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读《雪》(八年级选修)

时间:2022-12-16 20:47:15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读《雪》(人教版八年级选修)

 《雪》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精读课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文章通过江南与朔方不同雪景的对比烘托,表现了鲁迅对美好事物的缅怀和对冷酷环境的抗争。全文构思精巧,意境深远,语言精辟含蓄,意蕴深邃。它不仅是一支不同凡响的雪之绝唱,更是一曲响彻云霄的人的精神赞歌!

《雪》既有散文的自由灵活的特点,又有诗歌的含蓄深邃,宜于朗读,适于欣赏。为了使学生领会文章精髓,学习过程中应重视阅读训练,力求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积累,在读中受到思想的熏陶、哲理的启迪,读出自然、社会、人生的真谛。在学习时我们安排了五个步骤的读:

1、 导读。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学生学习之前可适当设置情境,如:东莞四季气温较高,从未下过雪。我们虽然没有亲眼看见过雪,更没有亲身体验过雪的凛冽,但是我们绝大多数的同学可以在影视上、网上、书刊上了解雪、欣赏雪景,大家说说你见过的雪是怎样的?(学生纷纷说出自己印象中的雪形状、色彩、情景等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鲁迅先生的《雪》这篇文章,看看鲁迅先生笔下的雪是什么样子的,这“雪”又寄寓了怎样的人生理想。阅读兴趣激发起来了,学习便成功了一半。

2、 正读。

正读就是让学生快读课文,正音、理解字词。可采用圈点标注形式,如“磬、粘结、粘连、奁、朔方、撒、凛冽”这些字必须让学生读准。还可安排优生示范朗读,读出语音语调,划分节奏,标出重音。这一读既为下面的读扫清了障碍,这是从韵律节奏入手欣赏散文诗的必由这路。

3、 研读。

研读是领会文章意境,通晓主题的关键环节。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可作温馨提示:前三段写暖国的雪,语气轻柔、平缓;后三段写朔方的雪,语气铿锵有力,富于变化。读后,师生共同评价、校正。通过诵读,学生求知的内驱力大大增强,教师此时可单刀直入,切入文本,引导学生进入对南北两处的雪景的欣赏,在对景物的欣赏中体会鲁迅先生更为欣赏哪一处雪景,并要求学生理解鲁迅先生的情感倾向。教师适当点拨:鲁迅更为欣赏朔方的雪。作者在前三段具体描写了暖国的雪,表现了暖国的雪之“滋润美艳之至”透露出盎然的生机,蕴育着生命。第四段用了一个峻急的“但是”,转入对“朔方的雪”的描述。看似并不需要转折,可加上这个“但是”之后,情感的倾向性更加明显了: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再启发学生充分发言,然后归纳小结:暧国的雪平和,恬静,温润;朔方的雪奋飞,旋转,升腾;江南的雪固然美丽,但在鲁迅的眼中,这种美未经磨练,并不能保持长久,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孤单的境遇下独自抗争的北方的雪;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鲁迅先生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般美好的世界。主题通晓了,至于语言上的优美精辟,蕴含哲理的特点,学生也能细心品味,从中汲取语言营养。

4、 移读。

移读就是阅读课外技法或意境相似的诗文,实现能力的迁移和内化。在本课学习中,我们安排了自读课后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见教材附录)。这首诗在表现技法上采用了与《雪》相同的比喻、对比。这样做实现了思维的广度训练,实现了能力的内化。

5、 用读。

用读是阅读教学的最终归旨,让学生在用中读,在读中用,实现阅读与生活体验与写作的沟通。在这一环节,我们安排了这样的训练:认真品味《雪》的语言,领会《雪》的技法,以“家乡的雨”为题写作一首散文诗。

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从“读”入手,以“读”的方式学习《雪》能使教师和学生实现“双赢”,学生普遍反映学得轻松,学有所获。在《雪》的学习中,有的教师总担心“读”会耽误课堂时间,而把重点放在的讲解中,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关键是教师要改变陈旧观念,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大胆让他们多读,引导他们读,激发他们读的兴趣;其次是构筑平等对话的平台,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再次,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理解、体验、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整个过程始终要体现新课程理念的三维目标,切忌流于形式而不切文本内容的朗读。

 

【五读《雪》(八年级选修)】相关文章:

生物选修1教学计划05-09

高二选修化学电解池的说课稿12-13

生物选修课期末教学总结11-04

【精选】雪写景作文汇总五篇08-25

八年级语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02-15

【精华】雪写景作文锦集五篇05-10

实用的雪写景作文汇编五篇05-22

实用的雪写景作文汇总五篇05-28

有关雪写景作文汇总五篇12-09

《论语荷蓧丈人》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二选修)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