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王阳明格物致知与中国文化

时间:2022-09-08 21:19:1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陆九渊王阳明格物致知与中国文化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陆九渊王阳明格物致知与中国文化,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研究以陆九渊、王阳明为核心的心学思潮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专著。陆九渊、王阳明作为中国哲学史乃至中国思想史上两颗璀璨的明星,因为他们的思考,不仅推动了心学运动的展开并取代正统理学(程朱理学)而蔚为一代思潮,并且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历史文化的风貌与进程。其后中国的教育、文学等文化现象以及中国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无不深深刻上陆九渊、王阳明及其后学思考的烙印。

  各章内容提要:

  第一章 陆九渊与王阳明的思想历程

  陆九渊、王阳明思想进程不仅有着特定的理论前提与时代背景,而且与他们个人的家世、生平有着直接的关联。

  第一节 陆九渊的家世、生平与治学之路

  1. 家世简况。陆九渊出生于家道衰落的官宦世家。家素贫,无田业,但家规谨严,曾为理宗褒敕。这种家庭背景,不仅激发了陆九渊的政治热情,也养成了他内向的性格。

  2. 为政与治学。陆九渊的生平大体可分为科举求仕与为官从政两个阶段,治学活动与之相应,前期为心学形成时期,后期为心学成熟时期。

  2-1. 走上心学之路。祖、父辈的影响对陆九渊走上心学之路起着直接的作用。他幼年时便开始了内向体认的思想路向,三十四岁进士及第,名声大震,随在槐堂讲学授徒,致力于发明本心。

  2-2. 朱陆之争与心学体系的建构。三十六岁开始从政。心学思想经深思熟虑渐趋成熟。鹅湖之会与南康再会,与朱熹辩难为学之方与义利之间。象山精舍的创建,展现了南宋陆学之盛。其后又通过与朱熹的无极太极之辩而明终极根据,禅与非禅之辩而明学问本质。这样,终于演绎成了与程朱相抗衡的本心与发明本心之学。

  3. 著作及其刻本。陆九渊主张不立文字,对于著述有类于禅宗。其讲学语录与书信为后人编撰《陆九渊集》凡三十六卷并附录三。

  第二节 王阳明的生平与思想历程

  1. 家世与童年。王阳明的家世、诞生与童年颇具神奇色彩。少时即见惊人才智。

  2. 早年求索历程。五溺之说,突出他归本正学前泛滥无归的情况;三变之说,概述他归本正学前的思想历程。

  2-1 溺习骑射、遍读考亭与泛滥辞章。王阳明少时即热衷骑射与兵法,且有经略四方之志。作为翰林之子,他当然不能游离于正统的朱子学之外。格竹致疾与科场不第,使他对朱子学产生怀疑,开始泛滥于辞章。

  2-2 出入二氏、溺于神、佛之习。朱子之学不能达到物理与吾心为一,泛滥辞章也不足通至道。王阳明开始溺于神仙之习,并心仪佛道神仙境界。

  2-3 归本于圣贤之学。几经波折,使王阳明回归到完全认同儒学的立场。与湛若水定交,二人共以昌明圣人之学为事。

  2-4 龙场悟道,建立知行合一新说。谪贬贵州龙场驿,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道。由此,终于建立了知行合一新说。

  3. 教人之方与问学进展。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教人宗旨亦有三变,是谓教之三变。

  3-1 首与知行合一之说。此为教之一变。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即以宣讲知行合一新说为最大快乐,并依据知行合一评价朱陆各自得失。

  3-2 教以静一澄默之功。此为教之二变。龙场悟道即是澄默静一工夫的结果,因此王阳明极为重视静坐息心工夫。不过静坐只是入门工夫或工夫的形式表述,工夫的实质是要作到时时省察克治。

  3-3 直指本体,专主致良知之旨。此为教之三变。良知概念的提出,解决了龙场所悟之道究何所在的问题;致良知主导地位的确立,使他的思想日益成熟。天泉证道,概述自己思想宗旨。

  4. 著作及其刻本。王阳明的著作,包括讲学语录和诗文,在其生前即已由其门人整理、汇编、刊行于世。清隆庆年间,辑成《王文成公全书》凡三十八卷。

  第二章 心学流变:从陆九渊到王阳明

  心学是与程朱理学相对而言的理学思潮。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由陆九渊创立,王阳明集其大成。从陆九渊到王阳明,心学思潮又经历了从本心与发明本心到良知与致良知的演变过程。

  第一节 心学的渊源与酝酿

  1. 心学源源:从言心重德到心性之学。心学的源头可以追溯至殷周之际的言心重德思潮。孔子克己,孟子尽心,构成后来心学思潮的理论前提;而其中孟子从本心到良知良能的推演,又似乎预告了心学从陆九渊到王阳明的发展轨迹。

  2. 心学思潮的酝酿与萌发。心学酝酿与萌发于宋明理学的逐步展开过程之中。李翱援佛入儒、周敦颐寻孔颜乐处、程灏的体贴天理,直到张九成的心即理说,心学作为一种思潮已是呼之欲出了。

  第二节 本心与发明本心:陆九渊的易简之学

  1. 顺应而生的陆学。程朱理学遭到朝臣反对,思想界出现错综复杂局面。陆九渊揭示程朱理学的内在缺陷,并沿着程颐、谢良左、张九成的思路,提出区别于程朱的心学学说。

  2. 本心的规定与诠释。本心是陆九渊心学的逻辑起点与核心范畴。他把心与本心加以区别,以本心为道德理性与道德情感的先验之源,揭示了内心的道德准则与宇宙普遍之理的同一性。

  3. 发明本心的宗旨与工夫。陆九渊以发明本心为为学宗旨,辨析格物与静坐、尊德性与道问学等为学之方,提出收拾精神、自作主宰的发明本心的工夫。

  3-1 格物与静坐。格物穷理不需要烦琐的经典传注,而只需诉诸易简工夫。格物即是格心,静坐体验即是一种重要的格心,而只需诉诸易简工夫。格物即是格心,静坐体验即是一种重要的格心而发明本心的工夫。

  3-2 尊德性与道问学。读书穷理是末不是本,发明本心要先立其大。尊德性对于道问学具有优先性。

  3-3 直指本心,自作主宰。本心具足,万物皆备于我。只要收拾精神、自做主宰,就能达到道德上的自我实现与自我完善。

  第三节 心与理的互动以及王学的兴起

  1. 理学的系统化及其理论困境。朱熹完成了理学的系统化,他强调普遍之理与具体之器的区别,在突出理做为超验道德本体的普遍有效性与绝对强制性的同时,取消了具体的道德主体的自我意愿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

  2. 陆九渊对朱学的批评与陆学之弊。陆九渊质疑朱熹两个世界的理论,从各方面对朱学提出尖锐批评。不过他在纠偏过程中又偏向了另一个极端。

  3. 心学、理学的互动与王学的兴起。朱陆后学各自后进从不同角度对己学加以修正,孕育出心学发展高峰的王学。

  第四节 良知与致良知:集心学之大成的王学

  从心学发展的角度看,王阳明成熟时期的思想体系是围绕着以良知为核心,以致良知为宗旨而展开的

  1. 良知涵义的多重规定。王阳明从本体、是非、志意、自慊四方面对良知作出辨析。

  1-1 良知作为心之本体。王阳明的良知源于孟子的良知良能。心外无理,理外无心。

  1-2 良知即是是非之心。良知作为个体之心与普遍之理的统一,是主体价值评价的内在标准。他肯定主体良知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动性。

  1-3 良知与意、志。意念是非不明,而良知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良知不仅主宰意念之发,而且评判已发的意识活动。意志定向作用,赋予主体行为的专一性。意志与良知的关系基于良知的二重性。

  1-4 良知与自慊。良知体现为主体的一定的心理情感体验。自慊是指主体由于行为合乎内在意愿而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和满足感。

  2. 致良知:化本然之知为明觉之知。王阳明把普遍之理融入内在良知,将天理的外在强制化为良知的内在制约,这就要求主体有对自身良知的自觉意识。致良知即是将本然之良知化为明觉之良知。

  2-1 致良知即致极其良知。致良知之致,有达到和极限两义。致良知即达到良知之至极,也就是达到对本然良知的彻底明觉,化本然之良知为明觉之良知。

  2-2 致良知即实行其良知。致良知要依良知而行,致知工夫要落实于切切实实的具体的道德行为之中。

  2-3 致良知作为圣人之学。王阳明把致良知称之为圣人之学,心之良知即为圣。良知既是致知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主体达到理想人格的本原与归宿。

  2-4 致良知作为过程。致良知的过程性本源于良知的过程性。个体致知过程就是主体通过真实切己的工夫在不同层次上达到、把握良知的过程。

  第三章 作为教育家的陆九渊与王阳明

  陆九渊、王阳明积极从事教育活动,形成独具特色的心学教育思想。心学思想既是他们教育活动的指导,也是贯穿其教育思想的主线。陆王通过教育实践,使心学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节 陆九渊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1. 明其本心的教育目的。社会秩序的稳定离不开教育与政治两种手段。明其本心作为教育目的是对师生双方的共同要求。

  2. 当机启悟的教学方式。陆九渊注重当机启悟的教学方式,注意教法的灵活性与针对性,其教学方式颇具禅学机锋意味。

  3. 精心选择的教学内容。陆九渊依据一个人的年龄大小、心理资质、理解能力,把施教内容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4. 学习态度与方法。学生读书学习不应盲目迷信,要勇于存疑。学问从易到难的长进,不仅要因循为学之序,还要经常与师友切磋琢磨。

  5. 陆九渊后学的教育思想。陆九渊门下以杨简最具影响。杨简在教法上的发挥是主张不教之教,在内容上的发挥是以六经为表现、涵养本心之学。

  第二节 王阳明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1. 讲学活动。阳明主要讲学活动有龙场、滁州与会稽三个时期,会稽讲学为其专事教育活动的鼎盛时期。

  2. 以培育圣人为教学目的。王阳明提出学者学为圣人的教学目标,即教成不仅道德境界很高,而且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学能成其用的实践家

  3. 明伦成德的教学任务。学校的基本任务就是明伦成德,然后在此基础上发展各人的不同才能。

  4. 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王阳明的教学方法,就是基于致良知的知行合一。这是他长期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当时思想、社会以及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对师生的共同要求。

  5. 儿童教育思想。王阳明有一整套关于儿童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及管理等思想。

  6. 社会教化:开教育世俗化之风。王阳明注重通过教育手段维护社会秩序,主张政教合一的社会教化思想,以社区而不是以家族为施教的组织形式。

  第三节 心学与教育的世俗化

  阳明身后,弟子分布四方,设立书院,招收义徒,传授师说,推进了教育世俗化的进程。

  1. 王艮:以百姓日用为学。王艮在讲学过程中以独到的百姓日用之学阐发王阳明的致良知之教,形成独树一帜的泰州学派。

  2. 何心隐:君师即朋友。何心隐重新诠释君师,不仅具体化了王艮的百姓日用之学,更体现了他教育思想中所包含的民主平等意识。

  3. 李贽:各随其才与万物并育。李贽以类似于现代演讲的方式讲学,以百姓切身利益问题取代正统儒学道德教育的内容,主张教育应听任学生个性发展。师生平等互学,反映了当时新兴市民阶层的愿望。

  第四章 心学与启蒙思潮

  陆王心学与明清之际的思想启蒙有着内在的关联,在一定意义上,陆王心学特别是王门后学奏向了启蒙的序曲。

  第一节 心学向异端的演变

  王阳明的良知在心之本体的意义上所蕴涵的二重性预示了王学演进的二重性线索,而其中个体性原则的成长发生了更大影响并开启了一代启蒙思潮。

  1. 从现成良知到意志主宰。良知的先天性、超验性、普遍性向现成性、日常性、个体性的转换。普遍的道德理性让位于个体的意志主宰。

  1-1 现成良知即先天与明觉合一。浙中学派的王畿认为先天与明觉并无先后之分,良知天赋与主体明觉同步完成,本体即工夫。良知当下既成,其本无知又本无不知。从明觉的强调到不起意,导致了良知先天本体地位的失落。

  1-2 良知即为人伦日用。泰州学派的王艮区别良知与念虑臆度,良知作为日常行为所体现的德性本来具足,主体只需率性而动便可完善自己德性。自然原则开始凸现。

  1-3 造命由我与意志主宰。主体内在的自成能力能顺导良知成就自己而毫不勉强。非理性的意志选择完全取消了理性的工夫。

  2. 王学异端的兴起。个体性原则依其内在逻辑在不断展开。泰州后学李贽通过对童心的规定赋予个体性原则以新的内涵,从而彻底动摇了普遍之理的根基,将王学引向了异端。

  2-1 从良知到童心:以个体性消解普遍性。李贽将怀疑指向作为普遍之理化身的太极,而以童心为真心,以真心为真人。从个体之内寻找其固有价值。

  2-2 为己与自适:个体价值的自我实现。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个体的行为应以自我为中心,以他人是否适应自我为转移。个体的价值实现应以为己为出发点,以自适为归宿。

  3. 王学的终结与启蒙的兴起。王学的异端倾向预示着王学的自我否定,黄宗羲完成了这一否定。他基于比较自觉的市民意识,将自私自利理解为主体的普遍本质,从个体性上升到了主体性。

  第二节 从天理到人欲:心学人性化的内在转换

  心学演变为启蒙先导的过程,是个体性原则成长的过程。体现在人性论中,便是以天理为核心的道德人性论的萎缩与以感性欲望为标志的自然人性论的兴起。

  1. 从心到身:道德个体回归自然个体。从王阳明的心(良知)到王艮的身,体现了从以道德理性规定个体到以自然情感规定个体的转变。

  2. 从理到欲:重建人的本质。固有的天理已不能范围人的本质,时代要求重建人的本质。人的本质规定从理到欲的转变,标志自然人性论的确立。

  第三节 平民意识:民本思想的近代性转换

  自然人性论是在人性本质层次上揭示个体性原则的根据,平民意识的萌发意味着个体性原则的现实展开。

  1. 民本思想:平民意识之理论根源。平民意识渊源于先儒的民本思想。从孔子到孟子,民本思想由尊重民众利益的层次上升到尊重民众意识的层次,并由此引伸出原始的民主精神。

  2. 时代需要:平民意识萌发的现实前提。王阳明对平民地位的肯定,为民本思想的复活及其向近代平民意识转换提供了方法与可能;阳明后学的平民身份与平民阶层的出现,促成了平民意识由可能向现实的转变。

  3. 平民意识:民本思想的近代性转换。民本思想转化为近代性的平民意识,其根本标志是平等原则由道德层面扩展到政治、经济与社会各层面。

  第五章 心学与文学的人文取向

  心学的 演变,要求文学不仅表现个体生活的切实感受,而且进一步要求把文学引向社会生活的广阔空间,反映市井平民的生活和愿望。

  第一节 徐渭:人文取向的先驱

  徐渭深受心学影响,在文学方面,他把情感和个性的不受束缚的表现放在了首要的位置。

  1. 诗本乎情,取兴于人心。真正的诗应该出于自得,发乎真情,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而不拘泥于形式才能赋予个性色彩。

  2. 面向大地众生,反映人生本色。面向市井平民,反映真实性情,文学要通俗和自然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

  3. 开启浪漫洪流。徐渭重视兴观群怨,倡导大胆独抒己见,以达到惊世骇俗之效,开启了积极浪漫主义洪流。

  第二节 李贽:天下至文皆出于童心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者。李贽主张以市民语言表达市民的真实情感,提倡反映下层人民生活的文学。

  1. 赞赏自然之美,倡导发愤之作。文学作品应该是作家激情的自然表现,是发愤之作。他反对无病呻吟和矫揉造作的字句雕琢,赞赏自然之美。

  2. 肯定创制体格,重视戏剧小说。出于童心的创作要求在格式和内容上焕然一新。他还注重主要是反映市民阶层的小说和戏剧,肯定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对于文学的意义。

  3. 立论大胆新颖,文笔辛辣风趣。李贽的文章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独抒己见,立论新颖,风趣辛辣。在晚明文学中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第三节 汤显祖:启蒙的戏剧家

  汤显祖在哲学上的思想与泰州学派一脉相传。文学上是明后期的文学解放思潮中最优秀的启蒙作家,贯穿他的创作和理论的是一种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

  1. 尊情、抑理与尚奇。在情与理的矛盾中,他主张文是至情的爆发,从文学上肯定了心学流变中逐步展开的个体性原则。尚奇则是对心学所肯定的个体多样性所作的文学的具体化。贯穿其中的灵性,更具有明显自信本心的心学烙印。

  2. 徘徊于情理之间。他的一些作品也深刻反映着他徘徊于情理二难中的艰难处境,表现了他对于现实情理矛盾的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

  3. 尊情、抑理、尚奇的杰作《牡丹亭》。一部美丽的诗剧,一曲至情的颂歌,情与理的曲折较量。

  第四节 独抒心灵:从公安派到竟陵派

  以诗歌、散文的形式倡导个性解放,肯定自然欲望,表达真情实感。

  1. 以独抒性灵为宗旨。独抒性灵,就是要求作品要发之于人的纯真本性,自由的书写人的生活情感和欲望,并表现独特的个性特征。

  2. 独抒性灵与文学革新。独抒性灵的文学宗旨及其具体要求,体现在公安派的文学实践中。在诗歌与散文上,他们一反拟古积习,洗尽模拟之风,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抒发真情实感。

  3. 性灵的内顷:公安派的消退与竟陵派的崛起。社会现实不能满足人们摆脱束缚、争取个性自由的要求,自由的争取在文学上便由公安派的积极舒展内敛为深幽孤峭。伴随着这一现象的是心学在传统社会生活各层面的隐退。

【陆九渊王阳明格物致知与中国文化】相关文章: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2-28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04-14

语文教学中的格物致知04-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02-26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设计03-0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15篇09-06

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04-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7篇)03-06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通用17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