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泉

时间:2022-04-14 09:51:06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精神世界的构建。作文教学要真实地展现学生生命的本色,要生活化。因为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行写作,就如无米之饮,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作文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同学们关注社会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在实际习作过程中,往往偏重以书本素材为主体的应试训练,忽视生活实践,这使得不少同学的作文显得枯燥乏味。其实,每个人都是离不开社会生活的,同学们要想写好作文,就要拓宽认识时空,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

开放的、动态的习作情境是促进作文与生活联系的最佳途径。这种语文实践活动,无论时间、空间都机动灵活。正课之余,寒暑假期,校园内外都可以开展,活动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

阅读书籍。叶圣陶先生说:“写作基于阅读,同学们读得好,才会写俐好。”世界名著当然要读,但也不是非名著不可。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阅读水平和阅读需要,选择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具有朝代气息的科幻小说、科普著作或相关历史、地理、天文书籍等。课内学习是点,拓展的阅读就是面,由点及面扩大阅读量,易于形成课堂学习为中心,外溢于课外的涟漪效应。

这样联系自身实际与作品对话,能从作品中优秀人物的思想和经验中吸收有益的营养,积极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这样的阅读往往也有极大的吸引力,在阅读过程中同学们的知识得以积累,情感更加丰富,对文章的立意、结构都能不断深入的把握。

一、观察生活,积极写作素材

丰富的阅读内容,不仅仅在于有字的书,更在于没字的书--生活。有些学生写作文常常不是眼望天花板,就是抓耳挠腮,苦于没有写作素材。其实,写作素材的一大来源就是生活,关键是要用你的慧眼细心观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新课标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所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关注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中的一切都应该是学生写作的好素材,必须学会去发现、去搜集,做生活的有心人。每天上学,只要留心一下,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道路本来坑坑洼洼,现在已变成平坦的水泥路,路旁正在建造一幢幢小洋房;路边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已经渐渐变绿,充满生机;马路上的交警不论严寒酷署,为我们指挥交通……还可以回忆往昔:想想漫长而有趣的寒暑假;天真可爱的四季童年;以及平时生活中的琐事。大千世界,有写不尽的人、事、景、物。可是学生没有留心观察,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表象,所以习作无从下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去阅读生活这本无形的书。

生活日新月异,变化多端,即时事件中往往蕴含着极佳的练笔契机,同学们应珍视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敏锐地捕捉、开发、利用这些稍纵即逝的课程资源,将练笔需求显性化。如汶川大地震的大灾大爱、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人艰难的奋斗与申办成功的自豪感、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都可以在成为练笔的内容。时时处处有生活,只要善于捕捉素材,同学们就不愁没有东西可写。

生活的真实,往往会使人产生真切的情感;生活的新异,会触动同学们的情思,促使同学们在“读”中有思、读中有感、言之有物。同学们要留心观察生活,主动将自己日常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录下来,通过观察、记录、交流,不仅能占有大量的鲜活的第一手写作素材,而且能切实感受到了时时处处有生活,这样,自主观察、思考、表达生活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才能均得到有效培养。

二、体验生活,捕捉写作灵感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不但通过阅读来丰富知识,观察了解生活,还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创造更多的亲历体验、角色体验、换位体验等机会。可以在共同爱好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活动,如建立读书小组、组织文艺采风、撰写专题报告等,也可以以小记者身份进行采访等,在活动中探讨共同的话题,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

校园的生活毕竟有限,活动的内容与方式也很受限制,可以适当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迈向大自然,去观察万物的兴衰枯荣,去感受四季的气息,去欣赏鸟儿的歌喉,去调查环境的现状,去体验劳动的艰辛……参观、调查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往往比平常生活更新鲜有趣,通过社会实践,同学们的视野能更开阔,同学们的情感体验更能得到丰富,自然对事物、事件、社会人生的感受能力也自然有所提升,对提高作文立意都有直接益处,有效克服了那种因不了解生活、闭门造车似的虚构编造式的作文。

的确,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采纷呈的。作文,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只有引导学生尽情地体验,生活,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

三、感悟生活,抒发写作真情

教会感悟生活,是教师对学生最好的写作指导;学会感悟生活,是学生提高作文质量的根本所在。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当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情绪的储备达到一定程序,心中的写作欲望就会逐渐萌动,在成熟到呼之欲出、不吐不快的时刻,受到教师的恰当点拨,就会有一种通过文字倾吐心绪的冲动。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吐,生活中处处有文章,同学们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就有了倾吐的需要。特别是遇到高兴、自豪或心情郁闷、情绪低落时,可以用日记记录下来,也可以以书信与好朋友交流等,即舒展了心灵,又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次练笔。班级的学习园地、黑板报、校报、征文等许多地方都可以成为同学们展现自我、关注社会、表达思想的阵地和舞台。很多同学都渴望自己及自己的习作被发现、被肯定,这是同学们自然的心理需求。而这一需求,恰恰是写作的动力。

如,当孩子心里不高兴时可以写《我生气了,怎么办?》,《我有烦心事,怎么办?》,这种类似的作文题教师可以通过列举一些身边遇到的不顺心的事例,引导学生把自己为什么要生气,为什么会烦心,以及生气时的表现,烦心时的表现都说出来。通过向全班同学的倾诉,再经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己想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教师就要抓住火候,让学生趁此渲泄自己的感情,表露心声,并让学生把这种感受写出来。

当然表露心迹时也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得到沟通。例如:在开家长会之前,让学生写《给爸爸妈妈的心里话》,由于学生有满肚子的话要向父母倾诉,所以写出来的话语充满真情实感。如“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候,鼓励我的是你们;每当我伤尽流泪时,安慰我的是你们;每当我生病发烧时,在旁边照顾我的还是你们”。爸爸,我以前总是做错事,使您用很大的力气打我。我虽然眼泪已经挂满了脸,但是,我知道,我痛在身上,爸爸妈妈疼在心里”。我想听了这些话,家长们无不为之感动,因为这是孩子的真情告白,也是家长的心灵安慰,由此使学生与家长之间得到更好的沟通。

高尚的、美的情感都出自真实的事情、发自内心的感受。这些真实的感受成了写作的第一手材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内心感受,还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把自己的真情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只有敢说真话,才能写出好文章。

四、想象生活,感受写作乐趣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如果没有想象,人类就不可能有创造发明。要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必须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就要让学生敢想敢说,这是提高习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我曾以“我要尝尝石头的味道”、“我要长出趣翅膀”、“地球上要是没有水”、“我是一条鱼”、“每个人如果能活动200岁”等等。学生们迈出了敢于想象的第一步,然后我趁机因势利导:“你为什么要尝尝石头的味道,你尝到石头的味道了没有?假如长出了翅膀,你想干什么?地球怎么会没有水?没有水以后将会怎样?……”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超越时空,撞击出创新的火花,听!一位学生在《我是一条鱼》中这样写道:“爸妈生我原本是一条鱼,现在我还是一条鱼,原来我们在水里……现在由于环境污染……我的朋友死的死,走的走……现在我多孤独……”多么奇特的想象,多么新颖的创新,多么有灵气的文章,这难道只是语言积累和写作技巧简单相加的产物吗?不!这是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体现。

但有些同学在写作时常常会害怕写不好,因而畏手畏脚,其实,好的作文重在内容而不在形式,即使形式再好,没有内容也是华而不实,尽管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与方法是必要的,但是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才是真正的好作文。

总之,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关注社会生活的变化,主动表达思想,生活的沃土就一定会成为写好作文的力量源泉。

 

朱志远

【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泉】相关文章:

体验写作的快乐--怎样让高中写作成为一种乐趣(网友来稿)04-14

《从生活中学习写作》教学设计04-14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说课稿05-06

开生活之源 畅写作之流(网友来稿)04-14

云锦天机用在我── 浅谈生活随笔的写作04-14

成为你自己初中作文09-04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04-14

让友谊成为草原上的牧歌04-14

丰富的教育手段成为必需04-14

身份不应成为加分的理由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