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三题a href=/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

时间:2022-04-14 18:25:40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学语文教学三题a href=/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石文彬

中学语文教学三题a href=/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专稿)/a

中学语文教学涉及的基础知识面很宽,如:字、词、句、段、篇(篇章结构)、语法、修辞、逻辑、标点符号,等等。这是从微观方面来说的,从宏观方面来说,阅读和教学一篇课文,必须弄清三个问题:一是写的什么,二是怎样写的,三是为什么要这样写。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首先,必须明确写的什么。这涉及的是题材和主题问题。这个问题,有的课文题目就很清楚,一目了然。如《林黛玉进贾府》,一看题目,就知道是写林黛玉进贾府的所见所闻。又如《陈奂生上城》,主人公是陈奂生,但必须清楚人物活动的时代背景。他不同于润土、朱老忠,也不同于李有才、梁生宝,他是改革开放以后、刚刚脱贫的新一代农民的典型形象。有的比较费解,如《等待戈多》,需要仔细研读才能明白,它写的是什么。弄清楚了这个问题,才能明白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何在,其价值何在。

其次,必须明确是怎样写的。这涉及的是写作方法、艺术技巧的问题。即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语法修辞等的运用。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开始没有写大风雪,也没有写山神庙,而是先从林冲发配到沧州,巧遇李小二写起,然后写陆谦受命来沧州,密谋杀害林冲,调林冲去山神庙看守草料场,最后林冲杀死仇人。在这个过程中,有三个关键,一个是李小二,没有他,林冲不能知晓陆谦的密谋;一个是摇摇欲坠的草料场这是陆谦施诡计的条件;一个是大风雪,没有它,林冲不可能死里逃生、报仇雪恨。所谓无巧不成书,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作者的安排是颇具匠心的。

再次。必须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涉及的是的艺术构思、美学价值、艺术魅力的问题,是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如写王熙凤第一次出场,作者采取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突出了王熙凤大胆泼辣的性格,也表现了她在贾府备受尊宠、权势倾府的地位。鲁迅在《故乡》里描写杨二嫂也用了这种方法。再如,《孔雀东南飞》中,详细写刘兰芝离开焦家前精心打扮自己以及她的服饰,既表现了她的刚烈性格,也表现了她的形象美--服饰美和人格美。《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也是采用了这样的写法,刻画杜十娘的形象。以她们的形象美来反衬焦母和李甲、孙富的丑陋。

再举鲁迅的《祝福》为例。它写的什么?写的是祥林嫂之死。怎样写的?写了她丧夫,打工;被卖,重婚,失子;再次打工,捐献门槛,沦为乞丐,离开人世。这一切都安排在辞旧迎新的喜庆氛围里发生。为什么要这样写?通过祥林嫂之死,引起人们的深思:像祥林嫂这样的劳动妇女,为什么无法生存,只有死路一条。从而揭露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封建迷信的吃人本质。有钱人家热热闹闹忙祝福,穷苦人凄凄惨惨冻饿而死,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差,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真是“朱门酒肉臭,路由冻死骨”的生动写照。

教育界一直有个流行语,叫作“吃透教材”。怎样才能吃透教材,如果把以上三个问题弄清楚了,就可以说吃透了教材。否则,就只好生吞活剥,照本宣科了。

【中学语文教学三题a href=/friend/list.php(教师中心】相关文章:

教育三题(教师中心稿)04-14

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再思考(教师中心稿)04-14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教师中心稿)04-14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教师中心稿)04-14

汉语实词划分标准与中学语文教学(教师中心稿)04-14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与延伸(教师中心稿)04-14

中学语文教学管理艺术谈(教师中心稿)04-14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教师中心稿)04-14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教师中心稿)04-14

谈中学语文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中心稿)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