动的孩子来说,就站在那,什么也不做是一种很傻的行为。不过难得有这么和谐、安静的时间,所以我的心也不知不觉的平静了下来,陪着我的爸爸在那里站了一下子。我看着那金黄色的稻田,几个人在繁忙的收割着,时不时还有几声鸟叫声,组成了一幅绝美的乡村画面。那是一种多么和谐、朴实、勤劳的精神啊。如果我是一位出色的画家,我一定要把它生动的画下来;如果我是一名化腐朽为神奇的作家,那我一定要用优美的语言把它描绘下来;如果我是一名杰出的音乐家,那我一定要使音符把它形容出来,把人们带入它的精神世界中去。可惜我什么都不是,我只能把它默默的埋藏在内心的深处,独自一人孤芳自赏。

  此时,爸爸打断了我的思绪。不知何时,爸爸手中已拿了一本书,只见他把书塞在我的手中,便转身到楼下去了。我眼闪过一丝不解,但没说什么。我轻轻翻开书,仔细的看着书的内容,一页一页缓慢地翻着。我第一次那么认真的仔细的看着书,这一次我才算是进入了知识的海洋。看着看着我的眼泪流了出来,忽然我又笑了出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是神经病,不过我只是为书中的主人公的悲惨命运而伤心,为他生命转折而笑。我是一个感性的人,到别人伤心之处时我也会伤心,到别人开心时,我心中也会莫名的高兴。我把自己代入了书中,仿佛我就是那个主角,陪着他走着他的人生道路。我完全沉浸到了书中,就连爸爸叫我吃饭也没有听见。

  终于我不在无所事事,因为我有了书,有了精神寄托,我的心感到很很充实。就这样我十分喜欢书,以读书为乐,以看书为美。读书丰富了我的童年生活,也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我爱读书!不知大家喜欢吗?

【父亲记叙文14篇】相关文章:

父亲记叙文06-30

父亲的背影记叙文04-01

父亲节记叙文06-17

菊花记叙文06-30

风的记叙文06-29

森林记叙文06-28

跑步记叙文06-27

黄山记叙文06-26

中秋记叙文06-26

笛声记叙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