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译之九(备课资料)

时间:2022-04-14 16:57:0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语》全译(之九)(备课资料)

 【原文】 

《论语》全译(之九)(备课资料)

711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暴虎(5)冯河(6),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7)。好谋而成者也。” 

【注释】 

(1)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隐藏。 

(2)夫:语气词,相当于“吧”。 

(3)三军:是当时大国所有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 

(4)与:在一起的意思。 

(5)暴虎:空拳赤手与老虎进行搏斗。 

(6)冯河:无船而徒步过河。 

(7)临事不惧:惧是谨慎、警惕的意思。遇到事情便格外小心谨慎。 

【译文】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评析】 

孔子在本章提出不与“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人在一起去统帅军队。因为在他看来,这种人虽然视死如归,但有勇无谋,是不能成就大事的。“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原文】 

712 子曰:“富(1)而可求(2)也;虽执鞭之士(3),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注释】 

(1)富:指升官发财。 

(2)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 

(3)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译文】 

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评析】 

孔子在这里又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原文】 

713 子之所慎:齐(1)、战、疾。 

【注释】 

(1)齐:同斋,斋戒。古人在祭祀前要沐浴更衣,不吃荤,不饮酒,不与妻妾同寝,整洁身心,表示虔诚之心,这叫做斋戒。 

【译文】 

孔子所谨慎小心对待的是斋戒、战争和疾病这三件事。 

【原文】 

714 子在齐闻《韶》(1),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注释】 

(1)《韶》:舜时古乐曲名。 

【译文】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有很长时间尝不出肉的滋味,他说,“想不到《韶》乐的美达到了这样迷人的地步。” 

【评析】 

《韶》乐是当时流行于贵族当中的古乐。孔子对音乐很有研究,音乐鉴赏能力也很强,他听了《韶》乐以后,在很长时间内品尝不出肉的滋味,这当然是一种形容的说法,但他欣赏古乐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也说明了他在音乐方面的高深造诣。 

【原文】 

715 冉有曰:“夫子为(1)卫君(2)乎?”子贡曰:“诺(3),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注释】 

(1)为:这里是帮助的意思。 

(2)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公的孙子。公元前492年 ̄前481年在位。他的父亲因谋杀南子而被卫灵公驱逐出国。灵公死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回国与他争位。 

(3)诺:答应的说法。 

【译文】 

冉有(问子贡)说:“老师会帮助卫国的国君吗?”子贡说:“嗯,我去问他。”于是就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说:“古代的贤人。”(子贡又)问:“他们有怨恨吗?”(孔子)说:“他们求仁而得到了仁,为什么又怨恨呢?”(子贡)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君。” 

【评析】 

卫国国君辄即位后,其父与其争夺王位,这件事恰好与伯夷、叔齐两兄弟互相让位形成鲜明对照。这里,孔子赞扬伯夷、叔齐,而对卫出公父子违反等级名分极为不满。孔子对这两件事给予评价的标准就是符不符合礼。 

【原文】 

716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注释】 

(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原文】 

717 子曰:“加(1)我数年,五十以学易(2),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 

(1)加:这里通“假”字,给予的意思。 

(2)易:指《周易》,古代占卜用的一部书。 

【译文】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时间,到五十岁学习《易》,我便可以没有大的过错了。” 

【评析】 

孔子自己说,“五十而知天命”,可见他把学《易》和“知天命”联系在一起。他主张认真研究《易》,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天命”。《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读《易》,韦编三绝”。他非常喜欢读《周易》,曾把穿竹简的皮条翻断了很多次。这表明孔子活到老、学到老的刻苦钻研精神,值得后人学习。 

【原文】 

718 子所雅言(1),《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注释】 

(1)雅言:周王朝的京畿之地在今陕西地区,以陕西语音为标准音的周王朝的官话,在当时被称作“雅言”。孔子平时谈话时用鲁国的方言,但在诵读《诗》、《书》和赞礼时,则以当时陕西语音为准。 

【译文】 

孔子有时讲雅言,读《诗》、念《书》、赞礼时,用的都是雅言。 

【原文】 

719 叶公(1)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 

【注释】 

(1)叶公:叶,音shè。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所以叫叶公。 

(2)云尔:云,代词,如此的意思。尔同耳,而已,罢了。 

【译文】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不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自述其心态,“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连自己老了都觉察不出来。孔子从读书学习和各种活动中体味到无穷乐趣,是典型的现实主义和乐观主义者,他不为身旁的小事而烦恼,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原文】 

720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爱好古代的东西,勤奋敏捷地去求得知识的人。” 

【评析】 

在孔子的观念当中,“上智”就是“生而知之者”,但他却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者。他之所以成为学识渊博的人,在于他爱好古代的典章制度和文献图书,而且勤奋刻苦,思维敏捷。这是他总结自己学习与修养的主要特点。他这么说,是为了鼓励他的学生发愤努力,成为各方面的有用人才。 

【原文】 

721 子不语怪、力、乱、神。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 

【评析】 

孔子大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从《论语》书中,很少见到孔子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如他“敬鬼神而远之”等。但也不是绝对的。他偶尔谈及这些问题时,都是有条件的,有特定环境的。 

【原文】 

72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品德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 

【评析】 

孔子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受到后代知识分子的极力赞赏。他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十分可贵,但更可贵的是,他不仅要以善者为师,而且以不善者为师,这其中包含有深刻的哲理。他的这段话,对于指导我们处事待人、修身养性、增长知识,都是有益的。 

【原文】 

723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1)其如予何?” 

【注释】 

(1)桓魋:魋,音tuí,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是宋桓公的后代。 

【译文】 

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评析】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原文】 

724 子曰:“二三子(1)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 

(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译文】 

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原文】 

725 子以四教:文(1)、行(2)、忠(3)、信(4)。 

【注释】 

(1)文:文献、古籍等。 

(2)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 

(3)忠:尽己之谓忠,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 

(4)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 

孔子以文、行、忠、信四项内容教授学生。 

【评析】 

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 

【原文】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1)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2)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3)而为泰(4),难乎有恒矣。” 

【注释】 

(1)斯:就。 

(2)恒:指恒心。 

(3)约:穷困。 

(4)泰:这里是奢侈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这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见到始终如一(保持好的品德的)人,这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有,空虚却装作充实,穷困却装作富足,这样的人是难于有恒心(保持好的品德)的。” 

【评析】 

对于春秋末期社会“礼崩乐坏”的状况,孔子似乎感到一种绝望,因为他认为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难以找到他观念中的“圣人”、“善人”,而那些“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人却比比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能看到“君子”、“有恒者”,也就心满意足了。 

【原文】 

727 子钓而不纲(1),弋(2)不射宿(3)。 

【注释】 

(1)纲:大绳。这里作动词用。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叫纲。 

(2)弋:音yì,用带绳子的箭来射鸟。 

(3)宿:指归巢歇宿的鸟儿。 

【译文】 

孔子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而不用(有许多鱼钩的)大绳钓鱼。只射飞鸟,不射巢中歇宿的鸟。 

【评析】 

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 

【原文】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有这样一种人,可能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我却没有这样做过。多听,选择其中好的来学习;多看,然后记在心里,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对自己所不知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原文】 

729 互乡(1)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2)其进(3)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4)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5)也。” 

【注释】 

(1)互乡:地名,具体所在已无可考。 

(2)与:赞许。 

(3)进、退:一说进步、退步;一说进见请教,退出以后的作为。 

(4)洁己:洁身自好,努力修养,成为有德之人。 

(5)不保其往:保,一说担保,一说保守。往,一说过去,一说将来。 

【译文】 

(孔子认为)很难与互乡那个地方的人谈话,但互乡的一个童子却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的进步,不是肯定他的倒退。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我们肯定他改正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评析】 

孔子时常向各地的人们宣传他的思想主张。但在互乡这个地方,就有些行不通了。所以他说:“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诲人不倦”的态度,而且他认为不应死抓着过去的错误不放。 

【原文】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评析】 

从本章孔子的言论来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达到仁。这里,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有其重要意义。 

【原文】 

731 陈司败(1)问:“昭公(2)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3)巫马期(4)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5),君子亦党乎?君取(6)于吴,为同姓(7),谓之吴孟子(8)。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注释】 

(1)陈司败:陈国主管司法的官,姓名不详,也有人说是齐国大夫,姓陈名司败。 

(2)昭公:鲁国的君主,名惆,音chóu,公元前541 ̄前510年在位。“昭”是谥号。 

(3)揖:做揖,行拱手礼。 

(4)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期,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30岁。 

(5)党:偏袒、包庇的意思。 

(6)取:同娶。 

(7)为同姓:鲁国和吴国的国君同姓姬。周礼规定:同姓不婚,昭公娶同姓女,是违礼的行为。 

(8)吴孟子:鲁昭公夫人。春秋时代,国君夫人的称号,一般是她出生的国名加上她的姓,但因她姓姬,故称为吴孟子,而不称吴姬。 

【译文】 

陈司败问:“鲁昭公懂得礼吗?”孔子说:“懂得礼。”孔子出来后,陈司败向巫马其作了个揖,请他走近自己,对他说:“我听说,君子是没有偏私的,难道君子还包庇别人吗?鲁君在吴国娶了一个同姓的女子为做夫人,是国君的同姓,称她为吴孟子。如果鲁君算是知礼,还有谁不知礼呢?”巫马期把这句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是幸运。如果有错,人家一定会知道。” 

【评析】 

鲁昭公娶同姓女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这表明孔子的确在为鲁昭公袒护,即“为尊者讳”。孔子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他自身出现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又不得不自嘲似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事实上,他已经承认偏袒鲁昭公是自己的过错,只是无法解决这个矛盾而已。 

【原文】 

73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译文】 

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原文】 

733 子曰:“文,莫(1)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注释】 

莫:约摸、大概、差不多。 

【译文】 

孔子说:“就书本知识来说,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评析】 

对于“文,莫吾犹人也”一句,在学术界还有不同解释。有的说此句意为:“讲到书本知识我不如别人”;有的说此句应为:“勤勉我是能和别人相比的。”我们这里采用了“大约我和别人差不多”这样的解释。他从事教育,既要给学生传授书本知识,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他说自己在身体力行方面,还没有取得君子的成就,希望自己和学生们尽可能地从这个方面再作努力。 

 

【《论语》全译之九(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论语》全译(之五)(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四)(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七)(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十)(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十一)(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十二)(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十三)(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十七)(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十八)(备课资料)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