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高中生科技大奖赛的启示

时间:2022-04-13 18:56:2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英特尔高中生科技大奖赛的启示

                中国教育报  2003-06-13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刘恩山

 

   今年的英特尔国际高中生科技大奖赛(IntelISEF)在美国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举行,只有几位中国教师、学者参加了英特尔教育学术研讨会,我是其中之一。这次活动使我对美、英等国家的科学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研讨、参观期间,我把目光集中在了生命科学的学科项目上。看完之后有两个突出的印象,一是大多数的研究做得相当深入,一些课题的选题和研究水平达到或超过高校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水平,绝非“照猫画虎”。另一个印象是这些项目的展示方式和内容大都相当规范,展板内容简明而扼要。和其他学科的几位评委的交谈中得知,他们的评价也很高。 

  从参赛项目的数量来看,美国学生的项目最多。什么原因使美、英等国家能够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如此众多的精英?在教育研讨会的交流中,我了解到了更多的情况。 

  科学与工程展示会(或称大奖赛)在美国的一些地区有多年的历史和传统。ISEF大赛今年已是第54届。每一届都向学生、教师、家长开放,并通过媒体向公众宣传。今年的ISEF期间,有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两位宇航员出席会议,并与学生们一起参加活动,因此加大了这一活动在社会中、特别是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类似的活动也定期在美国的学校(包括初中、小学)、学区和州里举行,形成了传统和一种特有的课程文化。 

  开展课题研究在英美是众多学生的学习活动。几个美国学生说他们的学校有很多人参加课题研究活动,一位英国的学生说她的学校有60 ̄70%的学生要做课题研究。 

  在ISEF教育研讨会期间,来自美国几个不同地区的理科教师介绍了他们从传统教学方式向探究式教学转变方面所作的努力和经验。他们认为,在理科课程中开展探究学习和课题研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能激发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可以使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科学与工程展示会和大奖赛是对这些优秀学生的鼓励和肯定。 

  在布展期间,我看到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展板,他们自己设计、找材料,用木锯、锤子等工具做一些加工和装饰。在与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中了解到,教师在指导课题的过程中大都扮演“向导”的角色,而不做“保姆”。学生的选题也是自己找的。 

  在ISEF期间看到了几十个国家优秀高中生的精彩展示成果,这些让我感受到了世界范围理科课程改革的动向,也让我认真地反思我国的科学教育现状。科学大奖赛以及课题研究活动十分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经历真正的科学研究的过程,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些又恰恰是我国中学教学中的弱点。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必须改变这一传统,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及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开展科学与技术大奖赛等活动,推进我国的课程改革,促进理科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