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全译之五(备课资料)

时间:2022-04-14 16:57:2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语》全译(之五)(备课资料)

 【原文】 

《论语》全译(之五)(备课资料)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理欲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原文】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不能再好的了;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 

【评析】 

孔子特别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尤其是养成仁德的情操。但当时动荡的社会中,爱好仁德的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孔子说他没有见到。但孔子认为,对仁德的修养,主要还是要靠个人自觉的努力,因为只要经过个人的努力,是完全可以达到仁的境界的。 

【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们的错误,总是与他那个集团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没有仁德了。” 

【评析】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犯错误,从根本上讲是他没有仁德。有仁德的人往往会避免错误,没有仁德的人就无法避免错误,所以从这一点上,没有仁德的人所犯错误的性质是相似的。这从另一角度讲了加强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原文】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得知了道,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评析】 

这一段话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孔子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我们的认识是,孔子这里所讲的“道”,系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这主要是从伦理学意义上说的。 

【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士有志于(学习和实行圣人的)道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为耻辱,对这种人,是不值得与他谈论道的。” 

【评析】 

本章和前一章讨论的都是道的问题。本章所讲“道”的含义与前章大致相同。这里,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他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道的问题。 

【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释】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只是按照义去做。”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释】 

(1)怀:思念。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评析】 

本章再次提到君子与小人这两个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认为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这是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点之一。 

【原文】 

412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注释】 

(1)放:音fǎng,同仿,效法,引申为追求。 

(2)怨:别人的怨恨。 

【译文】 

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评析】 

本章也谈义与利的问题。他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这里仍谈先义后利的观点。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注释】 

(1)何有:全意为“何难之有”,即不难的意思。 

(2)如礼何:把礼怎么办?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评析】 

孔子把“礼”的原则推而广之,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这在古代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孔子时代的“国”乃“诸侯国”,均属中国境内的兄弟国家。然而,在近代以来,曾国藩等人仍主张对西方殖民主义国家采取“礼让为国”的原则,那就难免被指责为“卖国主义”了。 

【原文】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就怕自己没有学到赖以站得住脚的东西。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为人们知道的人。” 

【评析】 

这是孔子对自己和自己的学生经常谈论的问题,是他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孔子并非不想成名成家,并非不想身居要职,而是希望他的学生必须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学问、修养、才能的培养,具备足以胜任官职的各方面素质。这种思路是可取的。 

【原文】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评析】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在这章中,孔子只说他的道是有一个基本思想一以贯之的,没有具体解释什么是忠恕的问题,在后面的篇章里,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对此,我们将再作剖析。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评析】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被人们传说。这就明确提出了义利问题。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经过后代儒家的发展,这种思想就变成义与利尖锐对立、非此即彼的义利观。 

【原文】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评析】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这是修养方法之一,即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实际上这就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时又以别人的过失为鉴,不重蹈别人的旧辙,这是一种理性主义的态度,在今天仍不失其精辟之见。 

【原文】 

418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释】 

(1)几:音jī,轻微、婉转的意思。 

(2)劳:忧愁、烦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心里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评析】 

这一段还是讲关于孝敬父母的问题。事奉父母,这是应该的,但如果一味要求子女对父母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 

【原文】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释】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远离家乡;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有一定的地方。” 

【评析】 

“父母在,不远游”是先秦儒家关于“孝”字道德的具体内容之一。历代都用这个孝字原则去约束、要求子女为其父母尽孝。这种孝的原则在今天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 

【原文】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注释】 

(1)本章内容见于《学而篇》111章,此处略。 

【原文】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并且常常记在心里。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评析】 

春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臣弑君、子弑父的犯上作乱之事时有发生。为了维护宗法家族制度,孔子就特别强调“孝”。所以这一章还是谈“孝”,要求子女从内心深处要孝敬自己的父母,绝对服从父母,这是要给予批评的。 

【原文】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文】 

孔子说:“古代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可耻啊。” 

【评析】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所以孔子说,古人就不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因为他们以不能兑现允诺而感到耻辱。这一思想是可取的。 

【原文】 

423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注释】 

(1)约:约束。这里指“约之以礼”。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原文】 

424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释】 

(1)讷: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原文】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原文】 

426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注释】 

(1)数:音shuò,屡次、多次,引申为烦琐的意思。 

(2)斯:就。 

【译文】 

子游说:“事奉君主太过烦琐,就会受到侮辱;对待朋友太烦琐,就会被疏远了。”

  公冶长篇第五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 

51 子谓公冶长(1),“可妻也。虽在缧绁(2)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3)妻之。” 

【注释】 

(1)公冶长:姓公冶名长,齐国人,孔子的弟子。 

(2)缧绁:音léi xiè,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借指牢狱。 

(3)子:古时无论儿、女均称子。 

【译文】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对公冶长作了较高评价,但并未说明究竟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不过从本篇所谈的中心内容看,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对他有全面了解。孔子能把女儿嫁给他,那么公冶长至少应具备仁德。这是孔子一再向他的学生提出的要求。 

【原文】 

52 子谓南容(1),“邦有道(2),不废(3);邦无道,免于刑戮(4)。”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 

(1)南容:姓南宫名适(音kuò),字子容。孔子的学生,通称他为南容。 

(2)道: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说国家的政治符合最高的和最好的原则。 

(3)废:废置,不任用。 

(4)刑戮:刑罚。 

【译文】 

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评析】 

本章里,孔子对南容也作了比较高的评价,同样也没有讲明南容究竟有哪些突出的表现。当然,他能够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南容,也表明南容有较好的仁德。 

【原文】 

53 子谓子贱(1),君子哉若人(2),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3)。” 

【注释】 

(1)子贱:姓宓(音fú)名不齐,字子贱。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49岁。 

(2)若人:这个,此人。 

(3)斯焉取斯:斯,此。第一个“斯”指子贱,第二个“斯”字指子贱的品德。 

【译文】 

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呀。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的呢?” 

【评析】 

孔子在这里称子贱为君子。这是第一个层次,但接下来说,鲁国如无君子,子贱也不可能学到君子的品德。言下之意,是说他自己就是君子,而子贱的君子之德是由他一手培养的。 

【原文】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1)也。” 

【注释】 

(1)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 

【译文】 

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 

【评析】 

孔子把子贡比作瑚琏,肯定子贡有一定的才能,因为瑚琏是古代祭器中贵重而华美的一种。但如果与上二章联系起来分析,可见孔子看不起子贡,认为他还没有达到“君子之器”那样的程度,仅有某一方面的才干。 

【原文】 

55 或曰:“雍(1)也仁而不佞(2)。”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3),屡憎于人,不知其仁(4)。焉用佞?” 

【注释】 

(1)雍:姓冉名雍,字仲弓,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学生。 

(2)佞:音nìng,能言善辩,有口才。 

(3)口给:言语便捷、嘴快话多。 

(4)不知其仁:指有口才者有仁与否不可知。 

【译文】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靠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仁,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评析】 

孔子针对有人对冉雍的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伶牙利齿,这两者在孔子观念中是对立的。善说的人肯定没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则不必有辩才。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 

 

【《论语》全译之五(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论语》全译(之四)(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七)(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九)(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十)(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十一)(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十二)(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十三)(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十七)(备课资料)04-14

《论语》全译(之十八)(备课资料)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