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维目标与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必修)

时间:2022-04-14 16:13:53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三维目标与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人教版必修)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向的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 在教学中,我们要继承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又要不断探索,改变不适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方式,以适应三维目标的需要。

浅谈三维目标与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人教版必修)

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目标,知识与技能成为课堂教学交往的中心,知识的价值是本位的,其它方面的价值是附属的,可有可无的,这种教学在重视认知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死教硬学,使学生丧失了自我探索、知识创新的能力。课堂教学因此上丧失了素质教育的功能,学生变成了死记硬背的工具。改革课堂教学必须要以知识为重心转向以发展为重心,“三维目标”的实现,必须转变教学方式,从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统一 

  从教学的角度讲,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只是一种形式上走捷径的教学,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背诵,它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系。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排斥了学生的思考和个性,把教学过程庸俗化到无需智慧努力只需听讲和记忆就能掌握知识的那种程度,于是便有了掌握知识却不思考知识、诘问知识、评判知识、创新知识的“好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个性的摧残。

从人类发展的过程看,人类知识的获得,就是不断探索的过程,在探索中学习,在探索中进步,在探索中发展。正因为如此,教学中,我们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当然强调探索过程,意味着学生要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和失败,这同时也意味着学生可能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结果却一无所获,但是,这却是一个人的学习、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二、学习知识和情感倾向的统一。 

传统的教学,重知识结果,不重视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在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实际上,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在学习过程中是同时发生、交互作用的,它们共同组成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从不同角度对学习活动施予重大影响。如果没有认知因素的参与,学习任务不可能完成;同样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习活动既不能发生也不能维持。

   传统的教学研究忽视了教学中的情感问题,把生动、复杂的教学活动圈于固定、狭窄的认知主义框框之中。

 

三、自主、合作、探究,转变传统教法。 

“自主”指学生有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例如,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我让学生自己选择学习方式。有的学生建议老师范读;有的学生要求自学;有的要求同学之间互帮互学等。这时,我提议,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课文,然后全班交流。学生积极性高,自主学习意识很强,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参与学习。

“合作”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我把它理解为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生与一切人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消息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讨:文章是从那两个方面来写他的“说”和“做”的?闻先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选这些事例而不选其他事例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进入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互帮互学,从中得到知识补充,充实自己的经验,最终实现共同提高。

   在探究之前,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自悟”、“交流”。通过“自悟”、“交流”,扫除了文中“不易理解”、“有疑惑”的障碍,达到了对课文作为范文的认可。在这时间,我们要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挖掘文章的精美所在。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探究作者是如何来表现进而达到“精美”的。将“自悟”、“交流”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探究仍需要“自悟”,需要更深层的自悟。没有深层的自悟,就没有探究的成功,就没有深层的发现、深层的感叹、深层的愉悦。探究仍需要“交流”,探究中的交流,其思想火花将更加深邃,表达将更加精美,学生更易产生共鸣,思想、艺术水准将更易获得大面积的提高。探究最忌思想的惰性。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归纳、总结,去享受“无限风光在险峰”的乐趣。 

我们教师在学生的合作探究之时,应给予必要的引导,在他们“口欲言又止,手欲写又停”的情况下,阐述作为教师的独特观点,为他们的探究提供一种可行方法。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用手所写探究而获得的一点积累。阅读教学之根本目的在于给学生以借鉴、模仿写作,而探究正是这阅读教学与模仿写作之间的一座桥梁。所以探究的成功,对于我们实现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拓展延伸,教会学生创新。

  拓展是凭借“自悟”“交流”“探究”时所产生的灵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模仿运用。拓展是对前三步阅读教学的知识的迁移、能力的提高、效果的检验。拓展是自悟、交流、探究之后的必然结果,而自悟、交流、探究的成功与否又直接影响到拓展的质量的好坏。它们环环相扣,环环重要。拓展一般分两种形式:一是在完成一篇文章阅读教学后,再阅读一篇跟课文类型相同的其它文章,可用提问形式,也可采用试卷测试的形式,进行阅读分析的拓展训练;二是在完成一篇课文或一单元阅读教学之后,进行模仿写作的拓展训练,中国传统的模仿写作教学,在今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教师在学生进行大胆模仿创新时,应予以必要的肯定与表扬。对于他们的创新之处,我们应该予以推行广,为其他同学提供学习的榜样与思路。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语言学习也定有所帮助。学生也将由习得的过程进一步地转化为自学、自悟、自创的过程,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当然,在进行模仿写作这一拓展时,我们要时刻注意点燃学生思维中的创新火花,缩短模仿,超越模仿,及早进入自由写作的崇高境界。 

语文教学目标的转变,必然意味着教学方式的转变,要实现“三维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过程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和“学”的全过程,在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及自我探索中学习知识,形成能力,获得情感体验。

 

【浅谈三维目标与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必修)】相关文章:

转变教学方式,培养语文素养(教师中心稿)04-14

观念与方式的转变──对语文教学价值取向的思考(网友来稿)04-14

浅谈新课标下教学评价机制的转变(网友来稿)04-14

语文必修教学计划03-14

浅谈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中心稿)04-14

浅谈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中心稿)04-14

语文必修一教学计划03-29

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转变研究初探(教师中心稿)04-14

论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的意义及教学方式03-25

语文教学目标计划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