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能力培养理论探讨与实践总结(网友来稿)

时间:2022-04-14 09:47:4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能力培养理论探讨与实践总结(网友来稿)

余书伟,陕县第二高级中学,中学一级教师,学历本科,教龄十一年 邮箱:yushuwei234@sina.com

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能力培养理论探讨与实践总结(网友来稿)

内容摘要:本文试从教育理论中所讲的学力的培养的角度来分析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借鉴了比较著名的特级教师的成果来探讨实践中该怎样去实施。

关键词:语文教学 综合能力培养 理论与实践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综合性强的学科,社会赋予了语文教学太多的功用,语文教学需要培养的能力涉及方方面面。本文试从学力的理论对于语文教学的能力要求的理论以及一些语文教育名家关于语文教学方面的实践来探讨 一下语文教学中综合能力的培养问题。

一、语文教学与学力理论

人的能力是对社会和自然的各种对象和客观存在的变革性影响,并通过它,获得自我变革、自我提高。学力则是这种人的能力发展的基础部分,有“通过学习获得的能力”“作为学生的学业成绩表现出来的个人及集体的能力”。广义地说,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能力,就是学力,或者说,在学校这个特定的场所,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地使学生形成的能力(人的能力的基础部分),就是学力。它是以 教育目的或教育目标的形式加以设定,以培养目标的基本素养和力量的形式加以具体化的。学力,既非知识,亦非教育内容;既非测验的得分,亦非入学考试的合格分数。它属于人的能力范畴,是人的“活生生起作用的力量”,是主体的、实践的人的能力的基础部分。

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能力的总体, 由下列三轴构成,它们通过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而结构化(见附表):

1作为认识能力的学力。

2表达能力(感应表达能力、运动能力、劳动能力)。

3作为社会能力的人格特征。

学校教育主要以人类与民族的文化遗产的传递--掌握为媒介,以作为认识能力的学力为中轴,在表达能力与社会能力的结合、统一上,使每一个求学者获得(形成)“人的能力”。换言之,学校要培养人的能力、特性的全面发展,是在这种能力、特性的有机结构中实现的,是在它们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上结构化的。

木下繁弥强调,作为认识能力的学力,应当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知识的终结表现的学力--学业成就的学力;

2掌握并解决新的知识与课题的作为学习潜力的学力-- 学习能力的学力;

3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作为认识之基础的心理特性--心理能力的学力。

作为认识能力的学力,是在学力的客体侧面(教育内容)与主体侧面(学习者的主体的、内部的条件)的统一中形成的。学科、教材的掌握过程或教学过程,是学习者形成人的能力、特性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单纯的知识技术的掌握与累积。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的人的能力与特性的基础部分,是外显地、内隐地获得的。“学力”是学习学科、教材的结果,表现为外显化的学业成就,即知识和技术。同时,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作为学习潜力的学力,即学习方法、科学方法、探究能力,等等。

通过上述关于学力理论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来说所要培养的能力涉及到了教育理论中提到的关于学力的方方面面,从而进一步明确语文教学能力培养的复杂性、艰巨性,也帮助我们了解语文教学到底该教什么,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的问题。

二、创新时代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语文教育的精髓。新修定的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文学科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其间蕴含着大量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素。而中学阶段又是培养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最佳电动机所以,以创新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为重点,应该是创新时代赋予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基本任务。创新教育时代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到语文教学上,就是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旺盛的创造力、丰富的联想力、发散性思考力等。

1观察力的培养

法国画家莫奈在为伦敦教堂作画时,将雾画成了紫红色,由此引起了一些英国人的争议。他们认为雾应该是灰色的。后来,事实证明莫奈是正确的。

为什么作为法国人的莫奈能很快地感知到伦敦雾的独特色彩,而长期生活在伦敦的那些英国人反而不能呢?这是因为莫奈在作画前对雾作了仔细的观察,而那些伦敦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可见观察力是十分重要的,对画家是这样,对学生更是这样。

语文学科应该培养学生宏观的观察能力,要引导学生鼓励学生独立地、自觉地观察身边复杂而又未知的世界,并成为沟通各个学科的桥梁。观察可开拓学生的思维,可丰富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成为真正的杂家、多面手。如学习《蚊子和狮子》一文,因故事简单,寓意明了,教师不应停留在在学生读一下课文的层面上,而是要根据教学目的,挖掘教材中可供训练的潜在因素,提出更深一步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再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教师可采用新的教学思路,借助一幅浮雕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每一幅图,然后让学生试着口头介绍图的内容。再比如学完《背影》一文后,教师可布置一项特别的家庭作业:观察父(母)亲的背影,然后 让学生仿写《背影》,那你一定会被学生细心观察后笔下的“背影”所感动。在语文作业中要求学生写观察日记,要注意观察事物的异同,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作比较观察,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生活的能力。谁能否认学生在日记、周记中所萌发出思维火花的种子,在几年、十几年后会长成参天大树呢?

2想象力的培养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一生中想象最活跃的时期。想象孕育着智慧,孕育着创造。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学生中有丰富想象力的“金矿”,关键是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善于挖掘。有些教师认为想象力不是教会的,是天赋,这也许是事实,但另一个事实也是不能否认的--那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对教材的学习,学生的想象力会越来越丰富。如《荷塘月色》中历来被人们奉为通感手法经典之作的那一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中朱自清先生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把本来是嗅觉的清香,大胆新奇地比作听觉感受的歌声,充分表现了荷香的似有似无、丝丝缕缕、断断续续,达到了通常修辞手法无法达到的效果。如果教师能在讲读中开启学生心智,引发学生想象,即:文章通篇的意境极为静谧,除了作者之外,没有第二个人,如果说用歌声可有点破坏整体效果,把歌声改为什么更符合当时的意境?学生肯定会有精彩、巧妙的想象。作文教学中也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联系生活实际,展开丰富的想象。如由数个同心圆组成的图案,引导学生由此发挥想象。通过这些训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富有想象力。让学生的思维脱离原有模式,诱发学生产生新的思路,展开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探索,从而可以获得创造性的结果。

3创新能力的培养

语文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这是由语文学科在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上具有的两大优势所决定的:一是语言优势。语言是创新能力的基本因素,一切创造及其过程都需要语言的参与;二是思维的优势。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因素,而语言只是思维的直接表现。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和教材的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鼓励他们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应当设计一些能启迪智慧并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讨研究,特别是要求他们有主见、有观点,从而形成善思多问、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思维风格。《雨中登泰山》一文写景上有堆砌罗列之嫌,这样会导致文章缺乏意境和神韵吗?运用这类练习,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留给学生较大的思维空间,引发学生在热烈争论中冷静思考,学会相互倾听,相互启发,善于透析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见解,迸发出火花,诱发创新性灵感。

4联想能力的培养

联想是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人与客观事物接触,在脑子里留下痕迹,形成记忆。这种记忆一旦被当前所接触的事物触发,便产生了联想。如《白杨礼赞》作者正是找到了白杨与农民、与哨兵之间的联系,展开了明晰而合理的联想,所以才写成了《白杨礼赞》。诗歌的鉴赏更是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去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品味言外之意,从而培养良好的读诗趣味。学习生活中也可经常诱发学生去联想:说到沙滩就会想起贝壳和沙滩上的脚印,想起无忧无虑的童年,从而抒发对天真、纯朴的童年生活的忆念;看到树苗可想到孩子,由园丁想到教师;由育苗的辛劳、精心,可以联想到毁树的轻率、无知;由丰硕的果实,想到耕耘者的辛勤劳作、精心的管理及默默的奉献等等。学生若是能从具体事物出发,联想开去,思路一定会开阔。如此说来我们实在有必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氛围、一种广阔的空间、一种充满活力的环境,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丰富的联想、活跃的思路,并具有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能力。

5思考力的培养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著名诗人歌德说:“缺少知识就无法思考,缺少思考就不会有知识。”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如〈〈世间最美的坟墓〉〉,作者较详细地介绍了托尔斯泰外孙女讲述的内容及将墓地与拿破伦、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进行比较的作用是什么?〈〈胡同文化〉〉第一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作用等问题,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大胆思考,从而建立学生善于质疑的品质的问题意识。

三、江西张富的“能力‘综合说’”简介

1语文能力是综合能力,要听说读写四项全能

(1)听说读写具有连带关系,听就是用耳去读,读就是用眼去听,说就是用嘴去写,写就是用手去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帮我,我助你”,谁也离不开谁。

(2)语文能力是口头与书面、吸收与表达的综合听和读是口头语言,读和写是书面语言,各有各的用场,不能有所偏废;听和读是吸收别人的思想,说和写是表达自己的思想,各自承担各自的任务,不可顾此失彼。

(3)语文能力是外显因素与内隐因素的综合。语文能力包括外显的、展开的听读说写动作系列,也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思维等内隐的、简约的动作系列。外显因素有赖于内隐因素去发展,内隐因素以靠外显来体现。听说读写之所以难于抓好,原因在于只注意到外显的这条“看得见的战线”,而忽视了记忆、思考这条内隐的“看不见的战线”。

2综合能力综合培养,要四分归一

(1)课型一体化

组合教学,将多种课型整合为一种综合课型,每堂课根据课文设计一连串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组合提出,学生组合回答。教师在“讲中问、问中讲”时,学生耳听脑记,练习听;听后带着问题看书,练习读;用口头系统作答,练习说;用书面系统作答,练习写:把教学过程变成听说读写四能培养的过程。

(2)活动系列化

组合教学就是以教材上系列知识去引发学生的系列动作,通过实践系列动作,深刻理解系列知识,实现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统一。

(3)安排经常化

3综合培养要注意聚焦,要举一反四

(1)在提出组合问题中培养听的能力

(2)在分析组合问题中培养读的能力

(3)在解决组合问题中培养说和写的能力

针对写抓两方面的工作:加强缀字成文练习,帮助学生提起笔;进行有效积累,解决怎样写的问题。

四、建设大语文阅读课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空间,指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1扩大阅读场所,任凭自由阅读

要给学生法定时间放开心情、放开眼界大量读,古今中外、文经史哲、军政外交、诗词曲赋、报章杂志、单本套书无所不读,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改变无心情读、无时间读、无书读的现状,真正实现阅读课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取向。

2指导正确阅读方法,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

(1)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方法。

感受性阅读是阅读能力和方法的基础。理解性阅读是培养阅读良好品质、提高品位和阅读能力的必经途径。鉴赏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高层次的阅读境界。比较性阅读是在理解基础上对作品作较为深入的带有创造性成分的阅读。精练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的阅读训练方法。我们在教学中对这几种阅读方法要分别加以指导。

(2)鼓励指导学生多读课外书,极力向学生推荐好的课外书。

要向学生推荐一些专业性强的、阅读品味高的<<语文报>>、〈〈读书〉〉,充满青春气息、瞭望外部世界的《中国青年报》《青年文摘》,弘扬主旋律、歌唱改革的《半月谈》《中华读书》,早有定论的中外名著《平凡的世界》《围城》《复活》等,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感化和熏陶,加强自身文学修养,培养健全的人格。

3拓宽知识视野,培养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觉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长此以往,学生阅读能力增强了,知识储备变得丰富了,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原来立项时准备从课堂优化的原则方面去研究,后来在实践中发现研究影响课堂优化的因素并探究实际个例从而寻找和总结更具体的、指导性更强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更具有现实意义。

2由于处在农村,网络经常不通,信息较为闭塞,难以及时接触到前沿的理论和实践材料。

3因为人事变动,课题组中部分成员调动,现在人手较少,正在考虑吸收新的教师参与研究。

4由于还处于研究初期,借鉴别人的东西较多。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世纪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2温庆生《建设大语文课堂 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7期)

3朱金发《谈创新教育时代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年12期)

4张富〈〈能力“综合说”〉〉(〈〈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2年6期)

附录:

学力的构成

作为掌握知识的终结表现的学力

认识能力 作为掌握并解决新的知识与课题的潜力的学力

广义学力 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的作为认识之基础的心理特性:

思维力、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等。

感应、表达能力

人的能力 表达能力 运动能力

劳动能力

社会能力 世界观、价值观

集体意识、纪律

人格特征 意志、信念、意欲、感情

行动力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能力培养

欢迎各报刊选用我的文章,可以通过电话及电子邮件告诉我。

【语文教学中的综合能力培养理论探讨与实践总结(网友来稿)】相关文章:

语文学习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网友来稿)04-14

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网友来稿)04-14

写作中创新能力的培养(网友来稿)04-14

语文活动与创新能力培养(网友来稿)04-14

在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网友来稿)04-14

即兴培养议论能力(网友来稿)04-14

浅谈观察能力的培养(网友来稿)04-14

试析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网友来稿)04-14

浅谈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网友来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