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鲁迅解毒(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09:16:0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用鲁迅解毒(网友来稿)

杨艳  

用鲁迅解毒(网友来稿)

  曾经有人提议将鲁迅先生的文章从初中语文课本里请出去,不是因为内容思想过时了,其理由是鲁迅文章的遣词造句被打上了文言向白话转变的深深烙印,现代学生已经有点不知所云。而语言又恰恰是思想的载体,透过这种语言,学生难以与作家形成共鸣。

回顾我自己中学阶段学习的经历,虽然老师的讲解已经完全淡去,但那时侯新学期伊始,拿到语文书时那种往外直冒的喜悦仍然记忆犹新,而翻开课本的目录,又总是不约而同地到目录里寻找“鲁迅”,几乎每学期都如此,虽然间或有些拗口的句子,生僻甚至是生造的词语跳出来成为拦路虎,但那融会在字里行间,甚至力透纸背的文气却将我的眼光紧紧地纠结住了,令我欲罢不能。现在回想起来,是鲁迅的文字教会了我思想,是他在文字中呕心沥血的态度使我迷上了文学。幸亏有这一点底子,才让我没有完全成为琼瑶的精神俘虏,在沉迷于武侠小说的青春期,我还能给金庸、古龙、卧龙生等分出品位上的三六九等。

在网络、电视、路边书摊等通俗甚至是低俗文学铺天盖地的当下,我觉得鲁迅的文章势在必教。但怎样教得深入浅出,怎样引起21世纪学生的共鸣呢?这是我设计这堂课的思想线索。

这是一个很浅显的故事,情节简单,脉络清晰。但从思想内涵上说又是非常丰富深刻的。在一件简单的交通意外事件中知识分子(我)与劳动者(车夫)对待老女人的态度迥然相异。在衣冠的高贵与低贱对比之外,两者的灵魂有了一次无声的比拼。劳动者身上的正直、富有责任感唤醒了知识分子的自我解剖。同时作者看到了中国的希望所在。我作为车夫的陪衬,同时又代表着一代代爱国知识分子,他们那种对民族、对国家、对国民的深沉的忧患意识。

网上一篇“公交车上是否该设民工专用区域”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愤怒,我产生了一个念头,将这个话题拿到班级开一场“现场听证会”,让学生作为出席代表各抒己见。我刚开始很担心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赞同这种作法。不是怕课堂失控,而是我不想看到学生心灵的麻木与残酷。

在上海这个曾经的十里洋场,一种莫名的地域优势几乎已经沉淀进了每一个“阿拉们”的骨子里,“乡下人”的“出口率”等同于他们随地吐痰的频率。交通堵塞、入户行窃-----所有的罪名都有民工替他们背负!

我的学生是上海人的后代,平时的举手投足也不经意地打上了这种烙印。但事实证明我把学生想得太坏了,相较与他们的父辈祖辈,他们所幸还只是一张白纸。几乎99%的学生都投反对票,林冰清首先举手说:“民工衣服土、脏是因为他们从事的工作很累,他们是为城市做贡献的,如果这样做会损害他们的自尊心的。”孙尧灿窜起来说:“人与人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此时又问道“如果鲁迅也参加了这次听证会,他会不会与大家一样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说:“会!”“你们又不是鲁迅,又不认识他,凭什么回答得那么理直气壮?”“从以前学的文章知道鲁迅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什么文章?”学生们楞住了,因为以前学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鲁迅的自我形象是一个天真调皮、热爱大自然的顽童。《社戏》也属此类。“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介绍一篇鲁迅的〈一件小事〉,你们可以从中找到思想依据。于是我将《一件小事》顺理成章地抛了出来。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被提到了至高点。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作为鲁迅精神的跟随者,在这个日益功利的商业社会里,人最基本的情感,诸如同情、勇敢、正义、尊重等等正日益走向消亡。我唯一能做的是拾起鲁迅精神的点滴,填补孩子们苍白的精神世界。当他们被世俗侵袭时,在他们重蹈父辈的狭隘时,最起码良心的深处会有鲁迅先生的那一点点微弱的声音在回荡。  作者邮箱: yangyan1977083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