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的写作意图(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时间:2022-04-14 17:31:4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兰亭集序》的写作意图(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兰亭集序》的写作意图(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

《兰亭集序》的写作意图

                       严永发

    《兰亭集序》不但是书法艺术中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但在对本文为散文作序的写作意图上,笔者认为值得推敲。本文是作为《兰亭集序》的序言而诞    生  的,这就决定了本文不能摆脱序言的性质。序,可以叙事,也可以议论,但叙事与议论是为序服务的,它是一种伴随性文体,是不能够脱离原作而独立存在的。这并不是说一篇序文不能够独立存在于世,而是说,序文之所以称其为序文,其产生前提是存在依附性的。这种依附性因素,我们在认识序文价值时必须给予充分的肯定。否则,脱离这种依附性,孤立地去认识、分析、评价序文,则往往会断章取义,发生曲解,甚至误解。

    作为一篇序言,《兰亭集序》交代了此次集会的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作者由此展开笔墨,写世人性情与人生的异中之同,感慨快乐年华的易逝,借古人“死生亦大矣”的感慨,引出作者对人生的痛惜,充分肯定了“死生之大”的观点。《兰亭集序》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人物、环境以及人物的心情与本文为序有直接的关系。但接下来论述不同人的性情与共同的人生感慨与本文为序有何关联呢?是作者故意借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这个观点与本文为序有关系呢?行文至此,我们不能定论,还要联系下文来全面认识。

    文章最后一段,我个人这样认为:作者对古人面对死生发出如此相同的感慨而不明其因,进而引出本来就是错误荒诞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从而加以批判,透视千古,让后人明白:后代人看我们今天,如果也像我们看待古人一样,那是一件可悲的事。当时玄谈之风甚重,而“一死生”“齐彭殇”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时人和古人一样就已可悲,后人如果还如此,那是多么大的悲哀啊!此处如此理解“悲夫”,尚可以讲解得通,否则,在“悲夫”的含义理解上就有困难。而作者之所以在“悲夫”后用“故”字句作结,是为了明确本文为序的目的,是让后人明白:“我们”之所以抒发情怀,是因为人们的情致相同啊,从而会对这些诗文有所感悟,不必如作者一样,对古人的“兴感之由”“若合一契”而“不能喻之于怀”;也不至于像时人一样模仿古人,同古人犯一样的错误。可见,作者真正的目的是借本序让后人明白本诗集的作用。虽然兰亭诗的价值没有作者想得那么高,但我们不能苛求作者,因为作者无法退居千年之后来加以评判。而当时与会的41人竟都是当时名士,作者给予这么高的评价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我们应当这样理解本文为序的写作意图:要明确本文为序的作用,而不是论证“死生之大”的观点。论证“死生之大”是作者的兼顾,是为本文为序之目的与作用服务的,是能联系实际的有力的论证材料。作者是为了明确地让后人明白我们“其致一也”的原因,不至于再发生“不能喻之于怀”的遗憾,而并非所谓的“死生之大”。

    总之,笔者从本文为序与原作的联系上认识了本文的写作意图,同时也解决了教学中的难题。

评《兰亭集序》

            陈友康

    长期以来,人们在解读这篇杰作时,要么指责它情调消极,要么泛泛而论,未能揭示它内蕴的精神。

    魏晋时期通常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人的自觉和文的自觉的时代。魏晋人对人自身和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都有深广精微的体认和探求,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充溢着浓郁的人生意识和宇宙情调,从这一角度去解读,能使我们更趋近于文本的内在精神。

(一)澄怀者眼里的自然

    本文开头以简净雅洁、铿锵有致的语言写出兰亭宴集之时优美的环境和融和的天气,这些景物,清澈明朗,晶莹亮丽,生机盎然,反复吟咏,读者的心胸也会变得灵秀爽快。这里的自然是经过王羲之心灵漱涤过的自然,是澄怀者眼里的自然。王羲之以高洁脱俗的情怀、美好自由的心灵去领悟客观世界,自然在他的眼里就有了活泼的生机和灵性。

(二)深情者眼里的自然

 

    《兰亭集序》主旨在于探索人生哲理,发表对人生忧乐和生死问题的看法,即所谓“畅叙幽情”。深情的人对事物往往别有一种敏锐、深刻的感受,对人生更有一份特别的热爱和执著。

    文中王羲之思考并揭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首先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恃,其次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第三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他的这种认识、关注,使人们对探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保持敏感和热情,使人们对生命拥有清醒的认识,从而扬长避短,在有限的人生中进行无限的价值创造,因此这种喟叹不能认为是消极的。

(摘自《名作欣赏》1997.4)

书法家王羲之

    王羲之是晋朝著名的中国书法家,其书法风靡于世,被后人尊称为“书圣”。他不但以革新书法闻名于世,而且也因为他毕生献身于中国书法,建立了划时代的功绩而流芳百世。

    王羲之在公元303年生于东晋,在7岁时就开始学书法。他的启蒙老师是他的伯父及著名的女书法家卫铄夫人。

    王羲之先学正楷,所谓正楷,就是用正体的笔画把文字写出来。

    在他年纪比较大的时候,他开始创立自己的风格,他的字自成一体,独创一格。他的行书生动活泼,充分表现出他的感情。他最著名的书法作品是《兰亭序》。这是他在公元353年完成的作品,那时候,王羲之邀请了41位亲戚朋友(其中包括当朝的书法家和诗人),在乡间的兰亭举行野外盛会。他们列在溪水两旁,把羽觞(一种轻便的酒杯)放在水上,顺水而下,每人顺序取觞饮酒做诗。写不出诗的人,都要被罚酒,当天有26人做诗,一共写了35首。大家也都喝了不少酒。

    王羲之带着醉意,即席挥毫,为这些诗作序,写成《兰亭序》。据说,他在几天后再重写近百次,但是总比不上他当天即兴完成的作品。

    《兰亭序》被誉为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它的原本后来被唐太宗取去。唐太宗很喜爱这幅作品,就命令朝廷最好的几位书法家临摹许多副本,原本则留下来作为自己的陪葬物。

    《兰亭序》的原迹虽然在公元650年失传,但王羲之的字体后来对中国书法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唐太宗对兰亭序的偏爱,促使更多书法家学习和临摹王羲之的字体。

    王羲之父子一生勤学书法,他们的专心与毅力,以及他们在书法上的成就,得到了世人的推崇和景仰。每当人们提到他们的名字时,都会联想到他们的耐心和勤劳。

    一个好的书法家不但能通过书法表达他的思想,而且他所写出来的字也必须充满生气、活力并具备完美的形体。书法是一门艺术,它需有清醒的头脑以及对毛笔有全面的掌握,才能够把字写好。这需要很多年的精心磨炼才会有成就。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他的第七个儿子)也是很勤于练字。他在12岁那年,把一个经过父亲改写过的字拿去给母亲看。他的母亲也精于书法。她一看就认出丈夫所写的那一幅。

    王献之因此体会到自己的书法还差,不能与父亲的相比。他决心勤练,要把字练好。他找到十八口缸,盛满了水,下定决心,要拿缸里的水磨墨练字,不把它用完,绝不罢手。

    王羲之当过官。他是一个心肠很好的人,他曾劝过同僚,对人要公正仁慈。王羲之后来因为生病而辞官,在公元361年去世,享年58岁。

 

【《兰亭集序》的写作意图(高一必修备课资料)】相关文章:

《离骚》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04-14

《论语》(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04-14

《荆轲刺秦王》备课资料(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04-14

《从素材到写作内容》备课参考(人教版必修备课资料)04-14

咬文嚼字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04-14

《祝福》教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04-14

故都的秋(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04-14

《边城》赏析(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04-14

《寻李白》 (人教版高一必修备课资料)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