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学校科研的误区(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09:31:2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当前学校科研的误区(网友来稿)

四川省西充县义和初中  何春奎

浅谈当前学校科研的误区(网友来稿)

学校科研又称教师研究、教师行动研究。是一种以教师为研究者主体,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情境中,针对的现实问题自行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在同一情境中加以应用,经历计划、行动、反馈与调整的活动过程。目前学校科研在我市中小学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但通过一年来的观察、调查,发现当前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存在看种种误区,现有心罗列如下,以期引起注意。

一、科研管理的松弛化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学校派出一名教师去参加市里组织的教科室主任、教研员培训会。会上要求各校结合自身实际,确立一个科研课题,并上报县教科室。结果这位老师回来没汇报,学校领导也没过问,等到县教科室的同志下来收取课题申报书时,才抓瞎。其次是负责教育科研的老师大多是学校教学骨干,本身教学任务繁重,难以有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从事科研,在组织管理上力不从心,出现了课题组管理的涣散场面。

二、科研课题的空虚化

首先是空:学校申报的课题从总体上来看,能根据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命题。但也出现了有些课题题目大,华而不实。过分追求新颖、超前,赶时髦。往往把研究课题选得过大,以为大课题就有研究价值。实际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这些问题或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无力解决,或者无法获得可信的科学结论。如一位数学教师提出了“启发式、探究式、尝试式教学研究”的课题。课题太大,连研究者本人也无从下手。其次是虚,学校提出课题并上报立项但学校并无条件开展这项教学科研工作,或者是提出的课题不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从学校、学生、本人的自身实际出发,期望值过高。

三、科研活动的形式化

有些学校课题出了,申报书像模像样,人员安排、时间分配、研究的预期效果及成果形式等组织得井井有条,就是长时间不见其组织科研活动,可一个研究阶段结束时,却能拿出科研报告、总结来,到了一定时候,请来教科室的同志来听一听课,查一查报告,就算是汇报了、交差了。这岂不是闭门造车?自欺欺人。又有什么科研价值呢?

四、科研方法的单一化

教育科研方法有很多:资料和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教育实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教育统计与测量法。在我的调查了解中,目前很多学校常用的是搞个教学示范课或研讨课就此作罢,要么就是使用工作经验总结。仅用单一的方法进行研究不在容易得出科学研究结果。每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与其局限性,采用单一的方法,往往只能获取部分信息,而遗漏许多其它有用信息,难以作出全面准确的结论。还有的教师不了解实验法的科学涵义和特殊要求,滥用名词,随便在研究中冠用 “实验”二字。

五、教师意识的淡漠化

当前,中小学校教育仍在无形的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大多数教师盯着的也大多是教学成绩、职称评定、资金福利。从事科研工作的部分教师没有良好的教育科研心态,没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局外人的身份对付教育科研,我行我素,无合作精神。

六、科研过程的无绪化

为了使教育科研工作能顺利而有效地进行,必须根据科学研究思维过程规定出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步骤来,教育科研的基本步骤:选题、查阅文献、初步调查了解制定研究工作计划、收集并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撰写报告。存在的情况是课题组组内分工不明确,组织混乱,各搞各的,自行其事,没有统一的安排计划和分工。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在科研上有质的突破。

七、科研总结的无果化。

栽花求得是结果。目前有的学校是这样的一种情况:学校课题一上交,就把原来的计划等束之高阁,不再去搞经费投入、理论学习、实践活动,当然更无从谈起研究成果、效果,整个一个无疾而终。

TEL:0817-4465225

E-mail:hck1975@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