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高一)

时间:2022-04-14 15:47:37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秋水(人教版高一)

 课文赏析

1.              比中有优劣 比中见真知

--谈《秋水》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秋水》篇幅极短,但很富于哲理意味,这与文章的对比手法的运用有很大关系。正是由于有对比,文章的“真知”才得以体现;正是由于有对比,优劣之分才得以辨别。现将该文使用的多组对比,总结如下:

1.两次所见情景之比

河伯两次所见之比,在文中体现得很明显。第一次之所见,是河伯在自己领域内的所见,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此景是何等开阔何等雄壮;但当他来到大海边时,见到的却是大海“不见水端”的广阔。一个是“不辩牛马”,一个是“不见水端”,两者孰广孰阔,自不待言。

2.两次所见后的感受之比

有所见必有所感。第一次,河伯在见到自己的领地“百川灌河”“不辩牛马”之后,“于是焉,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天下”,一个“尽”,把河伯那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第二次河泊见到大海后,认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与不足,向海神发出了由衷的感叹:“‘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今睹子之难穷也”为自己的浅陋而叹,也为大海的广阔而叹,一个是“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一个是“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前为骄傲自满,后为虚心认错,甘拜下风,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3.两次所见后的动作和神态

第一次,河伯的神态为“欣然自喜”,第二次则为“望洋向若而叹”,这一“喜”一“叹”鲜明地表现了河伯两次所见后的不同神态。“喜”所表现的是河伯那志得意满、飘飘然的神态,“叹”则表现了河伯在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后所表现出的羞愧、佩服之神态。

所见后的动作也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一次所见后,河伯是“顺流而东行”,第二次见后,河伯是“始旋其面目”,一“顺”一“旋”所表现的是不同的人物心情,“顺”字反映当时河伯在“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之后的那种春风得意、志得意满之情,而一“旋”字则表现了河伯改变了认识,掉转头来又重新审视自己,已发现了自己认识上的片面性和错误之处。

4.两种做法所产生的结果之比

河伯第一次自大、自满,结果将“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自大自满往往会使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做法,甚至导致他人的耻笑、鄙视。而第二次所见所体现的是河伯虚心认错的态度,知耻的精神风貌,这使河伯在认识上达到了一种升华,实现了从无知到有知的转化。这里既有河伯对自身的新的认识,即由“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认识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今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这是由不“自知”到有“自知”的升华;也有对事物的新的认识,即由“始吾弗信,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到“今睹子之难穷也”。此时的河伯已认识到了大海的无穷性,即世界的无穷性,从而对他物的认识也得到了升华。做法不同,结局也必然不同,正确的做法带来的是收获,错误的做法带给人们的是失误。

河伯在见到自己“不辩牛马”之后,之所以会产生自大、自满的情绪,其原因有二:

一是由于他的无知造成的,正因为他孤陋寡闻,见识浅短,才被眼前浩大的景象所迷惑,才会妄自尊大,唯我独尊。

二是由于河伯看问题的方式不对。正确的认识来自正确的思维方式,错误的认识往往出自于错误的思维方式,河伯之所以会犯错误,与他的主观臆断有关,主观臆断就容易犯片面主义的错误。正是由于这种思维方式,才使河伯看不到“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认识不到“强中更有强中手”。

(选自《语文报》2002年第352期)

2.                         《秋水》哲理美探微

人的主观认识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河伯作为黄河之神,只生活在黄河渚崖两涘之间的小天地里,看到的河流都比黄河小,且“百川灌河”,待到“两溪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时,自然“欣然自喜”;见到北海“不见水端”后,通过比较、鉴别,他才认识到自己的浅见。这足以启示我们:人的认识受其生活环境的制约,受所在时空的影响。如课文删节部分的类比:“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其实,这正是《秋水》全文阐明的道理之一。

    正视自己,虚心求学

    河伯见海神的故事,尽管作者是将其作为寓言来阐明哲理的,但故事情节生动,描写绘声绘色,尤其是河伯的形象,栩栩如生。当他身处黄河,眼见“百川灌河”的雄壮、开阔时,“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因而“欣然自喜”,露出得意之状溢于神表。待亲自来到大海,“不见水端”时,才“旋其面目”,喟然长叹,责备自己“以为莫己若”的狂妄自大,感叹将“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种前后对比鲜明的态度,给人的启示很深。河伯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其闪光点就在于他能正视自己的诚实态度。与那种明知己错,却强词夺理、百般掩饰者相比,可谓难能可贵。可见,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会感到不满足,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才能在学识上有所进步。不然,永远只能作井底之蛙。

    体现庄子相对主义的哲学思想

    庄子哲学常片面夸大事物的相对性而否定客观事物的区别。多少、好坏、有无、大小没有绝对界限,都是相对的,“齐万物”“一死生”。这一点在选文中比较含蓄,不仔细推敲,难以体察。黄河相对于众河流可谓大矣,但相对于北海,它又是渺小的;而北海相对于黄河可谓大矣,但“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真乃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啊!何为大?何为小?孔子的学识在当时可谓是无与伦比,伯夷的义也是众莫能及,但也有“少仲尼之闻,轻伯夷之义”的,如此来说,学识上何为渊博?何为浅陋?

    当然,庄子的这种混淆事物的界限、否定客观事物差别的哲学观点,会使人陷入不可知论之中,今天看来是不正确的。但从中我们也可得到启示:宇宙无穷,群体宏大,学无止境。

    百闻不如一见

在故事中,河伯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应该说,河伯是一个比较明智的神,在未见到北海前,它确实听到过许多教人谦虚、不能骄傲的“野语”,可他偏偏“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这岂不是明知故犯?由此可知真要理解别人的教诲,仅靠听透理论,而不去联系实际,是远远不够的。自古以来,劝人惜光阴、争分秒的格言警句可谓多矣,然而有几人真正听进去了?往往待到“白了少年头”时方悔之晚矣。连河伯这个超人的神灵也难免落入俗套,可况芸芸众生乎?可见,百闻不如一见。只有亲身体会,才可能对理论真正理解。育人者想掏心挖肺地教诲别人一番就使之“幡然悔悟”恐怕难矣。

(选自2003.12《语文教学通讯》有改动。作者:邱曙英)

    三、美文荐读

    《庄子》选段

北海若曰:“井  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以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译文:渤海神若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如今你从河岸流出来,向大海观看,才知道你的浅陋,这就可以与你谈论大道理了。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像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像稊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的教量叫做‘万’,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人类遍布天下,谷物所生长的地方,车船所通达的地方都有人,令人只是占其中的一个;这表明人与万物相比,不像毫毛的末梢在马体上吗?五帝所连续统治的,三王所争夺的,仁人所担忧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贤人所劳碌的,全不过如此而已。伯夷以辞让君王位置而博得名声,孔子以谈论天下而显示渊博,他们这样自我夸耀,不正像你刚才自我夸耀河水之多一样吗?

    孔子游于匡,宋人围之数币,而弦歌不惙。子路入见,曰:“何夫子之娱也?”孔子曰:“来,吾语女!我讳穷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时也。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人之勇也。陆行不避兕虎者,猎夫之勇也。白刃交于前,视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由,处矣!吾命有所制矣!”

译文:孔子周游到匡地,卫国人一层又一层地包围了他,可是孔子仍在不停地弹琴诵读。子路入内见孔子说:“先生如此欢心是为什么呢?”孔子说:“来,我告诉你!我违忌困窘蔽塞已经至很久很久了,可是始终不能免除,这是命运啊。我寻求通达也已经很久很久了,可是始终未能达到,这是时运啊。当尧、舜的时代,天下没有一个困顿潦倒的人,并非因为他们都才智超人;当桀、纣的时代,天下没有一个通达的人,并非因为他们都才智低下。这都是时运所造成的。在水里活动而不躲避蛟龙的,乃是渔夫的勇敢;在陆上活动而不躲避犀牛老虎的,乃是猎人的勇敢;刀剑交错地横于眼前,看待死亡犹如生还的,乃是壮烈之士的勇敢。懂得困厄潦倒乃是命中注定,知道顺利通达乃是时运造成,面临大难而不畏惧的,这就是圣人的勇敢。仲由啊,你还是安然处之吧!我命中注定要受制啊!”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译文:

    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

    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拖着尾巴活着在泥水里呢?”两位大巨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水里。”

                              (以上选自《庄子秋书》)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奏刀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微碍,而况大车瓜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疱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馀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神虽王,不善也。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人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指穷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以上选自《庄子养生主》)

提示:这是一篇养生之道的文章。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没有穷尽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只会带来烦恼和痛苦,只有顺应自然,克制情欲,清静无为,才能保持精神旺盛,身体强健。庄子提出的养生之道从哲学上讲是消极的,但他的有些言论是针对当时骄奢淫逸的统治者讲的,具有现实的批判精神。文章中疱丁解牛的故事,实际上意味着干事情必须掌握客观规律,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掌握规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认识论问题。

 

【秋水(高一)】相关文章:

《庄子秋水》导学案 (苏教版高一必修三)04-14

高一文言文《秋水》学案12-16

《秋水》说课稿01-16

秋水教学反思08-26

《秋水》教学反思08-26

秋水 教案教学设计04-14

秋水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关于《庄子秋水》翻译及鉴赏03-03

《秋水》教学设计(网友来稿)04-14

秋水教学反思4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