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竹篮里的鸡蛋见高见顶--阅读工程实施策略(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3 19:23:2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竹篮里的鸡蛋见高见顶--阅读工程实施策略(网友来稿)

初一 年级       许金荣

让竹篮里的鸡蛋见高见顶--阅读工程实施策略(网友来稿)

  语文教学,讲到底就是教学生多积累。所谓“读书破万卷”,所谓“读万卷书”,相对于数学知识的线型结构而言,语文知识明显呈积累型结构特点。打个比方说,学语文好比竹篮装鸡蛋,装一个两个,根本看不见。日积月累装得多了,忽然有一天见高见顶。

  在此,我要向光华的小学语文老师致谢,他们不仅送上来合格的学生,还让学生带来半筐鸡蛋。接过小学语文老师的棒,我继续让学生多读课外书。

  一、一个大周一本书,指导学生构建个人书架。

  每个大周的最后一天,布置学生假期购书任务,任务如下:

   

  每个小周抽出一个小三连给学生阅读自带课外书,语文晚自习课也基本给学生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一大周一本书,深受学生的欢迎。尤其是学生家长,对此举赞赏有加,他们陪孩子逛书店,帮孩子买书架。有的家长说:“我这个靠卖菜起家的家庭,从此变成书香门第了。”

  二、一个学期读破一本书。

  我本人,一本三国读了五遍。第一遍,知道了谁和谁在什么地方打了一仗,谁胜了;第二遍,开始喜欢上了里面的几个人,喜欢诸葛亮的韬略睿智、关羽的智勇双全;第三遍,开始关注天下分争的玄妙;第四遍,延伸到《三国》以外,关羽、刘备、曹操的身后事更吸引人;第五遍,才有了些个人见解:为什么诸葛用谋是忠义、曹操用计是枭雄,司马谋划是歹毒!

  以己及人,我要求学生一个学期也必须多次解读一本书,哪怕是同一篇文章也好。学生们有的解读作文选,有的解读《读者》中的一篇散文。更有一名学生学我解读三国。他在游戏《三国英雄传奇》中,曾试图让刘氏打败曹氏,一统中国。但一百次的尝试,一百次的失败。最后在《三国演义》中找到答案:曹操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推翻汉政权,建立自己的政权,而刘备则是搞复辟。

  每个学生都会面临着一次读书面试。这一本书读得熟不熟一试便知。是小说,让他讲同一人物的三则故事;是记叙文让他讲清记叙六要素;是神话、童话,让他讲一讲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如此一来,一本书岂不读得八九不离十了。

  三、与学生一道享受读书的乐趣。

  明星签名,书就卖得快。老师签名,学生读书就读得快。每个大周的最后一天第3、4节课,我帮学生在课外读本上题字签名,为本大周的读书活动作一个总结。“×××同学已阅读此书,请收入个人书架--许金荣”,题字不多,书写还算工整,学生拿在手上,也如获得明星签名般喜悦。他快乐,我满足 。

  有一些书,不是初一学生可以完全读懂的,如《唐诗三百首》。有个办法好使:在学生粗读的基础上,发给一个本子,从书中摘抄100句对偶句。学生不懂什么是对偶句,先讲一讲,再给每个学生三次请教确认的机会。有的学生一点就通,三次用一次;有的学生三次机会不够用,向人借机会。从抄写本上可以看出,80%都是工整的对偶句,还有一些如果宽泛一些要求,也算是宽对。学生在阅读中学会了对仗,便有了在课下学还珠格格气死纪晓岚的游戏。

  有些课外书需要细读,有些书就要略读。教给学生略读,实在让我有了一番成就感。七年级教本中,原来在下学期才出现的“传话”游戏。我把它提前用到上学期。各奥赛队的第一名同学看同一篇文章,依次传话给后面的同学,最后一名同学写出传话的内容。会抓要点的队赢得比赛,全班同学明白了一个道理:读书要抓要点。请看一名同学在课文《女娲造人》速读后的复述结果:“古时候,女娲觉得寂寞,就用黄土揉团照着自己的样子造人。她开始用手揉,后来用绳子放在泥浆中拉,溅出的泥点就成了人。造出的人都叫她‘妈妈’,女娲很高兴。她把人分成男女,让他们自己繁衍。从此,人类世代相传。”87个字,把一篇1000多字的文章复述完了,且各要点赫然在目。一个小的传话游戏教会了学生怎么读课外书。

  初中三年,阅读也许不能在初一、初二显现功效,因为竹篮里的鸡蛋还没有装满,见不到顶尖。但到了初三,到了高中就一定显山露水。愿我的学生竹篮里装满鸡蛋,作为到高中语文老师那里报到的见面礼。

   200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