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疵一二三(教师中心稿)

时间:2022-04-14 09:21:0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疵一二三(教师中心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确实是一套

小疵一二三(教师中心稿)

颇具特色的新教材:起点高,视野广,选文既具知识性,亦具趣味性,是高中生据以巩固知识并谋求知识之发展的“根据地”,最为可靠的“材料库”,对高中师生的教与学均有相当的提高与促进作用。我们在教学中,仅发现这套教材第五册(以下简称“该册”)的几篇课文中有少数地方稍有不当,权述如下。

(1)一处注文

鲍鹏山《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该册课本对“清风夜唳”的“唳”字注解为“鸣叫”(见该册第17页注③)。窃以为此注欠妥。如:《词源》“唳”字条注为“鹤鸣”,并举二例:一是《晋书 陆机传》:“华亭鹤唳,岂可复闻乎?”一为南朝宋鲍照《鲍氏集》--《舞鹤赋》:“唳清响于丹墀,舞容飞于金阁。”《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则将此字解释为“鹤叫”,举例全同于《词源》之前一例。贾培诚先生所编《实用汉语词典》释“唳”为“鹤鸣,也泛指鸟类高亢地鸣叫”,所引例也同上举《词源》之前一例。可见,对“唳”字意义的解释各家虽微有不同,但都与“鹤叫”(或“鹤鸣”。)有关,宽泛些说,至少也同鸟叫有关。据此,我们认为将唳字简单解释为“鸣叫”是不符合“清风夜唳”所在语境的,是欠妥的。

(2)两处标点

原文照录:

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

中的落叶。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

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

--以上一段文字,包括标点符号(并及注明出处的括号),均见于该册林庚的《说“木叶”》一文(第38页)。这里,加下划线(笔者所加,下同)部分,“它不同于”以及“也不同于”后面的冒号显然是错用了。因为,两处引文(包括其注文)后均紧接着“中的黄叶”四字,这样便形成了从各句句首至“中的黄叶”直贯而下的语气,加上了冒号便破坏了这种连贯的语气,冒号理应去除;同时,根据《标点符号用法》(1990年3月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修订发布)中“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标点”的说明文字,上引“落叶何翩翩”及“灯下白头人”后的句号,也应该去掉。--这样,前述直贯而下的语气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3)三处语病

其一:

而亚圣以慈悲为怀的心肠,为民请命,他讲的话有时也富有情感,有时尤任直觉,例如“见牛未见羊”,“君子远庖厨”。(见该册黄仁宇《孔孟》一文,第22页)

划线短语中,“以慈悲为怀的心肠”是有语病的。“以慈悲为怀”之“怀”字,有“胸怀”“心情”“怀抱”及“心里包藏着(的)某种思想感情”等义项(参见《现代汉语词典》、《实用汉语词典》等常见词典);而“心肠”有“用心”“存心”“对事物的感情状态”“心思”等义项(见同上)。按此,结合上引文的语境,“怀”与“心肠”当都偏指思想感情方面,如此,即形成重复,至少是部分重复。所以,我们以为,该短语中的“的心肠”三字当去掉。

其二:

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见该册林庚《说“木叶”》一文,第37-38页)

这段引文中,从上下文的语境看,“单词”当为“单音词”之误,似无庸赘言。又,“词汇”一词,也系误用,因为它是“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词的总称”或“指一个人或一部作品所使用的词”(见《现代汉语词典》),指“树叶”这个词就失当了。引文中“词汇”的“汇”字当去。

其三: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见同上文,第38页)

` 这是一个递进复句,其中的两个“了”字其实都是多余的。“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和“而且还会带来……”这种确实独到的见解,即使已经被作者大量的切身的阅读体验所证实,但就此文的文化意义说来,仍只能视为一种可能性,因为:(1)该复句是从阅读角度谈“木”字可能产生的阅读心理效应的--这种效应,不仅包括历史意义上的已然状的阅读心理效应,而且还应该包括未来意义上的将然状的阅读心理效应。(2)“容易”有“做起来不费事”和“发生某种变化的可能性大”等意思;“会”在此是作为能愿动词使用的,“表示有可能实现”(释义均见《现代汉语词典》)。合而言之,如果上述“只能视为一种可能性”的看法是合理的话,那么,笔者以为,“表示动作或变化已经完成”(见同上)的“了”字去掉不用,一来合理些,一来语气上也更顺畅些。

安徽省庐江中学语文教研组

汪 业 煌

200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