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时间:2022-03-03 19:16:0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教育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1999年,我根据清华附中的教学实践提出“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为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素质教育强调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优良个性的发展,强调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素质、能力和创新的培养要求不是仅仅通过教学领域就能够全部完成的,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多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非教学领域的很多环节来进行。

  “以学生为主体”,这是目前世界上先进教育思想在学校育人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根本上说取决于在校期间自主发展的空间和维度,取决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而我国过去长期以来是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忽视了“教育主体”应有的地位,不少教师对学生也不够尊重。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视学生为完整的、具有独立个性和人格的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受教育的权利。同时还应看到他们是尚不成熟,属于正在发展的人,要用爱心去引导、鼓励他们,使他们树立信心,健康成长。我们还应把学生视为社会的人,努力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至少要给学生三样东西:知识、能力和精神。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故茄校育人的目的和归宿。“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观点。全面发展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所要求的,也是学校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必须坚持的。我们所追求的个性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个性自由发展与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自由发展是个性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创造性必然蕴含在个性发展之中。个性充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必然带来创造精神、创造才能的集中体现。因此,创设适合学生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自由发展的最佳环境,使学生个性充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最大目的和最高境界。

  赵庆刚,男,1960年出生,中共党员,副研究员。1984年清华大学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校团委副书记、学生部副部长、教务处副处长等职。1996年5月起,先后任清华附中党委书记、校长。参与承担“九五”国家级、市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获得过四项科研成果奖。曾获得海淀区模范校长等荣誉。1999年9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聘为“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

【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相关文章:

《以客户为中心》读书笔记09-01

以客户为中心心得体会03-31

大班数学《以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08-23

小学生助人为乐的作文11-17

写人为话题作文09-07

以做人为话题的作文09-19

育子心得体会03-19

大班食育活动《认识面粉》08-23

主体工程承包合同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