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学德育教学改革(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8:45:3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中学德育教学改革(网友来稿)

武汉光华学校高中部   张金昌

试论中学德育教学改革(网友来稿)

德育教学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旧的德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再也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德育教学应该与时俱进,改革势在必行。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时代特点和学生实际,大胆改革,教学中实现了四个“突破”,德育课变得活泼有效,达到了育人的目的,效果明显。

一、教学内容的突破。

现有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两个方面,内容陈旧繁杂,没有充分考虑中学教育的特点,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并且许多内容又与政治课程重复。因此,要想改革,教师必须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下功夫。

德育教学内容应贴近时代、社会和联系中学生实际,注重实效,课本中的其他内容可删可减。德育应该把被教育者拉近时代和社会,不能使他们一走进课堂就钻入“课本”,远离社会,远离世情。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供借鉴,适当选取一定的历史材料作为德育教材未尝不可。但是,德育课更应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让他们了解国情,真正走进“现在时”。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教师爱重温历史,这固然不错,但我们更应寻找当今时代的闪光点,,用身边的实例教育学生。如,国家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了解分析这些事件本身就是一堂很好的德育课。这些内容蕴藏着时代的最强音,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学生也特别喜欢。为此,教学时我们大胆取舍,精选了一些重点内容进行学习,学生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面对现实社会中形形色色的观点、问题和矛盾,我们没有回避,而是注重了分析和引导,提高了学生对社会问题的正确判断力。由于选取的教学内容多是社会热点,贴近中学生的生活,特别注重了联系学生身边的事,所以学生的兴趣很浓,德育课不再那么枯燥,德育工作如春风化雨,变得扎实有效。

其次,突出教学重点,不必面面俱到。教学中,可以突破章节条框,根据中学教育的实际,彰显重点,大胆整合。我把德育教学内容归结为三大方面:一是国情教育,其中以爱国主义教育和了解当代社会为主;二是学习目的学习态度教育,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学会主动愉快地学习;三是理想和人生观教育。德育课重点围绕这些内容展开。一些常规性的教育,如遵纪守法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可在适当时间穿插到其他教育形式中去。

另外,还应及时灵活地调整授课内容,以便紧跟时代步伐,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思想现状,使德育教育更切合学生实际。我们认为,德育教育内容的安排,要讲究“定”与“不定”相结合,有计划,也有适当的变化。如出现国内外重大政治的事件、社会性活动、校园集体活动等,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把各种活动和德育教学结合起来,使之相得益彰。

二、 教学方法的突破。

中学德育教学内容涉及面广,但节次少、不集中,学习起来,不能像其他科目那样今天学一部分,明天学一部分。因此,我们采用了专题讲座的形式教学,每堂课都精选一个专题,这样做使内容集中、完整,学生易于接受。有人认为,德育课理论性强,实际上,德育课本质上是一门实践课,它与社会实践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只要注重联系实际,就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课型上,可根据具体情况开设讨论课(争论课)、谈感受课、演讲课、写心得体会课(可结合校内外活动进行)、展览课、实践课等,摈弃传统的“填鸭式” 教学模式,根据每堂课的不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还“课堂”于学生。只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达到育人的目的。在教法上,教师要勇于探索,敢为人先。

三、 教学重点的突破。

这里我讲的“重点”是指整个德育教学任务的重点。与知识性课程相比较,德育的教育任务重点是育“德”,不是育“智”,因此,衡量德育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应看学生对德育理论知识掌握的水平,而应重点看通过学习讨论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是否有很大提高,课上课下校内校外学生言行能否达到德育要求的标准。德育教学“重点”不是“理论”,而是之后的行为反馈,即“效果”。实践是检验德育教学任务是否完成的标尺。比如学“尊敬师长”一节,重点是看学生以后在这方面有无进步。

四、 考查方式的突破。

德育教育效果的考查与专业课不同,这是由德育教学目的决定的,德育不宜采取闭卷考查的方式,笔试内容也应开卷进行。由于德育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考查应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重效果面不拘泥于形式,重表现而不严格依据“对理论的掌握”。另外,德育教师应多与其他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交流情况,避免考查流于形式。重视综合考查并采取多项评价的方法,考查结果也不要写分值,而以定等级为宜。

作者邮箱: zjc@guanghuaschool.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