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拿来主义(本站力荐)

时间:2022-04-14 20:40:2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拿来主义(本站力荐)

姨太太、烟枪与中国足球的“拿来主义” 

  中国足球队又输了,先输日本,再输韩国,输给了同属东亚文明,而在现代化过程中成绩远远好于我们的两个邻居。 

   我时常在想,中国足球的多舛命运与我们160余年的现代化进程是何等相似,为学巴西还是学欧洲拉丁派争论直到今天惊呼日本队为我们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正与当年的“以X为师”的争执直到最后大举留学东洋相仿佛? 

   这种相似是否也意味着什么,是否意味着我们民族百余年来的苦难与我们的知识活动,尤其是与学习或拿来有关?我的一个朋友曾经不无愤慨地说:“中华民族确实不是优秀民族,一个搞现代化搞了150年还没有成功的民族怎么能算得上优秀民族?”话虽愤激,但相比东邻,能无愧乎? 

  正如在足球上我们喜欢争论哪种“风格”适合国情一样,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也热衷于“哪种”道路适合的问题,可我们似乎从来没有仔细研究过东邻是如何学习或拿来的,以及这是否可能正是两国,在包括足球在内的现代事物的学习上存在差距的原因。 

  在有关外来事物的态度上,大家其实都在某种程度上赞同“拿来主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希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如何“拿来”和“取去”,无疑仍有分歧的存在。鲁迅有言,鼓励大家“运用眼光,自己来拿”,但似乎他忽略了一个问题,即眼光是否存在或眼光的正确性如何保证的问题,毕竟,对外来知识的认识和判断,不象烟枪和姨太太那样可以一目了然。 

  事实上,在关于西方现代知识进入中国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拿来主义思路,一种思路是用事先就存在的眼光有目的地拿来,这应是鲁迅和毛泽东式“拿来主义”的本义,姑且名为“先选择后引入”;另一种思路则不妨称之为“先引入后选择”,即对于外来知识不加事先选择,先引入再说,这大概更近于日本的路数,因为早在上个世纪,他们就号称凡在西方有所建树或有新意的书,三月后必有日文译本。这里不是讨论两种思路谁对谁错的地方,尽管我无疑是倾向于后一种思路。 

  也许哈耶克这段话有助于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历史学家通过某种建构或解释的行动……在某些方面,诸如语言学、经济体制和法律团体等问题,当我们处理它们时,这些事物的结构非常复杂,如果没有精细技术的帮助,就不再可能在没有错误和造成矛盾的危险下将它们重建起来。”“历史学家……在关系不太复杂的领域,他的本能可能引导他走向正确。当他转向诸如语言、法律或经济学等比较复杂的现象,并仍然不屑于利用理论家为他制造的模型时,他几乎注定会失败。”(《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 

  哈耶克或许仅仅是在说历史学家,但在我的理解,曾国藩、康有为、孙中山……这一长串可以一直排到今天也包括你我的整个名单,在面对西方复杂的工商、金融、学术甚至仅仅是足球时的窘迫,其实不正表示了仅仅依靠常识和本能的窘迫,并且也近乎宣告了鲁迅式拿来主义的某种局限? 

  我以为,对于中国这样的后发现代化国家而言,主要来自于西方的现代性知识是不能被事先划分为“糟粕”和“精华”的,因为很难设想一个有待现代化的前现代社会中人,能够事先获得对于现代性知识的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标准,相反,我们只有在尽最大可能地引入西方现代性知识的基础上,才可能开始形成自己对于西方现代性知识的判断和选择标准。 

  然而,可以肯定地说,鲁迅式拿来主义是本世纪后半部分我们对待西方现代性知识进入的主流态度,并支配着我们的实践行为,而另一路径的拿来主义却从未被认真地看待过。大名鼎鼎的商务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但凡是或者自居是知识分子的,大概没有不读上两本的,从中获益,应该不在话下。然而,这套“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评的各派代表作品”的丛书,以“每年刊行五十种”的速度,是否可能以及如果可能又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学术的原貌,所谓“定评”的标准何在,在我看来,是检验鲁迅式拿来主义成果的一个标志。但很遗憾的是,我不认为这套享有大名的丛书的成果值得欢呼。 

  由于兴趣所在,我对“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丛书的绿色部分(政治)更感兴趣,可以说几乎全部披阅一过,而越是读到后来,关于上述两种拿来主义之对错的困惑就越是强烈,而对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至少在绿色部分是否名实相符就越是怀疑:首先,是其远远未能反映西方学术之原貌,随便举一例,以泰戈尔的《民族主义》入此丛书,即属不伦不类,盖泰氏既非西方,也非学术。而既然民族主义为近世主要社会思想之一,断不应该以此薄本抵充就足够。 

  其次,是所谓“定评”云云,难晓其义。一般理解,对政治思想有承启作用者,方称得上“定评”,比如霍布斯的《利维坦》,而如《温斯坦莱选集》、《雪莱政治论文选》等,却难以称得上政治学和政治哲学史上有“定评”的著作。

   相反,不少可以入选的作品,却未曾入选或姗姗来迟得让人难以理解,比如我久购未得的洛克《政府论》下篇,又比如杰弗逊。这一困惑伴我良久,并且我相信,商务印书馆如此编选,应该不是学力和眼界的原因。 

   不过,我在阅读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或许可以对此有所解释:即似乎存在着一个比例,在社会主义-个人主义、理性主义-经验主义、社会民主-自由主义民主……之间,前一知识谱系的出版物远远多于后一知识谱系的出版物(为怕记忆有误,我特意到商务印书馆的网站检索了一下1981~2000年的出版目录,结果是进一步强化了我的感觉,有兴趣的读者也可以前往)。 

   在我的理解,这应该与沿笛卡儿(甚至可以上溯柏拉图)--卢梭--黑格尔的这一知识谱系与马克思主义的亲和性,和沿休谟--洛克--康德(包括其后继如韦伯)这一知识谱系与马克思主义的抵触有关。而如果这一解释确实成立的话,则它依然表明我们在西方现代性知识的进入上的既定思路--先选择后进入的鲁迅式拿来主义,只不过在这里,某种意识形态取代了常识成为了选择的标准。 

 

卡拉OK?跳舞机?拿来主义 

     卡拉OK是二十世纪末的一个新兴产物。现在城市的大街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诸如此类的霓虹灯广告:“一楼生猛海鲜,二楼卡拉OK,三楼桑拿按摩”。作为酒楼饭庄的一种配套设施,卡拉OK不失为一种帮助消化的胃药。本来卡拉OK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作秀欲,所以大街小巷传遍五音不全的嘶哑呐喊也就见怪不怪了,可是当卡拉OK逐渐演变为一种公关手段时,卡拉OK的风气似乎多了几分暧昧意味,就和桑拿、按摩一起,成为了夜生活的一部分,所以,顺理成章的,卡拉OK就成了“恶俗”的产物,为一般人所不齿了。 

  进入2000年以来,南京大街小巷又仿佛雨夜春笋似的冒出了一种类似卡拉OK的新玩意儿,不用我说大家也能看得见,这就是“跳舞机”。要说跳舞机的玩法其实和卡拉OK差不多,你踩上踏板,跟着音乐的节奏,上上下下地跳呀跳,游戏室里常有高手的脚法(实在不敢称舞步)快捷,搏得了围观的观众们的喝彩,站在机台上的心里美滋滋的,台下的却还在期盼,什么时候我也能…… 于是热衷跳舞机的朋友越来越多,其实我看跳舞机就是一种变异的DISCO,加入了电子游戏的几大因素,它能迅速火爆的原因应该和卡拉OK的流行差不多。正如卡拉OK搞俗了流行音乐,跳舞机也让各位朋友着实过了一把“舞台秀”的瘾,感觉跳舞机的流行比起卡拉OK的闹腾,倒十分适合的新新人类们的需要,于是,当南京方一些乡镇企业生产出塑料质的跳舞毯时,很快便满街全是,推窗可见了,这恐怕要算是后卡拉OK时代了。 

  只不过不管跳舞机也好,卡拉OK也罢,还有那许许多多的俗玩意儿却都不是咱们自己的创造,却都是来自东瀛扶桑泊来品,不由得不使我们深思,小鬼子想出来的东西为什么这么好玩,而咱中国脑子绝不比小鬼子差为什么到现在还在琢磨那几千年传下来的传统东西,而不去创造发展咱中国的跳舞机、卡拉OK呢?看来中国人的创造力还远没有使出来,闲下心来想想,从跳舞机、卡拉OK这些新玩意儿上我们应该学到些什么?当然,好东西我们也应遵循鲁迅的“拿来主义”!我先去蹦两首曲去,昨刚买来第二块跳舞毯,争取三个星期内蹦穿它,不多说了,先走先走! 

“新”拿来主义--孙哲 

 http://sports.sina.com.cn 2000年3月28日 03:25 江淮晨报 

  面对积弱的祖国,六十多年前的鲁迅先生曾大力提倡拿来主义,意在激励国人以“取以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将外来文化大胆拿来为我所用。

   中国六年的足球职业化进程,也是一个全方位接受外来足球文化的过程。但是六年来,少见精妙绝伦的巴西技术,也少见攻守完备的欧洲战术。却见到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东西。

   屡战屡败的中国足球也很会重新“阐释”拿来主义,也很大胆地将外国足球的东西拿来。这些人“以职业的标准拿钱,以非职业的标准比赛训练(国安教练乔利奇语)”,每年拿着大把大把的票子不仅脸不红心不跳,而且依然心安理得地干着糟踏中国足球的龌龃之事。令人心寒的是,六年来,中国球员所干出的有违体育道德精神的事已不是极个别的个人行为了,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次深圳平安队的“六人夜不归宿事件”很能证明“新”拿来主义在中国足坛已占有相当规模的市场。  

   鲁迅先生若是黄泉有知,不知对其后辈的所做所为会作何感想?

 

新时代的“拿来主义”--网友谈日韩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11月05日11:01 

  11月3日,《新周刊》和新浪网推出联合调查:我看日韩流(日韩文化的影响)。网友们对正在大陆流行的所谓“日韩流”纷纷发表看法,大部分网友在认可日韩文化的同时,清醒的谈到应该以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的精神去对待今天的日韩文化。以下是部分网友的精彩评论。

认可“日韩流”

网友alex778899于2000-11-03 19:01:48发表评论

  其实经济先进的地区总是影响落后的地区,这是客观规律。接受先进地区的影响对中国是有好处的。中国大陆不是受港台的影响很深么,这也没什么坏处。而港台受日本,韩国的影响就非常深,不论影视,还是时尚。很多日本的东西都是经过港台贩到大陆来的。所以要说不受日本影响是不可能的。比方说,张学友的很多歌曲就是翻唱日本歌曲,只是歌词改成中文的而已。

网友hikki_jp_cn于2000-11-03 18:24:55发表评论

  你们不了解日剧,所以你们才妄下推断~!你们说日剧不好,全是因为你们自卑心理惺惺作态~!你们没有看过日剧所以不懂她的好~!日剧不是时髦,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一种文化~!看日剧是对一种文化的认同,不是追赶时髦~!然而日本文化的根源是中国是大唐文化~!看日剧是对唐文化的认同,是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我们应该去学习才对~!不是上来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全盘否定~!为什么日剧和美国电影能成为世界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而我们中国在国际上却没有太多有影响力的作品~!我们应该去学习而不是.....~!多多了解世界只有好处~!

网友linbubu于2000-11-03 17:54:32发表评

 我就挺爱看日剧、韩剧的,推荐大家目前正在追的一部日剧《铃兰》有以前《阿信》的味道哦,很好看。这不是偶像剧哦。日韩偶像剧也不错呀,有的很好笑,有的很感人。看一看无非是打发时间,娱乐一把,没必要看的那么重吧。国产剧有一些也挺好看的嘛,看日韩并不影响我看国产剧,这些东东都可以并存的,向前阵子的《致命邂逅》《欲望》都不错!!

网友luzhou0426于2000-11-03 17:01:42发表评论

   我喜欢看日韩剧,特别是那部《东京爱情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不能因为历史的原因否定一切,不能重复义和团的错误,要用鲁迅的“拿来主义”对待现在出现日韩流现象。

网友chen9465于2000-11-03 14:21:40发

  我很喜欢日韩剧,我想它吸引了不少以青春少年为主的观众。为什么我们中国的电视剧就不能有所突破呢?要借鉴一下日韩剧的优点,还要有中国自己的特点,互相学习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我也希望以后我更喜欢中国的电视剧。要努力啦!:-)

网友和路雪儿于2000-11-04 11:06:52发表评论

  我是个标准的哈日族,我很喜欢看日本偶像剧,我觉得日本的连续剧好在情节丰富多采,可以使观众也同样沉醉在里面。而相对于中国的连续剧的故事情节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像日剧就有描写师生恋等,我们也不说这个,这可能也是国情不同所造成的。不过我们再说白一点的话,日剧中的尽是些俊男靓女。反之,中国的连续剧呢?大家心里也是明白的,但是我始终也希望中国的连续剧能够也有日剧的观赏性,不过这还要加油再加油。

网友Freiburgd于2000-11-04 08:43:59发表评论

  日韩受中国文化影响是举世公认的。如今我国发展较为落后(但很快!)。如果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这是件好事!他们原本也就是从我们这学的!别忘了“拿来主义”。

网友阳光100分于2000-11-03 21:05:47发表评论

  我认为: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的,同样,日韩剧的“入侵”,正是因为爱缘于理解。这正说明他们抓住了市场的主流。不是吗?是的,这曾经是我们那些大老爷们叫得最凶的,却最无法做到的。我不是在评讥国剧的种种不好,只是希望,希望能多一些能触动人们心灵深处的,象什么呢,,就象“走过柳源”、“京港爱情线”,为什么这些我爱看呢,我说不上确切的原因,但我知道,它们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是这样的。

网友诺基亚8780于2000-11-04 18:35:4

  日韩艺术中固然有好的一面,比如一些连续剧和电影,它门如实表现了两位东亚近邻中人民的生活细节,比较适合中国人观看。但同时出现我们难以接受的一面,比如像一些演唱组合,形象实在无法让人接受,或许某些人以他们的尺度去衡量,会认为这是艺术,从而喜欢他们,但他们却无法容入到大多数人的艺术视线中。建议选择好的,排除不好的,真正做到文化间的交流。

 

网友cynthia73于2000-11-03 11:38:55发表评论

  中国人就时兴一窝蜂运动。君不见,少男少女跑进店里第一句话不是“有没有好的片子”,而是“有没有日剧”?言外之意,无论好坏,只要时髦就行。没救了,哈哈。

网友wmy_chenlu于2000-11-04 12:23:51发表评论

不要那样的去痴迷于日剧韩剧。多数的这些片子多没什么意思。除了娇滴滴的女孩,和一些看上去阴气太重的“男人”。看了头就知道大概的内容。真正的明白人是不会去看这些片子的。

网友sanle123于2000-11-04 16:13:42发表评论

  50年前,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现在又请进来。我认为拿来主义是好的,但是要有一个自来水的过滤网。我们让一些未成年人来区分是么是真的,是假的,公平吗?负责任吗?日本人有自己的价值观,我们能不能也创造自己的价值观呢?娱乐到了盲目跟风的份上,是不是象白痴似的啊?

网友罗嗦唐僧于2000-11-04 13:27:08发表评论

  日韩电视剧还是有些精品,但是跟风就不好了,我很讨厌现在的年轻人打扮跟风,简直有损人格,见鬼去吧!

 

中国商业电影需要“拿来主义” 

 http://ent.sina.com.cn 2000/01/07 新浪生活 

  中国人还是要拍中国的东西,但我看现在的这帮导演是没戏了!这就像中国的男足一样,这帮人是废了!他们的主流观念根本看不起商业片,平时生怕别人说自己的东西和商业沾边。当年叶大英从电影学院毕业的时候,说:“我要是能拍像《时光倒流七十年》那样的电影就好了!”当即遭到所有同学的耻笑。太可悲了!连有拍商业片的想法都不能有,这算哪家的道理!开放二十年了,不管我们获再多的奖,我们的电影还是步履为艰。事实证明,这样下去是没出路的!

   冯小刚倒是满有商业头脑的,但还处在邯郸学步的状态。《没完没了》中交赎金的段落虽然是模仿美国的感觉,但动了脑筋,是比较得此类情节的要领的。片子放到一边不谈,其成功的商业运作很值得借鉴。

   中国电影的振兴绝对是要从商业片的复兴起步的,有了经济基础才谈的了上层建筑。大家养成了去电影院的习惯,市场活了,高层次的片才有机会。否则,照现在的路走下去,其结果就是,不放美国大片和小刚的片子,人就不进电影院了!

   拍商业电影我们的确没经验,我希望有一大批年轻一代的导演能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这就像学“科学的管理技术一样”没什么下贱的。相反,中国的商业实在是太干旱了,绝对需要有人来浇水,这是“光宗耀祖,生儿育女”的大好事。

   拍摄手法、叙事技巧、制作手段、电脑特技、发行策略、市场定位、类型片概念、观众心理学、市场影销学、资金运作方法……都是商业片的基础,但一定要按“拿来主义”的思想来做,弄个什么“中国的辛得勒名单”、“中国的阿甘”“中国的……”是很可悲的事

   “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走路”的确是件很吃史的事情,但后来居上的事情又不是什么天方夜谭,当初美国电影也是走过了二三十年的长路才超过德法的!WTO已经来了,路就摆我们面前,只要有更多的人走,终有一天它会成为通向罗马的大路 ……

感谢 孤独者之歌 友情提供以上资料

【新拿来主义(本站力荐)】相关文章:

《珍珠鸟》课堂实录(网友来稿)[本站力荐] 教案教学设计04-14

金庸笔下的殉情故事(力荐)04-15

雷雨(站长力荐) 教案教学设计04-15

本站将于7月1日更换域名,新域名为: a href=/a04-14

爸爸我本不是差生(站长力荐)04-14

《拿来主义》教案08-27

拿来主义教案01-05

拿来主义教案03-12

拿来主义的说课稿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