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读写教改的精髓--语文学习的自主亲历(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06:49:4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语文读写教改的精髓--语文学习的自主亲历(教师中心稿)

--学习《新语文课程标准》的一点认识

中学语文读写教改的精髓--语文学习的自主亲历(教师中心稿)

  

山东光远中学语文教研组       王新伟 杜洪俊  赵爱萍   

         

         语文学习离不开形象和情感的感受、体验,诵读涵咏,感悟熏陶,学习主体的“自主亲历”在语文读写中不可或缺。随着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的逐步实施,在语文教学中能否凸现主体亲历特征,是事关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学习了新《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以后,我们认为,学生的亲历性是语文学习自主性、创造性的基础,是语文读写结合取得成效的保证。  

       一、自主亲历是语文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一)亲历性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本质特征  

        古人读书讲究“美读”,“批文入境”,于“得意”处则“忘形”,身临其境,其乐陶陶,这就突出了“亲历”二字。然而,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貌似学习实则并非亲历的现象处处可见,学习主体自主性、情感性的淡化,导致了语文教学的低效运作。新《课标》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课程的基本理念,都凸现了学生自主亲历的重要作用。读《背影》,则应让学生感受到亲情之浓郁;读《夏之绝句》,则应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之纯美;读《论语》,则应让学生感受到文化之深沉。语文学习有其本身的内在规律,没有亲身揣摩、体味,就很难触发生活的感悟和心灵的交流。  

     (二)亲历性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根本要求  

        新《课标》指出:“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学习是以感知形象为主要内容的,学习主体必须首先对文本亲身感知,形成表象,并力求理解文本的深层涵义,把握文章主旨,形成读者与文本、与作者的交流,方能有情感自由和心灵顿悟。语文学习要有个人独特的感受,要有生活的积累,要靠自己的切身体验将原有文本物象融会其中,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  我们主张将语文读写的重心转移到学习主体的品味、积累、运用语言和培养语感的自主亲历上来,将主体的亲身感悟、积累当作语文学习的根本要求,让教师成为指导者和引路人,才能真正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三)亲历性体现了语文学习的人文回归

       文质兼美的文章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这些文章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学生自主亲历,是由语文学习的本质特点决定的,长期以来,我们语文教师就漠视了这个问题,把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变成了应试教育的机械来运作,扼杀了学习主体的个性情感活动。现在,在“以人为本”教育思想逐步得到落实的时候,有必要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返璞归真”,实现语文学习的人文回归。  

二、自主亲历促进了学生的和谐发展  

       落实主体亲历性是实现以人为本教育的需要,是我们的教育在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后必须遵循的原则。  

       (一)亲历性是落实主体教育的根本标志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等于说就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课堂上热热闹闹,而学生却没有选择的余地,成了机械训练的对象,那还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主体性;因为它缺乏缺乏学习主体作为独立的人参与语文活动的生命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学习主体参与语文学习的广度、方式、品质和效果也就必然受到影响。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单为应付教师的练习功课,而与自己的意思情感是没有关涉的。到这样觉得的时候,这人身上便已负着人生的缺陷,缺陷的深度比哑巴不能开口还要厉害。”  因此,只有主体亲历性的真正实现和强化,才能真正把学生的主体性由课堂表面深化到学生内部身心活动中去,实现教学境界由被控、被动向自控、自主的提升。  

        时代在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目前以发展人的主体性为价值目标的语文读写教学改革正以它的自主性、创造性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成了衡量语文教学的重要量标。而学习主体的亲历性则是主体性能否充分实现的本质标志,它透过形形色色的语文活动显露出来,透过层层叠叠的语文认知实践折射出来,体现了学习主体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与自由。  

     (二)亲历性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有效方式  

         语文学习不能仅仅看作是对学习主体单一的灌输,应该使学习主体积极投入,充分参与,让他们在体味涵咏中领悟文章的主旨,在情境陶冶中引发对真善美的追求,使他们的个性充沛地张扬起来,从而使学习主体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我们教育者只有这样做,才能培养具有鲜明个性、健康人格和创新智慧的一代新人。因为人是在实践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主体性的。亲历性正是在突出语文学习自主认知活动的同时,又强调了语文学习的情感活动和技能活动,是以主体身份参与课堂活动,体现主体的独立性、责任性、发展性和创造性的,它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语文素养,促进身心各因素的平衡与协调发展,铸造健康人格。  

        学习主体的心理过程必须是完整的,对文本的认知、情感体验甚至意志调控都不能有明显的缺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有一个有序的学习过程,才能确保主体有自我实现的成功感和愉悦感,使他们树立努力探索、开拓进取的自信心。教师应该为主体亲历性的实现营造一种和谐、愉悦、宽松的教育氛围,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激活主体自我参与、自我展示的意识,并且注重语文学习的移情与陶冶功能,达到使每个学生都在追求个性自我完善的目的。只有真正重视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民主交流与理性培养,才能使每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得以充分的展示和发挥。  

      (三)亲历性是生命教育的基点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只有亲身经历和体验,丰富情感生活,形成内驱力,才能使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亲历性应该成为生命教育的基点。主体教育强调把课堂教学看作是师生一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是生命个体的生动展现,是绽放着生命情感的绚丽花朵。

        语文学习的主体亲历性突出语文实践的个性生命活动,强调给学生一个独立的人格,一个独立思考、独立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主选择、亲身体验的机会,创设一个展现生命个性、能力与学业成果的良好环境,使他们的生命力在创造性语文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现。亲历性不仅强调自主参与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强调语文学习过程中主体活动的生命性、完整性、创造性,强调认知情感、审美情趣的学习与培养。当然,个体亲历性并不强调事事都要独立尝试,个体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团队合作精神有时显得更重要,这种无形的精神力量,常常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着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共同在语文活动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三、自主亲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学习应该不断提升学生主体亲历的地位,真正体现主体的自主、平等意识和民主、合作意识,充分发挥主体的个性特长。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做到:  

      (一)唤醒生命意识,构建人文精神内核

        过去的课堂教学把学生看作是客体,只重输入,忽视输出,学生个性潜能和积极性得不到发挥。由满堂灌走向了满堂练,必然削弱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情感性。现在,我们的教育逐步跨入了“以人为本”的崭新发展时期,面对一个个生命个体,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由于生活经历和体验各不相同,生命个体的认知水平也就会有千差万别,情感也就因此显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我们教育者所要做的,惟有尊重与期待,唤醒生命意识,有差异地发展和完善这一个个生命个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仅仅关注知识、技能的重“语”轻“人”、重技术轻精神的应试教育桎梏中解放出来,在语文读写中引导学生关怀家庭、亲人、社会,关注人类、自然、宇宙,重视生命教育,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从根本上实现教学的民主性和开放性,在创造性活动中铸造主体人文精神内核。  

       (二)学会自主探索,发展生命个性  

         过去的课堂教学常常是教师唱主角,教师指指点点,名曰“点拨”、“点化”,实则牵住学生的牛鼻子向前走。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们现在的语文读写教改就必须彻底摈弃这种扼杀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课堂教学方式,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使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自主探究的大讨论中来,让他们互通有无,正如萧伯纳所说:“你有一个苹果,他有一个苹果,交换后得到的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他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获得两种思想。”这一系列语文实践、探索活动,使学习主体树立起了主观能动精神和创造意识,突出了学生语文学习自主选择与自主发展的过程,把语文学习看作是一种学生主体自我探索和自我完善的过程,这是生命教育的需要,应该成为我们评判语文读写教改能否取得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教育的真正意义,就是要弘扬人的个性;而我们进行语文读写教改的前提也必然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只有有个性的学生,才能写出有人情味的文章,才能发展成有创造性的人。 那种把人生命的丰富性简单化、格式化的做法,只能造成精神和人格的缺失。

      (三)感悟生命活力,激发创造意识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发现和尝试的问题,并创设种种情境与机会,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知识、情感与自己心灵的契合点,将生活与生命融进课堂,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来感悟生命活力,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让我们的学生在自主亲历中大胆追求真善美,使语文读写训练真正地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形成主动求知与探索的热切欲望,激发他们的创造意识,弘扬他们的创造个性,直致他们写出有情有味的文章来。  

        新《课标》学习后,我们有一种洗脑的感觉,新《课标》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感受。我们觉得新《课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更新了我们的教育观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 凸现语文学习的自主亲历性,实现语文学习的人文回归,应当成为我们进行语文读写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中学语文读写教改的精髓--语文学习的自主亲历(教师中心稿)】相关文章:

语文教改之我见(教师中心稿)04-14

语文自主学习及自主管理体系的构筑(教师中心稿)04-14

初中语文自主探究学习的认识与实践(教师中心稿)04-14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中心稿)04-14

农村语文教改应力避几种倾向(教师中心稿)04-14

扬自主学习之帆,谱自由读写之章--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深究之三(教师中心稿)04-14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教师中心稿)04-14

中学语文读写之我见(人教版高一必修)04-14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中心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