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社团阵地 实施大语文教育(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06:36:19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开拓社团阵地 实施大语文教育(网友来稿)

山东省济北中学  薛善忠  邮编:251400

开拓社团阵地 实施大语文教育(网友来稿)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深入进行,中学校园里的社团如雨后春笋,数量不断增加,类型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社团组织已是校园文化组织的基本单位,其形成的社团文化已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从"维持性学习"向"创新型学习"的教育变革中,如何开拓社团阵地,建构大语文教育已是值得研究和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在一些地方,那种缺乏人文关怀,抹杀个性的教育始终没有绝迹。"学习"已被有意无意地改成了"读书",学习等于读书,读书等于学习。特长爱好被捆绑囚禁,奄奄一息。校园社团活动也遭到非议:不务正业、冲击教学、增加了学生负担。问题的实质是教育观念,应试教育是瓶颈。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把施教的空间延伸到课堂以外的更广阔的空间,建立多元、立体的语文教育体系。推动社团文化建设是实施大语文教育的需要。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大语文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换代,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社团活动是对中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知识视野拓宽、多种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学校社团活动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亲自动脑、动眼、动手、动口,是语文课堂教育有益的延伸和补充,是优化语文教育人文环境的重要措施。

一、社团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个性(人格)的形成。

语文教学应"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的需要,应该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放在首位。语文教育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文以载道"的优良传统。

社团活动为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它在时间上突破了45分钟的束缚;在空间上打破了教室的限制;在活动方式上灵活多样;在活动内容上由学生自由选定;在活动参与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协助者、辅导者。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他们可以在某种活动中充分显示自己,宣告大写"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入的今天,语文创新教育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个性"的人文意识,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社团活动可以把语文学习置于人的生命经历和全面发展的全过程,把人的语文学习与人的终身发展、创造联系起来,从而赋予教育以“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灵魂”。

二、社团文化的开放性和综合性与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相一致。

语文是最具综合性的一门学科,语文知识的传授,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道德情操的陶冶,艺术美感的熏陶,乃至人格个性的塑造,都是语文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正如《语文学习》倡导的语文教育理念:"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社团文化活动内容广泛,涉及政治、文学、历史、文体等诸多方位,并且往往是一个活动中多项内容的交融,包含了知、能、智、德多方面的教育因素。丰富开放的社团文化活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引导社团成员主动参加、主动策划、主动实施、主动思考,不断开发个人的潜能,在参加社团活动的实践中受到教育,从而不断地塑造自我和完善自我,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主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社团文化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与大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相一致。

优良的教育环境不应像工厂,让一个个富有生机的"学生"变成失去生机的"产品",应试解题的"机械师"。社团文化活动是大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既能满足各社团成员的普遍要求,又能照顾到成员的个别情况,有利于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社团文化活动内容的深浅、进度的快慢是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确定。社团成员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来选定活动内容、进度、方法。每个人都有收获感、成功感。同时活动都是以自愿加入的社团成员为活动对象,不受年级、班级等条件的限制,有利于成员彼此之间合作式的学习和交流。这便构造出一种多元化的活动形式,拓展了语文教育活动的空间。

四、社团文化功能的实践性和创新性与大语文教育的基本目标相一致。

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可以采用读书报告会、辩论会、专题研究和社会调查等形式,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还可以组织各种文学社团,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中学语文教学大纲〉)。

我们应坚决摒弃"灌输式",不应把学生视作接受知识的"容器",应重视学生身上蕴藏的创造活力。实践是培养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刘国正先生认为:“语文教学联系生活,是‘活’的根本所在。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广泛的开展语文课外活动,使课内外衔接起来,是实现语文教学联系生活的极好形式。语文教学一经与生活联系,必将面目一新。社团通过开展富有实践性的活动,如辩论、演讲、朗诵、影评、课本剧演出等,在实践中启发、引导成员去探索、去发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哈佛大学第24任校长普西说的好:"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语文教学是一门"创造学",谁懂得此中的"创造"的意义,就应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贯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阅读、写作、课内、课外--------

毋庸置疑,社团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文学"的小圈子里,应当始终把激发兴趣、挖掘潜力、全面提高学生各种素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社团一旦成立,需要组织各种活动,需要组织、演讲、表演、书写、编辑等各方面的人才。而且在活动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波折,需要情感的投入,意志的考验,智慧、机变、忍耐等方面的精神和能力。学生会在活动中不同层次地受到锻炼,增长才干,从而“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和学会生存”。

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关注人生,是开展社团活动义不容辞的责任。应在参观革命圣地、名胜古迹等各种活动中引导学生亲近工农大众,深入实际,体验生活,关注改革开放,洞悉生活中的某些实质,受到人民情感与智慧的熏陶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教育,从而使他们不作生活的旁观者,积极地投入社会,勇敢地创造新生活。

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反对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校园开展社团活动,实际上创造了一种大语文的教育环境,是陶行知先生"教育现象普遍存在于社会实践之中"理论的体现。社团文化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他们调整了知识结构、陶冶了思想、增强了成材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了身心健康。

总之,社团活动是展露学生才华的大舞台,是语文课内外衔接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开拓社团阵地,建构大语文教育,在这方沃土,语文教育工作者大有可为。

 作者邮箱: laohuli70@163.com

【开拓社团阵地 实施大语文教育(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大语文的蒙太奇(网友来稿)04-14

浅谈大语文观(网友来稿)04-14

美育与语文教育(网友来稿)04-14

探索、实施糖式惩罚教育(网友来稿)04-14

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吗?(网友来稿)04-14

浅谈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实施策略(网友来稿)04-14

浅议小语文教育(网友来稿)04-14

中学语文的情感教育(网友来稿)04-15

语文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