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为径悟本激趣--语文课堂科学施教的认识与体会

时间:2022-04-14 10:38:08 教育新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以情为径悟本激趣--语文课堂科学施教的认识与体会

   课堂教学的科学化,不仅在于教什么,更为重要的是用什么方法去教。课堂的沉闷与学生的漠然,是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低下的直观表现。其主要原因是情感投入的缺乏。“知在行,而情意不达,则无趣,”没有情趣的课堂,只能置学生于“无我”的境地,这完全背离了新课程主体意识培养的根本原则。因此,语文就其学科特点而言,“情”字当头,悟“本”激趣,是科学施教,教有所得的不变真理。

以情为径悟本激趣--语文课堂科学施教的认识与体会

   一、披文入情,以情激趣,

   语文课不仅是思想交流的活动,更是情感注入的鲜活过程,丰富的情感是语文精神的内核,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情感的触动与震撼,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从语文课堂的现状来看,情趣匮乏的现象比较普遍,即使面对千古传送的名家名作,学生也是神情漠然,对语言情理的感悟显得比较迟钝和淡漠,究其原因,是学生没有把自己置入作品的情境之中,因而无法和作品产生感情共鸣,始终处于“无我”之境,无法唤醒自己的感情经验,实现“着我之色”的审美体验。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真情直接与课文对话,首先就是要有充分的时间保证,潜心阅读,用情体味,过好语言文字关,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学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起来很浅,但是是最基础的。基本的没有弄好,任何高妙的话都谈不到。”(教育出版社《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第266页)这就要求我们要以对作品的语言体验为基础,有效地引导学生细读作品,品味出词句的语境和词句的丰富含义,包括情趣、韵味、色彩、意象、音韵、气势等。语言体验是进入作品的基础,要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还要以情感为动力,教师要把握好作品的文脉和感情线索,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感情世界,披文入情,沿波讨源,体会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其次,让学生用真情与课文对话,要善于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我们事先可不限定什么目标。梁实秋《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对梁启超先生演讲时的情景有一段介绍“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己,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听过这些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这足以说明,老师对作品至诚至深的情感体验,能够引发学生对作品的真切感悟,从而留下不灭的记忆,受用终生。学会运用自己的经验阅读和鉴赏。

   教师是最好的教育资源,教师是最鲜活的教科书,只要师情融注,便可引来情思无数。

    二、以趣燃情,着“我”之色

    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我”之境,其形式上表现为不参与、不投入,内容上表现为无见解、无情趣,学生始终游离于作品之外,思想感情达不成共鸣。理智上体会不到满足,情感上体味不到愉悦。学习的过程应始终以兴趣相伴,否则,人就成了学习的工具,而非学习的主体,长期“无我”的过程反复,学生游离于课堂和文本之外,只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丧失殆尽,导致厌学、弃学的结果。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培养“以情为美,以美为趣”的审美情趣,体现语文精神,达到理智满足,情感愉悦的境界,真正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兴趣是学习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开始。正如没有见过或尝过李子味道的人,绝无所谓兴趣可言,这就是说,兴趣源于美感,美感催生兴趣,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丧失,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学过程中的美感或缺,美的感受就是理智的满足,情感的愉悦。选入教材的大多是名家精品,具有比较高的审美价值,它为我们再现了诸多的审美形象,而形象的美是种外化,它还依赖于人的主观感受,内化为某种审美情感,审美不单要体会形象之美,更要融合自己的感情形成审美感受、审美判断,这就要求我们透过直观、外在的形象去探寻内在的情感,以情为美,以美为趣。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这样的诗句“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这里除了有驻足半山,远望海日升空之意境,天鸡高唱的辽远、空旷的意境美,更有一种豪情勃发,壮志凌云的情感蕴含其间。结合作者的遭遇,他当时初到长安,带着满腔抱负,也终于能被皇上赏识,青云直上,而后来群小馋毁,无奈骑驴出京都,一时之间前路无定,岂不是“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诗人李白在此创造了情感美的典范,学生没有如同李白一样丰富的生活阅历,但却有着类似的情感经验,只要我们置身其中,那些类似的情感经验就会很容易被唤醒,从而和作家作品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不仅感受到情感美的震撼,也会体会到“着我之色”的快乐。我们见过形形色色的吝啬鬼,但没有一个像葛朗台那样经典,是因为这个形象中蕴含着丰富的美的情感;我们也有过彻心痛骨的离愁别恨,却没有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那样细微到极致。文学作品如此,非文学作品也同样,读霍金的《宇宙的边疆》,我们不仅感受到宇宙无边无际的壮阔之美,更能感受到这位轮椅上的科学奇人对于自然界无比热爱的情感触动。这是情感之美带给我们的快乐与享受。感受情感之美,着“有我”之色,首先要沉浸其中。应该暂时忘记周围的一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想象的世界当中,于“无我”的作品当中,着“有我”之色,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古人说过:“宛若身当其处,而几忘其事之乌有;能使快者掀髯,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臧懋循《元曲选序二》)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感受者与艺术家那样融洽地结合在一起,以至于感受者觉得那个艺术品不是其他什么人所创造的,而是自己所创造的。”(《艺术论》)其次,要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经验,与作者取得共鸣。比如,我们本来有过某种审美经验,然而那是模糊的、潜在的,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去表述它。忽然读到一首诗,说出了自己想说却说不出的话,于是置身诗境得到快慰。如清末况周颐所说:“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之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吾灵性与相浹而俱化,乃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蕙风词话》卷一,第9页)由此看来,只有通过“着我之色”,才能达到“有我”的境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才不致显得那么苍白。以情为美,着“有我”之色,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自觉。

    三、寓情于理,情理并蓄

    新课改中的语文教学,充满了人文关怀,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往往难以体会到蕴藏在作品中的这方面的有价值的东西,因此,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所读的内容进行理性的思考和评价,梳理归纳,以加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元化沟通。例如,读鲁迅的作品《药》时,不仅要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黑暗和众生的麻木与疾苦,还要让他们思索和评价,造成这一切的社会根源以及作者的深刻用意。甚或是,当今社会还有没有这样的悲剧重演,其根源又是什么。再如,读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时,不仅让学生为士大夫忧国忧民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良知所震撼,更要让他们联系实际去思索现在社会中人们的价值取向。体会作品中情与理的因果关系,从而使他们的精神世界得以升华。学会如何透过作品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生活。养成自主探究、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优秀学习品质,在学会学习的过程中体味学习的快乐。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教、乐学是师生共同追求的乐享境界。是理智的满足和情感的愉悦,乐由乐教而来,由乐学而得。乐由心生,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前副所长刘善循教授研究总结出这样的结论:“从学习的生理心理过程看,在学习新知识信息时,信息通过感觉通道进入大脑边缘系统--膝状体,对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评价,进而进入大脑皮层加以深入判断。判断为有意义的知识信息,就会使大脑产生一种活性物质,促使神经系统网络易于接通、信息被接受和储存。感到有意义,认为重要,学得快乐,大脑被激活,能轻松认为知识信息不重要、没有意义,就不愿学。大脑膝状体就进不了神经网络,储存不牢,记不住。学得苦、学得累,效果差。”也有专家指出,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当快乐的心情不存在时,学习也就跟着停止。这也许有些言过其实,但他同样告诉我们,快乐在学习中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而快乐的真正内涵就在于理智的满足和情感的愉悦。

   总之,我们探讨语文教学从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的基本途径,一是不要离开文本,漫无边际的肆意发挥。二是不要离开学生,尽心尽力的照本宣科。语文老师的真正使命,是发挥桥梁纽带的作用,让学生走进文本,在情与理的双重作用下,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

   

     

段华楠

【以情为径悟本激趣--语文课堂科学施教的认识与体会】相关文章:

以情激趣,以点带面(教师中心稿)04-14

寓教于乐,以情施教04-14

语文课堂激趣初探(网友来稿)04-14

语文课堂教学激趣六字经(网友来稿)04-14

课堂激趣八法(网友来稿)04-14

课堂教学激趣五法(网友来稿)04-14

诵读古诗词 激趣有妙方(网友来稿)04-14

语文教学中创新激趣四例(网友来稿)04-14

激趣 导读 探究 创新--《皇帝的新装》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04-14

以情为话题作文(教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04-14