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导学案 (九年级下册)

时间:2022-04-14 10:34:22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孟子》两章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孟子》两章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1、积累相关的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  

2、学习孟子说理论正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3、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含义,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4、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增强忧患意识;体会孟子的人才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一)、课文导读:

导语:电视剧《雍正王朝》塑造了雍正这样一个勤政为民的皇帝形象,主题歌最后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讲的是老百姓的作用。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他们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可以说人民的力量是至高无上的,也是无穷尽的。爱民的人,民必爱他。除了雍正皇帝,历史上勤政爱民的皇帝也还很多,像康熙、汉武帝、唐太宗等。唐太宗李世民曾引用古人的话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深刻阐明了民众的巨大作用。这一道理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曾论证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作家简介。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孟子,名  轲     , 战国     时期鲁国邹人。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   仁政  ”的学说,还提出了“  民贵君轻   ”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2、背景资料。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一书,全书七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名著,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品性修养。全书富有哲理性、雄辩性、鼓动性,行文排比气势充沛、比喻新颖独到等,是其基本特色。这些特色在《<孟子>两章》里均有体现。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米粟(   sù )   亲戚(   qī)   失道寡助(guǎ) 亲戚 畔之( pàn   )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      

3、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池:古义 护城河 今义 池塘    去:古义  离开 今义 到……去    委:古义  放弃 今义  委       任  

    亲戚:古义 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 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所以:古义 用来  今义 借此  

    4、解释下列加点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凭借     

利                                       以

兵革非不尖利也:   锐利                 以天下之所顺:    用       

     5、翻译下列句子。

①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慑天下不能单靠武器装备的精良 。       

②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亲属朋友都背叛他 。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请学生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文,疏通文意,注意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

七里之郭: 外城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使……巩固     不以封疆之界: 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威天下: 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多助之至: 到     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2、整体感知课文:请学生将课文划分为四层,并概括层意。

     第一层:(第1句)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层:(第2、3句)论证天时不如地利。

     第三层:(第4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第四层:(第5~8句)以“域民”“固国”“威天下”为引申推论,推出论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揭示了“人和”的核心内容。

     3、“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之间的关系怎样,作者在论述三者关系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猛子提出3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及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4、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答: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入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3两层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层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层选守城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5、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论证,为何还要写第四层?

答:第4层的作用是在前3层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层绝非多余的闲笔。

     6、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色?用了那些修辞,有何表达效果?

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②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7、我们应怎样看待孟子“人和”的主张?

答: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三、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1、展示全文翻译。2、展示问题答案。

四、教师点拨:教师对学生翻译及问题答案进行校正点拨

五 巩固练习。

1、孟子名 轲  ,字 子舆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 思想 家、 教育 家。他主张实行  仁政 以统一天下,是 儒家 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将他与孔子并称 孔孟 。

2、解释下列词语。

①环而攻之而不胜: 却,可是            ②是天时不入地利也: 这  

③池非不深也: 护城河                       ④委而去之: 放弃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天时不入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本文第四层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 人和 的重要性,得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的结论。

第二课时

一、 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一)导语:美国阿拉斯加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内,原是鹿与狼共存的,为保护鹿不被狼吃掉,人们赶走了狼。不料,在“和平安宁”环境中的鹿悠哉游哉,不再狂奔快跑了,体质明显下降,不久便有许多鹿病死了,人们只得再把狼“请”回来,不久鹿群又生机焕发,充满活力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会有什么感想呢?它就是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最好的诠释。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进入有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至理名言出处的文章中学习探讨吧!请同学们打开课文。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畎亩(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拂士(bì)  行拂乱其所为(fú)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①法家拂士: “拂”通“弼”,辅佐。 ②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 

③衡与虑: “衡”通“横”,梗塞、不顺利。 

3、解释下列加点字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

      舜发于畎亩之中: 发迹,被举用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被举用,被选用、选拔 

发                                         举

      征于色,发于声: 表现出                      死即举大名耳: 做,干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②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构成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展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1、请学生自读下面一段,用“/”在句中标出朗读节奏,注意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加点词重读)

2、请学生翻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全文,疏通文意,注意下列词语的解释。

   ①动心忍性 使……坚韧      ②衡于虑而后作 奋起,有所作为       ③举于市 从              

④出则无敌国外患 在外面,指国外    ⑤人恒过 常常      ⑥空乏其身 使……贫困                 

3、整体感知课文:请同学们将课文划分为三层,并归纳层意。

第一层:(第1句)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经历艰难困苦的事例,说明担负重任并作出了成绩的人物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练的。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论据。

第二层:(第2句)论述了人必须在思想上、生活上、行为上等多个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练,才能增长他原来所不具备的才能,才能有所作为、成就大业的道理。

第三层:(第3、4句)论述人处于困境才能奋发,国无忧患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相比较,本文在论证思路上有何异同?试作具体分析。

   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同:本文在论证上也采用了层层推理的方法。

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开篇提出中心论点,之后即以战争中攻守的得失利弊为论据,有力论证了前文提出的“天时不如地利”和“地利不如人和” 的两个分论点。据事论理,论证严密,且层次清楚。最后在此基础上自然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从而深化了文章主题 。显然其采用了总起分承,最后总结的结构方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与之恰恰相反,文章一开始就列举了一系列由卑微到显贵的历史人物为事实论据,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同时又注意人的主观因素,提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观点。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经受一番艰难甚至痛苦的磨练。接着由个人说到国家,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似,最后推出结论。显而易见,其结构方法为先分后总。                  

  5、试分析本文在论证方法上有何特色。

    答: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归纳推理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等。

  6、本文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答:本文开头列举历史人物,自然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另外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还知道哪些名句与此意思相关?

  答:相关的名句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挎少伟男。”、“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为天下之健,志刚为大君之道。”……

  8、有哪些事例可以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

  答:相关的事例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带领义军打进北京城,志得意满,终致失败,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实写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自然界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有一种说法叫做“青蛙效应”,是指先将青蛙置于常温中,而后一点一点注入热水,青蛙就会在浑然不觉中舒舒服服地被烫死。这个事例表明,居安思危则存,贪图安逸则亡。自然发展规律如此,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同样如此。

三、总结

从课文《<孟子>两章》之“一斑”,即可“窥”出孟子说理散文之“全豹”: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善于说理、手法多样、论证严密等等。无疑,孟子说离散问的这些特点,对于我们今天读写议论文同样具有多方面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孟子的政治思想对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希望同学们课后用心思考,学有所获。

四、思维拓展

2010年,我国遭受的灾难可谓接踵而至。比如青海玉树7.1级地震、陕西煤矿透水事件、西南部大规模干旱、北方沙尘暴、新疆暴风雪、舟曲泥石流等等。我们渴望天佑中国,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几千年来,中华民族虽然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我们今天仍然光芒四射,昂首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问:请同学们结合以上材料,说说多难为何能兴邦?

答: 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不可避免地要经受一些考验。当我们遭遇灾难之日,也正是对国家、民族“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磨砺之时。挫折可以使我们团结一心,风雨同舟;灾难能使我们民族的斗志受到激发,凝聚力大大增强,那种战无不胜的民族精神和力量也会在这特定的历史时刻强有力地突显出来。这样就能使我们的国家战胜任何困难,更好地走向兴旺繁荣。 

五、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六、教师点拨:教师对学生答案进行校正点拨

七、巩固练习

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①劳其筋骨 使……劳累 ②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③衡于虑  通“横”,梗塞、不顺利 

④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明白,知晓    ⑤人恒过 犯错误   ⑥行拂乱其所为  动词,违背

2、本文里讲到从思想上磨练人的句子是 苦其心志 ;从生活上磨练人的句子是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从行动上磨练人的句子是 行拂乱其所为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翻译: 一个人常常犯错,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 这样以后人们才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享受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聂永成

【《孟子》两章导学案 (九年级下册)】相关文章:

《孟子》两章教案03-03

《孟子两章》教案09-19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04-14

《论语十二章》导学案04-14

《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设计04-14

《世说新语两则》导学案04-14

《孟子》两章(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

《刻舟求剑》导学案04-14

《繁星》导学案04-14

《散步》导学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