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必修教学论文)

时间:2022-04-14 18:20:34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下面,根据我的教学历验与进一步学习的体会,谈谈个人的浅见。

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一、 综合文字、音韵、训诂等知识,讲清字、词的涵义。

综合文字、训诂等知识,讲清汉词的原委,有利于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曹刿论战》中有一句“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学生把“狱”常误解为“监狱”,未能理解词语的古今异义。《说文》:“狱,确也。从,从言。”,即两犬。朱骏声《通训定声》:“狱,讼也。”犬好斗,用两犬示相争;打官司要争是非曲直,故从言。狱为会意字,本指打官司,后引申为案件。打官司,往往有人会因犯法而入狱,故又引申为监狱。知道了狱字的形体和词义引申的轨迹,就不难理解上句的“狱”。

又如《寡人之于国也》:“数罟不入洿池。”体现了古人的环保意识。六个字有三个难点。数,本是小学都应掌握的常用字,但因多音多义,读音和意义常混淆。《说文》:“数,计也。”徐灏《说文解字注笺》:“计数为本义,因谓所计数为数。计数频繁,故为频数(shuò,作者注),又为数密也。”原来,表示计数,音shú,是数的本义。名动相因,词类活用成为固定意义,引申为数目,音shù。音计数频繁,引申为屡次、频频,音shù。又引申为密,音cù。罟较生僻。罒,是网字的变形,本象网形。楷书中从罒的字多有网义,如罗为捕鸟网,罩为捕鱼网。洿(wū),浊水不流。指污浊的水不流动。王筠《说文句读》:“洿、池同物,但分清浊耳。”因此,洿池泛指池塘。古人为了鱼类的生长繁殖,不许密网捕鱼。

深入浅出地讲清汉字的形音义,引导学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 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

现代生活熏陶下的中学生,有其优势,但也有些心理问题,这可在文言文中找到激励的良方。有的学生任性,管不住自己;有的抗挫折能力差,心胸狭隘。古人说《周易》中六卦最切人事,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益,君子以见弄则迁,有过则改”;“鼎,君子以正位凝命”。这六卦含有深刻的哲理:一是要奋斗,振作精神,自强不息;二是要胸怀宽广,像大地一样容载万物;三是要养德养身,社交语言得体,饮食有所节制;四是要抑制不健康的情感和要求;五是要学习好的,改正错的;六是要正视社会环境,摆正自己的位置。老是可以针对学生心理,将古人的思想浅易地介绍给学生,学生往往乐于接受。

结合现代社会生活与学生心理,阐发古人思想精华,使文言文贴近中学生,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有益的。

三、结合学生习作实际,讲解古代作品的构思及表达技巧。

教师在讲解文言文时,往往重阅读,轻写作,往往导致文言文与作文脱节。事实上,古代作品中的许多精品,在构思和表达技巧方面,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在此,仅以《小石潭记》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例稍加说明。

层次混乱、情景脱节、描写匮乏正是中学生游记的通病,而《小石潭记》是游记中的佳品,是写游记的绝好范例。从构思看,它有两大优点。(一)以游踪和视线为序,线索明晰。作者先从来路写起,先听到水声,后看到潭水,再看到潭的全貌和周围的景色;接着写潭中的鱼;再把视线荡开,写溪流。这样按照游踪的顺序,由远而近;又顺着视线,由近及远,层次分明。(二)因景触情,情景交融。刚听到如佩环鸣的水声时,“心乐之”。坐潭上时,因“其景过清”,加上作者政治上不得志、长期被贬,顿感“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寂寞感伤之情跃然纸上。这将写景与抒情有机结合,达到情景交融的佳境。从表达技巧看,其优点主要表现在写景上。(一)侧面描写与正面描写结合。写潭水的清澈,先正面描写“水尤清冽”;再写阳光、鱼影,“日光下彻,影布石上”,阳光直透潭底,鱼影清晰地印在潭底的石头上,足见潭水的清澈,这是侧面描写。这种写法,有概括,有具体,形象生动。(二)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青树翠蔓”是静景;“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枝条的动态。鱼“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将鱼的动态与静态结合,颇有情趣。(三)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水声“如鸣佩环”,溪岸“斗折蛇行”,“岸势犬牙差互”,运用比喻,写出水声的清脆悦耳,溪岸的曲折悠长,岸势的参差不齐。鱼“似与游者相乐”,运用拟人,道出鱼的多情,也是将人的喜悦之情移植在鱼的身上。我们若借鉴这些描写的方法,写景就会少些呆板、多些灵气。

  中学生议论文论证乏力,孟子的文章颇有借鉴价值。《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议论文中的上乘之作,孟子文章论证严密、气势磅礴的特点,便于借此指导学生针对议论文中的问题进行学习。

以文言文的构思和表达技巧指导学生作文,让学生觉得文言文有宝可掘、作文有法可依,必然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四、教师必须做到三个“坚持”,把语文课上好上活。

(一)要坚持“古为今用”,避免脱离现实。学习文言文,并非让学生钻故纸堆,并非让学生满口之乎者也,成为“孔乙己第二”;而是服务现实。“见”并非“现”的通假字,它也是多音字,有“jiàn”、“xiàn”两读。读“xiàn”时,义为显示、显露、出现、实现。《广韵》:“见,露也。”《集韵》:“见,显也。”《汉书元帝纪》:“天见大异。”颜师古注:“见,显露。”事实上,见现是古今字:“现”字出现得较晚,大约在宋代才有“出现”之义。讲解这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形音义知识,古为今用,化知识为能力,学生就不会产生“古文无用论”,必然能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要坚持循序渐进,避免“拔苗助长”。人类认识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我们必须先让学生熟读一些有代表性的优秀文言文,努力做到日新、日新、日日新。

(三)要坚持追根溯源,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准。教师应该学而不厌,对语音、文字、训诂、语法、古代文化的知识都有所涉猎,遇到问题勤查《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必要时就教于专家,不仅要知道流,还要知道源。只有如此,才能“为有源头活水来”, 才能深入浅出,将语文课上活,才能激发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兴趣。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笔者浅陋的一家之言。探索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这一论题,仍有待广大专家和语文教师研究。

参考文献:

汉许慎 撰 宋徐铉  校定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63年版

汉许慎 撰 清段玉裁  注  说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清王筠  说文句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版

王力   谈谈学习古代汉语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年版

叶蜚声、徐通锵  语言学纲要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程继兵

【如何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必修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谈如何去激发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网友来稿)04-14

浅谈语文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中心稿)04-14

多方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04-14

发挥课堂导向作用,激发学习兴趣04-14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04-14

从激发兴趣开始04-14

如何激发学生写周记的兴趣(网友来稿)04-1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浅探(网友来稿)04-14

在初一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网友来稿)04-14

激发兴趣,语文教学的双赢策略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